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72355682 上传时间:2024-08-13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91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1 - 长丰县实验高中 2015 2016 学年秋学期高二语文 集 体 备 课 教 案 备课教师:史玉立 邵芝蓉 项目 内容 课题 伶官传序 修改与创新 教学 目标 了解欧阳修在宋代散文史上的地位和作者写作本文给伶人立传的目的。 1、德育目标:盛衰成败在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 2、知识目标:A 掌握实词:原,恨,其,乃,纳,何其,函 组 告,抑,忽微,逸豫。 C、虚词:于,为, D、词类活用:兴,亡身,函梁,夜呼,东出, F、古今异义:至于 3、能力目标: A 筛选主要观点,论据,论证的信息能力 B、掌握词类活用的相关知识 教学重、 难点 1、词类活用 2、课文第三段

2、。 3、对名句的理解 。 教学 方法 启发式与讨论式相结合 教学 过程 一、导入: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唐宋八大家中宋代的三位文学家的作品, 苏洵、苏轼、王安石,今天我们学习欧阳修的作品, 伶官传序 。欧阳修不但是文学家,他还是一位史学家。他著有两部史书,一部是与人合编的新唐书 ,一部是新五代史 。是二十四史之一。今天我们学习新五代史中伶官传 。清代文学家沈德潜认为本文 “抑扬顿挫,得史记神髓, 五代史中第一篇文字。 ”对本文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品味一下这篇文章。 二、释题: 师:伶,乐工,艺人。伶官,乐工作了官。 伶官传记叙了五代时期后唐庄宗李存勖宠幸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人

3、乱政误国的史实。庄宗喜好音乐戏曲,宠爱伶人,封许多伶人做了官,这些伶官出入朝廷,作威作福,使朝政日坏,后发生暴乱,伶官郭从谦带人围困庄宗并将他乱箭射死,李克用谪亲子孙全被诛杀。本文就是基于这样的史实而写的序。 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至皇祐五年(1053)间所撰。在二十四史中,有两部五代史 :宋初宰相薛居正奉诏监修的称旧五代史 ,欧阳修撰的名为新五代史 。 新五代史以纪传体记载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的史实。其列传中有合传伶官传 ,记载了敬新磨、景进、史迩怼 - 2 - 邸? 本文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 。作者欧阳修(1007-1072)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

4、一居士,卒谥文忠。吉州永丰人。官至枢密副使,参加政事。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 “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 ”客曰: “是为五一尔, 奈何?” 居士曰:“以吾一翁, 老于此五物之间, 是岂不为六一乎?” 欧阳修是北宋文学革新的领导人物。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为文以韩愈为宗,大力反对浮靡的时文,倡导有内容的古文。他的散文多议论当事,切中时弊,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他积极培养、提拔、奖掖后进,著名的古文家三苏父子、曾巩、工安石等都出自他的门下。他在散文、诗词

5、创作和史传编写、诗文评论上有很高的成就,其中以散文的造诣为最高。著有新五代史 、 欧阳文忠公文集 ,又与宋祁等合修新唐书 。 宋史卷三百十九史传。 伶官传序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的短序。 伶官传是一篇合传,写了敬新磨、景进、史彦琼、郭从谦四个伶人。伶官,指古代宫廷乐官。本文是指供奉内廷,授及官职的令人。后唐庄宗李存勗宠幸伶人,让许多伶人做了官,这些伶人仗其势,擅权乱政,使唐朝廷上下离心,互相猜忌,祸乱不息,终成叛逆,欧阳修写伶官传并冠以短序,是为了告诫当时北宋王朝执政者,以庄宗宠幸伶人,身死国灭的历史事实为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并阐明了国家盛衰成败由于人事的深刻道理。 四、时代背景介绍

