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论语复习第三篇八佾.ppt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70178048 上传时间:2024-08-02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2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年论语复习第三篇八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高三年论语复习第三篇八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高三年论语复习第三篇八佾.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高三年论语复习第三篇八佾.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高三年论语复习第三篇八佾.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年论语复习第三篇八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年论语复习第三篇八佾.ppt(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佾篇第三(共二十六章)八佾篇第三(共二十六章)主要记孔子论礼乐之事。主要记孔子论礼乐之事。【31】孔子谓季氏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注释】季氏:鲁国正卿季孙氏。此指季平子,即季孙意如。一说,季桓子。八佾:“佾(意)”,行,列。特指古代奏乐舞蹈的行列。一佾,是八个人的行列;八佾,就是八八六十四个人。按周礼规定,天子的乐舞,才可用八佾。诸侯,用六佾;卿、大夫,用四佾;士,用二佾。按季氏的官职,只有用四佾的资格,但他擅自僭(jin剑。超越本分)用了天子乐舞规格的八佾,这是不可饶恕的越轨行为。“是可”句:“忍”,容忍。“孰”,疑问代词。什么。一

2、说,“忍”,忍心。则这两句的意思是:这样的事他都忍心做出来,什么事他不忍心做呢?【今译今译】孔子谈论季氏,说他在家庙的庭院里居然孔子谈论季氏,说他在家庙的庭院里居然冒用了八佾规格的乐舞,这种事如果可以容忍,那冒用了八佾规格的乐舞,这种事如果可以容忍,那还有什么不可以容忍的事呢?还有什么不可以容忍的事呢?【32】三家者三家者,以,以雍雍彻彻。子曰:。子曰:“相维辟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奚取于三家之堂?”【注释注释】三家:春秋后期掌握各国政权的三家贵族:三家:春秋后期掌握各国政权的三家贵族:孟孙氏(即仲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他们是鲁桓公孟孙氏(即仲孙氏),叔孙氏,季孙氏

3、。他们是鲁桓公之子仲庆父(亦称孟氏)、叔牙、季友的后裔,又称之子仲庆父(亦称孟氏)、叔牙、季友的后裔,又称“三三桓桓”。在这三家中,以季孙氏势力最大。他们自恃有政治。在这三家中,以季孙氏势力最大。他们自恃有政治. 济的实力,所以济的实力,所以. 常有越轨周礼的行为,多次受到孔子的常有越轨周礼的行为,多次受到孔子的批判。批判。雍:雍:诗诗. 周颂周颂中的一篇。古代,天子祭祀宗中的一篇。古代,天子祭祀宗庙的仪式举行完毕后,在撤去祭品收拾礼器的时候,专门庙的仪式举行完毕后,在撤去祭品收拾礼器的时候,专门唱这首诗。亦作唱这首诗。亦作“雝雝”。彻:同。彻:同“撤撤”。撤除,拿掉。撤除,拿掉。 “相维相维

4、”句:句:诗诗. 周颂周颂雍雍中的句子。中的句子。“相(相(xing向)向)”,本指本指. 助,帮助。这里指傧相,助祭者。助,帮助。这里指傧相,助祭者。“维维”,助词,没,助词,没有意义。有意义。“辟(辟(b毕)毕)”,本指君王。这里的,本指君王。这里的“辟公辟公”,指诸,指诸侯。侯。“穆穆穆穆”,庄严肃静。形容至美至敬。,庄严肃静。形容至美至敬。奚:何,怎么,奚:何,怎么,为什么。堂:祭祀先祖或接待宾客的庙堂为什么。堂:祭祀先祖或接待宾客的庙堂 【33】子曰: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人而不仁,如乐何?如乐何?”【注释注释】如礼何:如礼何:“如如. . 何何”是古

5、代常用句式,是古代常用句式,当中一般插入代词、名词或其他词语,意思是当中一般插入代词、名词或其他词语,意思是“把把(对)(对) 怎么样(怎么办)怎么样(怎么办)”。【今译今译】孔子说: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仁德,如何对待礼呢?一个人不讲仁德,如何对待礼呢?一个人不讲仁德,如何对待乐呢?一个人不讲仁德,如何对待乐呢?”【今译今译】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这三家,在桓公庙祭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这三家,在桓公庙祭祖完毕时,让乐工唱着祖完毕时,让乐工唱着雍雍诗,来撤掉祭品。孔子说:诗,来撤掉祭品。孔子说:“雍雍诗上说:诗上说:. 助祭祀的是四方诸侯,天子才是助祭祀的是四方诸侯,天子才是庄严肃穆的主祭者。

6、庄严肃穆的主祭者。为什么在你三家祭祖的庙堂上却用为什么在你三家祭祖的庙堂上却用了唱了唱雍雍诗的仪式?诗的仪式?”【34】林放问礼之本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宁戚。”【注释注释】林放:姓林,名放,字子上。鲁国人。林放:姓林,名放,字子上。鲁国人。一说,孔子的弟子。一说,孔子的弟子。与其:连词。在比较两件事与其:连词。在比较两件事的利害得失而决定取舍的时候,的利害得失而决定取舍的时候,“与其与其”用在放弃的用在放弃的一面。后面常用一面。后面常用“毋宁毋宁”、“不如不如”、“宁宁”相呼应。相呼应。易:本义是

