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理念下高效课堂生态系统的构造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71488856 上传时间:2024-08-11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47.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改理念下高效课堂生态系统的构造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新课改理念下高效课堂生态系统的构造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改理念下高效课堂生态系统的构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改理念下高效课堂生态系统的构造(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新课改理念下高效课堂生态系统的构造 课堂是一个微型的生态系统,一个高效的课堂应该是一个生物多样和谐、能量稳定流通、信息健康传递、物质自由循环、 善于自我调节同时也需要外力维护其生态平衡的组织。 课堂具备生态系统的一般特点,也适合用生态系统的理论指导其合理发展。作为教师,应该竭尽全力的维护课堂的生态结构和教育的基础环境,使得课堂更有魅力和时效。 一 各司其职,建构知识食物链 构成生态系统的基础是无机环境,包括阳光、水、无机盐、空气和有机质,他们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和物质基础。而课堂这个小生态环境中的物质基础是什么呢?当然是知识。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传授知识是教师的神圣职责,获得知识

2、是学生的学习目标,知识传递是课堂存在的核心价值。 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通过食物链完成能量传递。课堂的目的就是完成知识的传递,教学环节的组织者和参加者应该各司其职,齐心合力打造一条知识食物链。 首先,教师的备课是知识的生产环节。就像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能量固定下来一样,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完成对知识的收集、归纳、分类、整合,还要凭借多年的知识积累和教学经验并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化需求完成对知识的升华、以及如何指导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做出安排。在这个过程中,要完成知识的生产仅仅依靠个人是不够的,而应该调动集体的力量,运用集体备课等方式集思广益。同时,教育的组织者也应该努力通过组织讲座

3、、 观看录像、 技能培训、 合作交流等多种方式拓宽教师的知识面和信息渠道,组织协调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生产环节是教育的基础环节,是课堂是否有效的决定环节,教育组织者和一线教师共同扮演生产者的角色。 第二 课堂讲授是知识的消费环节,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扮演消费者的角色。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通过对知识的重新演绎, 完成了对知识的强化认知和再创造; 学生则通过教师的讲授完成了对知识的记忆、 理解、消化、吸收。通过课堂的个体展示和合作探究,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力、生成力和表达力,把知识转化成能力,又为老师的总结和提高提供了空间。 第三 课下教学反思过程是知识的分解过程,教育工作者利用学生的反馈再次扮演了分解者的

4、角色。教师应该养成收集学生反馈和写作教学反思的习惯。时刻保持师生之间的信息流通顺畅,并把反馈和反思的内容对照、分解,并且组织备课组合作分析、总结,得出更有指导性的意见,把知识和方法复制推广、循环利用,从而得到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高效课堂。 二 “下小上大” ,打造逆向金字塔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传递用生态金字塔来展示,把单位时间内各营养级获得的能量值用面积表示,由低到高绘制成图。根据林德曼定律,每个营养级的能量都是上一个营养级能量的 10%20%。 所以生态金字塔一般呈现上小下大的正立模式。其实课堂教学往往也能呈现出这种模式,讲授的时间越长往往学生的接受效率越低、效果越差,这一方面是因为进度的要求

5、导致教师的课堂容量太大;另一方面是没有考虑学生的精力流失率问题。每一个人的注意力保持都有一个时间限制,每一个人都有针对某一事物的兴奋点,当超过这一时间段后人的注意力便会分散,精力便会流失。这导致很多教师抱怨和不解“讲了一百遍了,怎么还不会?” 。就此我们应该建立一种逆向的金字塔,随着学生接触某一知识的时间越长,他对该知识的印象和理解越深,并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生不应该仅是百分之多少的接受教师传递的能量,而是高一营养级应该获得比低一营养级更多的能量。 首先,应该根据学生的现状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学生的基础不同,能力值有差异,现在很多学校为了现实需要也把学生按成绩和能力分类,出现了实验班、宏志

6、班、重点班与普通班的差异,教师应该正视现实,根据不同班级和学生的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一般的教学分成“预备呈现联系统合适用”五步法,针对不同的班级和学生不能整齐划一,每一步都要有区别、有侧重。对于基础好能力强的,应该更侧重于知识的拓展和升华,以培养他们的应用能力和发散思维,调动他们的探究欲和实践能力,使得他们在更高层次上运用知识;而对于相对困难的学生应该更侧重于对于知识本身的记忆和理解,并通过训练掌握技巧和方法。通过不同教学计划的设计,使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更清晰的针对性,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了伸展的机会和提高的空间,这样使他们既充分吸收教师授课的营养,同时把营养加以转化形 2 成更充沛的能

7、量。 第二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科学的课堂结构。学生由于自身的年龄特点是好动的,自制力较差,在上课或活动时经常出现思想“开小差”的情况,这是每个老师都要面对和头疼的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说“控制注意力的问题,是教师工作中最精细的而且研究得还很不充分的领域之一。要能控制注意力,就必须懂儿童的心理,了解他的年龄特点”要解决这一难题一要合理划分课堂时间,经研究未成年人一般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间只有 15 分钟左右,教师授课时要根据这一特点把课堂划分为几个时段,每个时段安排不同的教学任务,而且每一环节的内容要经过细心选择,单靠知识吸引学生是不可能的,因为学习本身就是一项艰苦的劳动。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要设法让学

8、生的思维与我们所讲的知识发生联系,使他不感到特别的陌生,使他有一种想要有一种了解更多的欲望,而且课堂上一定要有一个思维暂时放松的过程,这样才能把各时段成功的连接转化,蓄势才能待发。课堂不能是死板的,一定要适当的穿插辩论、讨论、游戏等活动,从天性出发给孩子们动的机会和空间,天性不能扼杀只能引导。 第三,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高效课堂追求人的解放:学生的解放,教师的解放,学校的解放。在解放中培养兴趣,在解放中共同成长。高效课堂的核心理念就是“自主、合作、探究” ,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所以教师要大胆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独学、对学、群学相结合

9、;讲解、讨论、质疑、对抗相辉映;预习交流、分配任务、合作探究、展现拔高、串插巩固、达标测评相协调;板书、多媒体、新技术相配合,这样的课堂才能丰富多彩、灵活多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堂的形式不应受限制,但目标必须明确:学生学会、学懂、学通。 三 纵横捭阖,共建平衡生态高效课堂 课堂是一种“小环境,大生态” ,它不是孤立的,同样要受到很多外在因素的影响来维护其生态的平衡。一堂课要想取得成功,只注重课堂是不够的,课外的因素也是必不可少。教师往往为课堂做了大量的准备,但是效果不佳,学生不想说或者说不出来,调动不起参与热情。我们的教材大量内容是高深的,有的距离学生生活较远,而熟悉他们、认

10、知他们、应用他们,不能仅依靠课堂,而应该把课堂“放大” 。 教师应根据所授知识选取一定的有针对性的参考书目组织学生课下阅读,增长其知识面,例如政治应组织学生浏览报刊、收听新闻节目、时事辩论等;历史应组织学生观看纪录片和影视作品;语文应组织多项活动,朗诵比赛、校内投稿、文言应用等,并且课前留有一定的作业让学生进行课前材料收集整合,以课堂主讲、答辩稿、演讲辞等方式使得学生把课外的新知和能力带入课堂,使得课堂的水平自然上一个台阶, 同时也促进教师的进一步成长, 真正能够实现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 而不是有气氛无内容的 “大帮哄” 。 智慧是相通的,把另一领域的相关知识应用到课堂,把各方面的知识相串联能更好的实现课堂的高效率、高效益和高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