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第七章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76534833 上传时间:2024-08-20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705.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第七章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第七章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第七章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第七章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第七章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第七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第七章(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货 币 供 求 及 其 均 衡 第一节 货币需求 一、 货币需求与货币需求量的涵义 (一) 货币需求 货币需求是指经济主体对执行流通手段和价值贮藏手段的货币的需求。 (二) 货币需求量 货币需求量是指在特定的时间段和区域内(如一个国家) ,社会各个部 门(企事业单位、政府和个人)对货币持有的需求总和。 关于货币需求量,理论界存在两种不同理解: 其一,指社会各部门拥有的,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力总量,它是一国国民 收入分配的结果。我们称之为“购买力总量说”。 其二,指一定时期商品生产和流通对货币的客观需求量,即由货币流通 规律决定的货币量。我们称之为“流通总量说”。 前者是一个存量概念,后者是一个流量

2、概念。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考察货币需求量,通常都是从存量角度计量的。而 需求理论及货币政策所关注的是某一时期(如计划年度)内货币需求的大致 趋势及其变动幅度(流量)。从这个意义上讲,在货币需求量的研究中,需 要把存量与流量结合起来考察,作静态与动态的全面分析。 (三)货币需求量的存量与流量 (掌握) (1) - 社会各部门拥有的,有支付能力的购买总量 存量 (2) 定时期商品生产和流通对货币的客观需求量一一流量。 在货币研究中,需要把存量与流量结合起来考察,作静态与动态的全面分析。 二、 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货币需求理论主要分析经济中哪些因素会影响到社会各个部门的货币 需求量,这些因素又是如何

3、对社会各个部门的货币需求产生影响的。 (一)马克思关于流通中货币量的理论(掌握公式的基本原理、含义与计算) 马克思关于流通中货币量的分析先以金币流通为假设条件 1、基本公式 欧文费雪(Fisher )于 1911 出版的货币的购买力一书,是交易 型货币数量学说的代表作。在该书中,费雪提出了着名的“交易方程式” , 也被称为费雪方程式 其中 M 是总货币存量,p 是价格水平,丫为各类商品的交易数量,V 是货 币流通速度,它代表了单位时间内货币的平均周转次数。该方程式表明,名 义收入等于货币存量和流通速度的乘积。 该公式中,费雪认为,货币流通速度 V在短期内基本不变,可视为常数 ;交易量T一般对产

4、出水 平也保持固定比例关系,也相对稳定。所以公式中仅有 P与M的关系是可变的。而且物价 P的水平随 货币量的变化而变化。 2、剑桥方程式 剑桥方程式重视微观主体行为对货币需求的影响。他们认为:经济体中的个人对货币的需求,实 质上是以怎样的方式持有自己资产的问题。剑桥学派认为,决定人们持有的货币多少的因素有:个人 财富水平、禾U息率的变化以及持有货币可能拥有的便利等。 Md=Kpy Md为名义货币总需求;y代表总收入,即实际生产总量;p代表价格水平;K是以货币形式保存的财 富占名义总收入的比例,即名义所得与货币量的比例。 (三)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分析 1、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动机 交易动机一一购买消

5、费品的需求 预防动机一一以防意外而保持货币的需求 投机动机一一随利率变动预测,以获取利益的货币需求 可用于储存财富的资产有二:货币与债券。 凯恩斯对货币需求理论的突出贡献是关于货币需求动机的分析。 2、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掌握) 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消费性货币需求+投机性需求。 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所决定的货币需求 M1,取决于收入y的水平,货币需求与收入成正相关关 系。 投机性货币需求M2与利息率有关,与利率 r是负相关关系。因为债券的市场价格与市场利率成 反比:如果利率趋于上升,债券价格就要下跌,人们会卖出债券,多持有货币一一投机性的货币需求量增加;如果利率趋于下降,债券价格就要上升,人