7、把土地整治得平坦。在这里指周到地易:本义是把土地整治得平坦。在这里指周到地治办丧葬的礼节仪式。治办丧葬的礼节仪式。戚:心中悲哀。戚:心中悲哀。【今译今译】林放问礼的根本是什么。孔子说:林放问礼的根本是什么。孔子说:“意义重意义重大啊,你提的问题。从礼节仪式来说,与其奢侈,不大啊,你提的问题。从礼节仪式来说,与其奢侈,不如节俭;从治办丧事来说,与其在仪式上搞得很隆重如节俭;从治办丧事来说,与其在仪式上搞得很隆重而完备周到,不如心里真正悲哀地悼念死者。而完备周到,不如心里真正悲哀地悼念死者。”【35】子曰:子曰:“夷狄之有君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不如诸夏之亡也。”【注释注释】夷:我国古代东方

8、少数民族。狄:我国古夷:我国古代东方少数民族。狄: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代北方少数民族。诸夏:当时中诸夏:当时中. 黄河流域华夏族黄河流域华夏族居住的各个诸侯国。亡:同居住的各个诸侯国。亡:同“无无”。鲁国的昭公、哀公,。鲁国的昭公、哀公,都曾逃往国外,形成某一时期内鲁国无国君的现象。都曾逃往国外,形成某一时期内鲁国无国君的现象。由此,孔子发出感叹。由此,孔子发出感叹。【今译今译】孔子说:孔子说:“夷狄虽有君主却没有礼仪,夷狄虽有君主却没有礼仪,还不如中还不如中. 诸国没有君主却保留着礼仪好呢。诸国没有君主却保留着礼仪好呢。”【36】季氏旅于泰山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

9、女弗能救与与?”对曰:对曰:“不能。不能。”子曰: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林放乎?”【注释注释】旅:古代,祭祀山川叫旅:古代,祭祀山川叫“旅旅”。泰山:在今山。泰山:在今山东省泰安市。按周礼规定,天子才有资格祭祀天下名山东省泰安市。按周礼规定,天子才有资格祭祀天下名山大川,诸侯只有资格祭祀在其封地境内的名山大川。季大川,诸侯只有资格祭祀在其封地境内的名山大川。季康子不过是鲁国的大夫,却去祭祀泰山,这是越礼行为。康子不过是鲁国的大夫,却去祭祀泰山,这是越礼行为。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也称冉有。鲁国人,仲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也称冉有。鲁国人,仲. 之族。孔子的弟

10、子,比孔子小二十九岁,生于公元前之族。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二十九岁,生于公元前年,卒年不详。冉有当时是季康子的家臣。年,卒年不详。冉有当时是季康子的家臣。女:同女:同“汝汝”。你。弗:不。救:补救,劝阻,设。你。弗:不。救:补救,劝阻,设法匡正。与:同法匡正。与:同“欤欤”。语气词。语气词。曾:副词。莫非,难道,竟然。曾:副词。莫非,难道,竟然。【今译今译】季氏去祭祀泰山。孔子对冉有说:季氏去祭祀泰山。孔子对冉有说:“你不能你不能劝阻吗?劝阻吗?”冉有回答说:冉有回答说:“不能。不能。”孔子说:孔子说:“啊呀!啊呀!莫非说泰山之神还不如鲁国人林放知道礼吗?莫非说泰山之神还不如鲁国人林放知道礼吗

11、?”【37】子曰: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揖让而升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下而饮。其争也君子。”【注释注释】射:本是射箭。此指射礼射:本是射箭。此指射礼按周礼所规按周礼所规定的射箭比赛。有四种:一,大射(天子,诸侯,卿,定的射箭比赛。有四种:一,大射(天子,诸侯,卿,大夫,选属下善射之士而升进使用)。二,宾射(贵大夫,选属下善射之士而升进使用)。二,宾射(贵族之间,朝见聘会时用)。三,燕射(贵族平时娱乐族之间,朝见聘会时用)。三,燕射(贵族平时娱乐之用)。四,乡射(民间习射艺)。之用)。四,乡射(民间习射艺)。揖:作揖。拱揖:作揖。拱手行礼,以表尊敬。手行礼

12、,以表尊敬。【今译今译】孔子说:孔子说:“君子之间没有可争的事。如果有君子之间没有可争的事。如果有争,那一定是射箭比赛吧!就算是射箭相争,也争,那一定是射箭比赛吧!就算是射箭相争,也是互相作揖,谦让,然后登堂;射箭比赛完了是互相作揖,谦让,然后登堂;射箭比赛完了走下堂来,又互相敬酒。这种争,就是君子之争。走下堂来,又互相敬酒。这种争,就是君子之争。”【38】子夏问曰:子夏问曰:“巧笑倩兮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美目盼兮,素以,素以为绚兮为绚兮。何谓也?何谓也?”子曰:子曰:“绘事后素绘事后素。”曰:曰:“礼礼后乎?后乎?”子曰:子曰:“起予者商也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始可与言诗诗已矣。已矣。”【注

