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复习 第四章 古诗词鉴赏 专题一 掌握关键的读懂古诗能力课件.ppt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71512246 上传时间:2024-08-11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8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复习 第四章 古诗词鉴赏 专题一 掌握关键的读懂古诗能力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复习 第四章 古诗词鉴赏 专题一 掌握关键的读懂古诗能力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复习 第四章 古诗词鉴赏 专题一 掌握关键的读懂古诗能力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复习 第四章 古诗词鉴赏 专题一 掌握关键的读懂古诗能力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复习 第四章 古诗词鉴赏 专题一 掌握关键的读懂古诗能力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复习 第四章 古诗词鉴赏 专题一 掌握关键的读懂古诗能力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复习 第四章 古诗词鉴赏 专题一 掌握关键的读懂古诗能力课件.ppt(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一掌握关键的读懂古诗能力 读懂比答题更重要第四章古诗词鉴赏专题微语古诗鉴赏,其根本前提就是要读懂诗歌。对于命题者来说,近年来越来越重视对读懂诗歌内容的考查,淡化模式化、概念化的鉴赏的考查。对于考生来说,能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作品的内容和技巧,能否读懂诗歌极其关键。因此,必须扭转轻读诗、重做题的倾向,而应沉下心来,反复咀嚼,一定要重视古诗本身给我们传达的内容,逐步养成读懂诗歌再做题的良好习惯。考场上,究竟怎样才算读懂了一首诗歌呢?一是明白其表层意思:能疏通出大意,把握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景物等基本内容;二是领会其深层意思,即能看出写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

2、,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等。考场上,究竟怎样才能读懂古诗呢?读懂的方法有很多,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老老实实、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阅读诗歌文本。理解必备知识古诗基本常识掌握关键能力(一)读懂古诗的基本方法掌握关键能力(二)题材入手,由类及篇,合理猜想知识储备读懂诗歌中需要注意的特殊词语一、古诗类别古诗基本常识理解必备知识附:诗体解释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歌”“行”“引”“曲”“吟”等古诗体裁的诗歌皆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究对仗、平仄,没有字数、句数的限制,押韵较自由。2.近体诗也叫今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这类诗讲究字数、句数、平仄、对偶、押韵等,规矩很多。3.词又称

3、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字,字有定声。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单调只有一段,双调分两大段,每段的平仄、字数、句数大体一致。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阕、上阕、上片,第二段叫后阕、下阕、下片。4.曲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包括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二、古诗基本特点与结构特点1.基本特点:情景结合(1)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对应一致的,如乐景抒乐情,哀景抒哀情。(2)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相关、相反、相衬的,形成虚实相衬的关系,如乐景衬哀情等。2.结构特点一、读出标题信息诗歌的标题相当于诗歌的眼睛,它包含

4、着丰富的信息。读懂诗歌,首先要借助对标题的分析窥见诗中蕴藏的丰富信息。1.从标题推知写作的具体内容及情感的触发点2018年全国卷诗歌标题“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江苏卷“寄和州刘使君”、浙江卷“送王昌龄”,都对诗的具体内容及情感的触发点作了提示或概括。这类标题,诗人常常会把诗作叙述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缘起等内容在题目中向读者作交代。因此,赏析诗歌时抓住题目中交代的主要事件,便可比较容易地把握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读懂古诗的基本方法掌握关键能力(一)2.从标题探寻诗歌的感情倾向像下面的标题都可以用来推测诗歌的感情倾向:“悯农”“伤田家”“春怨”“书愤”“哭晁卿衡”“怀吴中冯秀才”“桃林夜贺晋公

5、”“汾上惊秋”“望鹦鹉洲悲祢衡”。我们要找准凝聚着诗人情感的那个字眼,看其词性、成分、情感特征、内容、涉及对象等。3.从标题看诗歌的意旨,即诗人写作本诗的目的、意图2017年全国卷诗题“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文字很多,除点明写作缘由外,“戏赠”二字就点明了白居易写作此诗的目的:戏谑友人,夸耀自己。当然,读完全诗后可知“戏言”中有“真言”。如果能抓住标题中像这样点明写作目的的关键词语细细品读,离真正读懂诗歌就不远了。4.从标题看诗歌的题材类型很多标题会反映出一首诗的题材类型,不同题材类型的诗往往有不同的情感内容、不同的写法。(1)以地名(包括亭、台、堂、馆)为标题如

