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版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八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及工业革命冲击下的改革课件.ppt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70151807 上传时间:2024-08-02 格式:PPT 页数:131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专版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八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及工业革命冲击下的改革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1页
北京专版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八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及工业革命冲击下的改革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1页
北京专版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八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及工业革命冲击下的改革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1页
北京专版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八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及工业革命冲击下的改革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1页
北京专版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八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及工业革命冲击下的改革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专版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八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及工业革命冲击下的改革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专版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八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及工业革命冲击下的改革课件.ppt(1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八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及工业革命冲击下的改革高考历史高考历史 (北京专用)1.(2018北京文综,21,4分)明治维新前,日本只有贵族和武士才有姓。19世纪70年代,为便于征兵、征税和编制户籍,明治政府规定“凡国民,必须取姓”。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推动四民平等,加强对百姓的管理B.引进西方生活方式,促进文明开化C.实行废藩置县,强化中央集权D.鼓励殖产兴业,实现富国强兵五年高考A A组组自主命题自主命题北京卷题组北京卷题组答案答案A明治维新前,只有贵族和武士才有姓,普通百姓不允许有自己的姓,这说明明治维新前的日本存在等级身份制。19世纪70年代,明治政府规定“凡国民,必须取姓”,

2、一方面是宣布“四民平等”,取消了等级身份制,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便于征兵、征税和编制户籍,加强对百姓的管理,因此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虽然也是明治维新的内容,但与日本政府规定国民“必须取姓”无关。解题指导解题指导解答本题,一要注意国民取姓涉及的改革方向;二要审清设问的角度是“目的”。2.(2016北京文综,22,4分,0.83)在美国第一届联邦政府中,国务卿杰斐逊和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在内政外交等问题上出现严重分歧,他们的追随者之间随之发生冲突。1796年大选中,选民因地域、职业和政治倾向的差异分裂成不同的集团。这是美国一个重要制度的起源。这一制度是()A.邦联制B.两党制C.议会制D.共和制答

3、案答案B解题时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分歧”“大选”、选民“分裂成不同的集团”,由此判断这是美国两党制的起源。故选B项。美国依据1787年宪法建立了第一届联邦政府,此时美国已结束了邦联制,排除A项;C项不符合史实;D项不符合题意。命题评审命题评审2016年适逢美国总统大选年,也是民主党和共和党政治角逐之年。本题提供1796年大选的相关背景和史实,考查考生对美国及世界近现代政治制度史基本概念的掌握与理解。评析评析本题旨在考查美国两党制的起源,难度较小,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冲突”“1796年”“不同的集团”等信息。3.(2016北京文综,21,4分,0.75)下图中代表四个国家,对其历史上发生

4、的改革描述正确的是()A.16世纪前期在进行的改革,削弱了教会权力,实现了国家统一B.19世纪初在进行的改革,推翻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C.19世纪中后期在进行的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D.20世纪前期在进行的改革,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答案答案C图中的是德意志,是埃及,是俄国,是土耳其。16世纪前期的德意志宗教改革削弱了教会权力,但并未实现国家统一,排除A项;19世纪初埃及的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并没有推翻奥斯曼帝国的统治,排除B项;19世纪中后期俄国的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C项正确;20世纪前期土耳其的凯末尔改革,建立的是共和制,排除D项。命题评审命题评审本题通过历史

5、地图展示基本信息,为考生构建大跨度的时空框架,汇集世界近代史上四次著名改革,考查考生基本的历史时空观及在特定时空范围内理解和评价历史事物的能力。4.(2015北京文综,21,4分,0.93)对于美国独立宣言在大革命前法国的反响,有学者评论说:宣言中的学说来自哪里并不重要,无论是来自卢梭,还是洛克(英国启蒙思想家),法国读者一定能在独立宣言的下述文字中看到法国哲人们的思想:“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被造物主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法国读者不了解洛克和卢梭的学说独立宣言与洛克和卢梭的思想无关法国社会中的等级制观念已经动摇天赋人权思想已在大西洋两岸传播A.B.C.D.

6、答案答案D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故正确选项为D。审题方法审题方法题干材料包含如下信息:(1)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处于相似的思想背景下;(2)独立宣言反映了启蒙运动的思想;(3)启蒙运动是一场影响广泛的运动(影响英、法、美等国);(4)“人人生而平等”和“天赋人权”等观念是广为人知的启蒙思想。提取上述信息后,再结合所学,很容易判断不符合材料所述。5.(2015北京文综,22,4分,0.31)1845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禁止总统在未经国会同意拨款的前提下授权建造海上缉私船。总统约翰泰勒否决了该法案,但国会推翻了总统的否决。根据美国宪法,随后()A.这项法案将会自动生效

7、B.国会将自行建造缉私船C.最高法院可废除该法案D.总统可再次否决该法案答案答案A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总统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议案,但国会复议时若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议案,则议案自动生效,据此可知本题正确选项为A。疑难突破疑难突破本题的题干材料呈现了美国历史上一则国会推翻总统否决的案例。根据所学分析备选项:B项,国会是立法机构,不是执行机关,不能自行建造缉私船;C项,具体到此事件,与最高法院没有关系,而且,最高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可以宣布某法律是否违宪等,但不能废除之;D项,“国会推翻了总统的否决”,意味着国会复议时以三分之二多数再次通过了该法案,根据美国宪法的规定,总统不能再次否决之,该法案随之

8、生效。故答案为A。6.(2015北京文综,23,4分,0.85)1880年,日本政府的一项教育指令称:应利用“古今之画像照片”宣传忠孝精神;与其过分关注高深的理论和外语,不如对农商庶民施以适于生存的实际教育。结合所学判断,该指令()A.试图阻止西方科技的传播B.表明忠孝精神已在日本瓦解C.旨在强化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度D.旨在培养掌握现代技能的忠顺臣民答案答案D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材料强调要培养民众的忠孝精神和生存技能,由此可知D项符合题意。命题评审命题评审19世纪以来,东亚国家面对西方势力的扩张采取了各自的应对措施,以图自强。其中明治维新是日本走上近代化道路的重大改革,给有着

9、相似经历的东亚国家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教训。本题通过日本1880年颁布的一项教育指令考查对明治维新性质的理解,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评析评析明治维新是日本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标志,在学习西方文明的同时,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尤其是军国主义传统。我们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死灰复燃。7.(2014北京文综,20,4分,0.84)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际,意大利企业家阿格涅利提出,欧洲要想和平、强大,就必须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超越邦联阶段,建立联邦制的“欧洲合众国”。能够佐证上述观点的美国历史事实是()邦联政治结构松散,无力平息社会动荡联邦剥夺了各州的自主权,稳定了

