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资源与贸易赫克歇尔俄林模型ppt课件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74337756 上传时间:2024-08-16 格式:PPT 页数:97 大小:1.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4章资源与贸易赫克歇尔俄林模型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第4章资源与贸易赫克歇尔俄林模型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第4章资源与贸易赫克歇尔俄林模型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第4章资源与贸易赫克歇尔俄林模型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第4章资源与贸易赫克歇尔俄林模型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4章资源与贸易赫克歇尔俄林模型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章资源与贸易赫克歇尔俄林模型ppt课件(9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两要素经济模型两要素经济体间国际贸易的效应对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实证分析附录:要素价格、产品价格以及投入的选择案例:资源诅咒 本章结构框架1在现实世界中, 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异只能部分地解释贸易产生的原因,贸易的产生同样可以来源于国家间资源禀赋的差异。赫克歇尔-俄林理论:强调要素禀赋的差异是贸易产生的唯一动因表明比较优势是受下列因素影响的:相对要素充裕度(就国家而言)相对要素密集度 (就产品而言)还被称为要素比例理论2模型的假设条件一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棉布和粮食.两种产品的生产需要投入两种有限供给的要素:劳动(L)和土地(T)。两个国家中,粮食的生产是土地密集型的,而棉布的生产是劳动密集型的

2、。所有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两要素经济模型3/生产生产1卡路里粮食卡路里粮食所有可能的投入组合所有可能的投入组合生产生产1卡路里粮食投入卡路里粮食投入的土地的土地aTF (英亩)(英亩)生产生产1卡路里粮食投入卡路里粮食投入的劳动的劳动aLF (小时)(小时)两要素经济模型图图 4-1: 粮食生产的要素投入组合粮食生产的要素投入组合4要素密集度要素密集度在两产品(棉布和粮食)、两要素(劳动和土地)在两产品(棉布和粮食)、两要素(劳动和土地)的世界中,如果在任何给定的实际工资率条件下,的世界中,如果在任何给定的实际工资率条件下,粮食生产中所使投入的土地粮食生产中所使投入的土地-劳动比率都高于棉布劳动

3、比率都高于棉布生产的相应比率,那么粮食的生产是土地密集型的:生产的相应比率,那么粮食的生产是土地密集型的: TF/LF TC/ LC比如比如: 如果棉布的生产使用如果棉布的生产使用80个单位劳动力和个单位劳动力和20英英亩土地,而粮食的生产使用亩土地,而粮食的生产使用20单位劳动和单位劳动和20英亩土英亩土地,那么我们就说粮食的生产是土地密集型的,而地,那么我们就说粮食的生产是土地密集型的,而棉布的生产是劳动密集型的。棉布的生产是劳动密集型的。两要素经济模型5CCFF工资工资-地租地租比率比率, w/r土地土地-劳动力劳动力比率比率, T/L两要素经济模型图图 4-2: 要素价格和投入选择要素

4、价格和投入选择6要素价格和商品价格要素价格和商品价格封闭情况下,该国同时生产两种商品以满足国内需求,这要求在每个部门中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保证每一产品的价格等于该商品的生产成本。每种商品的成本取决于该商品的要素投入。两要素经济模型7SS棉布的相对棉布的相对价格价格, PC/PF工资工资-地租比率地租比率, w/r两要素经济模型图图 4-3: 要素价格和产品价格8FFCCSS土地土地-劳动劳动比率比率, T/L棉布的相对棉布的相对价格价格, PC/PF工资工资-地租地租比率比率, w/r(PC/PF)1(TC/LC)2(TC/LC)1(TF/LF)2(TF/LF)1(w/r)2(w/r)1增加增加两

