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培训总结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72213051 上传时间:2024-08-1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668.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卓越培训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卓越培训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卓越培训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卓越培训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卓越培训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卓越培训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卓越培训总结(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篇一:卓越绩效培训心得卓越绩效培训心得最近两天有幸参加了秀洲区质量技术监督局主办的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知识培训班,省专家牧野老师用生动幽默的语言深入浅出的为我们讲解了卓越绩效模式产生的背景及意义、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内容、实施指南、卓越绩效的评价要素和评分指南,以及政府质量奖的介绍等内容,让我受益匪浅。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是结合我国质量管理的实际情况,从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资源、过程管理、测量、分析与改进以及经营结果等七个方面规定了组织卓越绩效的评价要求,为企业追求卓越绩效,提高企业产品质量、管理质量和服务质量,增强企业竞争优势,促进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卓越经营管理模式。于旧版相比,新版主要有

2、以下特点:一、强调外部环境对企业生存发展的影响企业的生存发展是离不开外部环境的,准则明确表达了在当前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的时期,企业的高层领导一定要“十二分”地关注环境的变化,因为企业适应环境变化、抵御风险干扰的能力与企业的竞争能力一样,都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二、强调建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系统为实施战略方针和发展目标,建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系统,是人才战略的关键环节。建立管理工作系统、员工培训教育系统和激励机制,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提高质量意识和技能,充分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员工参与的氛围。维护全体员工的权益,确保卓越绩效模式

3、运行所需要的人才.三、强调高层领导在组织走向卓越中的作用准则中通过高层领导的作用、组织治理、社会责任、道德行为等的描述,进而体现了高层领导的前瞻能力与决策能力。领导掌控着组织前进的方向,并密切关注着结果。准则中指出领导只关注未来,有一个大的发展方向(使命、愿景、价值观)还不够,一定要把远大的目标(想做的),与当前一个阶段的内部能力(能做的),外部环境(可做的)结合考虑,形成一个阶段的战略和战略目标(该做的),并以此为导向,带领员工并影响到相关方,为此目标,脚踏实地一步步走向成功.四、坚持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准则中强调在制定战略时要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相关因素作为关键因素加以考虑,必须在长短期目

4、标和方向中加以实施,通过长短期目标绩效的评审对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因素的结果加以确认,并为此提供相应的资源保证。同时还强调战略决策和发展目标均衡地考虑长短期的机遇和挑战、资源的优势和劣势、潜在风险等.在治理结构中强调有效性,在人力资源方面要求为开展创新性、持续改进提供资源;在技术发展方面采用先进技术,提高组织的改进、创新能力。在产品和服务结果方面,是与国内、国际同类产品和服务水平相比较的结果,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要有特色和创新。通过对准则的学习和理解,结合我们公司的情况,我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4、确保数据信息体系规的范化。从有利于信息化、有利于信息共享、有利于公司的发展出发,按照统一的标准,完善账

5、单、记录、报表,完善内部共享数据数据库,及时更新发布新的信息,对于领导的决策能够快速的传达到各个部门以及执行者手中.完善、推进基础数据信息化管理,推进流程关键点的程控,做到及时、快速、高效。5、保证运转流程的规范.我们公司规模较大,部门较多,企业在对某个部门内部的管控体系都有一定的管理办法,但对于部门之间的衔接问题,有时很难有较好的管控方法,所以,越是界定部门之间的权责,问题就越多。这时就需要对企业运营的流程进行明确,使部门纳入到流程中,成为企业流程中的一个结点,确定企业的各个流程,并对流程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使企业运营达到效率最优.贯彻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不断深化的、持续

6、改进的工作。由于我们的水平有限和企业的条件差异性,我们自身还存在着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虽说我们获得了区质量奖,但和获得省质量奖的公司还有一些差距。需要我们在贯彻和实施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中循序渐进、不断提高,以世界先进的纺织公司为标杆,让公司不断完善,发展、壮大、变强,在同行中独领风骚.篇二:卓越团队培训心得卓越团队培训心我有幸参加了集团组织的关于打造卓越团队学习培训活动,使我感触很深,受益匪浅,对自己的人生价值、工作态度、同事间的协作精神和对工作的责任感等方面都有进一步的提高。我就参加这次学习谈点自己粗浅的体会。首先,我要说的是一个责任问题,一个好的团队,要有一个好的凝聚力,同时凝聚力也是做好工

