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实验室资质认定现场评审要点及技术规范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70161693 上传时间:2024-08-02 格式:PPT 页数:94 大小:5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实验室资质认定现场评审要点及技术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山东省实验室资质认定现场评审要点及技术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山东省实验室资质认定现场评审要点及技术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山东省实验室资质认定现场评审要点及技术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山东省实验室资质认定现场评审要点及技术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实验室资质认定现场评审要点及技术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实验室资质认定现场评审要点及技术规范(9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实验室资质认定现山东省实验室资质认定现场评审要点及技术规范场评审要点及技术规范 山东质量认证中心审查部 二OO九年十一月v一、引言一、引言背景:背景: 不同的评审组出现不同的评审程序,同一实验室、同一评审不同的评审组出现不同的评审程序,同一实验室、同一评审内容出现不同的评价尺度和评审标准,严重影响现场评审结内容出现不同的评价尺度和评审标准,严重影响现场评审结论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公正性。论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公正性。原因:原因: 评审员来自各个行业,有着不同的背景和经历、对评审准则评审员来自各个行业,有着不同的背景和经历、对评审准则的理解和把握存在差异,而评审准则的粗放性和条款要求的的理解和

2、把握存在差异,而评审准则的粗放性和条款要求的不具体性等是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具体性等是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措施:措施: 为更好的规范全省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工作,减少现场评审为更好的规范全省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工作,减少现场评审随意性较大、裁量权过于宽泛等问题出现,进一步提高评审随意性较大、裁量权过于宽泛等问题出现,进一步提高评审工作质量,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工作质量,根据国家质检总局86号令、号令、山东省实验室资质山东省实验室资质认定管理办法认定管理办法、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释义,结合释义,结合近几年我省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工作经验及对实验室的实际近几年我省实

3、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工作经验及对实验室的实际管理要求,编写了两个技术规范。管理要求,编写了两个技术规范。 内容概要:v一、引言v二、管理要求(组织、管理体系、文件控制 分包、服务和供给品采购、合 同评审、申诉和投诉、纠正/预 防措施及改进、记录、内审、 管理评审)v三、技术要求(人员、设施和环境条件、检测/校准 方法及确认、设备和标准物质、量值 溯源、抽样和样品处置、结果质量控 制、结果报告)v二、管理要求(准则第二、管理要求(准则第4章)章)4.1 准则内容:准则内容: 实验室应依法设立或注册,能够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保证客观、公正和独立地从事检测或校准活动。v具体要求:具体要求:v1)法律地位

4、要求:分两种情况)法律地位要求:分两种情况 a、实验室经工商、实验室经工商(增(增加加“或编办或编办”)注册为独立法人单位注册为独立法人单位(不包括社团法(不包括社团法人);人);b、实验室所在母体单位为事业单位或行政机关,、实验室所在母体单位为事业单位或行政机关,并经所在母体单位法人授权。并经所在母体单位法人授权。(子体与母体的关系)(子体与母体的关系)v2)措施要求:制定相应措施保证其客观、公正、独立)措施要求:制定相应措施保证其客观、公正、独立从事检测活动。从事检测活动。 (评审要点)评审要点)1、核实合法性及、核实合法性及真实性真实性2、保证检验的第三方公正、保证检验的第三方公正性、客

5、观性、独立性性、客观性、独立性(1)经营范围经营范围(2)实验室的控制方实验室的控制方(3)是否制定相应措施)是否制定相应措施v4.1.1准则内容:准则内容: 实验室一般为独立法人;非独立法人的需经法人授权,能独立承担第三方公正检测或校准活动;独立对外行文和开展业务活动,有独立账目和独立核算。具体要求具体要求:v1)成为法人授权实验室的条件:)成为法人授权实验室的条件:a、实验室所在的组织为机关、实验室所在的组织为机关/事业独事业独立法人;立法人;b、实验室是该组织的组成部分,即为母体与子体的关系。、实验室是该组织的组成部分,即为母体与子体的关系。v2)授权内容:授权内容:非独立法人实验室,实

6、验室所在母体单位法定代表人书面非独立法人实验室,实验室所在母体单位法定代表人书面授权该实验室授权该实验室对外开展检测业务、独立对外行文、有独立财务账目或帐对外开展检测业务、独立对外行文、有独立财务账目或帐号,独立核算;授权实验室最高管理者相应的管理权力,明确相应的法号,独立核算;授权实验室最高管理者相应的管理权力,明确相应的法律责任。律责任。v3)授权主体:最高管理者一般由法人单位领导班子成员担任,如不是法)授权主体:最高管理者一般由法人单位领导班子成员担任,如不是法人代表直接出任实验室最高管理者,则应有法人代表对实验室最高管理人代表直接出任实验室最高管理者,则应有法人代表对实验室最高管理者的

7、授权书。对于特殊行业,实验室实际负责人与法人单位代表之间层者的授权书。对于特殊行业,实验室实际负责人与法人单位代表之间层次很多,该情况下应由实验室的直接上一级具有人事管理权限的管理层次很多,该情况下应由实验室的直接上一级具有人事管理权限的管理层出具任命文件。出具任命文件。 (评审要点)(评审要点) (处里原则)(处里原则)1、查实验室是否有合法的设立或注册、查实验室是否有合法的设立或注册证书;非独立法人实验室是否有批证书;非独立法人实验室是否有批准文件、授权书、准文件、授权书、最高管理者的任最高管理者的任命文件和母体的公正性声明。命文件和母体的公正性声明。2、实验室是否有保证客观、公正和独、实

8、验室是否有保证客观、公正和独立地从事检测活动的承诺,是否有立地从事检测活动的承诺,是否有保持第三方公正地位的措施,是否保持第三方公正地位的措施,是否满足满足“授权授权”、“独立独立”的有关要的有关要求。求。1、法律地位不明确、法律地位不明确、不能承担相应的不能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不予法律责任,不予通过。通过。2、不能保证检测公、不能保证检测公证性的,不予通证性的,不予通过。过。v4.1.2 准则内容:准则内容: 实验室应具备固定的工作场所。应具备正确进行检测和/或校准所需要的并且能够独立调配使用的固定、临时和可移动检测和/或校准设备设施。 具体要求:具体要求:v1)场所要求:实验室需有固定的办

9、公、检测场地)场所要求:实验室需有固定的办公、检测场地/房屋,涉及租赁的,须有正式合法的租赁合同。场房屋,涉及租赁的,须有正式合法的租赁合同。场所环境要满足所开展项目的要求。所环境要满足所开展项目的要求。(租赁合同的期(租赁合同的期限)限)v2)设备和设施:固定的和可以动的设备设施(能够)设备和设施:固定的和可以动的设备设施(能够独立调配使用)配备必须与申报项目要求相一致,独立调配使用)配备必须与申报项目要求相一致,性能指标符合检测所依据的技术标准性能指标符合检测所依据的技术标准/规范,设施能规范,设施能够达到规定的用途和目的。够达到规定的用途和目的。 (评审要点) (处里原则)1、确认实验室

10、是否有固定的工作场所。、确认实验室是否有固定的工作场所。 (审阅实验室注册、登记文件和工作(审阅实验室注册、登记文件和工作场所的场所的所有权所有权、使用权的证明文件、使用权的证明文件 )2、确认实验室是否能够独立调配使用、确认实验室是否能够独立调配使用固定的、临时的或可移动的检测设备固定的、临时的或可移动的检测设备和设施,以及设备、设施能否保证正和设施,以及设备、设施能否保证正确进行检测确进行检测/校准。校准。 (审查仪器设备(审查仪器设备的的所有权所有权、使用权的证明文件、使用权的证明文件 )1、评审过程中租借设备或弄虚、评审过程中租借设备或弄虚作假骗取检验能力的,不予作假骗取检验能力的,不

11、予通过。通过。2、没有固定办公或检测工作场、没有固定办公或检测工作场所的,不予通过。所的,不予通过。3、没有设备、检测环境保障的、没有设备、检测环境保障的检验能力,不做整改处理,检验能力,不做整改处理,直接取消申报(或原有)项直接取消申报(或原有)项目能力。目能力。 v4.1.3准则内容:准则内容: 实验室管理体系应覆盖其所有场所进行的工作。具体要求:具体要求:v1)一般实验室:管理体系须覆盖所有场所,不允许)一般实验室:管理体系须覆盖所有场所,不允许出现不受控制的场所,出现不受控制的场所,管理体系之外的检测项目不得管理体系之外的检测项目不得纳入资质认定的评审范围。纳入资质认定的评审范围。多检

12、验地址实验室,应特多检验地址实验室,应特别关注本条要求。别关注本条要求。v2)特殊实验室:特殊实验室:监督检验机构(国家质检中心、质监督检验机构(国家质检中心、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机构)能否设立分支实验室,需按国量技术监督检验机构)能否设立分支实验室,需按国家认监委和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有关文件执行。家认监委和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有关文件执行。 (评审要点(评审要点 ) 1、审阅管理体系文件,特别是各部门和各岗位、审阅管理体系文件,特别是各部门和各岗位的职责以及各项管理活动的控制程序,确认的职责以及各项管理活动的控制程序,确认其管理体系是否覆盖了所有的工作场所或地其管理体系是否覆盖了所有的工作场所

13、或地点。点。2、检查实验室所有场所的所有工作,验证质量、检查实验室所有场所的所有工作,验证质量体系能否对其有效的覆盖。体系能否对其有效的覆盖。v4.1.4准则内容:准则内容: 实验室应有与其从事检测和/或校准活动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具体要求:具体要求:1)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所学习的所学习的专业、工作经历和技术能力应符合工作需要。专业、工作经历和技术能力应符合工作需要。2)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道德素养和职业操守)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道德素养和职业操守应适合工作要求。应适合工作要求。3)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人员

14、和管理人员的数量应与所开展工作数量应与所开展工作相适应。相适应。4)从事特殊产品)从事特殊产品/项目检测的实验室,其专业技术和项目检测的实验室,其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要求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要求的资格。的资格。(关注特殊资质要求)(关注特殊资质要求) (评审要点)(评审要点) (处里原则)(处里原则) 确认实验室是否拥有相对确认实验室是否拥有相对稳定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稳定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理人员。(查阅实验室人查阅实验室人员证明或劳动合同员证明或劳动合同 )(劳)(劳务聘用不可以)务聘用不可以) 没有固定检测技术人员没有固定检测技术人

15、员保证的检验能力,不做保证的检验能力,不做整改处理,直接取消申整改处理,直接取消申报(或原有)项目能力。报(或原有)项目能力。 v4.1.5准则内容:准则内容: 实验室及其人员不得与其从事的检测和/或校准活以及出具的数据和结果存在利益关系; 不得参与任何有损于检测和/或校准判断的独立性和诚信度的活动; 不得参与和检测和/或校准项目或者类似的竞争性项目有关系的产品设计、研制、生产、供应、安装、使用或者维护活动; 实验室应有措施确保其人员不受任何来自内外部的不正当的商业、财务和其他方面的压力和影响,并防止商业贿赂; 具体要求:具体要求:v1)遵守)遵守三不得三不得规定:不得与检测活动、数据和结果存

16、在规定:不得与检测活动、数据和结果存在关联的利益关系;不得参与任何对检测和数据的判断产生不良关联的利益关系;不得参与任何对检测和数据的判断产生不良影响的商业或技术活动,保证工作的独立性和数据、结果的诚影响的商业或技术活动,保证工作的独立性和数据、结果的诚信性;不得参与和检测样品或有竞争利益关系产品的设计、研信性;不得参与和检测样品或有竞争利益关系产品的设计、研制、生产、供应、安装、使用或维护活动。制、生产、供应、安装、使用或维护活动。v2)措施要求:实验室应当制定措施并通过措施的有效实施使)措施要求:实验室应当制定措施并通过措施的有效实施使工作人员在一种不受任何影响、独立的状态下完成相关的技术

17、工作人员在一种不受任何影响、独立的状态下完成相关的技术活动。活动。v3)非独立法人实验室应由母体法人代表出具不干预实验室检)非独立法人实验室应由母体法人代表出具不干预实验室检验工作和检验结果验工作和检验结果独立性的声明。独立性的声明。v4)实验室在体系文件中应有关于防止商业贿赂的规定。实验室在体系文件中应有关于防止商业贿赂的规定。 (评审要点)(评审要点) (处理原则)(处理原则) 1、查实验室人员是否在利益相关单位兼职。、查实验室人员是否在利益相关单位兼职。2、实验室是否从事影响检测公正性的活动。、实验室是否从事影响检测公正性的活动。3、实验室是否制定了保证检测工作公正、客观、实验室是否制定

18、了保证检测工作公正、客观的有效措施。的有效措施。4、实验室是否有措施防止人员与外界的不正当、实验室是否有措施防止人员与外界的不正当利益关系发生。利益关系发生。5、实验室能否有效防止任何有损独立和诚信度、实验室能否有效防止任何有损独立和诚信度的活动。的活动。6、考查实验室的实施效果如何。、考查实验室的实施效果如何。 实验室被确认从事实验室被确认从事严重影响检测公正严重影响检测公正性活动的,不予通性活动的,不予通过。过。 v4.1.6准则内容:准则内容: 实验室及其人员对其在检测和/或校准活动中所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负有保密义务,并有相应措施。具体要求:具体要求:v1)文件要求:实验

19、室要制定措施或文件并通)文件要求:实验室要制定措施或文件并通过有效实施保证客户的利益不被侵害;过有效实施保证客户的利益不被侵害;v2)落实要求:实验室应明确对国家和客户的)落实要求:实验室应明确对国家和客户的秘密事项秘密事项如何保密如何保密以维护国家和客户利益。以维护国家和客户利益。 (评审要点)(评审要点) (处理原则)(处理原则) 实验室是否制定了保护国家实验室是否制定了保护国家秘密和客户秘密的有关措施,秘密和客户秘密的有关措施,以及在有关活动中的以及在有关活动中的实施情实施情况。况。 泄露国家和用户泄露国家和用户秘密情节严重的,秘密情节严重的,不予通过。不予通过。 v4.1.7准则内容:

20、准则内容: 实验室应明确其组织和管理结构、在母体组织中的地位,以及质量管理、技术运作和支持服务之间的关系。 v具体要求:具体要求:v1)实验室组织机构图:包括实验室内部和)实验室组织机构图:包括实验室内部和外部的关外部的关系。系。内部组织机构框图应与岗位职责的设定一致,内部组织机构框图应与岗位职责的设定一致,外部机构框图应当正确明示实验室的各种外部关系。外部机构框图应当正确明示实验室的各种外部关系。v2)要画出要画出“管理体系要素职能分配表管理体系要素职能分配表”,通过适当通过适当的符号将管理体系的要求分解落实到不同的部门或的符号将管理体系的要求分解落实到不同的部门或岗位,明确质量管理目的、质

