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歧义现象分析@学习要点1.了解汉语歧义格式的基本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72357172 上传时间:2024-08-13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3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节歧义现象分析@学习要点1.了解汉语歧义格式的基本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第七节歧义现象分析@学习要点1.了解汉语歧义格式的基本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第七节歧义现象分析@学习要点1.了解汉语歧义格式的基本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第七节歧义现象分析@学习要点1.了解汉语歧义格式的基本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第七节歧义现象分析@学习要点1.了解汉语歧义格式的基本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节歧义现象分析@学习要点1.了解汉语歧义格式的基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节歧义现象分析@学习要点1.了解汉语歧义格式的基本(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节第七节 歧义现象分析歧义现象分析 学习要点 1.了解汉语歧义格式的基本类型 2.重点是由于句法结构层次、关系不同以及语义指向、语义关系不同而引起的歧义 3.能够运用语音、词汇、句法等方法对歧义结构进行分化。 一、什么是歧义现象 例1: 男人离开了女人就不能活。 男人离开了,女人就不能活。 男人离开了女人,就不能活。 例2: 相信的是傻瓜。 傻瓜相信。 相信傻瓜。 歧义现象是指一个语言片段可以作两种或两种以上语义理解的语言现象。 歧义类型 歧义现象分析 歧义格式 歧义的消除 二、歧义类型 根据歧义现象的存在方式,可分为: 口头歧义 歧义 书面歧义 (一)口头歧义主要是由同音词造成的。 你q

2、zhng考试考得怎样?(期中/期终) 这个女人有点jioq。 (娇气/骄气)(二)书面歧义 根据歧义产生的根源,可分为: 词汇歧义:在词汇层面产生的歧义 书面歧义 组合歧义:在句法组合层面产生的歧义 1词汇歧义主要是由词的多义性引起的。 我去上课。 (讲课/听课) 这些人多半儿是暨南大学的学生。(超过半数/大概) 语法组合歧义2组合歧义 语义组合歧义 (1)语法组合歧义 词类不同产生的歧义。 饭不热了。 (形容词/动词) 这篇文章你给我看看。 (动词/介词) 他原来是教师。 (语气副词/时间副词) 词和短语同形产生的歧义。 存粮多一点好。 进口苹果! 结构关系不同产生的歧义。 进口彩电 学习文

3、件 (述宾关系/偏正关系) 学校医院 祖国人民 (偏正关系/联合关系) 想起来 说下去 (述宾关系/述补关系) 结构层次不同产生的歧义 现 代 战 争 小 说 a. 偏正 b. 偏正 他 们 三 个 一 组 a. 主谓 b. 主谓 有的时候,结构层次的不同要在第二层才能显现出来。 如: 打死老虎的人 打 死 老 虎 的 人 a. 偏 正 述 宾 b. 偏 正 述正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歧义短语歧义的产生,既涉及到结构层次方面,也涉及到结构关系方面. 安 徽 和 江 苏 的 部 分 地 区 a. 偏 正 b. 联 合 有的歧义短语歧义的产生,除了结构层次和结构关系的原因之外,还会涉及到词类的问题。

4、 没 有 买 票 的 a. 述 宾b. “的”字结 构 (2)语义组合歧义 语义关系不同产生的歧义 语义关系是指隐藏在句法结构后面,由词语的语义范 畴所建立起来的关系。如: “拍打” 施事 受者 工具 时间 处所 语义关系不同产生的歧义 这个人谁都不认识。(这个人施事/受事)鸡不吃了。 (鸡施事/受事)提拔团长 (团长受事/结果)他拍打 (施事动作)拍打桌子 (动作受事)用手拍打 (工具动作)昨天拍打 (时间动作)在教室里拍打 (处所动作) 语义指向不同产生的歧义 语义指向指句法结构中的某一成分跟其他成分之间在语义上的联系。 他 砍 快 了。 他 砍 累 了。 他 砍 光 了 树。 他 把 刀

5、 砍 钝 了。 语义指向不同产生的歧义 他 在车厢上 贴 标语。 前指:他在车厢上+他贴标语 后指:他贴标语+标语在车厢上 我们学校 就 去 了 二十几个人。 前指:去的人多 后指:去的人少歧义类型总结: 口头歧义 歧义 词汇歧义 词类不同产生的歧义 词和短语同形产生的歧义 书面歧义 语法组合歧义 结构关系不同产生的歧义 结构层次不同产生的歧义 组合歧义 语义关系不同产生的歧义 语义组合歧义 语义指向不同产生的歧义 语境歧义不是由于语言要素而是由于背景语境而引起的歧义。例1: “缚而杀之,何如?” (三国演义第四回)例2: 大 炒 驴 饼 饼 肉 (北京某饭馆玻璃橱窗上特色食品名)三、歧义格式