6、。 五代(907-960)指唐宋之间的五个封建朝廷, 即后梁、 后唐、 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在这 53 年间,先后换过四姓十四个国君,篡位、弑君现象屡见不鲜,战乱频仍,后唐庄宗就是被杀的一个。庄宗称帝后,迷恋优伶, “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 ,于是被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所惑,使其得以重权在握。庄宗同光四年(926 年),贝州将领皇甫晖兵变,叛乱四起,拥有兵权的史彦琼拒不发兵,后又单人独骑逃走。庄宗亲征败北,众叛亲离,郭从谦又乘危作乱,乱箭射死庄宗。100 多年后欧阳修就此事发表感慨,借事论理,指出王朝兴亡不在“天命”而主要在于“人事” 。 五、学生自读课文

7、正音。 强调:矢(sh) 盛:shng(盛衰之理);chng(盛以锦囊) 函(hn) 六,课文上的知识点 原:用作动词,推原,意指推究事物的根本原因。 函:动词,装在木匣子里。原意是匣子。 本:动词,溯本、推求,跟“原”意思相同。 七、自读要点(学生讨论)。 找出论点。 文章开门见山提出论点: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无命,岂非人事哉!”连用两个感叹句表明作者对“盛衰之理”的重视,对“岂非人 - 3 - 事”的强调,用一个“原”字推寻原因,点出庄宗得失之事,引出文章主要论据,确定全文论证的内容。 “虽曰岂非”是反诘语气的转折复句,葸在强调后者。 找出论据。 主要是叙述庄宗接受父命、报仇雪耻,后来

8、由胜转败、由盛转衰的事实。 文章如何通过正反论证突出中心论点的? 文章在叙事中融人作者的议论,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引史评史,就史论事,在真实记述史实的基础上加以客观分析、评论,从中归结出道理,告诫人们汲取历史教训,这是史论文章的目的和特点。先写晋王临终遗嘱,庄宗恪守父命,出兵报仇,终于凯旋,有“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的“壮举” 。证明“成则由人”的道理。次写庄宗报仇雪耻后,以为大功告成,不思强盛,宠信伶官,由盛而衰,最后落得仓惶出逃、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的“惨状” ,证明了 “败亦由人”的道理。文章用对比手法和情感强烈的句式,写出盛衰、成败两个方面,最终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

9、亡身”的道理,印证了开头的论点,加强了文章的说理性,在最后一段进一步推论,仍用“方其及其”的对比句式,推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道理,扩展了论点,照应了题意,加强了文章的思想性。 八、讨论:如何理解文章内容与题目之间的关系? 伶官的情况在传内已作了详细叙述,不必重复。庄宗的衰败正是由伶官所引起,作者以历史为鉴,就伶官乱政误国之事评述国家兴亡盛衰之理,以史论事,内容联系紧密,重点落实在庄宗盛衰的史实和评论上,文章最后也提到“数十伶人困之”的事实,使伶人的作乱和后唐的盛衰过程直接联系起来,突出中心。 板书 设计 胜衰之理 岂非人事 (庄宗得失可知) 恪守父命 仇雠已灭 意气之盛 何

10、其衰也 得之易 守之难 成败皆人 谦受益 满招损 历史教训: “夫祸患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哉?” 教学 反思 - 4 - 项目 内容 课题 祭十二郎文 修改与创新 教学 目标 1、 基础知识目标: 以情动人的文笔, 分析作者叙事陈情怎样逐层深入,准确反映笔者思想境界。 2、思想教育目标:亲情真实情感的展示。 3、能力培养目标: 指导学生体味其用词的精练准确和生动形象。 感知本文抒发的对亡侄的无限哀痛和凄楚的宦海沉浮的人生感慨。 教学重、 难点 教学重点: 本课主要是以情动人,在指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之后,让学生找出叙述作者亲情的语句,进而分析作者叙事陈情怎样逐层深入,达到抒情的目的

11、。 教学难点:祭文的情感。 教学 方法 教学 过程 (一)导入: (通过贴近生活的实例来联系并且引出所讲课文) 人生在世总会经历种种的悲欢离合,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有聚就有散,生离也许就意味着死别。我们要珍惜生命,珍惜自己和亲朋好友,然而,有时生命是那样的脆弱,不会因为我们的珍视和眷恋而停留。虽然“死者常已矣” ,但给后人留下了无限的思念和感伤。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就是一篇感人至深的祭文祭十二郎文 。 (二)介绍作者(在从前的语文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过韩愈,但是本处作以概括的陈述,以提供参考,并温故知新。 ) 1。 韩愈简介 文学成就: 韩愈,字退之,也称韩昌黎,唐代著名文学家。

