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第七节祛湿药方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70939218 上传时间:2024-08-07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3.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O第七节祛湿药方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O第七节祛湿药方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O第七节祛湿药方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O第七节祛湿药方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O第七节祛湿药方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O第七节祛湿药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O第七节祛湿药方(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O-O-第七节第七节-祛湿药、方祛湿药、方一、概述1.概念(1)祛湿药 凡能祛除湿邪,治疗水湿诸证的药物,叫祛湿药。 (2)祛湿方 以祛湿药为主要组成,具有祛风胜湿、利水渗湿、芳香化湿等作用,用以治疗水湿诸证的方剂,称为祛湿方。 2.分类及应用 (1 1)祛祛风风湿湿类类 药药性性多多辛辛温温,具具有有祛祛风风胜胜湿湿、散散寒寒止止痛痛作作用用,有有些些还还能能舒舒筋筋活活络络、强强筋筋壮壮骨骨。此此类类方方药药适适用用于于风风寒寒湿湿邪邪所所致致的的痹痹证证,如如皮皮紧紧腰腰硬硬、颈颈项项强强直直、肢肢节节疼疼痛痛、拘拘挛束步、卧地难起等。挛束步、卧地难起等。 (2 2)渗渗湿湿利利水水类类

2、 药药性性多多甘甘淡淡,能能通通调调水水道道,渗渗利利水水湿湿。有有些些性性味味苦苦寒寒,既既能能渗渗湿湿利利水水,又又能能引引导导湿湿热热下下行行。此此类类方方药药适适用用于于水水湿湿壅壅盛盛所所致致的的水水肿肿、尿尿闭闭、水水泻泻等等证证,以以及及水水湿湿内内停停郁郁而而化化热热引引起起的的尿尿赤赤涩涩、淋淋浊浊、水水肿肿、水水泻泻、黄黄疸及关节疼痛等证疸及关节疼痛等证 。(3 3)芳芳香香化化湿湿类类 药药物物气气味味芳芳香香、性性偏偏温温燥燥,芳芳香香能能醒醒脾脾化化湿湿,温温燥燥可可燥燥湿湿健健脾脾。此此类类方方药药适适用用于于湿湿阻阻中中焦焦所所致致的的肚肚腹腹胀胀满满、食食欲欲不

3、不振振、大大便便泄泄泻泻、苔苔白白腻腻,以以及及因因脾脾失失健健运引起的水肿、腹水、胃肠积水等证。运引起的水肿、腹水、胃肠积水等证。3.应用注意 (1 1)对证选药)对证选药 根据湿证的类型选用适当的方药。根据湿证的类型选用适当的方药。(2 2)随证配伍)随证配伍 祛祛风风湿湿方方药药 在在痹痹痛痛初初期期,如如病病邪邪在在表表或或肢肢节节疼疼痛痛,可可配配解解表表止止痛痛药药;如如果果邪邪气气传传里里,客客于于经经络络、筋筋骨骨之之间间,应应配配活活血血通通络络药药;久久病病体体虚虚,应应配配补补气养血药。气养血药。利利湿湿方方药药 治治水水湿湿泛泛溢溢之之水水肿肿常常配配健健脾脾利利湿湿药

4、药;湿湿从从热热化化之之尿尿赤赤涩涩痛痛、淋淋浊浊,常常配配清清热热泻泻火火药药。兼兼有有关关节节疼疼痛痛、黄黄疸疸、水水泻泻等等证证,应应分分别别配配祛祛风风湿、清热燥湿、芳香化湿类药物。湿、清热燥湿、芳香化湿类药物。化湿方药 对脾胃虚弱者,应配用补脾健胃药;湿阻气滞而腹胀甚者,当配行气药;寒湿腹痛者,须配温中止痛药(3)三类药方均易耗伤阴血,对阴虚血亏及气虚者应慎用或忌用。(4)化湿类方药含挥发油,不耐久煎,入煎剂应后下,以免降低疗效。 二、常用祛湿药 (一)祛风湿药 羌活 :为伞形科植物羌活或宽叶羌活的干燥根茎及根。 n n性味、归经:辛,温。入膀胱、肾经。 n n功效:发汗解表、祛风止