10、统治秩序邦联没有统一的关税,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联邦统一发行货币,促进了经济的有序发展A.B.C.D.答案答案D本题以欧洲联合为切入点,实质考查美国的联邦制。美国联邦制的特点是在强化中央政府权力的同时,保留了地方各州一定的自主权,故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正确。疑难突破疑难突破在现代欧洲联合思想中,欧洲统一的蓝图是联邦制的“欧洲合众国”。而这种思想借鉴了“美利坚合众国”的历史发展经验。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清楚美国历史经历了从邦联到联邦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清楚邦联和联邦两种政治制度的内涵及历史影响,明确题干中“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的含义。8.(2014北京文综,21,4分,0.78)右图是法国

11、1789年的一幅漫画。画中三人分别代表贵族、平民和教士。结合所学判断,漫画所要表达的意愿是()A.第三等级反对制定新宪法B.三个等级联合废除君主制C.三个等级合力制定新宪法D.三个等级修改拿破仑法典答案答案C根据题干提供的时间信息“1789年”和人物身份,结合漫画中的情境可知,其表达的意愿是贵族、平民和教士三个等级在革命中合力制定新宪法,故C项正确。A、B、D三项与漫画主旨明显不符,排除。审题方法审题方法该漫画描绘了三个等级联合“打铁”的场景,比喻三个等级联合铸造宪法。审题时,必须图文结合,根据“1789年”这个时间点,调动所学法国大革命的相关知识理解漫画的历史内涵。9.(2013北京文综,2

12、2,4分,0.43)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时,有人讽刺说,这个帝国是由一只大猛兽、半打狐狸和十几只耗子组成的。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当时帝国各邦实力的差距。但在这个帝国中()A.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联邦议会B.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帝国议会C.帝国政府向帝国议会负责D.各邦共同推举帝国首相答案答案A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议会由各邦代表组成,故A项表述正确,B项错误。帝国政府向皇帝负责,故C项错误。帝国首相由皇帝任命,故D项错误。命题评审命题评审本题题干材料以比喻的形式为德意志帝国的体制作了一个形象的描述,借以考查德国君主立宪制和议会体制的基本特征。

13、能力方面旨在考查考生对主要知识的深入理解与掌握。10.(2013北京文综,21,4分,0.53)俄国在19世纪曾与西欧国家发生过两次大的战争。在这两次战争中“俄国的士兵在1855年和在1812年时一样勇敢地作战”,但战争的结局大为不同,并对俄国和欧洲的历史造成了很大影响。以下表述正确的是()1812年战争的胜利挫败了拿破仑称霸欧洲的野心1812年战争巩固了十二月党人对现存制度的信念1855年战争前赫尔岑等人提出了解放农奴的主张1855年战争的失败迫使沙皇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A.B.C.D.答案答案B题目中提到的“1855年战争”指的是克里米亚战争,“1812年战争”指的是抗击拿破仑入侵的卫国战争

14、。十二月党人对沙皇专制制度深恶痛绝,不会因为“1812年战争”的胜利而改变自己的信仰,故表述明显错误,排除含有的备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名师指导名师指导题干材料提到的1855年战争和1812年战争,即克里米亚战争和反拿破仑战争。考生需要明确这两场战争对俄国历史的影响才能作出正确判断。11.(2012北京文综,21,4分,0.59)英国“光荣革命”后的一系列法令,规定了国王不得违反某些法规,但对国王可以行使的权力却未明确规定。结合所学,国王仍保留的权力是()A.筹集税款B.干预立法C.招募军队D.任命大臣答案答案D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同时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英国“光荣革命”后

15、的一系列法令限制了国王的立法权、司法权、征税权、军事权等权力,但并未剥夺国王任命大臣的权力,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分别属于征税权、立法权、军事权,均是国王在权利法案中受到限制的权力,故均可排除。12.(2012北京文综,22,4分,0.66)巴黎著名的协和广场曾几度更名,见证了法国革命的曲折历史。1793年时它名为“革命广场”,1795年改名为“协和广场”,1826年又改名为“路易十六广场”,1830年最终定名为“协和广场”。将这些名称与下列历史时期相对应,并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波旁王朝复辟时期七月王朝时期雅各宾派专政时期督政府时期A.B.C.D.答案答案C本题考查法国民主政体确立

16、的过程,同时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793年法国处于雅各宾派专政时期,1795年处于督政府统治时期,1826年处于波旁王朝复辟时期,1830年处于七月王朝时期,据此可知排列顺序应为,故C项正确。疑难突破疑难突破本题以协和广场名称几度变更这一历史现象切入,引出法国革命的曲折历程。具有时代感的地名变更是历史发展中在社会和文化上留下的印记。学生应掌握重大历史事件每个阶段的特征,具备基本的历史时代感,这样看似纷乱的史实与年代也易于厘清。13.(2018北京文综,37,12分)(节选)史学:历史与现实的对话材料二在欧洲,19世纪被誉为“历史学的世纪”,历史研究发生了很大变化。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自然界的规

17、律适用于人类社会,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适用于历史研究。历史研究应该以回忆录、日记、外交报告等原始文献为材料,通过科学的解释方法,寻求人类社会进步的规律。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引起欧洲史学界的普遍关注,成为史学研究的重点之一。很多史学家批判拿破仑对各国的侵略,认为历史是体现民族特性的标志。各国相继整理出版自己民族的大型史料集,编纂各自的国家通史。普鲁士的民族历史评论发刊词说,历史“比任何学科都有助于全体德国人民的统一”。历史研究的主要对象仍然是社会上层,但包括工人在内的社会下层的历史也逐渐受到关注。1850年,斯坦因的1789年至今的法国工人运动史和恩格斯的德国农民战争问世。恩格斯指出:“一切重要

18、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是由此产生的社会之划分为不同的阶级,是这些阶级彼此之间的斗争。”(2)阅读材料二,概括19世纪欧洲历史学发展的特点。结合时代背景对这些特点进行分析。(12分)答案答案参考答案要点:(2)特点:历史研究科学化(历史学成为科学);关注民族历史研究;关注工人运动史,唯物史观诞生。分析:17世纪末,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建立,人类走向科学时代。18世纪的启蒙运动弘扬科学与理性。19世纪,推崇科学成为欧洲的潮流,推动史学研究走向科学化和专业化。法国大革命对19世纪的欧洲政治、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拿破仑战争激发了欧洲各国的民族主义精神。各