12、他生活在中唐时期,在文学方面影响很大,他的主要贡献是与柳宗元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 ,恢复先秦、西汉的优秀散文传统,摒弃南北朝以来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他主张文章要有充实内容,学习古文应“顺其意而不顺其辞” ,力求“文从字顺” ,这些主张是进步的积极的,并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宋代欧阳修、 “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明清两代归有光、唐顺之、方苞、姚鼎等许多著名散文家都是继承了韩柳的文学传统或受其明显的影响在各自的散文创作中取得辉煌成就。 韩愈在散文创作中,实践了他的文学主张写了大量的政论、赠序、杂说、 祭文、 墓志铭,他的议论文很少引经据典地说教,而是以形象化的语言、生动的比喻和鲜明的对比手法,写

13、得很有说服力,师说是典型一例;记叙文也十分生动,写人、记事状物都很感人。 (三)写作背景 韩愈三岁时就死了父亲,而后由兄嫂抚养长大。长兄韩会无子,次兄韩介有子韩圭成,在族中同辈排行十二,故称十二郎。按封建社会的规矩,十二郎过继给韩会为子,因此韩愈与十二郎自幼相守,历 - 5 - 经患难“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 ,感情深厚,虽为叔侄,却情同手足。成年后,韩愈仕途不顺,二十五岁方登进士第,后做官又触犯权贵,触怒唐宪宗,多次遭贬,因四处漂泊很少与十二郎见面。后唐穆宗继位,韩愈官运好转,叔侄二人能够相聚之时,突然传来十二郎病亡的噩耗,使韩愈悲痛欲绝,也勾起他辛酸的回忆,于是写下这篇祭文。 在韩愈诸多

14、优秀的抒情散文里, 祭十二郎文 当推为其中的佼佼者,该文在我国浩繁的古代散文作品中,亦是不可多得的珍贵名篇,历来被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 。十二郎,是韩愈的侄子,名老成,他在韩氏族中排行第十二,故称为十二郎。韩愈与十二郎从小生活在一起,情逾一般骨肉。唐德宗贞元二十年(804),在京城长安(今西安)任监察御史的韩愈骤闻十二郎死讯,悲不自胜,痛悼万分。在这种巨大的感情压力下,自他胸臆涌出了这篇千古至文。 (四)文体介绍 祭文一般总是赞颂死者的功业或德行,而本文尽脱窠臼,没有一句赞颂的话(只是在文中顺便提到伯兄的 “盛德” 和十二郎的 “纯明” ),专从骨肉至情方面下笔。祭文通常是祭奠亲友的有固定形

15、式的文辞,也有用以祭神祭物的。韩愈的这篇祭十二郎文 ,却一改过去惯例,不单在形式上用的是散句单行,在内容指向上也一任情感的激荡,通篇追叙他与十二郎的共同生活和深厚情谊,以及渲泄十二郎之死所带给他的莫大哀痛。 这种对祭文体的创变, 适应了作者情感表达的需要,进而也使该文形成了“以情胜”的鲜明艺术特色。 作为祭文,因为其内容和形式都容易公式化,所以为后人传诵的不多。但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却不拘格式,写得情真意切,生动感人,为后人传诵。 (五)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差,设计基础知识练习。 可以由学生尝试串讲课文。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 作些必要的点拨,并对以下一些重要字词加以强调和讲解。 1、通假字: 远

