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课件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72397857 上传时间:2024-08-13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2.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课件(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第二节 殷商西周文化殷商西周文化殷商西周文化的殷商西周文化的主要主要内内容?容?一、夏文化:一、夏文化:1 1、工具形态由石器、陶器过、工具形态由石器、陶器过渡到青铜器。渡到青铜器。夏朝,中国已夏朝,中国已进入青铜器时代进入青铜器时代。2 2、农业生产已有相当发展、农业生产已有相当发展 论语论语宪问:宪问:“禹、稷躬稼而有天下。禹、稷躬稼而有天下。”3 3、私有制确立、私有制确立 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正是中国原始社会向奴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正是中国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那时氏族、部落的首领都拥有私隶社会过渡的时期。那时氏族、部落的首领都拥有私有财产。传说尧比较富有,舜有储

2、粮的仓库,禹的父有财产。传说尧比较富有,舜有储粮的仓库,禹的父亲曾筑城保护自己的财产。亲曾筑城保护自己的财产。河南偃师二里头宫殿复原模河南偃师二里头宫殿复原模型型4 4、中华文化史上第一个国家政权建立起来、中华文化史上第一个国家政权建立起来1 1、文字:、文字:甲骨文的出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字现,标志着中国文字进入了成熟阶段。进入了成熟阶段。近代甲骨四堂近代甲骨四堂: :郭沫若(字鼎郭沫若(字鼎堂)、董作宾(字彦堂)、堂)、董作宾(字彦堂)、罗振玉(号雪堂)和王国维罗振玉(号雪堂)和王国维(号观堂)。(号观堂)。 “ “甲骨四堂,甲骨四堂,郭董郭董罗王。王。” ” 二、殷商文化二、殷商文

3、化2 2、典籍、典籍:“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惟殷先人,有册有典。”( 尚书尚书多士多士)3 3、青铜器:、青铜器:商代商代青青铜器:四羊方尊器:四羊方尊司(后)母戊鼎司(后)母戊鼎4 4、尊神重巫尊神重巫的的神本文化神本文化“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礼记礼记表记表记)地位最高的神是主宰人间事物的地位最高的神是主宰人间事物的“帝帝”或或“上帝上帝”。商汤伐夏桀时商汤伐夏桀时说,说,“有夏多罪,天命殛有夏多罪,天命殛(jj,诛)诛)之之”、“夏氏有罪,子畏上帝,不敢夏氏有罪,子畏上帝,不敢不正不正”。以尊神重巫为特色的殷商文化,是人类思维水平尚处于蒙昧阶段的以尊神重巫为特色的

4、殷商文化,是人类思维水平尚处于蒙昧阶段的产物。产物。三、西周文化三、西周文化周人的文化转型:从周人的文化转型:从“神本神本”走向走向“人本人本”。周人的周人的“人本人本”文化表现在:建立宗法制、分封制和礼文化表现在:建立宗法制、分封制和礼制三个方面。制三个方面。“制礼作乐制礼作乐”的礼制文化是周代文化的核心内容。的礼制文化是周代文化的核心内容。周公周公画画像像周礼的内容:周礼的内容:一是一是“亲亲亲亲”,贯彻血缘宗族原则;贯彻血缘宗族原则;二是二是“尊尊尊尊”,执行政治关系的等级原则执行政治关系的等级原则。礼记礼记丧服四制丧服四制:“天无二日,士无二主,国无二君,天无二日,士无二主,国无二君,

5、家无二尊,以一治也。家无二尊,以一治也。”周周礼礼祭祭祀祀中国传统中国传统“礼文化礼文化”创始于西周。创始于西周。周人还提出周人还提出“天命靡常,惟德是辅天命靡常,惟德是辅”、“以德配天以德配天”、“敬德保民敬德保民”等思想,这些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治主等思想,这些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治主义、民本主义、忧患意识、义、民本主义、忧患意识、“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等思想的肇始。等思想的肇始。周公戒伯禽曰:周公戒伯禽曰:“ “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亦不叔父,我於天亦不贱贱矣。然我一沐三捉矣。然我一沐三捉发发,一,一饭饭三吐哺,起以待士,三吐哺,起以待士,犹犹

