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75140722 上传时间:2024-08-17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6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文化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先秦汉唐宋明三大阶段;先秦:天人合一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 的 善恶报应信念; 儒、道、法 汉唐: (两汉儒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 玄学伦理:自然价值观对儒家“名教”品评。 宋明: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爱国、 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正、 笃实宽厚、勇毅力行 北京大学出版社人生理论与实践; 推祟仁爱好礼,强调人际和谐;提倡人伦价值,强调道德责任;“修己慎独

2、”与“勇毅力行”的道德实践传统;“克己奉公”、“精忠爱国”的爱国主义传统 。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一)、在人伦关系上,中华民族推崇仁爱好礼的原则,强调“推己及人”与人际和谐;重视人伦关系,提倡人伦价值。 “礼崩乐坏”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 仁爱人思想表现了孔子的人生价值观念。 “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仁”的极致。 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许慎说文解字:“仁,亲也,从人二。” “忠忠恕恕”“仁仁之之方方”,“爱爱人人”原原则则的的根根本本途途径径。“夫夫仁仁者者,己己欲欲立立而而立立人人,己己欲欲达达而而达达人人”解解释释

3、“忠忠”;“其其恕恕乎乎!己己所所不不欲欲,勿勿施施于于人人”解解释释“恕恕”。 “夫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里仁),),“忠忠恕恕”相相通通而而有有别别,分分别别从从积积极极(忠忠)和和消消极极(恕恕)两个方面展开了两个方面展开了“爱人爱人”原则,而作为行原则,而作为行“仁之方仁之方”。“推己及人推己及人”“所所以以谓谓人人皆皆有有不不忍忍人人之之心心者者,今今人人乍乍见见孺孺子子将将入入于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孟子孟子) 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西铭篇西铭篇“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老子老子:“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我

4、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毛泽东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世上决没世上决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至于所谓人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至于所谓人类之爱,自从人类分化成为阶级以后,就没有过这种类之爱,自从人类分化成为阶级以后,就没有过这种统一的爱。统一的爱。” 张张岱岱年年先先生生在在中中国国伦伦理理思思想想研研究究:“在在阶阶级级社社会会中中,这这种种思思想想可可能能起起麻麻痹痹人人民民斗斗争争意意志志的的作作用用;在在和和平平时时期期,这这种种思思想想可可能能起起保保护护劳劳动动力力,维维持持人人民民的的正正常常生生活活的的积积极极作作

5、用用,这这都都是是以以历历史史时时期期的的实实际际条条件件为为转移的转移的。” 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夫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夫妇有别有别” 父慈、子孝、兄友、弟悌、君礼、臣忠、君惠、民信,父慈、子孝、兄友、弟悌、君礼、臣忠、君惠、民信,相互负有道德责任与义务。相互负有道德责任与义务。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孔子的思想有时代局限性,但将其中合理部分赋予孔子的思想有时代局限性,但将其中合理部分赋予新的内容,对我们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

6、还是有作用新的内容,对我们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还是有作用的。比如孔子讲的。比如孔子讲“孝孝我们今天也提倡孝敬父母,我们今天也提倡孝敬父母,尊敬老人。很难想象一个人对自己的父母都不爱,不尊敬老人。很难想象一个人对自己的父母都不爱,不孝顺,却会热爱自己的祖国一一母亲?孝顺,却会热爱自己的祖国一一母亲? 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二)、在道德主体修养上,中国古代哲学家提出了(二)、在道德主体修养上,中国古代哲学家提出了比较丰富的关于修养方法与修养境界的理论。比较丰富的关于修养方法与修养境界的理论。“修修”指修身,指修身,“养养”指养性或养心。修养即提高觉悟,培指养性或养心。修养即提高觉悟,培养高尚的品

7、德。养高尚的品德。修已、养身看作是立身处世、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修已、养身看作是立身处世、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它强调要它强调要“克己克己”、“养心养心”、“内讼内讼”(对自己进(对自己进行批评)、行批评)、“慎独慎独”,强调,强调“正心正心”、“诚意诚意”、“修身修身”“齐家齐家”,强调对自己道德品质的严格要求,强调对自己道德品质的严格要求,形成了专富有民族特色的修养方法。形成了专富有民族特色的修养方法。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尔。” “内省不疚,夫何忧

8、何惧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孔颜乐处孔颜乐处“吾十有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吾十有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论语为政为政)道德修养的目的在于实现理想人格,儒家把道德修养的目的在于实现理想人格,儒家把“圣人圣人”、“仁人仁人”作为最高的理想人格作为最高的理想人格 “先器识而后文艺先器识而后文艺” 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9、儒家的理想人格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通过修身儒家的理想人格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通过修身养性成为圣人君子;另一方面,圣人君子成为统治者,养性成为圣人君子;另一方面,圣人君子成为统治者,去实行王道,建立理想的社会制度,从而使天下太平,去实行王道,建立理想的社会制度,从而使天下太平,进入大同世界。这便是儒家所谓的进入大同世界。这便是儒家所谓的“内圣外王之道内圣外王之道”。“内圣内圣”指主体的内在修养,即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指主体的内在修养,即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外王外王”指把主体的内在修养所得,推广于社会,即指把主体的内在修养所得,推广于社会,即对大同世界对大同世界理想社会的追求。理想社会的追求。“内圣内圣”先于先于“外外王王”,“内圣内圣”之后,还要之后,还要“外王外王”,这是儒家道德,这是儒家道德修养的传统。修养的传统。 “夙夜在公夙夜在公”(诗经诗经召繁召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