13、释注释】巧笑:美好的笑容。倩(巧笑:美好的笑容。倩(qin欠):指笑时欠):指笑时面容格外妍美,笑容好看。兮:助词。啊,呀。面容格外妍美,笑容好看。兮:助词。啊,呀。盼:眼珠黑白分明,转动灵活。盼:眼珠黑白分明,转动灵活。绚:有文彩,绚丽绚:有文彩,绚丽多彩。多彩。“巧笑巧笑”二句,见二句,见诗诗. 卫风卫风硕人硕人篇。篇。“素以为素以为绚兮绚兮”,不见于现在通行的,不见于现在通行的毛诗毛诗,可能是佚句。,可能是佚句。绘事后素:绘事后素:“绘事绘事”,画画。,画画。“后后”,后于,在,后于,在之后。之后。“素素”,白地子。意思说:总是先有个白地子,然后才能。,白地子。意思说:总是先有个白地子,

14、然后才能。一说,女子先用素粉敷面,然后才用胭脂、青黛等着色,一说,女子先用素粉敷面,然后才用胭脂、青黛等着色,打扮得漂亮。打扮得漂亮。起:(启发)发挥,阐明。予:我。起:(启发)发挥,阐明。予:我。商:卜商,即子夏。商:卜商,即子夏。【今译今译】子夏问道:子夏问道:“美好的笑容真好看啊,美丽的美好的笑容真好看啊,美丽的眼睛黑白分明眼珠转啊,粉白的脸庞着色化妆绚丽多眼睛黑白分明眼珠转啊,粉白的脸庞着色化妆绚丽多彩好打扮啊。彩好打扮啊。是什么意思呢?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孔子说:“先有了白地先有了白地子,然后才子,然后才 上上. 。”子夏又问:子夏又问:“这使我想到,这使我想到,礼节仪式是不是在

15、仁德之后呢?礼节仪式是不是在仁德之后呢?”孔子说:孔子说:“能阐能阐明我的意思的是你卜商呀!现在开始可以同你谈论明我的意思的是你卜商呀!现在开始可以同你谈论诗诗了。了。”【39】子曰: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足,则吾能征之矣。”【注释注释】杞(杞(q起):古国,现在河南省杞县一带。起):古国,现在河南省杞县一带。杞国的君主是夏朝禹的后代。征:证明,引以为证。杞国的君主是夏朝禹的后代。征:证明,引以为证。宋:古国,现在河南省商丘市南部一带。宋国的君宋:古国,现

16、在河南省商丘市南部一带。宋国的君主是商朝汤的后代。主是商朝汤的后代。文:指历史文字资料。文:指历史文字资料。献:指贤人。古代,朝廷称德才兼备的贤人为献:指贤人。古代,朝廷称德才兼备的贤人为“献臣献臣”。【今译今译】孔子说:孔子说:“夏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是,夏夏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是,夏的后代杞国现在施行的礼仪却不足以作为考证的的后代杞国现在施行的礼仪却不足以作为考证的证明;殷代的礼,我能说出来,但是,殷的后代宋证明;殷代的礼,我能说出来,但是,殷的后代宋国现在施行的礼仪却不足以作为考证的证明。因为国现在施行的礼仪却不足以作为考证的证明。因为文字资料不足,熟悉夏礼、殷礼的贤人也不多。如果文

17、字资料不足,熟悉夏礼、殷礼的贤人也不多。如果文文献献足够的话,我就能用它来作考证的证明了。足够的话,我就能用它来作考证的证明了。”【310】子曰: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吾不欲观之矣。”【注释注释】禘(禘(d地):古代只有天子才可以举行的地):古代只有天子才可以举行的祭祀祖先的隆重典礼。既:已祭祀祖先的隆重典礼。既:已. 。灌:禘礼初始即举。灌:禘礼初始即举行的献酒降神仪式。古代祭祀祖先,一般用活人坐在灵行的献酒降神仪式。古代祭祀祖先,一般用活人坐在灵位前象征受祭者(这个人叫位前象征受祭者(这个人叫“尸尸”)。煮香草为)。煮香草为“郁郁”,合,合黍酿成气味芬芳的一种

