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编 考点突破 6.2 城市化课件.ppt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70182738 上传时间:2024-08-02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4.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编 考点突破 6.2 城市化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编 考点突破 6.2 城市化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编 考点突破 6.2 城市化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编 考点突破 6.2 城市化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编 考点突破 6.2 城市化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编 考点突破 6.2 城市化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编 考点突破 6.2 城市化课件.ppt(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城市化第二节城市化-4-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条目解析考点一城市化及其动力机制 1.城市化的含义城市化又叫城镇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地区转变为地区的过程。2.城市化的标志(1)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2)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3)规模不断扩大。乡村城市城市人口城市用地-5-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条目解析3.城市化的意义 产业结构工业生产就业-6-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条目解析4.城市化的主要动力(1)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城市化水平就越,反之就越。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明显过剩,农业人口向城

2、市大量转移。(2)城市发展与工业化进程的关系尤为密切。在大多数城市,是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能够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并为服务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3)城市的兴起又与第三产业的发展密切关联。经济繁荣的城市,业相对发达。社会经济高低工业服务-7-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条目解析核心突破典例剖析考点二城市化特点 1.城市化特点的地域差异(1)发达国家。城市化已推进到相对的发展阶段。大城市中心区表现出的迹象。城市外围地带发展较快,建设了比较多的城和工业区。出现高水平的大都市连绵带。注重营造高质量的人居环境,重视保护历史文化和文物古迹。(2)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总体水平还比较,城市化推进迅速。成熟衰

3、落卫星低-8-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条目解析核心突破典例剖析非南美工业化经济发展-9-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条目解析核心突破典例剖析-10-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条目解析核心突破典例剖析1.城市化进程的时间差异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如下图所示。-11-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条目解析核心突破典例剖析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比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直接导致城市化的地区差异。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城市化水平越高;反之越低。城市化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表现出不同的进程。-12-考点一考点二

4、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条目解析核心突破典例剖析-13-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条目解析核心突破典例剖析图解要点世界城市化进程 -14-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条目解析核心突破典例剖析例题1下图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完成下列各题。(1)2005年以来,安徽省城市化处于()A.初期阶段B.中期阶段C.后期阶段D.逆城市化阶段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1)题,2005年后城镇人口比重迅速上升,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说明大量农业人口转为城市人口,这些都符合城市化发展中期阶段的特征。 答案解析关闭B-15-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条目

5、解析核心突破典例剖析(2)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A.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B.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C.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D.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2)题,据图可判断出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上升缓慢,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迅速;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增加超过第二产业;从图中无法判断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的变化;城市化水平提高主要表现为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答案解析关闭D-16-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条目解析核心突破典例剖析对应训练读图,完成第

6、12题。1.城市化第阶段,主要出现()A.城市环境质量下降B.逆城市化现象严重C.第一、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D.生物多样性增多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1题,阶段是城市化发展的中期阶段,会出现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的问题。 答案解析关闭A-17-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条目解析核心突破典例剖析2.当前,下列国家中最可能处于城市化第阶段的是()A.埃及 B.中国C.德国 D.印度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2题,发达国家多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后期阶段。 答案解析关闭C-18-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条目解析核心突破典例剖析3.下图是某地区A、B两个城市发展过程示意图。下列关于阶段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A.开

7、始出现逆城市化B.相对阶段、,中心区人口密度较高C.相对阶段、,中心区环境污染较轻D.城市沿河流延伸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阶段城市中心区人口密度开始减少,出现了逆城市化;由阶段到阶段城市中心的人口密度逐渐减小,主要是由于城市中心区污染不断加剧;由图可看出,城市沿河流延伸。 答案解析关闭D-19-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条目解析典例剖析考点三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 城市化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1.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气候:改变了下垫面的原有性质,使城市产生效应。(2)河流:破坏原有的河网系统,致使城市地区水系十分紊乱、排水不畅,极易造成地面积水和河流而变黑发臭。(3)生态:城市的生产生活污染

