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基础砌筑工艺标准(601—2017)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76572932 上传时间:2024-08-2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10.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砖基础砌筑工艺标准(601—2017)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砖基础砌筑工艺标准(601—2017)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砖基础砌筑工艺标准(601—2017)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砖基础砌筑工艺标准(601—2017)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砖基础砌筑工艺标准(601—2017)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砖基础砌筑工艺标准(601—201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砖基础砌筑工艺标准(601—201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 1 页 砖基础砌筑工艺标准(6012017)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砖混和外砖内模结构的基础砌筑工程。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砖:砖的品种,强度等级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规格一致。有出厂证明、试验单,并复试合格。 2.1.2 水泥:一般采用32.5 级矿渣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并按规定复试.当在使用中对水泥的质量有怀疑或出厂超过三个月时,应复查试验,并按其结果使用. 2.1.3 砂:中砂,应过5mm 孔径的筛。配制M 5 以下的砂浆,砂的含泥量不超过 10%; M5 及其以上的砂浆,砂的含泥量不超过5%,并不得含有草根等杂物。 2.

2、1.4 掺合料;石灰膏,粉煤灰和磨细生石灰粉等,生石灰粉熟化时间不得少于7d。消石灰粉不得直接使用于砌筑砂浆中,凡在砂浆中掺入有机塑化剂等,应经检验和试配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有机塑化剂应有砌体强度型式检验报告. 2.1.5 其它材料:拉结筋、预埋件、防水粉等。 2.1.6 主要机具:应备有砂浆搅拌机、大铲、刨锛、托统板、线坠、钢卷尺、灰槽、小水桶、砖夹子、小线、筛子、扫帚、八字靠尺板、钢筋卡子、铁抹子等。 2.2 作业条件: 2.2.1 基槽:混凝土或灰土地基均已完成,并办完隐检手续。 2.2.2 已放好基础轴线及边线;立好皮数杆(一般间距15 20m,转角处均应设立 ),并办完预检手续。 2

3、.2.3 根据皮数杆最下面一层砖的底标高,拉线检查基础垫层表面标高,如第一层砖的水平灰缝大于20mm 时,应先用细石混凝土找平,严禁在砌筑砂浆中掺细石代替或用砂浆垫平,更不允许砍砖合子找平。 2.2.4 常温施工时,粘土砖必须在砌筑的前一天浇水湿润,一般以水浸入砖四边1.5cm 左右为宜。 2.2.5 砂浆配合比已经试验室确定,现场准备好砂浆试模(6 块为一组)。 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拌制砂浆 确定组砌方法排砖撂底砌筑抹防潮层 3.2 拌制砂浆: 3.2.1 砂浆配合比应采用重量比,并由试验室确定,水泥计量精度为2%,砂,掺合料为5%。 第 2 页 3.2.2 宜用机械搅拌,投料

4、顺序为砂水泥掺合料水,搅拌时间不少于1.5min。 3.2.3 砂浆应随拌随用,一般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须在拌成后3h 和 4h 内使用完,不允许使用过夜砂浆。 3.2.4 基础按一个楼层,每250m3 砌体,各种砂浆,每台搅拌机至少做一组试块(一组六块),如砂浆强度等级或配合比变更时,还应制作试块。 3.3 确定组砌方法: 3.3.1 组砌方法应正确,一般采用满丁满条。 3.3.2 里外咬槎,上下层错缝,采用“三一”砌砖法(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 ),严禁用水冲砂浆灌缝的方法。 3.4 排砖撂底: 3.4.1 基础大放脚的撂底尺寸及收退方法必须符合设计图纸规定,如一层一退,里外均应砌丁砖

5、;如二层一退,第一层为条砖,第二层砌丁砖。 3.4.2 大放脚的转角处,应按规定放七分头,其数量为一砖半厚墙放三块,二砖墙放四块,以此类推。 3.5 砌筑: 3.5.1 砖基础砌筑前,基础垫层表面应清扫干净,洒水湿润。先盘墙角,每次盘角高度不应超过五层砖,随盘随靠平、吊直。 3.5.2 砌基础墙应挂线,24 墙反手挂线,37 以上墙应双面挂线。 3.5.3 基础标高不一致或有局部加深部位,应从最低处往上砌筑,应经常拉线检查,以保持砌体通顺、平直,防止砌成“螺丝”墙。 3.5.4 基础大放脚砌至基础上部时,要拉线检查轴线及边线,保证基础墙身位置正确。同时还要对照皮数杆的砖层及标高,如有偏差时,应