19、国历史学家研究本民族的历史,强调民族和国家的独立。工业革命导致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工人运动兴起。史学家开始重视对社会下层的研究,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唯物史观。解析解析(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从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等方面归纳概括得出;第二小问,可结合19世纪及之前欧洲的科学发展、思想进步和社会变化等分析作答,注意史实的准确性。14.(2012北京文综,37,12分,0.31)(节选)水是生命之源,它孕育了人类文明,启迪着人类智慧,影响着人类社会的进程。材料四自19世纪初,关于宪法是否明确授权联邦政府帮助地方治理河流的问题,美国国会一直存在争论。1817年和1822年,美国总统两次

20、否决了联邦政府资助地方改善交通的议案。1824年最高法院法官认定,宪法允许联邦政府资助和承担河道改良项目。但联邦政府的权限从改良河道扩大到流域治理、防洪灌溉,又经历了一个多世纪。其间,仍有很多议员认为,联邦政府建设防洪工程过多干预了各州的权力。1935年全国范围内发生洪灾,100多项防洪议案提交到国会。1936年总统签署防洪法,授权联邦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建设防洪工程,地方需要提供相应的建设土地和空间。(3)结合所学,从美国政治权力分配的角度,对材料四进行解读。(12分)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答案答案(3)材料表明,最初美国宪法没有明确授权联邦政府帮助地方治

21、理河流,导致总统两次否决国会提出的议案。1824年最高法院法官对宪法相关条例的解释,解决了联邦政府可以治理河流的法律问题,但是仍然没有理顺联邦政府和地方在治理河流方面的权力关系,所以国会仍陷于长期争论。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自然灾害,客观上要求联邦政府更多干预地方经济事务;罗斯福新政加强了联邦政府的权力。这一切为1936年总统签署防洪法创造了条件。以上内容表明,美国政治权力分配的特点是权力制衡。权力制衡一方面表现为中央机构之间的三权分立,另一方面表现为联邦制下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分割。在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的某些方面,联邦政府的权力有扩大趋势。解析解析第(3)问解读时一定要结合材料,有史有

22、论,史论结合,在格式上要有“分”有“总”。命题评审命题评审本题材料介绍了美国联邦政府帮助地方治理河流的问题,考查学生对1787年以来美国宪政的理解,更深层的能力立意是要求考生对历史资料进行深入的理解与阐释。本题的另一特点体现在答案的开放性上,这种题型没有预设的“标准答案”,只要对史料的采用与分析得当,言之成理,即可得分,对考生的思维能力、逻辑分析和文字表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5.(2011北京文综,37,10分,0.34)(节选)国家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其演变历程与丰富内涵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清末驻日参赞黄遵宪在日本国志中对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作了如下描述:“日本迫于外患,廓然更张百务并修,

23、气象一新。慕效西法,罔遗余力富强之机转移颇捷,循是不辍,当有可与西国争衡之势。”日本国志1887年成稿后,黄遵宪向李鸿章、张之洞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各送一部,但未引起重视,书稿直至甲午战争之后方才刊行。有人感慨:若其书早流传,可省赔款二万万白银。康、梁诸人从该书受到启发,光绪帝也曾索要该书。(3)简述日本“慕效西法”的经济政策及具体措施。(6分)分析日本国志在甲午战争后受到维新派重视的原因。(4分)答案答案(3)经济政策:殖产兴业。具体措施:引进西方技术,建立国营模范企业,扶持私人企业发展。推动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工业化奠定基础。重视的原因: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忧患意识增长;

24、仿效日本,维新变法。解析解析第(3)问旨在考查明治维新在经济领域的改革措施及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社会背景,考生只需调动所学基础知识即可作答。命题评审命题评审本题旨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阐释、论证探讨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考生解题的关键是要审明题意,并能将所学知识准确运用。考点一英国革命与近代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考点一英国革命与近代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1.(2017江苏单科,16,3分)1832年,在两次否决改革法案后,英国议会上院第三次表决时,国王以增加上院贵族人数相威胁,加上强大的民意压力,反对派议员接受国王的劝告,采用缺席的方式回避了投票,使法案得以通过。改革法案的通

25、过表明()A.国王仍拥有重要的政治权力B.上院在议会中有决定性作用C.保守势力最后时刻做出让步D.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开始形成B B组组统一命题、省统一命题、省( (区、市区、市) )卷题组卷题组答案答案C本题考查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议会上院第三次表决时反对派议员采用缺席的方式回避了投票,使法案得以通过”,表明保守势力最后时刻做出让步,C项正确。18世纪前期“责任制内阁”形成后英国国王“统而不治”,A项错误;英国议会中下院有决定性作用,B项错误;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起来,D项错误。2.(2016课标,33,4分)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去世,安妮女王即位。

26、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这说明在当时英国()A.议会无权制约国王B.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C.内阁制已基本确立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答案答案B材料表明,安妮女王可以更换执政党,表明国王仍然拥有较大权力并可干涉行政权,这体现出当时英国君主立宪制尚不完善,故B项符合题意。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即确立了议会限制王权的原则,A项错误;英国内阁制开始逐渐形成是在1721年沃波尔担任内阁首相后,C项错误;题干无法体现权利法案遭到破坏,D项错误。3.(2016浙江文综,21,4分)20世纪初,英国首相阿斯奎斯说:“我们现在有一个牢固确立

27、了两百年的传统,即归根到底,王位的占有者接受其大臣的建议并据此行事。”这一传统的确立,使一个以小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为主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成为欧洲各国效仿的对象。各国效仿的理由是()A.英国经济上的成就得益于其制度设计B.殖民主义深刻影响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C.英国“光荣革命”宣告了欧洲新社会政治制度的诞生D.英国启蒙思想奠定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政治的理论基础答案答案A“王位的占有者接受其大臣的建议并据此行事”的传统体现的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这一制度使英国成为“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成为欧洲各国效仿的对象,这表明英国经济上的成就得益于其制度设计,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

28、不是各国效仿英国的理由。4.(2015课标,33,4分,0.798)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力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力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B.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D.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答案答案D由材料信息可知,国王拥有媾和与开战的权力,但都需要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国王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说明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故选D项。由材料信息可知,议会有较大的权力,故A项错误