21、量活动及技术活动三岗位,明确质量管理目的、质量活动及技术活动三者间的关系。者间的关系。 (评审要点)(评审要点)1、分析实验室内部机构设置、分析实验室内部机构设置是是否合理。否合理。2、部门职责是否明确。、部门职责是否明确。3、能否保证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能否保证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行。v4.1.8准则内容:准则内容: 实验室最高管理者、技术管理者、质量主管及各部门主管应有任命文件,独立法人实验室最高管理者应由其上级单位任命; 最高管理者和技术管理者的变更需报发证机关或其授权的部门确认。具体要求:具体要求:v1)独立法人实验室,最高管理者应为法定代表人。独立法人实验室,最高管理者应为法定代表人。

22、v2)法人授权实验室,最高管理者应由所属法人)法人授权实验室,最高管理者应由所属法人/法法人单位任命。人单位任命。(或上级主管部门任命)(或上级主管部门任命)v准则中要求的其他任命文件可由实验室自行任命,准则中要求的其他任命文件可由实验室自行任命,最高管理者和技术管理者变更需报省局备案。最高管理者和技术管理者变更需报省局备案。 (评审要点)(评审要点)1、查阅实验室的最高管理者、技术负、查阅实验室的最高管理者、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和责人、质量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和监督员是否有符合要求的任命文件。监督员是否有符合要求的任命文件。2、任命人员的职责规定是否明确、恰、任命人员的职责规

23、定是否明确、恰当,以及履行职责的状况。当,以及履行职责的状况。3、是否有变更备案的相关规定并遵守。是否有变更备案的相关规定并遵守。v4.1.9准则内容:准则内容: 实验室应规定对检测和/或校准质量有影响的所有管理、操作和核查人员的职责、权力和相互关系。必要时,指定关键管理人员的代理人。具体要求:具体要求: v1)所有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和核查人员,只要其从事的工作对检测质量能够产生影响,实验室必须以书面形式将其职责、权力和相互关系予以规定。v2)应书面应书面对关键岗位的管理人员的代理人予以规定。 (评审要点)(评审要点)1、是否规定了所有的管理、操是否规定了所有的管理、操作和核查人员的职责。作和

24、核查人员的职责。2、所有的管理、操作和核查人、所有的管理、操作和核查人员员是否明确本岗位的职责和权是否明确本岗位的职责和权限。限。3、关键岗位人员是否明确了其、关键岗位人员是否明确了其代理人。代理人。v4.1.10准则内容:准则内容: 实验室应由熟悉各项检测和/或校准方法、程序、目的和结果评价的人员对检测和/或校准的关键环节进行监督。具体要求:具体要求:v1)要设立监督员,并在体系文件中)要设立监督员,并在体系文件中规定其职责规定其职责、工作要求、工作要求和程序、实施监督的证实性记录和结果,以及和程序、实施监督的证实性记录和结果,以及对所发现对所发现“不不符合符合”工作的处理意见。工作的处理意

25、见。v2)不同的专业技术领域应设置不同的监督员。不同的专业技术领域应设置不同的监督员。v3)监督员应予任命,应熟悉检测方法、程序、目的和结果)监督员应予任命,应熟悉检测方法、程序、目的和结果评价,评价,应对检测的现场和操作过程、关键环节、主要步骤、应对检测的现场和操作过程、关键环节、主要步骤、重要的检测重要的检测/校准任务、重要人员及新上岗人员进行重点监校准任务、重要人员及新上岗人员进行重点监督,督,在发现检测在发现检测/校准工作发生偏离,影响检测数据和结果校准工作发生偏离,影响检测数据和结果时,应令其中止检验工作。时,应令其中止检验工作。 (评审要点)(评审要点) 1、是否任命了监督员,监督

26、员职责是、是否任命了监督员,监督员职责是否到位,人员否到位,人员数量数量和和专业专业技术技术领域覆领域覆盖面是否满足工作要求。盖面是否满足工作要求。2、监督员是否有相应的素质。、监督员是否有相应的素质。3、监督工作的范围是否明确,是否有明监督工作的范围是否明确,是否有明确的监督要求和监督记录。确的监督要求和监督记录。4、是否进行了有效监督是否进行了有效监督(发现问题及整(发现问题及整改情况)。改情况)。v4.1.11准则内容:准则内容: 实验室应由技术管理者全面负责技术运作; 指定一名质量主管,赋予其能够保证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职责和权力。v具体要求:具体要求:v1)技术管理者:设置技术负责人(

27、检测领域单一实验室)或技)技术管理者:设置技术负责人(检测领域单一实验室)或技术负责人领导下的不同领域的技术主管(涉及多检测领域实验室)术负责人领导下的不同领域的技术主管(涉及多检测领域实验室)。应有符合要求的任命文件,体系文件中对其职责的规定应明确,。应有符合要求的任命文件,体系文件中对其职责的规定应明确,即全面负责本实验室技术活动工作,包括重大技术问题的决策、即全面负责本实验室技术活动工作,包括重大技术问题的决策、检验或校准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作业指导书、以及各类技术文件检验或校准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作业指导书、以及各类技术文件的审批、技术人员技术能力的确认、确保实验室运作质量所需的的审批、技

28、术人员技术能力的确认、确保实验室运作质量所需的资源。资源。v2)质量负责人:应有符合要求的任命文件,体系文件中对其职)质量负责人:应有符合要求的任命文件,体系文件中对其职责的规定应明确,即负责责的规定应明确,即负责“文件化文件化”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有效运行,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有效运行,具有在任何时候都能保证管理体系得到实施和遵守的职责和权力,具有在任何时候都能保证管理体系得到实施和遵守的职责和权力,具有直接与最高管理者和技术负责人进行沟通的渠道保证。小型具有直接与最高管理者和技术负责人进行沟通的渠道保证。小型实验室可由技术负责人兼任质量负责人。实验室可由技术负责人兼任质量负责人。 (评审要点)(评

29、审要点) 1、是否任命了技术管理者和、是否任命了技术管理者和质量负责人。质量负责人。2、是否明确了技术管理者和、是否明确了技术管理者和质量负责人的职责和权力。质量负责人的职责和权力。v4.1.12 准则内容:准则内容: 对政府下达的指令性检验任务,应编制计划并保质保量按时完成(适用于授权/验收的实验室)。 具体要求:具体要求: 依法设置或授权实验室应以文件的形式对该项工作予以规定,必须对该任务编制合理计划,保证按时、保质完成任务。 (评审要点)(评审要点)1)是否有相应的文件规定。)是否有相应的文件规定。2)是否有措施完成政府下达)是否有措施完成政府下达的指令性任务,并确保检测的指令性任务,并

30、确保检测数据的公正性和及时性。数据的公正性和及时性。 v4.2 准则内容(管理体系):准则内容(管理体系): 实验室应按照本准则建立和保持能够保证其公正性、独立性并与其检测和/或校准活动相适应的管理体系; 管理体系应形成文件,阐明与质量有关的政策,包括质量方针、目标和承诺; 使所有相关人员理解并有效实施。具体要求:具体要求:v1)管理体系必须要符合评审准则的要求。)管理体系必须要符合评审准则的要求。准则中的所有要准则中的所有要素均需在文件化管理体系中体现,素均需在文件化管理体系中体现,包括质量方针、目标、承包括质量方针、目标、承诺、政策、程序、计划、指导书等。诺、政策、程序、计划、指导书等。v

31、2)管理体系应当保证公正性和独立性,并与开展的活动相)管理体系应当保证公正性和独立性,并与开展的活动相适应。规定部门或岗位职责、设计业务工作程序时,适应。规定部门或岗位职责、设计业务工作程序时,要充分要充分考虑到部门间、岗位间的相互监督。考虑到部门间、岗位间的相互监督。v3)要运作管理体系,把客观存在于组织中的管理体系编制)要运作管理体系,把客观存在于组织中的管理体系编制成书面文件,并对实验室相关人员进行宣贯,使之明确管理成书面文件,并对实验室相关人员进行宣贯,使之明确管理要求、个人职责、职责范围内的各项管理和技术活动、如何要求、个人职责、职责范围内的各项管理和技术活动、如何实施、要求和目的。

32、实施、要求和目的。(评审要点)(评审要点) (处理原则)(处理原则)1)是否按准则建立管理体系,)是否按准则建立管理体系,管理体系是否符合本实验室的管理体系是否符合本实验室的特点特点(如移动的、多检测场所等)。(如移动的、多检测场所等)。2)建立管理体系的职责是否明确)建立管理体系的职责是否明确并得以落实。并得以落实。3)质量过程是否予以明确,相应的质量记录能否证明体系的)质量过程是否予以明确,相应的质量记录能否证明体系的运行,是否存在系统性或区域性不符合。运行,是否存在系统性或区域性不符合。4)审阅实验室管理体系文件的系统性和协调性,以及对照准)审阅实验室管理体系文件的系统性和协调性,以及对

33、照准则的完整性和符合性。则的完整性和符合性。结合准则全部要素的评审情况和实结合准则全部要素的评审情况和实施效果,评判管理体系文件与实验室自身状况的适应性和施效果,评判管理体系文件与实验室自身状况的适应性和实际运行的有效性。实际运行的有效性。5)是否建立了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是否建立了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目标是否可测量、质量目标是否可测量、可操作。可操作。6)与实验室重要岗位人员进行交流,了解其对本)与实验室重要岗位人员进行交流,了解其对本岗位职责岗位职责、管理体系、质量方针目标是否清楚。管理体系、质量方针目标是否清楚。7)综合所有评审员的情况评价此条款。)综合所有评审员的情况评价此条款。

34、 没有建立符合现行没有建立符合现行评审准则评审准则要求、与实验室自身实际紧密结要求、与实验室自身实际紧密结合的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议删掉合的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议删掉“的的”)及程序文件的、或体系)及程序文件的、或体系运行存在严重问题的,不予通过。运行存在严重问题的,不予通过。 v4.3准则内容:准则内容: 实验室应建立并保持文件编制、审核、批准、标识、发放、保管、修订和废止等的控制程序,确保文件现行有效。具体要求:具体要求:1)应制定程序管理构成管理体系的所有文件(包括管理)应制定程序管理构成管理体系的所有文件(包括管理/质量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表格报告及

35、质量记录、有关表格报告及质量记录、有关规章、规章、标准、检测标准、检测/校准方法、校准方法、图纸、软件图纸、软件、规范、规程)。、规范、规程)。内部制定的、内部制定的、来自外部的来自外部的、文本的、文本的、电子的电子的都需按程序规定都需按程序规定实施有效控制。实施有效控制。2)管理手册一般由质量负责人和内审员编制,实验室管理层)管理手册一般由质量负责人和内审员编制,实验室管理层审核,最高管理者批准。一般技术文件可由具体技术人员编审核,最高管理者批准。一般技术文件可由具体技术人员编制、检测部门负责人审核,主管领导批准。制、检测部门负责人审核,主管领导批准。3)任何管理或技术活动应按照已审批、核准

36、使用的有效文件)任何管理或技术活动应按照已审批、核准使用的有效文件规定严格实施。规定严格实施。4)实验室所有发放文件应按规定进行标识,并予以登记。)实验室所有发放文件应按规定进行标识,并予以登记。5)文件修订、废止、改版或更新要按规定要求进行。失效或)文件修订、废止、改版或更新要按规定要求进行。失效或废止文件版本要收回,加以标识后存档。如果确实需要保留废止文件版本要收回,加以标识后存档。如果确实需要保留在现场的,必须明显加以标识。在现场的,必须明显加以标识。(评审要点)(评审要点) (处理原则)(处理原则)1)实验室是否制定了文件控制和管理程序,)实验室是否制定了文件控制和管理程序,有有关内容

37、和环节是否齐全关内容和环节是否齐全,规定是否合理且具,规定是否合理且具可操作性。可操作性。2)实验室内部文件的审批手续是否齐全;现场)实验室内部文件的审批手续是否齐全;现场使用的各种文件是否标识清晰。使用的各种文件是否标识清晰。3)实验室现场是否使用失效或废止的文件;)实验室现场是否使用失效或废止的文件; 是否出现同一文件存有不同版本的问题。是否出现同一文件存有不同版本的问题。4)实验室受控文件是否定期审核实验室受控文件是否定期审核,必要时进行,必要时进行修订,更改的文件是否经过再批准,并加以修订,更改的文件是否经过再批准,并加以注明。注明。 没有制定文件控制没有制定文件控制和管理程序并有和管

38、理程序并有效落实的,不予效落实的,不予通过。通过。 v4.4准则内容:准则内容:v如果实验室将检测和/或校准工作的一部分分包,接受分包的实验室一定要符合本准则的要求;分包比例必须予以控制(限仪器设备使用频次低、价格昂贵及特种项目)。实验室应确保并证实分包方有能力完成分包任务。实验室应将分包事项以书面形式征得客户同意后方可分包。v具体要求:具体要求:v1)实验室需具备对某一产品进行检测的)实验室需具备对某一产品进行检测的部分部分能力,为满足能力,为满足客户要求,才可将不能检测的客户要求,才可将不能检测的个别个别参数进行分包。参数进行分包。v2)分包实验室的)分包实验室的该部分项目该部分项目必须已

39、经通过实验室资质认定。必须已经通过实验室资质认定。v3)分包项目仅限仪器使用频次低、价格昂贵及特种项目。分包项目仅限仪器使用频次低、价格昂贵及特种项目。v4)实验室应有文件对分包活动加以规范,应涉及分包项目)实验室应有文件对分包活动加以规范,应涉及分包项目的确定、对分包实验室的评定。要保存所有分包方的名录及的确定、对分包实验室的评定。要保存所有分包方的名录及其能力和符合标准要求的详细调查资料。其能力和符合标准要求的详细调查资料。v5)实验室应以)实验室应以书面形式书面形式将分包事项通知客户,并征得同意将分包事项通知客户,并征得同意后方可分包。后方可分包。v6)分包项目不计入通过项目表,可以附件

40、的形式由评审组)分包项目不计入通过项目表,可以附件的形式由评审组签字确认。签字确认。(?)(评审要点)(评审要点)1)实验室是否明确了分包实验室名单,)实验室是否明确了分包实验室名单,每个分包实验室是否符合本准则和相关每个分包实验室是否符合本准则和相关技术能力要求。技术能力要求。2)实验室分包项目是否属准则限定的三实验室分包项目是否属准则限定的三种情况。种情况。3)实验室)实验室每一次每一次分包是否征得客户书面分包是否征得客户书面同意。同意。 v4.5准则内容:准则内容:v实验室应建立并保持对检测和/或校准质量有影响的服务和供给品的选择、购买、验收和储存等的程序,以确保服务和供应品的质量。v具