16、具时羞之奠:羞通“馐” ,美味食物。 零丁孤苦:零丁通“伶仃” ,孤独的样子。 皆不幸早世:世通“逝” ,死。 敛不凭其棺:敛通“殓”给死人穿衣入棺。 2、词类活用: 恐旦暮死:旦暮,名词活用状语,在早晚之间,过不了多久。 吾兄之盛德而夭起嗣:夭,动词使动,使早死。 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业,名词作动词,继承的事业。 长吾女与汝女:长,动词使动,使长大。 3、古今异义: 少年:古代指青年男子,与老年相对。 4、句式: 惟兄嫂是依:惟是是文言文中一种宾语前置的句式。 吾佐董丞相于汴州:状语后置。 (六)分析课文,整体感知。 - 6 - 1鉴赏古代散文,要强调朗读,要以阅读为基础。读懂是前提,然后才

17、能走进作者创造的意境,联想想象,体会作品内涵,与作者同悲同喜。 齐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并且尝试概括作者的感情。教师在学生复述过程中不断的加以补充讲解,使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能够逐渐理清思路,揣摩文意。 2明确: 祭十二郎文全文共十二个自然段,全文开头几句是祭文开头的固定格式, 正文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 1 自然段交代了写祭文的时间,叔侄关系、远奠的方式。用第二人称写法,如与亡者衔哀面语,虽说此段是祭文固定格式,但饱含深情至哀,确立了全文的情感基调。 第一部分:2、3 两自然段,写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第 2 自然段诉说自己的家世的不幸,在不幸中叔侄二人“未尝一日相离” ,情

18、同手足。 第 3 自然段回忆与十二郎离别后的三次见面和三次见面未果的经历,痛惜成年后二人离聚不定,竟成永诀,为此抱恨终身。 第二部分:4 至 9 自然段,写十二郎之死。 第 4 自然段哀叹自己未老先衰本该早死而未死, 十二郎年少康强,不该早死而竟死,两相对照极度悲哀。 第 5 自然段倾诉自己遭受巨大打击精神恍惚,对十二郎的死不愿相信又不得不相信的惨烈心情。 第 6 段表达自己希望“从汝而死” ,死后与侄儿相见的愿望,倾诉视死为幸的至悲至痛。 第 7 自然段联想到自己的和侄儿的孩子,说他们难以健康成长,悲痛至极连忌讳和不吉利都不顾及了。 第 8 自然段推断侄儿猝然而死的病由,倾诉自己“未始以为忧

19、”的痛悔之情。 第 9 自然段推测侄儿的死期, 倾诉自己不能确知侄儿死期的悲哀。 第三部分:第 10 自然段至篇末,写对十二郎及其遗孤的吊慰,交代迁葬及教养遗孤等事。 第 10 自然段吊慰遗孤,为侄儿安排身后事,告慰侄儿在天之灵。 第 11 自然段为侄儿的死而归罪自己, 恸哭长号, 告诉侄儿自己已是万念惧灰,仅存替侄儿教子嫁女的心愿而已。 第 12 自然段全文结束, “言有穷而情不可终,为侄儿的死而痛伤不已。 ” (七)体味抒情色彩 集体朗读 5、10 自然段(联系课后练习二) ,诵读时要注意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感情来。 明确: 第五自然段是作者得到侄儿猝死消息的一段,作者连用了三个“邪” ,

20、三个“也”和三个“乎”和五个“矣”来抒发感慨,表示不愿 - 7 - 意相信十二郎的死是真的,又不得不相信的矛盾心理。 本文在一些语句中连用的这些连词和语气词,其作用: 1、 加重语气,使表达的感情更加强烈。 2、 可以押韵和增强文章的节奏,从而增强作品的感人力量。 (八)总结 全文 12 段环环相扣, 以悲痛之情为线索组织全文, 体现思路的发展,先回忆叔侄相依为命,感情至深,这是前提;接着围绕侄儿的死叙写自己的惶惑、痛悔和强烈的感情震荡,为高潮奠定基础;最后诉说自己的心迹, 在恸哭长号中伤痛之情达到高潮。 全文写来情真意切,感人至深,读后令人潸然泪下。 (九)作业 1、仔细朗读课文,体味作者情

