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县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72547180 上传时间:2024-08-13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44.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松阳县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松阳县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松阳县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松阳县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松阳县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松阳县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松阳县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 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二一年四月十二日 2021 年 4 月 12 日星期一 19:51:44 松阳县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为加快卫生事业发展,促进全民健康,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中发20096 号)和松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松政发201151 号) ,结合我县卫生事业现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分析 (一)社会经济简况 松阳县地处浙西南山区,总面积 1406 平方公里,辖 20 个乡镇,401 个行政村,县城设 6个社区。2010 年末,总人口 23.72 万人,全县实现生产总值

2、46.28 亿元,财政总收入 4.04亿元,地方财政支出 2.55 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6064 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9371 元,基本建设不断加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二)“十一五”卫生工作取得的成绩 1、医疗保障和人群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新农合制度逐步完善,保障水平逐年提高,农民医药负担逐步减轻。五年累计筹资 10059.8 万元,为农民报销医药费用 9335.6 万元,共有 125.34 万人次受益。全县居民平均期望寿命达 75.55 岁。5 年间仅发生一名孕产妇死亡, 婴儿死亡率控制在 9 以下。 2、公共卫生体系初步建立。县、乡、村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建成,突发公共

3、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显著提高, 原因查明率、 及时处置率均达 100%; 重大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 2010年全县上报乙、丙类法定传染病 14 种 1073 例,报告发病率 455.15/10 万;卫生监督体系日趋完善,设置卫生监督派出机构 1 家;妇幼保健机构规范化门诊建设积极推进,县妇保所创成省级规范化妇幼保健机构,5 个乡镇卫生院创成市级孕产妇、儿童保健规范化门诊。 3、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县人民医院为二级乙等综合医院,中医院为二级乙等中医医院。全县每千人执业医师数 2.1 人、注册护士数 1.6 人、医疗床位数 2.2 张,分别比“十五”期末增加 21.38%、 78%、 30.

4、95%。 全县卫技人员当中高级职称有 57 人, 中级职称有 223人,分别比“十五”末期增加 119%、14.35%。全县乡镇(社区)责任医生覆盖率达 100%,每千居民拥有责任医生 0.8 人,全面开展城乡社区“三大类 12 项”公共卫生服务,综合达标率达 91.5%。 4、基层卫生资源配置和医疗资源利用得到加强。全县设有医疗卫生机构 110 家,其中县级医疗卫生机构 6 家(含古市医院) 、镇中心卫生院 4 家、乡级卫生院 19 家、诊所 10 家、民营医院 1 家、学校卫生室 5 家、村卫生室 57 家、其他医疗机构 8 家。2010 年县级医院(含古市医院)收治门诊病人 400346

5、 人次,收治住院病人 9844 人次,分别比“十五”期末增加 33.15 %、34.37%,平均床位使用率 82.27 %;乡镇卫生院收治门诊病人 360140 人次,比“十五”末期增加 61.58 %; 全县医疗业务收入 15206.21万元, 比“十五”末期增加 111.81%。 5、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建立和完善爱国卫生组织机构和网络,创成省级卫生县城、文明县城,启动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全县创成省级卫生村 10 个、省级卫生先进单位 6 个、市级卫生村 10 个、市级卫生先进单位 6 个、县级卫生村 26 个、县级卫生先进单位 7 个。全县农村自来水受益率达到 94.60,卫生厕所普及

6、率达到 92.03。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建立农民健康教育学校 27 所、健康教育示范点 8 个、省级健康促进学校 2 所,居民基本卫生防病知识知晓率达 89.6%,基本卫生防病行为形成率达 73%。 6、科研能力和人才培养得到不断加强。科教兴院理念不断深入,科研氛围日趋浓厚,获省级在建中医专科 1 个、市级在建医学重点(扶持)学科 1 个、丽水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项目一个。中医专科特色逐渐明显,有省级名中医 1 名,建立名中医师带徒制度。深入实施农村卫技人员素质提升工程,累计培训初级卫技人员、全科医生、护士岗位等 3000 余人次。 7、卫生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十一五期间,全县完成卫生基