41、体要求:具体要求:v1)实验室应制定服务和供应品采购程序,内容包括选择合)实验室应制定服务和供应品采购程序,内容包括选择合格的检定或校准的服务方、仪器设备和消耗品的供应方和对格的检定或校准的服务方、仪器设备和消耗品的供应方和对购买、验收、存储和不合格品的处理规定。购买、验收、存储和不合格品的处理规定。v2)实验室应对供货单位或服务方的质量保证能力进行评价,实验室应对供货单位或服务方的质量保证能力进行评价,并建立合格供货单位和服务方名单以及档案资料。并建立合格供货单位和服务方名单以及档案资料。v3)实验室外购品或服务选择首先应从确定的名单中选择供)实验室外购品或服务选择首先应从确定的名单中选择供

42、货单位或服务方。货单位或服务方。实验室应对外购品进行验收,并制定明确实验室应对外购品进行验收,并制定明确的验收要求,确保验收工作的有效性。的验收要求,确保验收工作的有效性。v4)对供应品、试剂和消耗性材料需按程序进行验收并有验)对供应品、试剂和消耗性材料需按程序进行验收并有验收记录。收记录。 (评审要点)(评审要点)1)实验室是否制定了服务和供应品的选)实验室是否制定了服务和供应品的选择、购买和验收、贮存的相关管理程择、购买和验收、贮存的相关管理程序文件。序文件。2)实验室是否对服务方和供应方进行了)实验室是否对服务方和供应方进行了评价,是否建立了服务方和供应方名评价,是否建立了服务方和供应方

43、名单及档案资料。单及档案资料。3)实验室已发生的采购或服务是否受控,)实验室已发生的采购或服务是否受控,是否正确选择具备资格的供应方或服是否正确选择具备资格的供应方或服务方。务方。 v4.6准则内容:准则内容:v实验室应建立并保持评审客户要求、标书和合同的程序,明确客户的要求。v具体要求:具体要求:v1)实验室应制定评审客户要求、标书和合同的相关)实验室应制定评审客户要求、标书和合同的相关程序,并进行有效实施和保持,程序,并进行有效实施和保持,记录必要的评审过记录必要的评审过程或结果。程或结果。v2)任何偏离均应书面通知客户和实验室内部相关人)任何偏离均应书面通知客户和实验室内部相关人员。员。

44、v3)常规的、一般性或非常明确的客户需求,经有关常规的、一般性或非常明确的客户需求,经有关人员加以确认即可。人员加以确认即可。v4)偏离标准的或检测法律后果需要论证的,以及需)偏离标准的或检测法律后果需要论证的,以及需要落实工作量、工期能否满足客户要求的,实验室要落实工作量、工期能否满足客户要求的,实验室应按照有关程序的规定实施评审。应按照有关程序的规定实施评审。v (评审要点)(评审要点)1)实验室是否制定了评审客户要求、标)实验室是否制定了评审客户要求、标书和合同的相关程序文件,书和合同的相关程序文件,不同情况下不同情况下的评审规定或要求是否明确。的评审规定或要求是否明确。2)实验室是否对

45、不同类型的委托书、标)实验室是否对不同类型的委托书、标书或合同,按照不同的规定书或合同,按照不同的规定实施了评审。实施了评审。 v4.7准则内容:准则内容:v实验室应建立完善的申诉和投诉处理机制,处理相关方对其检测和/或校准结论提出的异议。来自客户或其它方面的投诉。v应保存所有申诉和投诉及处理结果的记录。v具体要求:具体要求:v1)实验室要有完善的申诉和投诉处理机制。)实验室要有完善的申诉和投诉处理机制。v2)实验室应有主动征求客户意见、了解客户抱怨的活动,实验室应有主动征求客户意见、了解客户抱怨的活动,并以此不断改进工作。并以此不断改进工作。v3)要编制程序文件,以明确对客户投诉或申诉的处理

46、过程)要编制程序文件,以明确对客户投诉或申诉的处理过程和要求。处理程序一般分为受理或记录、界定涉及的领域或和要求。处理程序一般分为受理或记录、界定涉及的领域或部门、明确负责调查处理的岗位或负责人、组织调查分析、部门、明确负责调查处理的岗位或负责人、组织调查分析、确定造成投诉或申诉的原因或情况说明、向客户反馈或解释确定造成投诉或申诉的原因或情况说明、向客户反馈或解释处理意见和结果。由服务造成的问题应纳入改进环节,采取处理意见和结果。由服务造成的问题应纳入改进环节,采取纠正措施。纠正措施。v4)实验室应对申诉或投诉的处理过程及结果形成记录并全)实验室应对申诉或投诉的处理过程及结果形成记录并全部归档

47、。部归档。 (评审要点)(评审要点) (处理原则)(处理原则) 1)实验室是否制定了处理申诉和投诉的程序)实验室是否制定了处理申诉和投诉的程序文件,并文件,并主动征求客户意见。主动征求客户意见。2)实验室处理申诉和投诉的过程是否符合程)实验室处理申诉和投诉的过程是否符合程序文件的规定和要求。序文件的规定和要求。 3)用户来信、来访的登记、申诉)用户来信、来访的登记、申诉/投诉处理投诉处理及及回复是否有记录。回复是否有记录。4)确属实验室原因造成的投诉或申诉,)确属实验室原因造成的投诉或申诉,是否是否对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采取有效纠正措施,对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采取有效纠正措施,并对有关工作领域或管

48、理体系进行了改进。并对有关工作领域或管理体系进行了改进。 没有申诉和投诉机制并没有申诉和投诉机制并有效落实的(好像表述有效落实的(好像表述有歧义),不予通过。有歧义),不予通过。 v4.8准则内容:准则内容:v实验室在确认了不符合工作时,应采取纠正措施; v在确定了潜在不符合的原因时,应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少类似不符合工作发生的可能性。 v实验室应通过实施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等持续改进其管理体系。 v具体要求:具体要求:v1)实验室应对不符合工作、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的)实验室应对不符合工作、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的实施和改进工作制订程序文件并有效实施。实施和改进工作制订程序文件并有效实施。v2)管理及

49、技术工作一旦出现不符合工作就应当即采)管理及技术工作一旦出现不符合工作就应当即采取纠正措施,不符合工作可能再度发生时要执行纠取纠正措施,不符合工作可能再度发生时要执行纠正措施程序。正措施程序。v3)在确定了潜在不符合时,就应及时制定预防措施,)在确定了潜在不符合时,就应及时制定预防措施,启动改进工作,并实施预防活动。启动改进工作,并实施预防活动。 v(评审要点)(评审要点) (处理原则)(处理原则)1)实验室是否编制了不符合工作的控制程序,对)实验室是否编制了不符合工作的控制程序,对不符合工作予以及时处理。不符合工作予以及时处理。2)实验室是否编制了纠正措施程序,在不符合工)实验室是否编制了纠

50、正措施程序,在不符合工作可能再度发生时执行纠正措施程序。并根据作可能再度发生时执行纠正措施程序。并根据实验室的实际,分析程序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实验室的实际,分析程序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3)实验室对出现的不符合工作或对潜在造成不符)实验室对出现的不符合工作或对潜在造成不符合的原因,是否采取了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合的原因,是否采取了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4)实验室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验室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结果是否进行了实施结果是否进行了验证。验证。 没有制定纠正措施、预没有制定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及改进等相关程防措施及改进等相关程序控制文件的、落实存序控制文件的、落实存在严重问题的,不予通在严重问

51、题的,不予通过。过。 v4.9准则内容:准则内容:v实验室应有适合自身具体情况并符合现行质量体系的记录制度。 v实验室质量记录的编制、填写、更改、识别、收集、索引、存档、维护和清理等应当按照适当程序规范进行。 v所有工作应当时予以记录。 v对电子存储的记录也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原始信息或数据的丢失或改动。 v所有质量记录和原始观测记录、计算和导出数据、记录、以及证书 /证书副本等技术记录均应归档并按适当的期限保存。 v每次检测和/或校准的记录应包含足够的信息以保证其能够再现。 v记录应包括参与抽样、样品准备、检测和/校准人员的标识。 v所有记录、证书和报告都应安全储存、妥善保管并为客户保密。v

52、具体要求:具体要求:v1)实验室应制订记录管理的实验室应制订记录管理的程序文件程序文件,对记录编制、填写、,对记录编制、填写、更改、标识、收集、检索、存取、归档、储存、维护和清理更改、标识、收集、检索、存取、归档、储存、维护和清理等各环节的职责、要求等予以明确,对记录形成的全过程实等各环节的职责、要求等予以明确,对记录形成的全过程实施合理、规范的控制,保证计录编制合理、填写真实、更改施合理、规范的控制,保证计录编制合理、填写真实、更改规范、标识清晰、收集及时、检索方便、存取有序、归档分规范、标识清晰、收集及时、检索方便、存取有序、归档分类、安全储存、维护得力、清理合法。类、安全储存、维护得力、

53、清理合法。v2)实验室对所有工作应在工作实验室对所有工作应在工作当时当时予以记录,不允予以记录,不允许事后补记或追记。许事后补记或追记。v3)所有记录(文本及电子的)均要按程序文件的规)所有记录(文本及电子的)均要按程序文件的规定进行控制,定进行控制,对电子版本的记录应采取措施防止数对电子版本的记录应采取措施防止数据丢失或未经批准擅自修改。据丢失或未经批准擅自修改。v4)实验室要对)实验室要对所有所有指令记录和原始观测记录、计算指令记录和原始观测记录、计算和导出数据、记录、以及证书和导出数据、记录、以及证书/证书副本等技术记录证书副本等技术记录归档管理,并规定保存期限。归档管理,并规定保存期限

54、。保存期限的确定要考保存期限的确定要考虑法律法规的规定、法定管理机构的要求、客户委虑法律法规的规定、法定管理机构的要求、客户委托书的约定等。托书的约定等。v5)实验室应保证管理记录及技术记录具有足够的信)实验室应保证管理记录及技术记录具有足够的信息能够再现已经过去的过程。息能够再现已经过去的过程。v6)实验室的存档记录应做到为客户保密。实验室的存档记录应做到为客户保密。v (评审要点)(评审要点)1)实验室是否编制了记录管理程序,内容是否合理、)实验室是否编制了记录管理程序,内容是否合理、齐全。齐全。2)实验室的管理)实验室的管理/技术记录的信息是否足够,是否能技术记录的信息是否足够,是否能够

55、够复现复现管理管理/技术活动。技术活动。3)实验室的各种记录填写和更改是否正确、完整、实验室的各种记录填写和更改是否正确、完整、清晰、明了。清晰、明了。4)实验室是否规定了记录的保存期限,该期限是否)实验室是否规定了记录的保存期限,该期限是否合理,是否按照规定保存相关记录。合理,是否按照规定保存相关记录。5)实验室现存记录是否安全储存、妥善保管,保存)实验室现存记录是否安全储存、妥善保管,保存方式是否合理,方便存取、查阅。方式是否合理,方便存取、查阅。 6)管理活动和技术活动是否都有记录)管理活动和技术活动是否都有记录7)实验室是否按照)实验室是否按照4.1.6的规定,做到为客户保密。的规定,

56、做到为客户保密。 v4.10准则内容:准则内容:v实验室应定期地对其质量活动进行内部审核,以验证其运作持续符合管理体系和本准则的要求。 v每年度的内部审核活动应覆盖管理体系的全部要素和所有活动。v审核人员应经过培训并确认其资格,只要资源允许,审核人员应独立于被审核的工作。v具体要求:具体要求:v1)实验室要编制内部审核管理程序,对内部审核工作的计)实验室要编制内部审核管理程序,对内部审核工作的计划安排、准备工作、实施审核、结果报告、不符合工作的纠划安排、准备工作、实施审核、结果报告、不符合工作的纠正及验证等环节进行合理规范。正及验证等环节进行合理规范。v2)实验室要定期对质量活动进行审核,并编

57、制年度审核计)实验室要定期对质量活动进行审核,并编制年度审核计划。划。v3)实验室每年度开展的内部审核应包括管理体系的)实验室每年度开展的内部审核应包括管理体系的所有要所有要素,素,即准则的即准则的19个要素所有要求的实施情况均要通过内部审个要素所有要求的实施情况均要通过内部审核予以评价。核予以评价。v4)审核要覆盖所有部门、岗位和工作场所。)审核要覆盖所有部门、岗位和工作场所。v5)内部审核由质量负责人组织和实施,内审员需经省局培)内部审核由质量负责人组织和实施,内审员需经省局培训并发证。训并发证。v6)资源允许情况下,内审员应独立于被审核工作。)资源允许情况下,内审员应独立于被审核工作。v

58、 (评审要点)(评审要点) (处理原则)(处理原则)1)实验室是否制定了内部审核控制程序。)实验室是否制定了内部审核控制程序。2)实验室的内审工作)实验室的内审工作是否按照程序规定开展了内部是否按照程序规定开展了内部审核审核,内审材料是否完整。,内审材料是否完整。3)实验室内审工作程序是否规范、记录是否齐全、)实验室内审工作程序是否规范、记录是否齐全、不符合报告是否事实清楚、定性准确、针对不符合不符合报告是否事实清楚、定性准确、针对不符合工作制定的纠正措施是否合理、纠正措施是否实施、工作制定的纠正措施是否合理、纠正措施是否实施、实施的结果是否进行了验证等。实施的结果是否进行了验证等。4)每个年

59、度的内部审核工作是否包括管理体系的所)每个年度的内部审核工作是否包括管理体系的所有要素,是否覆盖了实验室的所有部门和工作场所。有要素,是否覆盖了实验室的所有部门和工作场所。5)内审员是否经省局组织(或委托)培训并发证,内审员是否经省局组织(或委托)培训并发证,其资质和其资质和实际能力实际能力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做到了独立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做到了独立于被审核工作。于被审核工作。 内审工作没有程序控制文内审工作没有程序控制文件、没有年度计划、没件、没有年度计划、没有实际控制效果的,不有实际控制效果的,不予通过。予通过。v4.11准则内容:准则内容:v实验室最高管理者应根据预定的计划和程序,定期地对管

60、理体系和检测和/或校准活动进行评审,以确保其持续适用和有效,并进行必要的改进。 v管理评审应考虑到:政策和程序的适应性;管理和监督人员的报告;近期内部审核的结果;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由外部机构进行的评审;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的结果;工作量和工作类型的变化;申诉、投诉及客户反馈;改进的建议;质量控制活动、资源以及人员培训情况等。v具体要求:具体要求:v 1)实验室要制订管理评审程序,其中要明实验室要制订管理评审程序,其中要明确管理评审的目的、计划、内容、方法、时确管理评审的目的、计划、内容、方法、时机以及结果报告等工作要求。机以及结果报告等工作要求。v2)实验室的管理评审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实

