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汇报.ppt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72697523 上传时间:2024-08-13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276.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岩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汇报.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龙岩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汇报.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龙岩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汇报.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龙岩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汇报.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龙岩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汇报.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龙岩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汇报.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岩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汇报.ppt(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龙岩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汇报龙岩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汇报 龙岩市教育局二七年八月n按照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2006年秋季,我市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全部进入新课程实验。一年来,我市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紧密联系我市高中教育的实际,努力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新课程体系,积极创建校际间交流沟通的平台,在全市范围实现同伴互助、资源共享,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扎实稳妥地推进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现将有关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近一年来实施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进展n一年来,我市对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予以高度重视,努力按照教育部、省教

2、育厅的有关文件精神,从机构设置、制度重建、宣传培训、人员配置、方案制定、措施落实、学校常规管理等方面认真执行,并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积极研究、解决新课程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综合我市的措施和做法,可以概括为“五个抓”。 (一)抓组织领导(一)抓组织领导 n1领导重视,组织有力n为确保我市高中新课程实验顺利启动和实施,龙岩市政府发文成立了由张秀娟副市长为组长的龙岩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市、区)、各高中学校也先后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2006年3月21日,全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会议召开,市政府张秀娟副市长、市教育局马春延局长为会议作了书面讲话,朱瑞虹副局长作了专题报告

3、,并对有关实验工作进行了动员部署,显示出我市各级领导为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和对我市教育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 2.提供保障,强力支持提供保障,强力支持n我市把新课程实验作为工作的重点,在政策、资金、教材等方面对高中新课程实验给予支持。一是提供制度支持。通过多次研究讨论和广泛征求意见,我市出台了龙岩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实施方案(试行)、龙岩市普通高中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指导意见(试行)、龙岩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县(市、区)层面的工作指导意见、龙岩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校层面的工作指导意见、20062007学年龙岩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开设指导意见(试行)等一系列文件,为我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顺利实施

4、提供了有效的制度支持。 n二是提供实验经费的支持。我局在经费预算中安排了50余万元的专项经费,以保证新课程实验的基本经费需求。各县(市、区)教育局也在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努力争取更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项经费。三是选好高中新课程教材和教辅。我市成立了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教材选用委员会和普通高中新课程各学科教材选用推荐小组,慎重选出了我市高一、高二各学科的教材,并及时向全市公布选用结果;成立了市高中教辅材料审读委员会和各学科审读小组,慎重选出了高一各学科教辅材料,并向学校推荐选用。3.宣传发动,营造氛围宣传发动,营造氛围n为了提高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对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思想认识,我们

5、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我市通过各种媒体,采用多种方式,广泛开展宣传学习活动,如利用闽西日报、闽西教育、教学通讯等多种载体,大力宣传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实验内容等,努力形成全社会关注课改、支持课改、参与课改的环境和氛围;向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和市政协的有关领导,各县(市、区)教育局、进修学校,各高中(完中)校分发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宣传手册;n通过各种会议和有关文件,搞好各级教育工作者对新课程实验精神和有关材料的学习,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使其增强实施高中新课程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另外,市课改办编印简报共18期,及时报道和交流各县(市、区)、各高中学校新课程最新教学教研动态和经验,

6、为全市课改教研的信息沟通、经验交流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二)抓师资培训(二)抓师资培训n师资培训是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环节,我市坚持“面向全体、骨干先行”的原则,切实抓好师资培训工作。n一是组织、选派学科教研员、高中教师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相关人员,参加国家级、省级的各类培训;n二是组织市特级教师讲学团分赴各县(市、区)讲学,进行高中新课程通识培训、学科培训,我局朱瑞虹副局长作了题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的挑战与思考”的专题讲座;n三是对全市高一、高二各学科的任课教师人数、名单等进行调查摸底,并要求各县(市、区)教育局、各高中学校及时组织高中教师进行校本培训;n四是举办全市普通高中各学科高一、

7、高二任课教师新课程培训,培训教师由各新教材出版社聘请的有关专家和市普教室教研员等担任。n去年暑假,全市共有15个学科的2115名教师接受了通识培训、学科课程标准解读、高一必修教材分析和解读“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等方面的学习培训。今年7月6日8月上旬,我们对新担任高一、高二的任课教师进行全员培训,举办了21个培训班,培训教师达3000多人。(三)抓教研教改(三)抓教研教改 n1.立足校本,教研互动立足校本,教研互动n我市积极开展校本教研。n一是引导任课教师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深刻领会新课程理念,更新观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n二是加强集体研讨。课堂是课

