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管窥四-廖传珠[1]课件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72176041 上传时间:2024-08-12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7.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佛学管窥四-廖传珠[1]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佛学管窥四-廖传珠[1]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佛学管窥四-廖传珠[1]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佛学管窥四-廖传珠[1]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佛学管窥四-廖传珠[1]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佛学管窥四-廖传珠[1]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佛学管窥四-廖传珠[1]课件(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百喻经佛学管窥四-廖传珠1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在鹊封竹园。与诸大比丘菩萨摩诃萨及诸八部三万六千人俱。是时会中有异学梵志五百人俱。从座而起白佛言。吾闻佛道洪深无能及者。故来归问唯愿说之。佛言甚善。问曰。天下为有为无。答曰。1、愚人食盐喻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返为其患。譬彼外道闻节饮食可以得道。即便断食或经七日或十五日。徒自困饿无益于道。如彼愚人。以盐美故。而空食之。致令口爽。此亦复尔佛学管窥四-廖传珠12、愚人集牛乳喻昔有愚人将会宾客。欲集牛乳以拟供设。而作是念。我今若豫于

2、日日中取牛乳。牛乳渐多卒无安处。或复酢败。不如即就牛腹盛之。待临会时当顿取。作是念已便捉牸牛母子。各系异处。却后一月尔乃设会迎置宾客。方牵牛来欲取乳。而此牛乳即干无有。时为众宾或嗔或笑。愚人亦尔。欲修布施。方言待我大有之时。然后顿施。未及聚顷或为县官水火盗贼之所侵夺。或卒命终不及时施。彼亦如是佛学管窥四-廖传珠1六、佛教对中国文化的贡献佛学管窥四-廖传珠11、佛教丰富了中国文学语汇天花乱坠天花乱坠世界世界大千世界大千世界野狐禅野狐禅 口头禅口头禅婆心婆心 醍醐灌顶醍醐灌顶当头棒喝当头棒喝一丝不挂一丝不挂三生有幸三生有幸现身说法现身说法 泡影泡影 魔魔地狱地狱苦海无边,苦海无边, 回头是岸回头是

3、岸 本来面目本来面目不二法门不二法门叶落归根叶落归根昙花一现昙花一现聚沙成塔聚沙成塔一心不乱一心不乱习气习气镜花水月镜花水月井中捞月井中捞月六根清净六根清净 佛学管窥四-廖传珠1佛教语。指不能领会禅宗哲理,只袭用它的某些常用语以为谈话的点缀。此种常用语亦称之为“口头禪”。宋王楙临终诗:“平生不学口头禪,脚踏实地性虚天。”清纳兰性德与某上人书:“万法归一,一仍归万,此僕实有所见,非口头禪也。”老残游记第十回:“不才往常见人读佛经,什麼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种无理之口头禪,常觉得头昏脑闷。”后用以指常挂在嘴上的话或口头惯用语。峻青秋色赋珊瑚沙:“高速度的发展生产这句话,已经成了洲上每一个居民的口头

4、禅。”人民日报1981.8.6佛学管窥四-廖传珠1唐朝有一个和尚,号国泽,对佛学有高深的造诣,和他的朋友李源善很要好,有一天,二人一同去旅行,路过一处地方,看见一个妇人在河边汲水,那位妇人的肚子很大,已经怀孕了。圆泽指着妇人对李源善说:“这个妇人怀孕已经有三年了,等待我去投胎,做它的儿子,可是我一直避着,现在看见她,没有办法再避了。三天之后,这位妇人已经生产,到那个时候请你到她家去看看,如果婴孩对你笑一笑,就是我了。就拿这一笑作为凭证吧!再等到第十三年那一年,中秋的月夜,我在杭州天竺寺等你,那时我们再相会罢。”他们分别后,就在这一天夜裹圆潭果然死了,同时那个孕妇也生了一个男孩子。第三天,李源善