29、。材料信息无法说明国王专权,排除B项。18世纪中叶,英国国王并未控制内阁,故C项错误。5.(2014课标,41,12分,0.48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对比(节选)目录A第一章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一节革命的社会经济前提第二节斯图亚特王朝的反动统治革命形势的成熟第三节革命的开始第一和第二次内战共和国的建立第四节共和国时期的阶级斗争第五节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第六节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1688年政变第二章(略)摘编自世界通史近代部分,1972年版目录B第一章16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的西方同一时期东方中国和日本第一节世界地区隔绝状态的突破商业革命第二节文艺复兴第三节宗教改革第

30、四节欧洲诸国专制制度的形成尼德兰革命第五节16世纪的中国与日本第二章17世纪迄工业革命前的东西方世界第一节17世纪英国革命16891742年的英国第二节(略)摘编自世界史近代史编,2011年版比较两份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正确,合理充分)答案答案评分说明:不同之处:指出的不同之处表述明确清楚;既可指出世界近代史开端不同,也可指出其他不同。(4分)分析原因:观点正确;可以从一个或多个角度,分析合理充分。如:历史事实角度:史实准确,言之成理,论述充分。历史认识角度:有历史依据,观点明确,史论结

31、合。教材出版时代角度:对时代特点概括准确,辩证地看待时代对历史研究的影响,用具体例证加以说明。综合多种角度或另有角度进行分析,酌情赋分。(8分)示例:不同之处:世界近代史开端不同。目录A以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开端,目录B以16世纪的世界为开端。原因分析:从教材出版时代角度分析。目录A编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中国,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历史研究和教学重视革命和阶级斗争的历史主导作用。这种对世界近代史开端的认识,反映了当时时代的特征。目录B编于改革开放之后,思想领域拨乱反正,与外部世界的交流增多。历史研究的视野更加开阔,从更宏观的角度认识世界近代史开端。目录B反映了21世纪初中国史学界

32、的认识水平。(示例说明:本示例仅就教材出版时代分析原因,为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其他角度不再示例)解析解析本题的答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答题前一定要仔细审读题目要求,严格按要求作答。首先要明确指出两则目录的某一项不同之处,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考点二美国独立战争与美国共和制的确立考点二美国独立战争与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2017课标,34,4分)1800年,美国总统、联邦党人亚当斯要求政见不同的内阁成员皮克林辞职,遭到皮克林拒绝,于是亚当斯将其免职。皮克林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总统免职的内阁成员。亚当斯此举()A.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B.体现了总统与内阁之间权限不明C.行使了

33、宪法赋予总统的职权D.反映了联邦党与其他党派的斗争答案答案C本题以1800年美国总统罢免内阁成员作为背景材料设置历史情境,考查美国政体的运作模式,同时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按照美国的三权分立体制,美国总统享有最高行政权,有权任免内阁成员,内阁成员要对其负责,故题干中亚当斯罢免皮克林的做法合乎程序,据此分析C项正确。亚当斯的做法属于正常的行政行为,并未加强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并未涉及总统与内阁的具体权限问题,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并未提到皮克林所属的党派,也没有体现出联邦党与其他党派的斗争,故D项错误。知识链接知识链接美国总统的权力:美国总统拥有实权,既是国

34、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还是军队统帅,有权任免行政、军队官员。2.(2016江苏单科,16,3分)下表是美国制宪会议中出现的三个国会建设方案。最终方案的形成过程体现了()A.选举是民主原则的基本体现B.国会是代议政体的权力中枢C.妥协是现代政治的重要机制D.分权是共和制度的关键措施方案一(弗吉尼亚方案)方案二(新泽西方案)最终方案(康涅狄格方案)设立一个按人口比例分配表决权的国会设立一个各州无论大小有同等表决权的国会设立各州享有同等表决权的参议院和按人口数确定代表名额的众议院答案答案C美国制宪会议中,围绕国会建设问题提出了几种不同方案,最终方案的确定兼采了几种方案的合理之处,体现了妥协的艺术,故

35、应选C项。3.(2015上海单科,15,2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阐明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原则的政治纲领是()A.权利法案B.王位继承法C.独立宣言D.人权宣言答案答案C美国的独立宣言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阐明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原则的政治纲领,故C项正确。4.(2015福建文综,20,4分)图1、2、3是有关美国邦联政府、议会与州关系的一组漫画。该组漫画反映了()A.邦联政府拥有征税权与财政权B.邦联议会须扩大法定权力C.邦联政府各项活动须听命于各州D.邦联议会财政支出须各州批准答案答案B图1、图2反映出邦联政府没有征税权和财政权,图3反映出邦联议会权力较小、办事效率低下,三幅漫画反映了邦联议会迫切需要

36、扩大权力,故B项正确。5.(2014天津文综,4,4分)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说:“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这句话着重强调美国联邦宪法()A.创造了新的宪法体制B.不具有普适性C.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D.具有借鉴意义答案答案B题干材料信息表明:美国的联邦宪法虽好,但它是美国国情的产物,最适合美国,而不适合他国,因此B项符合题意。A项不是题干强调的重点,排除;美国联邦宪法虽然能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但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D项与材料主旨恰好相反,排除。6.(2014安徽文综,19,4分)当代美国政

37、治理论家罗伯特达尔指出:“在民主国家,政治和官僚精英力量固然强大,远胜于普通公民,但他们还不是专制君主。”这表明()A.民主国家难以避免君主专制B.“主权在民”的观念不断强化C.政治精英危害公民基本权力D.政治和官僚精英权力受到制约答案答案D当代民主国家中虽然政治和官僚精英力量强大并远胜于普通公民,但无法形成专制君主,主要原因就是对他们权力的制约机制在发挥作用,故D项符合题意。A项与材料主旨相反;材料不涉及主权归属问题和政治精英是否损害公民基本权力的问题,B、C两项错误。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含义。7.(2014课标,33,4分,0.37)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

38、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一规定违背了独立宣言中提倡的()A.主权在民原则B.天赋人权原则C.各州自治原则D.各州平等原则答案答案B材料中的“所有其他人口”主要指广大的黑人奴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黑人奴隶并不享有与白人相同的权利,这显然违背了独立宣言中倡导的天赋人权原则,故选B项。其他三项均与题意不符。8.(2018课标,47,15分)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美国在建国初,由于国力弱小,加之受华盛顿“中立政策”的影响,没有制定任何针对拉美地区的政策。19世纪后,美国开始加强对这一地区的关注,并进行了长期渗透及武力干涉。1933年罗斯福上台后

