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发展史和机理注意事项补泻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70715595 上传时间:2024-08-06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3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按摩发展史和机理注意事项补泻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按摩发展史和机理注意事项补泻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按摩发展史和机理注意事项补泻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按摩发展史和机理注意事项补泻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按摩发展史和机理注意事项补泻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按摩发展史和机理注意事项补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按摩发展史和机理注意事项补泻(8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欢迎新同学参加学习按摩发展史 本溪市按摩护理职业培训学校按摩发展史一、原始社会,人类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自身难免会遭到损伤或发生疾病。如人们的肢体受冻时,知道用摩擦取暖;在打呃、咳嗽时,也往往会情不自禁地去拍打胸背部;当人体的某一部位受到损伤出血时,人们便本能地用手按压以止血;当损伤使局部部位隆起时,人们又本能地通过抚摩、揉动使隆起变小或消失,从而缓解了肿痛。在长期的认识实践过程中,按摩逐渐从无意识的偶然动作演变成为人们自由运用的系统治疗方法。所以,按摩是人类最早的医疗活动之一(外治法)有祖国医学的“祖先”之称。二、两千多年前.我国史记上记载秦代名医扁鹊,曾用按摩、针灸等方法成功地抢救虢(gu

2、o)太子的尸厥症。我国最早的按摩专书,黄帝岐伯按摩经现已失传。我国现存的最早医典,皇帝内经其中素问9篇灵枢5篇论述按摩。在秦汉时期按摩已成为人们医疗上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三、三国时期,开始形成按摩与导引、外用药物配合应用的方法,出现膏摩、火灸。名医华佗曰:“伤寒得始,一日在皮肤,当膏摩火灸即愈。”他还根据虎、鹿、熊、猿、鹤的动作,创造了最早的按摩导引术五禽戏。四、魏、晋、隋、唐时期,设有按摩科,又相应建立了按摩医政。隋书五官志中有按摩博士2人的记载,保健按摩师4人,按摩工16人,按摩生15人。开始了在官府重视下有组织地开展按摩教学活动。此时有按摩专著问世,按摩导引经十卷隋代的诸病源候论,每卷之

3、末均有导引按摩之法;千金要方云“小儿虽无病,早起常以膏摩卤上及足心,甚逼风寒。”唐六典曰:“按摩可除八疾,风、寒、暑、湿、饥、饱、劳、逸”。在这一时期,已经基本上形成了系统的按摩疗法。五、宋、金、元时期,按摩疗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治疗范围扩大,而且还将按摩用于妇科催产。例如:宋代庞安时“为人治病,十愈八九有民间孕妇将产,七日而子不下,百术无所效令其家人以汤温其腰腹,自为上下抚摩,孕者觉肠胃微痛,呻吟间生一男子。”这说明当时按摩对处理难产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六、明代,太医院将按摩列为医政十三科之一。使按摩疗法有进一步发展,特别在小儿推拿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小儿推拿的独特体系,在穴

4、位上有点、线、面、在手法上与成人名同实异的手法,推拿这一名词也出现小儿推拿秘诀等著作就把按摩改称推拿。常用的只有按和摩两种手法,七、清代,“崇儒尊道”的封建礼教占据统治地位,认为按摩“有伤大雅”,属于劳力者的“贱技”,非“奉君之道”,使按摩术遭到政府的冷落。但由于按摩疗效显著,在民间仍有发展,特别是小儿推拿比较盛行。(小儿服药难)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小儿推拿专著,如熊应雄的小儿推拿广意、骆如龙的优科推拿法、钱怀村的小儿推拿直录、张振钧的厘正按摩要术、夏云集的保赤推拿法等。这一时期对伤科病也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在医宗金鉴中把“摸、接、端、提、按、摩、推、拿”列为伤科八法。随着经验的丰富,在理论方面