5、照圆泽的话,到那位妇人家里去探看,婴儿果然对地笑了一笑。等到第十三年后的中秋月夜,李源善如期到达天竺寺去寻访;刚到寺门口,就看到一个牧童在牛背上坐着唱歌道:“三生石上旧情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常存。”现在一般人凡是比喻有特别的缘份。或朋友闲在一种偶然的机会里或特殊的环境中相识,成为知己,又能够帮助自己的,就以“三生有幸”来称誉。佛学管窥四-廖传珠1成语河东狮吼出处-北宋有一文人叫陈季常,自称龙丘先生,喜好宾客。但他的妻子柳氏非常凶妒,所以,他的好友诗人苏东坡给陈季常写了首打油诗: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柱杖落手心茫然。柳氏是河东人,河东狮子即指柳

6、氏,后来使用河东狮吼四字来形容妻子凶悍。佛学管窥四-廖传珠1“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出自一则佛教典故。据宋代释普济五灯会元记载,当时有位高僧名叫景岑,号招贤大师,其佛学造诣极高,常被各地请去传道讲经。一天,他应邀到佛寺讲经时,有僧人施礼请他解答关于佛教最高境界十方世界的问题。为了说明十方世界究竟是怎么回事,招贤大师当场唱了一句偈语:“百尺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意为如果道行的修养到了百尺竿头那样的境地不再前进,那么,虽然了得,却还不是纯真,即使修到百足竿头的顶端,仍然不能松劲,绝对不能自满,也绝对不能中辍,继续用心去做,仔细去做,才会取得更大的进步佛学管窥

7、四-廖传珠1汉语中有很多成语来自佛典汉语中有很多成语来自佛典大千世界大千世界:出自起世经和长阿含经。:出自起世经和长阿含经。“世界世界”,本是一个佛教名词,指的是无穷无尽的时间(世)和,本是一个佛教名词,指的是无穷无尽的时间(世)和广袤无垠的空间(界)。佛教认为,须弥山是世界的中广袤无垠的空间(界)。佛教认为,须弥山是世界的中心,它的周围分布着广阔的大海。大海中分布着四大部心,它的周围分布着广阔的大海。大海中分布着四大部洲,它们分别有两个洲,它们分别有两个“中洲(大岛)中洲(大岛)”,统称为,统称为“八中八中洲洲”。在大海的外面,则环绕着九座山,每座山也为大。在大海的外面,则环绕着九座山,每座

8、山也为大海所环绕。这些统称为海所环绕。这些统称为“九山八海九山八海”,它们被同一日月,它们被同一日月所照,构成了一个所照,构成了一个“小世界小世界”。佛教把。佛教把“小世界小世界”的的10001000倍叫做倍叫做“小千世界小千世界”;把;把“小千世界小千世界”的的10001000倍叫倍叫做做“中千世界中千世界”;“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的的10001000倍则叫做倍则叫做“大千大千世界世界”。佛学管窥四-廖传珠1天女散花天女散花:维摩诘经:维摩诘经记载,天女受如来佛记载,天女受如来佛的派遣,前去检验诸菩的派遣,前去检验诸菩萨和弟子们的道行,将萨和弟子们的道行,将满篮鲜花自空中倾下,满篮鲜花自空中倾

9、下,落向正在参禅的众人身落向正在参禅的众人身上。道行够的就会从身上。道行够的就会从身上坠落,唯有道行不够上坠落,唯有道行不够的才会附着在身上不下的才会附着在身上不下坠。坠。佛学管窥四-廖传珠1水涨船高水涨船高:出自五灯:出自五灯会元:会元:“十五日前,十五日前,水涨船高。水涨船高。”禅宗认禅宗认为,为,“烦恼是功德之烦恼是功德之体体”,烦恼越多,心,烦恼越多,心的觉醒就越深刻,就的觉醒就越深刻,就像水位上升,船身也像水位上升,船身也会随之升高一样。这会随之升高一样。这是个带有朴素的辩证是个带有朴素的辩证法的观点。法的观点。“水涨船水涨船高高”最初就是用来说最初就是用来说明这个道理。明这个道理。