39、,正式宣布美国对邻国奉行“睦邻政策”,表示不干涉拉美国家的内部事务。随后罗斯福又呼吁美洲各国互相理解,消除一切阻碍正常贸易发展的人为障碍。1934年,德国在经济和政治上成功地渗入拉美。对此,罗斯福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废除与古巴的不平等条约、从海地撤军等,只以政治、经济手段维护和扩大其在拉美的利益。到1939年欧战爆发前,美国已和11个拉美国家签订了互惠贸易协定,双方贸易迅速发展。摘编自刘绪贻等主编美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华盛顿“中立政策”和罗斯福“睦邻政策”基本特征的不同。(4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罗斯福“睦邻政策”的作用及其实质。(11分)答案答案(1)不参

40、与世界其他地区事务;积极参与拉美事务。(2)作用:改善美国与拉美的关系,抵制法西斯势力在拉美的扩张;扩大美国对外贸易,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拉美经济发展。实质:以新的形式加强对拉美地区的控制,维护美国根本利益。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华盛顿和罗斯福对拉美地区采取的外交政策。第(1)问,据材料信息从对拉美事务的参与和不参与角度说明。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紧扣时代背景,从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法西斯势力的扩张以及二战全面爆发前美国与拉美的贸易状况等方面说明;第二小问,从形式变化隐含的实质角度归纳。试题评析试题评析本题运用文字材料考查华盛顿与罗斯福不同外交政策的特征及作用,实际考查近现代美国

41、对外政策的演变及对其评价认识。命题从人物活动切入,综合考查美国外交政策的变化,角度新颖,考查历史解释、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唯物史观等多个学科素养,符合新课改、新高考的命题趋势。9.(2017江苏单科,24B,10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787年华盛顿主持了制宪会议,为会议的顺利进行发挥了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787年5月25日,会议在费城的议事堂举行。当华盛顿尚未就席时,大家就提出推举华盛顿为议长,并立即获得全数通过。华盛顿的态度非常谦虚,他说:“敝人才疏学浅,经验不足,实不堪担此一重大会议的议长之职,但我愿竭尽一己之力来完成责任。”费城的仲夏夜异常炎热,华盛顿纹丝不动地坐在议长席上。他

42、没有发表演说,只是偶尔询问代表们的意见,或是在议事进行中说一两句例行的话而已。可是这已足够了。当辩论激烈,或讨论陷入僵持时,代表们就不约而同地仰视着议长席。这位举世闻名的华盛顿,只要静默不语,就足以慑服那些滔滔雄辩的政客,使他们逐渐相互妥协。由于彼此的忍让和妥协,最后万事皆迎刃而解。9月17日,全体一致通过美国的联邦宪法。摘编自晓树美利坚合众国的缔造者华盛顿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召开制宪会议的目的,说明华盛顿在制宪会议上所起的作用。(7分)(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华盛顿的良好品质,说明华盛顿的政治活动对美国政治文明发展的贡献。(3分)答案答案答案要点

43、:(1)目的:加强中央政府权力;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作用:协调各方关系;让与会代表做出妥协(让步);推动会议顺利进行;促成宪法的制定。(2)品质:勇于担当;不贪恋权力。贡献:为美国政治文明发展树立典范。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美国的缔造者华盛顿和美国制宪会议。(1)第一小问,联系美国独立战争后的严峻形势作答。第二小问考查华盛顿在制宪会议上的作用,可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作答。(2)第一小问,可以从材料中直接概括出华盛顿勇于担当、谦虚、不贪恋权力的高贵品质。第二小问,可结合后人对华盛顿的敬仰作答。他为美国政治文明发展树立了典范。10.(2015四川文综,14,12分)(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44、一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五条国会遇两院各三分之二人数认为必要时,得提出本宪法之修正案,或应全国三分之二州议会之请求,得召集会议以提出修正案表:美国宪法修正案节选序号批准时间条文节录41791年人民之人身、住宅、文件与财产不受无理搜查扣押之权利不得侵犯101791年本宪法所未授予合众国或未禁止各州行使之权力,皆由各州或人民保留之151870年第一款合众国或其任何一州,不得因种族、肤色或前此曾为奴隶之关系而拒绝或剥夺合众国公民之投票权221951年第一款无论何人,当选担任总统职务不得超过两次261971年第一款年满十八岁或十八岁以上之合众国公民之选举权,不得因为年龄关系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否定或剥

45、夺据美国宪法及其修正案(朱曾汶译)(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成美国“修宪”的因素;(4分)归纳上表中美国宪法修正案的两个基本方面,并选取相关条款分别予以说明。(8分)答案答案(1)因素:美国宪法第5条提供法律依据;美国宪法内容的缺陷;民主政治发展的推动。(4分,任答两点)说明: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如第4条规定保障人身自由、财产权等。(4分)完善国家权力制度,如第10条强调各州保留相应权力。(4分)解析解析第(1)问从材料一中的美国宪法条文、部分宪法修正案内容等角度,结合所学归纳促成美国“修宪”的因素;从法律条文的具体内容中归纳修正案的两个基本方面,选取相关的条款分别予以说明。考点三考点

46、三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2016课标,35,4分)1875年以后,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1958年,戴高乐就任总统,修改宪法,规定总统拥有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这一政治体制的变化()A.有利于政局稳定B.确立了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C.剥夺了议会的主要权力D.有助于两党制的形成答案答案A1875年宪法确立了法国的共和政体,当时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但却出现了政局不稳的状况。1958年戴高乐就任总统后,法国政体发生了变化,总统权力增加,这一政体的变化有利于稳定政局,故应选A项。1875年宪

47、法已经确立了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排除B项;议会的主要权力是立法权,戴高乐1958年修宪并没有剥夺议会的立法权,排除C项;法国为多党制国家,排除D项。2.(2015安徽文综,21,4分)“在对自由权、参与权、反抗权的一片欢呼声中,得到人权宣言认可的人民大众似乎忘却了宣言制定者一再强调的依法行事的原则;而失却这一羁绊,自由也就将如脱缰的野马而狂奔不止。”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宣言制定者脱离民众B.人权宣言引发法国大革命C.法治比自由更加重要D.绝对自由违背了人权宣言答案答案D材料认为法国人民抛弃了人权宣言制定者一再强调的“依法行事”原则,使得自由“狂奔不止”,由此分析可知材料并不赞同绝对自由,因

