2025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夯实练25:碳、硅、无机非金属材料

上传人:梦** 文档编号:576674510 上传时间:2024-08-2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8.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5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夯实练25:碳、硅、无机非金属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5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夯实练25:碳、硅、无机非金属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5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夯实练25:碳、硅、无机非金属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5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夯实练25:碳、硅、无机非金属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5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夯实练25:碳、硅、无机非金属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5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夯实练25:碳、硅、无机非金属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5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夯实练25:碳、硅、无机非金属材料(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5届化学一轮复习夯实练25 碳、硅、无机非金属材料1“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是赞誉越窑秘色青瓷的诗句,描绘了我国古代精美的青瓷工艺品。玻璃、水泥和陶瓷均为硅酸盐制品,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玻璃是人类最早使用的硅酸盐制品B制水泥的原料为纯碱、石灰石和石英C硅酸盐制品的性质稳定、熔点较高D陶瓷的烧制过程为物理变化2(2019全国卷,7)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D陶

2、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3下列关于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硅是非金属元素,它的单质是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B硅的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C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D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硅能与氯气、氧气等非金属反应4(2021湖北,1)“碳中和”有利于全球气候改善。下列有关CO2的说法错误的是()ACO2是V形的极性分子BCO2可催化还原为甲酸CCO2晶体可用于人工增雨DCO2是侯氏制碱法的原料之一5硅是构成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一种主要元素,下列有关硅及其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氮化硅陶瓷是一种高温结构陶瓷,其化学式为Si3N4B高

3、纯硅可以制成计算机、通信设备等的芯片C硅可以用来生产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光导纤维D二氧化硅为立体网状结构,每个硅原子结合4个氧原子6下列关于二氧化硅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因此能与水反应生成硅酸B二氧化硅制成的光导纤维,由于导电能力强而被用于制造光缆C二氧化硅能与碳酸钠固体在高温时发生反应D用二氧化硅制取单质硅时,当生成2.24 L气体(标准状况)时,得到2.8 g硅7在20世纪90年代末,科学家发现碳有新的单质形态C60存在。后来人们又相继得到了C70、C76、C84、C90、C94等另外一些球碳分子。21世纪初,科学家又发现了管状碳分子和洋葱状碳分子,大大丰富了碳元素单质的

4、家族。下列有关碳元素单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金刚石和石墨的熔点肯定比C60高B熔点:C60C70C90C球碳分子、管状碳分子和洋葱状碳分子都不能与O2发生反应D金刚石以非分子形式的粒子存在,属于共价晶体;C60、C70、管状碳分子和洋葱状碳分子以分子形式的粒子存在,属于分子晶体;这些碳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8二氧化硅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日常生活、生产、科研及新型材料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用途。ae是对反应中SiO2所表现的化学性质或作用进行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SiO22NaOH=Na2SiO3H2OSiO22C高温=Si2COSiO24HF=SiF42H2ONa2CO3SiO2高温=Na2SiO3

5、CO2SiO23C高温=SiC2COa反应中SiO2作为玻璃的成分被消耗,用于刻蚀玻璃b反应中SiO2表现出氧化性c反应中SiO2表现了酸性氧化物的通性d反应符合用难挥发性的酸酐制取易挥发性的酸酐的原理e反应中SiO2未参加氧化还原反应Aace Bbde Ccde Dab9纯二氧化硅可用下列流程制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可用作木材防火剂B步骤的反应是Na2SiO3H2SO4=H2SiO3 Na2SO4C步骤中的稀硫酸可用CO2来代替DSiO2既能与NaOH溶液反应,又能与氢氟酸反应,所以SiO2是两性氧化物10由粗硅制备硅烷(SiH4)的基本流程如图所示:已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3H

6、Cl=SiHCl3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HCl3Y高温=Si3HC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和Y为同一种物质BSiH4的稳定性比NH3弱C流程中的4个反应有3个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反应中SiH4、NH3两种气体在常温、常压下体积比为4111科学家最新研制的利用氯化氢和氢气生产高纯硅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容器中进行的反应为Si(粗)3HCl(g)=SiHCl3(l)H2(g);容器中进行的反应为SiHCl3H2高温=Si(纯)3HC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工艺流程的优点是部分反应物可循环使用B和互为可逆反应C该流程中需要隔绝空气D粗硅制备不能通过SiO2HClaqSiCl4H2高温Si