6、恐失天下之恐失天下之贤贤人。子之人。子之鲁鲁,慎慎无以无以国国骄骄人。人。” ” 史史记记 鲁鲁周公世家周公世家“ “周公吐哺,天下周公吐哺,天下归归心。心。” ”曹操曹操短歌行短歌行 第三节第三节 春秋战国文化春秋战国文化“轴心时代轴心时代”(Axial AgeAxial Age)的说法是德国哲学家的说法是德国哲学家卡尔卡尔雅雅斯贝尔斯斯贝尔斯(Karl JaspersKarl Jaspers,1883-19691883-1969)在在智慧之路智慧之路中提出一个人类文化的中提出一个人类文化的“轴心时代轴心时代”的观点。他认为,的观点。他认为,在公元前在公元前800800年到公元前年到公元前2

7、00200年的年的600600年中,出现了希腊年中,出现了希腊的的毕达哥拉斯、德莫克利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毕达哥拉斯、德莫克利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印,印度的度的释迦牟尼释迦牟尼,中国的,中国的老子、孔子老子、孔子等一大批哲人,他们等一大批哲人,他们排除了人类神秘的排除了人类神秘的“原始思维原始思维”对宇宙的神话解释,开始对宇宙的神话解释,开始用理性思维对自然、社会和人进行审视和沉思。用理性思维对自然、社会和人进行审视和沉思。 春秋战国是一个春秋战国是一个“礼崩乐坏礼崩乐坏”、充满战乱的动荡时代,、充满战乱的动荡时代,但中国文化却奏响了辉煌的乐章。但中国文化却奏响了辉煌的乐章。 西周制礼作

8、乐,东周礼崩乐坏。春秋西周制礼作乐,东周礼崩乐坏。春秋300300年,年,“弑君三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十六,亡国五十二”;战国;战国250250年,大小战争年,大小战争220220余次。余次。春秋战国的文化背景春秋战国的文化背景春秋战国文化的核心:百家学说,竞相争鸣。春秋战国文化的核心:百家学说,竞相争鸣。诸子百家中主要学派的特征诸子百家中主要学派的特征1 1、儒家:、儒家:由孔子开创。以由孔子开创。以“仁仁”为学说核心,并为学说核心,并以以“仁仁”释释“礼礼”。(“仁仁”、“礼礼”、“中庸中庸”)孟子提出孟子提出“仁政仁政”(“以民为本以民为本”)。)。孔夫子周游列国(明代孔夫子周游列国(

9、明代无名氏绘圣迹图)无名氏绘圣迹图)夫子退而著书(明代无名夫子退而著书(明代无名氏绘圣迹图)氏绘圣迹图)2 2、道家:、道家:由老子开创,庄子发展之。以由老子开创,庄子发展之。以“道道”为宇宙为宇宙之本源、万物变化之规律。之本源、万物变化之规律。儒、道对比儒、道对比:儒家注重人事,道家崇尚儒家注重人事,道家崇尚“天道天道”;儒家讲;儒家讲求文饰,道家向往求文饰,道家向往“自然自然”;儒家主张;儒家主张“有为有为”,道家倡,道家倡导导“无为无为”;儒家强调个人对家族、国家的责任,道家热;儒家强调个人对家族、国家的责任,道家热衷于个人对社会的超脱。衷于个人对社会的超脱。3 3、法家:、法家:代表人

10、物是代表人物是韩非韩非。重。重“法法”(政令)、(政令)、“术术”(策略)、(策略)、“势势”(权势)。(权势)。4 4、墨家:、墨家:创立者是创立者是墨翟墨翟。倡导。倡导“兼爱兼爱”、“非攻非攻”、“尚同尚同”、“节用节用”等思想。代等思想。代表下层群众(主要是手工业者)的利益。表下层群众(主要是手工业者)的利益。5 5、阴阳家:、阴阳家:代表人物是代表人物是邹衍邹衍。特长是。特长是“深观阴阳消息深观阴阳消息”。“ “邹邹衍睹有衍睹有国国者益淫侈,不能者益淫侈,不能尚尚德,德, 乃深乃深观观阴阳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消息而作怪迂之变变,终终始、大始、大圣圣之篇十余万言。之篇十余万言。” ”( (