5、痛。 n n主治:风寒感冒,颈项强硬,四肢拘挛 ,项背、前肢、腰脊风湿痹痛独活 :为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或毛当归的干燥根。 n n性味、归经:辛,温。入肝、肾经。 n n功效:祛风胜湿、止痛。 n n主治:风寒湿痹尤其腰胯、后肢痹痛,外感风寒挟湿,四肢关节疼痛。 威灵仙 :为毛茛科植物威灵仙 、棉团铁线莲或东北铁线莲的干燥根及根茎。 n n性味、归经:辛、咸,温。入膀胱经。 n n功效:祛风湿、通经络、消肿止痛。 n n主治:风湿所致的四肢拘挛、屈伸不利、肢体疼痛,跌打损伤 木瓜 :为蔷薇科植物贴根海棠的干燥近成熟果实。蒸煮后切片用或炒用。 n n性味、归经:酸,温。入肝、脾、胃经。 n n功

6、效:舒筋活络、和胃化湿。 n n主治:风湿痹痛、腰胯无力、后躯风湿、湿困脾胃、呕吐腹泻 桑寄生 :为桑寄生科植物桑寄生的干燥带叶茎枝。 n n性味、归经:苦,平。入肝、肾经。 n n功效:补肝肾、除风湿、强筋骨、益血安胎。 n n主治:血虚,筋脉失养,腰脊无力,四肢痿软,筋骨痹痛,背项强直。 秦艽 :为龙胆科植物秦艽 、麻花秦艽 、粗茎秦艽或小秦艽的干燥根。 n n性味、归经:苦、辛,平。入肝、胆、胃、大肠经。 n n功效:祛风湿、退虚热。 n n主治:风湿性的肢节疼痛、湿热黄疸、尿血等,虚劳发热。 五加皮 :为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的干燥根皮。 n n性味、归经:辛、苦,温。入肝、肾经。 n n

7、功效:祛风湿、壮筋骨。 n n主治:风湿痹痛、筋骨不健 ,水肿、尿不利 。 乌蛇 :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去内脏的干燥尸体。砍去头,以黄酒闷透去骨用或炙用。 n n性味、归经:甘,平。入肝经。 n n功效:祛风湿,定惊厥。 n n主治:风湿麻痹、风寒湿痹,惊痫、抽搐 防己:为防己科植物粉防己的干燥根。 n n性味、归经:苦、辛,寒。入膀胱、肺经。 n n功效:利水退肿(汉防己较佳)、祛风止痛(木防己较佳) n n主治:水湿停留所致的水肿、胀满,风湿疼痛、关节肿痛 。藁本 :为伞形科植物藁本和辽藁本的干燥根茎。 n n性味、归经:辛,温。入膀胱经。 n n功效:发表散寒、祛风胜湿。 n n主治:祛头

8、颈风寒湿邪主药,多用于风寒感冒、颈项强硬,风寒湿邪所致的痹痛、肢节疼痛 。马钱子 :为马钱科植物马钱和长籽马钱的干燥成熟种子。 n n性味、归经:苦,寒。大毒。入肝、脾经。 n n功效:通经络、消结肿、止疼痛。 n n主治:风毒窜入经络,拘挛疼痛,跌打骨折等瘀滞肿痛,痈肿疮毒 。豨莶草 :为菊科植物豨莶 、毛根豨莶或腺梗豨莶的干燥地上茎叶。 n n性味、归经:苦,寒。有小毒。入肝、肾经。 n n功效:祛风湿、利筋骨、解毒。 n n主治:风湿痹痛,骨节疼痛 ,风疹湿疮。二、利湿药 茯苓 :为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 n n性味、归经:甘、淡,平。入脾、胃、心、肺、肾经。 n n功效:渗湿利

9、水、健脾补中、安神宁心。 n n主治:水肿尿涩,水饮不化的慢草不食、脾虚泄泻 ,神志失常。 猪苓 :为多孔菌科真菌猪苓的干燥菌核。 n n性味、归经:甘、淡,平。入肾、膀胱经。 n n功效:利水通淋、除湿退肿。 n n主治:水湿停滞之尿不利,水肿胀满,肠鸣作泻,湿热淋浊 。泽泻 :为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干燥球块茎。 n n性味、归经:甘、淡、寒。入肾、膀胱经。 n n功效:利水渗湿、泻肾火。 n n主治:水湿停滞之尿不利、水肿胀满、湿热淋浊、泻利不止 。车前子 :为车前科植物车前或平车前的干燥成熟种子。 n n性味、归经:甘、淡,寒。入肝、肾、小肠经。 n n功效:利水通淋、清肝明目。 n n主治

