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区域分工精品课件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70166988 上传时间:2024-08-02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1.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区域分工精品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最新区域分工精品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最新区域分工精品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最新区域分工精品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最新区域分工精品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区域分工精品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区域分工精品课件(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区域分工区域分工一、区域差异与分工格局(一)我国的区域差异(二)我国的分工格局 改革开放以前的我国区域分工 改革开放以来的我国区域分工(二)我国的区域分工格局 改革开放以前的我国区域分工(1)改革开放前的区域分工背景 改革前30年,中国实行的是集权的中央计划经济体制,长期采用的是一种自上而下、垂直统一的纵向管理模式。在这种制度背景下,区域分工的主要驱动力来自行政命令,采取的可以说是均衡式开发模式,产业政策趋于向落后地区倾斜。在利益分配上,坚持平均主义,整个国民经济在各区域之间呈现均衡增长势态。(2)改革开放前的区域分工格局 改革开放前,我国基本上按照“资源互补”或“产品互补”的原则来实行区域分

2、工合作,具体表现: 第一,高度垂直型区域分工结构。在计划经济体制均衡布局和发展的战略指导下,中央政府运用国家财政和行政干预的力量,在注重发挥东部地区原有经济基础作用的同时,加大了对中西部落后区域开发的力度。在中西部布局和发展了大量原料和能源优势的工业,客观上形成了中、西部以开发生物资源(农业)、矿产资源以及发展原材料工业为主,东部地区以中、西部产品为原料发展加工制造业为主的垂直型区域分工。 第二,单一纵向区际产业关联。中央在西部地区建立的采掘业和原材料工业企业,其外部联系主要是与东部沿海加工工业的单一纵向区际产业关联,与当地其他产业的横向联系很弱。 第三,七大经济协作区间出现自给自足的封闭型经

3、济。(3)改革开放前区域分工格局的效应分析 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改变西部地区贫穷落后的局面,增强了内地的经济实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对于加快我国工业化进程,促进沿海与内地均衡发展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这种格局的弊端也是明显的。它不仅造成了三大地带间的高度垂直型区域分工加剧了中西部地区原有的“二元经济结构”,并且使各经济区出现自给自足的封闭型经济体系,导致区域之间经济联系弱化,区域分工不明显,严重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效益。 首先,区域产业结构的超稳态化。垂直型的区域分工导致了各区域普遍缺乏结构转换和技术升级的动力机制,造成超稳态的区域产业结构,不利于区域产业结构演进和优化升级。 其次,不利于

4、区际关系的协调。主要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扭曲的价格体系造成中西部地区大量价值流向东部,“双重利润流失”造成区域分配不公;而且制造业的收入弹性远大于原材料工业,因此,中西部的原材料工业的发展速度将逐渐落后于东部的加工制造夜。这将进一步加剧原本存在的区际差距,不利于区际关系的协调发展。 再次,各区之间重复引进、重复建设问题严重。这是均衡发展战略和各大区建立完整的经济体系的必然结果。 最后,导致产业组织专业化协作水平低下,使得我国产业组织集中化和分散化进展十分缓慢。 改革开放以来的我国区域分工(1)改革开放以来的区域分工背景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发生了重大变革,市场机制逐步取代计划成

5、为调节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其中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围绕分权改革这一主线进行,而在区域战略重点选择上,国家用效率优先的“倾斜战略”代替“均衡布局”战略。通过对外开放,大量涌入的外资成为推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2)目前我国的区域分工格局 中国宏观经济体制改革强化了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市场力量,区域利益格局也随之发生显著变化,从而使区域分工出现新特点: 第一,制造业内部的分工协同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三大地带的专业化和集中化程度不断加强,各地带正在选择和发展各具特色的区域性行业。在东部地带,生产要素从传统行业(如 食品、纺织、普通机械制造等)向新兴行业集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电子及

