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ppt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74225833 上传时间:2024-08-16 格式:PPT 页数:6 大小:6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福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福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福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福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ppt(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福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福州西园软木画民间手工艺福州晋安区西园村的软木画民间手工艺是福州工艺“三宝”之一,被海内外誉为“东方艺术珍品”,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民间美术手工艺品种。公元一九一四年西园村木雕艺人吴启棋先生利用产于欧洲地中海沿岸西班牙等国的栓树皮为原料,结合我国传统雕刻技艺独创软木画手工艺。由于栓树皮层具有质地轻软、纹理细密,色泽天然典雅等特性,故俗称软木,因而该工艺称为软木画工艺。木画艺人以刀代笔,运用圆雕,浮雕、搂雕、微雕、等传统雕刻技法创作出风格各异,形式多样,题材广泛的各种手工艺品,具有其他工艺无法表现的效果,向人们展示世界风光、名胜古迹、人物造型、动物形态等作品

2、。软木画工艺品具有极高的观赏与收藏价值,许多工艺精湛的软木画佳作由国家馈赠国际友人或被国内外各大博物馆珍藏。例如:土楼奇观、福州西湖、鹭岛风光等多幅大型作品被北京人民大会堂选作国家级会议场所艺术装饰品。软木画作品由于其精湛的工艺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使其在国内外工艺美术大展中频频获奖。软木画艺术自在西园村发源以来,为村人代代相传,走过了近百年风雨历程,也曾几经兴衰。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软木画事业迎来发展新阶段,从业人员由原来的几十人、几百人发展到万余人。软木画作品4幅闽剧闽剧,俗称福州戏,是福建省主要戏曲剧闽剧,俗称福州戏,是福建省主要戏曲剧种之一。在其发展过程中,综合儒林班、种之一。在

3、其发展过程中,综合儒林班、平讲班、江湖班等本省地方戏曲,并吸收平讲班、江湖班等本省地方戏曲,并吸收弋阳腔、徽调和京剧的表演艺术,于二十弋阳腔、徽调和京剧的表演艺术,于二十世纪初成为一个较完整的戏曲剧种,解放世纪初成为一个较完整的戏曲剧种,解放后定称为闽剧。后定称为闽剧。闽剧的历史历史沿革: 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在外从政多年,历任南京户部郎中、四川参政、广西参政、江西布政使、浙江按察使等要职的曹学佺,因拒绝皇室宗藩动用国库私建藩邸而遭削职遣返故里。他在闲居福州西郊洪塘乡时,组织府中僮婢办起了曹氏家班,邀请儒士文人观赏娱乐,后人称之为“儒林班”,是闽剧最早的前身。 曹学佺精通音律,擅长度曲,创研出适合福州方言音韵演唱的新腔。当时文人评论这种新腔是:“曲向花间度”、“翠管时调凤”、“新编乐府莺喉啭”,可见腔调之优美。后来闽剧艺人称之为“逗腔”。 清兵入关后,曹学佺上吊殉国。曹府昔日夜夜笙歌、艺伎聚唱、名人云集的场面再也看不到了,儒林班从此沉寂了很长一段时间。 谢谢 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