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下鲁滨逊漂流记节选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74949499 上传时间:2024-08-17 格式:PDF 页数:43 大小:3.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六年级下鲁滨逊漂流记节选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部编版六年级下鲁滨逊漂流记节选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部编版六年级下鲁滨逊漂流记节选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部编版六年级下鲁滨逊漂流记节选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部编版六年级下鲁滨逊漂流记节选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六年级下鲁滨逊漂流记节选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六年级下鲁滨逊漂流记节选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惧、凄、寞”等 14 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航海、荒岛、流落、潮水”等词语。 2.默读梗概,能用小标题梳理出鲁滨逊流落荒岛后遇到的事情。 3.默读节选片段,了解主要内容,体会人物心态变化,感知人物形象。 4.联系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烦恼,学会从正反两面分析问题,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并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重点难点 重点:默读梗概,能用小标题梳理出鲁滨逊流落荒岛后遇到的事情。 难点:默读节选片段,了解主要内容,体会人物心态变化,感知人物形象。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PPT 课件 教学过程

2、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幻灯片示例 创设情境 导入课题 (5 分钟) 世界文学宝库里, 有许多中国的经典作品,还有许多外国名篇名著。这些名篇名著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同学们,谁能说一说你读过的外国名篇名著? 学生交流。 同学们, 今天老师也想给大家推荐一本书。 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初读课文 学习字词 (25 分钟)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序号。 2.把课文分成四个部分,思考每一部分讲了什么内容。教师相机指导。 3.说说每一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1):写鲁滨逊这个人以及他所具有的喜欢航海和冒险的特点。 第二部分(29):写了“流落荒岛”“建房定居”“

3、畜养种植”“救星期五”“回到祖国”。 第三部分(1016):写鲁滨逊在岛上沉闷而寂寞的生活。 第四部分(1719):写鲁滨逊对自己目前处境的理性思考。 4.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5. 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相机指导。 (1)出示生字。 初读课文 学习字词 (25 分钟) 惧 凄 寞 宴 霉 籍 聊 乏 栅 控 贷 剔 袭 覆 (2)识记生字。 加一加:雨+每=霉 木+册=栅 代+贝=贷 龙+衣=袭 (3)结构认字。 左右结构:惧 凄 聊 栅 控 剔 上下结构:寞 宴 霉 籍 乏 贷 袭 覆 (4) 教师重点针对以下几个字进行指导、 范写。 “惧”右

4、边里面是三横,不要少写。 “霉”上面的第二笔是点,第三笔是横钩,与我们正常的“雨”字的写法有区别。 “贷”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袭”上面是“龙”,不要写成“尤”。 6. 学习新词。 (1)出示词语,读一读。 畏惧 凄凉 寂寞 宴会 缺乏 书籍 栅栏 控制 贷方 侵袭 倾覆 稍稍 聊天 (2)词语解释。 恐惧: 惊慌害怕。 宽慰: 宽解安慰; 宽畅欣慰。 萦系:记挂;牵挂。 倾覆:(物体)倒下;使失败,颠覆。 凄凉:寂寞冷落(多形容环境或景物)。 介意:把不愉快的事记在心里;在意(多用于否定)。 荒无人烟:十分荒凉,没有人家。 心平气和:心里平和,不急躁,不生气。 天涯海角:指极远的地方

5、或形容彼此之间相隔极远。 与世隔绝:与社会上的人们隔离,断绝来往。形容隐居或人迹不到的极偏僻地方。 焉知非福: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 7.反馈检查,比赛认读。 (1)师生合作,老师抽读生字卡片,学生比赛读,看谁读得又对又快。 (2)小组合作,给生字找朋友,看哪个组找得多。 课堂练习 巩固提高 (5 分钟)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5 分钟) 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并跟随作者一道来到了荒岛,认识了有着顽强生命力的鲁滨逊, 了解了他 28 年来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困难。在岛上他还发生了哪些有意义的事情呢?他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我们下节课再继续

6、走近他! 下课后同学们也可以阅读这本书,更加深入了解课文内容。 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 课堂是活生生的,教学中我认真钻研教材,既做到备教材,更做到备学生,从而精心设计教案,巧妙地设计过渡语,使过渡自然。整节课既做到突破重点,又巧妙地冲破了难点,使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步步紧凑,突出教学重点,避开平均用力,教学思路十分清晰,有条理。美中不足的是时间分配不够恰当,前松后紧,而导致后面的问题给学生讨论思考的时间不够充足,提问的面还不够广,达不到自己预想的效果;对于学生的回答有所偏离的时候,引导得还不够好。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默读节选片段,了解主要内容,体会人物心态变化,感知人物形象。 2.联系自己在生

7、活中遇到的困难和烦恼,学会从正反两面分析问题,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重点难点 重点:默读节选片段,了解主要内容,体会人物心态变化,感知人物形象。 难点:学习人物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PPT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幻灯片示例 复习旧知 巩固字词 (5 分钟) 1.复习生字词。 2.回顾上节课内容。 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精读课文 读中感悟 (25 分钟) 1.学习梗概部分。 (1) 学生快速默读梗概部分, 了解这部世界名著的主要内容,并练习说说这部小说的大概内容。 (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遇难荒岛的鲁滨逊与自然斗争,以顽强的意志生存了

8、下来,还收留了一个野人,取名叫“星期五”,把他训练成了忠实的奴仆。28 年后,他救了一艘发生叛变船只的船长,回到英国。) (2)结合学生概括,相机引导学生说简洁,说完整。可以这样引导: 从梗概中,我们可以看出小说的重点部分是什么? 默读梗概,把鲁滨逊所遇到的困难及解决的办法的语句做上记号。 尝试着把重点部分展开来,再讲一讲小说的大意。 (3)交流这部小说的大意。 (4) 再次默读梗概, 概括一下鲁滨逊在荒岛上都遇到了哪些困难。 (住用木头和船帆搭了一座简陋的帐篷。 吃打猎、捕鱼,畜养山羊,种粮食。 安全防御。 孤独救助“星期五”。) (5)小组交流: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哪几件事?尝试给

9、每件事加一个小标题。 教师总结:遇险上岛建房定居畜养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板书) 2.学习节选部分。 (1)浏览节选部分,快速默读,详细说一说:鲁滨逊克服了哪些困难?他的心态发生了什么 精读课文 读中感悟 (25 分钟) 变化? 提示: 用自己的话概括鲁滨逊遇到了哪些困难,分别是如何克服困难的,揣摩鲁滨逊在绝境中的心理活动过程,用理智战胜失望,努力改善生活。 同桌交流。 全班交流,并汇总。 (2)感悟精神光辉,感知人物形象。 28 年的荒岛生活, 鲁滨逊克服了许许多多的困难,他的心态发生了变化。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鲁滨逊精神”的内容,有感情地读一读。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这种精神。 (

10、出示“我”的幸与不幸。同桌间逐条对照互读。男生读“坏处”,女生读“好处”;老师读“坏处”,全体同学齐读“好处”,并将其中的“我”改成“你”,形成对话朗读。) 结合整个片段内容,试着用“从中,我感受到鲁滨逊是的人”来说一句话。 (如,一个不屈服命运的人,面对命运弃他于孤岛, 能及时调整心态, 努力改变不幸的命运;一个善于调整心态的人,他经历了三次心态调整,逐步解决了生存问题、生活问题及如何过得有意义的问题;一个不怕孤独的人,他以猫狗为伴,以记日记来排遣寂寞,活得充实;一个以苦为乐的人,岛上物质贫乏,生活条件艰苦,他仍不断自我安慰,尽量改善生活;一个热爱生活的人,面对不幸,他没有失去生活的信心,而