61、验室的管理评审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当当出现特殊情况时,要增加评审的次数。出现特殊情况时,要增加评审的次数。v3)实验室要形成管理评审报告,对提出的改进措施,)实验室要形成管理评审报告,对提出的改进措施,应当按照工作程序组织实施。应当按照工作程序组织实施。v4)实验室的)实验室的管理评审输入内容管理评审输入内容应考虑到:政策和程应考虑到:政策和程序的适应性、管理和监督人员的报告、近期内部审序的适应性、管理和监督人员的报告、近期内部审核结果、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外部机构进行的评核结果、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外部机构进行的评审、实验室间的比对和能力验证、工作量和工作类审、实验室间的比对和能力验证、工作量

62、和工作类型的变化、申诉投诉和客户反馈、改进建议、质量型的变化、申诉投诉和客户反馈、改进建议、质量控制活动、资源以及人员培训。控制活动、资源以及人员培训。v5)管理评审前,)管理评审前,对某项工作负有管理职责的部门或对某项工作负有管理职责的部门或岗位人员,应对工作状况进行分析,提出报告和建岗位人员,应对工作状况进行分析,提出报告和建议。议。 v(评审要点)(评审要点) (处理原则)(处理原则)1)实验室是否编制了管理评审控制文件。)实验室是否编制了管理评审控制文件。 2)文件规定和程序是否满足准则的要求及)文件规定和程序是否满足准则的要求及适用实验室的实际情况。适用实验室的实际情况。3)管理评审

63、工作是否按照程序和计划组织)管理评审工作是否按照程序和计划组织实施,每次评审输入是否明确,评审是否实施,每次评审输入是否明确,评审是否充分,结果是否恰当。充分,结果是否恰当。4)管理评审报告)管理评审报告是否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是否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其结果是否得到验证。施,其结果是否得到验证。 管理评审工作没有程序控管理评审工作没有程序控制文件、没有年度计划、制文件、没有年度计划、没有实际控制效果的,不没有实际控制效果的,不予通过。予通过。 v三、技术要求(准则第三、技术要求(准则第5章)章)v5.1 人员人员v5.1.1准则内容准则内容v实验室应有与其从事检测和/或校准活动相适应的专业技术

64、人员和管理人员。 v实验室应使用正式人员或合同制人员。 v使用合同制人员及其他的技术人员及关键支持人员时,实验室应确保这些人员胜任工作且受到监督,并按照实验室管理体系要求工作。v具体要求:具体要求:v1)实验室应根据所从事的检测工作特点和工作量配)实验室应根据所从事的检测工作特点和工作量配备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人员的备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人员的数量数量和和能力能力应满足应满足要求。要求。v2)使用合同制人员和)使用合同制人员和其他的技术人员及关键支持人其他的技术人员及关键支持人员员时,实验室应确认其能力并监督其工作,确保其时,实验室应确认其能力并监督其工作,确保其工作符合实验室管理体系要求。工

65、作符合实验室管理体系要求。 v5.1.2准则内容准则内容v对所有从事抽样、检测和/或校准、签发检测/校准报告以及操作设备等工作的人员,应按要求根据相应的教育、培训、经验和/或可证明的技能进行资格确认并持证上岗。 v从事特殊产品的检测和/或校准活动的实验室,其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还应符合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要求。 v具体要求:具体要求:v1)所有从事抽样、检测、签发检测报告、操作设备)所有从事抽样、检测、签发检测报告、操作设备的人员都必须经资格确认并持证上岗,的人员都必须经资格确认并持证上岗,上岗的授权上岗的授权必须明确、具体,如授权进行某一项抽样必须明确、具体,如授权进行某一项抽样/检测

66、工作、检测工作、签发某范围内的报告、操作某一台设备等。签发某范围内的报告、操作某一台设备等。v2)从事)从事特殊产品检测特殊产品检测活动的实验室,应注意识别相活动的实验室,应注意识别相关法律法规对关法律法规对从业人员资格从业人员资格的规定要求并确保其专的规定要求并确保其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符合这些规定要求,如相关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符合这些规定要求,如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电器产品、无损探伤相关从业人员的法律法规规定电器产品、无损探伤相关从业人员的要求等。要求等。 v5.1.3准则内容准则内容v实验室应确定培训需求,建立并保持人员培训程序和计划。 v实验室人员应经过与其承担的任务相适应的教育、培训

67、,并有相应的技术知识和经验。v具体要求:具体要求:v 1)实验室应建立并保持人员培训程序和计划,确)实验室应建立并保持人员培训程序和计划,确定人员培训需求,并制订人员培训计划,定人员培训需求,并制订人员培训计划,人员培训人员培训的内容应与其所承担的任务相适应。的内容应与其所承担的任务相适应。v2)实验室)实验室应对所做的培训活动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应对所做的培训活动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建议通过对人员能力的监督评价来实施,如建议通过对人员能力的监督评价来实施,如通过能通过能力验证、人员比对、操作观察、实际考核、内力验证、人员比对、操作观察、实际考核、内/外部外部审核等来证明人员的能力,从而验证培训的

68、有效性。审核等来证明人员的能力,从而验证培训的有效性。 v5.1.4准则内容准则内容v使用培训中的人员时,应对其进行适当的监使用培训中的人员时,应对其进行适当的监督。督。 v具体要求:具体要求:v实验室要对培训中的人员进行监督,确保其不对实验室的管理体系、结果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v5.1.5准则内容准则内容v实验室应保存人员的资格、培训、技能和经实验室应保存人员的资格、培训、技能和经历等的档案。历等的档案。 v具体要求:具体要求:v实验室应保存所有人员的资格、实验室应保存所有人员的资格、培训、技能培训、技能和经历和经历等的档案,包括正式人员、合同制人等的档案,包括正式人员、合同制人员、关键支持

69、人员和员、关键支持人员和辅助人员辅助人员等。等。v5.1.6准则内容:准则内容:v实验室技术管理者、授权签字人应具有工程师以上(含工程师)技术职称,熟悉业务,经考核合格。v具体要求:具体要求:v1)实验室技术负责人领导下的不同专业领域)实验室技术负责人领导下的不同专业领域的技术主管、授权签字人的技术职称、工作的技术主管、授权签字人的技术职称、工作经验等应符合要求并考核合格。经验等应符合要求并考核合格。v2)技术主管、授权签字人要有与实验室有可技术主管、授权签字人要有与实验室有可靠、稳定的劳动合同(增加靠、稳定的劳动合同(增加“或人事或人事”)关)关系。系。 v5.1.7准则内容:准则内容:v依

70、法设置和依法授权的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其授权签字人应具有工程师以上(含工程师)技术职称,熟悉业务,在本专业领域从业3年以上。 v具体要求:具体要求:v依法设置和依法授权的实验室,其授权签字依法设置和依法授权的实验室,其授权签字人应在具有工程师(含工程师)技术职称、人应在具有工程师(含工程师)技术职称、熟悉业务的基础上,要求在熟悉业务的基础上,要求在本专业领域从业本专业领域从业3年以上。年以上。 v5.1人员:v评审要点 处理原则1)实验室人员的数量和能力是否满足所从事工作的需要;合同制人员、其他)实验室人员的数量和能力是否满足所从事工作的需要;合同制人员、其他技术人员和关键支持人员是否胜任,其工

71、作是否符合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技术人员和关键支持人员是否胜任,其工作是否符合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要求。2)管理人员是否有基本的管理常识。管理人员是否有基本的管理常识。a、了解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及相关法律法规、了解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及相关法律法规b、了解在实验室管理中的职责与作用。、了解在实验室管理中的职责与作用。3)技术人员是否有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技术人员是否有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a、了解产品标准、主要性能指标、了解产品标准、主要性能指标等;等;b、掌握检验流程。、掌握检验流程。4)查实人员是否为本实验室人员。查实人员是否为本实验室人员。5)实验室是否制定了人员培训程序和计划,有

72、无培训计划实施的培训记录。)实验室是否制定了人员培训程序和计划,有无培训计划实施的培训记录。6)相关人员是否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并在资格确认后持证上岗;)相关人员是否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并在资格确认后持证上岗;上岗授权上岗授权是否明确。是否明确。7)对培训中的人员是否有监督要求并实施了监督。检查实验室人员档案是否)对培训中的人员是否有监督要求并实施了监督。检查实验室人员档案是否符合要求。符合要求。8)实验室技术管理者、授权签字人的资格条件是否符合要求。实验室技术管理者、授权签字人的资格条件是否符合要求。1、在现场试验考核中,如果样品复测、人员比对、仪器、在现场试验考核中,如果样品复测、人员比对

73、、仪器比对的结果数据不合格,或与已知数据明显偏离,应比对的结果数据不合格,或与已知数据明显偏离,应认为该实验室不具备该项检测能力,相应能力不予确认为该实验室不具备该项检测能力,相应能力不予确认。认。 2、检测人员的技术能力达不到准则要求的,不予通过。、检测人员的技术能力达不到准则要求的,不予通过。3、借用检测技术人员,申请资质认定的,不予通过。、借用检测技术人员,申请资质认定的,不予通过。4、申请检测能力没有相应的检测技术人员做支撑的,直、申请检测能力没有相应的检测技术人员做支撑的,直接取消申请的能力,不留做整改项。接取消申请的能力,不留做整改项。5、实验室没有符合准则要求的授权签字人(建议加

74、、实验室没有符合准则要求的授权签字人(建议加“的)的),不予通过。,不予通过。v5.2 设施和环境条件设施和环境条件v5.2.1准则内容准则内容v实验室的检测和校准设施以及环境条件应满足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或标准的要求。 v具体要求:具体要求:v实验室要确保其检测设施和环境满足相关法实验室要确保其检测设施和环境满足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或标准的要求。即要满足律法规、技术规范或标准的要求。即要满足技术规范或标准的要求并要技术规范或标准的要求并要确保实验室的安确保实验室的安全性。全性。v(评审要点)(评审要点) 实验室设施和环境条件是否实验室设施和环境条件是否满足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满足相关法律

75、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要求。范和标准的要求。 v5.2.2准则内容:准则内容:v设施和环境条件对结果的质量有影响时,实验室应监测、控制和记录环境条件,例如生物消毒、灰尘、电磁干扰、辐射、湿度、供电、温度、声级和振动水平等。在非固定场所进行检测时应特别注意环境条件的影响。v具体要求:具体要求:v设施和环境对检测结果有影响时,实验室需设施和环境对检测结果有影响时,实验室需具备具备监测和控制监测和控制环境条件的能力,并维护和环境条件的能力,并维护和保持该能力,同时保持该能力,同时留有环境条件记录。留有环境条件记录。 v(评审要点)(评审要点) 设施和环境条件影响结果时,设施和环境条件影响结果时,实验

76、室是否有监控记录;实验室是否有监控记录;非固非固定场所检测时是否有相应规定。定场所检测时是否有相应规定。 v5.2.3准则内容:准则内容:v实验室应建立并保持安全作业管理程序,确保化学危险品、毒品、有害生物、电离辐射、高温、高电压、撞击、以及水、气、火、电等危及安全的因素和环境得以有效控制,并有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v具体要求:具体要求:v1)实验室应建立和实施安全作业管理程序,实验室应建立和实施安全作业管理程序,对危及对危及安全的因素和环境必须有效控制、确保安全。安全的因素和环境必须有效控制、确保安全。v2)实验室应建立紧急情况下的)实验室应建立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理措施应急处理措施,保证,保证

77、在出现险情和意外时能第一时间做出快速反应,防在出现险情和意外时能第一时间做出快速反应,防止事态扩大,减少损失,并向主管部门和安全管理止事态扩大,减少损失,并向主管部门和安全管理部门报告。部门报告。v(评审要点)(评审要点) 实验室安全作业管理程序是实验室安全作业管理程序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相应的应否符合要求,是否有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急处理措施。v5.2.4准则内容:准则内容:v实验室应建立并保持环境保护程序,具备相应的设施设备,确保检测/校准产生的废气、废液、粉尘、噪声、固废物等的处理符合环境和健康的要求,并有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v具体要求:具体要求:v实验室必须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建立并保持

78、环境保实验室必须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建立并保持环境保护程序,不得因检测而影响环境和健康。护程序,不得因检测而影响环境和健康。要正确配要正确配置相应的设备和设施,确保检测置相应的设备和设施,确保检测/校准过程中产生的校准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液、粉尘、噪声、固体废弃物等得到合理废气、废液、粉尘、噪声、固体废弃物等得到合理的处置。的处置。处置的效果符合环保要求,并做好相应的处置的效果符合环保要求,并做好相应的记录。超出实验室处置范围的,应委托有记录。超出实验室处置范围的,应委托有相关资质相关资质的部门处置。的部门处置。v (评审要点)(评审要点) 实验室环境保护程序是实验室环境保护程序是否符合要求,是

79、否有相否符合要求,是否有相应的处理措施。应的处理措施。v5.2.5准则内容:准则内容:v区域间的工作相互之间有不利影响时,应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v具体要求:具体要求:v实验室所开展的检测工作应合理布局,任何实验室所开展的检测工作应合理布局,任何两相邻区域(活动),在相互之间有不利影两相邻区域(活动),在相互之间有不利影响时应采取有效隔离措施。响时应采取有效隔离措施。v (评审要点)(评审要点) 区域间的工作相互区域间的工作相互之间有不利影响时,之间有不利影响时,是否采取有效的隔是否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离措施。 v5.2.6准则内容:准则内容:v对影响工作质量和涉及安全的区域和设施应有效控制并正

80、确标识。v具体要求:具体要求:v实验室对工作区域应有正确、显著的标识,实验室对工作区域应有正确、显著的标识,并建立并建立相关规定相关规定,防止未经允许的人员进入检测区域。进,防止未经允许的人员进入检测区域。进入检测区域会影响工作质量或涉及安全隐患,当客入检测区域会影响工作质量或涉及安全隐患,当客户(或其代表)要求观察为该客户所进行的检测时,户(或其代表)要求观察为该客户所进行的检测时,应在确保其他客户机密的前提下,允许客户(或其应在确保其他客户机密的前提下,允许客户(或其代表)在指定人员的陪同下合理进入实验室的受控代表)在指定人员的陪同下合理进入实验室的受控区,直接观察为其进行的检测工作。区,

81、直接观察为其进行的检测工作。(评审要点)(评审要点) 对影响工作质量和涉及安全的对影响工作质量和涉及安全的区域和设施是否有效控制并区域和设施是否有效控制并正确标识。正确标识。 v5.2 设施和环境条件设施和环境条件v处理原则:处理原则:v1、安全和环保条件达不到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安全和环保条件达不到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不予通过。的,不予通过。v 2、检测环境达不到检测标准要求的,应直、检测环境达不到检测标准要求的,应直接取消申请能力项目,不留整改项接取消申请能力项目,不留整改项 。v5.3设施和环境条件设施和环境条件v5.3.1准则内容:准则内容:v实验室应按照相关技术规范或者标准,使用适合的

