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青铜》课件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70182388 上传时间:2024-08-02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5.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近青铜》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走近青铜》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走近青铜》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走近青铜》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走近青铜》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走近青铜》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近青铜》课件(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玉溪第一小学万益廷欣赏.评述一、食器嵌松石云纹方豆豆(盛食器) 1935年河南汲县山彪镇出土通高24.5厘米口边长12.5厘米兽面纹铜鬲鬲(li音历) 商高23.2厘米口径15.3厘米传1944年安徽省阜南县月牙河 出土凤纹铜方鼎凤纹铜方鼎 西周 高22.8厘米 1965年安徽省屯溪市弈棋出土 立耳,直腹,平底,矮足。腹部四面纹饰相同,均为长冠垂尾的两只凤鸟,作隔棱脊相对。主纹突出,上下以粗细凸弦纹为栏,无地纹,简洁明快。短足作二箍节相叠,外圆内空,截面呈半环形。这种作法,亦属少见。这件器物融合了中原和江南地区的青铜文化特色。鸟纽铜鸟纽铜盖鼎盖鼎 春秋通高27.1厘米口径13.9厘米 1971

2、年安徽省铜陵市车站出土 小口,球腹,圜底,蹄足。盖纽作鸟形。腹饰蟠虺纹和弦纹,并有对称扉棱两道。双耳外侧作双角兽面。造型新颖别致。铸客铜升鼎铸客铜升鼎 战国 通高51厘米 口径48厘米 1933年安徽省寿县朱家集楚王墓出土 圆口,直壁,束腰,平底,蹄足。双耳外侈。腹有四兽,攀援直上,作向内探视状。腹饰羽纹,足根作兽首状。口沿有铭文9字:“铸客为王后七府为之”。古代贵族用鼎以“升鼎”为中心,因此有人把它称为“正鼎”。 楚王熊肯釶楚王熊肯釶y鼎鼎 战国 高38.5厘米 口径55.5厘米 1933年安徽省寿县朱家集楚王墓出土 楚王熊肯釶鼎方耳外折,直壁,平底,蹄足。腹饰凸弦纹,足根作兽首形。口沿外壁

3、有铭文12字:“楚王熊肯作铸釶鼎以共岁尝”。青铜器中的匜,往往自铭“也”或“釶”。此鼎有流,故自铭“釶鼎”。“楚王熊肯”经考证为楚考烈王。戈鼎戈鼎 双耳厚大,方唇,深直腹上有6条扉棱,柱足。腹饰兽面纹,足饰三角云纹。腹内铭文“戈”是器主之族名。 龙纹扁足鼎龙纹扁足鼎 商晚期(公元前14一前11世纪) 鼎是青铜礼器中的大类,在古代社会里曾被用来明尊卑,别上下,是统治阶级划分等级和权力的标志。鼎有烹煮肉食,实牲祭祀和宴享等各种用途。扁足鼎,传世和出土均很少。此鼎立耳、方唇、浅腹、圆底,下置三个龙形的扁足。每一个扁足既薄又宽,且两面都有繁密而遒劲的龙纹,龙尾斜卷成落地的支撑点,使整个鼎有稳定感,从而

4、增强了造型的气势。鼎的腹部饰长鼻兽纹,图案结构别致协调。这件鼎从整体到局部的设计都很和谐,没有其它不必要的装饰堆砌,具有相当高超的工艺水平。 羊鼎羊鼎 商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殷墟晚期鼎的造型中出现了一种束颈、曲壁的新形式,此鼎即是其典型的代表。鼎的两耳三足安排十分妥帖,整个造型富于稳定感。在器物的颈腹部分别装饰对称的回顾式鸟纹和兽面纹,衬以细密的雷纹。纹饰线条深刻劲锐,范铸极精,使粗犷的兽面和精细的雷纹水乳交融,夸张而不失之狂野,精密而不流于琐碎,呈现出端凝、优雅的美态。 兽面纹兽面纹扁足鼎扁足鼎 厚唇,折沿,口沿上一对小立耳,弧腹,圜底,下有三抽象的龙形扁足,龙口侈张托鼎腹。