6、在水平灰缝中逐渐调整,使墙的层数与皮数杆一致。 3.5.5 暖气沟挑檐砖及上一层压砖,均应用丁砖砌筑,灰缝要严实,挑檐砖标高必须正确。 3.5.6 各种预留洞、埋件、拉结筋按设计要求留置,避免后剔凿,影响砌体质量。 3.5.7 变形缝的墙角应按直角要求砌筑,先砌的墙要把舌头灰刮尽;后砌的墙可采用缩口灰,掉入缝内的杂物随时清理。 3.5.8 安装管沟和洞口过梁其型号、标高必须正确,底灰饱满;如坐灰超过20mm 厚,用细石混凝土铺垫,两端搭墙长度应一致。 3.6 抹防潮层:将墙顶活动砖重新砌好,清扫干净,浇水湿润,随即抹防水砂浆,设计无规定时,一般厚度为15 20mm,防水粉掺量为水泥重量的3%

7、5%。 3.7 冬雨期施工: 第 3 页 3.7.1 砂浆宜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石灰膏等掺合料应有防冻措施,如遭冻,必须融化后方可使用。砂中不得含有大于10mm 的冻块。 3.7.2 砖应清除冰霜,冬期不浇水,应适当增大砂浆的稠度。 3.7.3 砌砖一般采用掺盐砂浆,其掺盐量、材料加热温度均按冬施方案规定执行。砂浆使用时的温度不应低于+5。 3.7.4 雨期施工时,应防止基槽灌水和雨水冲刷砂浆;砂浆的稠度应适当减小。每天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2m,收工时覆盖砌体上表面。 4 质量标准 4.1 主控项目 4.1.1 砖和砂浆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4.1.2 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小于

8、80%。 4.1.3 砖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严禁无可靠措施的内外墙分砌施工,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 4.1.4 非抗震设防及抗震设防列度为6 度、7 度地区的临时间断处,当不能留斜槎时,除转角处外,可留直槎,但直槎必须做成凸槎。留直槎处应加设拉接钢筋,拉结钢筋的数量为每120mm 墙厚放置1 6 拉接钢筋(120mm 厚墙放置2 6 拉结钢筋),间距沿墙高不应超过500mm;埋入长度从留槎处算起每边均不应小于500mm,对抗震设防烈度6 度、7 度的地区,不应小于1000mm;末端应有90 度弯钩。 4.1.5 砖砌

9、体的位置及垂直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4.1.5 的规定。 表 4.1.5 砖砌体的位置及垂直度允许偏差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轴线位置偏移 10 用经纬仪和尺检查或用其他测量仪器检查 2 垂直度 每层 5 用 2m 托线板检查 全高 10m 10 用经纬仪、吊线和尺检查,或用其他测量仪器检查 10m 20 4.2 一般项目 4.2.1 砖砌体上组砌方法应正确,上、下错缝,内外搭砌,砖柱不得采用包心砌法。 4.2.2 砖砌体灰缝应横平竖直,厚薄均匀,水平灰缝厚度宜为10mm,但不应小于 8mm,也不应大于12mm。 第 4 页 4.2.3 砖砌体一般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2

10、.3 的规定 。 表 4.2.3 砖砌体一般尺寸允许偏差mm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抽查数量 1 基础顶面和楼层面标高 15 用水平仪和尺检查 不应少于5 处 2 表面平整度 清水墙、柱 5 用 2m 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有代表性自然间10%,但不应少于3 间,每间不应少于 2 处 混水墙、柱 8 3 门窗洞口高、宽(后塞口) 5 用尺检查 检验批洞口的10%,且不应少于5 处 4 外墙上下窗口偏移 20 以底层窗口为准,用经纬仪或吊线检查 检验批的10%,且不应少于5 处 5 水平灰缝平直度 清水墙 7 拉 10m 线和尺检查 有代表性自然间10%,但不应少于3 间,每间不应少于

11、2 处 混水墙 10 6 清水墙游丁走缝 20 吊线和尺查,以每层第一皮砖为准 5 成品保护 5.1 基础墙砌完后,未经有关人员复查之前,对轴线桩、水平桩或龙门板应注意保护,不得碰撞。 5.2 对外露或预埋在基础内的暖卫、电气套管及其它预埋件,应注意保护,不得损坏。 5.3 抗震构造柱钢筋和拉结筋应保护,不得踩倒,弯折。 5.4 基础墙回填土,两侧应同时进行,暖气沟墙未填土的一侧应加支撑,防止回填时挤歪挤裂。回填土应分层夯实,不允许向槽内灌水取代夯实。 5.5 回填土运输时,先将墙顶保护好,不得在墙上推车,损坏墙顶和碰撞墙体。 6 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6.1 材料(砖、水泥、砂、钢筋等)的出厂合格证及复试报告。 6.2 砂浆试块试验报告。 第 5 页 6.3 检验批、分项工程检验记录。 6.4 隐检、预检记录。 6.5 冬期施工记录。 6.6 设计变更及洽商记录。 6.7 其它技术文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