21、感的感人力量。并且反复阅读抒情段落。 2、完成课课达标相关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鉴赏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 2、在诵读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融于字里行间的真切的亲情。 教学过程: (一)检查朗读。抽查学生个读,要求学生带着自己的体会去朗读。其他学生体会文中情感。 (二)体会文中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感人效果 1、 提问: 文章从哪些方面写了韩愈的家境身世?请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 明确: (1)少年孤苦:吾少孤 惟兄嫂是依 零丁孤苦 两世一身,形只影单 在孙惟汝,在子惟吾 (2)为了谋生聚少离多: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又四年,遇汝从嫂丧来葬 又二年汝来省吾,止一岁 吾去汴州,汝不果来 吾佐

22、戎徐州;汝又不果来 (3)未老先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牙齿动摇 我自今年来,苍苍者与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欲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 (4) 子女年幼:汝之子始十岁,吾之子始五岁, 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 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 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 2、本文以抒情为主,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重在抒情的段落,看看有没有标志性的词语。 明确: 本文的抒情段落是 2、5、10、11 自然段,以“呜呼”作为标志。 3、 本文并非连续抒情, 而是把难以抑制的悲哀融于家常琐事之中, - 8 - 尝试分析这种抒情特点。 学生可以分组讨论,教师归纳。 明确:作者感情的抒发是

23、波浪式的。 (1)作者沉痛之情积蓄已久,所以一提起笔感情便禁不住喷涌出来。少年孤苦,而如今自己的童年伙伴侄儿也离开人世,着诸多的不幸怎么能够不引发作者的悲痛?于是作者首次抒情。 (2) 回忆自己同侄儿的三会三别之中。 (3)叔侄二人已经变成永别,所以悲情再起。侄儿的死,自己不愿意相信,但是那已经变成事实,所以抒发了自古以来的至悲至痛之感。 (4)通过感情的再次宣泄之后,文章又转入了低沉的叙述。推测侄而死亡的日期等。 (5)作者好象在同死者对话,但是想到侄儿的生、老、病、死、葬料理不到,就又陷入了沉痛的自责中,悲情再一次喷涌而出。 全文悲起悲结,中间穿插了两次叙述。抒情是主题,叙述是悲情的依托。

24、悲情在回忆中不断加深。 4、本文写得极度悲痛,请思考作者在悲侄之死的同时,还抒发了哪些悲情? 明确: (1)悲叹家族人丁不兴。 (2)悲叹自己仕途失意。 5、作者是怎样在这些看似平淡的家境叙述中抒发悲情的? 明确: 作者写此文不是在赞颂死者,而是在倾吐自己的悲痛心情。 作者紧紧围绕叔侄生离死别这个中心,选取那些值得怀念、忧戚的生活琐事来写,充满生活气息,让人感到真实可信。 但是作者又不是在纯粹的叙事,而是在叙事中,侧重书写自己的无比哀痛之情,使得叙事抒情水乳交融。 (三)艺术手法的体现 提问:本文作为一篇优秀的古代散文,其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请归纳艺术手法体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 1、破骈为散

25、,自由多变的形式。 2、强烈的抒情性和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四)组织学生辩论 辩题:商品经济时代还要不要亲情 甲方:任何时候都不能够丢亲情。 乙方:商品经济时代,适者生存,不能因亲情阻碍了前进的步伐。 (五)总结 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在写作本文时,一改以前祭文死板的骈文形式,破骈为散,通过自由抒写的散文形式,尽情的倾吐自己心中的悲痛,开了祭文自由抒情的先河,我们应该学习韩愈的创新精神和治学态度。 (六)作业 - 9 - 完成课课达标相关内容 板书 设计 幼时为伴,未尝相离(2) 1生离之情 三别三会,聚少离多(3) (遽尔汝殁,抱憾终生) (3) 少、强先殁,不合常情(4) 惊闻噩耗,疑梦

26、非真(5) 融情于事 2死别之情 若死有知,愿从汝死(6) 子孙幼弱,睹之生悲(7) 病因死期,萦迥于心(8、9) 吊慰、改葬,事事不忘(10) 3祭奠之情 行负神明,追悔莫及(11) 抚孤成立,馀年之愿(11) 教学 反思 项目 内容 课题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修改与创新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并积累文言字词句知识。 了解文章的结构内容,把握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通过阅读人物的的几个事件,把握人物形象。 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哲理深意。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提要钩玄,归纳梳理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一文的文言基础知识。 2、通过反复诵读,理解贯穿本文其中的感情逻辑和思想逻辑,把握