8、程改革的主阵地,围绕共同关注的教学主题进行研讨,在共同判断、推理、评价的过程中,提出并解决教学问题。n三是开展系列教研活动。学校整合经国家、省、市级培训的骨干教师、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等教师资源,通过教研活动、课题研究、优秀课堂教学观摩等有效方式,帮助教师解决实际问题,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引导教师不断总结提高。n四是培养学科骨干。重视培养本校的骨干教师,创造条件让他们外出参观学习,借鉴外地新课程实验先进经验指导课改工作,市、县、校都相继组织有关人员分赴海南、广东、山东、宁夏、江苏等省考察学习。n2.有效教学,形成特色有效教学,形成特色n我市高一教师在经过一个学年的实践、研讨、反思、提高后,在积

9、累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教学方式的转变,逐渐形成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教学风格。各学校广泛开展“高中新课程实验开放周”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根据学科的特点,围绕新课程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创造性地处理、使用教材,努力实践新的理念。龙岩一中高一年级各学科课堂教学中都积极贯彻新课程理念,举办了20062007学年高一第二学段新课程“同题教学”公开周活动。 n开课教师们的精彩讲授、学生们的热烈参与、民主和谐而又各具特色的课堂氛围充分体现了高中新课程的理念。特级教师、长汀龙山中学丘声岚老师的高一语文新课程作文教学,以讲座为实例,直面课改,有效组织学生学习的做法给大家留下很深的印象n3.课程开发,重在实效n

10、为了满足各类选修课程设置的要求,我市各高中学校都努力挖掘学校和周边社区的资源,积极开发选修课并付诸实施。通过移植、选用、自编等形式,开发、编写切合学校、学生实际的校本课程,如龙岩一中和漳平一中、连城一中等学校专门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并制定了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n龙岩二中按照校本课程开发的要求,对已开设的选修课程进行清理,筛选出38门校本课程候选项目。他们还确定了与挂钩学校进行校本课程联合开发的工作思路。此外,各地还加强选修课的管理及学生的选课指导。大部分高中学校已建立合理的行之有效的选修课选课制度,帮助和指导学生确立合理的课程研习计划,制定学生选课指导方案,如永定一中编制了学生选

11、课指导手册,按照“基础宽厚、素质全面、个性鲜明、特长突出、主动发展”的原则,灵活运用“定餐制”、“配餐制”、“自助餐制”三种选课模式对学生进行选课指导。n4.课题研究,重点攻坚课题研究,重点攻坚n我市坚持以“课题促进课改”。新课程实施以来,我市设立了9个市级重点课题,组织20个省、市级样本校集体攻关,要求各校提出本校的高中课程设置方案,与所承担的具体课题上报,然后将成果在全市推广介绍。如课程编排、学分认定、选修课程的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问题等,都是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解决并推广的。围绕学生选课管理这一主题,永定一中出台了一系列专项实施方案,在实施过程中逐步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学生选课管理机制

12、。n龙岩高中组织了二十多个课题研究,例如市级课题“教学常规的改革与创新”“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等等。2006年11月,组织全市普通高中申报市级课题,确定了12个市级重点课题,并于今年4月召开了市级课题开题工作会议。为进一步推进课题研究工作,市教育局拨给每个课题实验学校课题经费3000元。通过抓课题研究,提高了教师们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锻炼了队伍,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也有力地促进了课改工作的进程。n5.评价改革,及时跟进n我市积极抓好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的落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针对如何更好的发挥评价改革的杠杆作用,认真落实操作机制,要求从以往过于注重结果的评价,转为向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13、方法、能力诸方面倾斜,真正体现过程性、激励性功能,促进学科课堂教与学方式的根本转变。同时,围绕高中各学科必修模块的评价、学分认定与学生学习方式之间的关系,展开专项研究。n对学习评价与学分认定的目标、基本原则、内容与方式、具体要求与实施细则以及认定的方法等关键环节,结合各校的实践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深入的探讨。市教育局重新编制、印发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学籍卡片。目前,我市各校的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必修模块的学习评价与学分认定方案与实施细则已确定,有效促进了课堂教学中教与学方式的初步变化,为下个学段的教学、选修模块的开设与评价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n6.专业引领,搭建平台n我市通过创