11、是热情地投入到实在的生活中去。) 鲁滨逊自己是怎样认为的呢?我们来读一读他的话。(齐读:“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 小结: 鲁滨逊的这种做法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用。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当我们处于不利环境的时候,就要像他一样,直面现实,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增强跟困难作斗争的信心。) 积累方法 指导写作 (5 分钟) 这篇文章的第一部分就是对鲁滨逊漂流记这部长篇小说进行的概括介绍。作者抓住了“遇险上岛” “建房定居” “畜养种植” “救星期五”“回到英国”几个主要情节加以概括介绍, 使读者对整部小说有了大致的了解。 总结全文 延伸拓展 (5 分钟) 课

12、文通过对鲁滨逊漂流记故事梗概和精彩片段的摘录,写了鲁滨逊面对困难毫不畏惧,自己想办法,利用周围可以利用的一切,积极改善生存环境。这种生存的勇气和经验,对于处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的我们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联系生活实际,将自己遇到的困难的好处和坏处列出来,并写写自己将如何去克服它。 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 教学本课,要使学生感悟鲁滨逊面对厄运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并从鲁滨逊在荒岛上独立生存的非凡经历中悟出学会生存的道理。要达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熟悉鲁滨逊战胜各种困难的经历。因此,应让学生反复读课文重点部分,练习讲述鲁滨逊荒岛生存的故事。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谈谈从鲁滨逊的经历中想到什

13、么,从鲁滨逊的身上学到什么。进而讨论一下,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人们应该如何“学会生存”,学会竞争。 鲁滨孙漂流记(节选) 教学目标 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习鲁滨孙勇于战胜困难的精神。理解课文的部分生僻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了解鲁滨孙所面临的种种困难及他战胜困难的措施,学习鲁滨孙勇于战胜困难的精神。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 1、同学们,你们喜欢探险吗?喜欢看探险小说吗?请你谈一谈。 (生自由谈) 2、那么你们看过英国作家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吗?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小说的缩写本。 板书课题 二、自由读文,扫清字词障碍。 1、生自由读文

14、,划出生字词拼读。 2、遇到不理解的字词,请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解决。 3、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1)、正音。 木筏(fa ) 凄( qi )凉 简陋( lou ) 野蛮( man ) 恐怖( bu ) 停泊( bo ) 叛乱( pan ) (2)、字意。 天涯海角:形容偏僻遥远的地方,也形容彼此相隔遥远。 流落:漂流、沦落。 木筏:用原木扎成的小船。相当于竹排。 容身:藏身。 简陋:(房屋、设备等)简单、粗陋、不完备。 野蛮:不文明的,未开化的。 叛乱:武装叛变。 4、指名逐节读文,正音。 三、全班齐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讲的是鲁滨孙在一次意外中漂流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 在那

15、儿, 他用尽办法生存了二十多年,终于成功地返回了英国。 四、自由读文,试着给每一小段加个小标题。 1、爱冒险 2、落困境 3、找食物 4、搭帐篷 5、定居 6、养猎物 7、发现野人 8、收野人 9、救船长(回祖国) 五、选择自己喜爱的部分分小组讨论学习,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从悟鲁滨孙的品质方面谈)如: 1、我从第一自然段中“遇到很多危险,但他一点儿也不畏惧”这儿看出鲁滨孙是一个勇敢的人。(勇敢) 2、我从第三自然段中“他就找了一些木头做成木筏一丝安慰”这儿看出鲁滨孙是个能干、心细的人。(能干、心细) 3、我从第四自然段中“走遍荒岛”看出鲁滨孙是一个很有耐心的人。(有耐心) 4、我从“在山坡上

16、选择了一块有水源、有树阴、又可以防野兽的地方”“那儿可以看到海面,他希望瞧见过往的船只,以便请求救援”,这儿看出鲁滨孙是一个考虑事情很周到的人,难怪他能在岛上安全地读过二十几年。(考虑周到) 5、我从“他每天拿着枪终于吃到了自己种的粮食”这儿看出鲁滨孙是一个勤劳、能干、心细的人。(勤劳、能干) 6、我从“他猜到这一定是附近陆地上的也人留下来的,他担心圈养”这儿看出鲁滨孙很有经验。(有经验) 小结:对,鲁滨孙能在荒岛上生活二十多年,而没有被饿死、冻死,没有被也人打死,被野兽吃掉,最后还能安全地返回祖国,这与他的这些优秀的品质是分不开的。同学们,我们应该从小说中学习些什么呢? 六、总结全文,梳理学

17、而得的理论。 1、学习鲁滨孙的优秀品质,做一个成功的人。 2、学习文章的精彩内容,增长语文知识。 2、学会和困难作斗争。 七:指导口头简要复述故事,训练学生概括和说的表达能力。 课后习题 1.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2.阅读鲁滨孙漂流记原著。鲁滨逊漂流记(节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董瑶 李红菊 教学目标: 1. 通过列小标题来梳理故事情节,把握梗概的主要内容, 初步感知整本书内容。 (教学重点) 2.通过对比、排序、讨论重要情节,了解梗概的作用和特点,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活动一:梗概是什么 一、导入 这个单元我们将跟随外国文学名著的脚步,去发现更广阔的世界。 二、读课题

18、,明文体 (一) 出示单元目录页,读课题,你发现了什么? (二) 漂流记、历险记、旅行记,这类小说会写些什么内容? 点拨:这类小说里的主人公都会经历游历、冒险,我们把这类小说叫作游历冒险小说。 (三) 初识梗概。 什么是梗概?出示词典中的解释:梗概指大略的内容。 (四) 读单元页。 1.了解作品梗概,把握名著的主要内容,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 2. 学写作品梗概。 (设计意图:阅读单元页和单元目录页,学生就能建立起单元整体印象,这有助于他们全面、多元地思考问题。他们所学的知识就不会是孤立的、分散的、缺乏科学体系的。 梗概既是这个单元的阅读要素,又是写作要素。这个单元的三篇选文中只有鲁

19、滨逊漂流记这一篇有梗概,其他选文都没有。而学生对于“梗概” 十分陌生,因此必须通过这篇课文的梗概教学让他们对梗概有正确、清楚的认识。基于学情,给出词典上的解释,就是让他们对梗概有一个理性初步的认识。) 活动二:梗概长什么样 一、初读梗概,拟小标题, 把握主要内容 (一) 出示学习要求,指名朗读。 默读梗概,想想这部小说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的哪些事,用小标题列出来,批注在对应的段落旁边。 (二) 指导批注。 1. 出示小标 题“ 流落荒岛”,哪个自然段在讲这个内容?(第2自然段) 2. 学生动笔把这个小标题写在段落的右侧。 (三) 自读批注。 学生一边读梗概,一边拟定小标题,批注在对应的自然段旁。

20、 (四) 交流小标题。 1. 小组内交流:调整不当的,补充遗漏的。 2. 全班交流:学生将讨论出的小标题贴在黑板上。(搬运物资、建房定居、捕猎养殖、防御野人、救“星期五”、回到英国) 点拨:这些就是鲁滨逊流落荒岛后做的事,在游历冒险类小说里能看到主人公在一连串的游历冒险活动中不断地遇到困难,解决困难。 (五) 小结。 读了梗概我们就知道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就能把握鲁滨逊漂流记这本名著的内容。 (设计意图:梗概要把故事大意讲述出来,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就要交代清楚“。这部小说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的哪些事” 是让学生抓住人物和情节去梳理梗概。 当学生把这一长串小标题梳理出来的时候,对整本书也就