6、通信设备制造业正逐渐成长为第二代支柱产业,并将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比如汽车,1993年车部汽车产量占全国52 %,其中乘用车轿车和客车产量占全国62% 。中西部在冶金、纺织、食品、卷烟等传统行业领域得到稳定发展,促进了地方经济繁荣。 第二,南北之间区域分工更为明显。我国的地域分工从工业结构和区际贸易方面来看,明显呈“北重南轻”的格局。北方地区主要是为国民经济提供初级产品和作为原材料的中间产品; 而南方主要提供多为轻工业产品的最终消费品。北方地区的输出部门都是重工业部门,尤以采掘业贸易比率为高,而轻工业部门都是输入部门,均需不同程度地通过区际贸易输入轻工业产品来满足本地需求;而南方 地区的情况正

7、好相反, 需要通过区际贸易从北方输入大量重工业产品,特别是进口采掘业初级产品,而向北方地区大量输出轻工业的最终产品。 第三,基于规模经济的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分散化平行发展。进入“九五”时期之后,国家发展战略从区域倾斜向产业倾斜的转变,区域分工格局出现变化,集中化和”小企业、大批量”密切结合的新规模经济区域分工模式成为中国区域分工主导。这一分工模式在民营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占主导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区域表现尤为明显。如东莞生产的电脑磁头、电脑机箱及半成品占据了世界市场近40%的分额,敷铜板、电脑驱动器等产品占了将近30%的分额。 但是在经济体制转轨的特定时期,经济体制改革使得地方政府的区域利益主体意识得

8、到确认和强化,财政和投资体制改革使得地方政府掌握大量的经济资源,各级地方政府纷纷利用所掌握的经济资源投资开办企业,加上行政管理体制的障碍以及健全的市场退出机制,中国产业布局分散化问题十分突出。 第四,投资主体多元化特别是外商投资对我国区域分工格局的影响越来越大。就全国而言,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2002年,这两大经济区外商直接投资占总比重分别为21.5%、33.3%,占外商直接投资的一半以上。外商投资大多集中在第二产业,特别是加工制造业,2002年制造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258.4亿美元,占总投资的63.5%。这类企业在沿海的过度集中,影响到沿海与内地之间相对比较利益。沿海本

9、来应该充分利用相对充裕的物质资 本的优势,集中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否则大量劳动力的外流将迫使内地丧失它在人力资源方面的相对优势,而沿海利用内地廉价劳动力所促成的经济繁荣将进一步扩大区域经济发展差异。(3)现行分工格局缺陷 第一,资源加工型垂直分工格局仍存在,不利于区际经济长期协调发展和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从长远看,让中西部长期定位于单纯提供生产率和增值率低的初级产品位置上,极不利于地域辽阔中西部的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推进。另一方面.区际利益冲突和贸易摩擦加剧,影响区际产业分工格局调整,增大调整成本,降低效率。 中国基本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今后国家工业化将朝着高加工度化和高增值

10、化的方向发展。新形势要求区际之间的产业分工应该适时转型,否则势必阻碍地区工业化和国家工业化进一步推进。中西部只有大力提高加工层次和产品增值程度,促使东部地区通过竞争形成转移扩散一般加工工业和原材料工业的压力和动力,只有这样东部才能集中力量加速发展高精尖工业,向更高层次迈进。东部地区如果不能转移扩散耗能高耗原材料多的一般加工工业和原材料工业,不仅会对东部自身工业化起飞不利,造成结构老化、资源枯竭、运力紧张、能源短缺、环境恶化等严重后果,而且也将使中西部地区丧失发展机遇。 第二,产业结构趋同仍然存在 。 我国历经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各地产业有了全面发展与提升,专业化有了不同程度的发育,但结构趋同