27、形散神聚的特点。 3、情感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与文与可之间的深厚情谊。 感受文中所包含的哲理美和情感美。 教学重、 难点 1 、归纳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 2 、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哲理深意。 教学 方法 教学 过程 一、导语设计 古人颇得竹的灵气,酒醉竹林,其意也融融。几枝劲竹,势冲霄汉,似恬隐君子、逍遥书生。一丛竹,婀娜多姿,清丽映日,也似风 - 10 - 雨丽人、江南才女。古人依竹而居,杖竹而行,几千年来朝夕相处,风雨沧桑,自然陶冶了一股竹的文化氛围,中华民族的竹文化堪称源远流长。竹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竹又被文人画得生气勃勃。柯九思就有题文与可画竹 : “跫然何处见生气

28、?仿佛空庭月落时。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苏轼一起领略文与可画竹的高超技艺。 多媒体显示墨竹图及苏轼诗: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二、作家作品 1 、苏轼 苏轼(10371011)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出身于一个有文化修养的家庭,父亲苏洵早有文名,母亲能教他读汉书 ,家庭的教育,前辈的熏陶,以及他自己的刻苦学习,青年时期的苏轼就具有广博的历史文化知识和多方面的艺术才能为欧阳修等所称颂。一生留下二千七百多首诗,三百多首词和许多优美的散文,赤壁赋 后赤壁赋 赤壁怀古等名篇。苏轼的思想比较复杂,儒家和佛老思想在

29、他世界观的各方面往往是既矛盾又统一的。他少年就爱好庄子的文章,后又喜和僧人来往,在生活上他认为“游于物之外”则“无所往而不乐” ,要求以安然的态度应物, “听其所为”而“莫与之争”更多地表现了佛道二家起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洒脱态度。然而他从儒家出发的比较现实的生活态度,又使他对佛家以懒散和老庄的放逸有怕警惕,因此他一生在政治上屡受挫折,但在文艺创作上始终孜孜不倦,没有走向消极颓废。 元丰二年(1079)七月七日,苏轼在晾晒书画时,发现亡故的文与可送给自己的一幅筼筜谷偃竹图见物生情,就写了这篇杂记。文与可生前曾以这样的竹子为题材,作画赠与苏轼,本文即以此画为线索,叙述作者和文与可的深挚友谊及暑物思

30、人的悲痛,写得庄谐相衬,情深意切,是篇典型地体现苏轼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特点的优秀散文。 2 、文与可 学生参看注释,教师补充。 文与可(10181079) ,是苏轼的表兄,比苏轼大 18 岁。文与可以善画竹闻名于世, 是当时墨竹画派的代表人物。 神宗熙宁八年(1075)出任洋州( 今陕西洋县) 知州。 元丰二年(1079)正月改知湖州( 今浙江湖州) ,赴任途中死于陈州( 今山东诸城) 。 据有关史料说,他在自己的寓所周围种了许多竹子,无论冬夏,晴雨,晨昏,他都要仔细观察竹子,研究其在不同的季节、不同天气里的变化和姿态。时间久了,他墨绘的竹子,幅幅动人,富有生气。他的一个好友曾题诗赞叹: “

31、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 ”这就是说,与可在落笔前,就把竹子的形象孕育在心中了,即“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 苏轼自己不擅作画,但文章却从“胸有成竹”中精辟的展示了从观察到构思,从学习到实践,再到表达这一艺术创作的主要环节和基本过程。 其实, 文章并非仅仅在告诉人们该如何去作画,“予不能然也, - 11 - 而心识其所以然” ,这里面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寓意。 三、知识积累 1 、通假字 少纵即逝矣(稍) 与可没于陈州(殁) 2 、古今异义 月落庭空影许长(古:这样;今,也许) 废卷而哭失声(古:停下,放下;今,废弃) 吾将以为袜(古:把当作;今,认为) 发函得诗(古:打开;今:发送) 而读

