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的理论与机构.ppt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71765879 上传时间:2024-08-12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46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化的理论与机构.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社会化的理论与机构.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社会化的理论与机构.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社会化的理论与机构.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社会化的理论与机构.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化的理论与机构.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化的理论与机构.ppt(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讲 社会化的理论与机构一、人的社会化过程的理论(一)自我意识与人格发展理论(个性角度) 社会化的最终结果是形成每个人独特的人格。 w人格: 特殊的思想感觉和自我观照的模式,构成特殊个体一系列鲜明的品质特征。是个体心理特质和行为特质的总合。 主要部分: 认知(思想、知识水平、知觉和记忆) 行为(技能、天赋和能力水平) 情感(感觉和情感)。w人格是在个人的遗传和生理素质基础上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的。个人独特的经验及生理特质使个体产生个性。它包括个人的社会态度、个人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w人格是特殊的、具体的,是社会文化力量的产物。w库利的“镜中我”(looking-gla

2、ss self) 库利(CHCooley,18641929) w “我们总是在想象,而在想象中我们得到了其他人心目中对我们的评价、判断” 库利 w自我或人格是社会的产物,是通过社会互动产生的。最早将“自我”概念引入社会化研究。w自我意识形成分成三个阶段:w想象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w在做出行为后,设想或理解他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w我们根据想象的他人的评价来评价自己的行为,并据此做出下一步反应。 w“镜中我”即社会我,一个人对他本身所做出的各种判断,系他人对个人态度的反应。在这一过程中,儿童在与他人的互动中意识到别人对他的态度,形成自我意象。这个自我意象发展成为以后人格的基础,深刻地影响到他

3、日后人格的形成。w米德的“角色扮演”理论(role taking)w学会理解他人对角色的期待w乔治米德(1863-1931)主我与客我w人生之初无意识,随着符号使用能力的提高,人开始将“我”作为一个符号,一个对象来思考,产生自我意识。w自我意识分为“主我”(I)和“客我”(me)。w“主我”自发的,能动的,为自我和人格发展提供动力w“客我”内化了的社会要求和期待,在社会互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w主客我是一个连续不断的互动过程。客我形成的三阶段w模仿阶段(0-2岁)。自我发展的预备阶段,虽然能模仿亲密他人的行为,但是角色扮演能力有限,但却不知为什么,也还不能将这些经验加以组织化或着系统化,自我意识

4、弱。w嬉戏阶段(2岁开始)。开始扮演一些重要的特定的角色,这些角色就在孩子周围,如父母兄弟姐妹,家里的朋友。w游戏阶段(3、4岁以以后)。开始玩群体游戏,观察理解和模仿一般他人的角色。这时人们知道自己对团体的重要性,与团体对他们的重要性,是自我完成的阶段。此时社会已被内化,客我已经形成 w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库利与米德强调个体与社会的协调,而弗洛伊德强调冲突,强调社会化过程中的生理基础和情感力量。认为人的大量心理活动产生于无意识领域,是人的意识和理性难以进入的领域。w弗洛伊德的基本观点:泛性论。 人之为人,首先其是一个生物体,既然人首先是生物体,那么,人的一切活动的根本动力必然是生物性的本能冲

5、动,而本能冲动中最核心的冲动为生殖本能(即性本能或性欲本能)的冲动,而在社会法律、道德、文明、舆论的压制下,人被迫将性本能压抑进潜意识中,使之无法进入到人的意识层面上,而以社会允许的形式下发泄出来,如进行文学、艺术的创作。w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分三部分。w本我(id)。人格结构中最原始,最隐秘的部分,最基本的成分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和冲动,是人的无意识的生物和心理的冲动,尤其是性冲动。本我受本能驱使,遵循快乐原则。w自我(ego)。由于本我的各种需要在现实中不可能得到立即和全部的满足,个体必须接受现实的限制,学会在现实中获得需求的满足。于是,服从现实的一部分即从本我中分离出来,成为自我。自我遵循快乐原