8、,尤其是工业“三废”,干扰和破坏了所在地区的环境生态。热岛富营养化-20-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条目解析典例剖析2.对人文环境的影响(1)土地利用方式:农业用地逐步演化为用地。城市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形成了城市功能分区。(2)就业方式:劳动力从第产业向第、产业大规模转移。(3)产业结构:区域产业活动以活动为主体。传统的农业社会逐渐演化为现代化工业社会。(4)景观:乡村景观逐步为建筑物密集的景观所取代。(5)生态:自然生态系统转变为人工生态系统。(6)信息:经济开发和信息交流大幅度加强。(7)文化:影响和改变着地方文化,促使现代文明向传统文化广泛渗透。建设一二三非农业城市-21-考点一考

9、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条目解析典例剖析例题2有人把城市楼房超过90米部分的高度之和称为“城市个头”。2011年香港和重庆“城市个头”在中国排名靠前。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香港“城市个头”比重庆高,下列原因更合理的是香港()A.洪涝灾害更少B.淡水资源更多C.经济水平更高D.土地成本更低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1)题,香港“城市个头”比重庆高,说明香港城市楼房高度大于重庆,楼房高度高反映地价贵,可知香港经济水平更高,而不是土地成本更低;楼房高,城市内涝可能更多,而不是洪涝灾害更少;香港淡水资源没有重庆丰富。 答案解析关闭C-22-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条目解析典例剖析(2)近年来重庆“城

10、市个头”不断长高,其主要积极影响是()A.节约建筑用地B.缓解交通压力C.降低建筑能耗D.扩大用地规模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2)题,近年来重庆“城市个头”不断长高,说明地价不断上涨,“城市个头”长高可以节约土地,而不是扩大用地规模;楼房变高,人口更密集,交通压力加大;“城市个头”不断长高对降低建筑能耗影响不大。 答案解析关闭A-23-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条目解析典例剖析对应训练下图为某地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蒸发量、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比重统计图。读图,完成第45题。4.该城市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比重变化的原因主要是()A.降水量减少B.硬化地面增加C.过度开采地下水D.水资源利用率低 答案

11、解析解析关闭第4题,由图可以看出,该城市的地表径流量上升,地下径流量减少,这是因为城市建设过程中对城市地面进行硬化,导致地表水下渗减弱,故B项正确。 答案解析关闭B-24-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条目解析典例剖析5.下列措施对缓解图示变化趋势作用不大的是()A.增加城市绿地面积B.保护城市湿地生态系统C.完善城市排水系统D.限制建筑物的高度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5题,增加城市绿地面积、保护城市湿地生态系统会增加地表水的下渗,增加水分的蒸发;完善城市排水系统有利于提高地表水排泄的速度。这些都对蒸发量下降、地表径流量增大、地下径流量减小有缓解作用。限制建筑物的高度对缓解图示变化趋势无作用。 答

12、案解析关闭D-25-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条目解析核心突破典例剖析考点四城市环境问题 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1.问题(1)城市病。交通拥挤环境质量-26-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条目解析核心突破典例剖析(2)逆城市化。2.解决措施合理规划城市发展、调整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分散城市职能、建设卫星城市和新区、加强城市管理等。郊区市中心区-27-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条目解析核心突破典例剖析特别提示城市的“五岛”效应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在城市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城市气候的特征可归纳为城市“五岛”效应。(1)混浊岛市区污染物比郊区多,能见度低。(2)热岛城市气温比郊区高。

13、(3)干岛白天城区近地面的水汽压低于郊区。(4)湿岛夜晚城区近地面的水汽压高于郊区。(5)雨岛市区局地气流辐合上升,降水多于郊区。-28-条目解析核心突破典例剖析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 -29-条目解析核心突破典例剖析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30-条目解析核心突破典例剖析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31-条目解析核心突破典例剖析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例题3读某地区人口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这种状况可能造成的问题有()城市环境污染,交通拥挤农村劳动力减少,农业产值下降城市住房困难,失业人口增加农村人口增长速

