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清洁消毒管理制度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74949501 上传时间:2024-08-1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34.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清洁消毒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环境清洁消毒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环境清洁消毒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环境清洁消毒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环境清洁消毒管理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环境清洁消毒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清洁消毒管理制度(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DP05b_205_215TC005 092-661 解决方案 1 环境清洁消毒管理制度 一、参与环境清洁质量监督, 并对环境清洁保洁人员开展业务指导。 二、院感委员会负责对环境清洁服务机构的监管,并协调本单位日常清洁与突发应急事件的消毒。 三、对清洁与消毒质量进行审核,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与人员,促进清洁与消毒质量的持续改进。 四、医务人员应负责使用中诊疗设备与仪器的日常清洁与消毒工作;应指导环境清洁人员对诊疗设备与仪器等进行清洁与消毒。 五、进行清洁与消毒的原则: 1、应遵循先清洁再消毒的原则,采取湿式卫生的清洁方式。 2、根据风险等级和清洁等级要求制定标准化操作规程,内容应包括清洁

2、与消毒的工作流程、作业时间和频率、使用的清洁剂与消毒剂名称、配制浓度、作用时间以及更换频率等。 3、应根据环境表面和污染程度选择适宜的清洁剂。 4、有明确病原体污染的环境表面,应根据病原体抗力选择有效的消毒剂,消毒剂的选择参考 WS/T367 执行。消毒产品的使用按照其使用说明书执行。 5、无明显污染时可采用消毒湿巾进行清洁与消毒。 6、清洁病房或诊疗区域时,应有序进行,由上而下,由里到外,由轻度污染到重度污染;有多名患者共同居住的病房,应遵循清洁单元化操作。 7、实施清洁与消毒时应做好个人防护,不同区域环境清洁人员个人防护应符合相关规定。工作结束时应做好手卫生与人员卫生处理,手卫生应执行 W

3、S/T313 的要求。 风险等级 工作服 手套 专用鞋/鞋套 口罩 隔离衣/防水围裙 护目镜/面罩 帽子 低度风险区域 + - - - - DP05b_205_215TC005 092-661 解决方案 2 中度风险区域 + + + - - 高度风险区域 + + +/ +/+ + 注: 1、“+”表示应使用 N95 口罩,“+”表示应使用,“”表示可使用或按该区域的个人防护要求使用,“- ”表示可以不使用。 2、处理患者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物、医疗废物和消毒液配置时,应佩戴上述所有个人防护用品。 8、对高频接触、易污染、难清洁与消毒的表面,可采取屏障保护措施,用于屏障保护的覆盖物(

4、如塑料薄膜、铝箱等)实行一用一更换。 9、清洁工具应分区使用,实行颜色标记。 (1)清洁区(绿色):更衣室、值班室、配药间、库房。 (2)半污染区(蓝色):医护办公室、换药室、治疗室。 (3)污染区(黄色):病房、诊室、留察区、处置室。 (4)卫生间专用红色。 10、宜使用微细纤维材料的擦拭布巾和地巾。 11、对精密仪器设备表面进行清洁与消毒时,应参考仪器设备说明书,关注清洁剂与消毒剂的兼容性,选择适合的清洁与消毒产品。 12、在诊疗过程中发生患者体液、血液等污染时,应随时进行污点清洁与消毒。 13、环境表面不宜采用高水平消毒剂进行日常消毒。使用中的新生儿床,日常清洁应以清水为主,不应使用任何

5、消毒剂。 14、不应将使用后或污染的擦拭布巾或地巾重复浸泡至清洁用水、使用中清洁剂和消毒剂内。 六、日常清洁与消毒工作: 1、根据不同风险区域应实施不同等级的环境清洁与消毒管理。 风险等级 环境清洁等级分类 方式 频率/(次/d) 标准 低度风险 区域 清洁级 湿式卫生 12 要求达到区域内环境干净、干燥、无尘、无污垢、无碎屑、无异味等 DP05b_205_215TC005 092-661 解决方案 3 中度风险 区域 卫生级 湿式卫生, 可采用清洁剂辅助清洁 2 要求达到区域内环境表面菌落总数10CFU/cm2,或自然菌减少 1个对数值以上 高度风险 区域 消毒级 湿式卫生, 可采用清洁剂辅

6、助清洁 2 要求达到区域内环境表面菌落总数符合 GB15982 要求 高频接触的环境表面,实施中、 低水平消毒 2 注: 1、低度风险区域:行政管理部门、图书馆、会议室、病案室等;中度风险区域:普通住院病房、门诊科室、功能检查室等;高度风险区域:感染性疾病科、手术室、产房、重症医学科、烧伤病房、新生儿病房、血液净化中心、急诊科、导管室等。 2、各类风险区域的环境表面一旦发生患者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时应及时立即实施污点清洁与消毒。 3、凡开展侵入性操作,吸痰等高度危险诊疗活动结束后,应立即实施环境清洁与消毒。 4、在明确病原体污染时,可参考 WS/T367 提供的方法进行消毒。 2、

