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三单元提升强化练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571247892 上传时间:2024-08-09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553.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三单元提升强化练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三单元提升强化练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三单元提升强化练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三单元提升强化练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三单元提升强化练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三单元提升强化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三单元提升强化练(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提升强化练(三)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 南京条约申明:“英国驻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剖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后来的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又于“平行之礼”一条无不详为备列。“平行之礼”的提出,对当时中国的主要影响为()A推动向西方学习思潮出现B推动传统礼仪制度的进步C传播资本主义的平等观念D使夷夏之防观念受到冲击解析:早在南京条约前的鸦片战争期间就出现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向西方学习的思潮,故 A 项错误;“平行之礼”是对尊卑等级的传统礼仪制度的否定,故 B 项错误;此时中

2、国向西方学习还局限于器物层面,还未意识到传播西方的平等观念,故 C 项错误;传统夷夏之防观念强调中国的世界中心地位,“平行之礼”是对夷夏之防观念的冲击,故 D 项正确。答案:D2 中国纪事评价某一事件:“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慌比给予老统治者的惊慌还要厉害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该事件是()A太平天国运动B戊戌变法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解析:据材料“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慌比给予老统治者的惊慌还要厉害”,说明他们给民众带来了惊慌不安,即造成社会动乱,他们的任务仅仅是“改朝换代”,是“丑恶”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他们应该是太平

3、军,该事件是太平天国运动,故 A 项正确。答案:A3小明同学发现一张晚清时期呈文的“原呈照片”,照片中有“纵使倭人胁以兵力,而全台赤子誓不与倭人俱生”“夫以全台之地使之战而陷,全台之民使之战而亡”等字句。用这张照片可以研究()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抗日战争解析:从材料“倭人”“全台赤子誓不与倭人俱生”等信息可以判断是台湾民众反割台斗争。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没有涉及台湾问题,A、C 两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台湾民众掀起反割台斗争,故 B 项正确;抗日战争不属于材料中的“晚清时期”,D 项错误。答案:B419 世纪 60 年代以后,清廷不少

4、大吏提出了“订一中外公例”的修律思路。20 世纪初,光绪帝颁布了“中外通行”的修律方针,此方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列强凭条约建立的畸形法律关系。“中外通行”的修律方针产生的背景是()A条约关系的建立与发展B中国近代外交法体系确立C维新变法的推广与深化D洋务运动增强了中国国力解析:据材料“19 世纪 60 年代以后”“20 世纪初此方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列强凭条约建立的畸形法律关系”可推知该方针产生的背景是条约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故 A 项正确。答案:A5民国初年,辛亥革命一词使用并不广泛,称呼辛亥年武昌起义至清帝退位这段史事的词汇,名目繁多。民国初年的报章,如申报 大公报以及政府公报中,“武昌首义

5、”“共和成立”“民国肇生”“辛亥之役”等名词连篇累牍。这表明()A辛亥革命对封建正统思想批判不彻底B北洋军阀对新兴思想严格控制和打压C民主共和已成为近代思想界主流思想D媒体和舆论对革命的名称未达成共识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对辛亥革命的称呼,不能反映对封建思想的批判程度,故 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北洋军阀的思想控制,故 B 项错误;材料未体现民主共和成为主流思想,故 C 项错误;根据“武昌首义共和成立民国肇生辛亥之役等名词连篇累牍”可知,媒体和舆论对革命的名称未达成共识,故 D 项正确。答案:D6下图是 1916 年至 1918 年中国工人罢工次数示意图。在此时期工人罢工逐渐形成工人互相支援、同盟罢工