5、要素经济模型(PC/PF)29如果棉布对于粮食的相对价格PC/PF上升,那么会:提高工人收入相对于土地所有者的收入。在棉布和粮食的生产中,提高土地相对于劳动的投入比率,从而提高劳动相对于土地的边际产出。由于用两种产品衡量的实际工资的提高和实际地租的减少,增强了工人的购买力而减弱土地所有者的购买力。两要素经济模型10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效应):在要素供给保持不变的条件下,若产品的相对价格上升,那么无论用哪种产品衡量,生产该产品所密集使用的要素的名义和实际收入就会提高,而其它要素的名义和实际收入就会减少。.反之亦然。两要素经济模型11资源和产出资源如何在两部门进行配置? 在棉布的相对价格和土地

6、劳动供给给定的条件下,就可以确定如何把这两种资源分配到两种产品的生产中去。两要素经济模型12LFTFLCTC粮食生产中劳动的使用量粮食生产中劳动的使用量棉布生产中劳动使用量棉布生产中劳动使用量OF增加增加增加增加增加增加增加增加棉布生产中土地使用量棉布生产中土地使用量粮食生产中土地使用两粮食生产中土地使用两1FCOC两要素经济模型图图 4-5: 资源的配置13当经济体的要素资源发生变化时,两种产品的产出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两要素经济模型14CL2FL2CT1FT1CF1L1FL1CT2FT2C1两要素经济模型图图 4-6: 土地供给增加 粮食生产中劳动使用量粮食生产中劳动使用量棉布生产中劳动土

7、地量棉布生产中劳动土地量增加增加增加增加增加增加增加增加腹胀生产中土地使用量腹胀生产中土地使用量粮食生产中土地使用量粮食生产中土地使用量F2O1FO2F2OC15TT1TT2粮食产粮食产出出, QF棉布产棉布产出出, QC切线斜率切线斜率 = -PC/PF切线斜率切线斜率 = -PC/PF2Q2FQ2C1Q1FQ1C两要素经济模型图图 4-7: 要素和生产可能性16土地(劳动)供给的增加,会使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偏于粮食或棉布生产的方向扩张。资源供给的变动对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偏向性效应是理解资源差异如何导致国际贸易的关键。一个国家如果生产密集使用该国相对充裕要素的产品会更有效率。两要素经济模型17雷

8、布津斯基定理雷布津斯基定理 (效应效应):在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如果一种生产要素量增加(T 或L) ,那么密集使用该要素的产品的供给会增加,而其他产品的供给会减少。反之亦然。两要素经济模型18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假设:两个国家:本国和外国相同的偏好相同的技术不同的资源禀赋本国劳动-土地比率高于外国每个国家使用两种生产要素,有着相同的生产函数国际贸易对两要素经济的影响19相对价格与贸易模式要素充裕度当且仅当本国可获得的劳动总量与土地总量的比率高于外国的对应比率时,即:L/T L*/ T*就可以说相对外国而言,本国是一个劳动力充裕的国家(相对本国而言,外国是一个土地充裕的国家)例如: 如果美国有

9、8000万劳动力和2亿英亩土地,而英国有2000万劳动力和2000万英亩土地,那么英国是劳动充裕的而美国是土地充裕的。.在这种情况下,本国的稀缺资源是土地,而外国的稀缺资源是劳动。国际贸易对两要素经济的影响20棉布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所以本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将朝棉布方向伸展。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本国棉布对粮食的相对产出比较高。由于两国的资源充裕程度不同,对于任何一个给定的棉布对粮食的相对价格,本国棉布的相对供给要比外国的大。国际贸易对两要素经济的影响21RDRSRS*123国际贸易对两要素经济的影响图图 4-8: 贸易使相对价格趋同棉布的相对棉布的相对价格价格, PC/PF棉布的相对棉布的相对产量