48、为它违背了人权宣言,故D项正确。3.(2015广东文综,20,4分)“这份文献在当时是极其进步的,对西方君主制和共和制都适用。”下列文献中,符合这一评价的是()A.大抗议书B.权利法案C.1787年美国宪法D.人权宣言答案答案D注意题干材料的关键信息“当时是极其进步的,对西方君主制和共和制都适用”。A项大抗议书和B项权利法案有利于限制君主专制,促进君主立宪制形成,但不适用于共和制,可排除;美国没有经历君主制,1787年宪法不适用于西方君主制,排除C项;人权宣言贯穿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全过程,对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都适用,故本题正确选项为D项。4.(2015江苏单科,16,3分)依据1871年

49、德意志帝国宪法建立的政体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这部宪法内容中最能体现资产阶级代议制特征的是()A.帝国依据本宪法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B.德意志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C.联邦议会主席职位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D.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答案答案D本题考查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征有民主选举、分权制衡、政党政治等,据此分析选项内容可知D项正确。5.(2014江苏单科,14,3分)俾斯麦企图建立一种特殊的德意志型的立宪议会制度,以达到保持普鲁士王朝政治统治优势之目的。这种设想在1871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宪法中加以定型。下列能体现这一目的的正确选项是()A.联邦议会由

50、民选产生B.帝国议会掌握着立法大权C.宰相对联邦议会负责D.帝国皇帝有主宰议会之权答案答案D普鲁士国王是德意志帝国的皇帝,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明确规定皇帝主宰议会,这就保持了普鲁士王国在德意志帝国中的政治统治优势,故D项符合题意。联邦议会由各邦代表组成,A项错误;帝国议会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B项错误;宰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C项错误。解题的关键是准确把握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6.(2017课标,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声称“朕即国家”“朕即民族”。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

51、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一个民族可以没有国王而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个国王若无国民则不存在,更不必说治理国家了,甚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法兰西民族。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材料二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其在实业界,苟无民族主义,则列强之经济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永无发展之可能。其在劳动界,苟无民族主义,则依附帝国主义而生存之军阀及国内外之资本家,足以蚀其生命而有

52、余。故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与近代法国民族主义内涵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17分)答案答案(1)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君主专制被推翻;等级制度被废除;人权宣言宣布了天赋人权和公民平等。(2)相同:追求民主与平等。不同:法国民族主义是反对国内专制;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突出反对帝国主义。原因:封建专制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法国社会主要矛盾,

53、争取主权在民是主要任务;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争取民族独立是主要任务;中国共产党和苏俄的影响。解析解析第(1)问,紧扣材料一中的关键信息并结合所学作答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阅读材料一、二信息,迁移时代背景,提炼二者本质上的相同点;第二小问,不同之处从两国革命的对象角度归纳,其原因从两国社会主要矛盾、革命任务等方面分析归纳。7.(2015课标,48,15分,0.636)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19世纪70年代,德国统一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一系列社会问题也随之出现。工业生产中的伤亡事故频繁,工人生活与健康状况不断恶化。与此同时,工人阶级的力量迅速壮大,工人运动日益高

54、涨。1878年,俾斯麦政府强迫帝国议会通过了非常法,对深受工人拥护的社会民主党进行严厉镇压。在非常法实行的12年里,许多社会民主党党员被监禁和驱逐,大量拥护社会民主党的工人被解雇,大批报刊、出版物及工人组织被查禁或取缔。俾斯麦政府也通过立法为工人提供社会保障。自1883年起,俾斯麦政府相继颁布了疾病保险法事故保险法老年人与伤残者保险法,为工人及其家属、工伤者提供医疗保障,同时也为老年人及伤残者提供养老金和津贴。摘编自孙炳辉、郑寅达德国史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俾斯麦政府颁布非常法的历史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俾斯麦对工人运动采取的基本政策并加以评析。(9分)

55、答案答案(1)德国统一,经济发展迅速;社会问题凸显,工人生存状况恶化;马克思主义传播,工人力量壮大,工人组织出现;德国君主立宪政体带有浓厚的专制色彩。(6分)(2)政策:推行非常法,镇压工人运动;颁布有关社会保障法令,建立社会保障体系。(4分)评析: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阻碍了工人运动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民众生活,缓解了社会矛盾。(5分)解析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可从德国统一、经济发展、社会问题、工人状况方面概括,再联系所学知识从思想与政体方面概述回答。第(2)问基本政策从镇压与保障两方面进行概括。评析从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阻碍工人运动发展和改善民众生活等方面展开即可。考点四近代俄国与日本

56、的改革考点四近代俄国与日本的改革1.(2015上海单科,18,4分)1868年日本改元“明治”推行新政,新政的首要举措是()A.展开“修约运动”B.强化中央政府的权力C.实行“殖产兴业”政策D.推行教育改革答案答案B1868年日本实行明治维新,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其中首要举措是实行“废藩置县”,强化中央政府的权力。这是新政取得成功的前提和保障。B项正确。2.(2016江苏单科,24A,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它具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人们有理由推断,农民对解放宣言会无比感激,无比高兴。可实际上,宣言在农民中间引起的与其说是欣喜,不如说是失望。

57、要理解这一奇特的事实,我们就必须努力置身于农民的立场来看待这个问题。有一点我们必须注意到,所有那些含含糊糊、激情洋溢的有关自由劳动、人类尊严、民族进步一类的言辞,落到俄国农民耳朵里,犹如雨滴砸在花岗岩上一般。他想要的不过是一座可以住的房子,有食物吃,有钱买衣服穿而已。摘编自华莱士俄国材料二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逼迫沙皇政府展望未来并加快现代化的步伐,因为如若不然,俄国就会永远不再是一个强国。但是,沙皇政府则怀旧地回顾过去,希望改革能巩固俄国而无须削弱独裁统治。政府对待贵族的态度反映了它最重要的艰难选择:一方面,想要实施现代化的欲望促使它有时候采取与其需要相反的行动,例如,解放农奴。另一方面,想要保