14、设各种平台,如专题讲座、教学开放周活动、教育论坛等,发挥校内外特、名、优和骨干教师以及专家的引领作用,加强培训,提高教师队伍教研能力。我市成立了由18名专家组成的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专家工作组和高中各学科共127人组成的学科指导组,以加强对高中新课程各学科的指导,并为高中新课程的决策、执行监控等提供及时有效的咨询服务和专业支持。武平一中、上杭一中、长汀一中等组织参加过省、市级培训的骨干教师为本校其他教师开设讲座,建立了“专家引领、同伴互助、实践反思”的校本培训模式。n围绕教学实践、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改革等内容,邀请相关领导、专家、特级教师作专题讲座。市教育局分管领导、市普教室负责

15、人还主动送教到基层学校,开设各种专题讲座。在龙岩市第六届普通中学开放周活动中,有近320位教师参加“教育论坛”、观摩课堂教学、评课、专题讲座等活动。原省普教室陈小敏主任开设了“高中新课程的思考与对策”专题讲座,就新课程的理念和实践作了指导。各种“论坛”、讲座、评课为校长、教师提供了相互交流的平台,加强了沟通与联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n(四)抓样本示范(四)抓样本示范n为了更好地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我市在省厅确定7所省级样本校的基础上、又确定13所市级样本校,并召开了三次省市级样本校校长(扩大)会议。2006年6月在龙岩一中召开的龙岩市第一次省、市级样本校校长(扩大)会议上,与会代表对

16、不同类型学校的课程设置方案、排课和选课指导进行了交流和研讨。2006年11月在永定一中召开的第二次省、市级样本校校长(扩大)会议上,与会人员对“模块教学新形势下,课时少和教学内容多的矛盾如何解决”等九个高中课改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进行探索。n2007年6月在上杭一中召开的第三次省、市级样本校校长(扩大)会议上,与会人员对如何结合本地、本校的实际贯彻执行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选修课程指导意见(试行)(闽教基200684号)、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模块学习评价及学分认定实施意见(闽教基200666号)的通知精神,形成既符合政策要求,又体现学校自身特色的课程设置方案及学分认定方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

17、流,形成了共识,明确了不同类型高中学校选修课的开设模式。三次样本校工作会议,达到了互相沟通、取长补短的目的,有力地推进了高中新课程实验深入开展。n此外,我市还确定上杭一中等34所中学为高中新课程学科实验基地校。要求学科实验基地校成为学科模块教学的研究基地、学科教研活动和实验成果推广的基地,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科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根据模块教学的要求,就各章节内容的处理、教学深广度的把握、教学质量的监控、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学科实验技能的操作等问题开展尝试研究,提出教学建议。并结合高中新课程教学的实际,就学科的模块教学、选修课程、学分认定、高中学业考试等问题进行研究。省市样本校、市学科基地校的确立,辐射

18、、带动了我市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健康发展。n(五)抓工作落实(五)抓工作落实n为确保实验稳妥推进,市教育局密切关注各县(市、区)、各高中学校的实验进展情况,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n一是2006年秋季开学初,我市两次组织专人分赴各县(市、区)、各高中学校开展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推进情况的调研,通过各种形式深入各高中学校进行实地考察,形成调研报告,肯定各校在实验过程中的成功做法和有益经验,指出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与建议。n二是针对新课程教学过程出现的问题,市普教室各学科组分别召开了高中新课程教学研讨会,寻求具体问题的思路与对策,供各高中学校参考。n三是我市积极开展达标学校

19、与农村薄弱学校的结对帮扶工作,在高中新课程实验实施初期,我市就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落实达标高中结对帮扶学校的通知(岩市教综2006263号),采取在资金、人员、管理上帮扶等有效措施,进一步深化达标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的结对帮扶工作,有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我市高中教育资源均衡发展。n长汀县组织高中名师“送教下乡”,加强优质高中对农村高中的业务指导,开展教研交流活动,举行校际联考,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水平的提升提供专业支持,促进了全县高中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龙岩一中校长林群、长汀一中校长王天飞亲自挂帅,带领教师走访被帮扶学校,协助解决课改进程中的新问题。四是我市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并结合我市实际,

20、分别制定了龙岩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县(市、区)层面的工作指导意见和龙岩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校层面的工作指导意见,明确了新课程实验县(市、区)和学校层面的工作职责、工作重点和工作要求,使县(市、区)和学校在高中新课程实验中各负其职,有效地加强了对县(市、区)和学校对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落实。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n1办学资源紧缺,物质保障不到位办学资源紧缺,物质保障不到位n大部分学校资金不足,设施设备与新课程要求不相适应。较为突出的问题是,多数学校现有的教室数量难以满足走班制要求。不少学校尤其是农村高中学校,其理、化、生实验设备和专用教室不足,电脑及多媒体设施配备不到位,新课程要求的实验仪器、演