10、产量, QC + Q*C QF + Q*F22当本国与外国相互贸易时,它们的价格会趋同。本国棉布的相对价格会提高,外国棉布的相对价格会降低。在本国,棉布相对价格的提高会带来棉布生产的增加和相对消费的减少,所以本国成为棉布的出口方和粮食的进口方。相反地,外国棉布相对价格的下降会使外国成为棉布的进口方和粮食的出口方。国际贸易对两要素经济的影响23赫克歇尔赫克歇尔-俄林定理俄林定理:一个国家会出口密集使用该国充裕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该国稀缺要素的产品。国际贸易对两要素经济的影响24贸易和收入分配贸易导致相对价格趋同。对两个国家,相对价格的改变对劳动和土地的相对收入会有重要影响:在本国,棉布的相对

11、价格上升劳动力所有者的福利状况改善而土地所有者的福利状况恶化。在外国,棉布的相对价格下降,情况恰好相反。国内充裕要素的所有者从贸易中获利,而稀缺要素的所有者因贸易而受损。国际贸易对两要素经济的影响25特定要素模型与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在收入分配效应方面存在差异:生产要素对某个产业的特定性通常是一个短期问题例如: 棉布的生产商不会一夜之间成为计算机生产商, 但是只要有足够的时间,美国经济可以使衰落产业部门的工人转移到新兴产业部门中去。相反,贸易对土地、劳动和资本收入分配的影响基本上是长期且持久的。.国际贸易对两要素经济的影响26要素价格均等化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本国的劳动力的收益会比国外的劳动力的

12、收益少,而本国土地的收益会比国外土地的收益多。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国际贸易会使国家间同类要素的相对和绝对收益实现完全均等化。这意味着国际贸易可替代要素的国际流动性。国际贸易对两要素经济的影响27在现实世界中,国家贸易已经使不同国家间同类要素的价格实现均等化了吗?随意考察一下就可清楚表明回答是否定的。例如: 医生、工程师、技术人员、机械师以及劳动力所有者的工资在美国和德国与在韩国和墨西哥相比要高。在这样的情况下,与其说国际贸易完全消除完全消除,还不如说国际贸易减弱减弱了国家间同类要素收益的差异来的更实际一点。国际贸易对两要素经济的影响28国际贸易对两要素经济的影响表表 4-1: 各国工资率的比较

13、 (美国 = 100)29以下三个对预期要素价格均等化至关重要的前提假设在现实中是不成立的:两个国家同时生产两种相同的产品两个国家的 生产技术相同贸易使两个国家的产品价格相同国际贸易对两要素经济的影响30考察开放条件下的要素积累与国家福利变化。要素积累与贸易条件31二、要素积累与贸易条件二、要素积累与贸易条件大国情形(假设土地增加,劳动不变)v图中,通过Q与Q两生产均衡点的直线R称为罗伯津斯基线。v土地增加后土地密集型产品的相对价格下降。 32v开放情况下,如果一国某一要素增加,对方国家一切保持不变,那么要素增加后,在国际市场上密集使用该要素的商品相对价格要下降。进一步讲,若该商品是要素增加国

14、家的出口商品,则该国的贸易条件恶化,相应地,对方国家贸易条件则改善;若该商品是要素增加国家的进口商品,则该国贸易条件改善,而对方国家贸易条件则恶化。33v如果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外移偏向于出口部门,则称之为偏向出口的增长(export-biased growth);如果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外移偏向于进口替代部门,则称之为偏向进口的增长(import-biased growth)。34小国情形小国在国际市场上可看成是价格接受者,国际价格不会因其经济增长而有所变动,因此,对小国来说,要素禀赋变化之后,其贸易条件可视为不变。 35偏向出口的增长的福利效果 经济增长意味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国民福利的改善;

15、经济增长又可能恶化本国的贸易条件,对本国福利产生不利影响。36XOYQQ* *QCC* *C 如图,从C到C,纯粹的增长利益 ;从C到C*,贸易条件恶化,抵消了部分经济增长利益,以“转移支付”的形式为他国所享有 。 37悲惨增长”(immiserising growth) 转移至他国的利益部分超出了增长利益,总的福利效果为负。 QCQ* *C* *XOY38v悲惨增长的前提条件:v经济增长偏向增长国的出口部门;v增长国在世界市场是一个大国,即其出口供给的变动足以影响世界价格;v增长国进口边际倾向较高,即增长国对进口的需求会因经济增长而显著增加;v增长国出口产品在世界市场上需求价格弹性非常低。

