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70707357 上传时间:2024-08-06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3.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游褒禅山记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游褒禅山记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游褒禅山记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游褒禅山记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游褒禅山记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游褒禅山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游褒禅山记(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游褒禅山记游褒禅山记游褒禅山记游褒禅山记王安石王安石王安石王安石王安石生平事迹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北宋临川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为了推行自己的改革主张,他强调要在思想上破除当时人的守旧心理,在神宗支持下,他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也因此遭到反变法派的猛烈攻击,于熙宁七年(1074)罢相,次年再为相,熙宁九年再次辞去相位,退居江宁(现在江苏南京),潜心学术研究和诗文创作。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在任舒州通判时写的一篇游记,借游生议,说明要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

2、思而慎取”的态度王安石的名言:王安石的名言:“天变不足畏,天变不足畏, 祖宗不可法,祖宗不可法, 人言不足恤。人言不足恤。”华阳洞华阳洞翻译第一段:褒禅山,亦谓之华山,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唐浮图慧褒,始始舍舍于其于其址址,而而卒卒葬葬之之,以故以故其其后后名名之曰褒禅之曰褒禅。 今所谓慧空禅院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者,褒,褒之庐冢之庐冢也也。距距其院东五里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所谓华阳洞者,以以其其乃乃华山之华山之阳阳名名之之 也。也。距洞百余步,距洞百余步,有碑有碑仆仆道道,其其文文漫灭,独漫灭,独其其为为文文犹可犹可识识,曰:,曰:“花山花山”。今今言言华如华华如华 实之华者,实之

3、华者,盖盖音音谬谬也。也。 名作动名作动终,最后终,最后因为(这因为(这个)缘故个)缘故 名作动名作动 命名命名因为因为倒伏倒伏碑文碑文者者也,判断句也,判断句 动动词词文文字字辨辨认认念念大概大概因为因为错错误误山山脚脚是是山南水北山南水北重点字词重点字词舍舍: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 名名:名词作动词,命名,起名。:名词作动词,命名,起名。乃乃;副词,表判断,有;副词,表判断,有“是是”之意。之意。 特殊句式特殊句式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今言今言“华华”如如

4、“华实华实”之之“华华”者,盖音谬者,盖音谬也。也。 这三个句子都用这三个句子都用“者者也也”表示判断。表示判断。其中的其中的“者者”是语气助词,表示提顿;是语气助词,表示提顿;“也也”是语气助词,表示判断。是语气助词,表示判断。第一个句子是一般判断句。第一个句子是一般判断句。第二、三个句子是因果关系的判断句,其中第二、三个句子是因果关系的判断句,其中的的“者者”有提示原因的作用。有提示原因的作用。 为什么说为什么说“华(华(a a)山山”是是“音谬音谬”?汉字最初无汉字最初无“花花”字,字,“花花”小篆小篆中写成中写成 ,像花形;,像花形;“花花”是后是后起字,有此字后起字,有此字后“花花”

5、与与“华华”分开,分开,“华华”才读才读“huhu”。王安石认为碑文王安石认为碑文上的上的“花花”是按照古音写的今字,仍是按照古音写的今字,仍然应读然应读“huhu”,而不应该读成而不应该读成“huhu”。1 1、这一段依次记述(每格一字):、这一段依次记述(每格一字): 山之山之_、山之、山之_、山之、山之_、山之、山之_。 名名 寺寺 洞洞 碑碑 2 2、第一段写仆碑,为什么要特别提及仆碑上的、第一段写仆碑,为什么要特别提及仆碑上的文字?文字? 为文章后面的议论为文章后面的议论“深思慎取深思慎取”提供依据。提供依据。 3 3、这一段说明事物方位清楚,层次井然。交代、这一段说明事物方位清楚,

6、层次井然。交代空间的变化,其作用是(不超过空间的变化,其作用是(不超过1010个字):个字): 作者游褒禅山的踪迹。作者游褒禅山的踪迹。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翻译第二段:其其下下平平旷旷,有泉,有泉侧侧出,而出,而记游者记游者甚甚众众,所谓前洞也。,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有穴窈然窈然, 入之甚寒,问入之甚寒,问其其深深,则则其其好游者不能好游者不能穷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拥火火以以入,入之愈深,入,入之愈深, 其其进愈难,进愈难,而其而其见见愈奇。有愈奇。有怠怠而欲而欲出者,曰:出者,曰:“不出,火不出,火且尽且尽。”遂