6、则。w超我(superego)。从自我中分离出来,是人格结构中最高部分,是个体接受社会道德规范的教养后逐渐形成的,服从社会的道德要求,在整个人格中居于管制地位,对人格的其他部分进行审查和监控,遵循完美原则。 w自我与超我属于意识层次,本我属于无意识层次。本我长期处于自我和超我的压抑和控制之下,但又有能动作用,能主动的对人的性格和行为施加压力和影响。在人格发展中,三者若能和谐一致,则人格健康。若失衡甚至长期冲突,人格发育就会产生困难,出现心理疾病。w吉登斯w社会化并非一种文化的程序编制(culture programing),儿童在其中被动的吸收接触到的各种影响。即使是刚出生的婴儿都会有这样或那

7、样的需求或需要,而这些需求或需要回影响负责看护他的那些人的行为。因此,儿童一开始就是一个行动的主体。功能派的社会学家认为社会角色是一个社会的文化中固定和相对不变的东西,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事实上,社会化是一个人类可以施加作用的过程,人类并非只是等着接受知道或安排的被动对象,个体通过不断推进社会互动过程逐步理解并接受社会角色。w社会化是社会与个体共同作用的结果 社会互动使个体产生自我意识,并使其发展。 婴儿在出生时并不能完全理解他们自己与父母之间的差异,没有形成任何意义的“自我”,他们在与他人互动中逐渐获得自我意识,将“我”与他人区分开来。 w社会化是个性与自由之源。 在社会化过程中,每个人都发展

8、出自我认同感以及独立思考和行动的能力。w认同。与人们对他们是谁以及谁对他们有意义的理解相关。认同的一些主要来源包括性别、性别倾向、国籍或民族,以及社会阶级。w社会认同:指他人赋予个人的属性,基本上可以看作是表明一个人是谁的标志。即别人承认你是那种人。同时社会认同也将具有相同属性的个体联系起来。(有共同的语言、共同关注的问题、共同的利益、目标、价值观)w自我认同:指自我发展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我们形成了对自身以及我门同周围世界关系的独特感觉。正是通过个人与外部世界的不断沟通才创造或改变了自我感觉。自我与社会之间的互动过程将私人世界与公共世界联系起来。虽然文化和社会环境是塑造自我认同的因素,但个

9、人的意志和选择却是最重要的。 (二)人类成长阶段说(艾里克森) 艾里克森:新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主张分析的自我是弗氏人格理论的一部分,但是具有独立的力量,不再受本我和超我的压迫。 自我是一种有意识的心理过程,是过去经验和现在经验的综合体。能综合进化过程中的两种力量人的内部发展和社会发展,引导人的心理性欲的合理发展。相对于弗的自我更为开放、理智和积极。 艾里克森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每一阶段都有其特殊的目标,任务和冲突。每一阶段的发展中,个体均面临一个发展危机,每一个危机都涉及到一个积极的选择与一个潜在

10、的消极选择之间的冲突,如果冲突解决的好,儿童相应地发展积极的方面,冲突解决的不好,就有可能影响儿童以后的发展。 婴儿期(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岁):基本信任VS不信任不信任 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婴儿是否得到了充满爱的照料,他们的需要是否得到了满足,他们的啼哭是否得到了注意,这都是生命发展中的第一个转折点。需要得到满足的儿童,会产生基本的信任感,这种信任感指对他人的信任感,也指对自己的信任感。对那些受到适当关注的儿童来说,世界是美好的,人们是充满爱意的,是可以接受的。然而,有一些婴儿从没有得到他们所需要的关爱和照顾,这使他们产生一种基本的不信

11、任感,这些儿童在一生中对他人都会是疏远的,退缩的,不相信自己,也不相信他人。如果儿童得到较好的抚养并与父母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儿童将对周围世界产生信任感,否则将产生怀疑和不安。弹性好的儿童大多数在幼年时获得了安全的养护。婴儿必须学会信任别人对他们基本需要的照料。如果照料者拒绝或前后不一致,婴儿可能认为世界是危险的,这里的人是不可信任或不可靠的。主要的社会动因是照料者。 幼儿期(幼儿期(1.5-3岁):自主岁):自主VS害羞和怀疑害羞和怀疑 一周岁以后,儿童会主动形成一种与外界的关联感。他们想知道,我能做什么?外界的哪些东西是我能控制的?外界的什么东西控制着我?在这个年龄阶段,他们常常要试试自