16、39 如果时间足够长的话,要素积累或经济增长可能会改变一国的比较优势型态,即以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现在由于经济增长可能变为比较优势;反之,以前处于比较劣势的物品,现在也可能变为具有比较优势 。OXYQCQ*C*要素积累与比较优势40对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实证检验对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检验美国数据美国数据里昂惕夫悖论里昂惕夫悖论里昂惕夫发现,虽然美国是世界上资本最充裕的国家,但是美国的出口产品的资本密集度要低于美国进口产品的资本密集度。进口出口每百万美元所包含资本2,132,0001,876,000每百万美元所包含劳动119131资本劳动比例(美元/人)179161432141里昂惕夫悖论的解

17、释人力资本 一般劳动可区分为非熟练劳动(unskilled labor)和熟练劳动(skilled labor)两类;熟练劳动是指具有一定技能的劳动,这种技能不是先天具备的,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培训等手段积累起来。由于这种后天的努力类似于物质资本的投资行为,所以我们称后一类劳动为人力资本。美国经济学凯恩(Pete B. Kenen)后来发现,美国的出口以物质资本加人力资本密集型商品为主。 42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与资本在生产中往往是互补的,因此,一些自然资源密集型的产品,如能源,往往也是资本密集型的。从自然资源的角度看,美国的某些自然资源是相对稀缺的(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的),如石油。这样,美国的

18、太宗进口商品很多是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 从自然资源角度看,实际上美国进口的是其稀缺的自然资源,而不是资本。43要素密度逆转(factor intensity reversal)在某些要素价格下,X是资本密集型的,Y是劳动密集型的,但在另外一些要素价格下,X变成劳动密集型,Y变为资本密集型。 44当存在要素密集度逆转时,在两国不同的要素价格下,可能属于不同类型。资本富裕的国家可以比较廉价的生产某种资本密集型商品,而在劳动丰富的国家,也可以比较廉价地生产同样一种产品(成为劳动密集型)。如美国农业。45需求逆转(demand reversal)当某一国对于某一商品享有生产上的比较优势,但因其国民在消

19、费上又特别地偏好该商品时,将会使得原来依据H-O定理所决定的进口方向发生改变。如本国居民特别偏好棉布。46pbXABpaYBAOv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虽然美国的资本比较充裕,但如果美国消费者的消费结构中,资本密集型商品(以制成品为主)占据绝大部分比重,那么美国则有可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47对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检验全球数据全球数据波文、利莫、斯维考斯克斯的一项研究利用大量国家的数据检验了赫克歇尔-俄林模型。.该项研究在世界范围证实了里昂惕夫悖论。对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实证检验48对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实证检验表表 4-4: 检验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美国=100)49南北

20、贸易的考察南北贸易的考察尽管国际贸易的整个并不能很好的由模式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来解释,但南北制造品贸易看来比较符合这一理论。对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实证检验50对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实证检验表表 4-5: 1992年美国与韩国之间贸易额(单位:百万美元)51丢失贸易的情况特拉夫勒1995年的一项研究表明样本国家间的技术差异是非常巨大的。对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实证检验52对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实证检验表表 4-6: 估计技术效率,1983(美国=1)53实证检验的含义通过对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实证检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该理论没能如人所愿成功地解释现实中的国际贸易模式。但该理论是一个分析贸易对收入分