14、度减缓,出现负增长A. B. C.D.(2)以下行为不利于改善城市环境的是()A.规定汽车禁鸣区域B.推广使用新能源C.增加建筑密度,改善居住条件D.将垃圾分类处理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读图可知,该地区城市人口远远多于农村人口。这种状况可能造成城市环境问题,如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环境污染等。从总体上分析,增加建筑密度会加剧城市环境问题。 答案解析关闭(1)C(2)C-32-条目解析核心突破典例剖析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对应训练下图为我国某大城市“离心力”示意图。读图,完成第67题。-33-条目解析核心突破典例剖析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6.图中甲、乙、丙所示内容排列正确的

15、是()A.甲地价上涨,乙交通拥挤,丙各类产业迁出B.甲交通拥挤,乙地价上涨,丙各类产业迁出C.甲各类产业迁出,乙交通拥挤,丙地价上涨D.甲地价上涨,乙各类产业迁出,丙交通拥挤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6题,城市土地供应紧张势必造成地价上涨;城市生产、生活成本提高,生活质量下降,将使一部分人口和企业迁离城市。 答案解析关闭B-34-条目解析核心突破典例剖析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7.图示现象可能导致()A.市中心人口大幅增加B.城市化水平不断下降C.城市用地向外扩展,出现卫星城D.中心商务区逐渐向郊区迁移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7题,卫星城可以分散一部分大城市职能,对大城市起到减轻人地矛盾、改善环境

16、的作用。 答案解析关闭C-35-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条目解析考点五我国城市发展趋势 城市经济-36-典例剖析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解决措施1.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37-典例剖析2.城市化过程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38-典例剖析3.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随着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急剧增长,会出现一系列的城市化问题。常见的城市化问题和一般的治理措施如下图所示。-39-典例剖析例题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然趋势,是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和必由之路。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19962004年福州市非农业人口与耕地、建设用地变化图。-40-

17、典例剖析-41-典例剖析材料二:1996年和2004年福州市土地利用结构。-42-典例剖析(1)简述该市耕地和建设用地的变化过程,并据此推测在这一阶段该市的城市化特点。(2)据材料分析该市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解析:第(1)题,考查城市化的特征以及对统计图的信息提取能力和描述能力。据材料一的两幅图可知,19962004年福州市耕地、建设用地变化总体趋势,前者是下降,后者是上升,但是不同的时期其变化幅度有所不同,所以需要分段来进行描述,并且注意二者之间的关联性。第(2)题,考查城市化问题以及对表格数据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同时还要注意该问的具体设问角度“土地利用”。-43-典例剖析答案

18、:(1)19961998年,耕地大量减少,建设用地增加很快;19992001年,耕地减少幅度较小,建设用地增加幅度较小;20022004年,耕地又呈现大幅度减少,建设用地呈大幅度的增加。城市化加速发展。(2)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建设用地不断增加,新增城市建设用地占用大量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增长较多,交通用地增长相对较少(可能进一步加剧交通问题),城市土地用地结构不尽合理;未利用土地比例较高,闲置土地较多。-44-典例剖析对应训练城市化过程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对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45-典例剖析(1)据材料一描述该城市的发展特征。(2)据材料一中的图乙,说明

19、该城市发展对郊区农业的影响。(3)据材料二,运用水循环的知识分析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46-典例剖析答案:(1)非农业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比重增加;建成区(城市用地)面积增加。(2)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蔬菜、花卉等农业;耕地面积减少,农业用地紧张。(3)问题:城市硬化面积大,雨水下渗量少,地表径流增大,易形成城市“内涝”。措施:下渗量少植树种草,增大绿地面积;使用渗水砖,增加雨水的下渗。地表径流大完善城市排水系统,整修城市河道,加速雨水的排泄。-47-典例剖析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化的主要标志、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其解决措施。第(1)题,注意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提取有效信息,结合城市化的标志进行描述。第(2)题,材料一中的图乙反映出随着城市建成区面积的不断扩大,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势必使得郊区农业用地紧张,但同时也会因市场扩大促使郊区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单位面积产值高的蔬菜、花卉等农业。第(3)题,材料二反映出的问题是城市地表径流远远高于郊外平原区,而城市地下径流却远远少于郊外平原区,主要是由于城市化影响城市水文环境,容易造成城市“内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