5、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按摩的治疗法则和适应症也有较为系统和全面的论述。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帝国主义侵略,国民党政府崇洋媚外,1929年提出“废止旧医,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的方针,祖国医学备受歧视,屡遭摧残,按摩术更是日渐衰微。在1936年提出“国医在科学上无根据”,一律不许执业,从而排斥了中医的社会地位,按摩更被人们视为医家小道。于是,从事按摩者已寥寥无几。与此相反,巫神之道却趁机行事,假借按摩手技为其说教涂脂抹粉、故弄玄虚,严重歪曲了按摩疗法,而真正的按摩疗法仅仅停留在家传口授。有资料表明,1949年上海按摩医师不足30人八、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的中医政策,保证了中医的研究和发展,祖国医学如古

6、木逢春,欣欣向荣。古老的按摩术重现光彩,全国各地办起了按摩(推拿)学校、并以师带徒的形式培养按摩专业人员。(推拿)的治疗范围包括了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疾病。同时还开展了(推拿)作用和治病机理的初步研究,以及(推拿)历史文献的整理工作,整理出按摩手法上百种。出版了按摩疗法、中医推拿讲义、中医按摩学简编、中医按摩脏腑图点穴法、新推拿十八法详解等专著。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国际交往不断深入发展,中国按摩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重视和认可,美、英、法、瑞士等60多国家相继邀请我国按摩专家讲学,学术交流。很多国家派专人来我国学习按摩技术,中国按摩术已经走向世界遍及五大洲。90年代,中国残疾人联

7、合会成立了中国盲人按摩中心,对全国盲人保健按摩和医疗按摩实施规范化行业管理。开办了盲人按摩大专班和本科班。现在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提高,人们的医疗、保健意识日益增强,寻求最佳祛病健身、延年益寿的方法,按摩以它独特优势被认同和重视,社会的需求为保健市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发展机遇。今天,推拿(按摩)事业蓬蓬勃勃、兴旺发达。中医院基本上都开设了推拿(按摩)科,社会上的按摩保健更是红红火火。特别是本溪按摩事业的发展,06年有50-60家已经发展到500-600家,人们越来越体现到健康的重要和按摩的绿色疗效。我校近几年培养了大批的按摩师、足疗师,很多学员自己开办按摩院、按摩与推拿究竟是什么关系? 近

8、几年来,在一些卫生科普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等)以及医疗机构包括非医疗机构纷纷出现了“推拿按摩”、“按摩推拿”的字样,这就给广大的老百姓(读者、听众、观众、患者)一个糊涂印象,即按摩和推拿到底是一种疗法还是两种疗法?广义的推拿(按摩),除了一般意义上的手法治病和保健外,还应包括胸外心脏按摩、手法助产、手法矫正胎位、手法诊断、手法定穴等多种手法运用。狭义的推拿(按摩),医疗上基本是一个意思,属于选择关系(按摩推拿)目前我国政府以“推拿”正式命名手法医学学科。(通过各种特定的手法作用于人体肌表,以调整机体的生理、病理状态而达到医疗保健的一种方法。)推拿学概念在中医学和现代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阐述和研

9、究运用手法和功法训练来防治疾病的方法、规律和原理的一门临床医学学科。按摩的基本作用及作用原理按摩是以各种手法作用于人体的一定部位,通过手法力的作用和其他物理因素(电能、热能、信息传递)在人体局部产生的直接生物学效应,以及由穴位、经络、脏腑、气血、阴阳等不同环节上间接调整作用来防病治病的中医外治疗法,其基本作用包括以下六个方面。(一、调理脏腑;二、疏通经络;三、调和气血;四、舒筋活血;五、理筋整复;六、防病保健。)一、调理脏腑脏腑是生化气血,通调经络,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器官。1、运用各种手法在人体体表“穴位,经络”;施术能起到对其“直接”按摩的作用,根据脏腑体表相关学说,在临床上常采用刺激体

10、表反射区或穴位,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以达到调节相应的脏腑功能。如1、点按脾俞、胃俞能缓解胃肠痉挛、止腹痛;推桥弓可以降血压;2、对脏腑的不同状态,有着双相的良性调整作用。如强刺激内关穴,可治疗心动过缓,轻柔刺激内关穴,可治疗心动过速;按揉足三里既能使分泌不足的胃液增多,又能使分泌过多的胃液减少。只要选用相宜的治疗手法和部位,无论是虚证或实证,热证或是寒证,均可得到不同程度的调整。 二、疏通经络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表里,联络全身,具有“行气血,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的生理功能。按摩手法作用于体表,能引起局部经络反应,主要表现为激发调节器调整经气的作用,并通过经络系