7、础设施建设投入 6356 万元。最新资料推荐 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二一年四月十二日 2021 年 4 月 12 日星期一 19:51:44 完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迁建;完成县妇保所购置房和县中医院病房楼改造;新建、改扩建、修缮乡镇卫生院 18 所,人民群众就医环境明显改善;投资 1.88 亿,总用地面积 120 亩、建筑面积 45978 平方米的县人民医院迁建工程开工建设。至 2010 年底,政府举办的医疗卫生单位固定资产 10483 万元,医疗卫生业务用房 49312 平方米。 8、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按照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的要求,我县深化医药卫生体

8、制改革工作全面启动, 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 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新农合参合率达 95%,人均筹资水平达 185 元;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逐步推进, 城乡居民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达 20 元。 (三)存在的问题 1、 科学稳定的卫生投入与增长机制尚未形成。 2006 年至 201 年卫生事业经费拨款占财政支出比例分别为 3.33%、2.28%、2.61%、3.38%、6.92%,前四年与省政府要求达到 5%的目标有较大距离;中医事业投入占卫生事业投入比例分别为 3.53%、4.54%、9.21%、6.09%、1.6

9、1%,均未达到 10%的要求。 2、卫生人力资源匮乏问题突出。近年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任务 不断增加,各医疗卫生单位人力普遍紧缺。根据我县的情况,专业 公共卫生机构的人员编制太少,急需增加人员编制;城乡社区卫生 服务机构人员缺口 150 余名;村卫生室人员缺口 100 余名。 3、公共卫生面临多重挑战。公共卫生三级预防网络尚不健全, 监测手段落后,应急事件处置能力仍然较低。城市化、工业化和人 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使公共卫生工作面临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 疾病、职业病和重大公共卫生安全问题等带来的多重挑战,卫生服 务模式与疾病谱变化还不相适应。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

10、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 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县委、县政府“三县并举”和“两区建设” 发展战略,牢固树立“民本卫生、和谐卫生”发展理念,紧紧围绕 “卫生强县”的总体目标要求,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和城 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以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着力 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加快卫生发展转型、提升卫生服务 能力为导向,完善新型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以提高人群健康素 质、增进健康公平为目的,构建全民健康促进体系,为科学发展走 在前列、全面建成惠及全县人民的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卫生保障。 (二)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注重公平。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

11、将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不断缩小健康差 异,努力实现全县人民病有所医。 2、政府主导、统筹协调。强化政府卫生责任,加大投入,注 重卫生服务可及性,统筹城乡医疗卫生发展,统筹预防、医疗、保 健、康复、健康教育等均衡发展,维护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 3、突出重点,强化基础。全面推进深化医改,有效解决农村 卫生薄弱环节,夯实基础、强化基层、确保基本,促进医改取得实 效,惠及全县人民。 最新资料推荐 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二一年四月十二日 2021 年 4 月 12 日星期一 19:51:44 (三)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到 2015 年,创建卫生强县,建立健全覆盖城乡 居

12、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 疗服务体系、比较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比较规范的药品供应保障 体系、比较科学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人民群众 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2、具体指标: 卫生事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县居民人均期望寿命达 到 77.5 岁,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 12/10 万以下,婴儿死亡率控制 在 8以下,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 80%以上,国民体质监测合 格率达到 85%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6%。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原因查明率达到 85%以上,及时处置率达 100%。全县每千人执 业(助理)医师数达 2.3 人,每千

13、人注册护士数1.8 人,每千城 乡居民拥有社区责任医生数0.8 人。50%以上卫技人员具有大专及 以上学历。卫生信息化率达 100%。 卫生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全县每千人床位达 3.2 张,建 成县“120”急救指挥中心,完成县级医院迁建并达到二级甲等标 准,县中医院达到二级乙等标准。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一体 化管理率70%;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覆盖率80%。 卫生投入进一步加大。县财政卫生事业投入增长不低于同 期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卫生事业费占同级财政支出的比重不低于 5%且逐年提高,中医事业费占卫生事业费比例10%。 卫生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 化,免疫接种单位