6、的形式,并逐渐形成近代工会,提出资本家不能干涉工会内部事务的要求。这说明()A工人阶级的民主意识在迅速提高B工人阶级逐步成为独立政治力量C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尖锐D马克思主义推动了工人运动发展解析:图中内容主要显示的是罢工的次数,没有涉及罢工的内容,与民主不相关,故 A 项错误;工人运动次数越来越多,表明工人阶级运动在历史上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故 B 项正确;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是与生俱来的,与次数没有关系,故 C 项错误;马克思主义对工人运动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 1921 年中共成立以后,故 D 项错误。答案:B7“我建议我们的同志,改变对国民党的排斥态度并在国民党内部开展工作,因为通过

7、国民党同南方的工人和士兵取得联系要容易得多。”该言论是为了()A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B建立革命统一战线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促成重庆谈判解析:根据材料“在国民党内部开展工作”可以看出其应该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是在土地革命时期,故 A 项错误;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是在国民革命时期,与题目吻合,故 B 项正确;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属于党外合作,故 C 项错误;重庆谈判是在 1945 年,根据材料“通过国民党同南方的工人和士兵取得联系要容易得多”可以看出该时期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故 D 项错误。答案:B8某次会议记录如下:一、毛泽东同志报告宣传审查委员会决

8、议案。主席(汪):赞成者举手(大多数,通过)。二、蒋中正同志提出改良士兵经济生活案。主席:以赞成照原案交国民政府办理者举手,表决(通过)。符合该次会议时期中国历史的史实是()A孙中山领导中国人民推翻帝制B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C国共合作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D打败国民党,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解析:材料反映出毛泽东与蒋介石共同参加会议,主席是汪精卫,可知是国共合作进行国民革命时期。A 项是辛亥革命时期,故错误;B 项是国民革命中北伐战争的成果,与材料相符,故正确;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主席不是汪精卫,故 C项错误;打败国民党是在解放战争时期,期间国共两党敌对,与材料不符,故 D项错误。答案

9、:B9下表为中央苏区对商人按资本额划分等级,征收商业所得税的税率表。表中1932 年前后数据的变化反映了()资本额(元)1931 年 12 月后税率(%)1932 年 7 月后税率(%)101免6200264002.571 0003.595 0006.51210 000813100 00018.523A.党的工作重心逐渐向城市转移B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展日益艰难C中央苏区税收主要来自大商人D中央苏区经济政策一度“左”倾解析:根据材料 1932 年前后商业所得税税率的变化,可知苏区对商人征收重税,增加商人的财税负担,进而反映苏区经济政策一度出现“左”倾,故 D 项正确。答案:D10从 1936 年起

10、,中共开始提倡与各方党派、团体和军队结成一个反日大同盟。在中共的倡导下,“全国抗日解放联盟”“人民抗日同盟”和“全国救亡社”等民间组织应运而生。一些颇具说服力的口号如“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和“立即对日开战;停止剿共”等广为流传。这表明()A中日民族矛盾上升影响了中国的政治形态B蒋介石被迫放弃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C中国共产党抗日主张得到各个阶层的支持D国共两党开始酝酿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解析:1936 年根据“中共开始提倡与各方党派、团体和军队结成一个反日大同盟”进而出现引起民间组织和口号的变化,可知是中日民族矛盾上升影响了中国政治形态,故 A 项正确;推动蒋介石放弃“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原因

11、是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故 B 项错误;中国共产党的主张至少对于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是不赞成,故 C 项错误,国共两党酝酿抗日统一战线是在西安事变之后,故 D项错误。答案:A11(2017大连市高三模拟)1939 年 5 月,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在游击队调整办法中明文规定:“各游击部队因在敌后方无联络线,在地形险要、物质丰富条件下,应建立根据地,作为军事之补给的基点。”由此可见()A国共两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建立敌后根据地是抗日有效举措C国民党加强围剿敌后抗日根据地D中国共产党积极开辟敌后根据地解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是 1937 年,故 A 项错误;材料中强调各游击部队在敌人后方,应建立根