10、:湿热淋浊、水湿泄泻、暑湿泻痢、尿不利,眼目赤肿,睛生翳障,黄疸。 滑石 :为硅酸盐类矿物滑石族滑石,含水合硅酸镁。 n n性味、归经:甘,寒。入胃、膀胱经。 n n功效:利水通淋、清热解暑,外用清热敛湿。 n n主治:湿热下注的尿赤涩疼痛、淋症、水肿等 ,暑热、暑湿泄泻,外治湿疮、湿疹 。木通 :为马兜铃科植物 东北马兜铃 、毛茛科植物小木通 或其同属的绣球藤的藤茎。 n n性味、归经:苦,寒。入心、小肠、膀胱经。 n n功效:清热利水、通乳。 n n主治:心火上炎,口舌生疮、尿短赤、湿热淋痛、尿血 ,乳汁不通。 n n性味、归经:甘、淡,寒。入肺、胃经。 n n功效:清热利水、通气下乳。

11、n n主治:尿不利、湿热淋痛 ,乳汁不通 。 通草 :为五加科植物通脱木的干燥茎髓。 瞿麦 :为石竹科植物瞿麦或石竹的干燥全草。 n n性味、归经:苦,寒。入心、小肠经。 n n功效:清热利水、行血祛瘀。 n n主治:尿短赤、血尿、便血、石淋、水肿 。 n n性味、归经:苦,微寒。入脾、胃、肝、胆经。 n n功效:清湿热、利黄疸。 n n主治:湿热黄疸 、泄泻 。 茵陈 :为菊科植物茵陈蒿或滨蒿的干燥幼嫩茎叶。 薏苡仁 :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干燥成熟种仁。 n n性味、归经:甘、淡,微寒,入脾、肺、肾经。 n n功效:清热除湿、健脾止泻、除痹。 n n主治:肺痈 ,水肿、浮肿、沙石热淋 ,脾虚泄

12、泻,风湿热痹、四肢拘挛 。 金钱草 :为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的新鲜或干燥全草。 n n性味、归经:微咸,平。入肝、胆、肾、膀胱经。 n n功效:利水通淋、清热消肿。 n n主治:湿热黄疸,尿道结石,恶疮肿毒。 海金沙 :为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的干燥成熟孢子。 n n性味、归经:甘,寒。入小肠、膀胱经。 n n功效:清湿热、通淋。 n n主治:热淋茎痛,尿不利、尿结石、尿血 。 地肤子 :为藜科植物地肤的干燥成熟果实。 n n性味、归经:甘、苦,寒。入经。 n n功效:清湿热、利水道。 n n主治:尿不利、湿热瘙痒、皮肤湿疹 。 石韦 :为水龙骨科植物庐山石韦 、石韦的干燥叶或全草。 n n性味、归

13、经:苦,微寒。入肺、膀胱经。 n n功效:清热通淋、凉血止血。 n n主治:尿闭、热淋 ,血淋 。 萹蓄 :为蓼科植物萹蓄的干燥全草。 n n性味、归经:苦、辛,寒。入胃、膀胱经。 n n功效:利水通淋、杀虫止痒。 n n主治:湿热淋症、尿短赤、尿血 ,水煎外洗治湿疹。 萆薢 :为为薯蓣科植物绵萆薢或粉萆薢的干燥根茎。 n n性味、归经:苦,平。入肝、胃经。 n n功效:祛风湿、利湿热。 n n主治:风湿痹痛,尿混浊 。三、化湿药 藿香 :为唇形花科植物藿香或广藿香的干燥茎叶。 n n性味、归经:辛,微温。入脾、胃、肺经。 n n功效:芳香化湿、和中止痛、解表邪、除湿滞。 n n主治:肚腹胀满