6、:“隋宫”“金谷园”“乌衣巷”“石头城”“赤壁”“苏武庙”“马嵬坡”“台城”“焚书坑”“西施滩”“江亭”“琴台”“鹿砦”“竹里馆”“黄鹤楼”等。以此为题的诗大多是怀古诗,表达的感情常常是借古讽今、吊古伤今或登临览胜、即景抒怀。(2)以动植物或事物名为标题如:“蝉”“菊”“早梅”“孤雁”“柳”“蜂”“云”“流莺”“石灰吟”“海棠”“子规”等。以此为题的诗一般都是咏物诗,多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也有摹写物态、托物寄兴的。如有定语,定语是诗歌立意的重点。(3)以人物为标题如:“山中寡妇”“里中女”“贫女”“赠妓云英”“蚕妇”“代卖薪女赠诸妓”“西施”“王昭君”“息夫人”“贾生”“渔翁”“剑客”等。这类

7、标题中的人物如果是下层人民,那么该诗多表达对其命运的同情;如果是历史名人,多表达对其的景仰或同情或抒身世之感。这种类型的诗多为代言体,即诗人代人设词,假托他人的身份、口吻、心理、语气来创作构思,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抒发情志的一类写法。综上,研究诗歌的题目,分析其包含的信息,对提高诗歌鉴赏的准确性有很大帮助。题目即文章的额头,富含着诸多信息,可以这样说,诗歌的题目是诗歌鉴赏的向导。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诗题都具有以上功能,不要让下面这些标题“引入歧途”。如“饮中八仙歌”“丽人行”“李凭箜篌引”“病妇吟”,这里的歌、行、引、吟表示诗歌的类型;词牌名“昭君怨”“虞美人”“祝英台近”“二郎神”“忆王孙”等

8、不反映词作的具体内容;乐府旧题一般只揭示诗歌的题材类型,而不反映诗歌的具体内容,如“出塞”“塞下曲”“关山月”“青楼曲”等。边练边悟1试读下面的诗题,看看能读出哪些重要信息。(1)早上五盘岭答案诗的中心事件。作者情感的触发点。(2)采地黄者答案以写人为中心,其人可能是下层百姓,推知可能是表达对其命运的同情。(4)闺意献张水部(又名“近试上张水部”)答案写作目的是献给张水部(可能是考官),“闺意”是比喻性说法,其真实目的是看自己的作品是否投合考官的心意。(5)梦江南答案仅有词牌而无标题的词。(3)惜牡丹花答案咏物诗。情态是“惜”。二、细读正文内容诗的正文是阅读的核心,也是读懂诗歌的关键所在。应从

9、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把握结构把握古诗常见结构结构即思路,把握古诗的结构,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知晓大意。律诗常见结构四分法:起承转合二分法:前两联为第一层,后两联为第二层三分法:首联为第一层,中间两联为第二层,尾联为第三层绝句结构一般结构:起承转合两句铺陈,两句议论或抒情前三句铺陈,第四句揭示中心词的结构见前面词的“结构特点”对于近体诗来说,有两类结构特点要予以关注:(1)起承转合“起”在古诗词中,“起”句就是开头,或写景,或叙事,或抒情,或议论,方式多样。其作用主要有两种:a.点明题旨,统领全诗,奠定感情基调;b.托物起兴,烘托铺垫,渲染映衬。“承”在古诗词中,“承”句或写景,或叙事,或抒情

