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表现手法虚实结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70161692 上传时间:2024-08-02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2.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表现手法虚实结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诗歌表现手法虚实结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诗歌表现手法虚实结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诗歌表现手法虚实结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诗歌表现手法虚实结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表现手法虚实结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表现手法虚实结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歌鉴赏专题虚实结合1保定途中偶成郭登 白璧何从摘旧瑕,才开罗网向天涯。 寒窗儿女灯前泪,客路风霜梦里家。 岂有鸩人羊叔子,可怜忧国贾长沙。 独醒空和骚人咏,满耳斜阳噪晚鸦。 【注】郭登:明朝靖边大将。曾以破瓦剌功,封定襄伯。英宗复辟,因事谪戍甘肃。卒赠 侯,谥忠武。羊叔子:名祜,西晋名臣。与吴将陆抗隔江对垒。陆抗生病,羊祜派人送药,众 人怀疑有毒,独有陆抗说“岂有鸩人羊叔子”,服之不疑。 8本诗颔联极为精妙,请赏析其主要表现手法。(5分)28.主要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1分)“客路风霜”是实写,“梦里家”和“寒窗儿女灯前泪”是想象,是虚写。(2分)虚实结合,激发了读者的想象,开拓了诗歌意境,

2、借儿女们正在为自己的不幸贬官远行而流泪哭泣的想象之景,更加深了诗人内心的悲楚和怨愤之情。(2分)3 虚实结合4虚实结合(相生)题解题步骤:明手法:点明是什么技巧。阐运用:结合诗句概括实景、虚景。(哪里是实写,写的是什么;哪里是虚写,写的是什么)析效果:点明关系,说清效果5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朝廷里放假,民间互赠饮食,穿新衣,贺节,一切和元旦相似。问: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请赏析其精妙之处。6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诗歌用了

3、虚实结合的手法。 诗的前两句写冬至之日,诗人一个人抱膝坐在灯前,只有影子与他相伴是实写, 而三四两句 “家中夜深坐”“说着远行人”等想象家里的人或许像我这样深夜坐着,在谈论着我这个“远行人”是虚写。 虚实结合,相辅相成,突出表现了诗人孤寂之感,思家之情。7阐释概念:虚、实阐释概念:虚、实实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虚虚是诗人通过联想和想象而虚拟出来的。虚实结合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物与想象的景、事、物互相映衬,交织在一起表达丰富的情感。虚实结合可以大大丰富诗中的内容,开拓诗的意境,强化诗歌情感。81 1、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

4、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2 2、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3 3、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4 4、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5 5、执手相看泪眼,、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6 6、飞流直下三千尺,、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疑是银河落九天。指出下列指出下列诗歌哪些是歌哪些是“实”,哪些是,哪些是“虚虚”(虚)(虚)(实)(实)(虚)(虚)(虚)

5、(虚)(虚)(虚)(虚)(虚)(虚)(虚)(实)(实)9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1、幻想:、幻想:神仙神仙鬼怪鬼怪世界和世界和梦梦境境思考:虚景思考:虚景 有哪些类型?有哪些类型?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月。/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沉沉楚天阔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雄姿英发。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一人2、想象:设想想象:设想的的未来未来之境之境3、回忆:、回忆:已逝已逝之景之景(之境之境)4、联想:由此、联想:由此及彼

6、及彼(对方角(对方角度)度)10虚”包括四种类型:1、幻想: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2、想象:设想的未来之境3、回忆:已逝之景(之境)4、联想:由此及彼,从对方的角度写起笔生情小结:小结:11提问方式提问方式1 1 作者是怎样写作者是怎样写“思家思家”的?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白居易邯郸夜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邯郸夜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答题流程:答题流程:指出运用的是什么手法指出运用的是什么手法对手法进行阐释对手法进

7、行阐释指出作者的感情指出作者的感情诗歌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诗歌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诗的前两句写冬至之日,诗人一个人在客店里,抱膝坐在灯前,只诗的前两句写冬至之日,诗人一个人在客店里,抱膝坐在灯前,只有影子与他相伴是有影子与他相伴是实写实写,而三四两句而三四两句“家中夜深坐家中夜深坐”“说着远行人说着远行人”等想等想象家里的人或许像我这样深夜坐着,在谈论着我这个象家里的人或许像我这样深夜坐着,在谈论着我这个“远行人远行人”是是虚写虚写。虚实结合,相辅相成,虚实结合,相辅相成,突出表现了诗人突出表现了诗人孤寂之感,思家之情孤寂之感,思家之情。四、高考考查方向:四、高考考查方向:13提问方式提问方式