11、仍然客观存在。我们以汽车行业为例分析19902001年我国产业的集 聚指数走向。中国汽车工业中国汽车工业19902001年集聚指数年集聚指数省份 福建 安徽黑龙江 江西 陕西 四川 集聚指数 12. 848. 736. 956. 892. 612. 58省份 广西湖南上海云南吉林浙江集聚指数 2. 361. 511. 410. 980. 960. 85省份 江苏北京湖北辽宁山西河南集聚指数 0. 380. 210. 320. 640. 630. 51 从上表可以看出,我国原来的三大汽车中心(吉林、湖北、上海)增长速度不是最快的,而东部、中部几乎每个省都生产汽车,西部也不少,增长速度快,产业向多

12、省区集聚发展。产业结构趋同发展明显存在。 产业结构趋同导致了区域间资源和市场的日益激化,各地区为了维持本地产业的生存 和发展,不惜进行区际原料大战和市场封锁,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强化了区域产业结构封闭性,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合作与发展。二、区域分工的客观基础与形成机制(一)区域分工的客观基础和理论(一)区域分工的客观基础和理论1、区域分工的客观基础区域分工的客观基础2、区域分工理论区域分工理论(二)区域分工的形成机制和表现形式(二)区域分工的形成机制和表现形式1、区域分工的形成机制区域分工的形成机制2、区域分工的表现形式区域分工的表现形式区域分工的客观基础区域分工的基础包括两个方面,即区域差异和对区

13、域与全国整体经济利益的追求。区域差异是区域分工的自然与历史的基础对区域与全国整体经济利益的追求是区域分工的动力性基础自然的与历史的基础区域差异(1)自然的差异 自然的差异是区域分工的重要原因。一国的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差异同样是导致区域分工与贸易的基本前提。 不同作业和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从总体来看,第一产业对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最高,第二产业次之,第三产业最小。(2)社会经济差异 包括经济区位差异、人口和劳动力资源差异以及历史差异等。 经济区位差异是指某一地区与其他区域之间空间经济关系的总和,它是影响区域贸易和生产要素流动的重要条件。 人口的地理分

14、布的不平衡决定了劳动力的空间分布的不平衡 历史的差异包括社会经济基础、资本、技术与发展水平的差异,经济管理体制、法律、法规和政治条件等,此类差异是历史发展的结果,也是区域分工的重要原因。 动力性基础对区域与全国经济利益的追求 根据经济基础理论,构成区域经济的各部门可分为两类,即基础部门(亦称输出部门)与非基础部门(亦称服务部门),其中的基础部门能对区域经济产生乘数影响。基础部门是那些产品面向区外市场的部门,其发展能促进区域利益。同时发展基础部门就必须扩大区际贸易,而区际贸易又是以区域分工为基础的。由此导出追求区域经济利益导致区域分工的因果关系:区域利益增长发展基础部门扩大区际贸易深化区域分工。

15、 追求区域利益并不是区域分工的唯一根本性基础。全国利益也是区域分工的驱动力。 区域分工理论绝对利益理论比较利益理论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要素禀赋论或HO理论) 区域分工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区域分工的形成机制这里只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分工的形成机制。区域分工随着市场机制的完善而完善,而市场本身是个体系,其空间范围的拓展具有阶段性。而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的市场发育过程来看,市场空间拓展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即小范围市场、地方市场、区域市场与全国统一市场。市场是区域分工的基础作用机制。 在实现区域商品交换关系时,价格、供求、竞争构成市场基本要素。市场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运动过程形成的调节作用即是

16、市场机制,包括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风险机制。市场调节是按市场价格波动调节各个微观经济单位产需衔接过程并自发形成社会资源配置的实现形式。 不过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本身存在一些功能缺陷,包括市场缺陷和市场失灵。市场缺陷是指市场本身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必然带来的一些问题或表现不足,主要包括: (1)市场存在着反应滞后与不确定性。 (2)市场缺乏区域长期动态发展的能力,其调节具有短期性。 (3) 区域生产的分工、集中与合作有可能形成垄断,完全的市场调节不仅不能自动消 除垄断,反而会使垄断盛行。 (4)市场本身难免有黑石灰市的流行以及诸如权钱交易、讨价还价等“寻租”行为。市场失灵是指市场对某些问