10、佛学管窥四-廖传珠1本来面目本来面目:出自坛:出自坛经。原指内心纯真经。原指内心纯真的自性,后来用来表的自性,后来用来表示事物原来的样子。示事物原来的样子。头头是道头头是道:这是一个:这是一个禅宗用语,表示禅宗用语,表示“道道”无所不在。语出无所不在。语出续传灯录:续传灯录:“头头头皆是道,法法本圆头皆是道,法法本圆成。成。”佛学管窥四-廖传珠1自作自受自作自受:出自太子成道:出自太子成道经:经:“自作业时应自受。自作业时应自受。”指的是:自己造下的业指的是:自己造下的业因,应该由自己承担后果。因,应该由自己承担后果。同床异梦同床异梦:出自古尊宿语:出自古尊宿语录:录:“同床共被,梦各同床共被

11、,梦各不同。不同。”比喻一起生活或比喻一起生活或者共事,却各有各的打算。者共事,却各有各的打算。佛学管窥四-廖传珠1自欺欺人自欺欺人:出自石门文字禅:出自石门文字禅:“古盖吾法中罪人,而自以能嗣云门,古盖吾法中罪人,而自以能嗣云门,其自欺欺人之状,不穷而自露。其自欺欺人之状,不穷而自露。”意意思是,从前有个违犯了佛法的人,却思是,从前有个违犯了佛法的人,却自以为能够承继云门大师的衣钵,他自以为能够承继云门大师的衣钵,他那种既欺骗自己又欺骗别人的样子,那种既欺骗自己又欺骗别人的样子,不用去描述就已经全部显示出来了。不用去描述就已经全部显示出来了。佛学管窥四-廖传珠1闭门造车闭门造车:出自祖堂集:

12、出自祖堂集:“闭闭门造车,出门合辙。门造车,出门合辙。”意思是,虽意思是,虽然关起门来造车,但是由于按照统然关起门来造车,但是由于按照统一的规格制作,使用时自然和道路一的规格制作,使用时自然和道路上的车辙相合;由于义理一致,今上的车辙相合;由于义理一致,今天的修行者自然会和古代的圣贤相天的修行者自然会和古代的圣贤相应应。佛学管窥四-廖传珠1皆大欢喜皆大欢喜:出自金刚经结尾:出自金刚经结尾:“闻佛所说,皆大欢喜,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信受奉行。”意思是听意思是听佛讲完了这部佛经后,佛讲完了这部佛经后,大家都非常高兴,诚心大家都非常高兴,诚心实意地接受了佛佗的教实意地接受了佛佗的教导,并照

13、着去做。还有导,并照着去做。还有些经书,如维摩诘经些经书,如维摩诘经法华经圆觉经法华经圆觉经等也都有相同或类似等也都有相同或类似的结尾。的结尾。佛学管窥四-廖传珠1拖泥带水拖泥带水:出自五灯会元:出自五灯会元:“狮子狮子翻身,拖泥带水。翻身,拖泥带水。”这是禅宗僧人常用这是禅宗僧人常用的一个譬喻,表示法力强大。的一个譬喻,表示法力强大。神通广大神通广大:佛教宣称,释迦牟尼具有神:佛教宣称,释迦牟尼具有神秘莫测、无所不能的力量,这种力量叫秘莫测、无所不能的力量,这种力量叫做做“神通力神通力”。“神通广大神通广大”用来形容用来形容佛的法力广大无边。佛的法力广大无边。佛学管窥四-廖传珠1引火烧身引火

14、烧身:出自法苑珠林。:出自法苑珠林。佛教宣称,罗汉成佛的时候,佛教宣称,罗汉成佛的时候,处理肉身的方法之一,是处理肉身的方法之一,是“自自心出火烧身心出火烧身”。解铃还须系铃人解铃还须系铃人:出自指月录:出自指月录。比喻谁弄出来的事情,谁。比喻谁弄出来的事情,谁惹出来的麻烦,仍须由谁解决。惹出来的麻烦,仍须由谁解决。佛学管窥四-廖传珠1正如元好问所说:正如元好问所说:“詩爲禪客添花錦,禪爲詩家切玉刀。詩爲禪客添花錦,禪爲詩家切玉刀。诗言志、言情,重言外之意,忌平铺直叙,与禅遥相契合。湯顯祖說:“詩乎,機與禪言通,以若有若無爲美。詩乎,機與禪言通,以若有若無爲美。”唐宋詩客大談“韻韻外外之之致致