11、统而影响其所络属的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使百脉疏通,五脏安和。三、调和气血气血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脏腑、经络、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基础,人体的一切组织都需要气血的供养和调节才能发挥功能。气血不和百病生。按摩能够调和气血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以气动血。中医学认为: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健脾胃,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成之源,以经调血,气血主要沿着经脉而运行。经脉起自手太阴肺经,止于足厥阴肝经。各经脉之间首尾相接,表里相关,周而复始,循环无端。目的在于推动和激发经脉中的经气,加速或抑制经气的运行,从而推动或阻遏气血运行。以筋养血。肝主筋,有疏泄条达之性。弹拨经筋可产

12、生强烈的传导感,而这种强烈的传导正是肝的疏泄条达现象。它既能加快气血运行速度,又能疏通经脉与肌肉间阻滞的气血。因此,当气血运行缓慢或停滞时,常采用弹拔经筋的方法加以疏通。另外:脾为后天气血生成之源,健脾胃可使气血充足 四、舒筋活血滑利关节损伤后,受损的肌肉、筋膜、韧带和关节囊等软组织可发出疼痛信号,通过神经反射,肌肉的收缩、紧张甚则痉挛就是这一警觉状态的反映。其目的是减少肢体活动,避免对损伤部位的牵拉刺激,从而减轻疼痛。这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不通则痛”的病理变化。按摩是解除肌肉紧张和痉挛的有效疗法。它不仅可以直接放松肌肉,解除肌肉紧张和痉挛,而且还可以解除引起肌肉紧张的原因,达到标本兼治的双

13、重目的。其作用机理包括三方面:加强局部血液循环,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改善营养,促进新陈代谢。在适当的刺激作用下,提高局部组织的痛阈;将紧张或痉挛的肌肉充分拉长,从而解除其紧张、痉挛,以消除疼痛按摩手法治疗不仅加强了损伤组织的血液循环,促进了损伤组织的修复,而且在加强血液循环的基础上,促进了血肿、水肿的吸收,起到松解消散软组织粘连的作用。 五、理筋整复运用按摩的牵引、拔伸、摇扳、弹拨等手法可使关节脱位者整复,骨缝开错者合拢,软组织撕裂者对位,肌腱滑脱者理正,滑膜嵌顿者退出,从而消除引起肌肉痉挛和局部疼痛的病理状态,有利于损伤组织的修复和关节功能的恢复。其具体表现在:通过手法促进局部气血运行,祛瘀消

14、肿,改善局部营养,促进新陈代谢;运用适当的运动关节类的手法松解粘连;运用整复手法纠正筋出槽,关节错缝。 六、防病保健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转归的全过程,是正气与邪气相互斗争盛衰消长的过程。“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只要机体有充分的抗病能力,邪气就不能使机体发病;“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疾病之所以发生和发展,就是机体的抗病能力处于相对劣势,邪气乘虚而入。按摩能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具有扶正祛邪、防病保健的作用。如按摩能预防感冒,按摩后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等。按摩扶正祛邪、防病保健的功能是通过三个方面而实现的:刺激经络系统直接激发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有利于正气发挥固有的作用。调整脏腑

15、功能,使机体处于最佳的功能状态,有利于调动所有的抗病手段和积极因素,一致对抗邪气。从上述几方面可以看出按摩的基本作用是彼此关联,密不可分的。通过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调理脏腑,舒筋活血,理筋整复,最终达到平衡阴阳的作用。按摩的补泻作用虚者补之,实者泻之是中医治病的基本法则之一。补,即补正气不足。凡能补充人体营养物质或增强人体组织及器官功能的治疗方法,均称为补法。泻,即泻邪气之有余。凡是祛除体内病邪或抑制组织器官功能亢进的治疗方法,均称为泻法。有关按摩手法的补泻作用,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按手法的刺激强度分:轻刺激为补法;重刺激为泻法。(2)按手法的运动方向分:顺时针方向为补法;逆时针方向为