6、们会买入债券,减少持有货币一一投机性的货币 需求量减少。 M= M1+ M2= L1(y)+ L2(r)=L(y,r) L1代表交易性货币需求和预防性货币需求,以 L2代表投机性货币需求。 当利率下降到很低的水平时,人们预期利率上升一一债券价格下降一一都会卖出债券, 持有货币。 这时无论供给多少货币,人们都会以货币方式持有,利率不会下降一一流动性陷井。 3、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特点 (了解)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将货币的投机性需求列入货币需求范围。 政策意义:利率政策的使用。 4、 托宾的公式 Md=f(y,i) (四)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 1、 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 弗里德曼(Milton

7、 Friedman )的货币需求函数是在继承剑桥学派现金 余额学说的基础上,吸收凯恩斯的流动偏好学说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被誉 为当代货币主义。 弗里德曼是沿着剑桥方程式来表达他的货币需求思想的。同时,吸收了 凯恩斯主义关于收入和利率决定货币需求量的思想。 2、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式 Md/P=f(y,w,rm, rb, re,1/ dt;u) Md/P表示货币的实际需求量,公式右边是决定货币需求的各种因素。 (1) y,w代表收入,其中y表示实际的恒久收入,即预期平均长期收入。 W代表非人力财富占个人 总财富的比率,非人力财富占个人总财富比率与货币需求为负相关关系。 (2) rm, rb,

8、 re, 和(1/p).(dp/dt)rm 代表货币的预期收益率;rb代表固定收益的债券利率;re代 表非固定收益的证券利率。(1/p).(dp/ dt),代表预期的物价变动率。若其他条件不变,物价变动率 越高,货币需求量就越小。 (3) u反映人们对货币的主观偏好、风尚以及客观技术和制度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变量。 3、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与凯恩斯货币需求函数的差别 (掌握) 双方均认可:Md/P=f(Yp,r) (1) 二者强调的侧重点不同。 (2) 两者在货币政策传导变量的选择不同。 (3) 相应货币政策不同。 货币政策应“相机行事”;弗里德曼“单一规则”可行。 2008单选凯恩斯把货币供应量

9、的增加并未带来利率的相应降低,而只是引起人们手持现金增 加的现象称为(C)。 A. 现金偏好 B.货币幻觉 C.流动性陷阱 D. 流动性过剩 2006单选在研究货币需求量时,应综合考察的因素是 (B)。 A. 静态货币与动态货币 B. 货币存量与货币流量 C.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D. 货币发行量与货币回笼量 - 2007单选无论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在货币需求理论上如何不同,但最后都提出了一个双方 都认可的货币需求公式()。 第二节货币供给 一、 货币供给与货币供应量的涵义 货币供给是相对于货币需求而言的,它包括货币供给行为和货币供给量两大内容。 1、 货币供给行为: 货币供给行为是指银行体系

10、通过自己的业务活动向再生产领域提供货币的全过程, 研究的是货币 供给的原理和机制。 2、 货币供应量 货币供应量是指金融系统根据货币需求量,通过其资金运用,注入流通中的货币量,研究的是金 融系统向流通中供应了多少货币,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是否相适应等问题。 二、 货币层次 虽然现金货币、存款货币和各种有价证券均属于货币范畴,随时都可以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力,但 现金、存款货币、有价证券的流动性并不相同。基于各种货币转化为现实购买力的能力不同, 西方 学者在长期研究中,一直主张把“流动性”原则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 (一) 美国现行货币供给的各层次 M1=通货+旅行支票+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可转

11、让提单+自动转帐的储蓄存款+信贷协会股份存款 帐户+互助储蓄银行活期存款 M2= M1+货币市场存款帐户+储蓄存款和小额定期存款 +即期回购证券协议存款+美国居民持有的 即期欧洲美元存款+货币市场互助资金 M3= M2+大额定期存款+中期回购证券协议存款 +金融机构持有的货币市场互助基金存款 +美国公 民持有的中期欧洲美元存款 L = M3+其他流动资产(包括银行承兑票据、商业票据、财政部债券、美国储蓄公债等 ) (二) IMF的划分(掌握) M0=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 M仁M0+活期存款(包括邮政汇划制度或国库接受的私人活期存款 ) M2= M1+储蓄存款+定期存款+政府债券(包括国库券