21、配影响的有效工具。对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实证检验54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是一个两产品、两要素的模型,它强调了资源禀赋在贸易中起到的作用。劳动密集型产品相对价格的上升会使收入分配急剧地向有利于劳动工人的方向转变。不论对哪种产品,即劳动的实际工资会上升而土地所有者的实际收入会减少。提要55在任何给定的产品价格下,生产要素的增加会使密集使用该要素的产品供给增加,而使其它不密集使用该要素的产品供给减少。赫克歇尔-俄林模型预期会出现以下的贸易模式:一个国家会出口密集使用该国充裕要素的产品,会进口密集使用该国稀缺要素的产品。提要56提要一国充裕要素的所有者会从贸易中获益,而稀缺要素的所有者会因贸易而受损。

22、在现实世界中,由于各国之间资源禀赋、生产技术上的巨大差异以及贸易壁垒的存在,要素价格的完全均等化是不存在的。对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实证检验结论不统一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单以资源禀赋的差异不能很好的解释国际贸易的模式或世界要素价格。.57/生产生产1卡路里粮食投卡路里粮食投入的土地入的土地, aTF生产生产1卡路里粮食投入卡路里粮食投入的劳动的劳动, aLF1等成本线等成本线附录:要素价格、产品价格以及投入选择图图 4A-1:选择最佳的土地-劳动比率58/12附录:要素价格、产品价格以及投入选择图图 4A-2:改变工资-地租比率带来的影响生产生产1卡路里粮食投卡路里粮食投入的土地入的土地, aTF

23、生产生产1卡路里粮食投入卡路里粮食投入的劳动的劳动, aLF斜率斜率 = - (w/r)2斜率斜率 = - (w/r)159FFCC斜率斜率 = - (w/r)附录:要素价格、产品价格以及要素投入比率选择图图 4A-3:决定工资-地租比率土地投入量土地投入量劳动投入量劳动投入量60FFCC1斜率斜率 = - (w/r)1CC2斜率斜率 = - (w/r)2附录:要素价格、产品价格以及要素投入比率选择图图 4A-4: 棉布价格上升的影响土地投入量土地投入量劳动投入量劳动投入量61“资源诅咒”一般认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将会有力地促进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对那些资本形成不足的发展中国家。但颇为残酷

24、的现实却一再证明:自然资源的丰富不但没有给这些国家带来好运,反而对经济增长产生了限制作用, 资源丰裕国家的增长速度往往慢于资源贫乏的国家,这就是所谓的“资源诅咒”(Resource Curse )。6220世纪中期以来,许多煤矿、石油等自然资源富集的国家和地区,长期经济增长速度要慢于自然资源相对稀缺的国家和地区。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时期东亚的中国香港、新加坡、韩国和中国台湾,其自然资源禀赋远不如上面提到的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在资源相对稀缺的情况下,经济增长速度却远远超越了这些国家。63“资源诅咒”的本质 “资源诅咒”,本质在于揭示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的负相关关系,即自然资源富集的地区更趋向于

25、以较慢的速度发展,反映资源富集区经济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64“资源诅咒”的本质 环顾世界,我们会发现“资源诅咒”现象具有普遍性。在过去半个世纪中,那些自然资源禀赋较高的国家或地区,平均而言,它们的经济发展不如那些相对来说资源贫瘠的国家。自然资源富集的国家如:俄罗斯、尼日利亚和委内瑞拉,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都很低或比较一般;相反,拥有较少自然资源的国家,如:日本、韩国、新加坡和瑞士,却一直拥有较高的经济增长率。6566“资源诅咒”现象荷兰病理论 20世纪60年代荷兰北海一带发现大量天然气,随着天然气的大量开采和出口,荷兰盾变得坚挺,非石油出口的竞争力下降了,人们逐步把这种综合病症称作荷兰病。

26、67“资源诅咒”现象荷兰病模型将一国的经济分为三个部门,即可贸易的制造业部门、可贸易的资源出口部门和不可贸易部门(主要是指一国内部的建筑业、零售贸易和服务业部门)。 68“资源诅咒”现象假设该国经济起初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如果突然发现了某种自然资源或者自然资源的价格意外上涨将导致两方面的后果:一是劳动和资本转向资源出口部门,则可贸易的制造业部门现在不得不花费更大的代价来吸引劳动力,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上升首先打击制造业的竞争力;同时,由于出口自然资源带来外汇收入的增加使得本币升值,再次打击了制造业的出口竞争力。 69“资源诅咒”现象二是自然资源出口带来的收入增加会增加对制造业和不可贸易部门的产品需求