10、,或议论,与“起”句自然衔接,是“起”的延伸、拓展。“承”的形式有总接、分承、明顺、暗接、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等。其主要作用有:a.承上启下;b.铺垫下文。“转”在古诗词中,“转”句在绝句里是第三句,在律诗中指颈联,在词中多指过片。“转”句十分关键,往往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由浅入深,从正到反,思路的转换体现诗意的跳宕转折。抓住“转”句特点对解读诗意也很关键。“合”在古诗词中,“合”是结句,全诗不论写景、抒情、叙事、阐理,“合”句水到渠成,往往是诗歌主旨或诗人感情的凝聚之处。“合”句的作用一般有三种:a.呼应开篇或诗题,圆合首尾;b.对比前文或总结全诗,卒章显志;c.以景结情,含蓄蕴藉,

11、余味无穷。古诗词“合”的方式有很多,但基本上分为两类:一是直笔明接,即直接抒情、言志、阐理;二是曲笔收束,用折射、暗示、象征等手法曲折表达诗人的感情,寄托诗歌的主旨。边练边悟2阅读下面这首诗,分析其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春日忆李白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2)律诗中间两联对仗(对偶)对仗,就是对偶,只在律诗中称“对仗”。对仗,从内容角度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三种。“正对”是指上下句从两个不同角度来说明同一个道理。如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中的“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从两个时代的角度抒发人事代谢、怀古伤今之情。“反对”

12、是指上下两句意义上互为对立。如高适燕歌行中的“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就是把军中战士和将帅的两种生活放置在一起,构成反差,从而抒发忧愤之情。“串对”是指构成对偶的上下两句在语意上有承接、因果、假设等各种语法关系的一种对偶形式,亦称“流水对”或“走马对”。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说的是从四川出三峡而北上的行程,前后一贯,又有次序。分清对仗种类,可以更好地理解诗的内容。另外,根据律诗上下句词性相对、结构相同的形式特点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句的意思。(二)品读语言读懂诗词,最大的障碍就是它的语言,因为它不同于散文的语言,更不同于现代散文的语言,具有高度凝

13、练、富于跳跃与省略的特点。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策略。1.推测难字,突破障碍古诗语言本质上是文言文,既然是文言文,我们完全可以用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方法去推断其中的疑难词语。(推断实词的方法详见文言文部分,这里不再赘述。)要特别注意两类疑难词语。一是古今异义词。如元白珽余杭四月诗首联“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中“生意”就是一个古今异义词,这里是“生机”意。二是古诗中的特殊词语。如2015年全国卷岑参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尾联“勤王敢道远”中的“敢”是个表反问的词,是“岂敢”,而不是“敢”意。这样的词语还有“肯”“可”“那”等。(特殊词语详见本专题“知识储备”)2.识别“倒装”,还原语序古诗

14、创作,有时为了符合声律要求,或出于表意需要,不得不在语序安排上作些变通。这就使得古诗出现了语序颠倒、词语错位的现象。这也给我们的理解带来了难度。若要准确理解诗意,那就还原颠倒的语序。教材注解1指出下列诗句中的语序颠倒之处及其妙处。(1)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答案“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正常语序应为:无处觅英雄孙仲谋。颠倒语序,既合平仄需要,又突出了“英雄”一词。(2)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答案正常语序应为: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因平仄的限制,主语后置,动词前置,使诗句读起来更富有韵味,更生动有致。3.注意省略,填补空白因为诗词都讲究格律

15、,每一句话用字的多少都有严格的规定,对于创作者来讲,为了使作品意蕴更为深厚,他当然能省则省,能跳就跳,这就使得诗词的语言非常精练,也给我们理解带来难度。阅读这样的诗句,我们只能运用想象和联想去填补诗句的空白和跳跃,才能完整地理解诗意。教材注解2找出下列诗句中的省略成分。(1)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白居易琵琶行并序)答案省略谓语。“争”后省略“送”字。(2)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李清照如梦令)答案省略主语。“试问”前省略的主语是作者,“却道”前省略的主语是“卷帘人”。4.圈出“情语”,抓住关键所谓关键,就是指诗歌中能够表明中心和作者情感的词、句。对于这些关键词句,不仅要能迅

