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第2课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课件人民版必修2 .ppt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72462498 上传时间:2024-08-13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专用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第2课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课件人民版必修2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浙江专用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第2课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课件人民版必修2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浙江专用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第2课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课件人民版必修2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浙江专用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第2课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课件人民版必修2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浙江专用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第2课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课件人民版必修2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专用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第2课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课件人民版必修2 .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专用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第2课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课件人民版必修2 .ppt(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课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学习目标学考内容考试要求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b2.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及特点b内容索引基础认知 学习思考深化探究 核心突破巩固练习 随堂反馈基础认知 学习思考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1.原因:原因:原有农村经济体制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2.内容:内容:实行 承包责任制。形式为“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包给农户使用,农民分户经营,自负盈亏)。3.过程过程(1)1978年12月,安徽省凤阳县 村农民自发实行包产到户。(2)安徽、四川等省的一些地方推行联产到

2、组和试行包产到组等责任制。(3)1980年9月,“包产到户”“ ”的责任制迅速推广。家庭联产小岗包干到户4.实质:实质:是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5.意意义义:是农村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易错提醒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1.背景背景实行对外开放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一项基本国策。2.过程过程(1)设立经济特区背景:197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对广东、 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设立:1980年,在广东的 、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立经济特区,后来又划定海南岛为

3、经济特区。意义:经济特区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 ”。福建深圳试验田(2)开放沿海港口城市时间:1984年5月,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等共14个沿海港口城市。措施:扩大开展对外经济活动的自主权,逐步兴办 开发区。意义:增强了中国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活力。(3)开辟经济开放区:自1985年起,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4)开发开放浦东:1990年4月,做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的决策,这成为中国进一步 的重要标志。经济技术对外开放3.对外开放格局对外开放格局(1)格局:到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初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

4、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2)特点: 、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3)意义: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知识点拨多层次图解识记(1)(2)深化探究 核心突破主题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史史料料一一“改革从农村开始不是偶然的,当时有二亿五千万人吃不饱肚子,吃饭问题成为最紧迫的大事,不改革已经没有出路了。”几千户、上万户并为一公社,实行统一核算。公社实行供给制,助长了平均主义。史史料料二二用农民的话来说:“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完成国家的,交足集体的,剩多剩少全都是自己的”;农民取得了农产品的实际支配权。所以说这种办法“责任明确,利益直接,方法简单,群众放心”

5、。史史料料三三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各项农村政策的推行,打破了我国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着现代农业转化。我们现在正进入城乡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大发展的时期。1983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史料解读史料解读史料一说明吃饭问题是农村改革的直接原因,人民公社的经营方式和分配方式是农村改革的根本原因。史料二说明在经营方式上实行了家庭承包经营,在分配方式上实现了按劳分配。史料三说明农村改革使农业走向商品生产,加速了农业的现代化。问题思考问题思考(1)根据史料一,分析经济体制改革为什么首先从农村开始?提示提提示示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人民公社体制已经严重

6、阻碍了农业发展,必须进行改革。(2)据史料一、二,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经营方式和产品分配方式方面的变化。提提示示变化:经营方式上,从公社集中计划经营到家庭承包经营;分配方式上,从平均主义的配给制到按劳分配的转变。(3)根据史料三并结合相关史实,从农业与市场关系变动的角度分析我国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所产生的意义。提示提提示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注重农业的市场导向,发展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为后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主题二新时期的对外开放史史料料一一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

7、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办好经济特区,增加对外开放城市史史料料二二十年实践,使我们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这对迎接世界经济重心向环太平洋地区转移,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将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经济体制十年史料解读史料解读史料一“特区是个窗口管理也是知识”,说明创办经济特区的目的;“成为开放的基地”和“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则从内、外两方面强调设立经济特区的意义。史料

8、二则突出了当前对外开放的特点和对外开放对现代化建设的意义。问题思考问题思考(1)史料反映了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设立经济特区有何显著意义?提示(2)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形成了怎样的特点。有何重大意义?提示提示提示特点: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意义:抓住机遇,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的特点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的特点(1)全方位:指对世界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我们坚持在平等互利的原则基础上,同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发展多种形式的双边和多边的经贸合作关系。(2)多层次:指对外开放经历了由东到西、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沿海到内地逐步推进的过程,形成了全国性的

9、由沿海开放地带、沿江开放地带、沿边开放地带和内陆省会城市为代表的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3)宽领域:指我国不仅在经济领域对外开放,也在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开放。n史论总结巩固练习 随堂反馈1.(201711月浙江学考)如图所示漫画,解读正确的是A.农村改革激发了生产积极性B.经济体制改革催生第三产业C.改革增强了人们的生态意识D.农民承包具有自发性的特点答案解析1234562.(201610月浙江学考)取消农业户口,目前已在多个省市展开,有学者誉称这是中国社会改革的里程碑。回顾建国后农村工作中的相关举措,依时序排列是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A.

10、 B.C. D.答案解析12345解解析析 所列历史现象分别发生于1953年、1958年、1978年、1960年,其时间先后顺序为,故答案为B。6解解析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材料中播种面积减少了而总产量却增加了,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3.据统计,1980年与1975年相比,中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了6 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了674亿斤。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B.人民公社的建立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D.国有企业的改革答案解析1234564.(201510月浙江学考)198

1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14个沿海港口城市逐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设在A.大连 B.厦门C.北海 D.深圳答案解析1234565.据下图判断中国进出口总额开始出现较快增长的年代,与此同步发生的重大事件是123451980198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走势图A.设立四个经济特区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C.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答案解析6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材料料一一1958年春,上海农村根据中共中央的号召,开始了农业生产“大跃进”。同年9月21日,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上海农村建立了第一个人民公社,即上海县七一人民公社

12、。到9月30日,郊区10个县全面实现人民公社化,共建立103个人民公社,几乎所有农户都参加,平均每个人民公社达8 000多户结果严重损害了农民的积极性。上海农业志123456材材料料二二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特别是安徽,中国领导阶层开始了叫“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责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到1983年底,甚至这些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在私人和集体之间划分收入已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123456材材料料三三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合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

13、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可以肯定,只要生产发展了,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集体经济不巩固的也会巩固起来。关键是发展生产力,要在这个方面为集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邓小平文选第二卷123456(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农村生产关系调整中的什么教训?答案解析答案答案忽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片面追求生产关系的高水平、高速度。解析解析由材料信息判断是生产关系与当时生产力不适应;123456(2)材料二所说的是我国农村生产关系方面怎样的变革?它是否意味着从所有制上否定了前面的成果?为什么?答案解析答答案案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在所有制上否定前面的成果。因为它是在保证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前提下,调整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环节。解解析析由“安徽”“生产责任制”判断是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据此进一步回答问题即可;123456(3)材料三评论农村政策的基本着眼点是什么?答案解析答案答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解析解析由材料信息判断基本着眼点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2345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