14、、少食神差、粪便塘泄,感冒夹湿。 佩兰 :为菊科植物佩兰的干燥茎叶。 n n性味、归经:辛,平。入脾经。 n n功效:醒脾化湿、解暑生津。 n n主治:湿热浊邪郁于中焦所致的肚腹胀满、舌苔白腻和暑湿表证,暑热内蕴、肚腹胀满。 苍术 :为菊科植物茅苍术和北苍术的干燥根茎。 n n性味、归经:辛、苦,温。入脾、胃经。 n n功效:燥湿健脾、发汗解表、祛风湿。 n n主治:湿困脾胃之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胃寒草少、腹痛泄泻 ,关节疼痛、风寒湿痹 。 白豆蔻 :为姜科植物白豆蔻的干燥果实。 n n性味、归经:辛,温。芳香。入肺、脾、胃经 。n n功效:芳香化湿、行气和中、化痰消滞。 n n主治:胃寒草少

15、、腹痛下痢、肚腹胀满、食积不消 ,胃寒呕吐。 草豆蔻:为姜科植物草豆蔻的干燥近成熟种子。 n n性味、归经:辛,温。气芳香。入脾、胃经。n n功效:温中燥湿、健脾和胃。 n n主治:脾胃虚寒之食欲不振、食滞腹胀、冷肠泄泻、伤水腹痛 ,寒湿郁滞中焦之气逆作呕 。祛湿药功能比较(祛湿药功能比较(1 1) 类别类别药药 物物 相同点相同点 不同点不同点 祛祛风风湿湿药药 羌羌 活活独独 活活威灵仙威灵仙乌乌 蛇蛇五加皮五加皮木木 瓜瓜秦秦 艽艽防防 己己豨莶草豨莶草桑寄生桑寄生藁藁 本本马钱子马钱子 祛风寒湿祛风寒湿邪,治风邪,治风湿痹症湿痹症 羌活、独活、威灵仙、乌蛇性偏祛风,羌活、独活、威灵仙、

16、乌蛇性偏祛风,而威灵仙又善于通经,羌活上行力大,而威灵仙又善于通经,羌活上行力大,多用于表,独活下行力强,多用于里,多用于表,独活下行力强,多用于里,乌蛇善于走窜,祛风力大;五加皮、木乌蛇善于走窜,祛风力大;五加皮、木瓜偏于祛湿,而五加皮又能强筋骨、利瓜偏于祛湿,而五加皮又能强筋骨、利水肿,木瓜善治经络之间湿邪;秦艽性水肿,木瓜善治经络之间湿邪;秦艽性较平和、善疏筋;退虚热兼润肠通便;较平和、善疏筋;退虚热兼润肠通便;防己苦寒下行。能利水肿;豨莶草兼平防己苦寒下行。能利水肿;豨莶草兼平肝安神;桑寄生长于补肝肾,强筋骨,肝安神;桑寄生长于补肝肾,强筋骨,藁本发表散寒,多用于风寒感冒,颈项藁本发表

17、散寒,多用于风寒感冒,颈项强硬;马钱子善于活络散结,并能定痛。强硬;马钱子善于活络散结,并能定痛。 祛湿药功能比较(祛湿药功能比较(2)类别类别药物药物 相同点相同点 不同点不同点 利湿药利湿药 茯茯 苓苓猪猪 苓苓泽泽 泻泻木木 通通通通 草草车前子车前子滑滑 石石茵茵 陈陈薏苡仁薏苡仁渗湿为主,渗湿为主,利尿利尿 茯苓健脾补中,猪苓偏治有茯苓健脾补中,猪苓偏治有热之水湿停滞,泽泻清肾经热之水湿停滞,泽泻清肾经虚火,木通泻心经火热,通虚火,木通泻心经火热,通草兼能通乳,其利尿作用以草兼能通乳,其利尿作用以猪苓、茯苓最强,泽泻次之,猪苓、茯苓最强,泽泻次之,木通、前子更次之,滑石解木通、前子更