16、速找出,还要反复咀嚼。(1)从传达诗歌情感、主旨的程度上看,关键词有显性与隐性之说。显性关键词是可以明显看出诗歌情感类型的词语,如包含“愁”“怨”“愤”“恨”“忧”“凄”“喜”“乐”“思”“怜”“泪”“闲”“怆”“怅”等字眼的词语,这些词语多为动词或形容词,表意功能明显,大多数情况下决定了诗歌抒情的方向和基调,这种语言叫“情语”,是需要在第一时间内予以关注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情语”有时藏在“景语”等其他语言之中。如“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中的“独”就是情感语言,它揭示出诗人的孤独感;如“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中的“独”“闲”就是情感语言,揭示出诗人的孤独、无聊之感。隐性关键词在传达情感

17、、意图时较为含蓄、间接,但也至关重要。描摹景、物、事、人等要素的词语一般是隐性关键词,它们虽然不是诗眼,但能暗示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种语言叫景物语。另有一些典故语,需要通过挖掘典故的本义来探寻作者的用意;含有艺术技巧的语言(如拟人、比喻、双关、反语、借代等),需要还原基本义。还有一些表情态、语气的虚词,如“但”“惟”“空”“又”等,也是应该引起注意的隐性关键词。弄清上述隐性关键词的含义及其表达作用,如同拨开疑云迷雾,能让真相充分显露。(2)每一首诗都有关键句,这些句子往往透露出作者的感情、感悟、观点态度等,读懂了这些句子也就能较容易理解诗词的主旨。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

18、我不得开心颜”就揭示了本诗的主旨。这样的句子通常放在结尾。边练边悟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湖州歌(其六)南宋汪元量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南四百州。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作。四百州:南宋统治下的府、州、郡一级行政单位。宋朝全盛时号称“八百州”。南宋时的半壁江山,约为一半,作者称之为“四百州”。(1)诗中有一字可以起到全诗景物描写的统领作用,它是_字。望(2)诗中有两个情感字眼,请找出来,分别说明其表情作用。答案寒、断。“寒”字渲染了一种寒冷凄清的气氛,传达作者心情之冷清;“断”字则表明作者在国家灭亡后,面对已落入元人手中的南宋故土“四百

19、州”时,那种悲痛欲绝、肝肠寸断的悲痛心情。三、挖掘暗示信息诗歌中有许多提示性、暗示性信息,如注释和题干等,这些信息很重要,有的还可能是解题的关键。1.作者信息的暗示要真正读懂一首诗,必须知人论世。“知人论世”就是说要了解诗人的思想性格、生活经历、风格流派及其创作的时代背景、目的等。读诗时,必须注意诗人的遭遇、境况,注意诗人所处朝代的国势、朝政等方面的问题。知道了人与世,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这方面的信息有的古代诗歌考题会提供相关的注释,有的属于名家名篇的则不再加注,需要从平时积累的知识中回忆提取。如:陶渊明淡泊名利、诗风恬淡;杜甫忧国忧民、诗风沉郁;李白傲岸不群、诗风潇洒;辛弃疾、陆游、

20、文天祥国难当头,忧心如焚、慷慨悲壮;王维多才多艺,能诗,又精通书画和音乐,决定了他的诗的风格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信奉佛教,决定了他后期对现实的漠不关心;苏轼思想复杂,儒释道三种思想既矛盾又统一地渗透到他世界观的各个方面,决定了他多次被贬仍能表现出豁达、乐观的精神境界。2.注释的暗示高考所选诗歌的题材多种多样,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有时介绍疑难词语、地名,那是在帮助考生读懂诗句;有时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考生诗歌的思想主旨;有时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考生诗歌的用典或意境;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考生诗歌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大凡提供“此诗作于贬官或流放之际”类似注释的诗,肯定与诗人仕途失意

21、、对现实不满,或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愤懑孤寂有关。边练边悟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赠花卿注杜甫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注花卿:名敬定,成都府尹崔光远的部将,平叛中立过功;后居功自傲,目无朝廷,僭用天子音乐。请借助注释,理解这首诗的写作意图。答案此诗赠花卿的目的是给花卿以委婉的讽喻:“只应天上有”是说花卿僭用天子音乐,不当受之;“人间能得几回闻”隐含警示之意,意谓这种享受难以长久。3.题干的暗示所谓题干,即命题的语言文字,包括三大要素:指向要素(回答什么问题),解说要素(解释题目要求),限制要素(哪一联、哪一句等)。抓住题干的暗示信息可以帮助你进一