7、作的关键所在,就拿我们集团来说,我们集团是一个大的团队,但他又是有无数个小的团队组成,我们每个人又是这些小团队的一员,而在这个团队里,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心显得尤为重要。责任感既包括对自己言行和人生道路承担责任的态度,又包括对自己履行职责的过失和责任的态度;既包括对自己负责的意识,也包括对他人和社会负责的意识.只有责任,才能让每个人拥有勇往直前的勇气,才能使每个人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才能使每个人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去,并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致.事实上,责任与权力也是相辅相成的,只有那些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才有可能被赋予更多的使命,才有资格获得更大的荣誉.在我们日常的工作中,我们要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时刻遵

8、循“敬业、热忱、主动、忠诚”,力争把细节做到完美。并在责任感的驱使下,积极挖掘自我潜能,更加勇敢、坚韧和执著,从而充满激情地勤奋工作.记得在学习活动第二天组织的互动游戏中,把我们分成两个组,每个组选出两名队长,如果那组出现失误或者报数时间超出另一组,就要队长做俯卧撑的事,在活动中,由于队员的失误,导致的失败,失败就要承担责任,罚做多个俯卧撑。这个责任不可能由全组来承担,只能由队长来承担,他们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坚毅不拔的毅力,完成了多个俯卧撑,为全队承担责任。通过这件事情是我想到了很多,在我们日常的工作中,假如我们每个人对自己的工作尽到自己的责任,承担和履行自己对工作的自觉态度,以一个积极负责的

9、心态去面对自己的工作,我们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失误,一个人的责任心如何,决定着他在工作中的态度,决定着其工作的好坏和成败,所以说我们每个人不但要有超强的责任意识、更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实现承诺的勇气,才能为自己的各项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其次、我要说的是感恩问题,我们不但要用一颗感恩的心来回报于社会,回报于我们的企业,回报于我们的亲人、朋友和同事。其实,感恩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感恩是积极向上的思考和谦卑的态度,它是自发性的行为。当一个人懂得感恩时,便会将感恩化做一种充满爱意的行动,实践于生活中.一颗感恩的心,就是一个和平的种子,因为感恩不是简单的报恩,它是一种责任、自立、自

10、尊和追求一种阳光人生的精神境界!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更是一种生活智慧,感恩使我们学会做人,成就阳光人生的支点。我记得我们在做另一个叫茫茫人海的游戏时,当自己把自己的眼睛用黑布蒙住,四周黑茫茫的一片,什么也看不见,当时自己在想,假如我们的工作、生活也像现在,是不是感到特别的无助,特别的荒凉。正在胡思乱想的时候,我的同事用他一双大手紧紧的握住了我的手,当时我感觉到从这双手传来的力量与温暖,好像在说,你就放心吧,有我哪,正是这双手慢慢领我一步一步走上走下,慢慢走过了游戏的整个过程,当游戏结束时我们彼此用眼睛互相对视时,好像彼此读懂了对方。从这个小小的游戏中让我领悟了很多的东西,在我们的周围无论是生活

11、还是工作,让我们彼此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沟通、去包容、去理解、去支持对方,让我们的心真正的到改变,通过我们心的改变,态度就跟着改变,态度的改变,习惯也就跟着改变,习惯的改变,性格就跟着改变,性格的改变,人生就跟着改变,愿感恩的心改变我们的态度,愿诚恳的态度带动我们的习惯,愿良好的习惯升华我们的性格,愿健康的性格收获我们美丽的人生!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活动,使我更加进一步认识到要转变观念、端正态度,要以一个积极的心态和负责的态度去做好自己的工作,同时要在同事之间做好协调沟通,为努力打造一个和谐卓越的团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篇三:卓越工程师培训总结2013 年关于卓越工程师培训的总结*为深入实施我省“