5、腹饰兽面纹、弦纹。 蟠虺蟠虺(hu)纹纹铜盨(铜盨(x音许)音许) 春秋 高16.8厘米 口纵2l厘米口横33厘米 1958年安徽省太和县胡窑出土 蟠虺纹铜盨(x,音许),椭圆形,双兽耳。盖顶饰镂空盖冠,可仰置盛食物。曲尺形圈足。器、盖均满饰蟠虺纹,圈足饰夔纹。纹饰精细,色泽艳丽,是盨中精品。 乳钉纹铜簋乳钉纹铜簋(gu,音轨)西周高16.5厘米口径27.7厘米1959年安徽省屯溪市弈棋出土乳钉纹铜簋(gu,音轨),直颈,鼓腹,平底,圈足。腹部以菱形纹为地,每一菱形内饰一乳钉,并填以极细的雷纹。颈部和足饰变形夔纹。双耳附饰镂空棱脊。这种装饰极为少见 四足鬲四足鬲(li音历) (商)1981年陕

6、西城固县出土,通高23.5cm,口径21cm。烹饪器。直口,宽沿外折。鼓腹分为四裆,形成四个袋足,颈部饰雷纹,腹裆饰兽面纹。整体形体独特,目前尚无他例。 妊簋妊簋(gu,音轨) 西周早期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纪) 妊簋的圈足下设有四条象蹄形足,提高了器物的高度,是为了取食方便而进行的特殊设计,但与一般圆形器用三足的习惯有所不同,比较罕见。器身两侧设置象头形的双耳,长鼻翻卷如垂耳,极其生动。簋的腹部饰有百乳雷纹,是商代晚期盛行的纹饰,沿用至周初。 镶嵌几何纹镶嵌几何纹敦敦(du) 战国 敦是用以盛放饭食的器皿。器和盖几乎对称,各有三足,可分开放置。此敦制作工巧精丽,造型圆柔优美;通体饰以阴阳互托

7、的大三角形云纹,并用红铜丝、银丝或绿松石镶嵌,具有细密流畅,富丽堂皇的效果,显示其装饰工艺已至登峰造极的地步。 二、酒器“父乙父乙”角角 2006-03-20 西周(约公元前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世纪前前771年)年) 通高通高27厘米口长厘米口长20.3厘米口宽厘米口宽9.8厘厘米米 1986年河南省信年河南省信阳浉河港出土阳浉河港出土兽面纹铜爵兽面纹铜爵 商商高高38.7厘米厘米流至尾长流至尾长21.5厘米厘米1965安徽省肥安徽省肥西县馆驿出土西县馆驿出土兽面纹铜爵兽面纹铜爵(ju,音决),音决),长流短尾,涡纹伞长流短尾,涡纹伞状单柱。直腹平底,状单柱。直腹平底,三棱形尖足外侈。三棱形

8、尖足外侈。扁平鋬。身分上下扁平鋬。身分上下两段,均饰以云雷两段,均饰以云雷纹组成的兽面纹。纹组成的兽面纹。此爵形体高大,比此爵形体高大,比较少见。较少见。 兽面纹斝(兽面纹斝(jia) 商代中期(公元前商代中期(公元前16-前前14世纪)世纪) 斝是古代盛酒器斝是古代盛酒器,兼兼作祭神的祼器,是中国最早的作祭神的祼器,是中国最早的礼器之一。此器敞口高颈,前礼器之一。此器敞口高颈,前有双柱作帽形,下有三锥足有双柱作帽形,下有三锥足,足部与器腹相通。袋足的作用足部与器腹相通。袋足的作用是为了在温酒时扩大受火面积,是为了在温酒时扩大受火面积,所以有温酒的作用。器物的颈、所以有温酒的作用。器物的颈、腹