7、应遵守清洁与消毒原则。 3、被患者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的环境表面,应先采用可吸附的材料将其清除,再根据污染的病原体特点选用适宜的消毒剂进行消毒。 (1)环境表面常用消毒剂杀灭微生物效果见下表 消毒剂 消毒水平 细菌 真菌 病毒 繁殖体 结核杆菌 芽孢 亲脂类 (有包膜) 亲水类 (无包膜) 含氯消毒剂 高水平 二氧化氯 高水平 过氧乙酸 高水平 过氧化氢 高水平 碘类 中水平 醇类 中水平 季铵盐类a 低水平 注:“+”表示正确使用时,正常浓度的化学消毒剂可以达到杀灭微生物的效果。 “”表示较弱的杀灭作用或没有杀灭效果。 a 部分双长链季铵盐类为中效消毒剂。 (2)环境表面常用的消

8、毒方法见下表 消毒产 品 使用浓度 (有效成分) 作用时间 使用方法 适用范围 注意事项 含氯消毒400mg/L 700mg/L 10min 擦拭、拖地 细菌繁殖体、结核杆菌、真菌、亲脂对 人 体 有刺激作用; 对金DP05b_205_215TC005 092-661 解决方案 4 剂 类病毒 属有腐蚀作用;对织物、 皮草类有漂白作用; 有机物污染对其杀菌效果影响较大 2000mg/L 5000mg/L 30min 擦拭、拖地 所 有 细 菌 ( 含 芽孢)、真菌、亲脂类病毒 二氧化氯 100mg/L 250mg/L 30min 擦拭、拖地 细菌繁殖体、结核杆菌、真菌、亲脂类病毒 对金属有腐蚀

9、作用; 有机物污染对其杀菌效果影响较大 500mg/L 1000mg/L 30min 擦拭、拖地 所 有 细 菌 ( 含 芽孢)、真菌、病毒 过氧乙酸 1000mg/L 2000mg/L 30min 擦拭 所 有 细 菌 ( 含 芽孢)、真菌、病毒 对 人 体 有刺激作用; 对金属有腐蚀作用;对织物、 皮草类有漂白作用 过氧化氢 3% 30min 擦拭 所 有 细 菌 ( 含 芽孢)、真菌、病毒 对 人 体 有刺激作用; 对金属有腐蚀作用;对织物、 皮草类有漂白作用 碘伏 0.2-0.5% 5min 擦拭 除芽孢外的细菌、真菌、病毒 主 要 用 于采样瓶和部分医疗器械表面消毒; 对二价金属制品

10、有腐蚀性; 不能用于硅胶导尿管消毒 醇类 70-80% 3min 擦拭 细菌繁殖体、结核杆菌、真菌、亲脂类病毒 易挥发、易燃,不宜大面积使用 季铵盐类 1000mg/L 2000mg/L 15min 30min 擦拭、拖地 细菌繁殖体、真菌、亲脂类病毒 不宜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肥皂、 洗衣粉等合用 4、在实施清洁与消毒时,应设有醒目的警示标志。 七、强化清洁与消毒 1、下列情况应强化清洁与消毒: (1)发生感染暴发时,如不动杆菌属、艰难梭菌、诺如病毒等感染暴发; DP05b_205_215TC005 092-661 解决方案 5 (2)环境表面检出多重耐药菌,如 MRSA、CR-AB、MRPA

11、 以及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等耐药菌。 2、强化清洁与消毒时,应落实接触传播、飞沫传播和空气传播的隔离措施,具体参照 WS/T311 执行。 3、强化清洁与消毒时,应增加清洁与消毒频率,并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消毒剂。 4、对感染朊病毒、气性坏疽、不明原因病原体的患者周围环境的清洁与消毒措施应参照 WS/T367 执行。 5、应开展环境清洁与消毒质量评估工作,并关注引发感染暴发的病原体在环境表面的污染情况。 八、清洁工具复用处理要求 1、清洁工具复用处理的房间应具备相应的处理设施和储存条件,并保持环境干燥、通风换气。 2、清洁工具的数量、复用处理设施应满足科室规模的需要。 3、清洁工具使用后应及时清洁与消毒,干燥保存,手工清洗与消毒应执行 WS/T367 的要求。 (1)擦拭布巾清洗干净,然后在 250mg/L 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 30分钟,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 (2) 地巾清洗干净, 然后在 500mg/L 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 30 分钟,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 青山埋白骨,绿水吊忠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