17、题鞭长莫及,主要包括: (1)不能反映区域经济活动的外部性。 (2)市场不能自动消除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与保证实现充分就业等社会目标。 (3)市场不能保证区域供求平衡。 一般认为在发挥市场的基础性调节作用的同时,应加强区域经济的调控,也就是说加强与规范政府对区域分工的干预。区域分工的表现形式 区域分工是社会劳动分工在空间的表现与落实。从区域分工的发展历史的角度考察,区域分工分为三类: 区域垂直分工 是不同区域在初级产品、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生产之间的分工,这种分工形式一般出现在落后国家。这种分工形成基本上是依据各区域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而形成的。在一国国内区域发展差距较大时,这种分工形式表现得特别明

18、显。 区域水平分工 是不同产业部门或同一制造业的不同生产阶段、不同种类的产品在不同区域间的分工。一般而言,发展水平相对低的区域资本与技术相对不足,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这类产业主要包括资源指向强烈的产业和处于产品生命周期的成熟后期的产业,如食品、纺织、钢铁、化工等。发达地区劳动力不足而技术水平较高、资本充裕,以技术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这些产业一般处于创新与发展前期。区域等级分工 是同一企业的总部与下属企业在区域间的分离。中心区域外围区一起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其中,中心区起着信息、技术和管理中心的作用,外围区起着直接生产与创造价值的作用。三、区域要素流动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论述健全

19、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中,指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推进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发展产权、土地、劳动力和技术等市场。创造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现代流通方式。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国市场自由流动”。从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出,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调动各种要素的积极性,提高要素的使用效率,在商品和要素的流动中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范和发展。 要素是指经济活动中的有形或无形

20、的各种投入,一般包括以土地为代表的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技术、管理和信息等。要素的流动主要指为了提高要素的利用效率,各生产要素如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的空间位置发生移动。在区域科学中区域是地球表面边界固定的二维或三维空间。在区域内部存在着各级经济中心和腹地,其要素禀赋和经济发展的差异很大,这种非均衡性导致了要素在区域内部的流动。在区域与区域之间,也因其要素禀赋差异导致了分工,形成了区际之间的贸易流和要素流。作为一个开放系统的区域,要素的不平衡会产生区域内或者区际间各种经济要素的流动。 借助于物理学中热传递的三种方式,区际要素流动主要表现为三种类型:对流、传导和辐射。 对流是以人和物质的移动为特

21、征的,如产品、原材料在生产地和消费地之间的运输,邮件和包裹的输送及劳动力的流动等。 传导是指区域间的各种交易,如财政交易等,这类交易以会计学的系统为特征,通过簿记程序来完成的。 辐射往往是信息的流动和新思想、新技术的扩散等,一般来说,辐射是先进地区向落后地区,发达地区向贫困地区,城市向农村地区辐射。 对流、传导、辐射的划分只是为了论述的方便,实际生活中他们往往是互相交叉、包容,而不是截然分开、泾渭分明的。当然,区际要素的流动需要借助于各种交通和通讯工具,铁路网、公路网、航空网以及水路、管道等物质和人口移动的工具,电话、电传、卫星通讯和日益高涨的信息高速公路是区际要素流动的手段,在这些网络中,中

22、心城市是位于网络的核心部位,也就是区际要素流动的中心,各中小城镇位于网络的节点处,交织在中心城市中的网络愈多,说明城市的便捷性愈好,在城市中的地位也愈重要。 区际要素流动的内容包括劳动力、资金、技术等方面。区际要素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归纳起来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区际要素流动产生组合效应。各种经济活动在空间上是分散的,区际要素流动使它们组合为一个整体,通过迁移、流动、交换等过程,分散的人群和活动便被吸收和组织在一个统一的系统中,从而使经济社会逐渐秩序化。 第二,区际要素流动使得具有比较优势的要素可以超越本地的市场,进一步以广大的区际市场为对象从事生产。而市场的扩大又促使企业分工

