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评价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71094835 上传时间:2024-08-08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3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教育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学校教育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学校教育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学校教育评价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学校教育评价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教育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教育评价(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学校教育评价学校教育评价 杨波杨波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解读:一、学校教育评价的涵义与类别二、学校教育评价的地位、功能和作用三、学校教育评价的问题与发展趋势四、学校教育评价中的心理效应及其调控一、学校教育评价的涵义与类别(一)学校教育评价的涵义 涵义: (1)教育评价-即根据教育目标及其有关标准,对教育活动进行系统的调查,确定其价值和优缺点并据此予以调整的过程。 (2)学校教育评价-即根据学校教育目标,对学校教育活动进行系统的调查,确定其价值和有缺点,并据此予以调整的过程。学校教育评价是一个过程,包括四个环节(或者说阶段),即: 第一阶段:确定教育目标(党和国家;教育部、省;学校) 第二阶段:系

2、统调查(信息获取,事实判断)- 第三阶段:教育评定(价值判断-好坏、是非判断 第四阶段: 调整性决策(调整活动,更好发展)(二)学校教育评价的类型(1)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根据评价方法分)定性评价:是从性质的角度对事物发展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描述、分析和评价,作出 定性的评价。定量评价:是从数量方面对事物发展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描述、分析和评价,即用数学 的方法取得数量化的评价结果的评价。(2)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根据评价标准分)相对评价:是将评价对象置于所在群体的一般水平作比较的评价。绝对评价:是用一个外在的客观标准作为参照系的评价。个体差异内评价:是被试者与自己以前的参照系进行比较

3、的评价。(3)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根据评价时序方)诊断性评价:是对评价对象的现实状况及问题和原因进行的价值判断(教学之前对学生的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对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作出价值判断。(教学过程中的评价)终结性评价:是对评价对象一定时期的全面状况进行的价值判断(如期末的有关评价)(4)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根据评价主体分)二、学校教育评价的地位、功能和作用(一)学校教育评价的地位 学校教育评价既是一种教学活动,又是一种管理活动。(1)教育评价是学校管理中的枢纽和关键 一是教育评价是控制的手段,控制是学校管理的重要职能。二是教育评价是学校管理过程中的基本环节。(2)教育评价是学校改

4、革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现代教育评价具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科学的评价方法及完善的评价过程,可以有效地促进现代学校管理的重要特征的形成,即是规范化合科学化。 现代教育评价可以有效地促进学校管理超越经验管理,克服管理中的随意性。(二)学校教育评价的功能(1)鉴定和选拔功能(学校教育评价对评价对象具有判定优劣、区分等级、排列名次、评选先进、资格审查等鉴定功能。为学校管理,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同时也具有选拔功能)(2)导向与调控功能(教育评价中的平均标准、指标及其权重作为“指挥棒”“标准尺”对于学校教育及其管理“定标导航”作用。学校调节和控制的信息来源于教育评价-)(3)检查、诊断和督促功

5、能(4)激励功能(评价出等级、名次-刺激、激励;适当给予肯定、表扬-满足需要。对落后者是鞭策,对优异者是激励潜能。)(三)学校教育评价的作用(1)保证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十七大确立的新时期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一是评价指标、权重、标准要体现教育方针;二是价值判断要以教育方针的精神、理验为准绳;三是调整性决策时要依据教育方针提供的方向和目标)(2)激发校长、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3)促进校长、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发展。三、学校教育评价的问题与发展趋势(一)学校教

6、育评价的问题(1)管理主义倾向浓厚(一是过多强调选拔、定级和奖惩;二是评价者是管理者,被评价者是被管理者)(2)学校教育评价单一(评价主体单一,即学生评价的主体是教师、教师评价的主体是学校领导、学校发展评价的主体是教育行政部门;评价标准单一与教条,即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学生的学业成绩、教师的教学质量、学校的发展水平,因标准单一演化为教条-如格式标准、答案标准等等(3)学校教育评价的形式主义(不考虑评价对象的背景,不关注评价对象的基础,用统一的标准进行评价-演绎成“整人的评价”。)(4)学校教育评价的虚假主义(学校教育评价关系到利益分配,导致抬高评价结论,个人或集体弄虚作假等等。)(5)学校教育评