21、有了初步的印象。) 二、再读梗概,发现重要情节 (一) 对比原著目录,发现情节的重要。 出示原著目录,浏览梗概中的这些情节,你发现了什么? 1. 为什么目录里、梗概里都有这些情节? (二) 链接自我生活,发现情节的重要。 如果你是鲁滨逊,独自在荒岛上求生,哪些情节重要? (三) 给情节排排序,链接马斯洛需要层次论,进一步发现情节的重要。 1.一个人要想在荒岛上活下来,究竟什么是最重要的? 排排序咱们就知道了。 2.指名学生给情节排序, 并说自己这样排的理由。 3.链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1) 根据学生说的排序原因,教师相机点拨。 预设 1:吃、住是活下去的头等大事。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

22、的需要可以分为五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生存需要。 活下来之后,安全就成了最必不可少的。梗概中后来又提到鲁滨逊独自在荒岛上生活感到寂寞、凄凉。现在终于有了一个可以说说话的人了,鲁滨逊在和他的交往中也获得了极大的尊重,这是比生存和安全更高级的需要。 (2) 二十八年后鲁滨逊回到了英国。回忆梗概的开头, 鲁滨逊的梦想是什么?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吗?曾经有人这样评价他:(学生齐读) 一个人如何从落难的水手变成自己的国王,一座岛如何从荒芜之地变成微型的文明社会。 二十八年, 鲁滨逊凭借着自己勇往直前的精神和辛勤的劳动, 实现成就了一段英雄传奇。点拨:二十八年的荒岛生活,鲁滨逊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这就是马斯洛

23、提到的一个人最高层次的需要啊! 1. 小结:对一个人的生存来说,这些情节都很重要。它们共同作用,使鲁滨逊得以生存。但是这些情节的重要性确实存在着差别,这与人类的需要密切相关。游历冒险就是在这样磨难重重、危险迭至、惊险刺激的情节中展开的。因而梗概里给我们留下了这些重要的情节。 (设计意图:对比目录,先让学生发现目录中和梗概里都有相同的情节,再引导学生链接自我生活去发现这些情节的重要性,然后通过给情节排序、讨论重要情节,让学生明白梗概里不能遗漏原著中那些重要的情节。 梗概是这个单元的写作要素, 要让学生明白梗概的内容,为梗概写作作好铺垫。) 三、三读梗概,猜想背后的细节 (一) 读梗概,猜想细节。

24、 1.当读到“搬运物资”这个情节时,老师好想知道鲁滨逊搬了几次,有没有遇到什么麻烦或者危险。请用上“ 当读到 时 ,我 好 想 知 道 ”的句式来说说。 2. 当读到“ 流落荒岛”和 “搬运物资”之间的部分,老师好想知道潮水是什么时候退的,没退之前,他是怎么办的。点拨:情节和情节之间,原来串联着很多惊险有趣的小情节。 (二) 小组讨论:梗概为什么只告诉我们这些重要的情节呢? 点拨:梗概的篇幅有限,只能保留重要的情节。梗概里故意藏起一些情节,就像给故事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使我们更想一探究竟。 (设计意图:阅读梗概的作用是什么?仅仅是了解原著的主要内容吗?单元的篇章页提到“跟随外国文学名著的脚步,

25、 去发现更广阔的世界”。可见, 阅读梗概还有一个功能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全课小结: 梗概的意图是:让你看,又不让你看,于是特别想看。下节课我们就来读精彩片段,满足你们特别想看的好奇心。鲁滨逊漂流记(节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董瑶 李红菊 教学目标: 1. 通过列小标题来梳理故事情节,把握梗概的主要内容, 初步感知整本书内容。 (教学重点) 2.通过对比、排序、讨论重要情节,了解梗概的作用和特点,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活动一:梗概是什么 一、导入 这个单元我们将跟随外国文学名著的脚步,去发现更广阔的世界。 二、读课题,明文体 (一) 出示单元目录页,读课题,你

26、发现了什么? (二) 漂流记、历险记、旅行记,这类小说会写些什么内容? 点拨:这类小说里的主人公都会经历游历、冒险,我们把这类小说叫作游历冒险小说。 (三) 初识梗概。 什么是梗概?出示词典中的解释:梗概指大略的内容。 (四) 读单元页。 1.了解作品梗概,把握名著的主要内容,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 2. 学写作品梗概。 (设计意图:阅读单元页和单元目录页,学生就能建立起单元整体印象,这有助于他们全面、多元地思考问题。他们所学的知识就不会是孤立的、分散的、缺乏科学体系的。 梗概既是这个单元的阅读要素,又是写作要素。这个单元的三篇选文中只有鲁滨逊漂流记这一篇有梗概,其他选文都没有。而学

27、生对于“梗概” 十分陌生,因此必须通过这篇课文的梗概教学让他们对梗概有正确、清楚的认识。基于学情,给出词典上的解释,就是让他们对梗概有一个理性初步的认识。) 活动二:梗概长什么样 一、初读梗概,拟小标题, 把握主要内容 (一) 出示学习要求,指名朗读。 默读梗概,想想这部小说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的哪些事,用小标题列出来,批注在对应的段落旁边。 (二) 指导批注。 3. 出示小标 题“ 流落荒岛”,哪个自然段在讲这个内容?(第2自然段) 4. 学生动笔把这个小标题写在段落的右侧。 (三) 自读批注。 学生一边读梗概,一边拟定小标题,批注在对应的自然段旁。 (四) 交流小标题。 3. 小组内交流:调

28、整不当的,补充遗漏的。 4. 全班交流:学生将讨论出的小标题贴在黑板上。(搬运物资、建房定居、捕猎养殖、防御野人、救“星期五”、回到英国) 点拨:这些就是鲁滨逊流落荒岛后做的事,在游历冒险类小说里能看到主人公在一连串的游历冒险活动中不断地遇到困难,解决困难。 (五) 小结。 读了梗概我们就知道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就能把握鲁滨逊漂流记这本名著的内容。 (设计意图:梗概要把故事大意讲述出来,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就要交代清楚“。这部小说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的哪些事” 是让学生抓住人物和情节去梳理梗概。 当学生把这一长串小标题梳理出来的时候,对整本书也就有了初步的印象。) 二、再读梗概,发现重要情

29、节 (一) 对比原著目录,发现情节的重要。 出示原著目录,浏览梗概中的这些情节,你发现了什么? 2. 为什么目录里、梗概里都有这些情节? (二) 链接自我生活,发现情节的重要。 如果你是鲁滨逊,独自在荒岛上求生,哪些情节重要? (三) 给情节排排序,链接马斯洛需要层次论,进一步发现情节的重要。 1.一个人要想在荒岛上活下来,究竟什么是最重要的? 排排序咱们就知道了。 2.指名学生给情节排序, 并说自己这样排的理由。 3.链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1) 根据学生说的排序原因,教师相机点拨。 预设 1:吃、住是活下去的头等大事。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五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生存需