23、,促使区域内部的分化,加强劳动的地域分工,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第三,通过自由的流动,利用本区的比较优势与其他地区的交换,得到本地区所稀缺的资源,同时区际要素的流动,意味着竞争机制的引进,适度的竞争,使企业致力于不断改善其产品的质量,降低产品价格,使得资源得到组有效的配置。 第四,区际要素的流动,从理论上说,既强化了各地区的相对优势,也表明了各地区的相对优势是可以改变的,今天所具有的优势,到了明天也许就会丧失,各地区都有机会根据资源变化情况,在不同的方面强化、发展自己的相对优势,而技术、信息的流动不仅为本地区的人们树立了榜样,打破了传统的习惯,而且唤起了人们新的欲望,使人们更加关心

24、未来,成为对发展的巨大刺激。劳动力流动 引起劳动力流动的原因主要是经济的原因。由于运输成本和地方利益等情况的存在,生产要素的地区价格不可能绝对相等,即地区之间劳动力的价格实际工资或货币工资不会相等。工资差异无疑是劳动力流动的重要力量,对工资差距的考虑不只是比较现时两地的工资率,也要考虑预期的工资差距,预计流动后会产生可观的收入,才会形成引起迁徙的力量。 从世界范围和我国的范围来看,劳动力流动显示出“向心”和“离心”的趋势。所谓“向心”趋势是指劳动者由人口稀少、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流向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而“离心”的趋势则是劳动者由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迁往人口稀少、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即劳动

25、者离开旧的经济中心,迁往正在形成的新的经济中心。不过,目前我国仍以前者为主。资金流动 区际资本流动的主要原因是利润的差别,是以流入地区具有对外界资本的某种吸引力的存在为前提的。在资本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的的前提下,一个地区要吸引外部资本,就必须保证由外部流入的资本在流入的地区能够得到相对流出地区高的利润。但是,由于交易成本和风险的存在,如果利润的差别在投资者看来不足以补偿交易成本和风险的话,资本就不会从利润率较低的地区流向较高的地区,从投资者的角度,收益的增加或风险的降低都会使他享有更高的效用水平。因此,他们除了关心投资的收益外还关心投资风险,而资本的流动有利于风险的降低。这是因为各地区的经济发

26、展并不完全同步,通过扩大投资范围,可以将系统风险的那部分不确定因素转化为非系统风险,从而获得额外的收益。随着资产组合的规模扩大,为了维持最优资产组合,资产所有者就会让资本在不同区域流动。信息、技术的区际转移与扩散 技术是在商品生产和劳务生产中所积累的知识、技巧和熟练程度,发明创造是技术进步的源泉。技术进步或技术创新意味着一定的投入量可以生产出更多的产品,通过技术改进,提高了现存的劳动量和资本量的生产率,就象是在技术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劳动和资本的供给一样。随着生产技术的变革以及新技术发明应用于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时间间隔的缩短,在企业之间竞争加剧的条件下,企业越来越感到及时获得市场信息和技术新资料

27、的迫切性,技术和信息的扩散也越来越快。 区域经济合作的概念与内涵区域经济合作的概念 :区域经济合作是指不同地区的经济主体,依据一定的协议章程或合同,将生产要素在地区之间重新配置、组合,以便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较长期的经济协作活动。区域经济合作的内涵 一.经济主体: 1. 自然人(个人) 2. 法人(企业) 3. 经济组织 4. 行业协会 5. 地区政府二.对象:生产要素 1. 资金 2. 技术 3. 劳动力 4. 信息,等等三.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内容: 生产领域中生产要素的移动和优化配置区域经济合作与区际商品贸易的区别:1.运作对象不同2.所采取的方式不同 3. 区域经济合作比商品贸