18、次之,滑石解暑热止渴,茵陈重清湿热,暑热止渴,茵陈重清湿热,利黄疸,薏苡仁化湿于内,利黄疸,薏苡仁化湿于内,健脾且能排脓。健脾且能排脓。 祛湿药功能比较(祛湿药功能比较(3 3) 类别类别药物药物 相同点相同点 不同点不同点 利利湿湿药药 瞿瞿 麦麦扁扁 蓄蓄石石 韦韦海金沙海金沙金钱草金钱草萆萆 薢薢地肤子地肤子 通淋为主,通淋为主,治尿淋浊治尿淋浊涩痛涩痛 瞿麦通淋之力较强,兼行血祛瘀善治瞿麦通淋之力较强,兼行血祛瘀善治血尿;扁蓄、石韦兼能清热用于尿液血尿;扁蓄、石韦兼能清热用于尿液短赤;海金沙、金钱草长于疗石淋,短赤;海金沙、金钱草长于疗石淋,萆薢萆薢祛风除湿,地肤子长于消皮肤湿祛风除湿

19、,地肤子长于消皮肤湿热以止痒。热以止痒。 化化湿湿药药 藿藿 香香佩佩 兰兰苍苍 术术白豆蔻白豆蔻草豆蔻草豆蔻 芳香化湿,芳香化湿,主要用于主要用于湿浊内阻湿浊内阻脾胃的消脾胃的消化不良化不良 藿香兼散表邪;佩兰解暑生津;苍术藿香兼散表邪;佩兰解暑生津;苍术祛风湿,又解表邪而治目盲,白豆蔻,祛风湿,又解表邪而治目盲,白豆蔻,化痰和中,草豆蔻健脾温胃。化痰和中,草豆蔻健脾温胃。 独活散(元亨疗马集) n n组成:独活30g 羌活30g 防风30g (疏风祛湿,主药)(疏风祛湿,主药)肉桂30g 泽泻30g 汉防己15g (化气行水,辅药)(化气行水,辅药)当归15g 桃仁10g 大黄30g (活

20、血化瘀止痛)(活血化瘀止痛)酒黄柏30g 连翘15g (清热燥湿解毒,共为佐药)(清热燥湿解毒,共为佐药)炙甘草15g(调和诸(调和诸药,使药)药,使药)n n功能:疏风祛湿,活血止痛。 n n主治:风湿痹痛。证见腰跨疼痛、项背僵直、四肢关节疼痛、肌肉震颤等。 n n应用:风湿性腰胯疼痛。 独活寄生汤(备急千金要方) n n组成:组成:独活独活30g 30g 秦艽秦艽30g 30g 防风防风25g 25g 细辛细辛6g 6g (祛祛风风湿,止痹痛,主湿,止痹痛,主药药) 桑寄生桑寄生45g 45g 杜仲杜仲30g 30g 牛膝牛膝30g30g(益肝益肝肾肾,强强筋骨,筋骨,兼祛兼祛风风湿,湿,

21、辅药辅药)当归当归30g 30g 川芎川芎15g 15g 白芍白芍25g 25g 熟地熟地45g45g(养血养血活血活血)党参党参30g 30g 茯苓茯苓30g30g(补补气健脾气健脾) 桂心桂心15g15g(温通血脉,共温通血脉,共为为佐佐药药)甘草甘草20g20g (益气扶正,益气扶正,调调和和诸药诸药,使药),使药) n n功能:功能:益肝肾,补气血,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祛风湿,止痹痛。 n n主治:主治:风寒湿痹,肝肾两亏,气血不足诸证。证风寒湿痹,肝肾两亏,气血不足诸证。证见腰胯疼痛,四肢关节曲伸不利、疼痛,筋脉拘见腰胯疼痛,四肢关节曲伸不利、疼痛,筋脉拘挛,脉沉细弱等。

22、挛,脉沉细弱等。n n应用:应用:疼痛较甚者,加制川乌、红花、地龙、白疼痛较甚者,加制川乌、红花、地龙、白花蛇;寒邪偏重者,加附子、干姜;湿邪重者,花蛇;寒邪偏重者,加附子、干姜;湿邪重者,加防己、苍术。加防己、苍术。 五苓散(伤寒论) n n组成:组成:泽泻泽泻45g 45g (渗湿利水,主药)(渗湿利水,主药)猪苓猪苓30g 30g 茯苓茯苓30g30g(淡渗利水)(淡渗利水)白术白术30g30g(健脾燥湿,共为辅药)(健脾燥湿,共为辅药)桂枝桂枝25g 25g (通阳化气疏散表邪,佐药)(通阳化气疏散表邪,佐药)n n功能:功能:渗湿利水,温阳化气,和胃止呕。渗湿利水,温阳化气,和胃止呕

