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0《岳阳楼记》(第2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ppt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71475214 上传时间:2024-08-11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1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0《岳阳楼记》(第2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0《岳阳楼记》(第2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0《岳阳楼记》(第2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0《岳阳楼记》(第2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0《岳阳楼记》(第2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0《岳阳楼记》(第2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0《岳阳楼记》(第2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ppt(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记学习目标: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体会文章骈散结合的句法形式。2.领会作者博大的胸襟和旷达的思想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一、温故知新(1)解释下列红色的词语。谪守巴陵郡谪:予观夫巴陵胜状 胜:朝晖夕阴 晖:锦鳞游泳 鳞:长烟一空 一: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贬官美好日光代指鱼全同“嘱”,嘱咐(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政通人和,百废具兴。沙鸥翔集,锦鳞游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沙洲上的白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游来游去。不因外界环境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或喜或悲。在天下人忧

2、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二、精读赏析:二、精读赏析: 1.朗读课文,说说作者分别描写了哪几幅洞庭湖的景色?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中具体语句赏析。巴陵胜状图 凄风阴雨图 春和景明图 “衔远山,吞长江” 运用拟人、对偶的修辞手法,极写洞庭湖浩大的气势气势。(“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湖与山的关系,“吞”不仅生动形象写出了湖与江的关系,而且读来有气势磅礴之感。两个动词形象再现了洞庭湖的浩瀚气势,使静景富有动态感和活力。)气势非凡气势非凡“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极言水波壮阔,从空间上形容水势的浩荡和湖面的宽阔无边宽阔无边。“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描写不同时间洞庭湖的不同景色,表现了它景象的千

3、变万化景象的千变万化。“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怒”以拟人的手法写出了风势之大,声音之响。突出天气的恶劣。“日星隐耀,山岳潜形” 极写天气的昏暗阴沉。“隐”“潜”二字运用拟人手法,化静为动,为画面增添了动感。萧然凄凉、处处险恶之景“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描绘了天晴时分洞庭湖上的盎然生机。化静为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春天景物的喜爱之情。这是一句骈句,首先句式上很整齐,读起来十分有韵味。“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把湖面上“浮动的月光”比喻成“跃动着的碎金”,展现了景物的动态美。“静影沉璧”写的是景物的静态美:静静的月影宛如沉在水底的白璧。两句一动一静,相映成趣。生机盎然,色调鲜

4、明生机盎然,色调鲜明 2.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描写这些景色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呢? 作者描写洞庭湖萧然凄凉的景色,渲染了一种悲凉愁苦的气氛,衬托“迁客骚人”悲伤之情悲伤之情。描写洞庭湖明丽的景色,渲染一种开阔愉悦的气氛,衬托“迁客骚人”喜悦之情喜悦之情。悲景衬悲情,喜景衬喜情,这就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的写法。3.作者这样写景的目的是什么? 将迁客骚人与古仁人作对比对比,突出古仁人“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4.谈谈对“微斯人,吾谁与归”的理解? 直抒胸臆直抒胸臆,既表达了作者以“古仁人”自比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

5、,又含蓄地规劝好友滕子京放下思想包袱,走出消沉的心境,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中心思想: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对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描写,以及对“迁客骚人”“览物之情”的分析,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也表示了对好友滕子京的慰勉之意。写作特色:1.岳阳楼记成为千古不衰的名篇,主要原因是什么? 语言美:多用对偶句,骈句与散句结合,错落有致,字斟句酌,精妙传神;精神美:思想境界高尚,具有旷达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情感丰富;叙述、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先由叙事带出写景,然后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最后由情抒议,点明全文主旨,做到了情、景、议的高度融合。2.思考:你是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的? 体现“与民同乐”的思想。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发展成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并以此作为对待仕途进退的原则,表现他旷达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他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着借鉴和教育的意义。拓展延伸:2.结合实际,请你谈谈如何达到这一境界。1.历史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你还知道哪些?请举例说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