12、据地作为军事补给,所以抗日根据地的建立是有利于抗日的,故 B 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国民党围剿敌后根据地,故 C 项错误;题干是国民党对敌后根据地的规定,并未谈到共产党的态度,故 D 项错误。答案:B12(2017湖南省四校高三联考)1938 年,苏联军官巴季茨基曾来华担任第二战区阎锡山将军的军事顾问;1949 年 5 月,已是中将的巴季茨基来华协助建立防空部队,为保卫上海免遭空袭做出贡献。巴季茨基两次来华,都是为了()A协助国民政府的军事建设B壮大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力量C帮助中国抵抗外来的侵略D服务于中苏两国的国家安全解析:巴季茨基第二次来华是帮助共产党保卫上海,故 A 项错误;巴季茨基第一次来华

13、是帮助国民政府抗日,故 B 项错误;巴季茨基第二次来华是帮助共产党保卫上海,属于国共内战而非抵抗外来的侵略,故 C 项错误;苏联第一次帮助中国抗日是为了拖住日军避免日军入侵苏联,第二次是为了帮助中共,加强中苏关系,在冷战背景下共同构建两国国家安全,故 D 项正确。答案:D二、非选择题(第 13 题 25 分,第 14 题 12 分,共 37 分)13(25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69 年明治政府向美国、荷兰等国提出了修约要求,但遭到拒绝。1880年井上馨出任外务卿后,把修约的重点放在治外法权上,关税仅是修改现行税率。井上馨因过度对外妥协,遭到民权人士的反对而下台。1888 年新

14、任外相大隈重信则采取较强硬的外交策略,以美、德、俄作为修约谈判的突破口,提出在与美、俄等国签订新约的 5 年后,废除领事裁判权,得到美德俄国的同意。19 世纪 90年代,国际局势发生重大变化,英国对日政策发生根本性变化。1894 年 7 月日本同英国签订了通商航海条约,废除了领事裁判权,并部分收回了关税自主权。此后,其他列强先后同日本签订了类似的条约。1910 年日本向各国发出修约通知,1911 年美国带头与日本签订新条约,随后有关国家也纷纷与日本签订条约,表示放弃关税协定权。至此,日本修改不平等条约的任务宣告完成。摘编自牛淑萍近代日本修改不平等条约述论等材料二清政府在要求修约收回权益方面也做

15、了一些事情,但进展甚微。1917年 8 月,北京政府对德奥宣战,并宣布中国与德奥两国订立的所有旧条约一律废止。1919 年,中国政府在巴黎和会上第一次系统地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特权的要求。1925 年五卅反帝运动发生后,北京政府发起“修约”运动,向各国驻华公使团提交了要求修改不平等条约的照会。1927 年 1 月,武汉国民政府收回了汉口、九江英租界。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发起“改订新约运动”,实现了关税自主。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正式对德、意、日宣战,同时宣布废止中德、中意、中日间所有旧条约。1943 年,中国同英、美等签订了关于取消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之后陆续与其他在华享有各种特权的

16、国家签订了类似的条约。至此,一百年来中国与西方国家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皆告废止。摘编自王建朗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史考察(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日两国在修约历程中的相似之处。(9 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与日本相比,中国的修约历程有何特点?分析两者不同的原因。(12 分)(3)纵观中日两国修约过程,给我们留下怎样的启示?(4 分)解析:(1)据材料一“1869 年明治政府向美国、荷兰等国提出了修约要求,但遭到拒绝”“1911 年美国带头与日本签订新条约至此,日本修改不平等条约的任务宣告完成”和材料二“1917 年 8 月,北京政府对德奥宣战,并宣布中国与德奥两国订立的所有旧条约一律废止”和“1943 年,中国同英、美等签订了之后陆续与其他至此,一百年来中国与西方国家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皆告废止”,可知中日两国修约的长期性(几代人和数届政府不断努力的结果),据材料一“1880 年井上馨因过度对外妥协,遭到民权人士的反对而下台。1888 年新任外相大隈重信则采取较强硬的外交策略得到美德俄国的同意”和材料二,可知民众和政府相辅相成,据材料一“以美、德、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