22、步读懂诗歌。这也叫“借题解文法”。如2017年江苏卷第10题要求“概括作者愁的原因”中的“愁”已暗示了该诗的感情基调了。中国古典诗歌浩如烟海,但常见题材总是有限的。大致有山水田园诗、边塞军旅诗、怀古咏史诗、托物言志诗、羁旅思乡诗、送别怀人诗、即事抒怀诗。相同题材的诗歌在“艺术技巧”和“思想感情”上往往有相似、相近、相通之处。平时学习诗歌,争取“读一首诗,知一类诗”;在考场上,完全可以“知一类诗,通一首诗”,即先从内容入手,尝试根据该诗的内容特色,大致归类到某一题材,再由类及篇推断其使用手法及具体内涵,亦即合理猜想该诗大致运用了何种艺术技巧,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题材入手,由类及篇,合理猜想掌

23、握关键能力(二)一、山水田园诗题材特征常见标志内容情感常用手法描写美丽清新的自然景色、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分为山水诗与田园诗。标题中往往有“山”“野”“田”“居”等字。常见意象:溪水、山石、松林、野老、柴门、桑麻、南亩、五柳、明月、渔歌等。寄情山水,赞美山河,热爱自然。表达对自由的向往及厌倦官场的超脱之情憎恶黑暗,寄托恬淡静雅的隐逸之乐。以恬淡之心抒写山水清幽,表达闲适淡泊、悠然自得之情。对现实不满和怀才不遇的苦闷。(1)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2)写景的表现手法:白描与工笔;观察角度高低俯仰的变化与远近高低的顺序;光、影、色彩的渲染,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运用;虚实结合(眼前之

24、景与想象之景);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化动为静与化静为动)。(3)抒情方法:借景抒情,融情入景;以乐景写哀情(反衬)。边练边悟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注这首诗是诗人与友人裴迪相酬为乐之作。接舆:春秋时“凤歌笑孔丘”的楚国狂士。这里诗人以接舆比裴迪,以“五柳先生”自比。(1)本诗写景有何特点?答案描写景物有声,有色,有形,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点。所写景物带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写得情景交融。所选的寒山、秋水、落日、孤烟等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的景物,构成了一幅和谐静谧的山水田

25、园风景画。(2)结合颔联和尾联简要分析诗人的情感。答案抒发了闲居之乐。颔联,诗人倚杖临风,听晚树鸣蝉,安逸潇洒。尾联以陶渊明自况,表达了超然物外的情致和闲居的乐趣。表达了对友人的真切情谊。诗人将友人比作接舆,醉酒狂歌,高度赞扬了裴迪的狂士风度。二、边塞军旅诗题材特征常见标志内容情感常用手法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标题中往往有“行”“军”“征”“塞”“戍”等与军旅有关的字。常见意象:自然景物类(黄沙、秋月、大漠、孤城、边关、雨雪、风沙等),地理区域类(塞外、雁门、玉门关、黄河、阴山、楼兰、蓟北等),战事器具类(金鼓、旌旗、烽火、羌笛、琵琶、战马等),乐曲类(梅花落折杨柳关山月阳关三叠

26、渭城曲等),人物类(戍卒、将帅、胡人、单于等)。保家卫国、建立功名的壮志豪情。奋勇杀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雄奇瑰丽、奇异独特的边塞风光。征人思乡、闺妇盼归的两地情愁。凄苦哀怨的怨战情绪,凄厉沉痛的反战思考。对和平安宁的边疆生活、和睦友好的民族往来的喜悦。修辞方面:主要有夸张、对比、互文、用典等。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常用侧面烘托、动作肖像描写、细节描写等手法。意境的营造方面:常用景物烘托、虚实结合。边练边悟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答案 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1)为什么