18、酒黍酿成气味芬芳的一种酒“郁鬯(郁鬯(chng唱)唱)”。将。将“郁郁鬯鬯”献于献于“尸尸”前,使其闻一闻酒的香气而并不饮用,然后前,使其闻一闻酒的香气而并不饮用,然后将酒浇在地上。这整个过程就叫将酒浇在地上。这整个过程就叫“灌灌”。不欲观:不不欲观:不愿看,看不下去了。鲁国是周公旦的封地。据愿看,看不下去了。鲁国是周公旦的封地。据礼记礼记记载,周公死后,他的侄儿周成王(姬诵)为了追念周记载,周公死后,他的侄儿周成王(姬诵)为了追念周公辅佐治国的伟大功勋,特许周公的后代在祭祀时举行公辅佐治国的伟大功勋,特许周公的后代在祭祀时举行最高规格的最高规格的“禘礼禘礼”。但这毕竟是不合礼的。而且,一般。

19、但这毕竟是不合礼的。而且,一般在在. 过过“灌灌”的仪式以后,鲁国的君臣往往也都表现懈怠的仪式以后,鲁国的君臣往往也都表现懈怠而无诚意了。所以,孔子说了而无诚意了。所以,孔子说了“不欲观不欲观”的话。的话。【今译今译】孔子说:孔子说:“举行禘祭的典礼时,从第一次的举行禘祭的典礼时,从第一次的献酒之后,我就不愿看下去了。献酒之后,我就不愿看下去了。”【311】或问禘之说。子曰: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不知也。知其说者之。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指其掌。【注释注释】不知也:孔子对鲁国不知也:孔子对鲁国“禘祭禘祭”不满,所以,不满,所以,他故意避讳,说不知

20、道他故意避讳,说不知道“禘祭禘祭”的道理。的道理。“其如其如”句:句:“示示”,同,同“置置”。摆,放。摆,放。“诸诸”,“之于之于”的合音。的合音。“斯斯”,这。指手掌。这句话的意思是:像把,这。指手掌。这句话的意思是:像把东西摆在掌中一样明白而容易。一说,东西摆在掌中一样明白而容易。一说,“示示”,同,同“视视”。【今译今译】有人问起举行有人问起举行“禘祭禘祭”的来由道理。孔子说:的来由道理。孔子说:“不知道。能懂这种道理的人治理天下,会像把东西不知道。能懂这种道理的人治理天下,会像把东西摆在这里一样吧!摆在这里一样吧!”孔子一面说,一面指着自己孔子一面说,一面指着自己的手掌。的手掌。【3

21、12】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吾不与祭,如不祭。如不祭。”【注释注释】与:参与,参预,参加。与:参与,参预,参加。【今译今译】祭祀祖先就如同祖先真在那里,祭祀神就祭祀祖先就如同祖先真在那里,祭祀神就如同神真在那里。孔子说:如同神真在那里。孔子说:“我如果不亲自参加祭祀,我如果不亲自参加祭祀,而由别人代祭,那就如同不祭祀一样。而由别人代祭,那就如同不祭祀一样。”【313】王孙贾问曰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宁媚于灶。何谓也?何谓也?”子曰: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注释注释】王孙贾:卫灵公时卫国的大夫

22、,有实权。王孙贾:卫灵公时卫国的大夫,有实权。媚:谄媚,巴结。奥:本义指室内的西南角。媚:谄媚,巴结。奥:本义指室内的西南角。这里指屋内西南角的神。古时尊长居西南,所以奥神这里指屋内西南角的神。古时尊长居西南,所以奥神的地位应比灶神尊贵些。的地位应比灶神尊贵些。灶:本义是炉灶,用来灶:本义是炉灶,用来烹煮食物或烧水。从夏代就以灶为神,称烹煮食物或烧水。从夏代就以灶为神,称“灶君灶君”,为,为“五祀之一五祀之一”,即老百姓所说的,即老百姓所说的“灶王爷灶王爷”。旧俗,阴历。旧俗,阴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烧纸马,供奉饴糖,送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烧纸马,供奉饴糖,送灶神上天,谓之灶神上天

23、,谓之“送灶送灶”;腊月三十日(除夕),又回;腊月三十日(除夕),又回来,谓之来,谓之“灶灶”。灶神地位虽较低,但上可通天,决定。灶神地位虽较低,但上可通天,决定人的祸福,故当时人们的俗话才说人的祸福,故当时人们的俗话才说“宁媚于灶宁媚于灶”:祭祀:祭祀神明时首先要奉承巴结的是灶神。神明时首先要奉承巴结的是灶神。【今译今译】王孙贾问:王孙贾问:“人们说与其奉承奥神,不人们说与其奉承奥神,不如奉承灶神。这话怎么讲?如奉承灶神。这话怎么讲?”孔子说:孔子说:“不是那样。不是那样。如果得罪了天,向谁祈祷都是没有用的。如果得罪了天,向谁祈祷都是没有用的。”【314】子曰:子曰:“周监于二代周监于二代,