11、史史记 孟子荀卿列孟子荀卿列传) ) 先秦诸子百家学说的意义先秦诸子百家学说的意义春秋战国时期的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百家争鸣,是我国争鸣,是我国学术文化学术文化发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日后中国文化发展的基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日后中国文化发展的基础。以后础。以后20002000多年中国古代文化学术发展的道多年中国古代文化学术发展的道路、特点及其中的各种问题、思想(除了佛学路、特点及其中的各种问题、思想(除了佛学的传入之外),都可以从先秦百家争鸣中追溯的传入之外),都可以从先秦百家争鸣中追溯到其到其源头源头。在认识学术文化发展规律方面,先。在认识学术文化发展规律方面,先秦百家争鸣也给了我们重要的启示

12、。秦百家争鸣也给了我们重要的启示。 第四节第四节 秦汉文化秦汉文化一、秦朝的文化统一与思想专制一、秦朝的文化统一与思想专制1 1、文化统一的重要措施、文化统一的重要措施:(:(1 1)“书同文书同文” ” (秦秦篆)篆) 。(。(2 2)“车同轨车同轨”。(。(3 3)“度同制度同制”。(4 4)“行同伦行同伦”。(。(5 5)“地同域地同域”。2 2、思想专制、思想专制:“焚书坑儒焚书坑儒”。李斯:。李斯:“臣请史官非臣请史官非秦记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天下敢有藏诗诗、书书、百家语者,悉诣、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诗、书

13、书者弃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其同罪。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其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史记史记卷六卷六秦始皇本纪秦始皇本纪)“ “焚焚书书坑坑” ”及及“ “坑儒谷坑儒谷” ”遗遗址址二、汉代的儒学独尊与经学兴起二、汉代的儒学独尊与经学兴起主要措施:主要措施:1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汉武帝武帝接受接受董仲舒董仲舒建议)建议)汉书汉书董仲舒传董仲舒传有有“天人三策天人三策”记载了董仲舒关于记载了董

14、仲舒关于“大一统大一统”问题的阐述:问题的阐述:“春秋春秋大一统大一统者,天地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知所从矣。”汉朝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后,继而提出思想统一。汉朝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后,继而提出思想统一。2

15、2、立、立“五经博士五经博士”。推行推行“以经取士以经取士”的选官制度。的选官制度。五经五经博士博士 ,学官名。博士源于战国。秦及汉初,学官名。博士源于战国。秦及汉初,博士的职务主要是掌管图书,通古今以备顾问。博士的职务主要是掌管图书,通古今以备顾问。汉武帝设五经博士,教授弟子,从此博士成为专汉武帝设五经博士,教授弟子,从此博士成为专门传授儒家经学的学官。汉初,门传授儒家经学的学官。汉初,易易、书书、诗诗、礼礼、春秋春秋每经只有一家,每经每经只有一家,每经置一博士,各以家法教授,故称五经博士。到西置一博士,各以家法教授,故称五经博士。到西汉末年,研究五经的学者逐渐增至十四家,所以汉末年,研究五

16、经的学者逐渐增至十四家,所以也称五经十四博士。也称五经十四博士。从汉代开始,传经之学和注经之学成为专门学问,这就从汉代开始,传经之学和注经之学成为专门学问,这就是自汉至清的官方哲学是自汉至清的官方哲学“经学经学”。汉武帝时代今文经学占统治地位。西汉后期古文经学崛汉武帝时代今文经学占统治地位。西汉后期古文经学崛起。两千年间,两派势同水火,直到清末。起。两千年间,两派势同水火,直到清末。何谓何谓何谓何谓“今文经今文经今文经今文经”、“古文经古文经古文经古文经”?所谓所谓“今文今文”和和“古文古文”,最初只是指两最初只是指两种字体。种字体。“今文今文”指的是汉代通行的指的是汉代通行的隶书隶书,“古文