12、) (三) 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掌握) 1、 划分货币层次的原则(了解) (1) 基本标准 流动性 (2) 区分央行与商行存款 (3) 货币层次与商品层次对应 (4) 宜粗不宜细 2、 划分方法 M0=现金 M仁M0+单位活期存款 M2= M1+个人储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 M3= M2+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2005单选中外学者一致认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是金融资产的 (B)。 A. 稳定性 B.流动性 C.兑换性 D.还原性 2008多选狭义货币Ml包括(CE)。 A. 居民储蓄存款 B.单位定期存款 C.活期存款 D.银行票据 E.流通中现金 三、货币供给机制 (一) 中央银行

13、体制下货币创造 1、在支票存款和转账结算的基础上: (1) 客户把铸币存入银行之后, 并不一定再把铸币全数提出;从银行取得贷款的客户也通常是要求 把贷给的款项记入自己的存款账户。 当他们的存款账户上存有款项时,既可在提取铸币,又可开出支票履行支付义务。 (2) 取得支票,往往并不提取铸币, 而是委托往来银行代收并把收来的款项记入自己的存款账户。 (3) 各个银行保存铸币的需要归结为二: 一是客户从存款中提取铸币;二是结清支票结算中应收应 付的差额。 2、举例 假设A银行的客户甲收到一张中央银行的支票,金额为 10 000元;客户甲委托A银行收款。从而 A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存款增加 10 00

14、0元,而甲在A银行账户上的存款等额增加 10 000元。 (1) A银行吸收了存款,从而有条件贷款。设法定准备率为 20%则A银行针对吸收的这笔存款的 法定准备金不得低于 2 000元。如果A银行向客户乙提供贷款,按最高可贷数额是 8 000元,则A银 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下: 其中最初的央行支票款 10000万是基础货币,而后来经过贷款与转账结算后多创造出来的 40000 万元是派生存款。 (二) 基础货币B 基础货币=流通中的通货+活期存款准备金+定期存款准备金+超额准备金 央行投放基础货币的渠道:(1)对商行的再贷款;(2)购买金、银和外汇;(3)购买政府债券 (三) 货币乘数m 货币乘数

15、m是货币供应量 Ms同基础货币B的比率 m=Ms/B (2) 式 C是流通中的现金,h为提现率,或现金漏损主率, Dd是活期存款。 (3) 式 Rr是活期存款准备金,R是活期存款准备率,Dd是活期存款。 四、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因素(掌握) 从影响货币乘数的诸因素中,中央银行决定活期存款准备金率 r和定期存款准备金率t;商业银 行决定超额准备金率 e;社会大众决定流通中的现金 C和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比率 s。 (一) 商业银行信贷规模与货币供给 (掌握) 在现代银行信用制度和信用货币流通条件下,无论是 M0 M1还是M2都是通过银行信用渠道, 进入流通和退出流通的。 信用创造是商业银行基本职能之

16、一。商业银行扩张信贷规模一一货币供应量增加 (二)国家财政收支与货币供应量(掌握) 财政收入实际上是普通货币收缩为基础货币的过程 ;财政支出是基础货币扩张为普通货币的过 程,从而引起货币供应量的成倍增加或减少,取决于财政策收支状况及其平衡方法。 1、 财政收支平衡与货币供应量 财政支出形成的货币购买力与形成财政收入的那部分进入流通领域的商品可供量也平衡一一货 币流通正常,对货币供应量无影响。 2、 财政结余对货币供应量 财政结余 财政收入 财政支出 - 从商行注入央行的货币 从央行流向商业银行的货币 - 货币供应量收缩 货币扩张的效应一一货币供应总量减少。 3、 国家财政赤字对货币供应量 财政

17、赤字 财政收入 财政支出 - 从商行注入央行的货币 从央行流向商业银行的货币 - 货币供应量收缩 货币扩张的效应一一用历年结余弥补,向银行借款或透支,发行国债筹集资金弥补 财政赤字。 (1) 用历年结余弥补财政赤字 如果央行收回对商业银行贷款,或收缩资产规模 =动用历年节余的规模,货币供应量不变 ; 如果央行收回对商业银行贷款,或收缩资产规模 动用历年节余的规模,货币供应量扩张 (2) 向银行借款或透支一一银行信贷资金运用规模扩大一一货币供应量必然相应增加。 (3) - 发行国债弥补财政政策 国债购买人不同,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也不同。 居民、企业用闲置资金购买一一货币供应量不变 银行用信贷资金