12、己能力的范围和大小。形成了自主性的儿童,觉得自己是独立的,他们善于自我表现,富于自信心,父母的过度保护会阻碍这个年龄儿童自主性的发展。如果不允许儿童进行探索,不能获得个人控制感和对外界施加影响的认识,儿童就会产生一种羞怯和怀疑的感情。在大人介绍自己时用手捂住自己脸的孩子,就是缺乏自主性的儿童。 该阶段大多数儿童产生的自我控制感是自由意志的开始。具有较强自主性的儿童,在他们以后的生活中,将很愿意掌握自己的命运,自信使他们能向艰难困苦挑战。相反,羞怯和怀疑的儿童将永远是追随者,他们依赖性强,缺乏果断性,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足够的自信,而这些正是激烈竞争中得以生存的必要条件。 这一阶段儿童出现自我控制的

13、需要和倾向,渴望自主,除了养成适宜的大小便习惯、自我照料外,他主要已不满足于停留在狭窄的空间之内,而渴望探索新世界。幼儿能够更好的控制肌肉,能以自己的双脚走路,开始能够控制外部世界,凡事都喜欢自己动手而不愿他人的干预。儿童必须学会“自主”自己吃饭、穿衣、讲究卫生等等。如果不能实现这种自立,可能引起儿童怀疑自己的能力,感到羞耻。主要的社会动因是父母。现代父母的特点:干预太多。 3、 儿童期(36、7)主动感VS内疚 这一阶段儿童的活动范围逐渐超出家庭以外,开始希望按照自己的意愿行动,这时如果成年人过多的干涉,儿童将会缺乏尝试和主动性。艾里克森认为,个人未来在社会中所能取得的工作上,经济上的成就,

14、都与儿童在本阶段主动性的发展程度有关。儿童试图象成人一样做事,试图承担他们能力所不及的责任。他们有时候采取的目标或活动与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是冲突的,这些冲突可能使他们感到内疚。成功地解决这些危机要求达到一个平衡:儿童保持这种主动性,但是要学会不侵犯他人的权利、权益和目标。主要的社会动因是家庭。成功形成主动性是产生雄心壮志和目标感的关键。随着儿童主动性的发展,随着儿童主动性的发展,他们体会到一项任务完成的喜悦,否则,会产生内疚感,缺乏主动性,总是依赖别人。这种主动感是指导儿童以后成功的关键。 4、勤奋感VS自卑感(6、712) 儿童都认为自己没有什么做不了的,但不久,他们开始与别的孩子展开竞争,

15、不可避免到遇到成功或失败,如果体验到成功,他们的竞争意识就会不断增强,这为他们以后积极进取打下了基础。如果失败了,就会体验到一种无能感,对以后的生活期望都不高。这一时期形成了勤奋感和对自己力量和能力的信任感。 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进入学校,希望通过自己勤奋的活动以获得成功,这一阶段属于学龄期,儿童依赖的重心已由家庭转向外部世界,许多人将来对学习和工作的态度和溯源于本阶段的勤奋感。儿童必须掌握重要的社会和学习技能。这一阶段儿童经常将自己与同伴相比较。如果很勤奋,儿童获得社会和学习技能,从而感到很自信。不能获得这些技能会使儿童感到自卑。主要的社会动因是老师和同伴。 5、青春期(1218)角色同一性V

16、S角色混乱 对“我是谁”的回答,如果是成功的,他们的自我认同感就建立了,理解自己是怎么样的人,接受并欣赏自己。影响以后的职业选择。 这一阶段的青少年的更多的考虑“我是谁”的问题,体验着角色同一与角色混乱的冲突,如果个体把自己各个方面,比如信念,性格、性别角色,未来的职业选择等很好的整合起来,个体遇会获得较好的角色同一性,反之,则出现角色混乱。研究表明,角色同一性建立的情况可以分为四种,第一种是获得角色同一性。第二种是拒斥,即个体未充分考虑到将来的各种可能性,而是把这种选择权利交给父母或其他人;第三种是同一性迷乱,未对自己的社会角色和将来的人生目标形成定论。最后一种为同一性延迟。这一阶段是童年向