12、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工程”,根据辽宁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组织开展2013年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工作的通知精神,本人荣幸的参加了本年度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工程2013 年普通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培训。本次培训主办单位为*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在为期一周的培训过程中,本人深切的感受到了校方对此次培训活动的关注和重视,从培训内容的计划安排、后勤保障组织与实施无不体现了校方的悉心、热情与高度重视。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校方安排了精彩的新能源新技术讲座,教育设备厂家产品展示,大学生创新实践教育讲座,校际间关于实践类课程教学探讨,*类专题实验等多项活动,通过本次培

13、训使得本人对卓越工程师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对教育主管部门对这一活动的主办目的更加深刻的理解.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截止 10 年,我国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高校上千所,占本科高校总数的 90%。该计划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卓越:一般情况下卓越是非常杰出的意思,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卓越是相对概念,意思是各种类型的工程师都可以追求卓越,都可以很优秀.工程师:严格意义的工程师是

14、指那些具有工程师执业资质的或者工程师职称的人才,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工程师是指文凭工程师,泛指高等学校培养的具有工程师基本能力、并有获得工程师执业资质或者工程师职称的潜力的后备工程师。 “卓越计划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教育部在五个方面采取措施推进该计划的实施:一是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为联合培养单位,高校和企业共同设计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实施培养过程。二是以强化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为重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在企业设立一批 “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15、,学生在企业学习一年,“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三是改革完善工程教师职务聘任、考核制度。高校对工程类学科专业教师的职务聘任与考核要以评价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为主,优先聘任有在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教师晋升时要有一定年限的企业工作经历。四是扩大工程教育的对外开放。国家留学基金优先支持师生开展国际交流和海外企业实习。五是教育界与工业界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标准。教育部与中国工程院联合制订通用标准,与行业部门联合制订行业专业标准,高校按标准培养人才.参照国际通行标准,评价“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质量。“卓越计划的师资从哪里来?参与高校要建设一支具有一定工程经历的高水平专、兼职教师队伍。专职教师

16、要具备工程实践经历,其中部分教师要具备一定年限的企业工作经历。参与高校要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工作1 至 2 年,积累工程实践经验。要从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程教学任务,或担任本科生、研究生的联合导师,承担培养学生、指导毕业设计等任务。改革教师职务聘任、考核和培训制度,对工程类学科专业教师的职务聘任与考核从侧重评价理论研究和发表论文为主,转向评价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等方面为主。*学院要办一所应用型本科院校,那么何为应用,其应用型工程师培养的国家通用标准又是什么?通过此次培训,本人对这一概念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应用:如果严格

17、定义应用的范畴,那么自然科学之外的学科都算应用范畴,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的应用是相对概念,是相对于在研究院和大学从事研究、在设计院和实验室从事设计开发而言,在工程现场从事相关工程技术的现场应用工作。工科院校以应用型工程师为培养目标的本科毕业生应到达如下知识、能力与素质的要求:1.具有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2.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3。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4.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5.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分

18、析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参与生产及运作系统的设计,并具有运行和维护能力6.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产品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7。具有信息获取和终身学习的能力;8。了解本专业领域技术标准,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和法规;9.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10。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11.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通过本次培训,不但使我强化了专业实验技能,还使我认识到未来工程师如果没有市场竞争力甚至没有国际竞争力的话,是谈不上卓越的.这是什么意思呢?这是因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了。现

19、在,外国的跨国公司到中国来的很多,中国的一些大公司也越来越多地走向国际化。那么,在这样一个国际化的环境里,不仅我们的学校要有竞争力,我们培养的工程师也应该要有竞争力.在千万求职大军中,如何将自己培养的工程师塑造为“卓越”型人才,这将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学院在同类院校中实属末流,空喊的年代已经过去,概念的泡沫已经破灭,现在需要我们做的就是从基础到卓越,一步一个台阶,只有卓越的老师,才会有卓越的学生,只有卓越的作风,才会有卓越的成果,只有贯穿整个教学体系的全程卓越,才会有卓越的竞争力,希望参加此次培训的其它各位同仁能共同努力,通过自我卓越,带动其它人,不断传递正能量,为*学院的卓越努力前行,祝我的*学院早日辉煌。*学院 电信学院*201307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