16、泻法。但在腹部逆时针方向施术为补法;顺时针方向为泻法。向心性操作为补法;离心性操作为泻法。(3)按手法的频率分:频率缓慢的为补法;频率急速的为泻法。“急摩为泻,缓摩为补。”(4)按经络的循行分:顺经操作为补法;逆经操作为泻法。子午流注补泻法,根据气血流注时辰,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按摩的补泻与药物的补泻在方式上是完全不同的,按摩时没有“补药”或“泻药”进人体内,而是通过手法对经络穴位或治疗部位应用各种不同方式的刺激,使机体内部发生了调整,从而起到扶正祛邪的功效。按摩补泻手法的作用是相对的,在临床应用时并非一成不变的,临床应用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辨证地灵活应用。按摩机理的现代研究一、按摩对循环系

17、统的影响;二、按摩对消化系统的影响;三、按摩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四、按摩对血液系统的影响;五、按摩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六、按摩对运动系统找影响;七、按摩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八、按摩对皮肤及皮下组织的影响;九、按摩对体温的影响。)一、按摩对循环系统的影响(1)促进血液流动:按摩后血流速度加快,改变血液高凝、粘稠、浓聚状态,促进血液流动。(2)改善微循环:按摩后毛细血管口径增宽,线流增多,断流减少,且有不同程度的红细胞解聚。(3)改善脑循环。按摩使脑血流量显著增加。头部按摩后,通过大脑皮层的调节以及脊髓节段的生理反射使脑神经功能得到改善,改善颅内的血液供应,同时还能降低颅内压。(4)降低外周阻力,改善心

18、脏功能。按摩能扩张小血管管径,降低血流阻力。按摩心俞、厥阴俞等穴位,改善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状态,使心绞痛缓解,按摩还可以改善冠心病患者左心功能,降低外周阻力,使心输出量增加,降低心肌耗氧量,在心电图上则反应为ST段和T波的明显改善。 二、按摩对消化系统的影响调节消化系统脏器的运动,按揉足三里、摩腹可调整胃肠蠕动,加强和调整胃液分泌机能,促进腹腔血液循环,从而增强消化和吸收功能,还能促进溃疡的修复和愈合。捏脊疗法可提高小肠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按摩促进胆囊的排空,抑制胆道平滑肌痉挛,缓解胆囊炎的疼痛。 三、按摩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按揉肺俞、风门、定喘等穴位能改善呼吸的通气功能和换气功能。按摩还能通过提高

19、白细胞的吞噬能力,调整体内免疫物质的水平,促进肺部血液循环,改善支气管分泌和纤毛运动等作用,而加速呼吸道炎症的消除。常用于防治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 四、按摩对血液系统的影响按摩后可使血液中的白细胞总数不同程度的增加,临床应用于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白细胞分类中淋巴细胞比例增高,而中性粒细胞比例相对减少;白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红细胞总数在按摩后也有少量增加。 五、按摩对神经系统的影响(1)镇静作用:在头面部和颈部进行节律性的柔和手法刺激,可使脑电频率变低,出现a波形,这表现大脑抑制过程增强,产生了镇静作用,(2)兴奋作用:对于神情沮丧、萎靡不振的患者采用短时间沉重较强的手法刺激,可使交感一肾上腺

20、轴兴奋,产生兴奋作用。(3)镇痛效应:按摩后神经系统、组织器官通过神经反射可释放出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学介质,(内啡肽)阻断神经传导,按摩改善血液循环,加速致炎、致痛物质(组织胺、钾离子、儿茶酚胶等)和酸性代谢产物的清除,从而产生镇痛效应。 六、按摩对运动系统的影响(1)解除肌肉痉挛。按摩通过肌肉牵张反射直接抑制肌痉挛。通过消除疼痛病灶而间接地解除肌痉挛。使软组织损伤得以修复治愈。(2)改善肌肉营养,促进组织修复。在按摩手法作用下,肌肉中的血管扩张,从使肌肉组织获得更多的血供,肌肉营养改善,调整肌肉弹性,使肌肉力量增强,防止肌肉萎缩。(3)松解粘连,滑利关节。软组织损伤后,疤痕组织增生,互相粘连,