17、成熟迈进的重要转折点。青少年反复思考“我是谁?”。他们必须建立基本的社会和职业同一性,否则他们就对自己成年的角色感到困惑。主要的社会动因是社区中的同伴。 埃里克森把同一性危机理论用于解释青少年对社会不满和犯罪等社会问题上,他说:如果一个儿童感到他所处于的环境剥夺了他在未来发展中获得自我同一性的种种可能性,他就将以令人吃惊的力量抵抗社会环境。在人类社会的丛林中,没有同一性的感觉,就没有自身的存在,所以,他宁做一个坏人,或干脆死人般的活着,也不愿做不伦不类的人,他自由地选择这一切。 随着自我同一性形成了忠诚的品质。埃里克森把忠诚定义为:不顾价值系统的必然矛盾,而坚持自己确认的同一性的能力。 w成年

18、早期(成年早期(1825):友爱亲密):友爱亲密VS孤独孤独 如果发展得较顺利,找到比较满意的配如果发展得较顺利,找到比较满意的配偶,那么将会体会到亲密感,如果由于某些偶,那么将会体会到亲密感,如果由于某些原因暂时还未找到合适的配偶,那么将会体原因暂时还未找到合适的配偶,那么将会体验到一种孤独。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形成验到一种孤独。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形成亲密的友谊关系,与他人建立恋爱或伴侣关亲密的友谊关系,与他人建立恋爱或伴侣关系(或共有同一性)。没有建立亲密的友谊系(或共有同一性)。没有建立亲密的友谊关系会使儿童感到孤独或孤立。主要的社会关系会使儿童感到孤独或孤立。主要的社会动因是爱人、配

19、偶或亲密朋友(同性或异性)动因是爱人、配偶或亲密朋友(同性或异性)。 w成年期(成年期(25-65岁):生育岁):生育VS自我专注自我专注 当一个人顺利地度过了自我同一性时期,以后的岁月中将过上幸福充实的生活,他将生儿育女,关心后代的繁殖和养育。他认为,生育感有生和育两层含义,一个人即使没生孩子,只要能关心孩子、教育指导孩子也可以具有生育感。反之没有生育感的人,其人格贫乏和停滞,是一个自我关注的人,他们只考虑自己的需要和利益,不关心他人(包括儿童)的需要和利益。 w在这一时期,人们不仅要生育孩子,同时要承担社会工作,这是一个人对下一代的关心和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人们将获得关心和创造力的品质。

20、成熟期(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调整岁以上):自我调整VS绝望绝望 由于衰老过程,老人的体力、心理和健康每况愈下,对此他们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适应,所以被称为自我调整对绝望感的心理冲突。 当老人们回顾过去时,可能怀着充实的感情与世告别,也可能怀着绝望走向死亡。自我调整是一种接受自我、承认现实的感受;一种超脱的智慧之感。如果一个人的自我调整大于绝望,他将获得智慧的品质,埃里克森把它定义为:以超然的态度对待生活和死亡。 老年人对死亡的态度直接影响下一代儿童时期信任感的形成。因此,第8阶段和第1阶段首尾相联,构成一个循环或生命的周期。 埃里克森认为,在每一个心理社会发展阶段中,解决了核心问题之后所

21、产生的人格特质,都包括了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品质,如果各个阶段都保持向积极品质发展,就算完成了这阶段的任务,逐渐实现了健全的人格,否则就会产生心理社会危机,出现情绪障碍,形成不健全的人格。二、社会化的实证研究1、儿童社会化 社会化开始与父母最初怀抱宝贝的一刻,从这一刻起,婴儿开始了融入社会的漫长的社会过程,而被人拥抱这种人类接触是这一过程的第一步,在婴儿生活的最初几个月里父母努力满足婴儿最基本的生活需要,这同时也影响了婴儿的情感需要。情感发育的连续过程(戈勒曼 1984)平均年龄 情感出生 满足感 惊讶 厌恶 沮丧6-8周 快乐3-4月 生气8-9月 悲哀 害怕12-18月 亲切感18月 害羞

