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辛弃疾词三首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72518476 上传时间:2024-08-13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4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6、辛弃疾词三首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16、辛弃疾词三首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16、辛弃疾词三首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16、辛弃疾词三首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16、辛弃疾词三首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6、辛弃疾词三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6、辛弃疾词三首(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发生!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凭谁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号稼轩,历

2、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但他所提出的抗金建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但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晚年一度起用,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

3、一带。晚年一度起用,不久病卒。不久病卒。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为“苏辛苏辛”。破阵子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之、永遇乐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水龙吟吟登建康赏心亭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菩萨蛮书

4、江西造口壁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等均有名。 1 1、上片描写了元宵佳节怎样的场面?上片描写了元宵佳节怎样的场面?主要从哪些方面展开具体描写的?采用了主要从哪些方面展开具体描写的?采用了什么方法?什么方法? 2 2、下片写了元宵佳节哪两种人?从哪些下片写了元宵佳节哪两种人?从哪些方面来写?表现了她们各自怎样的特点?方面来写?表现了她们各自怎样的特点? 3 3、你觉得词中的你觉得词中的“那人那人”是作者的意中是作者的意中人,还是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作者要借此人,还是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作者要借此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明确:描写了元宵佳节的热闹场面。描写了元宵佳节的热闹场面

5、。“花千树花千树”夸张夸张手法写花灯之多,手法写花灯之多,“星如雨星如雨”用用比喻比喻手法写手法写烟花之盛,烟花之盛,“宝马雕车宝马雕车”写观灯的贵族女性的华贵,写观灯的贵族女性的华贵,“香满路香满路”写观花灯和烟花的贵族女性之众多。写观花灯和烟花的贵族女性之众多。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用动、转、用动、转、舞三个动词写舞灯之欢。运用了舞三个动词写舞灯之欢。运用了铺陈手法,渲染元铺陈手法,渲染元宵节的热闹气氛。宵节的热闹气氛。 1、上片描写了元宵佳节怎样的场面?主要上片描写了元宵佳节怎样的场面?主要从哪些方面展开具体描写的?采用了什么从哪些方面展开具体

6、描写的?采用了什么方法?方法? 明确:明确:一是写盛妆的贵族女子,二是写作者心中一是写盛妆的贵族女子,二是写作者心中关切的关切的“那人那人”。 写贵族女子,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他的服饰,写贵族女子,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他的服饰,她们戴着蛾儿、雪柳、黄金缕,表现她们妆扮的华贵她们戴着蛾儿、雪柳、黄金缕,表现她们妆扮的华贵和高贵的身份。二是写她们的欢声笑语,用和高贵的身份。二是写她们的欢声笑语,用“笑语盈笑语盈盈盈”表现她们节日之欢。三是写她们纷纷离开后,衣表现她们节日之欢。三是写她们纷纷离开后,衣香还在空中飘散。香还在空中飘散。通过这些描写,进一步具体表现元通过这些描写,进一步具体表现元宵佳节的

7、繁华热闹。宵佳节的繁华热闹。 写写“那人那人”着墨不多,既没写她的服饰,也没有着墨不多,既没写她的服饰,也没有写她的表情,只写了她所在的环境,是一个僻静的角写她的表情,只写了她所在的环境,是一个僻静的角落。但我们可以想象到她的表情,感受到她的品性,落。但我们可以想象到她的表情,感受到她的品性,作者就是要表现她的作者就是要表现她的自甘淡泊,不同流俗自甘淡泊,不同流俗。2、下片写了元宵佳节哪两种人?从哪些方面来写下片写了元宵佳节哪两种人?从哪些方面来写?表现了她们各自怎样的特点?表现了她们各自怎样的特点? 明确:明确:当时祖国的半壁江山处在侵略者铁蹄的当时祖国的半壁江山处在侵略者铁蹄的蹂躏之下,但