82、方法和程序实施检测和/或校准活动; v实验室应优先选择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v如果缺少指导书可能影响检测和/或校准结果,实验室应制定相应的作业指导书。 v具体要求:具体要求:v方法选择:方法选择:v1)实验室应按照相关技术规范或标准的要求,)实验室应按照相关技术规范或标准的要求,使用使用合理合理的检测的检测/校准方法和程序进行相应的校准方法和程序进行相应的工作,工作,不同的人员、不同的时间所进行的检不同的人员、不同的时间所进行的检测测/校准过程应保持一致。校准过程应保持一致。 v2)检测)检测/校准方法中首先应给出被测样(参数)所校准方法中首先应给出被测样(参数)所要求的量程和允许误差

83、(或不确定度)、所用仪器要求的量程和允许误差(或不确定度)、所用仪器设备的一般说明、检测所依据的标准设备的一般说明、检测所依据的标准/规范等,还应规范等,还应给出验证检测过程适宜性的检测保证技术或不确定给出验证检测过程适宜性的检测保证技术或不确定度的分析等,如没有这样的分析,则应保证测量标度的分析等,如没有这样的分析,则应保证测量标准的扩展不确定度不应超过被检测样品所给允差的准的扩展不确定度不应超过被检测样品所给允差的1/3到到1/10。v3)实验室应根据项目要求,制定相应的检测校准程序,包括抽样程序、样品制备程序、样品贮存和传递程序、检验工作程序、测量不确定度的估算指导性文件、数据分析指南等

84、。v4)实验室应优先选择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实验室应优先选择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作为检测的依据,评审组应以此作为实验室资质准作为检测的依据,评审组应以此作为实验室资质认定现场考核时确定检测项目的依据。认定现场考核时确定检测项目的依据。v5)除委托性检测或具有试验性质的测试项目可以使)除委托性检测或具有试验性质的测试项目可以使用非标方法或委托方提供的方法外,法定检测、评用非标方法或委托方提供的方法外,法定检测、评定性检测和仲裁检测等需要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定性检测和仲裁检测等需要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检测均应选择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据和结果的检测均应选择国家标准、行业标

85、准、地方标准。方标准。当客户提出的方法不合适或已经过期时,实验室应明确通知客户。v6)实验室要根据项目的特点和人员的素质制定相应的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制定应合理、详细、明了。作业指导书可能包括检测/校准方面的方法操作细则、设备使用方面的操作规程、样品处置方面的样品制备及处理等的指导、数据处理方面的修约规则/统计处理/测量不确定度评论及表述等。如实验如实验室人员能力不高、经验受限,或由于设备厂家提供室人员能力不高、经验受限,或由于设备厂家提供的操作手册不够翔实、使用的语言使操作人员无法的操作手册不够翔实、使用的语言使操作人员无法准确的理解等,实验室则必须制定相应的指导书。准确的理解等,实验室则

86、必须制定相应的指导书。v (评审要点)(评审要点) (处理原则)(处理原则) 实验室是否选择使用适合实验室是否选择使用适合的方法,是否制定必要的的方法,是否制定必要的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 检验标准和检测方检验标准和检测方法选用不正确的,法选用不正确的,项目应现场取消或项目应现场取消或综合考评后予以调综合考评后予以调整。整。 v5.3.2准则内容:准则内容:v实验室应确认能否正确使用所选用的新方法。如果方法发生了变化,应重新进行确认。 v实验室应确保使用标准的最新有效版本。v具体要求:具体要求:v新方法的采用:新方法的采用:v1)实验室使用)实验室使用新标准、新方法新标准、新方法实施检测实施

87、检测/校校准,对所用的仪器设备、环境条件、人员技准,对所用的仪器设备、环境条件、人员技术等条件应予以确认,并提供相应的验证证术等条件应予以确认,并提供相应的验证证明,以证明实验室能够正确使用该新标准实明,以证明实验室能够正确使用该新标准实施检测施检测/校准。校准。 v2)要按)要按开展新工作项目的管理程序开展新工作项目的管理程序予以确认:予以确认: a、明确新开展检测、明确新开展检测/校准项目的标准。对于申请国家有检校准项目的标准。对于申请国家有检测测/校准方法标准的项目,应按国家检测校准方法标准的项目,应按国家检测/校准方法操作。校准方法操作。对对于没有国家检测于没有国家检测/校准方法标准的

88、项目,应按实验室自定的校准方法标准的项目,应按实验室自定的检测标准的要求予以确认。检测标准的要求予以确认。 b、编制原始记录表格格式和确定检测报告格式。、编制原始记录表格格式和确定检测报告格式。 c、培训检测、培训检测/校准人员。校准人员。 d、相关检测、相关检测/校准人员负责准备新项目所需的技术资料、校准人员负责准备新项目所需的技术资料、仪器、设备和试剂等。仪器、设备和试剂等。 e、采购部门负责所需物品的采购。、采购部门负责所需物品的采购。 f、新仪器的计量检定,建立仪器档案。、新仪器的计量检定,建立仪器档案。 g、按标准规范、检测、按标准规范、检测/校准细则进行试验并记录,形成检校准细则进

89、行试验并记录,形成检测测/校准报告并审批。同时组织安排比对验证试验,确保开校准报告并审批。同时组织安排比对验证试验,确保开展新项目的可靠性。展新项目的可靠性。 h、对照标准要求评审检测、对照标准要求评审检测/校准工作,证实其结果是否符校准工作,证实其结果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合标准要求。 i、若完全符合要求并经过审批后后,方可确认。、若完全符合要求并经过审批后后,方可确认。 v3)实验室应根据两种不同的情况分别提出对实验室应根据两种不同的情况分别提出对标准变化的处置意见:标准变化的处置意见:va、标准只是代号变更,其检验方法、技术指、标准只是代号变更,其检验方法、技术指标或参数没有变化的,只需将标

90、准名称和代标或参数没有变化的,只需将标准名称和代号用文字说明统一汇总后报省质量技术监督号用文字说明统一汇总后报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办理标准变更手续。局办理标准变更手续。vb、不仅年号发生变化、检验方法、技术指标、不仅年号发生变化、检验方法、技术指标或参数也随之提高,实验室必须新配备相应或参数也随之提高,实验室必须新配备相应的仪器设备才能满足标准要求,属检验性质的仪器设备才能满足标准要求,属检验性质发生变化。实验室应申请扩项评审,接受资发生变化。实验室应申请扩项评审,接受资质认定评审,经评审组现场确认后,由发证质认定评审,经评审组现场确认后,由发证机关发放新的项目附表。机关发放新的项目附表。v5.3

91、.2(评审要点) (处理原则) 实验室是否对选用的新实验室是否对选用的新方法(包括变化的方法)方法(包括变化的方法)进行确认,使用的标准进行确认,使用的标准是否现行有效。是否现行有效。 使用作废标准情况严使用作废标准情况严重的,现场可停止评重的,现场可停止评审,报管理部门安排审,报管理部门安排停业整改后重新组织停业整改后重新组织评审。评审。 v5.3.3准则内容:准则内容:v与实验室工作有关的标准、手册、指导书等都应现行有效并便于工作人员使用。v具体要求:具体要求:v标准的有效版本:实验室应对所由于检测标准的有效版本:实验室应对所由于检测/校准工作校准工作有关的标准、规范、手册、作业指导书等实

92、施受控有关的标准、规范、手册、作业指导书等实施受控管理,并通过有效可靠的渠道,对在用的标准、技管理,并通过有效可靠的渠道,对在用的标准、技术规范和检测方法进行不间断的跟踪,术规范和检测方法进行不间断的跟踪,定期进行清定期进行清理或查新,确保使用标准的现行有效。理或查新,确保使用标准的现行有效。这些标准和这些标准和规范在检测规范在检测/校准现场应迅速获取,方便工作人员使校准现场应迅速获取,方便工作人员使用。用。v (评审要点)评审要点) 与实验室工作有关的标准、手与实验室工作有关的标准、手册、指导书是否现行有效并便册、指导书是否现行有效并便于相关人员使用。于相关人员使用。 v5.3.4准则内容:

93、准则内容:v需要时,实验室可以采用国际标准,但仅限特定委托方的委托检测。v具体要求:具体要求:v国际标准的使用:国际标准的使用: a、允许实验室直接采用国际标准,但该种检测仅限定于特、允许实验室直接采用国际标准,但该种检测仅限定于特定委托方的委托检验(如涉外检测、仲裁检验、司法鉴定和定委托方的委托检验(如涉外检测、仲裁检验、司法鉴定和涉及对科研、生产有重大影响的项目)。涉及对科研、生产有重大影响的项目)。且实验室应具备承且实验室应具备承担该种检验的技术能力。担该种检验的技术能力。 b、实验室承担该类检测服务,需首先对国际标准进行研究,、实验室承担该类检测服务,需首先对国际标准进行研究,将其与资

94、质认定的相关标准进行比较,通过技术专家确认现将其与资质认定的相关标准进行比较,通过技术专家确认现有能力,在资质认定的能力范围能够覆盖该国际标准时,方有能力,在资质认定的能力范围能够覆盖该国际标准时,方可直接采用,并应将技术专家对资质认定依据的标准与该国可直接采用,并应将技术专家对资质认定依据的标准与该国际标准进行比较和确认的意见附后,作为支撑该项检测的合际标准进行比较和确认的意见附后,作为支撑该项检测的合法依据。超出实验室资质认定范围的,需报资质认定部门批法依据。超出实验室资质认定范围的,需报资质认定部门批准或取得临时授权后,方可采用该国际标准出具具有证明作准或取得临时授权后,方可采用该国际标

95、准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结果和数据。用的结果和数据。 c、申请资质认定的国际标准应译成中文。、申请资质认定的国际标准应译成中文。 v5.3.5准则内容:准则内容:v实验室自行制定的非标方法,经确认后,可以作为资质认定项目,但仅限特定委托方的检测。v具体要求:具体要求:v实验室自制的方法标准:实验室自制的方法标准:va、实验室自行制定的非标方法应经过确认,确认的方法是:、实验室自行制定的非标方法应经过确认,确认的方法是:从理论到实践对方法的理解;使用参考标准或标准物质进行从理论到实践对方法的理解;使用参考标准或标准物质进行校准;与不同方法所得结果进行比较;实验室间比对;对影校准;与不同方法所得结果进

96、行比较;实验室间比对;对影响结果的因素作系统性评审;进行结果不确定度评定。确定响结果的因素作系统性评审;进行结果不确定度评定。确定的内容是:预期用途评价所确认的方法得到的值的范围和准的内容是:预期用途评价所确认的方法得到的值的范围和准确度。方法的性能规范包括:结果不确定度、检出限、方法确度。方法的性能规范包括:结果不确定度、检出限、方法的选择性、线性、重复性限的选择性、线性、重复性限/复现性限、稳健度、交互灵敏复现性限、稳健度、交互灵敏度等,方法的确认应对这些特性量加以核查、比对和确定。度等,方法的确认应对这些特性量加以核查、比对和确定。经过验证和确认后,方可依据该方法进行检测,且对客户服经过

97、验证和确认后,方可依据该方法进行检测,且对客户服务所选的方法应通知客户。务所选的方法应通知客户。b、当需使用自行制定的非标方、当需使用自行制定的非标方法时,应与客户协商征得同意,使出具的结果能为委托方接法时,应与客户协商征得同意,使出具的结果能为委托方接受。实验室不应采用不适合客户需要的方法和程序。受。实验室不应采用不适合客户需要的方法和程序。c、使、使用非标方法限定在特定委托方的检测。用非标方法限定在特定委托方的检测。 v5.3.4&5.3.5 评审要点要点 实验室采用的国际标准和实验室采用的国际标准和自行制自行制定的非标方法定的非标方法是否仅限特定委托是否仅限特定委托方的检测,非标方法是否

98、经过确方的检测,非标方法是否经过确认。认。 v5.3.6准则内容:准则内容:v检测和校准方法的偏离须有相关技术单位验证其可靠性或经有关主管部门核准后,由实验室负责人批准和客户接受,并将该方法偏离进行文件规定。v具体要求:具体要求:v方法的偏离:方法的偏离:v1)实验室应建立在例外情况下允许偏离的规定或程)实验室应建立在例外情况下允许偏离的规定或程序,序,对方法的任何偏离必须以不得背离质量方针和对方法的任何偏离必须以不得背离质量方针和目标为前提,目标为前提,且只能在已取得资质认定的能力范围且只能在已取得资质认定的能力范围内进行。内进行。v2)对于产品、限量是否合格的判断依据的偏离,必对于产品、限

99、量是否合格的判断依据的偏离,必须经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对过程方法的简化,应须经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对过程方法的简化,应与客户协商并协议。与客户协商并协议。采用新的过程方法或新的设备,采用新的过程方法或新的设备,应经技术验证后报发证机关核准。应经技术验证后报发证机关核准。v3)偏离均应被文件规定,经客户同意并有实)偏离均应被文件规定,经客户同意并有实验室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实施。偏离仅限验室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实施。偏离仅限于在该偏离已被文件规定,并经技术判断、于在该偏离已被文件规定,并经技术判断、授权和经客户同意的情况下才允许发生。授权和经客户同意的情况下才允许发生。v4)偏离偏离“须有相关技

100、术单位验证其可靠性或须有相关技术单位验证其可靠性或经有关主管部门核准后经有关主管部门核准后”实施,不允许任何实施,不允许任何随意的偏离行为随意的偏离行为,实验室对于方法的偏离,实验室对于方法的偏离,应按程序上报核准。实施时应做好技术记录,应按程序上报核准。实施时应做好技术记录,并进行后续跟踪加以验证。并进行后续跟踪加以验证。v(评审要点)(评审要点) 实验室对检测实验室对检测/校准方法的偏校准方法的偏离是否有相关技术单位的验离是否有相关技术单位的验证、有关主管部门的核准、证、有关主管部门的核准、实验室负责人的批准、客户实验室负责人的批准、客户接受,是否将偏离方法形成接受,是否将偏离方法形成文件

101、。文件。 v5.3.7准则内容:准则内容:v实验室应有适当的计算和数据转换及处理规定,并有效实施。 v当利用计算机或自动设备对检测或校准数据进行采集、处理、记录、报告、存储或检索时,实验室应建立并实施数据保护的程序。该程序应包括(但不限于):数据输入或采集、数据存储、数据转移和数据处理的完整性和保密性。v具体要求:具体要求:v数据处理:数据处理:v1)实验室应对检测)实验室应对检测/校准活动中的计算处理校准活动中的计算处理和数据转换做出措施规定,以确保检测和数据转换做出措施规定,以确保检测/校准校准获得的数据得到正确的计算和转换。获得的数据得到正确的计算和转换。 v2)当实验室使用)当实验室使