9、部各饰兽面纹。腹部兽面纹,腹部各饰兽面纹。腹部兽面纹,双目突出,带有神秘感。此器双目突出,带有神秘感。此器形体高大,器壁匀薄,在口沿形体高大,器壁匀薄,在口沿上有一周加厚的唇边,形成商上有一周加厚的唇边,形成商代早中期青铜器的铸造特色。代早中期青铜器的铸造特色。 鸮鸮xio尊尊商朝时期商朝时期1976年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年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墓出土高高45.9厘米、重厘米、重16.7千克千克铜尊最早见于商代,主要形制铜尊最早见于商代,主要形制有圆尊、方尊和异型鸟兽尊等。有圆尊、方尊和异型鸟兽尊等。鸟兽尊种类繁多,有羊尊、牛鸟兽尊种类繁多,有羊尊、牛尊、鸮尊、象尊、豕尊等。鸮尊、鸮尊、象

10、尊、豕尊等。鸮尊在妇好墓中同出尊在妇好墓中同出2件,整体件,整体作站立鸮形,双足与尾构成了作站立鸮形,双足与尾构成了3个支撑点,头后为器口。盖个支撑点,头后为器口。盖面铸站立状的鸟,造型雄奇,面铸站立状的鸟,造型雄奇,花纹绚丽,是中国商代青铜器花纹绚丽,是中国商代青铜器中的精品。中的精品。父庚觯父庚觯(zh) 饮酒器饮酒器 西周早期(公元前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纪)世纪) 父庚觯是父庚觯是圆体垂腹的觯,颈圆体垂腹的觯,颈部饰蕉叶纹和分尾部饰蕉叶纹和分尾的鸟纹,腹部则为的鸟纹,腹部则为对称的凤鸟纹,昂对称的凤鸟纹,昂首垂尾,华丽而精首垂尾,华丽而精美。从西周初年起,美。从西周初年起,鸟纹装饰逐渐

11、增多,鸟纹装饰逐渐增多,并常作为主题纹样,并常作为主题纹样,且形式日渐华美,且形式日渐华美,尤以康王、昭王时尤以康王、昭王时代最为著称。代最为著称。龚子觚龚子觚(g)(g) 敞口,长身,敞口,长身,圈足。身有圈足。身有扉棱。颈、扉棱。颈、腹、足各饰腹、足各饰蕉叶纹、雷蕉叶纹、雷纹、龙纹。纹、龙纹。足内铸二字足内铸二字铭文。铭文。 鸟兽纹贯耳壶 1953年河南汲县出土年河南汲县出土通高通高34厘米口径厘米口径8.9X7.6厘米厘米 壶体截面为圆角方壶体截面为圆角方形,有盖,束颈鼓腹形,有盖,束颈鼓腹平底,腹侧各有一兽平底,腹侧各有一兽面纹贯耳。器身以面纹贯耳。器身以 夔夔纹附地,用浮雕式工纹附地

12、,用浮雕式工艺铸出盖四角的蛙纹、艺铸出盖四角的蛙纹、耳下的对虎纹以及腹耳下的对虎纹以及腹部的兽面纹、凤鸟纹、部的兽面纹、凤鸟纹、虎、鹿等纹饰,动物虎、鹿等纹饰,动物塑造生趣盎然。塑造生趣盎然。 鸭形盉鸭形盉h h西周(约公元前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世纪771年)年) 通高通高25.2厘米厘米 长长31.8厘米厘米 1988年河南省平顶山应国墓地出土年河南省平顶山应国墓地出土 盉与爵配套可以盛酒,与盘配套亦盉与爵配套可以盛酒,与盘配套亦可盛水。鸭形盉以鸭腹为器身,背部可盛水。鸭形盉以鸭腹为器身,背部开口,上面加盖,腹下铸柱状足,鸭开口,上面加盖,腹下铸柱状足,鸭首当流,鸭尾作鋬,首当流,鸭尾作鋬

13、, 鋬上站立一小铜鋬上站立一小铜人,以其手足将器身与器盖巧妙地连人,以其手足将器身与器盖巧妙地连为一体。盖沿与口下饰长尾凤鸟纹一为一体。盖沿与口下饰长尾凤鸟纹一周。盖内有阴刻铭文周。盖内有阴刻铭文43字,笔画均匀,字,笔画均匀,字迹清晰。铭文记述应国使者字迹清晰。铭文记述应国使者“匍匍”到氐这个地方探访邢国的国君邢公,到氐这个地方探访邢国的国君邢公,邢公派一名叫的官员会见了他,并赠邢公派一名叫的官员会见了他,并赠送给他一些礼物。后来匍用邢公所赐送给他一些礼物。后来匍用邢公所赐的铜做了这件盉,以作纪念。的铜做了这件盉,以作纪念。 公卣(公卣(yuyu) 西周西周 高高23厘米口径厘米口径10.2