30、要。 活下来之后,安全就成了最必不可少的。梗概中后来又提到鲁滨逊独自在荒岛上生活感到寂寞、凄凉。现在终于有了一个可以说说话的人了,鲁滨逊在和他的交往中也获得了极大的尊重,这是比生存和安全更高级的需要。 (2) 二十八年后鲁滨逊回到了英国。回忆梗概的开头, 鲁滨逊的梦想是什么?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吗?曾经有人这样评价他:(学生齐读) 一个人如何从落难的水手变成自己的国王,一座岛如何从荒芜之地变成微型的文明社会。 二十八年, 鲁滨逊凭借着自己勇往直前的精神和辛勤的劳动, 实现成就了一段英雄传奇。点拨:二十八年的荒岛生活,鲁滨逊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这就是马斯洛提到的一个人最高层次的需要啊! 2. 小结:

31、对一个人的生存来说,这些情节都很重要。它们共同作用,使鲁滨逊得以生存。但是这些情节的重要性确实存在着差别,这与人类的需要密切相关。游历冒险就是在这样磨难重重、危险迭至、惊险刺激的情节中展开的。因而梗概里给我们留下了这些重要的情节。 (设计意图:对比目录,先让学生发现目录中和梗概里都有相同的情节,再引导学生链接自我生活去发现这些情节的重要性,然后通过给情节排序、讨论重要情节,让学生明白梗概里不能遗漏原著中那些重要的情节。 梗概是这个单元的写作要素, 要让学生明白梗概的内容,为梗概写作作好铺垫。) 三、三读梗概,猜想背后的细节 (一) 读梗概,猜想细节。 1.当读到“搬运物资”这个情节时,老师好想

32、知道鲁滨逊搬了几次,有没有遇到什么麻烦或者危险。请用上“ 当读到 时 ,我 好 想 知 道 ”的句式来说说。 2. 当读到“ 流落荒岛”和 “搬运物资”之间的部分,老师好想知道潮水是什么时候退的,没退之前,他是怎么办的。点拨:情节和情节之间,原来串联着很多惊险有趣的小情节。 (二) 小组讨论:梗概为什么只告诉我们这些重要的情节呢? 点拨:梗概的篇幅有限,只能保留重要的情节。梗概里故意藏起一些情节,就像给故事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使我们更想一探究竟。 (设计意图:阅读梗概的作用是什么?仅仅是了解原著的主要内容吗?单元的篇章页提到“跟随外国文学名著的脚步, 去发现更广阔的世界”。可见, 阅读梗概还有

33、一个功能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全课小结: 梗概的意图是:让你看,又不让你看,于是特别想看。下节课我们就来读精彩片段,满足你们特别想看的好奇心。课题名称 第二单元 5、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教学目标 了解名著大意,关注人物体会鲁滨逊不怕困难、顽强生存、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1.了解名著大意,概括小标题。 2.关注人物体会鲁滨逊不怕困难、顽强生存、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难点分析 1. 学生概括能力有限。 2. 部分学生名著阅读理解能力薄弱。 教学方法 1.了解名著大意,概括小标题。 2.体会鲁滨逊不怕困难、顽强生存、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今

34、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部编版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鲁滨逊漂流记(节选),还记得吗?在五年级下学期,我们一起漫游中国古典名著,初步学习了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和如何写读后感。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今天我们来学习外国文学名著,本单元我们会跟着外国文学作品的脚步去发现更广阔的世界。 掌握:借助作品梗概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进行交流,学习写作品的梗概。 单元学习内容: 本单元有三篇课文,知名的历险类的小说或童话故事的节选都是节选。 除这三篇课文外我们在口语交际当中,会交流一本儿书,在单元的习作中会学习写 作品梗概,了解了这个单元的学习内容,让我们走进鲁滨逊漂流记(节选)第一课时的学

35、习。 写作背景:这本书是根据真实的故事而创作。苏格兰税收塞尔柯克再海上与船长发生争吵被船长遗弃在荒岛上,四年后被就会英国。作者以塞尔柯克的传奇故事为蓝本,把自己多年来的海上经历和体验倾注在人物身上,并充分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进行文学加工。该书出版后流传广泛,不久之后便家喻户晓。 作者简介:丹尼尔笛福 英国 18 世纪启蒙文学的重要作家,他的代表作鲁宾逊漂流记是一部流传很广、影响很大的文学名著。 浏览课文,看看它和我们学过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这篇课文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梗概,第二部分是节选。 那么什么是梗概?他和节选有什么不同呢? 梗指的是植物的枝或茎。 梗概粗略的大概的内容或要点 是对作品

36、内容的浓缩和概括。可以让读者在短时间内了解原著的大略内容。 节选则是从原著中选取出来的精彩片段。 读字词:强调易写错的字:籍(上下结构) 易读错字:侵qn袭x 倾qn覆f 小标题:建房定居 畜牧种植 救“星期五 ” 回到英国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读梗概,想一想这部小说,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后的哪些事?用小标题概括出来,梳理小说的情节? 小结 1.根据小标题提示简要说说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本文写的是一位叫鲁滨逊的英国人,流落到一座荒无人烟的小岛上,战胜种种困难,历尽磨难,生活了二十多年之久,最后终于获救回到英国的一件事。 2. 鲁滨逊的优秀品质 勇敢坚毅 勤劳善良 积极乐观 富于智慧 有

37、冒险精神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董瑶 李红菊 教学目标: 2. 通过列小标题来梳理故事情节,把握梗概的主要内容, 初步感知整本书内容。 (教学重点) 2.通过对比、排序、讨论重要情节,了解梗概的作用和特点,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活动一:梗概是什么 一、导入 这个单元我们将跟随外国文学名著的脚步,去发现更广阔的世界。 二、读课题,明文体 (一) 出示单元目录页,读课题,你发现了什么? (二) 漂流记、历险记、旅行记,这类小说会写些什么内容? 点拨:这类小说里的主人公都会经历游历、冒险,我们把这类小说叫作游历冒险小说。 (三) 初识梗概。 什么是梗概?出

38、示词典中的解释:梗概指大略的内容。 (四) 读单元页。 1.了解作品梗概,把握名著的主要内容,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 2. 学写作品梗概。 (设计意图:阅读单元页和单元目录页,学生就能建立起单元整体印象,这有助于他们全面、多元地思考问题。他们所学的知识就不会是孤立的、分散的、缺乏科学体系的。 梗概既是这个单元的阅读要素,又是写作要素。这个单元的三篇选文中只有鲁滨逊漂流记这一篇有梗概,其他选文都没有。而学生对于“梗概” 十分陌生,因此必须通过这篇课文的梗概教学让他们对梗概有正确、清楚的认识。基于学情,给出词典上的解释,就是让他们对梗概有一个理性初步的认识。) 活动二:梗概长什么样 一、

39、初读梗概,拟小标题, 把握主要内容 (一) 出示学习要求,指名朗读。 默读梗概,想想这部小说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的哪些事,用小标题列出来,批注在对应的段落旁边。 (二) 指导批注。 5. 出示小标 题“ 流落荒岛”,哪个自然段在讲这个内容?(第2自然段) 6. 学生动笔把这个小标题写在段落的右侧。 (三) 自读批注。 学生一边读梗概,一边拟定小标题,批注在对应的自然段旁。 (四) 交流小标题。 5. 小组内交流:调整不当的,补充遗漏的。 6. 全班交流:学生将讨论出的小标题贴在黑板上。(搬运物资、建房定居、捕猎养殖、防御野人、救“星期五”、回到英国) 点拨:这些就是鲁滨逊流落荒岛后做的事,在游历