17、古文”指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的古文字指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的古文字(古籀文(古籀文-大篆大篆 ) 。传授经典的学者,所持底本是用战国时古传授经典的学者,所持底本是用战国时古字写的即为字写的即为“古文家古文家”,用隶书写的便是用隶书写的便是“今文家今文家”。 六经均有今、古文之分,如六经均有今、古文之分,如诗诗:鲁鲁诗诗、齐诗齐诗、韩诗韩诗为今文经,为今文经,毛诗毛诗为古文经。为古文经。 大篆大篆隶隶书经典的排列次序各有讲究:经典的排列次序各有讲究:今文经学家将六经次序排列为:今文经学家将六经次序排列为:诗诗书书礼礼乐乐易易春秋春秋(按内容深浅程度排列);(按内容深浅程度排列); 古文经学家将六经次

18、序排列为:古文经学家将六经次序排列为:易易书书诗诗礼礼乐乐春秋春秋(按产生时间早晚排列)。(按产生时间早晚排列)。对待孔子和六经的态度不同:对待孔子和六经的态度不同:今文经学家认为今文经学家认为六经六经皆为孔子所作;古文经学家认为六经是古代史科;皆为孔子所作;古文经学家认为六经是古代史科;今文经学家尊孔子为给后世制法的今文经学家尊孔子为给后世制法的“素王素王”,是改革家;古文经学家认为孔,是改革家;古文经学家认为孔子是子是“先师先师”,是文献整理者。,是文献整理者。治学方法不一样:治学方法不一样:今文经学近于哲学,强调今文经学近于哲学,强调“经世致用经世致用”;古文经学近于史学,讲究考据。;古

19、文经学近于史学,讲究考据。 今、古文经学的不同之处:今、古文经学的不同之处:第五节第五节 魏晋南北朝文化魏晋南北朝文化“ “国家不幸诗家幸国家不幸诗家幸” ”,战乱与割,战乱与割据打破了帝国一统政权,带来思据打破了帝国一统政权,带来思想文化的多元与活跃。想文化的多元与活跃。背景:背景:“ “国国家不幸家不幸诗诗家幸家幸, ,话话到到沧沧桑桑语语始工始工。” ”( (清清沈沈雄古今雄古今词词)特征:特征: 乱世中的乱世中的文化多元文化多元走向。主要表现:走向。主要表现:一、玄学的兴起一、玄学的兴起玄学:魏晋时代,何晏、王弼、向秀、郭玄学:魏晋时代,何晏、王弼、向秀、郭象等将老庄的道家思想与儒家经

20、义揉合而象等将老庄的道家思想与儒家经义揉合而形成的一种哲学思潮。形成的一种哲学思潮。玄学又称玄学又称“三玄三玄”之学,即以之学,即以周易、周易、老子、庄子老子、庄子三部典籍构建自己的三部典籍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理论体系。“玄玄”字出于老子的字出于老子的“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之又玄,众妙之门”。 何晏何晏 石碑拓像石碑拓像玄学之宗旨:玄学之宗旨:“贵无贵无”、“名教本于自然名教本于自然”。重视。重视“本本体体”、“无限无限”等范畴的思等范畴的思辨。辨。郭象庄子注郭象庄子注嵇嵇康康影响与评价影响与评价中国哲学发展到魏晋时期可以说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魏晋玄中国哲学发展到魏晋时期可以说进入了一个新的阶

21、段。魏晋玄学是一种学是一种思辨性很强思辨性很强的哲学,它比较的哲学,它比较注重抽象理论的探讨注重抽象理论的探讨。魏晋玄风,使人们思想得到了解放。由于其追求飘逸自然的人魏晋玄风,使人们思想得到了解放。由于其追求飘逸自然的人生,使得此时期的文学、书法、绘画等艺术都具有了超凡脱俗、生,使得此时期的文学、书法、绘画等艺术都具有了超凡脱俗、超然尘世、自乐逍遥的风格以及对自然的爱好与崇尚。正是因超然尘世、自乐逍遥的风格以及对自然的爱好与崇尚。正是因为这些因素,魏晋风度与魏晋文艺得以成为为这些因素,魏晋风度与魏晋文艺得以成为美学探讨的永恒话美学探讨的永恒话题题。玄学这种思潮,它所倡导的人生态度影响了魏晋南北