14、规范化建设覆盖率95%,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 苗接种率95%。社区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率县城80%,农 村60%。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达标率90%,参合农民健康体检率 60%,动态健康档案建档率80%。卫生户厕普及率达 85%以上。全 县无偿献血占临床用血比例达 100。就医群众对医疗服务的综合 满意率95。 三、战略任务 (一)优先发展公共卫生,实现主动预防少生病。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卫生监督、妇幼保健、精神卫 生、应急救治和计划生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完善以基 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体系的公共卫生服务功能。 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体系,完善突发公共卫生

15、 事件应急机制,制订并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强化应急处置演练,提 高应对处置能力。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能力建设,县疾控中心具 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能力的人员数量占规定编制内的人数比例 40%,仪器设备和监测能力达到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中心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规定的 A 类标准的 90%和 B 类标准的 80%; 重点加强严重危害公众身体健康的鼠疫、霍乱、艾滋病、结核病、 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的监测与预防控制,免疫接种单位规范化建设 覆盖率95%,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常住人口接种率95%,流动 人口单苗接种率85%;认真落实艾滋病防治“四免一关怀”政策, 最新资料推荐 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

16、于二二一年四月十二日 2021 年 4 月 12 日星期一 19:51:44 加强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减少艾滋病等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和社会问题的负面影响;继续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治愈率85%。 严格依法行政。加强卫生监督机构能力建设,按照卫生部卫 生监督机构建设指导意见和浙江省县级卫生监督机构编制配备 和经费保障参考标准等国家、省有关规定配备县卫生监督所及其 派出机构的人员编制和设备,配备监督执法装备,落实卫生监督工 作经费。严格履行食品安全法规定的监管职能。公共场所、医 疗机构、学校卫生监督覆盖率98%。建立政府统一领导的职业病 防治工作机制,加强职业卫生监管,重点职业病危害企业的卫生

17、监 督覆盖率80%。非法行医举报查处率达 100%,公共场所艾滋病防 治宣传资料和安全套放置率85%。 发展妇幼卫生事业。加强县妇幼保健机构建设,全县妇幼保健 系统管理单位规范化建设覆盖率85。培育和深化妇幼保健“五 全”服务理念,继续实施“母婴健康工程”项目,加强孕产妇、儿 童保健系统管理,全面规范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 服务项目,努力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全面实施产前筛查、听 力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提高出生缺陷检出率,不断提高出生人 口素质。完善流动人口妇幼保健管理措施,规范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健全应急救治体系。加快院前急救体系建设,建立 120 急救指 挥中心,加强中心卫

18、生院以上医疗机构急救科建设,更新完善抢救 设备,加强急救人才培养。加强县级医疗单位感染科建设,规范发 热门诊、肠道门诊管理。加强无偿献血宣传和临床用血管理,倡导 节约用血、科学合理用血,无偿献血占临床用血比例达 100%。 加强爱国卫生工作。认真贯彻浙江省爱国卫生促进条例 , 建立健全爱国卫生组织机构和网络,深入开展以卫生改厕、饮用水 安全工程为重点的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大力推进卫生乡(镇) 、卫 生村建设,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农村饮用安全自来水普及率88%,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0%。到“十二五”期末建成国家卫生县城。 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健康教育组织机构,建设一批健康教育示 范阵地,加强健康

19、教育与健康促进,深入开展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 动,加强健康知识的传播,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居民健康知 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分别85%、70%。 (二)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让群众有地方看病。 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加快健全以县级医疗单位为龙 头、乡镇卫生院(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和社区卫生服务 站、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十二五”期 内县城设置二级甲等县级综合性医院 1 所,二级乙等中医医院 1 所, 古市镇设置一级综合性医院 1 所,在每个乡镇办好一所乡镇卫生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在全县设置 15 个社区卫生服务站。鼓励和 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