8、2 2、请对这首诗的主要表现手法进行请对这首诗的主要表现手法进行分析。分析。陇西行陇西行(陈陶)(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犹是春闺梦里人。答题流程:答题流程:指出运用的是什么手法指出运用的是什么手法对手法进行阐释对手法进行阐释指出艺术效果(塑造形象:使形象更指出艺术效果(塑造形象:使形象更丰满;表达感情:更充沛、更淋漓;营造意境:扩丰满;表达感情:更充沛、更淋漓;营造意境:扩大诗歌境界,使内容更丰富)释及表达的感情。大诗歌境界,使内容更丰富)释及表达的感情。主要运用了主要运用了虚实相生虚实相生的手法。

9、前两句概括叙述了一个的手法。前两句概括叙述了一个慷慨悲壮的场面:战死的将士成了无定河边累累白骨,是慷慨悲壮的场面:战死的将士成了无定河边累累白骨,是实写实写。后两句写闺中妻子不知征人战死,仍然在梦中想见。后两句写闺中妻子不知征人战死,仍然在梦中想见已成白骨的丈夫,是已成白骨的丈夫,是虚写虚写。虚实相生,荣枯迥异,造成了。虚实相生,荣枯迥异,造成了强烈的艺术效果。强烈的艺术效果。反映了长期的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反映了长期的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苦和灾难。四、高考考查方向:四、高考考查方向:14训练训练1、初入淮河四绝句(三)初入淮河四绝句(三)杨万里杨万里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10、。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释: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注释: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请从虚实的角度赏析此诗。请从虚实的角度赏析此诗。解析:解析:初入淮河四绝句初入淮河四绝句是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进入是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进入淮河后触景伤怀所写下的绝句,共有四首,所选为第三首,淮河后触景伤怀所写

11、下的绝句,共有四首,所选为第三首,因眼前景物起兴,以抒发感慨。因眼前景物起兴,以抒发感慨。淮河两岸舟船背驰而去,了淮河两岸舟船背驰而去,了无关涉;一过淮河,似乎成了天然之界。这里最幸运的要数无关涉;一过淮河,似乎成了天然之界。这里最幸运的要数那些在水面翱翔的鸥鹭了,只有它们才能北去南来,任意翻那些在水面翱翔的鸥鹭了,只有它们才能北去南来,任意翻飞。两者相比,感慨之情自见。飞。两者相比,感慨之情自见。 15训练训练1、初入淮河四绝句(三)初入淮河四绝句(三)杨万里杨万里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12、。 注释: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注释: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请从虚实的角度赏析此诗。请从虚实的角度赏析此诗。前两句前两句实写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以做到,虚写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与无奈;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与无奈;后两句后两句实写实写鸥鹜可以南北自由飞翔,鸥鹜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虚写虚写作者对作者对国家统一人民自由

13、往来的强烈愿望。国家统一人民自由往来的强烈愿望。 16(2011安徽)琅琊溪宋欧阳修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注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槎(ch):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8.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9.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解析。(4分)琅琊溪宋欧阳修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8【试题答案】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画面。表现了作者对琅玡山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9【试题答案】实写

14、花随溪水流出的景象;虚写山中的春意,以及溪源之远、溪流的曲折。虚实结合,激发了读者的想象,丰富了画面的内涵。【设题陷阱】本题的陷阱主要集中在对诗歌写作背景的注解上。大部分学生一看见“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这句话,就机械地认为琅琊溪抒发了作者被贬的失意悲伤,或者是表达了作者面对挫折而乐观旷达的情怀。而我们认真揣摩一下出题人的意图的话,就发现,这一写作背景的提示,是要唤醒我们对欧阳修在滁州写作的另一名篇醉翁亭记的记忆,联系醉翁亭记里的主旨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就不难读解出琅琊溪抒发的“寄情山水”的情怀。如果学生不能这样揣摩,那么这个注释起到的唯一作用就是误导。因此,我们在做诗歌鉴赏的时候,切忌生搬硬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