21、对神经血管束产生卡压,是导致疼痛与运动障碍的重要原因。按摩治疗的力与挛缩或粘连的组织纤维走向垂直时,有松解粘连,解除痉挛的作用。按摩对关节能增加润滑液分泌,改善软骨营养,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4)消炎镇痛。软组织损伤后,血浆及血小板分解产物形成许多炎症介质,具有强烈的致炎、致痛作用。按摩手法能促进静脉、淋巴回流,促进炎症介质的分解、稀释。排泄,消除无菌性炎症,达到镇痛作用。(5)促进水肿、血肿的吸收。按摩能加快静脉回流,有利于水肿、血肿的吸收。(6)纠正解剖位置异常。急性损伤造成的关节错位或肌腱滑脱,应用按摩手法整复,可使关节、肌腱归顺其位,解除对组织的牵拉、扭转或压迫刺激,使疼痛消失。(7)

22、促进突出物回纳、部分回纳或移位。按摩可使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突出物回纳或部分回纳。这有赖于病变部位椎间盘外层纤维环或后纵韧带完整,髓核有一定的弹性。按摩主要可以使突出物离开硬脊膜的敏感区或改变突出物与神经根的位置关系,使其“无害化”。七、按摩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按摩能抑制实验性小白鼠移植肿瘤细胞的增殖,并使小白鼠自然杀伤细胞增多捏脊疗法能强壮体质,用于小儿保健。按摩被证实具有良好的预防保健和抗衰老作用,这种疗法在预防医学和老年医学领域中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大。按摩还能通过提高白细胞的吞噬能力,调整体内免疫物质的水平, 八、按摩对皮肤及皮下组织的影响美容:面部按摩,可祛除皮肤表面的排泄物,消除衰亡的上

23、皮细胞,改善皮肤的呼吸,有利于汗腺及皮脂腺的分泌,增加皮肤的光泽和弹性。减肥:按摩还能促进皮下脂肪的消耗,减少皮下脂肪的堆积。 九、按摩对体温的影响按摩对体温的影响和调节主要是通过扩张血管,增加血液灌流等途径,同时也有神经反射和中枢水平的参与。实验研究发现,按摩使机体局部深层温度升高,但对整体体温无明显影响;在按摩手法刺激2分钟后,局部体温已有明显上升,至5分钟不再升高;不同按摩手法,产生的热效应不同。按摩适应症按摩适应症外科疾病:外科疾病:1 1、闭合性的关合性的关节及及软组织损伤: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扭伤、梨状肌综合症、半月板撕裂、膝关节副韧带损伤、腕关节扭伤、指间关节挫伤等。2 2、肌

24、肉、肌肉、韧带的慢性的慢性劳损:如颈肌劳损、背肌劳损、腰肌劳损、跟腱炎、网球肘等。3 3、骨、骨质增生性增生性疾病疾病:如颈椎骨质增生、腰椎骨质增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跟骨骨刺等。4 4、周、周围神神经疾患:疾患:如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腓总神经麻痹。内科疾患:内科疾患:如神经官能症、气管炎、肺气肿、胃炎、胃下垂、十二指肠溃疡、半身不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胆囊炎、腹胀、头痛。五官疾患:五官疾患:近视、耳鸣、咽喉炎、鼻窦炎、眼睑下垂。妇科疾病:科疾病: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不调、盆腔炎、痛经、闭经、乳腺炎、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子宫脱垂、更年期综合征。儿科疾患:儿科疾