40、冒险类小说里能看到主人公在一连串的游历冒险活动中不断地遇到困难,解决困难。 (五) 小结。 读了梗概我们就知道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就能把握鲁滨逊漂流记这本名著的内容。 (设计意图:梗概要把故事大意讲述出来,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就要交代清楚“。这部小说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的哪些事” 是让学生抓住人物和情节去梳理梗概。 当学生把这一长串小标题梳理出来的时候,对整本书也就有了初步的印象。) 二、再读梗概,发现重要情节 (一) 对比原著目录,发现情节的重要。 出示原著目录,浏览梗概中的这些情节,你发现了什么? 3. 为什么目录里、梗概里都有这些情节? (二) 链接自我生活,发现情节的重要。 如果你

41、是鲁滨逊,独自在荒岛上求生,哪些情节重要? (三) 给情节排排序,链接马斯洛需要层次论,进一步发现情节的重要。 1.一个人要想在荒岛上活下来,究竟什么是最重要的? 排排序咱们就知道了。 2.指名学生给情节排序, 并说自己这样排的理由。 3.链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1) 根据学生说的排序原因,教师相机点拨。 预设 1:吃、住是活下去的头等大事。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五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生存需要。 活下来之后,安全就成了最必不可少的。梗概中后来又提到鲁滨逊独自在荒岛上生活感到寂寞、凄凉。现在终于有了一个可以说说话的人了,鲁滨逊在和他的交往中也获得了极大的尊重,这是比生存和安

42、全更高级的需要。 (2) 二十八年后鲁滨逊回到了英国。回忆梗概的开头, 鲁滨逊的梦想是什么?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吗?曾经有人这样评价他:(学生齐读) 一个人如何从落难的水手变成自己的国王,一座岛如何从荒芜之地变成微型的文明社会。 二十八年, 鲁滨逊凭借着自己勇往直前的精神和辛勤的劳动, 实现成就了一段英雄传奇。点拨:二十八年的荒岛生活,鲁滨逊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这就是马斯洛提到的一个人最高层次的需要啊! 3. 小结:对一个人的生存来说,这些情节都很重要。它们共同作用,使鲁滨逊得以生存。但是这些情节的重要性确实存在着差别,这与人类的需要密切相关。游历冒险就是在这样磨难重重、危险迭至、惊险刺激的情节中

43、展开的。因而梗概里给我们留下了这些重要的情节。 (设计意图:对比目录,先让学生发现目录中和梗概里都有相同的情节,再引导学生链接自我生活去发现这些情节的重要性,然后通过给情节排序、讨论重要情节,让学生明白梗概里不能遗漏原著中那些重要的情节。 梗概是这个单元的写作要素, 要让学生明白梗概的内容,为梗概写作作好铺垫。) 三、三读梗概,猜想背后的细节 (一) 读梗概,猜想细节。 1.当读到“搬运物资”这个情节时,老师好想知道鲁滨逊搬了几次,有没有遇到什么麻烦或者危险。请用上“ 当读到 时 ,我 好 想 知 道 ”的句式来说说。 2. 当读到“ 流落荒岛”和 “搬运物资”之间的部分,老师好想知道潮水是什

44、么时候退的,没退之前,他是怎么办的。点拨:情节和情节之间,原来串联着很多惊险有趣的小情节。 (二) 小组讨论:梗概为什么只告诉我们这些重要的情节呢? 点拨:梗概的篇幅有限,只能保留重要的情节。梗概里故意藏起一些情节,就像给故事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使我们更想一探究竟。 (设计意图:阅读梗概的作用是什么?仅仅是了解原著的主要内容吗?单元的篇章页提到“跟随外国文学名著的脚步, 去发现更广阔的世界”。可见, 阅读梗概还有一个功能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全课小结: 梗概的意图是:让你看,又不让你看,于是特别想看。下节课我们就来读精彩片段,满足你们特别想看的好奇心。鲁滨逊漂流记(节选)第一课时教学设

45、计 董瑶 李红菊 教学目标: 1. 通过列小标题来梳理故事情节,把握梗概的主要内容, 初步感知整本书内容。 (教学重点) 2.通过对比、排序、讨论重要情节,了解梗概的作用和特点,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活动一:梗概是什么 一、导入 这个单元我们将跟随外国文学名著的脚步,去发现更广阔的世界。 二、读课题,明文体 (一) 出示单元目录页,读课题,你发现了什么? (二) 漂流记、历险记、旅行记,这类小说会写些什么内容? 点拨:这类小说里的主人公都会经历游历、冒险,我们把这类小说叫作游历冒险小说。 (三) 初识梗概。 什么是梗概?出示词典中的解释:梗概指大略的内容。 (四)

46、读单元页。 1.了解作品梗概,把握名著的主要内容,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 2. 学写作品梗概。 (设计意图:阅读单元页和单元目录页,学生就能建立起单元整体印象,这有助于他们全面、多元地思考问题。他们所学的知识就不会是孤立的、分散的、缺乏科学体系的。 梗概既是这个单元的阅读要素,又是写作要素。这个单元的三篇选文中只有鲁滨逊漂流记这一篇有梗概,其他选文都没有。而学生对于“梗概” 十分陌生,因此必须通过这篇课文的梗概教学让他们对梗概有正确、清楚的认识。基于学情,给出词典上的解释,就是让他们对梗概有一个理性初步的认识。) 活动二:梗概长什么样 一、初读梗概,拟小标题, 把握主要内容 (一)

47、出示学习要求,指名朗读。 默读梗概,想想这部小说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的哪些事,用小标题列出来,批注在对应的段落旁边。 (二) 指导批注。 7. 出示小标 题“ 流落荒岛”,哪个自然段在讲这个内容?(第2自然段) 8. 学生动笔把这个小标题写在段落的右侧。 (三) 自读批注。 学生一边读梗概,一边拟定小标题,批注在对应的自然段旁。 (四) 交流小标题。 7. 小组内交流:调整不当的,补充遗漏的。 8. 全班交流:学生将讨论出的小标题贴在黑板上。(搬运物资、建房定居、捕猎养殖、防御野人、救“星期五”、回到英国) 点拨:这些就是鲁滨逊流落荒岛后做的事,在游历冒险类小说里能看到主人公在一连串的游历冒险活

48、动中不断地遇到困难,解决困难。 (五) 小结。 读了梗概我们就知道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就能把握鲁滨逊漂流记这本名著的内容。 (设计意图:梗概要把故事大意讲述出来,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就要交代清楚“。这部小说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的哪些事” 是让学生抓住人物和情节去梳理梗概。 当学生把这一长串小标题梳理出来的时候,对整本书也就有了初步的印象。) 二、再读梗概,发现重要情节 (一) 对比原著目录,发现情节的重要。 出示原著目录,浏览梗概中的这些情节,你发现了什么? 4. 为什么目录里、梗概里都有这些情节? (二) 链接自我生活,发现情节的重要。 如果你是鲁滨逊,独自在荒岛上求生,哪些情节重要?