22、朝时期的玄学这种思潮,它所倡导的人生态度影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名士,形成了所谓的名士,形成了所谓的“魏晋风度魏晋风度”,为后世人或讥讽或仰慕,为后世人或讥讽或仰慕,影响深远。作为当时名士所追求的人生境界,反对虚伪礼教、影响深远。作为当时名士所追求的人生境界,反对虚伪礼教、崇尚自然任情自有其积极的一面;但其放达的一面也产生了一崇尚自然任情自有其积极的一面;但其放达的一面也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影响些消极的影响。“竹林七贤竹林七贤”指的是晋代七指的是晋代七位名士位名士: :阮籍、嵇阮籍、嵇jj康、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山涛、刘伶、阮咸、向秀和王戎。和王戎。他们放诞不羁,常于竹林他们放诞不羁,常于竹林

23、下,酣歌纵酒下,酣歌纵酒。阮籍阮籍 “ “时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迹所穷,辄恸tngtng哭而返哭而返”。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上古秦汉的方仙道、黄老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上古秦汉的方仙道、黄老道是其前身。道是其前身。因以因以“道道”为最高信仰,认为为最高信仰,认为“道道”是化生宇宙是化生宇宙万物的本源,故名。万物的本源,故名。东汉东汉张道陵张道陵创立的创立的“五斗米道五斗米道”为道教的定型化为道教的定型化之始。之始。南北朝时,嵩山道士南北朝时,嵩山道士寇谦之、寇谦之、庐山道士庐山道士陆修静陆修静首首次使用次使用“道教道教”一词统一各道派。奉老聃为教祖,一词统一

24、各道派。奉老聃为教祖,尊称尊称“太上老君太上老君”。以。以道德经道德经(即(即老子老子)、正一经正一经和和太平经太平经为主要经典。道教的为主要经典。道教的宗教仪式等逐渐完备。道教基本定型。宗教仪式等逐渐完备。道教基本定型。二、道教的发展与定型二、道教的发展与定型道教作为本土化的宗教,它具有鲜道教作为本土化的宗教,它具有鲜明明民族特征民族特征:第一,其:第一,其思想渊源思想渊源于于道、儒、墨哲学流派及传统星相家、道、儒、墨哲学流派及传统星相家、医方家、谶纬家;第二,以上古中医方家、谶纬家;第二,以上古中国尤其是楚文化圈中的种种神话人国尤其是楚文化圈中的种种神话人物来构造物来构造神仙世界神仙世界;

25、第三,在;第三,在教旨教旨上追求上追求“长生不死长生不死”、“得道成仙得道成仙”,符合古代民众的心理。,符合古代民众的心理。三、佛教的传入三、佛教的传入佛教传入中国最早的时间,据记载是西汉末佛教传入中国最早的时间,据记载是西汉末: :哀帝元寿元年哀帝元寿元年 ( ( 公元前二年公元前二年 ) ),博士弟子景卢,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使臣伊存口授受大月氏使臣伊存口授浮屠经浮屠经。佛教始。佛教始传的另一说法是东汉明帝时:明帝永平十年,传的另一说法是东汉明帝时:明帝永平十年,蔡愔蔡愔ynyn赴西域访求佛法返国,邀得大月氏迦赴西域访求佛法返国,邀得大月氏迦叶摩腾、竺法兰来华,并以白马驮回佛像及经叶摩腾、

26、竺法兰来华,并以白马驮回佛像及经卷。其后明帝在洛阳兴建了中国早期的佛寺卷。其后明帝在洛阳兴建了中国早期的佛寺白白马寺马寺,作供奉佛像及佛法之用。综合以上两种,作供奉佛像及佛法之用。综合以上两种说法,说法,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应在两汉之间,约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应在两汉之间,约公元一世纪左右公元一世纪左右。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两晋时,西域高僧两晋时,西域高僧佛图澄、鸠摩罗什佛图澄、鸠摩罗什等来中原讲学、等来中原讲学、译经,弘扬佛法,深得五胡君主之崇信。而中国本土译经,弘扬佛法,深得五胡君主之崇信。而中国本土亦出了不少卓越的高僧,如亦出了不少卓