28、易周期长、 风险大 四.区域经济合作通过区域经济协调实现 区域经济合作的原则一、20世纪70年代末期80年代中期 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坚持自愿、组织联合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坚持自愿、组织联合 二、20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 扬长避短、形式多样、互利互惠、共同发展扬长避短、形式多样、互利互惠、共同发展 三、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联合发展、共同繁荣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联合发展、共同繁荣诚实守信诚实守信 区区域域经经济济合合作作的的组组织织形形式式按合作主体的不同 区域经济合作的组织形式1生产要素水平的不同 区域经济合作的组织形式2对象和内容的不同 区域经济合作的组织形式3

29、区域经济合作的组织形式区域经济合作的组织形式1 1宏观经济合作与微观经济合作宏观经济合作:是指不同地区之间、城市之间、地区与城市之间的经济协作活动,它一般是由各级政府部门、经济组织或行业协会发起和组织的,从宏观的角度协商规划地区间经济发展和生产力配置,如区域基础设施的网络化、对口帮扶和对口支援 。微观经济合作:主要指不同地区之间自然人和法人之间通过一定非正式的方式开展的区域合作活动,如企业的跨地区投资、劳务输出、企业建立购销网络、组建区域企业集团等。区域经济合作的组织形式2垂直型经济合作与水平型经济合作垂直型经济合作: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大多是在产品不同阶段进行的经济合作

30、。水平型经济合作: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地区的合作,其产品生产主要是根据技术层次不同,以规模经济为基础而进行的工序或生产环节上的分工合作。更多的体现为在城市与城市之间合作。区域经济合作的组织形式3对象和内容的不同:可以划分为生产合作、资金合作、劳务合作、技术合作、信息合作等等。企业跨区域生产分工的微观均衡分析1.企业跨区域生产分工均衡企业跨区域生产分工均衡2.生产企业内部同产品生产环节跨区域分工生产企业内部同产品生产环节跨区域分工合作均衡分析合作均衡分析3.3.生产企业内部相关产品与独立产品生产跨生产企业内部相关产品与独立产品生产跨区域分工合作均衡分析区域分工合作均衡分析 4.4.结论结论 1.企业

31、跨区域生产分工均衡企业跨区域生产分工均衡 在多区域构成的大国经济体系中, 企业内部跨区域生产分工构成区域生产分工的微观基础。从事跨区域生产经济活动的企业可以利用不同区域生产要素投入在成本和产出方面的差异性在区域间合理配置生产经济活动以降低生产成本及其相关交易费用。设有两个区域、, 企业F 在、的生产函数分别为Y= f (X1 , X2 , , Xn ) , Y= f (X1 , X2 , , Xn ) , 其中X1 , X2 , , Xn表示、中的生产要素。当产出价格水平相同, 投入生产要素的价格水平不存在区际差异, 生产要素Xi (i = 1 , 2 , , n) 在、之间的流动成本和交易费

32、用ri 为零且生产要素投入数量相等时, 当Y= f (X1 , X2 , , Xn) f (X1 , X2 , , Xn) = Y 存在企业把生产经济活动从区域转移到区域的经济激励。反之, 存在着企业把生产经济活动从区域转移到区域的经济激励, 形成企业内部跨区域生产分工。如果有多个生产企业, 这类企业内部跨区域生产分工共同构成区际生产分工的微观基础。当、的生产要素和产品的价格相等时, 对于任意生产要素Xi (i = 1 , 2 , , n) , 如果: 则存在着企业F 在或增加Xi 投入的经济激励, 在、间形成生产要素Xi 跨区域流动与投入生产过程的区际分工合作关系调整直到出现新的均衡。当企业

33、F 在、中的获利水平存在着区际差异时生产要素向获利水平较高区域聚集。设企业F 在、的成本函数分别为:C= C (X1 , X2 , , Xn) 、C= C (X1 , X2 , , Xn) 当、中的单位产品价格分别P、P且YP - C YP - C成立时, 企业F 在区域获得的利润高于区域, 生产经济活动向区域集中。无论是P、P , 还是C、C ,都会随市场供求与技术进步而变动, 引起企业生产经济活动跨区域移动, 促进企业内部区际生产分工调整。 2.生产企业内部同产品生产环节跨区域分工合作均衡分析生产企业内部同产品生产环节跨区域分工合作均衡分析 从事跨区域生产活动的企业, 其内部区际分工合作是