102、用计算机或自动化设备计算机或自动化设备对检测数据进对检测数据进行采集、处理、记录、报告、存储或检索时,行采集、处理、记录、报告、存储或检索时,实验实验室应对出具的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室应对出具的数据进行质量控制,以保证数据的完,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保密性,需建立并实施数据保护程序,其内整性和保密性,需建立并实施数据保护程序,其内容包括:使用者开发的容包括:使用者开发的软件软件应被制成足够详细的文应被制成足够详细的文件,件,并加以验证;要逐步开展对计算机软件的测评,并加以验证;要逐步开展对计算机软件的测评,以确保软件的功能和安全性;计算机操作人员应实以确保软件的功能和安全性;计算机操作人员应实行专职

103、制,未经批准不得交叉使用;计算机硬盘应行专职制,未经批准不得交叉使用;计算机硬盘应有备份,并建立定期刻录或拷贝制度;软盘、光盘、有备份,并建立定期刻录或拷贝制度;软盘、光盘、U盘应由专人妥善保管,禁止非授权人接触,防止盘应由专人妥善保管,禁止非授权人接触,防止结果被修改;结果被修改;软件应有不同等级的密码保护:当很软件应有不同等级的密码保护:当很多用户同时访问同一个数据库时,系统应有几层不多用户同时访问同一个数据库时,系统应有几层不同级别的访问权,以确定对每个用户的开放性。要同级别的访问权,以确定对每个用户的开放性。要经常对计算机或自动化设备进行维护,确保其功能经常对计算机或自动化设备进行维护

104、,确保其功能正常,正常,并提供必需的环境和运行条件,防止病毒感并提供必需的环境和运行条件,防止病毒感染。染。评审要点:评审要点:实验室是否建立并实施计算和数据转换实验室是否建立并实施计算和数据转换及处理的规定,是否建立并实施数据及处理的规定,是否建立并实施数据保护程序。保护程序。 v5.4设备和标准物质设备和标准物质 v5.4.1准则内容:准则内容:v实验室应配备正确进行检测和/或校准(包括抽样、样品制备、数据处理与分析)所需的抽样、测量和检测设备(包括软件)及标准物质。v对所有仪器设备进行正常维护。v具体要求:具体要求:v1)实验室应正确配备检测)实验室应正确配备检测/校准所需要的仪器设备,

105、校准所需要的仪器设备,包括抽样工具、包括抽样工具、样品制备样品制备和数据处理需用的仪器设和数据处理需用的仪器设备和相关软件。所用仪器设备的技术指标和功能应备和相关软件。所用仪器设备的技术指标和功能应满足要求,量程应与被测参数的技术指标相适应。满足要求,量程应与被测参数的技术指标相适应。v2)实验室应对所有仪器设备进行正常维护,建立维)实验室应对所有仪器设备进行正常维护,建立维护保养程序,明确维护仪器项目和保养周期,护保养程序,明确维护仪器项目和保养周期,定期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并做好相应的记录。进行维护保养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v(评审要点)(评审要点) (处理原则)(处理原则) 实验室是否配备了正

106、确实验室是否配备了正确进行检测进行检测/校准所需的全校准所需的全部设备及软件、标准物质;部设备及软件、标准物质;所有仪器设备是否正常维所有仪器设备是否正常维护。护。 没有配备正确进行检没有配备正确进行检测测/校准所需的全部设校准所需的全部设备及软件,相关的检备及软件,相关的检验能力应现场取消。验能力应现场取消。 v5.4.2准则内容:准则内容:v如果仪器设备有过载或错误操作、或显示的结果可疑、或通过其他方式表明有缺陷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加以明显标识,如可能应将其储存在规定的地方直至修复; v修复的仪器设备必须经检定、校准等方式证明其功能指标已恢复;v实验室应检查这种缺陷对过去进行的检测和/或

107、校准所造成的影响。v具体要求:具体要求:v1)检测检测/校准过程中仪器设备出现过载或操作不当等校准过程中仪器设备出现过载或操作不当等错误,或已显示出缺陷、超出规定限度,应立即停错误,或已显示出缺陷、超出规定限度,应立即停止使用该仪器设备,并加贴停用标识。止使用该仪器设备,并加贴停用标识。修复后的设修复后的设备必须进行检定、校准等方式证明功能指标已恢复备必须进行检定、校准等方式证明功能指标已恢复方可投入使用。方可投入使用。v2)实验室应对这些缺陷或偏离规定的极限对过去进实验室应对这些缺陷或偏离规定的极限对过去进行的检测行的检测/校准造成的影响进行追溯,发现不合格,校准造成的影响进行追溯,发现不合

108、格,应按应按“不符合工作的控制程序不符合工作的控制程序”进行处置,进行处置,必要时必要时需通知客户,以确保检测需通知客户,以确保检测/校准工作的质量和为客户校准工作的质量和为客户提供可信任的数据。提供可信任的数据。v(评审要点)(评审要点) (处理原则)(处理原则) 仪器设备出现缺陷时,是否立仪器设备出现缺陷时,是否立即停用并明显标识;修复的仪即停用并明显标识;修复的仪器设备是否经检定、校准等方器设备是否经检定、校准等方式证明其功能指标已恢复;实式证明其功能指标已恢复;实验室是否检查这种缺陷对过去验室是否检查这种缺陷对过去的检测的检测/校准工作的影响。校准工作的影响。 仪器设备未按规定进仪器设

109、备未按规定进行检定,情况严重的,行检定,情况严重的,现场停止评审,安排现场停止评审,安排整改后重新组织评审。整改后重新组织评审。 v5.4.3准则内容:准则内容:v如果要使用实验室永久控制范围以外的仪器设备(租用、借用、使用客户的设备),限于某些使用频次低、价格昂贵或特定的检测设施设备,且应保证符合本准则的相关要求。v具体要求:具体要求:v实验室使用本实验室永久控制范围以外的仪实验室使用本实验室永久控制范围以外的仪器设备,器设备,必须限定于使用频次低、价格昂贵必须限定于使用频次低、价格昂贵或特殊的检测设备。或特殊的检测设备。该仪器设备的性能和技该仪器设备的性能和技术指标应符合被检参数的要求且经

110、检定或校术指标应符合被检参数的要求且经检定或校准合格。实验室使用该类设备所做的项目应准合格。实验室使用该类设备所做的项目应在其结果或报告中予以注明。在其结果或报告中予以注明。v(评审要点)(评审要点) 实验室使用的永久控制范围实验室使用的永久控制范围以外的仪器设备是否仅限于以外的仪器设备是否仅限于使用频次低、价格昂贵或特使用频次低、价格昂贵或特定的检测设施设备,是否符定的检测设施设备,是否符合本准则的相关要求。合本准则的相关要求。v5.4.4准则内容:准则内容:v设备应由经过授权的人员操作。 v设备使用和维护的有关技术资料应便于有关人员取用。v具体要求:具体要求:v1)实验室应明确规定检测)实

111、验室应明确规定检测/校准人员的岗位职责、校准人员的岗位职责、工作范围和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工作范围和所使用的仪器设备。v2)重要的、关键的仪器设备、操作技术复杂的大型重要的、关键的仪器设备、操作技术复杂的大型仪器设备,应专门指定(以授权的方式体现)操作仪器设备,应专门指定(以授权的方式体现)操作人员,操作者应经过培训考核,持证上岗。人员,操作者应经过培训考核,持证上岗。v3)有关设备使用和维护的作业指导书应现行有效,)有关设备使用和维护的作业指导书应现行有效,并便于有关人员取用。实验室应保证仪器设备处于并便于有关人员取用。实验室应保证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良好的工作状态。 v(评审要点)(

112、评审要点) 所有所有设备是否均由授权人员设备是否均由授权人员操作,设备使用和维护的有操作,设备使用和维护的有关技术资料是否便于有关人关技术资料是否便于有关人员取用。员取用。 v5.4.5准则内容:准则内容:v实验室应保存对检测和/或校准具有重要影响的设备及其软件的档案。该档案至少应包括:a) 设备及其软件的名称;b) 制造商名称、型式标识、系列号或其他唯一性标识;c) 对设备符合规范的核查记录(如果适用);d) 当前的位置(如果适用);e) 制造商的说明书(如果有),或指明其地点;f) 所有检定/校准报告或证书;g) 设备接收/启用日期和验收记录;h) 设备使用和维护记录(适当时);i) 设备

113、的任何损坏、故障、改装或修理记录。v具体要求:具体要求:v对检测对检测/校准有重要影响的仪器设备和主要的仪器设校准有重要影响的仪器设备和主要的仪器设备,实验室应一台一档的方式建立仪器设备档案。备,实验室应一台一档的方式建立仪器设备档案。档案中应包含仪器设备的基本信息,实施动态管理,档案中应包含仪器设备的基本信息,实施动态管理,及时补充相关信息和资料内容。同类的多只小型计及时补充相关信息和资料内容。同类的多只小型计量器具可建立一个档案,集中存放相关材料。量器具可建立一个档案,集中存放相关材料。v(评审要点) 实验室是否保存对检测实验室是否保存对检测/校准校准有重要影响的设备及其软件的有重要影响的

114、设备及其软件的档案,档案内容是否符合要求。档案,档案内容是否符合要求。 v5.4.6准则内容:准则内容:v所有仪器设备(包括标准物质)都应有明显的标识来表明其状态。 v具体要求:具体要求:v所有仪器设备及其软件、标准物质均应有明所有仪器设备及其软件、标准物质均应有明显的显的标识标识来表明其状态。状态表示应包括检来表明其状态。状态表示应包括检定定/校准日期、有效期、检定校准日期、有效期、检定/校准单位、设校准单位、设备编号、使用人等。备编号、使用人等。v (评审要点) 所有仪器设备和所有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是否均有标准物质是否均有明显的状态标识。明显的状态标识。v5.4.7准则内容:准则内容:v若

115、设备脱离了实验室的直接控制,实验室应确保该设备返回后,在使用前对其功能和校准状态进行检查并能显示满意结果。 v具体要求:具体要求:v对于脱离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当该类仪器设对于脱离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当该类仪器设备返回后,实验室须对其进行功能和校准状备返回后,实验室须对其进行功能和校准状态检查并显示满意的结果方可恢复使用。态检查并显示满意的结果方可恢复使用。 v(评审要点) 脱离实验室直接控制的设脱离实验室直接控制的设备,返回后、恢复使用前,备,返回后、恢复使用前,实验室是否对其功能和校实验室是否对其功能和校准状态进行检查并显示满准状态进行检查并显示满意结果。意结果。 v5.4.8准则内容:准则内

116、容:v当需要利用期间核查以保持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时,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 v具体要求:具体要求:v1)对性能不够稳定、使用频繁、工作环境恶劣或批)对性能不够稳定、使用频繁、工作环境恶劣或批量样品检验需要的主要设备要进行期间核查。量样品检验需要的主要设备要进行期间核查。v2)期间核查后,应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对经分)期间核查后,应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对经分析发现仪器设备已经出现较大偏离,可能导致检测析发现仪器设备已经出现较大偏离,可能导致检测结果不可靠时,应按相关规定处理,直到经证实的结果不可靠时,应按相关规定处理,直到经证实的结果满意时方可投入使用。结果满意时方可投入使用。v3)实验室

117、应编制期间核查工作管理程序,确定核查)实验室应编制期间核查工作管理程序,确定核查设备清单、核查方法、核查计划,并遵照其要求实设备清单、核查方法、核查计划,并遵照其要求实施。施。v (评审要点)(评审要点) 需要时,是否建需要时,是否建立设备期间核查立设备期间核查程序并执行。程序并执行。 v5.4.9准则内容:准则内容:v当校准产生了一组修正因子时,实验室应确保其得到正确应用。 v具体要求:具体要求:v当仪器设备经校准给出一组修正因子时,实当仪器设备经校准给出一组修正因子时,实验室应制定程序,验室应制定程序,确保有关数据得到及时修确保有关数据得到及时修正,计算机软件也应得到更新。正,计算机软件也

118、应得到更新。 v (评审要点) 校准产生修正因子校准产生修正因子时,实验室是否正确时,实验室是否正确使用。使用。 v5.4.10准则内容:准则内容:v未经定型的专用检测仪器设备需提供相关技术单位的验证证明。 v具体要求:具体要求:v实验室使用未经定型的专用检测仪器,需提实验室使用未经定型的专用检测仪器,需提供技术机构对该设备的验证证明。对未经定供技术机构对该设备的验证证明。对未经定型的专用仪器设备,在资质认定时,型的专用仪器设备,在资质认定时,应检查应检查该仪器设备是否经具备资格的检定或校准部该仪器设备是否经具备资格的检定或校准部门验证其可靠性,门验证其可靠性,经验证符合要求的,方可经验证符合

119、要求的,方可作为实验室的能力加以认定。作为实验室的能力加以认定。v (评审要点) 未经定型的专用检测仪器设未经定型的专用检测仪器设备是否有相关技术单位的备是否有相关技术单位的验验证证明。证证明。 v5.5量值溯源量值溯源 v5.5.1准则内容:准则内容:v实验室应确保其相关检测和/或校准结果能够溯源至国家基标准。 v实验室应制定和实施仪器设备的校准和/或检定(验证)、确认的总体要求。 v对于设备校准,应绘制能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的量值传递方框图(适用时),以确保在用的测量仪器设备量值符合计量法制规定。v具体要求:具体要求:v1)实验室应制定量值溯源总体要求,应绘制)实验室应制定量值溯源总体要求,

120、应绘制溯源到国家基准的量值传递框图,确保实验溯源到国家基准的量值传递框图,确保实验室量值传递符合计量法制规定。室量值传递符合计量法制规定。 v2)实验室应制定和实施量值溯源程序,规定本实验)实验室应制定和实施量值溯源程序,规定本实验室的量值溯源方法。室的量值溯源方法。va、属于国家强制检定目录内的工作计量器具,应依、属于国家强制检定目录内的工作计量器具,应依法送检。其他可以溯源的计量器具,由实验室自行法送检。其他可以溯源的计量器具,由实验室自行寻求校准机构。寻求校准机构。vb、仪器设备的检定、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确认的总体要求,需对校准、确认的总体要求,需对每一类、每一台仪器设备通过何种方式

121、实施溯源作每一类、每一台仪器设备通过何种方式实施溯源作出具体的规定。出具体的规定。不需要检定、校准的仪器设备应进不需要检定、校准的仪器设备应进行功能和性能的验证。行功能和性能的验证。vc、自校准或开展校准服务的溯源项目,实验室应对、自校准或开展校准服务的溯源项目,实验室应对设备的校准绘制量值溯源系统图,以确保量值能溯设备的校准绘制量值溯源系统图,以确保量值能溯源到国家基准。溯源中的各级校准实验室应能证明源到国家基准。溯源中的各级校准实验室应能证明自己的资格、测量能力和溯源性,所出具的校准证自己的资格、测量能力和溯源性,所出具的校准证书应给出测量不确定度,以检查是否满足溯源等级书应给出测量不确定