8、南宋小朝廷置沦陷的中原故土于不顾,蹂躏之下,但南宋小朝廷置沦陷的中原故土于不顾,夜夜笙歌,醉生梦死,偏安江南一隅,对力主恢复夜夜笙歌,醉生梦死,偏安江南一隅,对力主恢复中原的爱国志士排挤打击。中原的爱国志士排挤打击。作者在青玉案一词作者在青玉案一词中借盛妆丽服、一夜狂欢的贵族女子讽刺歌舞升平、中借盛妆丽服、一夜狂欢的贵族女子讽刺歌舞升平、不思恢复中原的南宋朝廷,借不思恢复中原的南宋朝廷,借“那人那人”表明自己不表明自己不愿与主和派同流合污的政治立场和自甘淡泊的理想愿与主和派同流合污的政治立场和自甘淡泊的理想人格人格。 3 3、你觉得词中的你觉得词中的“那人那人”是作者的意中人,是作者的意中人,

9、还是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作者要借此表达怎样还是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作者要借此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的思想感情? 讨论讨论: :比较李清照的比较李清照的永遇乐永遇乐和辛弃疾和辛弃疾的的青玉案青玉案在立意和表现手法上的异同。在立意和表现手法上的异同。 相同之处:相同之处:相同之处:相同之处:都以元宵灯节为描写对象,但目的都都以元宵灯节为描写对象,但目的都都以元宵灯节为描写对象,但目的都都以元宵灯节为描写对象,但目的都不在于表现节日的繁华热闹,渲染欢乐的气氛。都运不在于表现节日的繁华热闹,渲染欢乐的气氛。都运不在于表现节日的繁华热闹,渲染欢乐的气氛。都运不在于表现节日的繁华热闹,渲染欢乐的气氛。都运用

10、了对比手法。用了对比手法。用了对比手法。用了对比手法。 不同之处不同之处不同之处不同之处:辛词只写了今年元宵的盛况,没有回辛词只写了今年元宵的盛况,没有回辛词只写了今年元宵的盛况,没有回辛词只写了今年元宵的盛况,没有回顾过去的元宵,而李词没有直接写今年元宵的繁华热顾过去的元宵,而李词没有直接写今年元宵的繁华热顾过去的元宵,而李词没有直接写今年元宵的繁华热顾过去的元宵,而李词没有直接写今年元宵的繁华热闹,而重点回忆昔日元宵的盛况,闹,而重点回忆昔日元宵的盛况,闹,而重点回忆昔日元宵的盛况,闹,而重点回忆昔日元宵的盛况,因为二者立意不同,因为二者立意不同,因为二者立意不同,因为二者立意不同,李词旨

11、在表达身世之悲和家园之慨,而辛词则旨在表李词旨在表达身世之悲和家园之慨,而辛词则旨在表李词旨在表达身世之悲和家园之慨,而辛词则旨在表李词旨在表达身世之悲和家园之慨,而辛词则旨在表现不同流俗的理想追求,表达对奉行投降政策的南宋现不同流俗的理想追求,表达对奉行投降政策的南宋现不同流俗的理想追求,表达对奉行投降政策的南宋现不同流俗的理想追求,表达对奉行投降政策的南宋朝廷的不满,表达自己的政治操守和高洁人格。朝廷的不满,表达自己的政治操守和高洁人格。朝廷的不满,表达自己的政治操守和高洁人格。朝廷的不满,表达自己的政治操守和高洁人格。表现表现表现表现手法上,李词有今与昔的对比,也有我与别人的对比;手法上

12、,李词有今与昔的对比,也有我与别人的对比;手法上,李词有今与昔的对比,也有我与别人的对比;手法上,李词有今与昔的对比,也有我与别人的对比;而辛词则只有世俗女子与而辛词则只有世俗女子与而辛词则只有世俗女子与而辛词则只有世俗女子与“那人那人那人那人”的对比。的对比。的对比。的对比。鹧 鸪 天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襜突骑渡江初。燕兵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夜娖娖(chuchu)银胡银胡 (l l) ,汉箭朝飞金仆,汉箭朝飞金仆姑。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zz)须。须。却将