49、(三) 给情节排排序,链接马斯洛需要层次论,进一步发现情节的重要。 1.一个人要想在荒岛上活下来,究竟什么是最重要的? 排排序咱们就知道了。 2.指名学生给情节排序, 并说自己这样排的理由。 3.链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1) 根据学生说的排序原因,教师相机点拨。 预设 1:吃、住是活下去的头等大事。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五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生存需要。 活下来之后,安全就成了最必不可少的。梗概中后来又提到鲁滨逊独自在荒岛上生活感到寂寞、凄凉。现在终于有了一个可以说说话的人了,鲁滨逊在和他的交往中也获得了极大的尊重,这是比生存和安全更高级的需要。 (2) 二十八年后鲁滨逊回

50、到了英国。回忆梗概的开头, 鲁滨逊的梦想是什么?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吗?曾经有人这样评价他:(学生齐读) 一个人如何从落难的水手变成自己的国王,一座岛如何从荒芜之地变成微型的文明社会。 二十八年, 鲁滨逊凭借着自己勇往直前的精神和辛勤的劳动, 实现成就了一段英雄传奇。点拨:二十八年的荒岛生活,鲁滨逊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这就是马斯洛提到的一个人最高层次的需要啊! 4. 小结:对一个人的生存来说,这些情节都很重要。它们共同作用,使鲁滨逊得以生存。但是这些情节的重要性确实存在着差别,这与人类的需要密切相关。游历冒险就是在这样磨难重重、危险迭至、惊险刺激的情节中展开的。因而梗概里给我们留下了这些重要的情节

51、。 (设计意图:对比目录,先让学生发现目录中和梗概里都有相同的情节,再引导学生链接自我生活去发现这些情节的重要性,然后通过给情节排序、讨论重要情节,让学生明白梗概里不能遗漏原著中那些重要的情节。 梗概是这个单元的写作要素, 要让学生明白梗概的内容,为梗概写作作好铺垫。) 三、三读梗概,猜想背后的细节 (一) 读梗概,猜想细节。 1.当读到“搬运物资”这个情节时,老师好想知道鲁滨逊搬了几次,有没有遇到什么麻烦或者危险。请用上“ 当读到 时 ,我 好 想 知 道 ”的句式来说说。 2. 当读到“ 流落荒岛”和 “搬运物资”之间的部分,老师好想知道潮水是什么时候退的,没退之前,他是怎么办的。点拨:情

52、节和情节之间,原来串联着很多惊险有趣的小情节。 (二) 小组讨论:梗概为什么只告诉我们这些重要的情节呢? 点拨:梗概的篇幅有限,只能保留重要的情节。梗概里故意藏起一些情节,就像给故事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使我们更想一探究竟。 (设计意图:阅读梗概的作用是什么?仅仅是了解原著的主要内容吗?单元的篇章页提到“跟随外国文学名著的脚步, 去发现更广阔的世界”。可见, 阅读梗概还有一个功能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全课小结: 梗概的意图是:让你看,又不让你看,于是特别想看。下节课我们就来读精彩片段,满足你们特别想看的好奇心。5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

53、认会写“惧、凄、寞”等 14 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航海、荒岛、流落、潮水”等词语。 2.默读梗概,能用小标题梳理出鲁滨逊流落荒岛后遇到的事情。 3.默读节选片段,了解主要内容,体会人物心态变化,感知人物形象。 4.联系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烦恼,学会从正反两面分析问题,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并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重点难点 重点:默读梗概,能用小标题梳理出鲁滨逊流落荒岛后遇到的事情。 难点:默读节选片段,了解主要内容,体会人物心态变化,感知人物形象。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PPT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幻灯片示例 创设情境 导入课题 (5 分钟) 世界文学宝库

54、里, 有许多中国的经典作品,还有许多外国名篇名著。这些名篇名著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同学们,谁能说一说你读过的外国名篇名著? 学生交流。 同学们, 今天老师也想给大家推荐一本书。 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初读课文 学习字词 (25 分钟)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序号。 2.把课文分成四个部分,思考每一部分讲了什么内容。教师相机指导。 3.说说每一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1):写鲁滨逊这个人以及他所具有的喜欢航海和冒险的特点。 第二部分(29):写了“流落荒岛”“建房定居”“畜养种植”“救星期五”“回到祖国”。 第三部分(1016):写鲁滨逊在岛上沉闷

55、而寂寞的生活。 第四部分(1719):写鲁滨逊对自己目前处境的理性思考。 4.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5. 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相机指导。 (1)出示生字。 初读课文 学习字词 (25 分钟) 惧 凄 寞 宴 霉 籍 聊 乏 栅 控 贷 剔 袭 覆 (2)识记生字。 加一加:雨+每=霉 木+册=栅 代+贝=贷 龙+衣=袭 (3)结构认字。 左右结构:惧 凄 聊 栅 控 剔 上下结构:寞 宴 霉 籍 乏 贷 袭 覆 (4) 教师重点针对以下几个字进行指导、 范写。 “惧”右边里面是三横,不要少写。 “霉”上面的第二笔是点,第三笔是横钩,与我们正常的“

56、雨”字的写法有区别。 “贷”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袭”上面是“龙”,不要写成“尤”。 6. 学习新词。 (1)出示词语,读一读。 畏惧 凄凉 寂寞 宴会 缺乏 书籍 栅栏 控制 贷方 侵袭 倾覆 稍稍 聊天 (2)词语解释。 恐惧: 惊慌害怕。 宽慰: 宽解安慰; 宽畅欣慰。 萦系:记挂;牵挂。 倾覆:(物体)倒下;使失败,颠覆。 凄凉:寂寞冷落(多形容环境或景物)。 介意:把不愉快的事记在心里;在意(多用于否定)。 荒无人烟:十分荒凉,没有人家。 心平气和:心里平和,不急躁,不生气。 天涯海角:指极远的地方或形容彼此之间相隔极远。 与世隔绝:与社会上的人们隔离,断绝来往。形容隐居或人

57、迹不到的极偏僻地方。 焉知非福: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 7.反馈检查,比赛认读。 (1)师生合作,老师抽读生字卡片,学生比赛读,看谁读得又对又快。 (2)小组合作,给生字找朋友,看哪个组找得多。 课堂练习 巩固提高 (5 分钟)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5 分钟) 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并跟随作者一道来到了荒岛,认识了有着顽强生命力的鲁滨逊, 了解了他 28 年来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困难。在岛上他还发生了哪些有意义的事情呢?他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我们下节课再继续走近他! 下课后同学们也可以阅读这本书,更加深入了解课文内容。 课堂板书 教学

58、反思 课堂是活生生的,教学中我认真钻研教材,既做到备教材,更做到备学生,从而精心设计教案,巧妙地设计过渡语,使过渡自然。整节课既做到突破重点,又巧妙地冲破了难点,使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步步紧凑,突出教学重点,避开平均用力,教学思路十分清晰,有条理。美中不足的是时间分配不够恰当,前松后紧,而导致后面的问题给学生讨论思考的时间不够充足,提问的面还不够广,达不到自己预想的效果;对于学生的回答有所偏离的时候,引导得还不够好。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默读节选片段,了解主要内容,体会人物心态变化,感知人物形象。 2.联系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烦恼,学会从正反两面分析问题,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并加深对

59、课文内容的理解。 重点难点 重点:默读节选片段,了解主要内容,体会人物心态变化,感知人物形象。 难点:学习人物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PPT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幻灯片示例 复习旧知 巩固字词 (5 分钟) 1.复习生字词。 2.回顾上节课内容。 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精读课文 读中感悟 (25 分钟) 1.学习梗概部分。 (1) 学生快速默读梗概部分, 了解这部世界名著的主要内容,并练习说说这部小说的大概内容。 (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遇难荒岛的鲁滨逊与自然斗争,以顽强的意志生存了下来,还收留了一个野人,取名叫“星期五”,把他训练成了忠实的奴仆。28 年后,