21、示器材、教学用具、图书资料等严重缺乏。此外,选修课程的开设需要足够的仪器和设备,大部分学校一时难以满足,导致不能开设,如多媒体技术与运用、汽车驾驶与保养等课程。n2师资结构性短缺矛盾突出师资结构性短缺矛盾突出n师资队伍建设是新课程实验成败的关键,通过调研发现,高中师资状况难以适应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需求。一是总量不足,特别是通用技术、地理与生物教师奇缺。原来只有一个年级开设,现在却是两个年级都要开设,而有些学校因为缺生物教师,至今尚未开设生物必修课程。二是学历达标率不高,部分从初中选调到高一任课的教师,对高中教学仍需要一个适应过程。三是骨干教师不断外流。由于师资紧缺,增加了新课程实施的难度。 n3

22、学科选修课程的开设面临诸多困难学科选修课程的开设面临诸多困难n根据新课程实验的计划,各学科的选修课大多数都是从高二年级开始,但由于受师资短缺、教育资源匮乏和办学条件的限制,大多数学校还不具备开设相关学科选修课的条件。如由于师资短缺的原因,数学学科“开关电路与布尔代数”等专题无法正常开设,同时对选修课的理解和开设还存在偏差,特别对选修(A、B)中的课程应开设到何种程度心里没底,因而部分农村高中校对今秋高二年级选修(A、B)部分如何开课未做详实的准备。 n4.学习评价和学分认定工作有待规范学习评价和学分认定工作有待规范n学分管理的实施是一项有益的探索,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保障,促进了教育教学观念

23、的变化等,但学分管理也存在不少问题。一是与高考的矛盾。当前,追求升学率在社会上还有广泛的影响,而学分管理并不能解除高考对学生的压力,这就大大削弱了学分管理的导向和制约功能;二是学分管理的实施还受到校舍、设施、师资等办学条件的制约;三是课程体系、评价标准、操作办法的科学性需要进一步研究。另外,如果学校课程设置过于庞杂,在实际操作中也一定有不少困难。这些问题如不解决,容易使学分管理的实施误入繁琐哲学和形式主义的歧途。 n5教师评价体系改革滞后教师评价体系改革滞后n新课程实施以后,教师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教师除了搞好学科教学,还要负责担任学生的成长导师,要指导学生开展研究

24、性学习、社会实践等活动,还承担校本课程开发以及学生学业评价、综合素质评定等工作,其工作任务和工作量大为增加。由于高中新课程实验仅在高一实施,目前各高中学校均是新、旧课程同时并存,因而管理制度也是新、旧并行,如不加以关注的话,会导致新的管理制度易被边缘化甚至停留在纸面上而陷入空转。加上教师评价体系、职称评审改革没有及时跟进,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一线教师推进课程改革的积极性。 n三、下阶段工作思路和措施n1增强责任意识,加强高中新课程实验的管理。我们应从素质教育的高度,人才培养的高度认识高中课改工作,继续认真深入地学习贯彻新课程实验的一系列理念、文件精神,在精读、研读课改文件,吃透精神的基础上,对

25、全市的课改要有全面、周到、细致的发展规划。同时督促各高中学校校长要亲自把握课程设置(选修课)方案,要在如何发展学生个性、体现学校办学特色上下足功夫,要协调利用好学校各方面的资源,加大资金投入的力度,解决好高中新课程实验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扎扎实实地推进高中新课程实验。 n2重视课改的理论学习和业务知识培训。新课程要求教师、学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自主学习,而这正是学校、班级管理研究的头等课题。所以课改领导小组成员和学校领导要带头学习纲要、方案和省、市有关配套文件,学习新课程标准、新教材。学校应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使教师在业务上不断提高进步。新教材容量大,对教材的处理取舍,课堂教学

26、等对教师都是挑战,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更新观念,有厚实的专业知识和较为宽广的视野,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n3做好选修课的开设和学生选课指导工作。认真学习、领会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选修课程开设指导意见(试行)(闽教基200684号)的通知精神,指导各县(市、区)、各学校结合本地、本校的实际贯彻执行,形成既符合政策要求,又体现学校自身特色的课程设置方案。充分发挥省、市级样本校的示范、辐射作用,指导学校做好选修课的设置,确定各学科高二开设的选修模块和各模块的选修人数,确保选修课如期开展。 n要求所有高中学校必须不折不扣、扎扎实实地把必修及选修(A)中的课程开齐开好;达标学校还