27、越的高僧,如道安、慧远、法显道安、慧远、法显等。法等。法显显(334(334年年420420年年) )还因有感中国的佛经残缺、戒律末还因有感中国的佛经残缺、戒律末备,於是历尽艰辛,西行到天竺求法,带回大量佛突备,於是历尽艰辛,西行到天竺求法,带回大量佛突经卷,充实了中土佛教的内容。经卷,充实了中土佛教的内容。 南北朝时,佛教进一步隆盛。其时君主大多信奉佛南北朝时,佛教进一步隆盛。其时君主大多信奉佛教,如南朝教,如南朝梁武帝梁武帝三度舍身同泰寺。北朝的君主亦大三度舍身同泰寺。北朝的君主亦大多数崇信佛教,开凿多数崇信佛教,开凿云岗石窟、敦煌莫高窟、洛阳龙云岗石窟、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门石窟等,

28、大量镌刻佛像。此一时期的南方佛教偏向等,大量镌刻佛像。此一时期的南方佛教偏向於义理,以玄思拔俗为高;北方则祟尚实行,重视礼於义理,以玄思拔俗为高;北方则祟尚实行,重视礼佛叩拜。佛叩拜。 法法显儒、玄、道、佛,相儒、玄、道、佛,相激相荡,构成了魏晋激相荡,构成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朝时期乱世中的乱世中的文化多元走向。文化多元走向。第六节第六节 隋唐文化隋唐文化一、文化背景一、文化背景魏晋门阀制度魏晋门阀制度 隋唐隋唐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庶族寒士庶族寒士进入政坛进入政坛二、二、“有容乃大有容乃大”的文化气象的文化气象1 1、兼容并包的宏大气派、兼容并包的宏大气派 政治开明政治开明三教并行:儒、佛、道三教

29、并行:儒、佛、道2 2、广为吸收域外文化、广为吸收域外文化三、风采辉煌的艺术成就三、风采辉煌的艺术成就1 1、诗歌:、诗歌:全民族诗情勃发全民族诗情勃发2 2、散文:、散文:韩、柳韩、柳“古文运动古文运动”3 3、书法:、书法:张旭张旭“草书飞动草书飞动”,李邕李邕“行书纵逸行书纵逸”,颜、柳、欧、,颜、柳、欧、虞虞“楷书端正楷书端正”。4 4、绘画、绘画:“画圣画圣”吴道子。吴道子。尚永亮尚永亮 著著辽宁省博物馆藏。凡四十行,辽宁省博物馆藏。凡四十行,一百八十八字。传为张旭狂一百八十八字。传为张旭狂草之作,极为珍贵。其内容,草之作,极为珍贵。其内容,前两首是庾信的前两首是庾信的步虚词步虚词,

30、后两首是南朝谢灵运的后两首是南朝谢灵运的王王子晋赞子晋赞和和四五少年赞四五少年赞(疑为伪托)。通篇笔画丰(疑为伪托)。通篇笔画丰满,行文跌宕起伏,动静交满,行文跌宕起伏,动静交错,满纸如云烟缭绕,实乃错,满纸如云烟缭绕,实乃草书颠峰之篇。草书颠峰之篇。释文:释文: 东明九芝盖,北烛五云车。飘飖入倒景,出没东明九芝盖,北烛五云车。飘飖入倒景,出没上烟霞。春泉下玉霤,青鸟向金华。汉帝看桃核,上烟霞。春泉下玉霤,青鸟向金华。汉帝看桃核,齐侯问棘(原诗为枣)花。应逐上元酒,同来访齐侯问棘(原诗为枣)花。应逐上元酒,同来访蔡家。蔡家。 北阙临丹水,南宫生绛云。龙泥印玉简(原北阙临丹水,南宫生绛云。龙泥印