18、购买国债,或企业单位购买国债挤占了银行信贷资金一一增加货币供应量。 (三)国际储备与货币供应量(掌握) 黄金收购量大于销售量,黄金储备增加,央行投入的基础货币增加 ;反之基础货币减少,货币供 应量减少。 外汇储备取决于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 国际收支顺差,外汇储备增加,央行投入的基础货币增加, 货币供应量扩张;反之,货币供应量减少。 除黄金外汇储备量影响货币供应量外,金价和汇率的变动对货币供应量也有较大影响。 2005单选收购黄金外汇是中央银行的基本业务。如果黄金收购量大于销售量,基础货币量(B)。 A. 减少 B. 增加 C. 不变 D. 不确定 2005单选财政收支状况对货币供应量有重要影响

19、,如果财政收支平衡,货币供应量 (C)。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不确定 2008单选财政出现赤字,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主要取决于 (D)。 A. 赤字的多少 B. 弥补赤字的时间 C. 弥补赤字的地点 D. 弥补赤字的办法 2008单选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国际收支如果是顺差,则增加外汇储备,中央银行增加基 础货币投放,货币供应量(B)。 A. 等额扩张 B. 数倍扩张 C. 等额收缩 D. 数倍收缩 第三节货币均衡 、货币均衡的概念 1、 货币均衡(掌握):是指货币供给满足货币需求,指一定时期经济运行中的货币需求与货币供 给在动态上保持一致的状态。 Ms=Md 2、 货币均

20、衡表现(掌握) 市场繁荣、物价稳定、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物质替换和价值补偿都能正常、顺利地进行。 (一)IS曲线与商品市场均衡(掌握) IS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 产出有向满足经济均衡IS 曲线靠近的趋势。 S是收入Y的增函数,I是利率的减函数。IS曲线表示在不同利率水平与收入水平下, I=S时的 组合。 (二儿M曲线与货币市场均衡(掌握) 表示在货币市场中,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时收入与利率的各种组合的点的轨迹。 货币需求L取 决于总产出Y和利率i,货币需求与总产出正相关,与利率负相关。 如果经济在LM曲线左边,表示存在过度的货币供给 ;如果经济在LM曲线右边,

21、表示存在超额货 币需求。利率有向满足货币均衡条件的 LM曲线靠近的趋势。 (三)IS LM曲线与两大市场的同时均衡 (掌握) IS与LM交点是两个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水平与国民收入水平,也就是货币需求与供给均衡的 点。 二、货币均衡的标志(掌握) 货币是否均衡,单从货币供求量上是无法说清的。 由于货币均衡表现为经济均衡(总供求平衡), 所以,经济均衡的标志,就是货币均衡的标志。 1、 在市场经济制度下,物价变动率是衡量货币是否均衡的主要标志。(这是因为,在市场经济 制度下,综合物价水平取决于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对比关系, 而货币均衡又是总供求是否均衡 的重要前提条件。所以,我们可以利用综合

22、物价水平的变动,来判断货币是否均衡。如果物价基本稳 定(物价指数在3河内),说明货币均衡;如果物价指数变动超过 3 %,说明货币失衡。 2、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率是判断货币是否均衡的主要标志。(这是因为,在 计划经济体制下,物价受到国家的严格控制。因而,当时,过多的货币不能通过物价上涨平衡和回 笼,只能大量充塞于流通之中,引起货币流通速度延缓。过剩的货币越多,货币流通速度减慢的幅度 越大。) 3、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 可用货币流通速度与物价指数结合衡量货币是否均衡。 (这 是因为,在体制转轨时期,对物价实行国家定价的商品正在逐步减少,实行自由定价的逐渐扩大。在 这种情