7、价改革中非此即彼(强调评价的管理功能,就漠视其评价的发展功能;强调定量评价的科学性,就否定定性评价的不科学-两者有机结合)(二)发展性教育评价的兴起(1)传统教育评价的特点A 属于奖惩性教育评价(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但缺少发展性价值取向)B 评价的功利性很强(弄虚作假,劳民伤财, 败坏风气)C 评价面向过去(不注重未来的发展。)D 以行政评价为主体(不关注评价对象的发展-“整人”的评价) (2)发展性教育评价的特点A 评价的目的是促进被评价者的进一步发展B 促进被评价者更好的认识自我C 为被评价者提供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和目标D 为被评价者提供发展自我的动力和压力E 不仅注重过去和现在,更关注面

8、向未来的评价(三)学校教育评价的多元性学校教育评价的多元主要表现在评价目的、内容、学校教育评价的多元主要表现在评价目的、内容、主体、标准及方法的多元:主体、标准及方法的多元:(1)发展性教育评价的目的多元化A 为了鉴定(对被评价者的活动及结果进行是非、好坏的判断)B 为了选拔(选拔分流-适合自身发展和市场需求)C 为了诊断(发现问题及其原因,及时调整)D 为了导向(朝着管理者预期的方向发展)E 为了激励(让优秀者更优,给落后者以鞭策)F 为了调节(避免发生达到目标者停滞不前,达不到目标者沮丧气馁)(2)学校教育评价对象和内容的多元化A 从单纯的学生评价到对学生、教师、领导及学校的评价。B 从学

9、生的学业成绩的评价到学生的思想品德、个性、人格、思维过程、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的评价。C 从教师的工作业绩评价到教师的专业知识、业务技能、职业操守、师德师风等多方面的评价。D 从学校单一的教学质量评价到学校的持续发展状况、办学水平、师培师训、学校文化建设、及软硬件资源等多方面的评价。(3)学校教育评价主体的多元化A 传统教育评价主体是: 学校管理人员 教育行政部门B 现代教育评价主体是: 教育行政部门 学校管理者 教师 学生以及社会公共媒体等。如:对学生的评价-评价的主体是教师、其他学生、学生本人及家长等;对教师的评价-评价的主体是学习领导、学生、学生家长、教师同行、教师本人等;对学校的评价-评价

10、的主体是具有行政部门、学校、家长及社会公共媒体等。 (强调了被评价者参与的评价体现了被评价者参与管理的“以人为本”管理评价理念)C 教育评价中介的评价(利益无关的第三方评价)(4)学校教育评价标准的多元化A 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差异性导致评价标准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差异性导致评价标准的多元化的多元化 (a) 学生先天发展潜能具有多样性(有的长于语言、有的长于数理逻辑、有的长于空间想象、有的长于音乐、有的长于运动技能、有的长于人际交往等) ( b ) 学生生活经验具有多样性(受生活环境、家庭环境及家长的文化水平、职业、经济收入、教养方式、家庭结构、家庭氛围等因素的影响)B 学校发展的差异性导致评价标

11、准的多元化学校发展的差异性导致评价标准的多元化a 办学资源的差异性(生源、办学资源、硬件设施、教师数量和质量)b 办学类型的差异性(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职业教育与普教)c 教育任务的差异性(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C 教师的差异性导致教育评价的多元性教师的差异性导致教育评价的多元性a 教师面对的学生的差异教师面对的学生的差异b 教师面对学校提供的教学资源的差异教师面对学校提供的教学资源的差异(5)学校教育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学校教育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教育评价的方法也就是教育评价的类型。每一种方法既有优点和缺点,也有特定的适用范围和界限。在进行教育评价时,要取