24、郁郁乎文哉,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吾从周。”【注释注释】监:通监:通“鉴鉴”。本义是镜子。引申为照,。本义是镜子。引申为照,考察,可以作为警戒或引为教训的事。在这里是考察,可以作为警戒或引为教训的事。在这里是借鉴于前代的意思。二代:指夏、商两个朝代。借鉴于前代的意思。二代:指夏、商两个朝代。郁郁:意是草木丰盛茂密的样子,也指香气浓郁郁:意是草木丰盛茂密的样子,也指香气浓厚。这里指繁盛,丰富多彩,文采显著。厚。这里指繁盛,丰富多彩,文采显著。【今译今译】孔子说:孔子说:“周代政治礼乐制度等是借周代政治礼乐制度等是借鉴于夏商两代而发展演变建立起来的,多么丰鉴于夏商两代而发展演变建立起来的,多么丰盛啊

25、!我尊从周代的一切。盛啊!我尊从周代的一切。”【315】子入太庙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每事问。或曰:“孰谓鄹(孰谓鄹(zu)人之子知礼乎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子闻之,曰:“是礼也。是礼也。”【注释注释】太庙:古代指供奉祭祀君主祖先的庙。开太庙:古代指供奉祭祀君主祖先的庙。开国的君主叫太祖,太祖的庙叫太庙。因为周公(姬旦)国的君主叫太祖,太祖的庙叫太庙。因为周公(姬旦)是鲁国最初受封的君主,所以,当时鲁国的太庙,就是鲁国最初受封的君主,所以,当时鲁国的太庙,就是周公庙。是周公庙。孰谓句:谓,说。鄹(孰谓句:谓,说。鄹(zu邹)又写邹)又写为为“陬陬”,

26、“郰郰”。春秋时鲁国的邑名,在今山东省曲阜。春秋时鲁国的邑名,在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一带。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市东南一带。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和)在鄹邑做和)在鄹邑做过大夫。过大夫。“鄹人鄹人”,指叔梁纥。,指叔梁纥。“鄹人之子鄹人之子”,即指孔子。,即指孔子。【今译今译】孔子进入太庙助祭,对每件事都询问。孔子进入太庙助祭,对每件事都询问。有人说:有人说:“谁说鄹邑人的儿子知道礼呢?进入太庙,谁说鄹邑人的儿子知道礼呢?进入太庙,每件事都要问一问。每件事都要问一问。”孔子听到,说:孔子听到,说:“这样做,就这样做,就是礼啊。是礼啊。”【316】子曰:子曰:“射不主皮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为力不同科,古

27、之道也。,古之道也。”【注释注释】射不主皮:射不主皮:“射射”,射箭。周代仪礼制度中有,射箭。周代仪礼制度中有专门为演习礼乐而举行的射箭比赛,称专门为演习礼乐而举行的射箭比赛,称“射礼射礼”。这里的。这里的“射射”即指此。即指此。“皮皮”,指用兽皮做成的箭靶子。古代,箭,指用兽皮做成的箭靶子。古代,箭靶子叫靶子叫“侯侯”,用布做或用皮做。,用布做或用皮做。仪礼仪礼乡射礼乡射礼:“礼礼射不主皮。射不主皮。”射礼比赛,射箭应当以是否射礼比赛,射箭应当以是否“中的中的”为主,为主,而不在于用力去射,把皮靶子穿透。这与作战比武的而不在于用力去射,把皮靶子穿透。这与作战比武的“军射军射”不同。那是提倡用

28、力射的,有不同。那是提倡用力射的,有“射甲彻七札(穿射甲彻七札(穿透甲革七层)透甲革七层)”之说。之说。力:指每个人天生的力气。科:指等级,类别。力:指每个人天生的力气。科:指等级,类别。【今译今译】孔子说:孔子说:“在举行射礼比赛时,射箭主在举行射礼比赛时,射箭主要不在于射穿那皮靶子,因为各个人的力气大小有要不在于射穿那皮靶子,因为各个人的力气大小有所不同,自古以来就是这个道理。所不同,自古以来就是这个道理。”【317】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子曰:“赐也!尔赐也!尔爱其羊爱其羊,我爱其礼。,我爱其礼。”【注释注释】告朔:阴历的每月初一,叫告朔:阴历的每月初一,叫“朔朔

29、”。古代制。古代制度,诸侯在每月的初一来到祖庙,杀一只活羊举行祭度,诸侯在每月的初一来到祖庙,杀一只活羊举行祭礼,表示每月礼,表示每月“听政听政”的开始,叫的开始,叫“告朔告朔”。其实,在当。其实,在当时的鲁国,君主已不亲自到祖庙会举行时的鲁国,君主已不亲自到祖庙会举行“告朔告朔”礼了。礼了。饩(饩(x戏):活的牲畜。戏):活的牲畜。尔:代词。你。尔:代词。你。【今译今译】子贡主张要把子贡主张要把“告朔告朔”时祭祖庙的那头饩羊时祭祖庙的那头饩羊去掉。孔子说:去掉。孔子说:“端木赐呀!你爱惜的是那头羊,端木赐呀!你爱惜的是那头羊,我爱惜的却是那种礼仪。我爱惜的却是那种礼仪。”【318】子曰:子曰