23、。 n n主治:主治:外有表证,内停水湿。证见发热恶寒,口外有表证,内停水湿。证见发热恶寒,口渴贪饮,小便不利,舌苔白,脉浮。亦可治水湿渴贪饮,小便不利,舌苔白,脉浮。亦可治水湿内停之水肿、泄泻、小便不利或痰饮、吐涎等证。内停之水肿、泄泻、小便不利或痰饮、吐涎等证。 n n应用:应用:无表证,以肉桂易桂枝,增强除寒化气利无表证,以肉桂易桂枝,增强除寒化气利水作用。合水作用。合“平胃散,名平胃散,名“胃苓汤胃苓汤”,用于寒湿,用于寒湿泄泻,腹胀,水肿,小便不利;加茵陈,名泄泻,腹胀,水肿,小便不利;加茵陈,名“茵茵陈五苓散陈五苓散”,用于湿热黄疸;去桂枝,名,用于湿热黄疸;去桂枝,名“四苓四苓散

24、散”,功专渗湿,治脾虚湿阻,粪便溏泻。,功专渗湿,治脾虚湿阻,粪便溏泻。 八正散(和剂局方) n n组成:组成:瞿麦瞿麦30g30g(清热通淋)(清热通淋)木通木通30g30g(利水降火,主药)(利水降火,主药)车前子车前子45g 45g 萹蓄萹蓄30g 30g 滑石滑石10g 10g 灯芯草灯芯草10g 10g (清热通淋,辅药)(清热通淋,辅药)栀子栀子25g 25g 大黄大黄25g 25g (清热泻火,导热下行,佐药)(清热泻火,导热下行,佐药)甘草梢甘草梢25g 25g (缓急止痛,协(缓急止痛,协调诸药,使药)调诸药,使药) n n功能:功能:清热泻火,利水通淋。清热泻火,利水通淋。

25、 n n主治:主治:湿热下注引起的热淋、石淋。证见尿频、湿热下注引起的热淋、石淋。证见尿频、尿痛或闭而不通,或小便浑赤,淋漓不畅,口干尿痛或闭而不通,或小便浑赤,淋漓不畅,口干舌红、苔黄腻、脉象滑数。舌红、苔黄腻、脉象滑数。 n n应用:应用:血淋,加小蓟、白茅根;石淋,加金钱草、血淋,加小蓟、白茅根;石淋,加金钱草、海金沙、石苇;膏淋(尿浑浊),加萆薢、菖蒲;海金沙、石苇;膏淋(尿浑浊),加萆薢、菖蒲;内热甚,加蒲公英、金银花。内热甚,加蒲公英、金银花。 五皮饮(华氏中藏经) n n组成:组成:茯苓皮茯苓皮60g 60g (渗湿健脾)(渗湿健脾) 陈橘皮陈橘皮60g 60g (化湿和胃,(化

26、湿和胃, 主药)主药)桑白皮桑白皮60g 60g (泻肺行水,辅药)(泻肺行水,辅药)生姜皮生姜皮60g60g(辛散水邪)(辛散水邪)大腹皮大腹皮60g 60g (下气消胀,佐药)(下气消胀,佐药)n n功能:功能:健脾化湿,利水消肿。健脾化湿,利水消肿。 n n主治:主治:脾虚湿盛,水肿及妊娠水肿。证见头面四脾虚湿盛,水肿及妊娠水肿。证见头面四肢水肿,小便不利,胸腹胀满,呼气喘促,舌苔肢水肿,小便不利,胸腹胀满,呼气喘促,舌苔白腻,脉象沉缓。白腻,脉象沉缓。 n n应用:应用:脾虚甚,加白术、党参、黄芪;腰前水肿,脾虚甚,加白术、党参、黄芪;腰前水肿,加紫苏、秦艽、防风、羌活;腰后水肿、小便