25、患:小儿肌性斜颈、夜尿症、小儿脑性瘫痪、臂丛神经损伤、小儿麻痹后遗症、小儿消化不良、小儿腹泻。按摩的禁忌症按摩的禁忌症按摩疗法同其他疗法一样,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超出适用范围可能会使疾病加重。在进行按摩施术前,一定先进行诊断-判断受术者是否患有禁忌症,如有禁忌症,则禁止按摩。1 1、传染性疾病,染性疾病,严重感染性疾病,重感染性疾病,脓毒血症,精神病,疾病的急性期病毒血症,精神病,疾病的急性期病情危重,有高情危重,有高热,神志不清,均不适,神志不清,均不适应按摩治按摩治疗;2 2、孕、孕妇不能按摩肩井穴、合谷穴、不能按摩肩井穴、合谷穴、三阴交穴、昆三阴交穴、昆仑穴、小腹部、腰骶部穴、小腹部、腰骶

26、部和和髋部;女性部;女性经期不期不应做腰骶部与双做腰骶部与双臀部的按摩。臀部的按摩。3 3、骨折未愈合、骨折未愈合、韧带和肌肉断裂的和肌肉断裂的固定期,均不宜按摩治固定期,均不宜按摩治疗;4 4、血、血压过高,以及心、肺、肝、高,以及心、肺、肝、肾等重要等重要脏器功能器功能严重重损害者,害者,应慎用慎用或禁用按摩治或禁用按摩治疗。 5有皮肤病及皮肤破损处,影响按摩施术者包括有:湿疹、癣、疱疹、脓肿、蜂窝组织炎、溃疡性皮肤病、烫伤、烧伤等。6有感染性疾病者如骨髓炎、骨结核、化脓性关节炎、丹毒等。7内外科危重病人如严重心脏病、肝病、肺病患者,急性十二指肠溃疡、急腹症者及有各种恶性肿瘤者。8有开放性

27、损伤者,有血管、神经的吻合术者。9有血液病及出血倾向者如恶性贫血、紫斑病、体内有金属固定物等按摩后易引起出血者。10.体质虚弱经不起轻微手法作用者如久病、年老体弱的人,11.极度疲劳、醉酒后神志不清、饥饿及饭后半小时以内的人也不宜作按摩。12.诊断不明的急性脊柱损伤或伴有脊髓症者。接种疫苗禁忌症接种疫苗禁忌症预防接种用的疫苗作为一种异物接种于人体,在少数人群中可能会发生副反应。为了最大程度减少不良后果,如有以下情况者一般不宜接种疫苗:接种部位有严重皮炎、牛皮癣、湿疹及化脓性皮肤病的儿童,应在治愈后补种;发热37.5的儿童;有严重心肝肾疾病和结核病的儿童;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脑发育不全;重度

28、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儿童;有哮喘、荨麻疹等过敏体质的儿童;二、按摩注意事项二、按摩注意事项 1 1明确明确诊断,断,选用穴位,确定手法,做到心中有数,考用穴位,确定手法,做到心中有数,考虑全面,有中心有重点。全面,有中心有重点。 2 2采用合适的按摩体位。采用合适的按摩体位。这个体位要使病人舒适,治个体位要使病人舒适,治疗方方便,有利于各种手法的操作。便,有利于各种手法的操作。 3 3按摩的操作程序、按摩的操作程序、强度、度、时间,需根据治,需根据治疗中病人的全中病人的全身与局部反身与局部反应及治及治疗后的后的变化随化随时调整。并整。并应掌握急掌握急则治治“标”,缓则治治“本本

29、”的原的原则。4.4.嘱病人不要嘱病人不要紧张,肌肉要放松,呼吸自然,肌肉要放松,呼吸自然,宽衣松衣松带。做腰背和下腹部的按摩,做腰背和下腹部的按摩,应先排空大小便。先排空大小便。病人在病人在过饥、过饱以及醉酒后均不适宜按摩,一般在餐后以及醉酒后均不适宜按摩,一般在餐后2 2小小时按摩按摩较妥。妥。 5 5按摩按摩时操作者的双手要保持清操作者的双手要保持清洁、温暖、勤修指甲,不、温暖、勤修指甲,不要要损伤被按摩部位的皮肤。并要注意室温及被按摩部位的被按摩部位的皮肤。并要注意室温及被按摩部位的保暖。保暖。6.6.在在单独独进行按摩行按摩时,要,要态度庄重、度庄重、严肃。尤其尤其给女病人按摩女病人