14、12.8厘米厘米 1965年安徽省屯溪年安徽省屯溪市弈棋出土市弈棋出土 公卣(公卣(yu,音友),音友),低体垂腹,横截面呈,低体垂腹,横截面呈椭圆形。提梁饰蝉纹。椭圆形。提梁饰蝉纹。颈饰相对回首夔纹,中颈饰相对回首夔纹,中置浮雕牺首。盖、器均置浮雕牺首。盖、器均饰对凤纹,凤首回顾,饰对凤纹,凤首回顾,羽冠相交下垂。器身两羽冠相交下垂。器身两面的纹饰稍异。此卣纹面的纹饰稍异。此卣纹饰华丽,铸技精湛,堪饰华丽,铸技精湛,堪称青铜器中之珍品。盖、称青铜器中之珍品。盖、器同铭:器同铭:“公作宝尊彝,公作宝尊彝,其孙子永用。其孙子永用。 偶方彝(yi)商朝时期商朝时期1976年河年河南省安阳市南省安阳

15、市殷墟妇好墓殷墟妇好墓出土出土高高60厘米、厘米、口长口长69.2厘厘米、口宽米、口宽17.5厘米、厘米、重重7l千克千克 羊首勺 (商后期)(商后期) 1977年陕西清涧年陕西清涧县解家沟出土。县解家沟出土。通长通长17.5cm,勺,勺深深4.8cm,勺径,勺径9.5cm挹酒器,勺体圆形,挹酒器,勺体圆形,深腹。勺柄端作一深腹。勺柄端作一羊首,角大而后下羊首,角大而后下曲,双目圆睁,柄曲,双目圆睁,柄面扁平,前立一小面扁平,前立一小羊,小尾后竖,作羊,小尾后竖,作惊慑之态,羊后立惊慑之态,羊后立一虎,作张口垂涎。一虎,作张口垂涎。三、水器绦索纹兽耳铜罍绦索纹兽耳铜罍(leilei) 1936

16、年河南辉县琉璃阁出土年河南辉县琉璃阁出土 通高通高30.5厘米厘米 口径口径20.3厘厘米米 底径底径18.2厘米厘米 盛酒器,此器敛口、折沿、盛酒器,此器敛口、折沿、短颈、圆肩、平底,腹上部铸短颈、圆肩、平底,腹上部铸带有活环的兽耳一对,小兽躬带有活环的兽耳一对,小兽躬身攀壁,回首翘尾。两耳间另身攀壁,回首翘尾。两耳间另饰一兽形扉棱,器身布满绦索饰一兽形扉棱,器身布满绦索纹构成的网格,格中填满细密纹构成的网格,格中填满细密的羽纹,纹间许多圆涡,内中的羽纹,纹间许多圆涡,内中镶嵌物已脱落。镶嵌物已脱落。蔡侯铜盥缶(gun fu) 通高通高36厘米口径厘米口径21厘米厘米 1955年安徽省寿县西

17、年安徽省寿县西门蔡侯墓出土门蔡侯墓出土 蔡侯铜盥缶(蔡侯铜盥缶(gun fu,音灌否),盖顶作,音灌否),盖顶作六柱环握。腹下内收,底六柱环握。腹下内收,底为假圈足。盖和器均饰圆为假圈足。盖和器均饰圆饼状涡纹,盖为饼状涡纹,盖为6个,器个,器为为8个。器外壁嵌红铜兽个。器外壁嵌红铜兽纹,纹饰精美。器、盖同纹,纹饰精美。器、盖同铭:铭:“蔡侯申之盥缶蔡侯申之盥缶”。出土时内附有一小匜。原出土时内附有一小匜。原有双链提梁,已残。有双链提梁,已残。 铜盂商朝时期商朝时期1976年河南省安阳年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市殷墟妇好墓出土高高43.9厘米、口径厘米、口径54.5厘米、重厘米、重32.9千克