30、:“事君尽礼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人以为谄也。”【注释注释】事:事奉,服务于。事:事奉,服务于。谄(谄(chn产):谄媚,用卑贱的态度向人讨好,奉承。产):谄媚,用卑贱的态度向人讨好,奉承。【今译今译】孔子说:孔子说:“事奉君主,完全按照周礼的规定,事奉君主,完全按照周礼的规定,别人却以为这样做是对君主谄媚。别人却以为这样做是对君主谄媚。”【319】定公问定公问:“君使臣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320】子曰:子曰:“关雎关雎乐而不淫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哀而不伤。”【注释注释】关雎(关雎(j居):居):

31、诗诗. 第一篇的篇名。因第一篇的篇名。因它的首句是它的首句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故名。故名。“雎鸠雎鸠”,是古代所说的一种水鸟。是古代所说的一种水鸟。“关关关关”,是雎鸠的鸣叫声。,是雎鸠的鸣叫声。这是一首爱情诗。古代也用这首诗作为对婚礼的祝贺这是一首爱情诗。古代也用这首诗作为对婚礼的祝贺词。淫:放纵,放荡,过分。词。淫:放纵,放荡,过分。【今译今译】孔子说:孔子说:“关雎关雎篇,它的主题表现了篇,它的主题表现了快乐,而不放荡;忧愁,而不悲伤。快乐,而不放荡;忧愁,而不悲伤。”【321】哀公问社于宰我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

32、,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既往不咎。”【今译今译】鲁哀公问宰我,祭祀土地神的神主要用什鲁哀公问宰我,祭祀土地神的神主要用什么木料做牌位。宰我回答:么木料做牌位。宰我回答:“夏朝人用松树,商朝用夏朝人用松树,商朝用柏树,周朝用栗子树。用栗的意思是说:让老百柏树,周朝用栗子树。用栗的意思是说:让老百姓战栗。姓战栗。”孔子听了以后,批评宰我说:孔子听了以后,批评宰我说:“已经做已经做过的事不用再说了,已经完成的事不必再劝谏了,已过的事不用再说了,已经完成的事不必再劝谏了,已经过去的事不要再去责

33、备追究了。经过去的事不要再去责备追究了。”【注释注释】社:土地神。这里指的是制作代表土地神的木头牌社:土地神。这里指的是制作代表土地神的木头牌位。宰我:姓宰,名予,字子我。又称宰我。鲁国人。孔子位。宰我:姓宰,名予,字子我。又称宰我。鲁国人。孔子早年的弟子。早年的弟子。夏后氏:本是部落名。相传禹是部落领袖。夏后氏:本是部落名。相传禹是部落领袖。禹的儿子启,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禹的儿子启,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朝。后世指夏朝。后世指夏朝的人,就称夏朝的人,就称“夏后氏夏后氏”。以:用。松:古人以为神要凭。以:用。松:古人以为神要凭借某种东西才能来享受人对神的祭祀,而把这种所凭借的东西

34、借某种东西才能来享受人对神的祭祀,而把这种所凭借的东西称为称为“神主神主”(木制的牌位)。夏代人用松木做土地神的神主。(木制的牌位)。夏代人用松木做土地神的神主。一说,是指栽树以作祭祀。夏代人居住在河东(今山西省西南一说,是指栽树以作祭祀。夏代人居住在河东(今山西省西南部),山野适宜栽松树;殷代人居住在北亳(今河南省商丘市部),山野适宜栽松树;殷代人居住在北亳(今河南省商丘市以北),山野适宜栽柏树;周代人,居住在酆镐(以北),山野适宜栽柏树;周代人,居住在酆镐(fngho风风浩)(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西南一带),山野适宜栽栗树。浩)(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西南一带),山野适宜栽栗树。战栗:因害怕

35、而发抖,哆嗦。这里,宰我战栗:因害怕而发抖,哆嗦。这里,宰我“让老百姓战栗让老百姓战栗”的的解释有牵强之处,孔子不满。解释有牵强之处,孔子不满。遂:已遂:已. 完成,成功。谏完成,成功。谏(jin见):规劝,使改正错误。见):规劝,使改正错误。咎(咎(ji旧):责备。旧):责备。【322】子曰:子曰:“管仲之器小哉管仲之器小哉!”或曰:或曰:“管仲俭乎?管仲俭乎?”曰:曰:“管氏有三归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官事不摄,焉得俭,焉得俭?”“然则管然则管仲知礼乎?仲知礼乎?”曰:曰:“邦君树塞门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

36、而知礼,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孰不知礼?”【今译今译】孔子说:孔子说:“管仲的器量小啊!管仲的器量小啊!”有人问:有人问:“管仲节管仲节俭吗?俭吗?”孔子说:孔子说:“管仲家收取老百姓大量的市租,管仲家收取老百姓大量的市租,为他家管事的官员也是一人一职而不兼任,哪能说是节为他家管事的官员也是一人一职而不兼任,哪能说是节俭呢?俭呢?”那人又问:那人又问:“那么,管仲知礼吗?那么,管仲知礼吗?”孔子孔子说:说:“国君在宫殿大门前树立一道影壁短墙,管仲家门口国君在宫殿大门前树立一道影壁短墙,管仲家门口也树立影壁短墙。国君设宴招待别国的君主,举行友好也树立影壁短墙。国君设宴招待别国的君主