122、度,以检查是否满足溯源等级图的要求。图的要求。v(评审要点)(评审要点) 实验室是否制定并实施仪器设备校实验室是否制定并实施仪器设备校准、检定、验证、确认的总体要求;准、检定、验证、确认的总体要求; 是否确保结果能溯源至国家基标准;是否确保结果能溯源至国家基标准; 设备校准时,是否可确保在用的测设备校准时,是否可确保在用的测量仪器设备的量值符合计量法制规量仪器设备的量值符合计量法制规定。定。v5.5.2准则内容:准则内容:v检测结果不能溯源到国家基标准的,实验室应提供设备比对、能力验证结果的满意证据。 v具体要求:具体要求:v对于未建立计量基准的量值,此类检验结果对于未建立计量基准的量值,此类

123、检验结果应通过设备比对、参加能力验证并且获得满应通过设备比对、参加能力验证并且获得满意结果来提供溯源的证据。意结果来提供溯源的证据。 v评审要点:评审要点:v检测结果不能溯源至国家基标准的,实验室检测结果不能溯源至国家基标准的,实验室是否能提供设备比对、能力验证结果的满意是否能提供设备比对、能力验证结果的满意证据。证据。 v5.5.3准则内容:准则内容:v实验室应制定设备检定/校准的计划。 v在使用对检测、校准的准确性产生影响的测量、检测设备之前,应按照国家相关技术规范或者标准进行检定/校准,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v具体要求:具体要求:v对于可能影响检测对于可能影响检测/校准结果准确性的仪器设备

124、,实校准结果准确性的仪器设备,实验室应制定检定验室应制定检定/校准计划,并在这些仪器设备使用校准计划,并在这些仪器设备使用前对其进行检定前对其进行检定/校准,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校准,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va、实验室应根据仪器设备的工作周期要求,制定仪、实验室应根据仪器设备的工作周期要求,制定仪器设备的周检器设备的周检/校准计划,校准计划,计划应经批准,按时间要计划应经批准,按时间要求实施。求实施。vb、暂时封存不用的仪器设备应办理暂停手续,经暂时封存不用的仪器设备应办理暂停手续,经批准,批准书存入该仪器档案;加贴停用标识,避批准,批准书存入该仪器档案;加贴停用标识,避免误用;免误用;按期维护

125、保养,做好相应记录;一按期维护保养,做好相应记录;一旦需要,旦需要,需按要求检定或校准后,方可启用该仪器设备。需按要求检定或校准后,方可启用该仪器设备。v (评审要点)(评审要点) (处理原则)(处理原则) 实验室是否制定设备检定实验室是否制定设备检定/校校准计划;是否在设备使用前进准计划;是否在设备使用前进行检定行检定/校准。校准。 主要设备仪器没按法主要设备仪器没按法定要求进行检定的,定要求进行检定的,停止现场评审,报管停止现场评审,报管理部门安排整改后重理部门安排整改后重新评审。新评审。 v5.5.4准则内容:准则内容:v实验室应有参考标准的检定/校准计划。 v参考标准在任何调整之前和之

126、后均应校准。 v实验室持有的测量参考标准应仅用于校准而不用于其他目的,除非能证明作为参考标准的性能不会失效。v具体要求:具体要求:v实验室应制定对其参考标准的校准计划和程实验室应制定对其参考标准的校准计划和程序。序。实验室内部建立了最高标准器,则该参实验室内部建立了最高标准器,则该参考标准一般只能用于检定或校准考标准一般只能用于检定或校准,不得将其,不得将其作为工作计量器具使用,不应将其用于通用作为工作计量器具使用,不应将其用于通用检测,检测,中间应由工作计量器具作为缓冲中间应由工作计量器具作为缓冲,除,除非能证明作为参考标准的性能不会失效。非能证明作为参考标准的性能不会失效。v(评审要点)(

127、评审要点) 实验室是否制定参考标准的检定实验室是否制定参考标准的检定/校校准计划准计划;是否在参考标准进行任何;是否在参考标准进行任何调整之前和之后均进行检定调整之前和之后均进行检定/校准;校准;测量参考标准是否仅用于校准,若测量参考标准是否仅用于校准,若用于其他目的的是否可证明不影响用于其他目的的是否可证明不影响参考标准的性能。参考标准的性能。 v5.5.5准则内容:准则内容:v可能时,实验室应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参考物质)。没有有证标准物质(参考物质)时,实验室应确保量值的准确性。v具体要求:具体要求:v实验室应尽可能使用有证标准物质。若没有实验室应尽可能使用有证标准物质。若没有有证标准物质

128、可用时,实验室应通过比对试有证标准物质可用时,实验室应通过比对试验、能力验证等方式证明量值的准确和溯源。验、能力验证等方式证明量值的准确和溯源。当校准不能严格按国际单位制进行时,实验当校准不能严格按国际单位制进行时,实验室应使用有资格的供应者提供的有证标准物室应使用有资格的供应者提供的有证标准物质来给出可靠的物理或化学特性。质来给出可靠的物理或化学特性。 v(评审要点)(评审要点) 实验室是否使用有证标实验室是否使用有证标准物质;没有有证标准准物质;没有有证标准物质时,可否确保量值物质时,可否确保量值准确。准确。v5.5.6准则内容:准则内容:v实验室应根据规定的程序对参考标准和标准物质(参考

129、物质)进行期间核查,以保持其校准状态的置信度。v具体要求:具体要求:v实验室应建立期间核查程序,实验室应建立期间核查程序,对参考标准和对参考标准和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频次、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频次、方式、结果记录方式、结果记录等进行严格的管理,确保其校准状态的置信等进行严格的管理,确保其校准状态的置信度。度。 v评审要点:评审要点:v实验室是否制定并实施参考标准和标准物质实验室是否制定并实施参考标准和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程序。的期间核查程序。 v5.5.7准则内容:准则内容:v实验室应有程序来安全处置、运输、存储和使用参考标准和标准物质(参考物质),以防止污染或损坏,确保其完整性。v具体要求:具体要

130、求:v实验室应建立相关的程序文件,详细描述参实验室应建立相关的程序文件,详细描述参考标准和标准物质的安全处置、运输、存储、考标准和标准物质的安全处置、运输、存储、使用等规定,防止污染和损坏。使用等规定,防止污染和损坏。v评审要点:评审要点:v实验室是否制定并实施参考标准和标准物质实验室是否制定并实施参考标准和标准物质的安全处置、运输、存储、使用的管理程序。的安全处置、运输、存储、使用的管理程序。 v5.6抽样和抽样和样品处置样品处置 v5.6.1准则内容:准则内容:v实验室应有用于检测和/或校准样品的抽取、运输、接收、处置、保护、存储、保留和/或清理的程序,确保检测和/或校准样品的完整性。v具

131、体要求:具体要求:v实验室应建立抽样及抽样后的运输、处置、保护、实验室应建立抽样及抽样后的运输、处置、保护、存储、保留和清理的程序,以保证样品的完整性。存储、保留和清理的程序,以保证样品的完整性。v评审要点:评审要点:v实验室是否建立样品的抽取和处置管理程序;当实实验室是否建立样品的抽取和处置管理程序;当实验室有抽样要求时,检查有无抽样计划和程序,验室有抽样要求时,检查有无抽样计划和程序,抽抽样过程是否得到控制,能否确保抽样的代表性。样过程是否得到控制,能否确保抽样的代表性。 v5.6.2准则内容:准则内容:v实验室应按照相关技术规范或者标准实施样品的抽取、制备、传送、贮存、处置等。 v没有相

132、关的技术规范或者标准的,实验室应根据适当的统计方法制定抽样计划。 v抽样过程应注意需要控制的因素,以确保检测和/或校准结果的有效性。v具体要求:具体要求:v实验室必须按照相关技术规范或标准制定严格的抽实验室必须按照相关技术规范或标准制定严格的抽样方法和程序。没有相关技术规范或标准的,实验样方法和程序。没有相关技术规范或标准的,实验室应根据统计方法制定抽样计划,即以简单随机抽室应根据统计方法制定抽样计划,即以简单随机抽样为前提。样为前提。要求在抽样地点能得到这些计划与程序。要求在抽样地点能得到这些计划与程序。抽样必须有代表性,抽样必须有代表性,抽样过程中要对有关因素进行抽样过程中要对有关因素进行

133、控制控制,以确保检测结果的有效。,以确保检测结果的有效。实验室应编制样品实验室应编制样品制备的方法制备的方法,明确样品制备的目的与用途,列出样,明确样品制备的目的与用途,列出样品制备后应达到的计量学指标。样品制备还应考虑品制备后应达到的计量学指标。样品制备还应考虑样品的安装与架设,样品的制作与分样,进入检测样品的安装与架设,样品的制作与分样,进入检测前的相关准备。前的相关准备。 v(评审要点)(评审要点) 实验室是否按照相关技术规范或标实验室是否按照相关技术规范或标准实施样品的抽取和处置;没有相准实施样品的抽取和处置;没有相关技术规范或标准时,实验室是否关技术规范或标准时,实验室是否根据适当的

134、统计方法制定抽样计划,根据适当的统计方法制定抽样计划,并并注意抽样过程中需要控制的因素。注意抽样过程中需要控制的因素。 v5.6.3准则内容:准则内容:v实验室抽样记录应包括所用的抽样计划、抽样人、环境条件、必要时有抽样位置的图示或其他等效方法,如可能,还应包括抽样计划所依据的统计方法。v具体要求:具体要求:v当当抽样作为检测的一部分时,实验室应规定抽样作为检测的一部分时,实验室应规定对抽样的详细要求对抽样的详细要求,记录内容应清晰、明确、,记录内容应清晰、明确、具体。记录应包括所用的抽样程序、抽样工具体。记录应包括所用的抽样程序、抽样工具、抽样人的识别具、抽样人的识别(被抽单位的在场人员应(

135、被抽单位的在场人员应确认和签字)、如样品对环境条件有要求也确认和签字)、如样品对环境条件有要求也应做好抽样环境的记录应做好抽样环境的记录,封样的部位、数量、,封样的部位、数量、方法也应作出规定。方法也应作出规定。 v(评审要点)(评审要点) 实验室是否保存抽样记录,实验室是否保存抽样记录,该记该记录是否包括所用的抽样计划、抽录是否包括所用的抽样计划、抽样人、环境条件、必要时的抽样样人、环境条件、必要时的抽样位置图示。位置图示。可能时包括抽样计划可能时包括抽样计划所依据的统计方法。所依据的统计方法。 v5.6.4准则内容:准则内容:v实验室应详细记录客户对抽样计划的偏离、添加或删节的要求,并告知

136、相关人员。 v具体要求:具体要求:v当客户要求对已有文件规定的抽样程序进行添加、当客户要求对已有文件规定的抽样程序进行添加、删除或有所偏离时,实验室应当审视这种偏离可能删除或有所偏离时,实验室应当审视这种偏离可能带来的风险。要对偏离进行评估,并上报技术负责带来的风险。要对偏离进行评估,并上报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实施偏离。上述环节必须做好详细记人批准后方可实施偏离。上述环节必须做好详细记录,并录,并及时告知相关人员。及时告知相关人员。涉及抽样的,要详细记涉及抽样的,要详细记录相关的抽样资料。录相关的抽样资料。 v评审要点:评审要点:v实验室是否详细记录客户对抽样计划的偏离、添加实验室是否详细记录

137、客户对抽样计划的偏离、添加或删节的要求,并告知相关人员。或删节的要求,并告知相关人员。 v5.6.5准则内容:准则内容:v实验室应记录接收检测或校准样品的状态,包括与正常(或规定)条件的偏离。v具体要求:具体要求:v实验室对样品的接收应有专人负责检查、登记。属实验室对样品的接收应有专人负责检查、登记。属于委托检验,与客户办理委托手续,填写委托单,于委托检验,与客户办理委托手续,填写委托单,如客户有特殊要求,应报请技术负责人进行合同评如客户有特殊要求,应报请技术负责人进行合同评审。审。应检查样品的安全警示、外貌特征、数量、附应检查样品的安全警示、外貌特征、数量、附件、要求(贮存条件、处置要求、维

138、护要求、检验件、要求(贮存条件、处置要求、维护要求、检验说明、保密及是否退样等)。对于抽样检验,要检说明、保密及是否退样等)。对于抽样检验,要检查样品是否符合抽样单的记录,封样部位是否完好,查样品是否符合抽样单的记录,封样部位是否完好,是否与标准状态有所偏离,并应做好详细记录。样是否与标准状态有所偏离,并应做好详细记录。样品有包装的,必须打开包装检查。样品出现与正常品有包装的,必须打开包装检查。样品出现与正常(或规定)条件的偏离时,要全面真实予以记录。(或规定)条件的偏离时,要全面真实予以记录。 v(评审要点)(评审要点) 实验室是否记录接收样品的实验室是否记录接收样品的状态,包括与正常(或规

139、定)状态,包括与正常(或规定)条件的偏离。条件的偏离。 v5.6.6准则内容:准则内容:v实验室应具有检测和/或校准样品的标识系统,避免样品或记录中的混淆。v具体要求:具体要求:v实验室要建立样品的唯一性标识系统。实验室要建立样品的唯一性标识系统。样品样品的标识应包括物类标识、状态标识。对于同的标识应包括物类标识、状态标识。对于同批样品,该批样品应有同一编号,并对个体批样品,该批样品应有同一编号,并对个体再细分编序号;如样品有附件,则附件与主再细分编序号;如样品有附件,则附件与主体必须采用同一编号,并注明每一附件序号。体必须采用同一编号,并注明每一附件序号。样品需在实验室外传递时也应做好唯一性

140、标样品需在实验室外传递时也应做好唯一性标识。识。 v评审要点:评审要点:v实验室是否建立样品的标识系统,该系统是实验室是否建立样品的标识系统,该系统是否可避免样品或在记录提及时的混淆。否可避免样品或在记录提及时的混淆。 v5.6.7准则内容:准则内容:v实验室应有适当的设备设施贮存、处理样品,确保样品不受损坏。 v实验室应保持样品的流转记录。 v具体要求:具体要求:v1)实验室应有适当的设施条件,确保样品在储存、)实验室应有适当的设施条件,确保样品在储存、搬运、准备和检测中不发生变质或损坏,不影响检搬运、准备和检测中不发生变质或损坏,不影响检测结果的完整性。储存环境条件要与样品要求相符,测结果

141、的完整性。储存环境条件要与样品要求相符,并应做好记录。当样品及其部件需妥善保存时,实并应做好记录。当样品及其部件需妥善保存时,实验室应有贮存和安全的措施,保持样品及其部件的验室应有贮存和安全的措施,保持样品及其部件的状态完好。样品应规定保存期限。对仲裁检验,样状态完好。样品应规定保存期限。对仲裁检验,样品需留样,以备在客户有争议时复测。对价值昂贵品需留样,以备在客户有争议时复测。对价值昂贵的样品,需保险、防盗,并的样品,需保险、防盗,并在程序中有相应的防护在程序中有相应的防护规定。规定。样品可调部位上应贴封印。样品可调部位上应贴封印。v2)实验室应保持样品在实验室中的整个周期内的流)实验室应保