31、玉简(原诗为策),大火练真文。上元风雨散,中天哥诗为策),大火练真文。上元风雨散,中天哥(原诗为歌)吹分。虚(原诗为灵)驾千寻上,(原诗为歌)吹分。虚(原诗为灵)驾千寻上,空香万里闻空香万里闻张旭张旭草草书古古诗四首四首第七节第七节 两宋文化两宋文化特征:内省、精致趋向与市井文化勃兴特征:内省、精致趋向与市井文化勃兴一、理学构建一、理学构建以以“理理”为宇宙最高本体,以为宇宙最高本体,以“理理”为哲学思为哲学思辨结构的最高范畴。辨结构的最高范畴。儒家的纲常伦理是儒家的纲常伦理是“理理”的核心。的核心。五位理学大家:五位理学大家: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朱熹。朱熹。

32、理学是儒、释、道三家思想的融合,适应了宋理学是儒、释、道三家思想的融合,适应了宋代重建纲常的需要。代重建纲常的需要。 朱熹朱熹二、宋代文化的雅与俗二、宋代文化的雅与俗(一)士大夫文化(一)士大夫文化雅雅宋词:宋词:词风经婉约、豪放而雅炼、艰深、精致。词风经婉约、豪放而雅炼、艰深、精致。 宋诗:宋诗:诗风趋于雕饰和精致,侧重于表现理念。诗风趋于雕饰和精致,侧重于表现理念。 诗和词都是更多的表现士大夫的慨叹国耻、国诗和词都是更多的表现士大夫的慨叹国耻、国难和爱国忧国的民族气节,或表现士大夫个人难和爱国忧国的民族气节,或表现士大夫个人的闺情相思,士大夫气息极浓。的闺情相思,士大夫气息极浓。 (二)市

33、民文化(二)市民文化俗俗演出场所演出场所:瓦舍、勾栏。瓦舍、勾栏。演出形式演出形式:杂剧、杂技、说浑话杂剧、杂技、说浑话(小品)、说书、讲史、皮影戏、(小品)、说书、讲史、皮影戏、傀儡戏、散乐、清宫调、角抵、舞傀儡戏、散乐、清宫调、角抵、舞旋花鼓、舞剑、舞刀。旋花鼓、舞剑、舞刀。 特征特征:具有多元审美情趣和广阔的具有多元审美情趣和广阔的普适性。普适性。第八节第八节 辽夏金元文化辽夏金元文化特征: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冲突与融汇特征: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冲突与融汇一、一、 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冲突的双重效应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冲突的双重效应二、元杂剧及其文化意义二、元杂剧及其文化意义“元曲四大家元曲

34、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还有王实甫。关汉卿、王实甫被誉为杂剧双璧。还有王实甫。关汉卿、王实甫被誉为杂剧双璧。 元杂剧的文化意义元杂剧的文化意义:在形式上,它把歌唱、说白、在形式上,它把歌唱、说白、舞蹈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民族风格的舞蹈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民族风格的完整的戏曲艺术形式;在内容上,元杂剧表现了当完整的戏曲艺术形式;在内容上,元杂剧表现了当时知识分子的心声,谴责黑暗,倾吐不平,追求美时知识分子的心声,谴责黑暗,倾吐不平,追求美好未来,追求真善美。好未来,追求真善美。三、规模盛大的中外文化交流三、规模盛大的中外文化交流第

35、九节明清文化第九节明清文化特征:沉暮与开新特征:沉暮与开新一、空前严厉的文化专制一、空前严厉的文化专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1、大兴文字狱:、大兴文字狱:庄廷龙庄廷龙明史稿明史稿案案 、戴明世戴明世南山集南山集案案 、吕留良、吕留良文选文选案案 。 2 2、崇正宗、灭异端、崇正宗、灭异端:明清崇尚的正宗是程朱理:明清崇尚的正宗是程朱理学。学。二、早期启蒙思潮二、早期启蒙思潮代表人物:李贽代表人物: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黄宗羲黄宗羲三、古典文化的大总结三、古典文化的大总结图书典籍图书典籍 :永乐大典永乐大典 、古今图书集成古今图书集成 、康熙康熙字典字典 、四库全书四库全书 四、西学东渐及其中断四、西学东渐及其中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