20、生事业,设置民营专科医院 1 所、民营门 诊部 2 个,个体诊所 20 个、企事业单位卫生室 14 个,采取多种形 式支持村卫生室建设,构建 20 分钟可及的医疗卫生服务圈。 优化资源配置。调整床位设置,全县设置床位 775 张,其中, 县人民医院 400 张、县中医院 150 张、古市医院 60 张、社区卫生 最新资料推荐 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二一年四月十二日 2021 年 4 月 12 日星期一 19:51:44 服务中心 95 张、民营专科医院 70 张。大力推进乡村一体化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一体化管理率70%,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 中心覆盖率50%。加快推进卫生基础设施

21、建设,改善城乡社区卫 生服务机构医疗设施,完成县级医院迁建,建制乡镇卫生院(社区 卫生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和设备全部达到规定标准。 (三)加强医疗机构内涵建设,让群众看得好病。 加强县级医疗机构建设。以县级医院迁建为契机,整合优化现 有医疗卫生资源,做强县人民医院,提高医疗救护水平,使其成为 全县医疗救护中心,达到二级甲等标准。做精做专中医院,发挥中 医药特色,建设中医药专科,达到标准化中医院建设标准,实施中 医药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活动,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加强古 市医院建设,将其建成地段性医疗保健中心。在县级医疗机构开展 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不断提高医疗质量。通过“请进来、走出 去”,鼓

22、励与省内或国内名院名校建立合作关系,加强医疗技术协 作,提高疑难杂症诊治的能力。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根据县编委关于进一步完善乡 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的意见 (松编委201016 号) ,用足政 策,通过“培养招聘充实一批、柔性流动扶持一批、在岗培训提升 一批、保障待遇稳定一批”的办法,着力解决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缺 乏的问题,基本建立“稳得住、下得去、质量好”的城乡基层医疗 卫生队伍。采取免费定向培养等方式培养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鼓励 优秀卫生人才到基层、边远山区服务,并在专业技术资格评定、业 务培训、待遇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加强全科医学教育和在岗培训, 尽快实现每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有一

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加强高 层次卫生人才、中医药人才和护理队伍建设,推进住院医师规范化 培训,研究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完善医疗 纠纷处理机制,增进医患沟通,保护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构建健 康和谐的医患关系。 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水平。以提高服务利用到位率、满意度为目 标,大力实施城乡社区“三大类十二项”公共卫生项目,全面实施 卫生与健康年度报告制度,做好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疾病、艾滋 病、结核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社区管理,社区慢性病管理率城镇 80%,农村60%。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政府举办的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并按统一采购价格实 行零差率销售。完

24、善县级医疗卫生单位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制度, 继续实施县级医疗卫生单位医务人员定期下乡服务制度和双向转 诊、责任医师指导员制度,提高基层医疗保健质量,努力形成“小 病在社区(乡镇) 、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乡镇)”的医疗卫生 服务格局。 加强对民营医疗机构监管。扶持和引导民营医院健康规范发 展,依法执业,强化自律,诚信医疗,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 管理机制、服务效率和弥补政府投入不足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树立 良好品牌,提供优质服务。 (四)完善医疗保障体系,让群众看得起病。 最新资料推荐 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二一年四月十二日 2021 年 4 月 12 日星期一 19:51:44 完

25、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机 制,稳步提高保障水平,参合率巩固在 95以上,住院和门诊大病 费用报销比例逐步提高,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 的 6 倍以上,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不低于 70%。逐步扩大和提 高门诊费用报销范围和比例,推进建立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制 度,提高保障水平。适度提高参保人员在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就诊的 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充分发挥农村医疗卫生资源的作用。完善参合 农民二年一次免费体检制度。 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制度。积极推进按总额预付、按病 种付费和按人头付费等支付方式改革;强化基金监管,规范定点医 疗机构管理,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支出。

26、改进医疗保障服务,实现 市域医疗费用“一卡通”结报。 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加快新型农村合作 医疗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在制度与管 理上的衔接和并轨,不断缩小不同保障制度间保障水平的差距。完 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 (五)建立健全基本药物制度,减轻群众用药费用负担。 。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单 位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并按统一采购价格零差率销售,其他 各类医疗机构都必须配备和销售基本药物,并按规定优先使用基本 药物。允许患者凭处方到零售药店购买药物。 健全基本药物报销支付措施。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