58、持独裁专制制度和社会稳定性的愿望,又促使沙皇把贵族作为传统的基础来依靠。摘编自莫斯俄国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民”对“解放宣言”不满的原因。(4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国农奴制改革具有保守倾向的原因。(3分)(3)据上述材料,总结俄国农奴制改革“怀旧”保守致使改革不彻底的教训。(3分)答案答案答案要点:(1)原因:农民缴纳高额赎金;地主割占好地;农民仍受村社限制(管理);农民的要求未得到满足。(2)原因:自上而下的改革(沙皇主持改革);专制制度影响;维护贵族利益。(3)教训:改革要关注人民利益;改革要摆脱旧势力束缚;改革要有展望未来敢于进取的勇气。解析解

59、析(1)从农民获得土地的方式、质量、对农民的管理、农民要求的满足程度等方面分析。(2)从改革的方式、历史传统、着眼点等方面概括。(3)从利益关注点、对旧势力的态度、着眼于未来等方面分析。3.(2015江苏单科,24A,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文明开化”是明治维新的有机组成部分,给日本社会带来了震撼和反思。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72年太政官发布废止幕府时代服饰的布告,自天皇以下,达官贵人纷纷在正式场合身穿西洋大礼服,洋服一时成了时髦衣着。饮食结构也在变化,幕府时代禁食的牛肉被称为“开化的药铺”“文明的药剂”,“士农工商、男女老少、贤愚贫富等咸以不食牛肉为不开化”,牛肉火锅店里顾客盈门。一群

60、群年轻人聚在店里边大嚼牛肉,饮用葡萄酒,边用蹩脚的英语谈论时事,成为众人趋之若鹜的时尚。宋成有新编日本近代史材料二(1888年日本某学者认为)一国文明之进步,必基于国民本来之元气和性格,绝不是仅凭一朝一夕的模仿和虚饰就可以得到解决的。然而,我国开国以来只是眩晕于滔滔而来的泰西文明之外观,而不考究泰西文明能有如此今日之所以然。一味心醉于泰西文明之结果,便产生了崇拜泰西文明之风潮。此风潮破坏了作为国民独立之根基的国民性格,虚饰了一国之文明。松本三之介政教社文学集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日本文明开化的特征。(4分)(2)据材料一、二,说明日本人在吸收外来文明的态度上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

61、分别指出前后态度产生的原因。(5分)(3)据上述材料,指出有些日本人“眩晕于滔滔而来的泰西文明”这一错误的实质。(1分)答案答案答案要点:(1)特征:自上而下推行;涉及范围广泛;国民竞相效仿;学习西方表面化。(2)变化:由模仿虚饰变为理性对待。前因:摆脱民族危机;改变落后状况。后因:全盘西化的现实危害;传统文明的社会价值。(3)实质:片面理解西方文明(不了解西方文明的内涵)。解析解析(1)根据材料一,从方式、范围、学习形式等方面概括特征。(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某学者的观点可归纳出日本吸收外来文明的态度是由模仿虚饰变为理性对待;第二小问要根据明治维新前的状况和明治维新后存在的问题分别说明前后态

62、度产生的原因。(3)要认识到当时日本人不了解西方文明的真正内涵,局限于形式上学习西方。考点一英国革命与近代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考点一英国革命与近代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1.(2013课标,27,4分,0.687)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目的是()A.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B.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C.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D.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C C组组教师专用题组教师专用题组答案答案D本题考查英国光荣革命,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历史现象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光荣革命赶走詹姆士二世后拥立其女儿玛丽为女王,体现了光

63、荣革命对英国君主世袭制传统的尊重,显示了光荣革命的合法性,故D项符合题意。材料着重强调威廉与玛丽二人的身份,体现的是英国议会对内部延续性的考虑,A项不符合题意;通过材料,不能得出B项的结论;双王是夫妻关系,无法达到C项所述的效果。2.(2010北京文综,21,4分)17世纪英国革命期间产生了一个意外的局面,革命因反抗一个人的专制开始,却造成了另一个人的独裁。这里的“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分别是指()A.詹姆士一世、克伦威尔B.查理一世、克伦威尔C.查理一世、詹姆士一世D.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答案答案B本题为判断式选择题。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革命从反抗斯图亚特王朝查理一世专制统治开始,在处死

64、查理一世,进入共和国之后,1653年克伦威尔建立起了具有军事独裁特征的“护国主”政府,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查理二世是国王,1688年光荣革命赶走詹姆士二世,迎回威廉和玛丽主政英国,革命结束。与题干设问对应的正确答案为B项。A项詹姆士一世不符合“开始”,C项詹姆士一世不符合“17世纪英国革命期间”的要求,D项两个人物是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的统治者,均应排除。评析评析本题出题意图在于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政治历程与人物对应。试题难度适中,考查识记史实的能力。史实清楚,理解到位是得分关键。3.(2016课标,46,15分)历史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1721年,英国议会首次对行政

65、高官进行质询。1783年,下院议长宣布,任何议员都有权向大臣或官员提出问题,被质询者可以答复,也可以拒绝答复。1835年,质询首次出现在英国议会下院的议事程序单上,并公布于众,被质询者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做出答复。从此,质询成为英国议会对内阁进行监督和问责的一项固定制度。进入20世纪后,质询时间固定为星期一到星期四每天下午1个小时。对于普通质询,被质询人可在7天内答复;对于紧急质询,被质询人必须在3天内答复。70年代后,下院设立了与政府工作相对应的多个专门委员会,各委员会可以分别就政府的内政和外交问题向有关政府官员提出质询,发现政府工作中的问题,督促有关部门加以改善。摘编自埃弗尔詹宁斯英国议会等(

66、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议会质询制度的发展变化,并指出这一制度的实质。(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议会质询制度的积极作用。(6分)答案答案(1)发展变化:质询时间由不固定到固定;由可拒绝回答到有问必答;专业化、制度化程度逐步提高。实质:立法机构监督、问责行政机构的民主制度。(2)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推动政府改善工作;进一步完善民主制度。解析解析(1)第一小问要从三个方面作答,即质询的时间、强制性、专业化与制度化。第二小问要从根本目的上分析其实质。(2)要指出该制度对改进政府工作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时还要指出其对英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推动作用。4.(2015浙江自选,