18、千克盂一般作圆形,盂一般作圆形,侈口深腹,有兽首侈口深腹,有兽首耳或附耳。铜盂最耳或附耳。铜盂最早见于商代晚期。早见于商代晚期。商和西周初大多为商和西周初大多为中型,西周中晚期中型,西周中晚期多为大型、春秋时多为大型、春秋时已极少见。已极少见。 虢季子白盘西周时期西周时期陕西省宝鸡市出土陕西省宝鸡市出土长长137.2厘米,宽厘米,宽86.5厘厘米,重米,重215.3千克千克作器者虢季子白是周宣作器者虢季子白是周宣王时的朝廷大臣。此铜王时的朝廷大臣。此铜盘内底铸有盘内底铸有110字铭文,字铭文,记述了这样一件史实:记述了这样一件史实:虢季子白率军对虢季子白率军对 作战,作战,斩敌首斩敌首500个

19、,俘虏个,俘虏50人,战后在周庙宣榭向人,战后在周庙宣榭向周王献周王献 ,受到周王宴享,受到周王宴享,周王赏赐他车马,弓矢周王赏赐他车马,弓矢和斧钺。虢季子白盘是和斧钺。虢季子白盘是商周时代青铜器中最大商周时代青铜器中最大的铜盘,是西周著名的的铜盘,是西周著名的重器,铭文通篇用韵,重器,铭文通篇用韵,是一篇很好的韵文。是一篇很好的韵文。 齐侯匜(y) 西周晚期(公西周晚期(公元前元前9世纪世纪-前前771年)年) 匜为盥洗器。匜为盥洗器。此器平盖,龙首鋬,此器平盖,龙首鋬,四兽形足。通体饰四兽形足。通体饰较密的横条沟脊纹。较密的横条沟脊纹。腹内底有铭文四行腹内底有铭文四行二十二字,记齐侯二十二

20、字,记齐侯为虢孟姬良女作匜。为虢孟姬良女作匜。孟姬女是虢君之女,孟姬女是虢君之女,为齐侯夫人。在青为齐侯夫人。在青铜匜中,以此形制铜匜中,以此形制为最大、最重。为最大、最重。 吴王夫差鉴(jian) 春秋晚期(公元前春秋晚期(公元前6世纪上半叶世纪上半叶-前前476年)年) 鉴是盛水鉴是盛水器。此器形如大缸,器。此器形如大缸,平底。器腹两侧有平底。器腹两侧有龙头状兽耳,两耳龙头状兽耳,两耳间的口沿旁有小龙间的口沿旁有小龙攀缘器口,作探水攀缘器口,作探水状。通体饰繁密的状。通体饰繁密的交龙纹三周。器内交龙纹三周。器内壁有铭文两行十三壁有铭文两行十三字,记吴王夫差用字,记吴王夫差用青铜作此鉴,为吴

21、青铜作此鉴,为吴王夫差宫廷中御用王夫差宫廷中御用之物。之物。 四、乐器蔡侯铜编钟 高高28.6厘米厘米 1955年安徽省寿县西门蔡侯墓出年安徽省寿县西门蔡侯墓出土土 此套编钟共此套编钟共9枚,大小相次,这是枚,大小相次,这是第第1枚。均为长方单纽,钲部饰枚。均为长方单纽,钲部饰6排共排共18个螺状枚。舞、篆和鼓部均饰蟠螭纹。个螺状枚。舞、篆和鼓部均饰蟠螭纹。纽饰三角纹组成的连续纹样。各钟皆有纽饰三角纹组成的连续纹样。各钟皆有铭文,字数不等。第铭文,字数不等。第l、2两钟均为两钟均为12行行82字,最少的只有字,最少的只有3字。有的自铭字。有的自铭“行行钟钟”,铭文有韵,内容反映了蔡国和楚,铭文