13、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朗读全词,理解以下问题:朗读全词,理解以下问题:1、“追往事追往事”中的中的“往事往事”主要指什么事?主要指什么事?作者追忆这些往事要表达什么意思?作者追忆这些往事要表达什么意思?2、叹今吾、叹今吾”中的中的“叹叹”的内容是什么?的内容是什么?“却却”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3、本词上下两片感情基调有何不同?全词主、本词上下两片感情基调有何不同?全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1 1、“追往事追往事”中的中的“往事往事”主要指什么事?作主要指什么事?作者追忆这些往事要表达什么意思

14、?者追忆这些往事要表达什么意思? 明确:明确:“往事往事”指上片第一句的参加领导指上片第一句的参加领导抗金义军,第二句说的率领抗金义军,第二句说的率领5050精兵闯金营,活精兵闯金营,活捉叛徒张安国,第三、四句所说的南奔时与金捉叛徒张安国,第三、四句所说的南奔时与金兵互相射杀的情形。兵互相射杀的情形。 追忆这些往事,一是为了表明自己年轻时追忆这些往事,一是为了表明自己年轻时以身许国、矢志抗金的政治理想,二是为了与以身许国、矢志抗金的政治理想,二是为了与下文的被闲置而难展抱负的现实形成下文的被闲置而难展抱负的现实形成鲜明对比鲜明对比。 绍兴三十一年(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亮大举南),

15、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在其后方的汉族人民由于不堪金人严苛压榨,侵,在其后方的汉族人民由于不堪金人严苛压榨,奋起反抗。奋起反抗。22岁的辛弃疾也聚集了二千人,参加岁的辛弃疾也聚集了二千人,参加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并担任掌义军,并担任掌书记。当金人内部矛盾爆发,完颜亮在前线为部书记。当金人内部矛盾爆发,完颜亮在前线为部下所杀,金军向北撤退时,辛弃疾于绍兴三十二下所杀,金军向北撤退时,辛弃疾于绍兴三十二年(年(1162)奉命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在他完成使)奉命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在他完成使命归来的途中,听到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命归来的途中,听到耿京被叛徒张

16、安国所杀、义军溃散的消息,便率领五十多人袭击敌营,把叛军溃散的消息,便率领五十多人袭击敌营,把叛徒擒拿带回建康,交给南宋朝廷处决。徒擒拿带回建康,交给南宋朝廷处决。辛弃疾惊辛弃疾惊人的勇敢和果断,使他名重一时,人的勇敢和果断,使他名重一时,“壮声英概,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洪迈(洪迈稼稼轩记轩记)。宋高宗便任命他为江阴签判,从此开)。宋高宗便任命他为江阴签判,从此开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这时他才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这时他才23岁。岁。 然而现实对辛弃疾是严酷的。他虽有出色然而现实对辛弃疾是严酷的。他虽有出色的才干的才干,他的豪迈倔强的性

17、格和执着北伐的热,他的豪迈倔强的性格和执着北伐的热情,却使他难以在畏缩而圆滑、又嫉贤妒能的情,却使他难以在畏缩而圆滑、又嫉贤妒能的官场上立足。他也意识到自己官场上立足。他也意识到自己“刚拙自信,多刚拙自信,多年来不为众人所容年来不为众人所容”(论盗贼札子论盗贼札子),所),所以早已做好了归隐的准备,并在江西上饶的带以早已做好了归隐的准备,并在江西上饶的带湖畔修建了园榭,以便离职后定居。果然,淳湖畔修建了园榭,以便离职后定居。果然,淳熙八年(熙八年(1181)冬,)冬,辛弃疾辛弃疾42岁时,因受到弹岁时,因受到弹劾而被免职,归居上饶。劾而被免职,归居上饶。此后二十年间,他除此后二十年间,他除了有

18、两年一度出任福建提点刑狱和安抚使外,了有两年一度出任福建提点刑狱和安抚使外,大部分时间都在乡闲居。大部分时间都在乡闲居。 宁宗嘉泰三年(宁宗嘉泰三年(1203),),主张北伐的韩侂主张北伐的韩侂胄起用主战派人士,已胄起用主战派人士,已64岁的辛弃岁的辛弃疾被任为绍疾被任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年迈的词人精神为之一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年迈的词人精神为之一振。第二年,他晋见宋宁宗,激昂慷慨地说了振。第二年,他晋见宋宁宗,激昂慷慨地说了一番金国一番金国“必乱必亡必乱必亡”(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并亲自到前线镇江任职。乙集),并亲自到前线镇江任职。 但他又一次受到了沉重打击,在一些谏