12、长补短,科学、综合运用,力争做到教育评价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管理功能、发展性和激励功能。 教育评价的多元并不意味着不要统一化。国家标准教育评价的多元并不意味着不要统一化。国家标准语地方标准相整合;沿海与内地标准相协调;统一与语地方标准相整合;沿海与内地标准相协调;统一与个体差异标准相弥补。尽可能做到科学、全面、公正,个体差异标准相弥补。尽可能做到科学、全面、公正,尽可能发挥教育评价的管理、激励和发展功能,尽可能发挥教育评价的管理、激励和发展功能,四、学校教育评价中的心理效应及其调控(一)学校教育评价中的心理效应(1)评价者的心理效应)评价者的心理效应 1、系列位置效应(、系列位

13、置效应(系列位置效应表现为:“首因效应”(最先)和“近因效应”(最后)两种。表现形式有:先严心理和先宽心理。) 2、参照心理(参照心理(参照心理效应是指某些评价对象的“形象”影响着对另一些对象的评价的一种心理现象。也称之为“顺序干扰”。) 3、角色心理(、角色心理(角色心理效应是评价者担负一定的角色而形成的的一种心理。即以自己的知识技能、品质、爱好、特长去要求被评价者。叫着“三句话不离本行”。) 4、晕轮效应、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也称刻板效应。用突出特征掩盖其他特征或整体特征的一种评价心理。其表现形式有:一是“以好概差”,二是“以差概好”。其特点:一是遮掩性,二是弥散性。) 5、期望心理(、期

14、望心理( 期望心理也称预测心理。其表现:一是期望值偏高,二是期望值偏低) 6、同行心理(、同行心理(其表现:一是“同行是冤家”,二是“同病相怜”,三是“君子不处嫌疑间” 7、心理定势、心理定势 (心理定势是指用已形成固有的活动去评价同类评价对象的一种现象。优点:具有稳定性和一致性,缺点:缺乏灵活性和发展性。) 8、从众心理、从众心理 (是指轻易放弃个人意见而与多数人保持一致的心理行为。) (2)被评价者的线路效应)被评价者的线路效应1、疑惧心理(自评与他评是否相符,他评的可靠性)2、紧张心理(认识不足,目的不明,有过失败)3、被审心理(接受评价就是接受审查,抵触、拒绝应付)4、应付心理 (消极

15、、敷衍、拖拉搪塞)5、迎合心理(有求必应、百依百顺、看眼色行事、奉承有加)6、抵抗心理(对评价偏见、不满或否定,或已受过挫折和失败)7、防卫心理(处处设防、掩盖不足)8、敏感心理(对评价结论的敏感)9、文饰心理(找理由辩护、开脱)10、申辩心理(不接受评价结论,怨天尤人、归咎于客观因素)(二)加强学校教育评价中的线路调控调控的意义:认识教育评价的重要作用,评价是自身发展的需要。认识自己在教育评价中的地位以及应该履行的义务。认识到经验评价有利于发挥参评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起潜能。(1)评价者心理效应的调控1、软调控一是思想与道德教育,提高评价者的综合素质。(认识水平、思想素质、政策及法律法

16、规知识等)二是进行技术培训,提高评价有关知识。(评价原理、评价方程序、计量方法、数据处理、结果解释等)三是“心理换位”,提倡评价者扮演两种角色。(抛开亲、疏、好、恶,控制情抛开亲、疏、好、恶,控制情绪、兴趣、环境、关系干扰)绪、兴趣、环境、关系干扰)四是具有评价者的组织挑选要合适,组织整体结构要合理。2、硬调控通过完善的规章制度加以强制性调控。(顺序换位、多次评定、交换评定、流水作业等,规范评价程序、严肃评价纪律、严惩评价违纪等)(2)被评价者的心理调控1、提高被评价者对评价的认识,增强情感上的接受。(做好评价前的宣传工作,增强评价的透明度)2、注重评价过程及其结果反馈的人文关怀。(启发式反馈、讨论式反馈、模糊式反馈,尊重人格、关注需要)3、增强教育评价的科学性。(评价体现要科学、评价指标、权重、和标准要符合发展基础和需要)4、减弱教育评价的利益分配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