7、实现12.Ag催化刻蚀Si晶片的反应原理示意图如图,刻蚀溶液由一定浓度的HF和H2O2混合而成,刻蚀时间为216 min,由Ag薄膜覆盖的硅晶片部分逐渐被刻蚀掉,剩余部分就形成了硅纳米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g薄膜附近随着反应的进行,pH逐渐减小BSi极发生的反应为Si2H2O4e=SiO24H,SiO26HF=H2SiF62H2OC该刻蚀的总反应可表示为Si6HF2H2O2=H2SiF64H2OD该刻蚀过程是由微小的Si、Ag、HF和H2O2的原电池组成13(2023河北邢台高三校联考)硅的提纯是电子工业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可用粗硅与干燥的HCl气体反应制SiHCl3(其中含有BCl3

8、、SiCl4),SiHCl3与过量H2在1 0001 100 反应制得纯硅。有关物质的物理性质见下表:物质SiCl4BCl3SiHCl3沸点/57.612.533.0熔点/70.0107127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Si原子核外电子共有_种运动状态;粗硅与HCl反应完全后的混合物冷却到标准状况,可通过_(填操作名称)提纯得到SiHCl3。(2)已知在有HF存在的条件下,硅可以和浓硝酸反应生成六氟合硅酸H2SiF6,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实验室可以采用如图装置(夹持、尾气处理装置及部分加热装置均略去)用SiHCl3与过量干燥H2反应制取纯硅。仪器a的名称为_,装置B中的试剂为_。将装置C

9、水浴加热,该加热方式的优点是_。为保证实验安全,加热装置D前必须完成的操作是:.检验装置的气密性;._,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参考答案1C2.A3.C4ACO2中C采取sp杂化,空间结构为直线形,CO2是非极性分子,A项错误;CO2在电催化下与氢气反应可以降低碳的化合价,生成一系列化合物,如CH4、CH2=CH2、CH3OH、HCOOH等,B项正确;干冰气化时吸收大量热量,使水蒸气液化而增雨,C项正确;侯氏制碱法的化学反应原理是NaClNH3CO2H2O=NaHCO3NH4Cl,2NaHCO3=Na2CO3CO2H2O,D项正确。5C6.C7C金刚石属于共价晶体,石墨属于混合型晶体

10、,C60属于分子晶体,因此金刚石和石墨的熔点肯定比C60高,故A正确;分子晶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点越高,因此熔点:C60C70C90,故B正确。8B通常用氢氟酸来刻蚀玻璃,与之对应的反应是,a、c判断错误;反应是一个置换反应,其中二氧化硅被还原,表现出氧化性,b判断正确;反应用难挥发的二氧化硅制取易挥发的二氧化碳,d判断正确;反应中碳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4价和2价,硅的化合价和氧的化合价都没有改变,因此二氧化硅没有参加氧化还原反应,e判断正确。9D10.D11BA项,反应中生成的HCl在反应中循环利用,反应中生成的H2在反应中循环利用,正确;B项,反应与反应的反应温度不同,不是可逆反应,错误

11、;C项,高温条件下,Si、SiHCl3、H2都与O2反应,故需隔绝空气,正确;D项,SiO2不与HCl(aq)反应,不能通过上述途径制硅,正确。12A根据图示可知:在Ag薄膜附近发生反应:2H2eH2O2=2H2O,所以随着反应的进行,c(H)减小,故pH逐渐增大,A错误;根据图示可知:在Si电极上,Si失去电子与HF结合形成H2SiF6和H,反应方程式为Si2H2O4e=SiO24H,SiO26HF=H2SiF62H2O,B正确;由Ag、Si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及电子转移数目相等,可知总反应方程式为Si6HF2H2O2=H2SiF64H2O,C正确;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在Ag电极上得到电子,在Si电极上失去电子,电解质溶液为HF和H2O2,它们形成闭合回路,实现了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即构成了原电池,D正确。13(1)14蒸馏(2)Si4HNO3(浓)6HF=H2SiF64NO24H2O(3)分液漏斗浓硫酸加热均匀,便于控制温度使SiHCl3汽化检验氢气的纯度(或先滴加稀硫酸,产生氢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SiHCl3H210001100=Si3HC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