27、,但这时对制造业产品需求的增加却是通过进口国外同类价格相对更便宜的制成品来满足的,这对本国的制造业来说又是一个灾难。不过对不可贸易部门的产品需求增加无法通过进口来满足,一段时间后本国的服务业会重新繁荣,但随着制造业的衰落,服务业无法长久。 70“资源诅咒”现象价格的波动及宏观经济政策的失误自然资源的价格具有波动性,而对于这种波动性的管理又十分困难。投资者总是在时局很好的时候投入资金,而当时局不好时又会撤回资金。经济活动因此比商品的价格具有更强的波动性。在20世纪70年代,由于商品的价格高,自然资源丰裕的国家以自然资源作为债务的间接承担者;而20世纪80年代商品价格的滑落,使这些国家陷入债务危机

28、,自然资源的财富效应随之消失了。 71“资源诅咒”现象价格的波动也给资源丰富型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政策制造了难题,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初级产品(例如石油等)的国际市场价格在短期内波动幅度非常大。当自然资源出口繁荣时,政府财政收入也会迅速增加。这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加,资源丰富型国家或地区的决策部门往往会被丰厚的盈余冲昏头脑,匆忙上马一些投资周期长、耗资金额大的项目,并不惜大量借用外债。但一旦价格迅速回落,资源丰富的国家或地区又陷入了财政危机。72尼日利亚典型案例分析 尼日利亚是临近非洲西海岸的发展中国家。1960年独立时,主要经济部门大都与土地有关,除粮食生产外,棕榈农作物、可可粉、橡胶、棉花和

29、花生的出口占重要地位。1958年开始生产和出口石油,1972年石油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目前尼日利亚是非洲第一大产油国、世界第六大原油出口国。 73尼日利亚典型案例分析 尼日利亚探明石油储量是352.54亿桶。根据尼日利亚石油工业发展规划,到2010年,尼日利亚石油探明储量将达到400亿桶,占全球石油储量的大约10%。但是,“黑金”并没有给这个国家带来希望,它正在遭受资源诅咒:在过去35年里,尼日利亚的石油收入超过4500亿美元,但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今年对173个国家生活状况的评估,它是位居世界第26位的最贫穷国,其失业率高达50%,60%的人口日生活费不足1美元,生活在贫困、失业的状

30、态中。 74尼日利亚典型案例分析 石油的生产和出口引发“荷兰病” 伴随着石油经济的迅速繁荣,尼日利亚上个世纪80年代末的石油出口贸易规模几乎是1972年的7倍。此间,尼日利亚政府花光了靠石油赚来的所有横财。公立投资占名义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4%上升到30%,1975年公务员的平均薪水增加了1倍,而且从1981年到1984年,中央政府的预算赤字平均占到名义国内生产总值的12%。 75尼日利亚典型案例分析 在尼日利亚,石油产业繁荣,它从制造业部门吸引更多的劳动力,导致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上升,打击了制造业的竞争力。同时,石油出口繁荣和石油外汇流入造成了外汇的盈余,本国货币迅速升值,再次打击了制造业的出

31、口竞争力,造成制造业衰落。 76尼日利亚典型案例分析 尼日利亚资源诅咒形成的主线可以归结为:随着石油资源的大规模开发,石油部门的高收入吸引了其它产业部门的劳动力和资金,制约了制造业的发展,改变了原本以农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同时,高额的外汇收入,提高了尼日利亚本国货币的价值,抑制了制成品的出口,刺激和扩大了制成品的进口,导致了制造业的严重萎缩,并引起了通货膨胀、失业、国际收支不平衡、收入差距扩大等诸多问题。 77尼日利亚典型案例分析 决策缺乏透明度造成权力寻租盛行 长期以来,在不同石油利益团体鼓动下,尼日利亚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具有不稳定性、功利性和随意性的特点。 不少政策左右摇摆,朝令夕改。而

