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位淘汰管理办法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70741068 上传时间:2024-08-0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00.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末位淘汰管理办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末位淘汰管理办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末位淘汰管理办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末位淘汰管理办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末位淘汰管理办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末位淘汰管理办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员工末位淘汰管理办法(试行)第一条:实施目的 为完善建浦公司用人机制,实行各岗员工动态化管理,优化员工队伍结构,激励全体员工努力工作,提升 绩效 ;结合公司实际,经研究决定,在公司内部实施员工“末位淘汰”制度,特制订本办法。第二条:实施原则 公开公正、激励为本、全面评议、优胜劣汰。第三条: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建浦公司中层正职以下全体员工。第四条:组织机构 公司成立末位淘汰工作领导小组,由公司总经理任组长;成员由公司中层干部组成。第五条:淘汰比例原则上淘汰比例按在职职工总人数 5%确定,根据公司具体情况需要调整比例时,以工作小组决议为准。第六条:考核程序一、每月末,各部门负责人在本部门组织基层

2、员工进行全员互评打分(权重占二、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各岗人员进行工作评议打分(权重占三、各岗位人员两者分数平均总分最低的视为末位。50%)。考评表见附件一。50%)。考评表见附件一。四、每季度末,行政人事部汇总各部门三个月考核结果上报末位淘汰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由小组负责人 召集各成员议定进入末位淘汰备选人员名单。五、将议定后的备选名单上报总经理确认,然后分别由总经理和末位淘汰工作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对备选人 员进行打分评议,根据最终评议结果确定进行淘汰范围人员名单,最终上报董事长审阅。第七条:淘汰措施一、对月度考核居末位的员工,由本部门负责人对其提出工作警示并进行诫勉谈话,帮助改进工作态度, 提

3、高工作效率。二、对季度考核被确认进入淘汰范围的员工,给予警告;同时可视情况给予调岗、降薪等处理。三、对连续三个季度被确认进入淘汰范围的员工,同时进入待岗培训(培训工作由部门主管协同行政人事指标定义及评分标准部展开,主要培训员工涉及本职工作的相关内容);培训完毕后,由末位淘汰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提出重新安 排意见,提交班子会讨论确定后重新上岗。四、对年度内考核连续四个季度进入淘汰范围的员工,经领导小组提议并报总经理与董事长批准,给予劝 退或辞退处理。第七条:其它规定一、末位淘汰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进行评议最终进入淘汰人员名单时,评议人与本评议人有亲属关系的,应近亲回避管理制度中有关规定进行回避;以保证

4、评议结果的公平性。二、待岗期间的员工及试用期员工不适用此办法。三、本办法由行政人事部负责解释。附件一参照(权重)定义尽己所能,挖掘潜 力。保守必要的商业 秘密。坚持工作素养谦恭敬畏 感恩得体,不拉(25%)帮结 派,不打听和传播小道消息90100 分工作认真努力,积极向 上,主动对工作提出要 求,态度端正良好,对公 司内部信息坚持保守。7589 分6074 分低于 60 分能完成公司的基 本工作任务,遵 守公司规章制 度,保守公司秘 密勉强基本完成公司 工作任务,偶然对 公司制度不是很顺 从,保守公司秘 密。公司基本任务无法完成,公司制度也不能 正常遵守,拉帮结 伙,到处传播小道消 息具有协同

5、合作精神,团队协作以全局利益为根本(25%)善与她人合作共事,相互 支能够与她人合作 共有时不能与她人很 好持,保持良好的团队工 作氛围 事,相互支 持,保合作共事,但不 影响证团队任 务的完成任务的完成工作能不断提出新想法、 新措施,善于学习,注意 规避风险,锐意求新,在 工作中有较大创新工作中能够努力 学工作中碰到困难愿 意习,提出新想 法、去学习,能提出 一些新措施与新 的工作合理化建议方法并有 风险意识团队合作精神不强, 不能与她人很好合 作,对工作有较大影 响按部就班,没有提出 过新想法、新措施与 新的工作方法善于学习,善于创 新。能学以致用,并 有所突破学习创新(25%)具备责任心,工作主 动积极、认真工作态度(25%)具有较强的责任心,能主 动积 具备较好的责任极的完成工作目标, 上级交办 心,能在规定时 间的任务认真执行内完成工作任 务一定程度上责任心 不缺乏责任心,常常不 能足,需在上级的 督促按时保值完成上级 交办下才能完成工 作任务的任务合计得分:(各项得分*权重)自评及同级评测总均分(所有考核得分加权平均得分)考核人签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