30、按摩时,应避开乳房、阴部等避开乳房、阴部等敏感区。如治敏感区。如治疗上需要,上需要,应先与病人先与病人讲明,明,取得病人同意后取得病人同意后进行治行治疗,同,同时要有第三者要有第三者在在场(病人家属或其它女同志)。(病人家属或其它女同志)。 7 7对于保健按摩(不于保健按摩(不论是自我按摩,是自我按摩,还是是由由别人操作),一定要持之以恒,方能达到人操作),一定要持之以恒,方能达到防治疾病、防治疾病、强壮身体的目的。壮身体的目的。 8 8在按摩在按摩结束之后,被按摩者束之后,被按摩者应感到全身感到全身轻松舒适,原有症状改松舒适,原有症状改变。有。有时会有不同程会有不同程度的疲度的疲劳感,感,这

31、是常是常见反反应。按摩后要注意。按摩后要注意适当休息,避免寒凉刺激,更不要再度适当休息,避免寒凉刺激,更不要再度损伤。应配合治配合治疗,保持治,保持治疗效果。效果。按摩师注意事项(1)按摩前要修整指甲、热水洗手,同时,将有碍操作的物品,预先摘掉。(2)态度要和蔼,严肃细心,要耐心地向患者解释病情,争取患者合作。(3)患者与医生的位置要安排合适;特别是患者坐卧等姿式,要舒适而又便于操作。(4)按摩手法要轻重合适,并随时观察病人表情,使患者有舒服感。(5)按摩时间,每次以分钟为宜,按摩次数以十二次为一疗程。(6)患者在大怒、大喜、大恐、大悲等情绪激动的情况下,不要立即按摩。(7)饱食之后,不要急于

32、按摩,一般应在饭后二小时左右为宜。(8)按摩时,有些患者容易入睡,应取毛巾盖好,以防着凉,注意室温。当风之处,不要按摩。中医的望闻问切是指的:望诊:就是用眼睛望病人的整体和局部的情况闻诊:闻就是用耳朵听,用鼻子闻听包括讲话声、咳嗽声、呼吸声、呃逆声凡气粗声高、重浊的都为寒症;气微声低的都为虚症闻就是闻气味,包括口腔气味和各种分泌物的气味凡是恶臭味重的,属热症有腥味或气味不重的属虚症问诊:看病时医生要仔细询问病人的病情流传有十问歌: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均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妇女尤必问经带望:观察病人的外在情况及舌诊可知道机体的盛衰和疾病的轻重1.精神:2.气

33、色:3.形态:4.舌诊:闻诊:1.闻声音:语气,呼吸,咳嗽。2.嗅气味:口气,大便,小便,白带。问诊:是诊断方法中最重要的一环1.寒热:发热恶寒、发热不恶寒、恶寒不发热2.问汗:有汗、少汗、无汗、自汗、盗汗3.饮食:多食、食欲减退、喜热、口苦4.二便:大便秘结、稀薄、小便黄少、清长5.头身:头痛、全身痛、手足麻木、6.胸腹:胸痛、胸满胀痛、腹痛、腹胀7.问聋:8.口渴:9.旧病:10.病因:11.服药:12.经带:切脉:祖国医学独特重要的诊断方法。可以了解疾病的表里寒热1.寸脉:2.关脉:中指在挠骨茎突3.尺脉:切诊:切诊就是切脉、候脉切脉部位多在寸口,寸口为手太阴肺经之脉,因五脏六腑的脉都会合於此脉,所以从这里可以了解到全身脏腑经脉气血的情况一般常见的脉有浮脉、数脉、滑脉、弦脉五行:金、水、木、火、土五脏:肺、肾、肝、心、脾、心包六腑:大肠、膀胱、胆、小肠、胃、三焦手法:肺摩揉、肾点按、肝弹拨、心推抖、脾捏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