32、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也常常会变形走样,与初衷大相径庭,加之实施中滋生的腐败行为,很难达到政策的预期目的和效果。 78尼日利亚典型案例分析 尼日利亚素有“腐败国家”和“投资环境最差国家”之称。2003年和2004年,国际透明组织分别将尼日利亚列入世界上最腐败国家名单的第二和第三位。国家赖以发展的基础设施没有官员去操心,电力、港口和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航空运输、海运、信息及金融银行业等领域服务能力较低,难以满足外国投资者的需求。 79这直接导致外资与技术流入的锐减,也导致了尼日利亚石油勘探开发与石油炼化均处于较低水平,阻碍了石油工业特别是陆上石油生产的发展。像尼日利亚这样的撒哈拉以南非洲最大的产油国,

33、它的汽油竟然要进口,并一再发生油荒现象。80过度依赖石油造成产业结构失衡 目前,石油工业收入占尼日利亚外汇收入的95%、财政收入的80%。巨额石油收入来得太容易了,导致政府只想靠石油换金钱来获得财政收入,国民经济很难良性发展,结果是经济结构单一、农业萎缩、工业制造业发展缓慢,粮食、工业制品供应不能满足国内消费市场的需求。 81巨额的石油收入导致货币币值被过度高估,严重损害了传统工业和农业生产,对商品和农作物出口形成了强烈冲击。上世纪60年代发现石油时,尼日利亚还是有名的农业大国。但现在,石油变成了唯一的经济支柱,整个经济都被绑在油井里,农业已完全被忽视。 82西方的大石油公司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

34、用。皇家壳牌公司、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等欧美大公司漠视当地发展,进行掠夺性开采,造成严重环境污染,严重破坏了当地的农业。这些公司为了省钱,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逐年递减,且很少检查并维修它们铺设的石油管道,管道经常破裂,导致石油溢出着火,对空气造成极大污染;为节约成本,这些公司对原油生产的副产品简单地一烧了之。 83石油资源开发模式上也有致命缺陷:仅限于石油开采和运输,而石油提炼能力较弱。尼日利亚的国营石油公司原油产量仅占该国原油总产量的5%6%,产业链条短,未得到资源加工增值的收益。实际上,长期以来,由于技术落后、资金匮乏、管理不善、维护不佳、设备陈旧失修且毁损严重,尼日利亚本国的三大炼油厂生产效

35、率极为低下,加上管道偷油、火灾和爆炸等不断发生,其实际产量仅有设计能力的50%,石油下游其它产业也处于惨淡经营状态。 84争夺石油收益导致暴力活动频繁长期以来,尼日利亚联邦政府与产油地区在资源拥有和利益分配上存在严重分歧。一些政府高官利用手中的权力牟取私利,侵吞国家财产,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而产油地区因不能得到联邦政府足够的石油收入再分配,很难改善其基本环境。 85国内贫困化的增长触目惊心在1990年到2002年这十几年间,尼日利亚人均收入只增长了30美元(如果考虑到物价上涨因素,这个数就会是个负数);而在此期间,石油价格暴涨,平均每桶油价格的上涨就超过了30美元。 86暴力活动频繁发生,导致