27、障 药物报销目录,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减轻群众基本用药 个人支付负担,不断提升基本医疗保障水平。 规范医疗机构和医生用药行为。加强基本药物知识培训,根据 诊疗范围、临床路径,按照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基本药物处方 集和国家有关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管理相关规定,规范处方行为,加 强用药监管,强化对群众药物知识的普及,培养医务人员和群众良 好的用药习惯,确保基本药物优先、合理使用。 完善基本药物使用保障政策。在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 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实现零差率销售同时,政府要充分考虑 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取消药品加成后减少的收入等合理的收支增减 因素,加大财政投入,建立稳定增长的财政补

28、偿政策,确保其正常 运行。 (六)坚持科教兴卫,让群众有好的医生看病。 建立和完善卫生科技创新、卫生科教管理和医学人才培养体 系,全面实施“科教兴卫”战略,力争我县卫生科技综合实力显著 提高。 健全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优化人才队伍。深入开展 “乡村 卫技人员素质提升工程”和“公立医院支援社区服务工作制度”, 加强全科医生和社区护士培养,建立一支以全科医生为主体,能承 担“六位一体”任务的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立县域内医务人员柔 性流动机制。鼓励和吸引县级医疗机构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到社区 卫生服务机构发挥余热,解决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才短缺的问 最新资料推荐 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二一年

29、四月十二日 2021 年 4 月 12 日星期一 19:51:44 题。采用公开选拔的形式,定期公开选调一定数量的优秀农村卫生 人才充实到县级医疗卫生机构,逐步形成卫技人员良性流动机制。 加强高层次卫生人才培养,积极鼓励在职医务人员参加学历教育, 选送一批青年骨干到省、市医疗机构、高等院校学习深造,争取县 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卫技中级职称以上人员在卫技人员中所占比例 达到 40。建立名医培养机制,落实名医师带徒制度,开展基层新 进卫技人员培训,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不断提升基层卫技人 员队伍业务水平。 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传帮带作用,加大中青年医务人员和后 备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加强科研攻关,

30、加大对新技术的引进, 开展适宜项目。加快卫生信息化建设,县、镇、乡卫生信息化管理 率达 100%,社区卫生服务站信息化管理率70%。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卫 生改革发展作为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 的大事来抓,将卫生发展规划纳入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卫 生强县建设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卫生改革发 展目标管理责任制,强化指导、督查和考核,努力形成层层负责、 层层落实的良好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卫生改革发展任务落到实处。 (二)完善政府投入 进一步强化政府对卫生的投入责任,建立和完善卫生公共财政

31、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大财政卫生投入力度,确保政府卫生投入增长 幅度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政府卫生投入占经常性财政 支出的比重逐步提高,卫生事业费占同级财政支出比重不低于 5%, 中医事业投入占卫生事业投入比重不低于 10%。落实各类医疗卫生 机构的财政补助政策。建立并实施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基层医疗卫 生机构绩效工资制度。完善政府购买卫生服务的机制,确保政府公 共卫生职能的有效落实。加强卫生财政资金监管,完善绩效评价体 系,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三)转变管理方式 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卫生管理职能,合理 界定卫生管理事权,突出强化卫生行政部门在规划、准入、监管等 方面的职能,

32、加快建立符合松阳实际的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加强卫生全行业管理。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切实加强 卫生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进 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创新工作理念,提高服务群众和促进事业发展 的能力。 (四)营造发展氛围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卫生行风建设,大力倡导卫生人文精神,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新时期卫生发展的核心理念,增强 全县卫生系统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一步激发推 动事业发展、服务人民健康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广泛开展 职业道德、职业纪律、医德医风、职业规范教育和商业贿赂治理, 最新资料推荐 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二一年四月十二日 2021 年 4 月 12 日星期一 19:51:44 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推进行业自律,树立行业新风尚。加强卫 生文化建设,加大宣传力度,争取全社会的支持,创造卫生改革发 展的良好政策条件和外部环境。 附件:松阳县“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建设项目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