6、(1)动+名 学习文件 表演节目 (述宾关系/偏正关系) 学习日语 表演杂技 (述宾关系) 学习园地 表演中心 (偏正关系) 歧义产生的条件: A动词能够支配名词(动词为及物动词); B动词能够修饰名词。( 2)名1 + 名2 学校医院 奶牛面包 (联合关系/偏正关系) 工人农民 语文数学 (联合关系) 教工宿舍 北京地图 (述宾关系) 歧义产生的条件: A“名1”可与“名2”并列,它们是属于同一义类的事物; B“名1”可以修饰“名2” (3)动 + 名1 + 的 +名2 撞 倒 弟弟 的 自行车 爱 人民 的 总理 a. 述 宾 a. 述 宾 b. 偏 正 b. 偏 正 述 宾 述 宾 撞倒

7、路边的自行车 爱北京的烤鸭 (述宾关系) 撞倒柱子的自行车 爱小猫的明明 (偏正关系)歧义产生的条件: A“动”能支配“名1”,也能支配“名2”; B“动+名1”能修饰“名2” C“名1”可以修饰“名2” (4)动 + 形 + 名 打 死 老 虎 写 好 文 章 a. 述 宾 a. 述 宾 b. 述 宾 b. 述 宾 增大音量 查清问题 (述述补宾关系) 穿大棉袄 买新教材 (述宾偏正关系) 歧义产生的条件: A“形”能补充说明“动”的结果; B“形”能修饰“名”。(5)数量 + 名1 + 名2 一 个 学生 的 建议 两个 学校 的 领导 a. 偏 正 偏 正b. 偏 正 偏 正 一位学生的

8、建议 两位学校的领导 一项学校的建议 两所学校的领导 歧义产生的条件: A“数量”既能修饰“名1”,也能修饰“名2”; B“名1”能修饰“名2” (6 6)名)名1 1+ + 和和 + + 名名2 2+ + 名名3 3 哥哥 和 姐姐 的 朋友 a. | 偏 | |正| |联 | |合|b. |联 | | 合 | |偏| | 正| 哥哥和远房的姐姐 安徽和东边的江苏 (联合关系)哥哥和姐姐的房间 安徽和江苏的农产品 (偏正关系) 歧义产生的条件:歧义产生的条件: A“名1”能与“名2”并列; B“名1”能与“名2的+名3”并列。(7)名1 + 在名2上/里 + 动 + 名3 他 在桥上 画 画

9、。 a. 他在桥上 + 他画画 b. 他画画 + 画在桥上 我在黑板上写字 。 弟弟在火车上贴海报。 (有歧义) 我在家里写字。 妈妈在飞机上看海。 (名2只指向名1) 我在轮胎里打气。 赵军在鼻孔里滴药。 (名2只指向名3) 歧义产生的条件: A“名1”是“动”的施事,“名3”是“动”的受事; B“名2”是处所词,“名2上/里”可以是“动+名3”动作发出以后“名3”存在的处所,也可以仅仅是一个静态的位置,“名3”存在于什么地方不清楚。 (8)连 + 名 + 也/都 + 不/没有 + 动连厂长也不认识。 (有歧义) 连门卫都没看见。 (有歧义)连厂长都没出席。 连王老师都不会。 (“名”是施事

10、)连荔枝都不认识。 连茶都没喝。 (“名”是受事)歧义产生的条件是:A“名”是表示人或动物的名词;B“动”是及物动词,表示的动作既能由“名”发出,又能支配“名”。 四、消除歧义的手段(一)利用语音 1轻声。 我想起来了。 他爬过山没有? 2重音。 他最喜欢游泳 他最喜欢游泳。 他最喜欢游泳。 只好去一次了。 只好去一次了。 只好去一次了。3停顿 例1: 我讲不好。 我讲不好。 我讲不好。 例2:一个半知识分子。 一个半知识分子。 一个半知识分子。(二)改换词语或改变句式 1改换句法结构中的某个关键性词语。 参加会议的有三个医院的领导。 (有歧义) 参加会议的有三所医院的领导。 (无歧义) 参加

11、会议的有三位医院的领导。 (无歧义)2. 变换句法成分的次序。 安徽和江苏的部分地区遭受了水灾。(有歧义) 江苏的部分地区和安徽遭受了水灾 (无歧义)3变换句式。 台上摆着酒席 。(有歧义) 酒席摆在台上。 台上摆着酒席。 台上正在摆酒席。(三)利用语境利用句子内部词语的语义制约消除歧义。 发现敌人的哨兵。 (有歧义) 他就是那位发现敌人的哨兵。 (无歧义) 我们在前方不远处发现敌人的哨兵。 (无歧义)利用上下文的语义制约消除歧义。 鸡不吃了。 (有歧义) 鸡不吃了,钻到鸡窝里去了。 (无歧义) 鸡不吃了,我已经吃饱了。 (无歧义) 利用交际时具体语境的制约(包括说话时具体的对象、场景、身份等)消除歧义 顾客对服务员说:“我要炒肉丝。” 学生出门时对家长说:“我去上课。”作业:下列语句有的歧义,有的没有歧义。有歧义的,请指出歧义产生的原因。1 保留意见2 通知学生的条子。3 我们小组讨论。4 小张不要了。5 追得我满头是汗。6 他哪儿都不去。7 陈玲是前年生的孩子。8 喜欢的是他的妹妹。9 他们一个也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