22、有韵,内容反映了蔡国和楚国的关系。国的关系。 蔡侯铜编鎛蔡侯铜编鎛(bo音搏)音搏) 高高31.2厘米厘米 1955年安徽年安徽省寿县西门蔡侯墓省寿县西门蔡侯墓出土出土 蔡侯铜编鎛蔡侯铜编鎛(b音搏),这套音搏),这套编鎛共编鎛共8枚,大小枚,大小相次。此为第相次。此为第7枚。枚。均为镂空复纽。纹均为镂空复纽。纹饰与编钟基本相同。饰与编钟基本相同。其中铭文清晰者其中铭文清晰者4件,各有铭文件,各有铭文12行行82字。自铭字。自铭“言哥言哥钟钟”,为蔡侯日常,为蔡侯日常所用,与所用,与“行钟行钟”为同类型的两组乐为同类型的两组乐器。器。虎纹铜钲(虎纹铜钲(zhngzhng) 战国时期战国时期 传

23、四川省新津县出土传四川省新津县出土 高高39.3厘米厘米,铣距铣距13.5厘米厘米 该钲柄较长该钲柄较长,器身正面刻有虎器身正面刻有虎纹、树纹和巴蜀文字纹、树纹和巴蜀文字,是典型的是典型的古代巴人和蜀人使用的器物。古代巴人和蜀人使用的器物。巴、蜀是今四川省境内的部族巴、蜀是今四川省境内的部族,巴在今四川省东部地区巴在今四川省东部地区,蜀在今蜀在今四川省西部长江上游以北地区。四川省西部长江上游以北地区。蜀在春秋末年已有发达的农业蜀在春秋末年已有发达的农业,战国中期迁都于今四川成都战国中期迁都于今四川成都,成成为为戎狄之长戎狄之长。巴、蜀受秦楚。巴、蜀受秦楚文化的影响很深文化的影响很深,在青铜器上

24、铸在青铜器上铸刻虎纹、手纹、花蒂纹刻虎纹、手纹、花蒂纹,则是本则是本民族风格的体现。民族风格的体现。 兽面纹铙兽面纹铙nnoo 商晚期(公元前商晚期(公元前13世纪世纪-前前11世纪)世纪)铙是我国最早使用铙是我国最早使用的青铜打击乐器之的青铜打击乐器之一,又称钟或执钟,一,又称钟或执钟,流行于商晚期。它流行于商晚期。它的形体似铃而大,的形体似铃而大,口部呈凹弧形,器口部呈凹弧形,器体横截面为阔叶状,体横截面为阔叶状,两侧角尖锐,底部两侧角尖锐,底部设中空短柄,可置设中空短柄,可置木段以便手执。根木段以便手执。根据文献记载,铙是据文献记载,铙是一种军乐,在退军一种军乐,在退军时指示停止击鼓。时

25、指示停止击鼓。五、兵器镶嵌兽面纹镶嵌兽面纹戈戈 商晚期(公元前商晚期(公元前13世世纪纪-前前11世纪)世纪) 戈是戈是商周兵器中最常见的商周兵器中最常见的一种,古称钩兵,是一种,古称钩兵,是用于钩杀的兵器。其用于钩杀的兵器。其长度根据攻守的需要长度根据攻守的需要而不同,所谓而不同,所谓“攻国攻国之兵欲短,守国之兵之兵欲短,守国之兵欲长。欲长。”戈是东周时戈是东周时期才发展起来的,因期才发展起来的,因此留存至今的以戈头此留存至今的以戈头部分最多见。这件戈部分最多见。这件戈的头部为三角形援,的头部为三角形援,长方形的内部以绿松长方形的内部以绿松石镶嵌兽面纹,精丽石镶嵌兽面纹,精丽工致,应当是礼仪

26、中工致,应当是礼仪中使用的兵器。使用的兵器。 镶嵌十字纹方钺 (yue) 夏代晚期(公元前夏代晚期(公元前18世纪世纪-前前16世纪)世纪) 钺是古代的兵器。钺是古代的兵器。此器方形平刃此器方形平刃,阑旁阑旁有两方孔有两方孔,似用于皮似用于皮条捆扎。器物中心条捆扎。器物中心有一圆孔有一圆孔,其周围用其周围用绿松石镶嵌卉纹六绿松石镶嵌卉纹六组,纹饰较为特殊。组,纹饰较为特殊。此方钺大而且重此方钺大而且重,使使用不便,还有绿松用不便,还有绿松石作镶嵌石作镶嵌,当是仪仗当是仪仗用具。用具。三戈铜戟三戈铜戟战国时期战国时期1978年湖北省随县擂鼓墩年湖北省随县擂鼓墩1号墓出土号墓出土长长3.43米米三

