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GICU医院感染控制方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71737623 上传时间:2024-08-12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度GICU医院感染控制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制度GICU医院感染控制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制度GICU医院感染控制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制度GICU医院感染控制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制度GICU医院感染控制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制度GICU医院感染控制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度GICU医院感染控制方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GICU 医院感染控制医院感染控制培训培训GICU 医院感染控制医院感染控制方案方案n1、布局合理,分治疗室(区)和监护区。治疗室(区)内应设流动水洗手设施,监护区每床单元面积不少于10 m2。n2、ICU内保持空气新鲜(或负压病房),空调系统要有30%的新风,配备空气净化装置,每天进行空气消毒。n3、ICU内的床位设置有相对分区,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耐甲氧西林的金葡菌(MRSA)、产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的细菌(如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等特殊感染病人应采取严格床边隔离措施,必要时将患者移至隔离病房,如有爆发流行趋势应迅速转移其他病人,发生5例以上同源爆发感染

2、时,必须关闭ICU进行严格消毒,经检测合格后重新开放。活动期肺结核、SARS、人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病人不得进入ICU。n4、医务人员诊疗活动中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控制交叉感染。n5、工作人员进入ICU要穿工作服、换鞋、戴帽子、口罩,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诊疗每一位病人后认真洗手或消毒,必要时戴手套,患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者不得进入。n6、注意病人各种留置管路的观察、局部护理与消毒,加强医院感染监测。n7、加强抗感染药物应用的管理,防止病人发生菌群失调;加强细菌耐药性的监测。n8、加强对各种监护仪器设备、卫生材料及病人用物的消毒与管理。n9、严格执行探视制度,限制探视人数;探视者应

3、更衣、更换鞋套、戴帽子、口罩,与病人接触前要洗手。n10、做好医院感染登记和传报工作,防止误报和漏报。n11、ICU分管主任和护士长具体负责医院感染的管理工作,遇特殊情况及时汇报医院感染管理科协助处理。 GICU 预防交叉感染预防交叉感染制度制度n1、严格遵守病房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制度。n2、室内布局合理,清洁、安静,定期消毒。分治疗区和监护区。治疗区内应设流动洗手设施,使用非接触水龙头、皂液、配有干手设施。n3、工作人员进入ICU应更衣、换鞋、戴帽子、口罩,严格限制探视,限制探视人数,探视者与病人接触前后要洗手,根据需要换鞋、戴口罩、着专用探视衣。患有感染性疾病者不得入内。n4、保持室内空气

4、流通,层流洁净病房的过滤网应定期清洗或更换,使用空气净化器的科室按照要求维护保养仪器,并有记录。n5、工作人员进入GICU前后要洗手,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认真洗手或手消毒。严格落实标准预防,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及破损的皮肤粘膜时应戴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戴护目镜。n6、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各种仪器表面、桌椅、床边、门窗、地面等湿式打扫,如有血液体液等污染时用有2000mg/L消毒液擦拭。n7、病人的安置将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诊疗护理活动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对特殊感染病人或高度耐药菌感染的病人,如MRSA、VRE等感染患者,应严格实施“多重耐药菌控制措施”

5、。严格消毒隔离措施,防止交叉感染。n8、注意各种留置管路的观察、局部护理与消毒,加强医院感染监测。严格执行“医院内肺炎的控制措施”、“中心静脉插管和留置导尿的感染控制措施”,控制呼吸机相关肺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及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n9、加强对各种监护仪器设备、卫生材料及病人用物的消毒与管理。n10、加强抗生素应用的管理,防止病人发生菌群失调;加强细菌耐药性的监测。 GICU 消毒隔离制度消毒隔离制度一、对工作人员的要求:一、对工作人员的要求:n进入病室必须穿戴好工作服和鞋帽,外出时换外出服和外出鞋。n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及消毒隔离规范。n严格执行洗手制度:n1、治疗室内有非手触式龙头,

6、每张床配有快速手消毒剂。n2、使用洗手液,掌握洗手顺序。n3、每次诊疗前后均要认真洗手,不便洗手时须用快速手消毒剂。工作人员接触病人前后必须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做集中治疗和护理时必须每床之间更换手套或手消毒,严禁戴同一手套多次治疗或护理;n4、外来医护人员进入SICU病室必须戴工作帽,操作时戴口罩,接受本科室工作人员的指导。n每季度抽检工作人员的咽部和手采样做细菌培养,带菌者应暂离岗位。 二、环境的消毒二、环境的消毒n严格控制人员流动,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n病历夹、病历车、电话机等用500 mg/L的有效氯溶液擦拭,每日一次。n病区内桌椅、门把手、病床、盐水架、医护办公室桌椅、治疗室、换药室