15、”、“味味外外之之旨旨”、“超以象外,得其環中”、“不不著著一一字字,盡盡得得風風流流”也是這個意思;宋人梅堯臣主張詩要“含含不不盡盡之之意意,見見之之於於言言外外”仍是這個意思。2、佛教丰富了中国文学思想、意境佛学管窥四-廖传珠1诗另外一个特点是重悟悟,诗论家严羽沧浪诗话把悟作为为诗的第一要素,认为孟浩然的诗“一味妙悟而已一味妙悟而已”。“唯悟乃唯悟乃是当行,乃为本色是当行,乃为本色”。清王士这样评价唐代禅诗:“唐人五言唐人五言绝句,往往入禅,有得意忘言之妙绝句,往往入禅,有得意忘言之妙,与净名默然,达磨得髓,同一关捩。”“王、裴辋川绝句,字字入禅,妙谛微言,字字入禅,妙谛微言,与世尊拈花,

16、迦叶微笑,等无差别与世尊拈花,迦叶微笑,等无差别。佛学管窥四-廖传珠1禅偈之“翻進法翻進法”,如神秀作偈“身是菩提樹,心是明鏡台,時時勤身是菩提樹,心是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拂拭,莫使惹塵埃。”慧能則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此爲後來被詩人們採用,謂爲“翻翻案法案法”,如白居易寄韜光禪師曰:“東澗水流西澗水,南山雲起東澗水流西澗水,南山雲起北山雲。北山雲。”蘇東坡在遊西菩寺中則略翻其意,曰:“白雲自占東白雲自占東西嶺,明月誰分上下池。西嶺,明月誰分上下池。”佛学管窥四-廖传珠1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话本、小说现代

17、小说生死疲劳诺奖得主莫言贾平凹等佛学管窥四-廖传珠1唐诗李白耽道,但又傳有 “宴坐寂不動,大千入毫髮宴坐寂不動,大千入毫髮”之句;杜甫崇儒,卻也有 “身許雙峰寺,門求七祖禪身許雙峰寺,門求七祖禪”之詠。之詠。白居易則佛道兼修,以“香山居士”自許,正如他在贈杓直詩中所說:“早年以身代,直赴逍遙篇;早年以身代,直赴逍遙篇; 近歲將心地,回向南宗禪近歲將心地,回向南宗禪”。佛学管窥四-廖传珠1白居易便作一偈請教禪師:特入空門問苦空,敢將禪事問禪翁;特入空門問苦空,敢將禪事問禪翁;爲當夢是浮生事,爲複浮生是夢中?爲當夢是浮生事,爲複浮生是夢中?禪師也以偈回答:來時無迹去無蹤,去與來時事一同;來時無迹去

18、無蹤,去與來時事一同;何須更問浮生事,只此浮生是夢中。何須更問浮生事,只此浮生是夢中。佛学管窥四-廖传珠1王維,以“摩詰”爲號。留下了許多富有禪意,影響深遠的禪詩。其中最有名的當推終南別業終南別業和和過香積寺過香積寺,被視爲是禪詩的代表作。佛学管窥四-廖传珠1終南別業: “中歲颇好道,晚家南山陲;中歲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後二聯是此詩是禪意所在。“行到水窮處”,一般的人可能要興闌而返,或大爲掃興,王維則不然,“水窮”則坐下來“看雲”,並因此“一窮