27、戈铜戟的柲为木制。三戈铜戟的柲为木制。外裹竹条,以丝线缠绑,再外裹竹条,以丝线缠绑,再涂漆,挺括坚韧,平滑而有涂漆,挺括坚韧,平滑而有弹性。此戟顶端装铜矛头和弹性。此戟顶端装铜矛头和有内铜戈,往下有内铜戈,往下4.7厘米处厘米处又装一无内铜戈,再往下又装一无内铜戈,再往下5厘米处再装一无内铜戈,一厘米处再装一无内铜戈,一矛三戈同柲,当是战车上使矛三戈同柲,当是战车上使用的长兵器。这种兵器在中用的长兵器。这种兵器在中国是首次发现。随县擂鼓墩国是首次发现。随县擂鼓墩1号墓是战国早期曾国诸侯号墓是战国早期曾国诸侯名乙的墓,在这个墓中出土名乙的墓,在这个墓中出土了很多精美的文物。了很多精美的文物。 六

28、、杂器五牛枕五牛枕 高高32.5厘米,长厘米,长52厘米,宽厘米,宽13厘米厘米 马鞍形,两端上翘各铸一牛。一侧无纹饰马鞍形,两端上翘各铸一牛。一侧无纹饰 ,另一,另一侧以虎纹及双旋纹为底,其上有浮雕立牛三头。侧以虎纹及双旋纹为底,其上有浮雕立牛三头。七牛储贝器 储贝器是云南地区滇族青铜器的典型品种,多带有生动写实的装饰。此器圆盖上塑有储贝器是云南地区滇族青铜器的典型品种,多带有生动写实的装饰。此器圆盖上塑有七头姿态各异的牛,形象生动。张口卷尾,似乎正欲猛扑向前,具有高度的艺术性。七头姿态各异的牛,形象生动。张口卷尾,似乎正欲猛扑向前,具有高度的艺术性。 神神 兽兽 高高48厘米厘米 1990

29、年河南省淅川徐家岭楚年河南省淅川徐家岭楚墓出土墓出土 龙首、虎颈、虎身、虎尾、龙首、虎颈、虎身、虎尾、龟足,张口吐舌,牙齿犀利。龙龟足,张口吐舌,牙齿犀利。龙首上附六条蛇形龙。脊背上有有首上附六条蛇形龙。脊背上有有一方座,座上有一神兽也为龙首,一方座,座上有一神兽也为龙首,口衔一条龙,龙口衔一条龙,龙 首。通身饰动首。通身饰动物纹和云纹,满嵌绿松石。物纹和云纹,满嵌绿松石。 此神兽形象诡谲,制作精美,此神兽形象诡谲,制作精美,绿松石镶嵌精细,绿石莹莹,极绿松石镶嵌精细,绿石莹莹,极为美观,实属罕见之物。对于它为美观,实属罕见之物。对于它的用途,学术界尚有分的用途,学术界尚有分 ,有的,有的学者

30、认为可能是悬鼓用的鼓架,学者认为可能是悬鼓用的鼓架,有的认为是编磬架。有的认为是编磬架。 铜铲、铜斧西周时期西周时期西周时期农业西周时期农业是主要的生产活动,是主要的生产活动,常用的农具是斤、常用的农具是斤、斧、铲、耜等。斤、斧、铲、耜等。斤、斧用于砍伐林木,斧用于砍伐林木,以便开垦土地;铲、以便开垦土地;铲、耜是起土耕作的农耜是起土耕作的农具。当时农具多以具。当时农具多以木石等材料制成,木石等材料制成,青铜性脆,多用来青铜性脆,多用来铸造武器和贵族的铸造武器和贵族的生活用具,所以青生活用具,所以青铜农具流传下来的铜农具流传下来的很少。很少。 青铜立人像青铜立人像 商代晚期 人像人像高厘米,底