34、一种生产分工合作, 即把同一生产过程的不同环节配置于不同区域, 或在不同区域进行相互联系或独立的生产活动。如果企业把同一产品的不同生产环节配置到不同的区域中,称为企业同产品生产环节间的区际分工合作。企业把同一产品的不同生产环节配置于不同区域中的主要目的, 是使各生产环节能最充分地利用特定区域提供的生产要素和市场条件, 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当然, 这种生产成本的降低是以能够弥补因此带来的交易费用增加为前提的。设有4 个区域、, 各自具有劳动力L、资本K、知识T与土地S (包括土地上的自然资源) 4 种生产要素比较优势, 存在一个企业F , 生产一种产品, 其生产函数为Q= f (L , K,

35、 T, S) , 该企业生产产品有4 个程序, 各程序中分别需要L、K、T、S 投入。由4 个区域、构成的国民经济体系, 如下图所示: 在上图中, 如果生产要素L、K、T、S 能够自由流动,在市场力量作用下, 会形成生产要素间的区际组合配置关系, 使生产要素报酬率趋于相等。 当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成本远远低于中间产品跨区域移动及加工成本时, 存在着生产要素向某一区域聚集, 以便进行集中性生产经济活动的经济激励, 企业生产经济活动的地理区位选择遵循生产要素流动成本、生产成本、产品到市场的运输成本最低的原则。如果生产要素供给与产品市场需求都集中在区域中心A、B、C、D , 不考虑其它因素, 则最优企

36、业区位E 必须满足下面的条件:= EAqLL + EBqKK + ECqTT +ED qSS = minR = (EA + EB + EC + ED) QRP = minR 在上式中, 、R 分别表示生产要素和产品的地域空间流动总成本, EA、EB、EC、ED 分别表示最优企业区位点到各区域中心的运输距离, qL 、qK、qT、qS 、 Q 分别表示生产要素L、K、T、S 和产品的数量, L、K、T、S、RP 则表示各自的运费率。可见, 在一定条件下, 可以通过生产企业的投入产出活动, 引导生产要素与产品地域空间聚集与扩散,进而实现以生产要素流动和企业生产为基础的区际分工。当生产要素地域空间流

37、动成本远远高于中间产品跨区域移动和加工成本时, 同一生产过程的不同生产环节能够实现低成本跨区域分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存在着把企业各个生产环节配置到最易获取优势生产要素区域的经济激励。在上面的例子中, 不考虑其它因素, 如果:min+ minR IR + (AB + BC + CD) QRP 其中IR 表示半成品的地域空间移动总成本, 企业F 的各生产环节能够实现零成本地域空间分离。 3.3.生产企业内部相关产品与独立产品生产跨区域分工合作生产企业内部相关产品与独立产品生产跨区域分工合作均衡分析均衡分析 同一企业既可以生产同一产品, 还可以生产具有差异性的相关产品, 也可以生产不具有相关性的

38、独立产品。企业把具有密切技术经济联系的不同产品的生产活动配置到不同区域中, 称为企业相关产品生产经济活动间的区际分工合作, 如果企业把没有技术经济联系的不同产品的生产活动配置到不同区域中, 称为企业独立性产品生产活动间的区际分工合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一个生产相关产品的企业, 把相关产品生产活动配置到不同区域中, 形成生产相关产品的企业内部区际分工合作。企业内部相关产品生产活动间的区际分工合作是区际分工合作的基础。 设有两个区域、, 企业F 生产两种相关产品X、Y,X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Y为资本密集型产品, 区域具有劳动力优势, 区域具有资本优势, X、Y具有技术经济联系,A、B 分别为区域