36、整个国家,尤其是产油区尼日尔河三角洲地区局势动荡不安,部族冲突频繁,武装匪徒横行,绑架勒索以及海盗和破坏现象严重。尼日尔河三角洲地带生活着40多个部落。为从石油公司分杯羹,各部落之间每天都会发生绑架、勒索、仇杀,每年因此死亡的人数在1000人以上。 87一些武装组织通过占领石油终端出口设施,捣毁输油管线,绑架外国石油工作人员和尼日利亚雇员,以此来要挟政府让他们分享当地资源带来的财富,或是向石油公司施压,以期增加工作岗位或提高待遇。这种针对石油开采的暴力活动成为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尼日利亚石油工业中最大的忧患。据统计,2006年尼日利亚武装分子对输油、产油设备的破坏,使该国石油出口至少降低了2

37、0%。88从山西案例看我国的资源诅咒现象 山西省位于华北平原以西,黄土高原的东部,面积15万多平方公里,人口3393万。山西具有得天独厚的煤炭等矿产资源,按照传统经济增长理论,丰富的自然资源理应成为经济发展的优势。然而,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丰富的资源非但未能成为推动山西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反而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障碍。煤炭工业的快速发展并没有带来山西经济的同步发展,却给山西造成了“资源诅咒”。89从山西案例看我国的资源诅咒现象产业结构的单一化和初级化引发“荷兰病”效应 长期高度依赖煤炭资源的粗放型发展模式,造成产业结构的严重失衡,主要表现为单一化和初级化特征明显,从而引发“荷兰病”效应。195

38、2年山西省工业总产值中轻重工业比例为35.2:64.8,到1978年这一比例下降为23.3:76.7;2004年山西省轻重工业比例达到6.7:93.3,与全国轻重工业比例33.5:66.5相比,产业结构单一化和畸重程度严重。此外,在重工业内部,煤炭等采掘业与原料工业一直占绝对比重。从1952年到2002年,采掘业与原料工业产值占重工业总产值比重平均为74%,而加工工业产值占重工业总产值比重平均为26%。采掘业及原料工业比重占绝对优势,并呈现逐年加大的趋势。90从山西案例看我国的资源诅咒现象“一五”时期(1953-1957年)煤炭、冶金、电力三大行业基本建设投资占工业投资总额的比重为44.59%

39、,而机械工业、化学工业、建材工业、纺织工业等其它工业基本建设投资占工业投资总额的比重为55.41%。“十五”时期这一比重变为74.29%和25.71%。1985年采矿业和制造业占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33.9%和66.1%,2005年这一比重为40.3%和49.5%。 91从山西案例看我国的资源诅咒现象从机械制造业来看: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在全国排名为第6位、第7位,70年代、80年代排名第15位、第16位,20世纪末排名第26位。如今,山西工业越来越集中于煤炭、冶金、焦炭、电力这四个与煤炭关系密切的行业。到2005年,上述四个行业的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81.6%。 92从山西案例看

40、我国的资源诅咒现象生态环境恶化造成巨大的损失与严重的要素外流 随着国内外市场对煤炭等资源需求的加大以及煤炭价格回升,山西经济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但GDP增长速度的加快并不代表经济增长效益的提高。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制约山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更加突出。 93从山西案例看我国的资源诅咒现象山西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严重受损。煤炭、炼焦、火电等行业的高污染性与长期粗放型经营模式,使山西成为全国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资源浪费、水土流失土地塌陷、水资源消耗与污染等问题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94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恶化不仅降低了外资和人才来晋投资与工作的积极性,而且导致本省的资金和人才大量外流。 山西煤矿主携巨资往京沪和沿海省份进行房地产等行业投资。现有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流失现象也比较严重。 95制度弱化导致寻租和腐败由于产权不明晰和制度不完善导致大量寻租和腐败,这在山西省表现得尤为明显,煤矿事故频发,官煤勾结愈演愈烈就是明证。从1980年到2004年的25年中,山西省煤矿在安全事故中有17286人死亡,百万吨死亡率平均为2.66人,远远高于美国等其它国家的水平。此外,截至2006年6月,山西省已发现官煤勾结1126人,总共涉及资金1.7亿元。 96避免资源诅咒的政策建议 将自然资源留在地下 建立多样化的产业格局 冻结收入和建立资源基金 9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