32、书者与之(古:赞成;今:给) 以书遗余曰(古:赠送;今:遗失) 3 、词类活用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动词作名词,芽) 吾将买田而归老焉(形容词作动词,养老) 余因而实之(形容词作动词,证实) 自蜩腹蛇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名词作状语(剑拔,像剑拔出鞘一样;蜩腹蛇腹,像蝉破壳腹部有节,蛇腹部长鳞一样) 初不自贵重(意动用法,以为贵重,觉得贵重) 4 、一词多义 熟 执笔熟视:仔细 而操之不熟者:熟练 语 今语士大夫:告诉 有“车过” “腹痛“之语:说法 过 不学之过也:过错 有车过腹痛之语:经过 然 自视了然:的样子 予不能然也:这样 然二百五十匹绢:然而 以 以追其所见:来,从而 因以所画筼筜谷

33、偃竹遗予:把 与可以书遗予曰:把 吾将以为袜:把 之 竹之始生:取消句子独立性 一寸之萌耳:的 生而有之也:代词,代节叶 临事忽丧之:语气助词,补足音节 士大夫传之:代词,指与可之言 - 12 - 而读书者与之:代词,代轮扁讲的道理 而 而节叶具焉:但是,表转折 生而有之也:表承接 废卷而哭失声:表并列 5 、句式 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庖丁,解牛者也。 轮扁,斫轮者也。 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 (判断句) 子由为墨竹赋以(之)遗与可曰 吾将以(之)为袜 士大夫传之以(之)为口实(省略句) 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定语后置) 故画竹必先得成

34、竹于胸中 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 足相蹑于其门(状语后置) 5 、难句精译 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 译:从蝉破壳而出、蛇长出鳞一样的状态,直至像剑拔出鞘一样长到八尺高,都是一生长就有的。 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 译:如今画竹的人都是一节节地画它,一叶叶地堆积它,这样哪里还会有(完整的、活生生的)竹子呢? 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译:既然心理已经明白这样做的道理,但不能做到这样,是由于内外不一,心与手不相适应,没有学习的过错。 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译:所以凡是在心中有

35、了构思,但是做起来不熟练的,平常自己认为很清楚,可事到临头忽然又忘记了,这种现象难道仅仅是画竹才有吗? 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 译:如今您寄托意蕴在这幅竹画上,我认为您是深知道理的人,难道不是吗? 袜材当萃于子矣。 译:做袜子的材料将汇集到您哪里去了。 苏子辩矣,然二百五十匹,吾将买田而归老焉。 译:苏先生可真会说啊!但二百五十匹绢,我将用他们买些田回家养老啊! 第二课时 四、初步感知 1 、梳理文章结构 - 13 - 第一段 阐述文与可的绘画理论,谈自我艺术实践的体会。 第 1 层 由竹说起,提出画竹应当有成竹在胸。 第 2 层 写作者自己学习文与可画论的心得。 第

36、3 层 评价苏辙的看法,表明自己比弟弟更能领悟文与可的画论。 第二段 追忆二人在交往过程中与画竹相关的几件趣事。 第 1 件 投求画者的绢于地,并言当袜穿,传为笑话。 第 2件 书信往来各自表述艺术创作中神似重于形似的美学观点。 第 3 件 追述自己一首“筼筜谷”诗令文夫妇为之喷饭。 第三段 交代写作此文的缘由,并表明二人关系感情深厚、亲密无间。 2 、文章的主旨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表达这一主题思想的? 明确:文章的主旨主要是叙述两人的深挚友谊以及睹物思人的悲痛;文章不仅仅通过日常趣事来表现两人的亲密无间的关系,而且又借用典故表达两人的深厚情谊,从而写出了对文与可的思念和缅怀之情。 五、具体研习