142、持样品在实验室中的整个周期内的流转记录。转记录。v (评审要点)(评审要点) 实验室是否有适当的设备设施贮藏、处实验室是否有适当的设备设施贮藏、处理;实验室是否保持样品的流转记录。理;实验室是否保持样品的流转记录。a、检查实验室的样品标识系统是否合理、检查实验室的样品标识系统是否合理、完善,能否保证样品在实验室的自始、完善,能否保证样品在实验室的自始至终不发生任何混淆。至终不发生任何混淆。 b、样品的接受(包括抽样的接受)是否样品的接受(包括抽样的接受)是否有详细的记录,内容是否齐全,是否建有详细的记录,内容是否齐全,是否建立样品登记台帐。立样品登记台帐。 c、检查样品管理制度是否完整,对样品

143、、检查样品管理制度是否完整,对样品的流转、贮存、保存及留样是否有明确的流转、贮存、保存及留样是否有明确规定,规定,重点检查样品库的管理要求。重点检查样品库的管理要求。 v5.6抽样和样品处置抽样和样品处置v处理原则:处理原则:v实验室对样品的完整性、唯一性、代表性、实验室对样品的完整性、唯一性、代表性、存储的可靠性无法保证的,不予通过。存储的可靠性无法保证的,不予通过。 v5.7结果质量控制结果质量控制 v5.7.1准则内容:准则内容:v实验室应有质量控制程序和质量控制计划以监控检测和校准结果的有效性,可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a) 定期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参考物质)进行监控和/或使用次级标准

144、物质(参考物质)开展内部质量控制;b) 参加实验室间的比对或能力验证;c) 使用相同或不同方法进行重复检测或校准;d) 对存留样品进行再检测或再校准;e) 分析一个样品不同特性结果的相关性。v具体要求:具体要求:v1)实验室)实验室应有质量控制程序和质量控制计划,需监控检测应有质量控制程序和质量控制计划,需监控检测/校准的全过程。校准的全过程。v2)实验室应经常利用内部手段,如盲样检测、留样检测、)实验室应经常利用内部手段,如盲样检测、留样检测、人员比对、方法比对等验证检测工作的可靠性;要借助外部人员比对、方法比对等验证检测工作的可靠性;要借助外部力量,如实验室间比对和参加能力验证等验证检测能

145、力。力量,如实验室间比对和参加能力验证等验证检测能力。在在标准变更、人员交替、设备变化和检测质量波动的情况下,标准变更、人员交替、设备变化和检测质量波动的情况下,应加强技术校核工作。应加强技术校核工作。v3)如果实验室没有技术校核计划、不能提供技术校核证据,)如果实验室没有技术校核计划、不能提供技术校核证据,则视为该实验室检测过程失控。则视为该实验室检测过程失控。v4)准则规定的方法,只要实验室能够适用,必须加以采用。)准则规定的方法,只要实验室能够适用,必须加以采用。v(评审要点)(评审要点) (处理原则)(处理原则) 实验室是否建立质量控制实验室是否建立质量控制程序和质量控制计划;程序和质

146、量控制计划;采采取了哪些质控措施,并对取了哪些质控措施,并对其定期评审。其定期评审。 没有相应的质量控没有相应的质量控制程序,并能有效制程序,并能有效保证检测质量的,保证检测质量的,不予通过。不予通过。 v5.7.2准则内容:准则内容:v实验室应分析质量控制的数据,当发现质量控制数据将要超出预先确定的判断依据时,应采取有计划的措施来纠正出现的问题,并防止报告错误的结果。 v具体要求:具体要求:v1)实验室应记录并分析质量控制的结果数据,记录)实验室应记录并分析质量控制的结果数据,记录方式应便于发现其发展趋势。方式应便于发现其发展趋势。v2)实验室应制定质量控制结果是否可接受的判断依)实验室应制

147、定质量控制结果是否可接受的判断依据,据,即对每项质量控制结果,在可接受限以内则判即对每项质量控制结果,在可接受限以内则判断为符合要求、可以接受,在可接受限以外则判断断为符合要求、可以接受,在可接受限以外则判断为不符合要求、不可接受;为不符合要求、不可接受;对所有被判断为不可接对所有被判断为不可接受的质量控制结果,实验室应查找原因并采取有计受的质量控制结果,实验室应查找原因并采取有计划的纠正措施,消除造成不可接受结果的影响因素。划的纠正措施,消除造成不可接受结果的影响因素。v3)实验室应重视运用统计技术进行质量控制。)实验室应重视运用统计技术进行质量控制。v4)实验室进行质量控制时,应尽可能在质

148、量控制数)实验室进行质量控制时,应尽可能在质量控制数据尚未超出预先设定的判据时提前采取措施。据尚未超出预先设定的判据时提前采取措施。 v(评审要点)(评审要点) 实验室是否充分运用统计技术对测量实验室是否充分运用统计技术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并能发现测量系统结果进行分析,并能发现测量系统变化趋势;是否预先确定控制结果变化趋势;是否预先确定控制结果是否合格的判据,是否分析质量控是否合格的判据,是否分析质量控制的数据,制的数据,是否针对不合格质量控是否针对不合格质量控制结果采取有计划的纠正措施。制结果采取有计划的纠正措施。 v5.8结果报告结果报告 v5.8.1准则内容:准则内容:v实验室应按照相关

149、技术规范或者标准要求和规定的程序,及时出具检测和/或校准数据和结果,并保证数据和结果准确、客v观、真实。v报告应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v具体要求:具体要求:v实验室应及时出具检测数据和结果。实验室应及时出具检测数据和结果。va、依据要正确:按照相关技术规范或标准的要求和、依据要正确:按照相关技术规范或标准的要求和规定的程序。规定的程序。b、报告要及时:按规定时限向客户、报告要及时:按规定时限向客户提交结果报告。提交结果报告。c、报告要准确:报告的质量要求、报告要准确:报告的质量要求应准确、清晰、客观、真实,易于理解。应准确、清晰、客观、真实,易于理解。d、计量、计量单位要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单位要

150、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v(评审要点)(评审要点) 实验室是否按照相关技术规实验室是否按照相关技术规范、标准、程序的要求,及范、标准、程序的要求,及时出具结果报告;结果报告时出具结果报告;结果报告是否准确、客观、真实;报是否准确、客观、真实;报告是否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告是否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v5.8.2准则内容:准则内容:v检测和/或校准报告应至少包括下列信息:a) 标题;b) 实验室的名称和地址,以及与实验室地址不同的检测和/或校准的地点;c) 检测和/或校准报告的唯一性标识(如系列号)和每一页上的标识,以及报告结束的清晰标识d) 客户的名称和地址(必要时);e) 所用标准或方法的识别;f)

151、样品的状态描述和标识;g) 样品接收日期和进行检测和/或校准的日期(必要时);h) 如与结果的有效性或应用相关时,所用抽样计划的说明;i) 检测和/或校准的结果;j) 检测和/或校准人员及其报告批准人签字或等效的标识;k) 必要时,结果仅与被检测和/或校准样品有关的声明。v具体要求:具体要求:v检测报告不得少于规定的共同信息。检测报告不得少于规定的共同信息。当客户与实验当客户与实验室有书面协议时,或委托方是实验室的长期固定客室有书面协议时,或委托方是实验室的长期固定客户,报告可以简化。户,报告可以简化。但在客户需要时实验室应方便但在客户需要时实验室应方便快捷地向客户提供报告的其他有关信息。快捷

152、地向客户提供报告的其他有关信息。v评审要点:评审要点:v结果报告的内容是否符合要求。结果报告的内容是否符合要求。 v5.8.3准则内容:准则内容:v需对检测和/或校准结果做出说明的,报告中还可包括下列内容:a) 对检测和/或校准方法的偏离、增添或删节,以及特定检测和/或校准条件信息;b) 符合(或不符合)要求和/或规范的声明;c)当不确定度与检测和/或校准结果的有效性或应用有关,或客户有要求,或不确定度影响到对结果符合性的判定时,报告中还需要包括不确定度的信息;d)特定方法、客户或客户群体要求的附加信息。v具体要求:具体要求:v1)当需要对检测结果作出说明时,结果报告)当需要对检测结果作出说明

153、时,结果报告中还应给出必要的附加信息。该信息可能包中还应给出必要的附加信息。该信息可能包括:对方法的偏离、增添或删节;特定检测括:对方法的偏离、增添或删节;特定检测环境条件的说明信息;对结果报告符合或不环境条件的说明信息;对结果报告符合或不符合要求符合要求/规范的声明;不确定度的信息;特规范的声明;不确定度的信息;特定方法或客户群体要求的附加信息等。定方法或客户群体要求的附加信息等。v2)检测实验室要求具备应用不确定度的评定检测实验室要求具备应用不确定度的评定程序程序,当检测方法有要求与检测结果的有效,当检测方法有要求与检测结果的有效性或应用有关,或客户有要求,或不确定度性或应用有关,或客户有

154、要求,或不确定度影响到对结果符合性的判定时,以及需要以影响到对结果符合性的判定时,以及需要以此做出满足某规范的窄限时,此做出满足某规范的窄限时,实验室应给出实验室应给出不确定度不确定度。当被测产品的参数很多,由于检。当被测产品的参数很多,由于检测程序比较复杂,有时很难对不确定度进行测程序比较复杂,有时很难对不确定度进行严密的有效计算时,此时应尽可能找出对结严密的有效计算时,此时应尽可能找出对结果有影响的不确定度分量,并依据对方法性果有影响的不确定度分量,并依据对方法性能的理解和测量范围,利用过去的经验和能能的理解和测量范围,利用过去的经验和能够确认的数据来做出合理的评定。够确认的数据来做出合理

155、的评定。v5.8.4准则内容:准则内容:v对含抽样的检测报告,还应包括下列内容:a) 抽样日期;b) 与抽样方法或程序有关的标准或规范,以及对这些规范的偏离、增添或删节;c) 抽样位置,包括任何简图、草图或照片;d) 抽样人;e)列出所用的抽样计划;f)抽样过程中可能影响检测结果解释的环境条件的详细信息。v具体要求:具体要求:v含抽样的检测报告必须包括所规定的抽样相含抽样的检测报告必须包括所规定的抽样相关信息关信息 。v5.8.5准则内容:准则内容:v检测报告中含分包结果的,这些结果应予清晰标明。v分包方应以书面或电子方式报告结果。v具体要求:具体要求:v检测报告中包括分包方的结果时,应在报告

156、检测报告中包括分包方的结果时,应在报告中清晰标明哪些是分包方的结果;承担分包中清晰标明哪些是分包方的结果;承担分包任务的分包方,可以采用书面或电子的方式任务的分包方,可以采用书面或电子的方式报告结果。报告结果。v评审要点:评审要点:v检测报告中含分包方的结果时,是否清晰标检测报告中含分包方的结果时,是否清晰标明;明;分包方是否以书面或电子方式报告结果。分包方是否以书面或电子方式报告结果。 v5.8.6准则内容:准则内容:v当用电话、电传、传真或其他电子/电磁方式传送检测和/或校准结果时,应满足本准则的要求。v具体要求:具体要求:v当需要用该方式传送检测结果时,实验室应确保数当需要用该方式传送检

157、测结果时,实验室应确保数据结果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完整性并采取相关措施。据结果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完整性并采取相关措施。a、当委托方要求使用该方式传输数据和结果时,、当委托方要求使用该方式传输数据和结果时,实验室应有委托方要求的记录实验室应有委托方要求的记录,并确认(验证)接,并确认(验证)接收方的真实身份后方可传送结果,切实为客户保密。收方的真实身份后方可传送结果,切实为客户保密。b、应对以该方式传输结果的有效性向客户说明,、应对以该方式传输结果的有效性向客户说明,这种说明应与报告的声明一致,即这种说明应与报告的声明一致,即未经实验室加盖未经实验室加盖印章的报告只能用作参考,不具法律效力印章的报

158、告只能用作参考,不具法律效力。为防止。为防止可能发生的对数据的修改,实验室应向客户说明,可能发生的对数据的修改,实验室应向客户说明,实验室对加盖印章的书面结果报告负责,以保证数实验室对加盖印章的书面结果报告负责,以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和完整性。据的有效性和完整性。 评审要点:评审要点:使用电话、电传、传真或其他电子使用电话、电传、传真或其他电子/电磁电磁方式传送结果时,是否满足本准则的所方式传送结果时,是否满足本准则的所有要求。有要求。v5.8.7准则内容:准则内容:v对已发出报告的实质性修改,应以追加文件或更换报告的形式实施;并应包括如下声明:“对报告的补充,系列号(或其他标识)”,或其他等效的

159、文字形式。v报告修改应满足本准则的所有要求,若有必要发新报告时,应有唯一性标识,并注明所替代的原件。v具体要求:具体要求:v1)当发出的报告已经作了实质修改后,应以另发文)当发出的报告已经作了实质修改后,应以另发文件和收回原报告重发新报告的方式实施,并有原报件和收回原报告重发新报告的方式实施,并有原报告作废的相应声明。告作废的相应声明。v2)报告的修改应按准则所有要求,应有唯一性标识,)报告的修改应按准则所有要求,应有唯一性标识,并注明所替代的原件。并注明所替代的原件。v3)原报告收回后归档保存。)原报告收回后归档保存。 v(评审要点)(评审要点) 已经发出的报告需要做实质性修改已经发出的报告

160、需要做实质性修改时,是否以追加文件或更换报告的时,是否以追加文件或更换报告的形式实施;形式实施; 是否有如下声明:是否有如下声明:“对对XXX报告的报告的补充,报告编号补充,报告编号(或其他标识)(或其他标识)”; 报告修改是否满足本准则的所有要报告修改是否满足本准则的所有要求,若有必要发新报告时,是否有求,若有必要发新报告时,是否有唯一性标识,并注明所代替的原件。唯一性标识,并注明所代替的原件。 v5.8结果报告结果报告v处理原则:处理原则:v1、实验室存在超资质检验等违规问题,中止、实验室存在超资质检验等违规问题,中止评审,报管理部门安排停业整改后,另行安评审,报管理部门安排停业整改后,另行安排评审;排评审;v2、复评审过程中,要严格对证书失效后实验、复评审过程中,要严格对证书失效后实验室的检验行为进行审查。证书失效后仍出具室的检验行为进行审查。证书失效后仍出具检验报告的,不予通过;检验报告的,不予通过;v3、现场试验不合格的相关项目,要取消申请、现场试验不合格的相关项目,要取消申请的相应检测能力,不留作整改项。的相应检测能力,不留作整改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