39、、的经济中心, 假定具有相对市场竞争优势的生产要素都集中到区域经济中心。如果X与Y具有互补性, 市场对X 的需求量增加, Y的市场需求量也会增加。不考虑其它因素时, 企业把X、Y的生产经济活动配置到、, 具有经济合理性, 因为就近获得生产要素的成本相对较低。因此, 市场需求变动将引起X、Y同方向变动, 由此引起、中生产要素L、K投入量同方向变动。这样, 企业F 的生产经济活动不仅引起产品生产的区际分工合作, 还引起生产要素投入的区际分工合作。 如果X、Y具有替代性, 则当市场需求量保持不变时,如果X需求量增加, 必然引起Y需求量下降。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 短时期内市场需求保持不变, X

40、产出量的突然增加, 必然对Y的市场需求产生冲击, 影响Y的生产。企业F 在区域生产X产品的经济活动, 与在区域生产Y产品的经济活动相比, 具有某种负相关关系。如果要维持市场供求均衡, 在区域中增加劳动力L 的投入以提高X的产量时, 必然要减少区域资本K的投入以降低Y的产量。可见, 生产相关产品的企业内部区际分工合作受产品市场需求变动影响, 产品之间的相关关系直接影响不同区域的生产经济活动, 表现出区域间生产经济活动的相关性, 影响到区际分工合作。 生产独立产品的企业内部区际分工合作, 与前两类区际分工合作的最大差别在于, 后者是建立在企业管理制度与产权制度的基础上的企业内部区际分工合作, 是企

41、业产权制度与管理制度的区际分工合作。前两类区际分工合作则是建立在生产要素、产品区际分工合作基础之上。在纯粹生产经济体系中, 生产独立产品的企业内部区际分工合作, 仍然受市场需求变化的影响, 必须最大限度满足市场需求, 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也才能维持区际分工合作。另一方面, 企业产权制度和管理制度的任何变迁,都会对企业内部区际分工合作产生影响。 4.4.结论结论 第一, 由多区域共同构成的生产经济中, 如果各区域的生产要素禀赋、要素报酬率存在差异, 企业同一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之间可以实现低成本地域空间分离, 存在企业内部各生产环节跨区域配置的可能性, 引致企业跨区域生产分工。企业内部跨区

42、域生产分工会引致家庭户、经济个人和产业的跨区域分工, 促进经济区域间的分工合作。这样, 生产企业成了推动区际分工合作的载体和纽带。 第二, 生产企业跨区域配置生产力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发挥区域优势, 一方面降低生产成本, 另一方面是更好地满足市场需要, 以最低成本生产出最能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 生产企业内部跨区域区际分工合作的主要推动力量来源于企业对最大化市场利润的追求, 这种对利润的追求迫使生产企业不仅要注意降低生产成本, 还要注意降低包括运输成本在内的交易费用。只有当生产企业内部跨区域区际分工合作带来的生产成本降低高于因此带来的交易成本增加, 这种分工合作才具有可能性和现实性。生产企业内部跨区

43、域分工合作表现为三种形式: 一是企业内部同一生产过程不同生产环节间的区际分工合作, 表现为同一产品生产环节的地域空间分离与地域空间互补; 二是企业内部生产相关产品的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区际分工合作, 表现为企业技术经济联系与市场关系的地域空间延伸和地域空间分离; 三是企业内部生产独立产品的部门或分支机构间的区际分工合作, 表现为企业产权制度与管理制度的地域空间分离与地域空间延伸。 第三, 由多区域共同构成的生产经济体系中, 企业内部跨区域分工合作必须满足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变化会引起分工合作变动, 导致企业内部产品结构、生产要素投入、产权与管理制度变动。如果各区域的生产要素禀赋、要素报酬率不同, 企业同一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之间可以实现地域空间分离, 那么在市场机制作用下, 存在着企业内部各生产环节间进行区际分工合作的经济激励, 引致不同区域间的分工合作。企业内部各生产环节间的区际分工合作会引致家庭户、个人和产业的区际分工合作, 促进区域发展。 结束语结束语谢谢大家聆听!谢谢大家聆听!5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