7、遂与之与之俱俱出。出。 空旷空旷名作状名作状从旁边从旁边多多幽深的样子幽深的样子形作名,形作名,深度深度那些那些形作动,形作动,走走到到尽头尽头而,连词而,连词代游洞者代游洞者懈怠懈怠将要将要完完于是于是一起一起动作名,所动作名,所看到的看到的盖盖余余所所 至至,比好游者尚,比好游者尚不能不能十一十一,然,然视其左右,来视其左右,来而记而记之之者已少;盖者已少;盖其其又深,则又深,则其其至至又又加加少矣。少矣。 方方是是时,余之时,余之力尚力尚足足以以入,火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明也。也。既既其其出,则出,则或咎或咎其其欲出者,而余亦悔欲出者,而余亦悔其其随随之之而不得而不得极极夫夫游之游之乐也

8、。乐也。 大大概概所到所到的的(地方)(地方)不及,不及,不到不到代游踪代游踪那些到那些到的人的人更更当、正在当、正在体体力力还还用用来来形作动,形作动,照明照明已经已经有有人人埋埋怨怨自自己己他他享受尽,享受尽,形作形作动动重点字词重点字词侧:侧:穷:穷:见:见:至:至:明:明:极:极:名词作状语,从旁边。名词作状语,从旁边。 形容词作动词,走到尽头。形容词作动词,走到尽头。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物。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物。动词作名词,到达的人动词作名词,到达的人。形容词作动词,照明。形容词作动词,照明。形容词作动词,尽情享受形容词作动词,尽情享受1 1、作者写游洞经过,用了哪些对比?、作者写

9、游洞经过,用了哪些对比? 前洞的平旷前洞的平旷后洞的窈然后洞的窈然 前洞记游者甚众前洞记游者甚众 后洞的来而记之者甚少、其至又加少后洞的来而记之者甚少、其至又加少 “余所至余所至”之浅之浅“好游者好游者”所至所至 进洞时进洞时“其见愈奇其见愈奇”的欣喜的欣喜 出洞后因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的懊悔2 2、作者略写前洞,详写后洞并作对比的作、作者略写前洞,详写后洞并作对比的作用是什么?用是什么? 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前洞 平旷 甚众后洞窈、寒、深 记游者少游洞后心情 悔( “不得极夫游之乐不得极夫游

10、之乐” )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记游山所见的景物和经过记游山所见的景物和经过 一、介绍褒禅山概况一、介绍褒禅山概况 二、记游华山洞经过二、记游华山洞经过 前洞记叙简略前洞记叙简略 后洞记叙详细后洞记叙详细 本堂课学习重点:1、掌握重点字词,如“其”、“以”、“之”等。2、体会作者游后心得,(“尽吾志”,“学者不可以不深思慎取之也”。)重点字句:重点字句:于是于是余有余有叹焉叹焉:古人古人之之观观于于天地、山川、草木、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虫鱼、鸟兽,往往有,往往有得得,以以其其求思求思之之深而无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不在也。夫夷以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11、;而世少;而世之奇伟、之奇伟、瑰怪、瑰怪、非常之观非常之观,常在于,常在于险远险远, ,而而人之所罕至人之所罕至焉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对于这对于这种情况种情况观观察察心得,心得,收获收获因因为为他他们们的的且且的的奇异奇异雄伟雄伟古今异义,古今异义,不同寻常不同寻常的景象的景象险阻僻远险阻僻远的地方的地方有志矣,不随有志矣,不随以以止也,然力不足,亦不能至也。有止也,然力不足,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至于幽暗昏惑幽暗昏惑,而无物,而无物以以相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足以至至焉焉,于于人为可讥,人为可讥,而在

12、己为有悔;尽吾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矣,其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所得也!也! 帮助帮助足够足够用来用来在在志向,这里引志向,这里引申为主观努力申为主观努力难道难道得到的东得到的东西,心得西,心得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作名词古今异义,古今异义,到达到达用来用来余余于于仆碑,又仆碑,又以以悲悲夫古书夫古书之之不存,后世之不存,后世之谬谬其其传传而而莫能莫能名名者,何可者,何可胜道胜道也哉!也哉!此此所以学者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不可以不深思而思而慎取慎取之也。之也。对于对于因因感叹感叹 取独取独动作名,流动作名,流传的文字传的文字名作

13、动,说名作动,说清清尽尽 道道的的缘故缘故古今异义,古今异义,做学问的人做学问的人谨慎地谨慎地选择选择形容词使动形容词使动四人者:四人者:庐陵庐陵萧萧君圭君圭君玉君玉,长乐王回深,长乐王回深父父,余弟安,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临川王某王某记。记。 籍贯籍贯姓姓名名字字 节奏、停顿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尽吾志而不能至者。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游后得结论:夷以近游者众险以远至者少险远处非常之观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七绝) 毛泽东 暮色苍茫看劲松, 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 无限风光在险峰总结石碑仆道后世谬其传学者不不可以不深思慎取之也游洞“火且尽,俱出”非常之观在险境志、力、物尽吾志,无悔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