37、 1 、仔细阅读,思考以下问题: 本文侧重于阐发“胸有成竹” 、 “心手相应”的创作思想,还是追述与文与可的深厚友谊? 文章主旨写理还是写情? 本文的体裁是什么?文中记叙了与文与可的哪些事件,分别说明了文与可的什么个性? 文章第一节描绘了那幅画,其用意何在? 文章题目既然为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 为何作画经过描写甚少?文末作者借曹操与桥玄之事侧面反映了自己与文与可的亲密,这与文章主旨有何关联? 2 、问题探讨 本文的体裁是什么? 文中记叙了文与可的哪些事情,说明了文与可是怎样的一个人? 文章的主旨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表达这一主题思想的? 明确: 文体,杂文。 文中通过三件轶事表现文与可的

38、个性:将求画者送来的缣素视为袜材,对求画者多不感自行而觉讨厌脱俗,淡泊。/ 作者与文与可关于“万尺竹”之辩,由诗书往来之中,既见其才情过人,又见风趣,旷达。/ 与可赠画给作者,作者还之以诗,可见对挚友情谊之深,为人的无拘、率直。 文章的主旨主要是叙述两人的深挚友谊以及睹物思人的悲痛;文章不仅仅通过日常趣事来表现两人的亲密无间的关系,而且又借用典故表达两人的深厚情谊,从而写出了对文与可的思念和缅怀之情。 3 、感悟与思考 - 14 - 本文借画竹阐发了两个方面的创作思想。 明确: “胸有成竹”和“心手相应” 。 前者: “故画竹必先少纵则逝矣。 ”其含义是:心中要有事物完整鲜明的形象,灵感来时,

39、要适时捕捉,一气呵成,使胸中的形象成于笔下。 后者: “夫既心识其所以然,不学之过也。 ” 。其含义是:要努力学习,在实践中逐渐做到熟练地掌握技巧。 作者引用了哪些诗文和典故,体会叙述、引用与议论的关系 明确:文章多处引用诗文、典故,随手拈来,自然贴切,绝无矫揉造作之感。他引用的诗文有苏辙的墨竹赋 、文与可“书尾复写一诗”和苏轼的和诗,以及苏轼洋洲三十咏其一筼筜谷 、曹孟德祭桥公文。引用的典故有:庖丁解牛、轮扁斫轮、 “谓川千亩竹” 。 本篇既谈“胸有成竹”的绘画理论,又记偃竹图的由来和种种有关琐事,他的出发点是说理还是抒情?文章的中心是什么? 明确:本文以抒情为主,兼具叙事和说理。对绘画理论

40、的阐述,对偃竹图的由来和种种有关琐事的叙述,其实都是围绕文与可、苏轼与竹的这段深厚的感情展开的。文章的中心是通过对与画竹相关的绘画理论的阐述和生活琐事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对文与可的真挚情谊,流露了苏轼对文与可的深切怀念。 六、总结全文 这是一篇悼念性的文字,而前人评此作“戏笑成文” 。这篇散文的主要部分确实颇多诙谐之语,写得妙趣横生,但唯其如此,可见出作者和文与可的“来厚无间” ,而文与可一旦之故,作者的悲痛之深也就可想而知,以喜衬悲,也益见其悲,较好地体现了艺术的辩证法。此文语言天然本色,朴素清新,全文好似从作者胸中自然流出,滔滔汩汩,毫无滞碍,所用语言不加雕琢,文从字顺,活泼流畅,正如明代王舜俞所说: “文至东坡真不须作文,只随便记录便是文。 板书 设计 第一段 论画述志 第 1 层 由竹说起,提出画竹应当有成竹在胸。 第 2 层 写作者自己学习文与可画论的心得。 第 3 层 评价苏辙的看法,表明自己比弟弟更能领悟文与可的画论。 第二段 追忆趣事。 第 1 件 投求画者的绢于地,并言当袜穿,传为笑话。 第 2件 书信往来各自表述艺术创作中神似重于形似的美学观点。 第 3 件 追述自己一首“筼筜谷”诗令文夫妇为之喷饭。 第三段 写作缘由:二人感情深厚、亲密无间。 教学 反思 - 1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