37、,举行友好会见时,在堂上专门设置献过酒后放空会见时,在堂上专门设置献过酒后放空. 子的土台,管仲子的土台,管仲家也设置这样的土台。若说管仲知礼,那家也设置这样的土台。若说管仲知礼,那. 算不知礼呢?算不知礼呢?”【注释注释】管仲:姓管,名夷吾,字仲。一名管敬仲。齐国姬姓之管仲:姓管,名夷吾,字仲。一名管敬仲。齐国姬姓之后人。颍(后人。颍(yng影)上(今安徽省西北部,淮河北岸,颍河下游)影)上(今安徽省西北部,淮河北岸,颍河下游)人。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年。春秋初期有名的政治家。帮人。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年。春秋初期有名的政治家。帮助齐桓公以助齐桓公以“尊王攘夷尊王攘夷”相号召,使桓公成为春秋

38、时诸侯中第一个霸相号召,使桓公成为春秋时诸侯中第一个霸主。孔子与管仲的政见不一致,对管仲违背周礼的某些做法,孔子主。孔子与管仲的政见不一致,对管仲违背周礼的某些做法,孔子进行了批评。器:气量,度量,胸襟。进行了批评。器:气量,度量,胸襟。有三归:指管仲将照例归有三归:指管仲将照例归公的市租据为己有。公的市租据为己有。“三归三归”,指市租。,指市租。摄:兼任,兼职。当时,摄:兼任,兼职。当时,大夫的家臣,都是一人常兼数事。而管仲却是设许多管事的家臣,大夫的家臣,都是一人常兼数事。而管仲却是设许多管事的家臣,一人一事一职。一人一事一职。焉得:怎么可以,哪能算是。焉得:怎么可以,哪能算是。邦君:诸侯

39、,国君。邦君:诸侯,国君。树:树立,建立。塞门:树:树立,建立。塞门:“塞塞”,遮蔽。古代,天子和诸侯,在宫,遮蔽。古代,天子和诸侯,在宫殿大门口筑上一道短墙作为遮蔽物,以区别内外。也称殿大门口筑上一道短墙作为遮蔽物,以区别内外。也称“萧墙萧墙”,相,相当于后世所说的当于后世所说的“照壁照壁”,“影壁影壁”。天子的塞门在大门之外,诸侯的。天子的塞门在大门之外,诸侯的塞门在大门之内。塞门在大门之内。反坫:反坫:“坫(坫(din电)电)”,古代设于堂中,供祭,古代设于堂中,供祭祀或宴会时放礼器和酒具的土台子。反坫,是诸侯宴会时的一种礼祀或宴会时放礼器和酒具的土台子。反坫,是诸侯宴会时的一种礼节。指

40、君主招待别国国君,举行友好会见,献过酒之后,把空节。指君主招待别国国君,举行友好会见,献过酒之后,把空. 子子放回坫上。放回坫上。【323】子语鲁大师乐子语鲁大师乐,曰:,曰:“乐其可知也: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始作,翕如也;从之;从之,纯如也,纯如也,皦如也,皦如也,绎如也绎如也,以成。,以成。”【注释注释】语:动词。对语:动词。对. . 说。大师:说。大师:“大大”,同,同“太太”。“大师大师”,就是,就是“太师太师”,是国家主管音乐的官。,是国家主管音乐的官。翕(翕(x西):和顺,西):和顺,. 调。一说,兴奋,热烈。调。一说,兴奋,热烈。从:通从:通“纵纵”。放纵,展开。放纵,展开。

41、纯:美好,善,佳。纯:美好,善,佳。皦(皦(jio饺):明亮,清晰,音节分明。饺):明亮,清晰,音节分明。绎(绎(y意):连续,连绵不断。意):连续,连绵不断。【今译今译】孔子对鲁国的乐官谈演奏音乐,说:孔子对鲁国的乐官谈演奏音乐,说:“奏乐的奏乐的道理是可以知道的:开始时合奏和谐道理是可以知道的:开始时合奏和谐. 调;乐曲展开以调;乐曲展开以后,很美好,节奏分明,又连绵不断,直到乐曲演奏终后,很美好,节奏分明,又连绵不断,直到乐曲演奏终了。了。”【324】仪封人请见仪封人请见,曰:,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君子之至于斯也,吾,吾未尝不得见也。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从者见之。出曰:。出曰:“二三