60、他救了一艘发生叛变船只的船长,回到英国。) (2)结合学生概括,相机引导学生说简洁,说完整。可以这样引导: 从梗概中,我们可以看出小说的重点部分是什么? 默读梗概,把鲁滨逊所遇到的困难及解决的办法的语句做上记号。 尝试着把重点部分展开来,再讲一讲小说的大意。 (3)交流这部小说的大意。 (4) 再次默读梗概, 概括一下鲁滨逊在荒岛上都遇到了哪些困难。 (住用木头和船帆搭了一座简陋的帐篷。 吃打猎、捕鱼,畜养山羊,种粮食。 安全防御。 孤独救助“星期五”。) (5)小组交流: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哪几件事?尝试给每件事加一个小标题。 教师总结:遇险上岛建房定居畜养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

61、板书) 2.学习节选部分。 (1)浏览节选部分,快速默读,详细说一说:鲁滨逊克服了哪些困难?他的心态发生了什么 精读课文 读中感悟 (25 分钟) 变化? 提示: 用自己的话概括鲁滨逊遇到了哪些困难,分别是如何克服困难的,揣摩鲁滨逊在绝境中的心理活动过程,用理智战胜失望,努力改善生活。 同桌交流。 全班交流,并汇总。 (2)感悟精神光辉,感知人物形象。 28 年的荒岛生活, 鲁滨逊克服了许许多多的困难,他的心态发生了变化。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鲁滨逊精神”的内容,有感情地读一读。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这种精神。 (出示“我”的幸与不幸。同桌间逐条对照互读。男生读“坏处”,女生读“好处”;老师

62、读“坏处”,全体同学齐读“好处”,并将其中的“我”改成“你”,形成对话朗读。) 结合整个片段内容,试着用“从中,我感受到鲁滨逊是的人”来说一句话。 (如,一个不屈服命运的人,面对命运弃他于孤岛, 能及时调整心态, 努力改变不幸的命运;一个善于调整心态的人,他经历了三次心态调整,逐步解决了生存问题、生活问题及如何过得有意义的问题;一个不怕孤独的人,他以猫狗为伴,以记日记来排遣寂寞,活得充实;一个以苦为乐的人,岛上物质贫乏,生活条件艰苦,他仍不断自我安慰,尽量改善生活;一个热爱生活的人,面对不幸,他没有失去生活的信心,而是热情地投入到实在的生活中去。) 鲁滨逊自己是怎样认为的呢?我们来读一读他的话

63、。(齐读:“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 小结: 鲁滨逊的这种做法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用。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当我们处于不利环境的时候,就要像他一样,直面现实,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增强跟困难作斗争的信心。) 积累方法 指导写作 (5 分钟) 这篇文章的第一部分就是对鲁滨逊漂流记这部长篇小说进行的概括介绍。作者抓住了“遇险上岛” “建房定居” “畜养种植” “救星期五”“回到英国”几个主要情节加以概括介绍, 使读者对整部小说有了大致的了解。 总结全文 延伸拓展 (5 分钟) 课文通过对鲁滨逊漂流记故事梗概和精彩片段的摘录,写了鲁滨逊面对困难毫不畏惧,自己

64、想办法,利用周围可以利用的一切,积极改善生存环境。这种生存的勇气和经验,对于处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的我们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联系生活实际,将自己遇到的困难的好处和坏处列出来,并写写自己将如何去克服它。 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 教学本课,要使学生感悟鲁滨逊面对厄运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并从鲁滨逊在荒岛上独立生存的非凡经历中悟出学会生存的道理。要达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熟悉鲁滨逊战胜各种困难的经历。因此,应让学生反复读课文重点部分,练习讲述鲁滨逊荒岛生存的故事。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谈谈从鲁滨逊的经历中想到什么,从鲁滨逊的身上学到什么。进而讨论一下,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人们应该如

65、何“学会生存”,学会竞争。 课题名称 第二单元 5.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教学目标 理清小说的故事线索,培养学生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抓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还是可以,抓一本书还是有难度。 难点分析 学生语言不精炼,体会不强烈。 教学方法 文中梗概部分用精练的语言写出了鲁滨逊流落荒岛、 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 在教学中,可指导学生理清课文脉络,以默读的形式来阅读课文。初读课文后可以让学生谈谈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再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了解故事的前因后果,感受鲁滨逊的处境,体会主人公的心情境遇。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板块一 研读梗概,感知大意 1

66、.回顾课文,概括总结。 教师引导:上节课,我们了解到热爱航海的鲁滨逊流落荒岛,在荒岛上度过了 28 年的独身生活。那么,他上岛后都做了哪些事情呢?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鲁滨逊的荒岛生活,感受主人公的心情,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 2.研读梗概,感知大意。 (1)自主阅读梗概:同桌互相说说这部小说的大概内容。 (2)结合学生的概括,相机引导学生说简洁,说完整。 课件出示: 从梗概中,我们可以看出小说的重点部分是什么? 默读梗概,把鲁滨逊所遇到的困难及解决的办法做上记号。 尝试着把重点部分展开,再讲一讲小说的大意。 (3)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设计意图】对文章主要内容的回顾,不仅可以

67、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程度,也有利于他们更好地熟悉文本内容,了解大意,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板块二 研读赏析,对比学习 1.浏览精彩片段,体会精彩之处。 (1)对比阅读:浏览精彩片段,与梗概对比,想想精彩片段大致在小说梗概的哪个部分。 (2)研读精彩片段:读读片段,你认为什么地方最精彩?为什么这里最精彩? 结合学生汇报,相机引导学生体会鲁滨逊生活态度的精彩和作者写法的精彩。 预设一:课件出示课本第23 页节选部分的“好处”和“坏处”。 a.根据列出来的“好处”和“坏处”,对照读一读,想想这样一个列表,给鲁滨逊带来了什么。 b.鲁滨逊自己是怎样认为的呢?我们来读一读他的话

68、。 c.学生齐读: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 小结:鲁滨逊的这种做法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用。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当我们处在不利的环境的时候,就要像他一样,直面现实,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增强跟困难做斗争的信心。 除了鲁滨逊积极的生活态度很精彩,你还觉得有什么地方很精彩? 预设二:鲁滨逊的语言,如“我着手调整我的生活方式,尽我可能把一切安排得舒舒服服”。 小结:是啊,不少名著,人们之所以喜欢它,是因为其中的一些语言常常给人们很好的启示,给人们带来精神力量,就像你刚才读的这句,就是告诉人们要学会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逆境。 预设三:作者的写作方式,如把心理活动

69、过程像商业簿一样对照来写,一目了然,清楚明白。 小结:优秀的文章,之所以给人们很深的印象,就是因为在写法上有独特的地方,就像作者把鲁滨逊的思想活动列出来一样。 2.对比学习,感悟写法。 (1)对比异同:浏览课文节选片段,与梗概相比,有什么不同? 预设一:用的是第一人称,更直观地描写了鲁滨逊的所见所感。 预设二:用第一人称描写“我”流落荒岛后的所见所闻和所想所做,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 (2)小组讨论两种表达方式,说一说: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3)精读故事梗概,交流写作方法。 【设计意图】本文的语文目标是引导学生从关注文章整体结构的详略安排,到关注文章片段描写的表达形

70、式,再到关注有效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在品读文段的同时,通过对比阅读学习故事梗概中详略得当的描写, 以及品味作者的语言特点, 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就印象深刻的情节交流,感悟鲜明的人物形象。 板块三 拓展延伸,总结升华 1.交流感受,升华情感。 (1)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鲁滨逊精神”的内容,有感情地读一读。 (2)如果让你选择课文中的一句话作为座右铭,你会选哪一句?为什么? (3)课件出示: 课件出示: 面对人生困境, 鲁滨逊的所作所为, 显示了一个硬汉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 在西方,“鲁滨逊”已经成为冒险家的代名词和千千万万读者心目中的英雄。读了这部小说,老师想到了海明威的名言:“一个人并不是生