19、官但他又一次受到了沉重打击,在一些谏官的攻击下被迫离职,于开禧元年(的攻击下被迫离职,于开禧元年(1205)重回)重回故宅闲居。故宅闲居。虽然后两年都曾被召任职,无奈年虽然后两年都曾被召任职,无奈年老多病,老多病,身体衰弱,身体衰弱,终于在开禧三年秋天溘然终于在开禧三年秋天溘然长逝。长逝。 2 2、叹今吾叹今吾”中的中的“叹叹”的内容是的内容是什么?什么?“却却”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明确:“叹叹”的内容有二:的内容有二:一是一是“春风春风不染白髭须不染白髭须”,即年纪老大,一生的宏愿没,即年纪老大,一生的宏愿没有机会实现了。二是自己被闲置田园,无处有机会实现了。二是自己

20、被闲置田园,无处施展抱负。施展抱负。 “却却”表达作者壮志未酬却被闲置的忧表达作者壮志未酬却被闲置的忧愤和憾恨。愤和憾恨。3 3、本词上下两片感情基调有何不同?全词主要运用、本词上下两片感情基调有何不同?全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明确:本词概括了一个抗金名将的悲剧命运,上本词概括了一个抗金名将的悲剧命运,上片追忆青年经历,格调雄壮,气壮山河;下片感叹片追忆青年经历,格调雄壮,气壮山河;下片感叹年老闲散,伤心透骨。主要运用了年老闲散,伤心透骨。主要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对比的表现手法。该词先回忆将青年时期参加义军抗击金兵和率军闯该词先回忆将青年时

21、期参加义军抗击金兵和率军闯入敌营活捉叛徒的壮烈场面,表现青年时期以身报入敌营活捉叛徒的壮烈场面,表现青年时期以身报国的政治理想,与现在年纪老大、闲置田园的现实国的政治理想,与现在年纪老大、闲置田园的现实处境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作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处境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作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今昔对比,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理想成空的忧愤今昔对比,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理想成空的忧愤和悲叹,和悲叹,使主题更加鲜明突出,使作者的感情抒发使主题更加鲜明突出,使作者的感情抒发得更加深沉感人。得更加深沉感人。 这是一首登临怀古诗。这是一首登临怀古诗。怀怀登临的地方就是登临的地方就是“江西造口壁江西造口壁”

22、。所怀的古指。所怀的古指4040年前的当朝旧年前的当朝旧事。据有关记载:宋高宗建炎三年(事。据有关记载: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1129年)年)十月,金兵侵入江西,隆十月,金兵侵入江西,隆祐祐太后从洪洲(今江太后从洪洲(今江西南昌)沿赣江南逃,先乘船逃至造口,后转西南昌)沿赣江南逃,先乘船逃至造口,后转陆路流亡到赣州。当时,金兵追太后御舟至造陆路流亡到赣州。当时,金兵追太后御舟至造口时,对这一带地方大肆蹂躏,广大人民群众口时,对这一带地方大肆蹂躏,广大人民群众遭到血腥的劫掠和屠杀。遭到血腥的劫掠和屠杀。4040年后,作者在任江年后,作者在任江西提点刑狱的时间里,来到这惨烈史事的见证西提点刑狱的

23、时间里,来到这惨烈史事的见证地,浮想联翩,感慨万千,写下此词。地,浮想联翩,感慨万千,写下此词。菩 萨 蛮 书江西造壁书江西造壁书江西造壁书江西造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山深闻鹧鸪。 明确:明确:概括了当年千千万万民众的种种灾难,表达概括了当年千千万万民众的种种灾难,表达了作者对金兵猖獗、国耻未雪、朝廷无能的满腔悲愤。了作者对金兵猖獗、国耻未雪、朝廷无能的满腔悲愤。这里的这里的“行人行人”包括当时无数逃难的民众,也包括

