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鉴赏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71756818 上传时间:2024-08-12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2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典诗歌鉴赏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古典诗歌鉴赏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古典诗歌鉴赏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古典诗歌鉴赏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古典诗歌鉴赏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典诗歌鉴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典诗歌鉴赏(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典诗歌鉴赏之景物描写名句共欣赏名句共欣赏 好诗也醉人好诗也醉人v诗词咏景名句v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v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v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v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v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v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题西溪无相院张先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1)这首诗多处写到“影”,有的是明写

2、,有的是暗写。请找出两处暗写“影”的诗句,并加以说明。(6分)(2)第二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4分)(1)这首诗多处写到“影”,有的是明写,有的是暗写。请找出两处暗写“影”的诗句,并加以说明。(6分)v【考点】(1)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v【解析】第一小题:明写好找,暗写相对难些。“暗写”也就是侧面描写,结合诗歌和平时所学,一般不难判断。v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通过“几处”、“新燕”、“浅草”等表现“早”。参考答案过桥人似鉴中行。写人过桥时如在镜子中行走,是因为桥

3、下之水映照出人或桥的影子。暗写人影(或桥影)。莫放修芦碍月生。字面意义是说,不要让长长的芦苇妨碍了月亮的生成。实际上是暗写没有芦苇的遮蔽,水面会出现清晰的月影。(分值6分:答出两处诗句2分,解说清楚各两分)如何具体准确的分析诗歌的内容?1.重点是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2.学会联想,调动知识储备。3.结合注解、作者的身世经历,进行全面理解。注意:答题一定要规范(怎么问怎么答),一般是先下结论,后作具体分析。具体分析:准确的结合诗句解说,有手法的要指出表现手法。(2)第二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4分)v【考点】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v题目考查写景的手法、角度。考生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从修辞、写

4、景的顺序、角度、炼字等方面作答。古典诗歌常见的景物描写手法v写景状物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内容之一,所以鉴赏诗歌,除了读懂字面语意,提升思想素质和审美情感,还必须关注诗人用语言写景状物的形式与技巧及其作用。v鉴赏古代诗歌中的描写,首先要了解有那些常见的鉴赏角度,主要是多角度描写正面描写中光影色彩的渲染和侧面描写中的衬托、动静结合、点面结合、虚实结合、远近高低观察角度的变化等。各种手法之间可能有交错运用的现象,比如以动衬静也可以是反衬。各种修辞手法v如:比喻为更形象生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v比拟是把事物人格化(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v反问为了强调(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

5、暮?);v夸张是为了强调和突出(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v对偶是为了增强诗词的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增强诗歌外在形式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表现手法v动静结合: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v虚实结合: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春风十里”,实景“尽荠麦青青”,昔盛更显今衰。v光影、色彩的渲染: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通过红日映花衬水增加了色彩的明亮度,追忆江南美景的。v观察角度的变化与远近高低的顺序: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学生答案展示v1.

6、按时间先后写景。描绘了一幅秀丽的画面:浮萍残破的地方看到了倒映在水中的山影,驾着小艇归来时听到了草丛中穿来的声音。作者从小艇在水中行时的所见到小艇归来时的所见所闻,按时间先后写自己的游湖的所见所闻,表达了游湖过程中的乐趣。v2.第二联运用了由下及上,以动衬静,先写水面上的山的倒影,再写水面上的小艇,运用了由下及上的手法,用“闻草声”来写湖面的平静,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v3.第二联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浮萍之中的空隙倒映出山的影子,这是静景,归来的小艇碰到了草,使草发出声响,这是动静,动静结合,更突出了此时周围环境的寂静,优美。参考答案v上句着眼于视觉,写浮萍破处,山影在水中显现出来,呼应了第一联的“清”字。下句着墨于听觉,以细微的草声衬托出环境的宁静,呼应了第一联的“静”字。(答“动静结合”也对)(分值4:答出写景方法2分,结合诗句解说各1分)二次练习v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碧瓦范成大碧瓦楼前绣幕遮,赤栏楼外绿溪斜。无风杨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满地花。这首诗写的是春日即景,写得井然有序,诗人依照怎样的顺序描写了哪些景物?参考答案v诗人依照的是由近及远、由上到下的空间顺序写景。近景有绣幕垂挂的碧瓦楼,远景有赤栏横斜的清溪;空中有烟柳飞絮,地上有棠梨落花。小结v借助景物描摹图景v借助景物体味意境v借助景物理解表达技巧v借助景物把握作者的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