22、平均年龄 情感2岁 骄傲3-4岁 内疚5-6岁 社会性情感 无安全感 谦虚 信任 嫉妒青少年 浪漫激情 哲学沉思2、养育孩子的方式 儿童的教养方式和社会发展受父母教养孩子方式的强烈影响。 教养类型 (1)专制型。要求无条件服从。强调秩序稳定之类的价值观,倾向于使用体罚。(认为孩子没有权利,却需要负担成人的责任) (2)放任型。对待孩子更为开放和富有弹性,更喜欢讲道理,在规则和原则问题上更易灵活处理。(强调权利,不讲责任) (3)权威型。可最为有效的培养出独立的、社会责任感强的人的方式。强调特定的儿童发展阶段相应的权利和义务的平衡。三、社会化的机构 1、家庭 极为重要的社会化机构。 (1)家庭担

23、负着儿童社会化的主要责任,而儿童是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儿童在家庭中建立 最初的感情联系学习语言,并将文化标准和价值标准内化。 (2)家庭处于社会结构中,每个家庭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都对其社会化产生有力影响,儿童从出世起,就在具有种族、阶级、宗教、地区等方面特征的家庭中获得了一种地位,所有这些特征都可能对他以后的社会化产生影响。家庭的阶级地位决定儿童可能会熟悉和接受那种亚文化。 2、学校。 学校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向人们(尤其是儿童和青年)系统传授社会规范、价值观念、知识与技能的机构。当儿童进入学龄期以后,学校的影响逐渐上升到首要地位,成为最重要的社会化途径。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学校使儿童学会

24、许多新的知识。学校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激发学生取得社会成就的愿望,为学生提供与更多的同伴以及成年人相处的经验与机会,使学生步入社会后能够更加自如地迎接各种挑战。学校还有独特的地位、角色、亚文化、价值标准、传统,甚至仪式或礼节。学校里的主属关系很明显,校长或主任有权决定学校里的大事,学生要听教师的话,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形成一种尊重权威、遵守秩序的观念。 3、社会群体(阶级、阶层)。 社会群体可能是同辈群体,也可能是阶级集团或一定的社区、工作单位。同辈人中的同学、同乡具有许多相同的思想感情与语言习惯,要相互交往中容易彼此交流社会知识与处世经验等。在阶级社会中,人们处于不同的阶级地位,有着不同的利益与

25、要求,从而形成了迥然有别的价值标准、规范、心理、思想、习惯与气质。在社区内,人们通过一系列频繁的相互作用,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习惯、心理。 4、职场。 对许多人来说,工作是生活的主要内容,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在工作单位中度过的,不同的工作单位以多种形式影响着人们的社会化。5、传媒四、少年青年社会化遇到的问题 1、心理断乳 又称社会性断乳,青少年脱离家庭独立进入社会,渴望独立又缺乏经验,不愿意与长辈沟通或沟通失败,产生焦虑和混乱。农业社会危机小,现代社会发展速度快,危机大。2、社会价值多样化 社会开放,文化交流,社会发展导致多种价值观并存。青少年面对多种选择易发生混乱和错误。3、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26、青少年受人生与社会理想教育而产生理想,并以之作为目标。踏入社会后接触现实复杂的一面,产生刺激,影响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原因在于社会教育过于单纯。4、代沟(generation gap) 社会变迁迅速,使上一代和下一代分处于不同时代,上代价值观不为下代接受,上代亦不理解下代的思想与行为,形成代沟。青少年同辈间模仿,形成反主流文化。 西方人尤其美国人的代际关系不是太和谐,两代之间也不是很亲密,在西方的影片中很难看到儿女对父母的亲密与依赖,更多的是彼此的距离。西方的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儿女的叛逆性很强,与父母关系大为紧张,。到了十八岁之后步入社会,与父母关系更为疏远。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强调的是“断裂-分离-个体化”,核心是使一个人尽早的从父母羽翼中脱离出来,成为独立的个体。 西方人的这种代际关系可以用弗洛依德提出的“俄狄浦斯”情节来概括。“杀父娶母”象征着代际关系的“断裂”。每一代在成长起来之后,将老一代完全淘汰或者接受过来。为了让自己的独立人格出现,必须在成长过程中将上一代对自己的性格塑造逐渐铲除,以便让“自我”浮现,这样产生了代际不和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