24、后包括当时无数逃难的民众,也包括后来经过这里悲叹往事的爱国志士,自然也包括作者自来经过这里悲叹往事的爱国志士,自然也包括作者自己。己。“多少多少”一是说明受苦受难的民众之多,二是表一是说明受苦受难的民众之多,二是表明民众所受灾难之多、苦难之深,三是表明作者悲愤明民众所受灾难之多、苦难之深,三是表明作者悲愤之强烈。之强烈。1 1、上片第二句概括什么了内容?表达了怎样的、上片第二句概括什么了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句中的情感?句中的 “行人行人” 包括哪些人?包括哪些人? “多少多少”怎样理解?怎样理解? 明确:明确:“望望”表达了作者对已经沦陷而表达了作者对已经沦陷而没有收复的故都和中原的怀想,

25、没有收复的故都和中原的怀想,“可怜可怜”在这里应理解为在这里应理解为“可惜可惜”,表达了作者想,表达了作者想望故国却被重重青山遮挡的遗憾和悲愤之望故国却被重重青山遮挡的遗憾和悲愤之情。情。 2 2、上片的上片的“望望”和和“可怜可怜”表达了怎样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的情感? 3 3、“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怎样理怎样理解?句中的解?句中的“青山青山”和和“东流去东流去”是否另是否另有所指?此句现在有何含义?有所指?此句现在有何含义? 明确:明确:这两句字面意义是:江水终究要冲破这两句字面意义是:江水终究要冲破重叠山峦的阻碍,向东流去。深层意思是:南宋重叠山峦的阻碍,向东流去

26、。深层意思是:南宋的主和派可以设置重重障碍阻挠爱国民众和爱国的主和派可以设置重重障碍阻挠爱国民众和爱国志士爱国行动,但阻挡不了他们对中原和故都的志士爱国行动,但阻挡不了他们对中原和故都的关怀思念,侵略者可以征服南宋的领土,但征服关怀思念,侵略者可以征服南宋的领土,但征服不了南宋爱国民众和爱国志士收复中原的愿望和不了南宋爱国民众和爱国志士收复中原的愿望和决心。决心。这里的这里的青山比喻南宋投降派和侵略者青山比喻南宋投降派和侵略者,东,东流之水比喻爱国民众和爱国志士,流之水比喻爱国民众和爱国志士,“东流去东流去”比比喻正义的方向。这句现在的含义是:历史的潮流喻正义的方向。这句现在的含义是:历史的潮

27、流和社会发展的趋势不可阻挡。和社会发展的趋势不可阻挡。 明确:明确:“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一句一句表达的是一种乐观的情绪,这是作者对历史表达的是一种乐观的情绪,这是作者对历史发展的整体趋势的认识。但现实毕竟是严峻发展的整体趋势的认识。但现实毕竟是严峻的,当时南宋朝廷日益腐朽,投降派毕竟在的,当时南宋朝廷日益腐朽,投降派毕竟在朝廷之上占了上风,所以作为爱国志士不可朝廷之上占了上风,所以作为爱国志士不可能没有担忧,这就是能没有担忧,这就是“江晚正愁余江晚正愁余”表达的表达的情感,也就是说,情感,也就是说,这表现了作者对时局的隐这表现了作者对时局的隐忧。忧。问题四:问题四:

28、与与“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相比,相比,“江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江晚江晚”和和“山深山深”有什么深层含义?有什么深层含义? 问题: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问题: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要分析。 明确:明确:主要运用了比兴手法主要运用了比兴手法(借景抒情)。(借景抒情)。全词写眼前景,说心中事,以清江之水比喻民全词写眼前景,说心中事,以清江之水比喻民众之泪,以青山比喻南宋朝廷和侵略者,以东众之泪,以青山比喻南宋朝廷和侵略者,以东流水喻指正义的方向,以江晚和山深喻指南宋流水喻指正义的方向,以江晚和山深喻指南宋政权的日益腐朽和倾颓,表现了对国事艰危的政权的日益腐朽和倾颓,表现了对国事艰危的沉痛追怀,抒发了对靖康以来失去国土的深情沉痛追怀,抒发了对靖康以来失去国土的深情萦念,收到了意在言外的艺术效果。萦念,收到了意在言外的艺术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