19、”而擾亂心中的自在平靜,也就是說,一切都不在意,任運自然,隨遇而安。佛学管窥四-廖传珠1王維的其他很多詩,所寫的多是空空山日色、青松翠竹、鳥啼花笑、流山日色、青松翠竹、鳥啼花笑、流水鐘聲水鐘聲,但所表現的多是一種圓滿圓滿自在、空靈和諧的真如境界自在、空靈和諧的真如境界。這類詩的特點,是不以文字、議論、才學爲詩,而是以“但睹性情,不立文字”爲宗旨,既含蓄雋永,神韻超然,又平淡自然,深入人心,如花落香浮,月印水底,非有妙悟,難以領略。佛学管窥四-廖传珠1 宋宋 词词蘇東坡。據蘇自己說,吳越一帶的名僧,與他交往的十有八九。“北宋以後,文之通釋教者,以子瞻北宋以後,文之通釋教者,以子瞻爲極則。爲極則。

20、”“三百六十寺,處處題清詩。三百六十寺,處處題清詩。”“溪聲儘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溪聲儘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题西林寺壁2首佛学管窥四-廖传珠1蘇東坡與了元佛印之“逗機峰”: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八風:稱譏毀譽利衰苦樂)(八風:稱譏毀譽利衰苦樂)趙州當年少謙光,不出山門見趙王,趙州當年少謙光,不出山門見趙王,爭似金山無量相,大千本是一禪床。爭似金山無量相,大千本是一禪床。佛学管窥四-廖传珠1 苏东坡到金山寺和佛印禅师打坐参禅,觉得身心十分通畅,苏东坡到金山寺和佛印禅师打坐参禅,觉得身心十分通畅,于是问禅师:于

21、是问禅师:“禅师禅师! !您看我坐的样子怎么样呢您看我坐的样子怎么样呢?” ?” 佛印禅师说:佛印禅师说:“你的坐姿很庄严,俨然一尊佛啊你的坐姿很庄严,俨然一尊佛啊!” !” 苏东坡听了禅师的话后,十分高兴。苏东坡听了禅师的话后,十分高兴。 佛印禅师接着问苏东坡道:佛印禅师接着问苏东坡道:“学士学士! !您看我坐的姿势怎么您看我坐的姿势怎么样呢样呢?” ?” 苏东坡从来不放过嘲弄禅师的机会,于是马上回答说:苏东坡从来不放过嘲弄禅师的机会,于是马上回答说:“像一堆牛粪!像一堆牛粪!” ” 可是,佛印禅师听了却也很高兴可是,佛印禅师听了却也很高兴! !禅师被比喻为牛粪,竟禅师被比喻为牛粪,竟没有什

22、么话说,因此,苏东坡暗自高兴,心想可算赢了佛印禅师,没有什么话说,因此,苏东坡暗自高兴,心想可算赢了佛印禅师,于是逢人便说:于是逢人便说:“我今天赢了我今天赢了!” !” 很快,消息传到苏东坡的妹妹苏小妹的耳朵里,苏小妹就很快,消息传到苏东坡的妹妹苏小妹的耳朵里,苏小妹就问苏东坡:问苏东坡:“哥哥哥哥! !你究竟是怎么赢了禅师的啊你究竟是怎么赢了禅师的啊?”?”苏东坡眉飞色苏东坡眉飞色舞,神采飞扬地详细叙述了一番。舞,神采飞扬地详细叙述了一番。 没想到,苏小妹听了苏东坡的叙述后,正色说:没想到,苏小妹听了苏东坡的叙述后,正色说:“哥哥!哥哥!你输了!禅师的心中如佛,所以他看你如佛,而你心中像牛

23、粪,你输了!禅师的心中如佛,所以他看你如佛,而你心中像牛粪,所以你看禅师才像牛粪啊所以你看禅师才像牛粪啊!” !” 佛学管窥四-廖传珠1宋元明清各代緇流能書者益衆。如宋之言法華,蘇軾賞其放逸,政禪師,秦觀歎其純美,無雪庵善直行草隸,尤工榜書,一時禁匾皆出其手,釋覺隱喜作狂草,極雄宕之致,明釋雪峰,灑翰作草,龍掀鳳舞,時人譽爲詩禪草聖,清代之八大山人、石濤、石浪,既是一代名僧,又是著名的書畫家。3、佛教丰富了中国文化艺术绘画、雕塑、音乐、舞蹈佛学管窥四-廖传珠1现在舞蹈千手观音佛学管窥四-廖传珠1佛法无出戒定慧三学,戒:收入束身心,定:专志凝神,智:穷巧极妙,三者均与书法之道相通。蔡邕说:“夫书