31、座高厘米,通高厘米 年于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 整体由立人像和台座两大部分接铸而成。 人像立人像头戴莲花状(代表日神)的兽 面纹和回字纹高冠,后脑勺上铸有一凹痕,可能原有发簪之灯的饰物嵌于此。身着 窄袖与半臂式右衽套装上衣三件。 人像最外一层为单袖半臂式连肩衣,衣上佩方格状类 似编织而成的“绶带”,“绶带”两端在背心处结襻,襻上饰物已脱。衣左侧有两 组相同的龙纹,每组为两条,呈“已”字相背状。 人像衣服右衽前后两边各有竖行的两 组纹饰图案,一组为横倒的蝉纹,另一组为虫纹和目纹(甲骨文和西周金文蜀字是 由目和虫组成)相间的纹饰。中间一层为形领,短袖。衣左背后有一卷龙纹。最 里一层深衣分

32、前后裾,前裾短而平整,后裾长,两侧摆角下垂近脚踝。在前后裾上 有头戴锯齿形冠的兽面纹。脚戴镯,赤足立于兽面台座上。人首鸟身青人首鸟身青铜像铜像 通高12厘米 二号祭祀坑出土 这件人首鸟身像原铸于小型铜神树树枝端部。该像为平头顶,头戴頍,面带面罩,脸形方正,大耳高鼻,其双眼呈外凸状,与纵目面具眼球造型相类似。其鸟身较短,参考与之造型完全相同的同树另一枝枝端人首鸟身像,可知该像现残断的双翼原当呈宽展状,尾羽构型亦当为分叉相上下卷曲状。 大型青铜神树大型青铜神树 树干残高359、通高396厘米,神树由底座、树和龙三部分组成。树分三层,每层三枝,共九枝;每枝上有一仰一垂的两果枝,果枝上立神鸟,全树共二

33、十七枚果实,九只鸟。树侧有一条缘树逶迤而下的身似绳索相辫的铜龙,整条龙造型怪异诡谲,莫可名状。在我国迄今为止所见的全部青铜文物中,这株神树也称得上是形体最大的一件。食 器酒 器乐 器兵 器工 具ABCDEBDCAE精 品 赏 析数据分析:四羊方四羊方尊高尊高58.3厘米,重厘米,重4.5公斤公斤 四羊方尊四羊方尊整体造型:别致别致奇特,整体器型和动奇特,整体器型和动物形象相结合,巧妙物形象相结合,巧妙自然和谐得体。自然和谐得体。 方尊的形象在宁静中方尊的形象在宁静中有威严感,是我国上有威严感,是我国上古文明的瑰宝。古文明的瑰宝。 局部赏析(颈部)局部赏析(腹部)蕉叶形纹理清晰四只大卷角羊羊的前

34、腿造型独特、工艺精美造型独特、工艺精美司母戊鼎司母戊铜鼎司母戊铜鼎(马槽鼎)(马槽鼎)商朝后期。高商朝后期。高133133厘米、厘米、口径口径115.3115.379.479.4厘米、底厘米、底径径1001007272厘米,重厘米,重832.84832.84千克。千克。器腹内铸器腹内铸“司母戊司母戊”三三字铭文,因此被断定是商王字铭文,因此被断定是商王文丁文丁祭祀其母祭祀其母戊戊时制作的青时制作的青铜器。铜器。19391939年河南省安阳市武年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出土。官村出土。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重、最大的古代青铜器。重、最大的古代青铜器。数据分析:数据分析:高高133厘米、口长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厘米、口宽79厘米、重厘米、重832.84千克。千克。 整体造型:整体造型:立耳,立耳,柱足,腹长方形,型制雄伟,柱足,腹长方形,型制雄伟,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大、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大、最重的古代青铜器。最重的古代青铜器。 纹饰欣赏纹饰欣赏:饰饕餮饰饕餮纹,腹内壁铸铭文纹,腹内壁铸铭文“司母戊司母戊”三字,此鼎据考证,是商三字,此鼎据考证,是商王室重器。其造型、纹饰、王室重器。其造型、纹饰、工艺均达到极高水平,是商工艺均达到极高水平,是商代青铜文化顶峰时期的代表代青铜文化顶峰时期的代表作。作。饕餮纹夔纹夔纹兽面纹兽面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