7、、厕所由工勤人员用500 mg/L有效氯溶液擦拭,每日一次。n地面用500 mg/L有效氯溶液湿式打扫,每日二次。n病人转出监护室,床单位及监护仪设备做好终末消毒。n定期安排工勤人员进行大扫除。 三、空气消毒三、空气消毒 n(一)病房空气消毒为十万级层流,出风口每天检查,每周二清洗,并记录;每日治疗室、处置室空气用紫外线消毒2次,每次30分钟,如有条件24小时持续开启空气净化器,保持环境整洁,空气新鲜。n(二)中央空调管道系统每6个月清洁消毒一次。n(三)每季一次空气培养,由专人负责,每月20号之前完成,菌落总数200cfu/m3。GICU 特殊感染患者特殊感染患者隔离制度隔离制度 n1、严格

8、实行床边隔离,特别感染安置单间,以免交叉感染。患者与手术病人、免疫力低下病人分开放置,对患者使用的药物和辅料,必须与其他患者分开,医务人员治疗前后,也必须彻底洗手或戴手套。n2、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时,应戴手套进行操作,操作结束以后,及时脱掉手套并进行洗手。n3、污物处理必须遵循消毒清洗再消毒原则,一次性物品用物必须消毒毁行统一处理原则。n4、伤口换药后的敷料、一次性物品、尿布,另行打包放在医用废弃物桶内。n5、更换下的污被服、衣裤,另行打包送洗衣房清洗。n6、患者死亡后,终末处理按特殊感染物品处理。n7、在收治病人前,必须要须进行物品及空气的彻底清洁消毒,然后才可以收治病人 GICU 工作人

9、员入室工作人员入室管理制度管理制度n1.为保持监护室清洁整齐,达到医院感染管理要求,须严格控制入室人员。n2.进入监护室工作人员须按规定洗手、更衣、戴工作帽、更换拖鞋或穿鞋套,外出时必须换鞋、穿外出服。n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及消毒隔离制度。n4.严格落实洗手和手消毒的有关规定,在各种检查、治疗、护理前后均应洗手或用消毒液擦手。接触患者体液以及为保护性隔离患者和特殊感染性疾病患者检查、护理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必须认真洗手。n5.保持监护室内安静,工作人员须做到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开关门窗轻。不得在室内喧哗、谈论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不得打手机和电话聊天。 n紫外线消毒:紫外线

10、消毒:应进行日常监测、紫外灯管照射强度监测和生物监测。日常监测包括灯管应用时间、累计照射时间和使用人签名。对新的和使用中的紫外灯管应进行照射强度监测,新灯管的照射强度不得低于100uw/cm2,使用中灯管不得低于70uw/cm2,照射强度监测应每半年一次。生物监测必要时进行,经消毒后的物品或空气中的自然菌应减少90.00以上,人工染菌杀灭率应达到99.90。GICU 环境微生物学环境微生物学监测监测 【环境微生物学监测环境微生物学监测】 n1监测内容:空气、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的监测。n2监测部门:手术室、重症监护室(ICU)、产房、母婴室、骨髓移植病房、血液病房、血透室、供应室无菌区、治疗室

11、、换药室等重点部门。n3当有医院感染流行,怀疑与医院环境卫生学因素有关时,应及时进行监测。n4采样及送检原则:采样后必须尽快对样品进行相应指标检测,送检时间不得超过6h,若样品保存于0-4条件时, 送检时间不得超过24h。GICU 空气采样及检空气采样及检查方法查方法【空气采样及检查方法空气采样及检查方法】n1. 物品准备: 9cm直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微生物室提供)、无菌治疗巾、治疗车n2采样时间:每月15日前,选择消毒处理后与进行医疗活动之前期间采样。n3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80-150cm。 n4布点方法 :室内面积30m2,设一条对角线上取3点,即中心一点、两端各距墙1m处各取一点

12、;室内面积30m2,设东、西、南、北、中5点,其中东、西、南、北点均距墙1m。n5采样方法:用9cm直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在采样点暴露15min后送检培养。n6细菌菌落总数检查: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即37培养24小时。GICU 医护人员手采医护人员手采样及检查方法样及检查方法【医护人员手采样及检查方法医护人员手采样及检查方法】 n1采样时间:在接触病人、从事医疗活动前进行采样。n2采样面积及方法:n被检人五指并拢,将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试子一支在双手指曲面从指根到指端来回涂擦各两次(一只手涂擦面积30cm2),并随之转动采样棉试子,剪去手接触部位,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ml采样液的试管内送检。采样面积按平方厘米(cm2)计算。n3细菌菌落总数检查:查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即37摄氏度培养24小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