27、应结合课时、师资、教学资源等学校实际情况,多开设选修(B)、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一个个性发展的“选修课程超市”;并积极鼓励学生在这样的“选修课程超市”平台上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不同潜能和发展要求,自主进行选择性的学习,自主“点菜”,探索实行“菜单式”的个性课程管理模式,实现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以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强调学校要为学生选课后随之而来的“走班”做好相应准备。n4关注课程标准与课堂教学。课程标准既与未来的高考大纲紧密联系,又与现实中每一堂课的教学质量密切相关。课程标准的弹性与模糊性是它突出的特征之一,从而决定了在实施过程中,只能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去实现。对课程标准的这

28、一特征和实施要求,我们始终强调各普通高中必须增强认识,同时还应与学生的主体性结合起来考虑。学生的主体性,不仅在于课堂“自主学习”中体现,还应该在课程标准的确定中体现。也就是说,研究课程标准的前提是研究学生,研究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他们的需求。n因此,我们要求各普通高中及各位高中教师都应清醒认识到,要想用“教教材”去实现课程标准只能是“缘木求鱼”,其结果是课时永远不够。n新课程实验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取决于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自主性。我们要求各县(市、区)、各学校要就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充分调动教师投身于新课程实验中的积极性方面多加探索与交流,让教师们有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使他们能更好

29、地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服务。 n5积极做好模块评价与学分认定工作。认真学习领会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模块学习评价及学分认定实施意见(闽教基200666号),要求各普通高中结合学校的实际,制定可操作性强的模块评价及学分认定方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学科修习课时、修习过程的综合表现、学科模块考试成绩评定等项目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确保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n6重视学校管理制度尤其是教师评价考核制度的改革与重建。学校管理制度的重建涵盖面是非常广泛的,必须与新课程实施、教学改革同步进行。它不仅要切实为教师的改革实践探索保驾护航,同时还要不断接受实践的严格检验。我们对各普通高中学校强调,

30、教师评价考核制度改革,不仅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保障,而且也是学校管理制度重建的关键。n具体地说,2006-2007学年我市高一年级教师的年度考核制度必须与高二、高三教师的考核制度有本质的区别,这样才能切实保障他们为新课程实施而付出的艰辛劳动能得到应有的肯定和评价,确保他们继续探索改革的热情和积极性。因此我们要求各普通高中学校,教师评价考核以及其他制度的产生,都必须经由正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的一线教师,即高一年级的教师们认真讨论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然后由学校审核,在取得上级教育行政等部门支持后运行,并应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完善。n7重视高中课改的课题研究工作。切实树立和强化“科研兴教”意识,重视开展校

31、本教研工作。我们始终围绕新课程的实施,抓住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如模块教学的有效实施问题、初高中衔接问题、学分管理问题、科学排课选课问题、走班制管理问题、评价改革问题、校本课程开发问题、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和学习指导问题、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问题等,组织力量集中攻关,同时认真研究“四省、区”的高考试题,关注我省高考方案的动态。n我们要求省、市样本校,市学科基地校在以上几个方面要先行、先探索一步,起示范带动、辐射作用,为全市新课程实验的顺利推进奠定坚实的实践研究基础。我们还要求各县(市、区)教师进修学校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指导、服务的职能,积极开展高中新课程相关研究,利用课题研究推进高中新课程实

32、验。n8构建课改研讨交流平台。坚持以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育质量为宗旨,积极构建课改研讨交流平台,通过“送教下乡”、对口扶持、名师示范、现场观摩、学科研讨、网络教研等形式,活跃新课程研讨交流氛围,促进实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n9积极筹措资金,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努力解决师资力量紧缺、场所设施不足、仪器设备缺乏等突出困难,为新课程的有效实施与顺利推进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努力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加快建立新课程资源共享平台,为优化新课程教学、提高新课程教学质量提供资源支持。n10加强对新课程实验工作的监控。认真研究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教育管理的有效措施和办法,进一步加强对高中学校办学

33、行为和教学常规工作的管理与监控,督促学校紧紧抓住“课程标准与课堂教学”、“学科成绩评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教师评价考核制度改革”这四个核心环节进行探索和实践,鼓励并支持学校大胆开展管理体制改革。n我局准备在11月份组织有关人员,对全市所有高中实施新课程情况进行阶段性检查,主要是对学校的组织管理、校本教研、课程设置与实施、选课指导、教学过程、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改革、保障措施、片区教研(对口扶持)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了解和指导。n我市的高中新课程实验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仍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对照兄弟市仍有不小的差距,实现高中课改工作目标,任重道远。今后,我们将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强对高中新课程的领导,加大投入,真抓实干,开拓创新,确保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顺利发展,取得实效。n汇报完毕。n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