27、短加紫苏、秦艽、防风、羌活;腰后水肿、小便短少,合五苓散;肾阳虚,加附子、肉桂、干姜。少,合五苓散;肾阳虚,加附子、肉桂、干姜。可用五加皮易桑白皮,名称、功效不变。可用五加皮易桑白皮,名称、功效不变。 藿香正气散(和剂局方) n n组成:组成:藿香藿香90g90g(辛散化湿,和中止呕,主药)(辛散化湿,和中止呕,主药)紫苏紫苏30g 30g 白芷白芷30g 30g (辛香发散,辅药)(辛香发散,辅药)半夏曲半夏曲60g 60g (燥湿和胃)(燥湿和胃)茯苓茯苓30g 30g 白术白术60g60g(健脾(健脾利湿)利湿) 厚朴(姜汁炙)厚朴(姜汁炙)60g60g大腹皮大腹皮30g 30g (行气

28、除满)(行气除满) 桔梗桔梗60g60g(宣肺化湿,共为佐药)(宣肺化湿,共为佐药) 炙甘草炙甘草75g 75g 生姜生姜 大枣大枣 (调和诸药,使药)(调和诸药,使药) n n功能:功能:解表化湿,理气和中。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n n主治: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中暑。证见发热恶外感风寒,内伤湿滞,中暑。证见发热恶寒,肚腹胀满、疼痛,呕吐,肠鸣泄泻,舌苔白寒,肚腹胀满、疼痛,呕吐,肠鸣泄泻,舌苔白腻,脉象滑。腻,脉象滑。 n n应用:应用:表邪重、恶寒无汗,可加香薷解表;兼食表邪重、恶寒无汗,可加香薷解表;兼食积,加炒莱菔子、焦三仙;泄泻重,加白扁豆、积,加炒莱菔子、焦三仙;泄泻重,加白

29、扁豆、薏苡仁祛湿止泻;小便短少,加泽泻、车前子利薏苡仁祛湿止泻;小便短少,加泽泻、车前子利水除湿。水除湿。 平胃散(和剂局方、元亨疗马集) n n组成:组成:苍术苍术60g60g(燥湿健脾,主燥湿健脾,主药药)厚朴厚朴45g45g(行气消行气消胀胀,辅药辅药)陈皮陈皮45g45g(理理气气和胃和胃,佐佐药药)甘草甘草20g20g(和中,和中,调调和和诸药诸药)生姜生姜20g 20g 大枣大枣90g90g (调调和脾胃,共和脾胃,共为为使使药药) n n功能:功能:健脾燥湿,行气和胃,消胀除满。健脾燥湿,行气和胃,消胀除满。 n n主治:主治:胃寒食少、寒湿困脾。证见食欲减退、肚胃寒食少、寒湿困

30、脾。证见食欲减退、肚腹胀满、大便溏泻、嗳气呕吐、舌苔白腻而厚、腹胀满、大便溏泻、嗳气呕吐、舌苔白腻而厚、脉缓。脉缓。 n n应用:应用:加藿香、半夏,名不换金正气散,治脾虚胃寒;加槟榔、山楂,加藿香、半夏,名不换金正气散,治脾虚胃寒;加槟榔、山楂,名消积平胃散,治寒湿困脾,宿食不化;加山楂、香附子、砂仁,名消积平名消积平胃散,治寒湿困脾,宿食不化;加山楂、香附子、砂仁,名消积平胃散,治马伤料不食;加神曲、草果、焦山楂、青皮、法半夏、槟榔、枳壳、胃散,治马伤料不食;加神曲、草果、焦山楂、青皮、法半夏、槟榔、枳壳、枳实、焦麦芽,去陈皮,名承气平胃散,治牛草伤脾胃;加砂仁、草果、枳枳实、焦麦芽,去陈皮,名承气平胃散,治牛草伤脾胃;加砂仁、草果、枳实、青皮、山楂、山药、扁豆、牵牛子、车前子、前胡、木通,亦名平胃散,实、青皮、山楂、山药、扁豆、牵牛子、车前子、前胡、木通,亦名平胃散,治牛胃寒不食、呕吐。湿郁化热,加黄芩、黄连;寒湿,加干姜、肉桂;兼治牛胃寒不食、呕吐。湿郁化热,加黄芩、黄连;寒湿,加干姜、肉桂;兼见表证,加藿香或苏叶;兼见食滞,加山楂、神曲;气滞甚,加砂仁、木香。见表证,加藿香或苏叶;兼见食滞,加山楂、神曲;气滞甚,加砂仁、木香。 第八节结束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