24、,先默坐静思,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彩,如对至尊,则无不善沉密神彩,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矣。”佛学管窥四-廖传珠1王羲之说:“夫欲书者,先凝神夫欲书者,先凝神静思,预想字形,令意在笔前,静思,预想字形,令意在笔前,然后作字。然后作字。”柳公权说:“用笔在心,心正字用笔在心,心正字正。正。”这些议论,都深契佛家禅观之旨。佛学管窥四-廖传珠1王維所開創的禪意畫。例如他的名作輞川圖輞川圖,就十分超然灑脫,淡遠而空靈,而他的另一幅袁安袁安臥雪圖臥雪圖則更富禪意,雪中有芭蕉,似與常理不合,卻與禪宗跳躍式思維相符契。他的畫還常常桃、杏、桃、杏

25、、蓮花、芙蓉同入一畫蓮花、芙蓉同入一畫,也有禪宗“一念包九世一念包九世”之意蘊。後人論王維的畫是“意在塵外,怪生筆端意在塵外,怪生筆端”“得心應手,意到便成得心應手,意到便成。”佛学管窥四-廖传珠1清初著名畫家石濤和尚所說的:“不可畫鑿,不可沈泥,不可脫不可畫鑿,不可沈泥,不可脫節,不可無理,在墨海中立定精節,不可無理,在墨海中立定精神,筆鋒下決出生活,尺幅上換神,筆鋒下決出生活,尺幅上換去毛骨,混沌裏放出光明。縱使去毛骨,混沌裏放出光明。縱使筆不筆,墨不墨,畫不畫,自有筆不筆,墨不墨,畫不畫,自有我在。我在。”佛学管窥四-廖传珠1佛学管窥四-廖传珠1佛学管窥四-廖传珠1佛学管窥四-廖传珠1佛

26、学管窥四-廖传珠1佛学管窥四-廖传珠1佛学管窥四-廖传珠1三祖僧璨磨破铁履去寻道,看穿红尘只住山。一生哪有金如意,万事但求半称心。 僧璨(张伟庚寅年底作品)佛学管窥四-廖传珠1三祖僧璨五蕴皆空观自在一心不乱见真如 三祖僧璨著有信心铭佛学管窥四-廖传珠1六祖慧能禅语佛学管窥四-廖传珠1佛学管窥四-廖传珠1佛学管窥四-廖传珠1佛学管窥四-廖传珠1罔极寺一行法师哀哀父母,育我劳瘁。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慈恩寺、荐福寺4、佛教促进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佛学管窥四-廖传珠1七、佛教对我们的启示佛学管窥四-廖传珠11、热爱生活,快乐愉悦人身难得2、勇猛精进,追求真理法显玄奘观音善财童子3、利乐有情,饶益众生菩

27、萨愿4、尊敬师长,孝顺父母目建连5、遵纪守法,自净其意戒律6、圆融社会,团结同学僧7、联系实际,脚踏实地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佛法,犹如觅兔角8、明确目标,修成正果考学!妙法莲华经佛学管窥四-廖传珠1八、回向偈佛学管窥四-廖传珠1回向是佛教修学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修行功夫。所谓回向是将自己所修的功德,不愿自己独享,而将之回转归向与法界众生同享,以拓开自己的心胸,并且使功德有明确的方向而不致散失。人身难德,中土难生,佛法难闻!(网络时代更难得啊)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卍回向卍回向 佛教智慧与知识探讨佛教智慧与知识探讨佛学管窥四-廖传珠1回向偈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四重恩:三宝恩、国土恩、父母恩、众生恩三途苦:即火途(地狱道)、血途(畜生道)、刀途(饿鬼道)卍回向卍回向 佛教智慧与知识探讨佛教智慧与知识探讨佛学管窥四-廖传珠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