23、况下,当货币供应量超过货币需求量时,一部分表现为物价上涨,而另一部分又表现为货币流 通速度的减慢。随着时间的推移,前一种表现逐渐处于主导地位。) 三、货币均衡的条件(掌握) 1、 国民收入=国民支出 2、 均衡的利率水平 当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时,适当提高利率水平,可以减少货币需求 ;当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时,适当降低利率水平,以刺激投资并增加国民收入。 四、 货币失衡的表现 五、 货币均衡的恢复 从货币失衡到货币均衡,是货币均衡的恢复过程。货币从失衡到均衡,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一是 自动恢复;二是人为调节。 (一)货币的自动恢复 1、 货币供应量不足时货币均衡的恢复 Ms不足时,必然引起生产

24、、生活消费的相应减少,商品价格下跌和货币流通速度加快,商品价 格下跌,Md减少,而且货币流通速度快,促使货币达到均衡。 (由于货币供应量不足,人们的交易性货币需求和资产性货币需求都得不到满足。因此,必然引 起生活消费和生产消费的相应减少,使企业存货增加,开工不足,社会资源大量闲置。结果,必然促 使商品价格下跌和货币流通速度加快。由于商品价格下跌,造成决定货币需求量的交易总值减少,进 而使人们的交易性货币需求减少;另一方面,由于货币流通速度加快增加了货币流量。这样,货币需 求量的下降和货币供应量的相对增加(把货币流通速度因素考虑进去),促使货币达到新的均衡。) 2、 货币供应量过多时货币均衡的恢

25、复 商品价格上升,交易性货币需求增加,促使货币供求在新的价格水平达到均衡。 (假定社会的物质资源、劳动力资源、技术资源均达到了充分就业水平,人们的投资性货币需求 已处于饱和状态。在此种情况下,过多的货币会被全部用于交易。因此,必然引起商品价格的普遍上 涨和币值的同比例下降。商品价格的上涨和币值的下降,必然使人们的交易性货币需求增加,从而, 货币在新的价格水平上达到均衡。 在物价受到严格控制的国家,过多的货币量不会通过物价上涨表现出来,而是通过货币流通速度减慢表现出来。货币流通速度的减慢,意味着货币供应量的相对减少, 货币需求量的相对增加,从而使货币供求恢复均衡。) (二)货币均衡的人为调节 1

26、、 货币供应量不足的人为调节 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在货币供应量不足的情况下,国家一般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扩大货币供应量, 增加有效需求,刺激经济增长。 2、 货币供应量过多的人为调节 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在货币供应量过多的情况下,国家一般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和货币政策。财政可以采取增加税收,减少开支等办法减少货币供应量。中央银行可以采取减少基础 货币供应量,提高存款准备率等措施减少货币供应量。另一方面,可以扩大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的 发行量,以增加人们的货币资产需求,积累投资资金,发展商品生产,扩大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使 货币供求达到新的均衡。) 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

27、均衡的实现依赖于三个条件: 健全的利率机制、 发达的金融市场和有效的中 央银行调控机制。 (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均衡的实现有赖于三个条件,即健全的利率机制、发达 的金融市场以及有效的中央银行调控机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率不仅是货币供求是否均衡的重要 信号,而且对货币供求具有明显的调节功能。因此,在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均衡最主要的实现 机制是利率机制,货币均衡可以通过利率机制的作用而实现。) 2007单选在市场经济制度下,衡量货币是否均衡的主要标志是 (D )。 A.货币流通速度与物价指数 B.汇价变化率 C.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率 D.物价变动率 2007单选在现代纸币制度下,引起货币失衡的原因主要是 (B )。 A.货币需求量过多 B. 货币供应量过多 C.货币供应量不足 D. 货币需求量不足 2008单选货币供不应求,利率上升:货币供过于求,利率下降。因而适当调节利率水平,就 可以直接调节(D)。 A.投资支出 B.消费支出 C.出口量 D.货币供求 2008单选一定时期内的国民收入,既是货币需求的本源,又是货币供给的最高界限。由于价 值分配具有相对独立性,因而往往出现货币供给量超过实际国民收入 (Y/P)的情况。这种现象被称为 (A)。 A.国民收入超额分配 B.积累超过消费 C.消费需求不足 D.投资需求不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