27、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答案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三、怀古咏史诗1.典型特征题材特征常见标志内容情感结构常用手法以历史上的人、物、事为题材,咏叹史实,描写古迹标题中有“咏史”“怀古”等字样;或用古代的人、事、地、物为题怀古伤今、借古伤己、借古讽今。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对比、用典、以小见大2.历史演变时期内容主题代表人物及作品初唐以史为鉴,咏朝代兴亡以戒当世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盛唐热望功名积极进取王维、李白、杜甫登金陵凤凰台蜀相中唐吊古伤今针砭时弊(水平最高)刘禹锡

28、乌衣巷西塞山怀古晚唐追忆伤怀(尤为发达)李商隐、杜牧咏史过华清宫绝句宋代借古说今风格慷慨悲壮王安石、苏轼、周邦彦、辛弃疾、刘过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边练边悟3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金陵晚望唐高蟾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金陵图注唐韦庄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注这是一首题画之作,诗人看了六幅描写南朝史事的彩绘,有感于心,挥笔题下了这首诗。(1)高诗前两句写景,试分析其表现手法和作用。答案采用拟人手法,情景交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秋天傍晚浮云落日映照金陵古城的景象,抒发了诗人的沧桑凄凉之感。(2)高诗说

29、“一片伤心画不成”,韦诗却说“谁谓伤心画不成”,各有何道理?答案“一片伤心”是抽象的情感,纵有丹青妙手,也难以描写;但是这六幅图通过老木寒云表现了深沉的历史感慨和现实忧思,“画”出了伤心之情。(3)两首诗都是怀古咏史诗,表达了怎样的共同主题?答案两首诗都借六朝旧事,抒发了对晚唐现实的深忧。四、托物言志诗题材特征常见标志内容情感常用手法借助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从对象上看,咏物诗的对象是单纯的某物,着重对所咏之物的特征、功能进行刻画,或者着重对所咏之物的某一内蕴、精神进行吟咏。从题目上看,或以所咏之物为诗名,或以“咏某物”“题某物”“某物吟”等为题目。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或实现个人理

30、想,或报效国家。寄寓高尚的节操,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途多舛的伤感,或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托物讽世,或忧国忧民,或感时伤世,或愤世嫉俗,或针砭时弊,或冷嘲热讽。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主要是正面描写(绘形绘色)与侧面烘托。从表现手法看,主要是比喻(比况)、象征、拟人和对比。从抒情方法看,主要是托物言志(象征)。边练边悟4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汉宫春梅晁冲之潇洒江梅,向竹梢稀处,横两三枝。东君也不爱惜,雪压风欺。无情燕子,怕春寒、轻失花期。惟是有、南来归雁,年年长见开时。清浅小溪如练,问玉堂何似,茅舍疏篱?伤心故人去后,冷落新诗。微云淡月,对孤芳、分付他谁。空自倚、清香未减,风流不在人

31、知。注晁冲之:北宋词人,因朝廷党争遭贬,后隐居阳翟(今河南禹县)具茨山。东君:司春之神。玉堂:华贵的宫殿。(1)上片写梅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写出了梅怎样的品格?答案化用、对比衬托、正面和侧面(直接和间接)描写相结合。写出了梅孤傲、坚强的高洁品格。(2)下片借梅寄寓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作简要分析。答案“问玉堂何似,茅舍疏篱”表达了对官场的厌倦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伤心故人去后,冷落新诗”表达了对林逋的仰慕和追思。“对孤芳、分付他谁”借林逋去世后无人欣赏梅的孤芳,表达了对无人赏识自己的忧愤。“空自倚、清香未减,风流不在人知”表达了坚守自己高洁品格的情怀。五、羁旅思乡诗题材特征常见标志

32、内容情感常用手法借诗人旅途所见所闻,表达潦倒失意、漂泊哀伤、思乡怀亲之情。诗题中多含有“客舍”“登高”“望月”“忆”“寄”“行”“思”等词语以及元宵、中秋、重阳、除夕等节日名。常见意象:月亮、秋风、秋霜、杜鹃、猿啼、沙鸥、孤雁、浮云、梧桐叶落、西楼、高楼、危楼、危栏等。天涯漂泊羁旅愁。叙写客居他乡的艰难,抒发漂泊无定的孤苦。望尽天涯怀人愁。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思念。羁旅他乡的幽怨之情。或表达人生感叹,流露年华易逝的苦闷;或抒发独居他乡,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借景抒情(或叫“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乐景衬哀情(乐景写哀情)。对面落笔。诗人在表现怀远、思归之情时,不是直