42、子何患于丧二三子何患于丧乎乎?天下之无道也,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天下之无道也,天将以夫子为木铎。”【今译今译】有一位在仪地防守边界的官员,请求见孔子。有一位在仪地防守边界的官员,请求见孔子。他说:他说:“凡是君子到这地方来的,我从来没有不能见的。凡是君子到这地方来的,我从来没有不能见的。”随从孔子的弟子领这官员去见了孔子。这官员出来以后,随从孔子的弟子领这官员去见了孔子。这官员出来以后,对孔子的弟子们说:对孔子的弟子们说:“你们几位何必担心孔子没你们几位何必担心孔子没有官职呢?天下无道,上天必将以孔子做为发布政令的有官职呢?天下无道,上天必将以孔子做为发布政令的木铎。木铎。”【注释注释】仪封人:

43、仪封人:“仪仪”,地名,卫国的一个邑,在,地名,卫国的一个邑,在今河南省兰考县境内。今河南省兰考县境内。“封封”,边界。仪封人,指在仪,边界。仪封人,指在仪这个地方镇守边界的官员。一说,封人仪姓。孔子周这个地方镇守边界的官员。一说,封人仪姓。孔子周游列国,到过陈(今河南省淮阳县)、蔡(今河南省游列国,到过陈(今河南省淮阳县)、蔡(今河南省上蔡县西南)一带,故能与仪地边界的官员见面。上蔡县西南)一带,故能与仪地边界的官员见面。斯:斯:代词。这个地方。代词。这个地方。从者:随从孔子的弟子。从者:随从孔子的弟子。二三子:二三子:这里是称呼孔子弟子。这里是称呼孔子弟子。“二三二三”,表示约数,犹言,表

44、示约数,犹言“各位各位”。“子子”,对人的尊称。患:担忧,犯愁,担心。丧:失去。,对人的尊称。患:担忧,犯愁,担心。丧:失去。这里指孔子失掉官位,没有官职。孔子这里指孔子失掉官位,没有官职。孔子. 为鲁国的司寇,为鲁国的司寇,后离鲁去卫,又去陈,政治抱负未能实现。后离鲁去卫,又去陈,政治抱负未能实现。木铎:木铎:“铎铎(du夺)夺)”,一种金口木舌的大,一种金口木舌的大. 铃。古代以召集群众,铃。古代以召集群众,下通知,宣布政教法令,或在有战事时使用。这里是以下通知,宣布政教法令,或在有战事时使用。这里是以“木铎木铎”作比喻,说孔子将能起到为国家发布政令的作用作比喻,说孔子将能起到为国家发布政

45、令的作用(管理天下)。(管理天下)。【325】子谓子谓韶韶:“尽美矣尽美矣,又尽善也,又尽善也。”谓谓武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尽美矣,未尽善也。”【今译今译】孔子谈到孔子谈到韶韶这一乐舞说:这一乐舞说:“美极了啊,美极了啊,又好极了。又好极了。”谈到谈到武武这一乐舞说:这一乐舞说:“美极了啊,美极了啊,还不够很好。还不够很好。”【注释注释】韶(韶(sho勺):传说上古虞舜时的一组乐勺):传说上古虞舜时的一组乐舞,也叫舞,也叫“大韶大韶”。古解:。古解:“韶韶”就是就是“绍(继承)绍(继承)”,舞乐,舞乐主题表现了主题表现了“舜绍尧之道德舜绍尧之道德”,即指虞舜通过禅让继承帝位,即指虞舜通过禅

46、让继承帝位,故舞乐中有一种太和之气,可以称为故舞乐中有一种太和之气,可以称为“尽善尽善”。美:指乐舞的艺术形式,音调声容之盛美。美:指乐舞的艺术形式,音调声容之盛美。善:指乐舞的思想内容,蕴藉内善:指乐舞的思想内容,蕴藉内. 之美。之美。武:周代用于祭祀的武:周代用于祭祀的“六舞六舞”之一,是表现周武王战胜之一,是表现周武王战胜殷纣王的一组音乐和舞蹈,也叫殷纣王的一组音乐和舞蹈,也叫“大武大武”。古解:武王用武。古解:武王用武除暴,为天下所乐。除暴,为天下所乐。诗诗周颂周颂中有中有武武篇,为武王克篇,为武王克殷后作,乃赞颂武王武功的乐舞歌词。孔子认为武王伐纣殷后作,乃赞颂武王武功的乐舞歌词。孔子认为武王伐纣虽顺应天意民心,但毕竟虽顺应天意民心,但毕竟. 过征战,故说过征战,故说“未尽善未尽善”。【326】子曰:子曰:“居上不宽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为礼不敬,临丧,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不哀,吾何以观之哉!”【注释注释】上:上位,高位。宽:待人宽厚,宽宏大量。上:上位,高位。宽:待人宽厚,宽宏大量。敬:恭敬,郑重,慎重。敬:恭敬,郑重,慎重。 【今译今译】孔子说:孔子说:“居上位,待人不宽厚;举行仪居上位,待人不宽厚;举行仪礼时不恭敬;参加丧礼时不表示哀悼,我如何能看得礼时不恭敬;参加丧礼时不表示哀悼,我如何能看得下去呢?下去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