71、来就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请写出你阅读本文后的启示,再写一句话送给你的朋友或自己共勉。 2.发散思维,引起共鸣。 (1)再读梗概部分,猜想在梗概中还有哪些部分也会很精彩?你还有什么疑问? 预设: 鲁滨逊从船上搬来的东西里有一些麦子,他用那些麦种反复种收,到了第四年,终于吃到了自己种的粮食。我很想知道他是怎么种、怎么收粮食的? 他救了“星期五”以后就开始教化他,对于一个野人,他又是如何“教化”的呢? 梗概是以别人的口吻写的,精彩片段却是以鲁滨逊自己的口吻写的,不知道原著是以谁的口吻写的? (2)结合学生的疑问,鼓励学生阅读原著。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上应该

72、给予学生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充分的对话,同时鼓励学生勤于思考。教师组织和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学会阅读,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说说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小结 1.自主读文,把握故事主要内容。 读,是培养学生语感和语文素养的最佳途径之一,也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本课教学中,落实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让学生独立、充分地与文本对话。从整体入手,紧扣中心,抓住重点语句感受主人公的人物特点,在学生读通课文,了解课文脉络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勾画圈点批注,抓住关键词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提升了学生的

73、思维能力。 2.对比阅读,摸索故事梗概的写作方法。 首先,课文以梗概的形式讲述了鲁滨逊因乘船遭遇暴风而流落荒岛,一个人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战胜了种种困难生存下来的故事。其次,课文节选片段以第一人称“我”的形式,向大家讲述了鲁滨逊在荒岛上遇到生存困境时怎样克服困难,调整心态,让读者直观感受到鲁滨逊战胜困难、顽强生存的生活态度。通过两种形式的对比阅读,引导学生小组合作交流,为学生创造积极的氛围,让学生读前思考,读中感悟,读后探讨,大胆总结找出作者的写作方法。 3.突破难点,感悟鲜活的人物形象。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如词语“焉知非福”,句子“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来宽慰自己”等来进行品读。

74、通过有层次、有秩序、有针对性的提问,把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充分调动起来,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体会鲁滨逊的人物品格,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鲁滨孙漂流记(节选)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鲁滨孙漂流记是一部长篇小说,本课内容由原小说中梗概和小说的精彩片段组成。梗概按鲁滨孙历险的时间顺序记叙,写了“遇险岛上”、“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突出了鲁滨孙恶劣的生存环境,表现了他不畏艰险、机智坚强、聪明能干的特点。精彩片段写的是鲁滨孙初到岛上的生活状态和面对现实的思考。鲁滨孙在严酷环境中心里的斗争,是这个片段的重点,这也是他身处绝境能知足安命、勇敢地生活

75、下去的力量所在。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而且掌握了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具备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学生对小说很感兴趣,本课内容很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这学期培养学生的重点方向是“注意收集有关的材料”和“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已初步掌握方法。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可以渗透。而文中鲁滨孙在荒岛战胜种种困难的经历及积极的人生态度,既是学生理解学习上的重点、难点,也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所以在反复朗读课文之后,可以从“悟”字出发,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感悟,悟情悟理。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 学习这类课文, 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特点,提倡

76、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导,能紧紧围绕重点段落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在阅读的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因此,我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一种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充分接触,突出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之后,从“悟”字出发,体会鲁滨孙在荒岛上战胜种种困难的经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使学生懂得了在厄运面前,要勇敢地面对困难,要有生存的勇气,要积极地想办法改善生存环境,并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战胜困难,去主宰命运的道理。 【教学目标】 1阅读作品梗概,浏览作品精彩片段,了解大意。 2关注人物命运,体会鲁滨

77、孙不怕困难、顽强生存、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愿望。 【教学重点】 了解名著大意,体会人物的人生态度,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欲望。 【教学难点】 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激发起课外阅读的兴趣。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出人物。 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都去过哪儿?那么在你的旅游过程中,有过些什么经历呢?学生自由交流。 2有一个叫鲁滨孙的人,流落到一个荒岛上,自己在那生活了28 年,你们想知道他是怎么生存下来的吗?今天我们就和他一同到荒岛上体验一番。 3学生展示课前搜集整理的关于作品和作者的资料。(课件出示) 笛福(16601731),英国

78、作家。经商,各处旅行。鲁滨孙漂流记写于 1719 年,笛福是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小说一经发表, 立即在全世界引起轰动, 成为人们最喜爱的小说之一。 设计意图:直接切入中心,引起学习和探讨的兴趣。学生之间通过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了解了故事的主人公,有知道了名著的创作背景。这对于学生学习课文有很大帮助。 二、阅读梗概,了解内容。 1快速默读梗概部分,了解这部世界名著的主要内容。 2交流这部小说的大意。 3 再读梗概, 想: 鲁滨孙都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样克服的? (1)住用木头和船帆搭了一个简易的帐篷。 (2)吃打猎、捕鱼,畜养山羊,种粮食。 (3)安全防御。 (4)孤独救助“星期

79、五”。 4鲁滨孙在荒岛上创造了生存的奇迹,说说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勇敢、机智、有志气、有毅力、爱劳动、不畏艰险) 三、小结。 鲁滨孙的这种做法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用。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当我们遇上不利环境的时候,就要像他一样,直面现实,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增强跟困难作斗争的信心。 设计意图: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短时间内,捕捉鲁滨孙漂流记故事梗概的主要内容,了解鲁滨孙在岛上遇到的困难以及他是怎么克服困难的,从中受到启发。 第二课时 一、浏览片段,感悟人生。 1浏览精彩片段,在表达上与梗概相比有什么不同。 精彩片段用第一人称描写 “我” 遇难荒岛后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其中大量细腻逼真的心理活

80、动描写,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 (第一人称叙述角度,写的都是“我”眼中事,心中事,可充分展现“我”的内心世界,这就更具真实感。阅读时,好像不仅作者就是“我”,连读者也变成了小说中的“我”。所以第一人称的好处是小说情境显得更为真切,作者与读者的距离缩小了。可以十分详尽地描写鲁滨孙的心理活动,这就大大加强了小说的真实效果,读来兴味盎然。) 2快速默读,了解主要内容。(主要写了鲁滨孙在绝境中的心理活动过程,用理智战胜失望,改善生活。) 3感悟精神光辉。 (1)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鲁滨孙精神”的内容,有感情地读一读。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这种精神。(出示“我”的幸与不幸。同桌间逐条对照互读。男

81、生读“坏处”,女生读“好处”;老师读 “坏处” , 全体同学齐读 “好处” , 并将其中的 “你” 改成 “我” ,形成对话朗读。) (3)结合整个片段内容,试着用“从中,我感受到鲁滨孙是的人”来说一句话。 设计意图:紧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品读感悟,从而让学生体会人物的高尚品质。 二、欣赏语言,拓展延伸。 1 再读一读梗概部分, 猜想在梗概中还有哪些部分也会很精彩?你还有什么疑问? 2结合学生疑问,鼓励学生阅读原著。 3如果让你选课文中的一句话作为座右铭,你会选哪一句,为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去阅读原著,充分利用课文语文资源,学完课文后因势利导,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板书设计】 鲁滨孙漂流记(节选) 不怕困难 积极乐观 住用木头和船帆搭了一个简易的帐。 吃打猎、捕鱼,畜养山羊,种粮食 安全防御 孤独救助“星期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