33、接抒发思念之情,而是从对方着笔,想象对方思念自己之深,借以烘托诗人的苦恨离情。因梦寄情,虚实结合。边练边悟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初望淮山黄庭坚风裘雪帽别家林,紫燕黄鹂已夏深。三釜古人干禄意,一年慈母望归心。劳生逆旅何休息,病眼看山力不禁。 想见夕阳三径注里,乱蝉嘶罢柳阴阴。注三径:蒋诩归乡里,荆棘塞门,舍中有三径,不出,唯求仲、羊仲从之游。后以“三径”指归隐者的家园。(1)首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在诗中有何作用?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案对比,将离家时的装束(风裘雪帽)和现在的景色(紫燕黄鹂)进行对比,表现了时光的流逝,暗含离家已久,思念家乡之意,触景生情,引出下面的人生感慨,也

34、为尾联的写景抒情埋下伏笔。(2)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是如何表现的?答案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隐居的愿望;运用联想和想象(虚写),描写家乡夏日傍晚的景象,表达思乡之情;“三径”运用蒋诩的典故,表达了隐居的愿望;“乱蝉嘶罢柳阴阴”以景结情,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隐居的愿望,含蓄蕴藉,余韵悠长。六、送别怀人诗题材特征常见标志内容情感常用手法古人在送别之际,往往设酒饯行,折柳送别,吟诗赠别,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标题中往往有“送”“别”“赠”“酬”等字样。常见意象:“柳”“酒”“月”“水”四大意象(“长亭”“短亭”“阳关”“舟”“灞桥”等意象也常在送别诗中出现)。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离别后的思

35、念与牵挂。对友人的安慰与勉励。借送别友人表明自己的心态。抒发对人生的感慨。要注意,每首诗表达的情感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情感交杂在一起的集合体,它丰富复杂却不杂乱无章。寓情于景,以景衬情,情景交融。烘托:不直接写人的离情别绪,而是通过写眼中物有伤离之意来烘托人的伤离之深。以乐景衬哀情(也叫乐景写哀情或反衬)。想象(也叫虚拟或虚实结合)。送别诗常借助想象表达自己对朋友的留恋和关切。边练边悟6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答案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

36、1)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答案惜别知音,借酒浇愁;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2)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七、爱情闺怨诗题材特征常见标志内容情感常用手法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苦。主要有赠内诗和悼亡诗。标题中多含“怨”“怀”“思”“别”“忆”“望夫”“妇叹”“闺怨”“幽恨”或直接用“无题”等字眼。常见意象:“眉锁”“翠楼”“碧纱”“白发”“秋风”“夜雨”“寒月”“寒衣”“残梦”“泪如雨”“春风杨柳”“雁声月明”“红妆对镜”“喜鹊报枝”“雨燕双飞”“临笺泪长”等。表现夫妻之间相濡以沫

37、的深厚感情。孤苦幽寂的命运之悲,此类情感主要体现在宫怨诗中。思妇空闺、思念亲人、盼夫早归、渴望团聚的哀伤之情。情梦难圆的遗憾与怅惘之情。阴阳两隔的悼亡之痛。比兴(托物起兴)。先从自然之物写起,然后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引出所要表达的事情或情感,物的描写起烘托感情、渲染气氛的作用。衬托。具体分为正衬和反衬。寒月孤灯、冷衾泪枕、月落星稀、凄风苦雨、漏声雁影等凄凉之景往往正面衬托主人公的孤寂与幽怨,青青杨柳、斜燕双飞、春风浩荡等充满活力生机之景更能反衬闺中思妇的悲伤与幽怨。先扬后抑。边练边悟7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梦江南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答案

38、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1)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答案思念远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怅恨之情。(2)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答案借景抒情。把天涯之思投向无边无际,以碧云摇曳表现心绪的不宁,以碧云斜落表现心情的低沉。(3)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八、其他类诗词1.哲理诗哲理诗是表现诗人的哲学观点、反映哲学道理的诗。这类诗词内容深沉浑厚、含蓄、隽永,多将抽象的哲学道理蕴含于鲜明的艺术形象之中。篇幅短小精悍,大都是四句的绝句,如苏轼的题西林壁。2.隐逸诗隐逸诗是古代的一些文人因

39、对封建统治不满而归隐田园生活,或者描绘田园自然风光,或者描绘一些隐者人物形象,以隐居生活为题材的一类诗词。这类诗词中有对秀美风光的描写,也有对时代的不满,还有表现抑郁不得志的情怀。3.民生诗“民生”是一个带有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词语,关注民生就是关注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古代不乏关注民生的诗人,从他们的诗句中能看到诗人对劳动人民有着深切的同情和关怀。例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说明:即事抒怀,指的是诗人就某件事发表自己的议论,抒发自己的感慨。即事诗,一般来说并无严格的界定,许多其他题材的作品,如怀亲、送友、思乡,抒发人生感慨、闲情逸趣等,一般皆可笼统地称之为“

40、即事抒怀诗”。因此,这里不再单独列出。)1.不那同“不奈”,即无奈。如:晴烟漠漠柳毵毵(读sn sn,柳叶纷披下垂的样子),不那离情酒半酣。(韦庄古离别)2.等闲(1)平常。如:眼前一尊又长满,心中万事如等闲。(张谓湖上对酒行)(2)随便。如: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白居易琵琶行)(3)无端,平白地。如: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又如: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其七)读懂诗歌中需要注意的特殊词语知知识储备识储备3.风流(1)英俊,有才华。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2)遗风。如: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41、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风度。如: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4.将(1)助词,用在动词后,无实义。如: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白居易长恨歌)(2)读qin,意思是“请”。如: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李白将进酒)5.可、可堪可:有时不作“可以”讲,而作“岂”“哪”讲,表反问。如: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可堪:岂堪,哪堪。如: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6.可怜(1)值得怜悯,哀怜。如: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白居易卖炭翁)(2)可惜。如: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42、(李商隐贾生)(3)可叹。如:可怜故国三千里,虚唱歌词满六宫。(杜牧酬张祜处士见寄长句四韵)(4)可爱。如: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5)可羡。如: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白居易长恨歌)7.肯(1)愿,愿意。如: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魏风硕鼠)(2)表示反问,岂肯。如: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杨万里野菊)8.阑干(1)纵横或横斜的样子。如: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栏杆。如: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李白清平调词三首(其三)9.来语气词,表祈使、劝勉,略等于“吧”“啦”。如: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4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10.漫莫,不要。如:六国英雄漫多事,到头徐福是男儿。(罗隐始皇陵)11.那堪哪能忍受。如: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12.凭请,请求。如: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又如: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杜牧赠猎骑)13.其(1)句中助词,无实义,起调整音节的作用。如: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2)助词,用在单音节形容词或象声词前,起加强形容、状态的作用。如:北风其凉,雨雪其雱。(诗经邶风北风)14.却(1)退,退回。如: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白居易琵琶行)(2)副词,还,再。如: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

44、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15.忍岂忍,怎忍,不忍心。如:坠素翻红各自伤,青楼烟雨忍相忘。(宋祁落花)16.杀用在动词后,表示程度深。如:江东士女无端甚,看杀玉人浑不知。(孙元晏晋卫玠)17.煞副词,极,很。如:为别后、相思煞。(柳永迎春乐)19.无端无因,无缘无故。如:锦瑟无端五十弦。(李商隐锦瑟)20.无赖(1)调皮可爱。同“亡赖”。如: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村居)再如: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徐凝忆扬州)(2)无才,无能。如: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3)撒泼放刁,蛮不讲理。如:年十五,犷悍无赖,犯法当死。(黄宗羲柳敬亭传)(4)无奈。如: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杜甫绝句漫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