67、9,10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模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7世纪,“海上马车夫”荷兰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队。1651年英国政府颁布了针对荷兰人的歧视性法令,规定:“凡从欧洲运到英国的货物,须由英国船只或原商品生产国的船只运送;凡是从亚、非、美洲运送到英国的货物,须由英国船只运送。”到了18世纪,荷兰在经济发展和海外活动方面已落后于英国。摘编自刘祚昌等世界史近代史编(上)材料二克伦威尔说:“真正的绅士我固愿尊敬有加,但与其信俗所谓绅士,还不如信披黄褐色大衣的队长,任这种穿便服的人充骑兵队长。”这班队伍以“铁骑军”著称于世,“铁骑军”的雅号起初赠与他们的领袖,但不久即为全军所公用。摘编自屈

68、勒味林英国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英国颁布歧视性法令的目的和结果。(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克伦威尔“铁骑军”的来源及选拔军官的标准。(4分)答案答案(1)目的:排斥荷兰的中转贸易,维护英国商业利益,巩固英国海上权威。结果:英荷战争爆发,荷兰失去海上霸主地位。(2)信奉清教的自耕农。根据勇敢和忠诚提拔军官,废除只有骑士和贵族才能充任军官的陈规。解析解析(1)阅读材料信息可知,“歧视性法令”指英国颁布的航海条例。结合航海条例的内容可知该法令旨在打击荷兰的中转贸易,维护英国的商业利益,巩固英国的海上权威。该法令导致英荷战争爆发,最终荷兰战败,失去海上霸主地位。据此回

69、答即可。(2)回忆所学知识可知,“铁骑军”来自信奉清教的自耕农,回忆教材知识可回答选拔军官的标准。5.(2013课标,41,12分,0.5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图1太和殿,清朝皇帝治国理政的场所图2白金汉宫(左)和唐宁街10号(右),自18世纪中期至今分别为英国王宫和首相官邸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与政治关系的角度进行中英比较。答案答案(1)提取信息准确,中英比较符合史实。(8分)示例:太和殿高大雄伟,象征皇权至上。白金汉宫工整威严,显示君主立宪制下的国王享有尊贵地位;唐宁街10号平实素朴,却是英国行政中枢,体现民主政治风格。(2)概括综合。(4分)示例:历史上的一些

70、建筑可视为物化的政治制度、直观的权力结构和有形的政治文化。考生从相关建筑的历史传承、历史归宿、现实影响等角度进行拓展性作答,可加2分,但本题总分不得超过12分。如太和殿现为供人参观的古迹,反映出中国已经告别君主专制、走上民主道路。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和近代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推陈出新,角度独特,难度中等,解题的关键是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陈述史实,进而找到中英政治的对比项,尤其应当注意题干提示的视角“建筑与政治关系”,否则此题极容易偏离主题。第一层面注意从图文呈现出的信息归纳,第二层面要从题干的视角延伸出物化的政治制度、直观的权力结构和有形的政治文化等开放性答案。考点二美国独立战争与美国共

71、和制的确立考点二美国独立战争与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2013课标,33,4分,0.423)华盛顿在1787年3月致麦迪逊的信中说:“凡是有判断能力的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是必需的。我迫切希望这一问题能在全体会议上加以讨论。”这里所说的“彻底变革”是指()A.革除联邦体制的弊端B.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C.废除君主立宪制D.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答案答案D材料信息反映了1787年宪法制定的背景。独立后的美国仍处于一片混乱的状态。1781年3月开始生效的邦联条例确定美国是一个邦联国家,是一个松散联盟,各州保持相对独立,中央政府软弱无力。这种政治体制使美国面临许多无法解决的问题,急需建立一

72、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故“彻底变革”是指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选D。A、C与史实不符;B属于1787年宪法的内容,与题意不符。2.(2015浙江文综,39,10分)(节选)近代的民主思想和科学精神从欧洲兴起后,传播到全世界。1915年,在民主和科学的大旗下,中国新文化运动拉开了序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创建合众国的那一代人华盛顿、杰斐逊与富兰克林等,无一不是启蒙思想的继承者。他们把新大陆作为“自由与自治”的实验场。接着,理性与自由的信念推动了工业革命的深入。到19世纪后半期,科学知识的进步推动了技术发明与创造的空前增长。摘编自梁霄羽极简美国史等(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那一代人”

73、所进行的“实验”是怎样实现“自由与自治”的。19世纪后半期美国在科学技术方面有哪些“发明与创造”?(10分)答案答案(2)制定联邦宪法。确立“制约与平衡”的原则,避免绝对权力的出现;调和中央与地方、大州与小州、南方与北方之间的矛盾。爱迪生发明电灯等,创建第一个发电厂;贝尔发明电话机;福特制造出美国第一辆汽车;德雷克打出世界上第一口油井。解析解析(2)第一小问结合美国1787年宪法回答即可。第二小问回顾教材基础知识作答。考点三考点三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2013课标,34,4分,0.352)19世纪晚期德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突飞猛进与

74、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形成巨大反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A.皇权与贵族结盟掌握政权B.国家分裂阻碍政治民主化C.经济发展消解政治改革诉求D.对外战争影响国内民主进程答案答案A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对经济有反作用。19世纪晚期,德国经济迅速发展,但德国统一后保留的旧体制阻滞了民主政治的发展。这种旧体制就是皇权与容克贵族的结盟。皇帝与容克贵族掌握政权,成为既得利益者,不愿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故选A项。当时德国已完成统一,排除B项;C项与史实不符;当时德国没有发动对外战争,排除D项。2.(2015福建文综,41B,16分)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789年,围绕着“人

75、类应该在怎样的基础上缔造自己的社会?”,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辩论正在六边形的国土上展开。在争论的双方中,一方打着维护历史传统的旗号,积极鼓吹神赋权利、等级制度和行业组合;另一方则宣扬人类的创造性,主张天赋权利以及理性和正义。这场涉及哲理的政治辩论的关键所在,一言以蔽之,就是确认占法国人口2/3的第三等级拥有何种地位。摘自吕一民法国通史材料二1791年宪法是法国从传统的贵族社会跨入近代公民社会的法律标志。它规定,年满25岁的男子为公民,又提出财产资格限制,“至少已经缴纳了相当于三个工作日价值的直接税”者享有选举权,为积极公民;未达到者无选举权,是消极公民。1793年宪法取消了积极公民与消极公民的划分

76、。第二共和国时期,法国选民人数猛增至900多万。摘编自高九江启蒙推动下的欧洲文明(1)材料一中大辩论的焦点是什么?为什么会成为焦点?(6分)(2)材料二中法国是如何扩大民众选举权的?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这一进程的主要因素。(10分)答案答案(1)焦点:第三等级的地位。原因:国王实行专制统治,维护等级制度;第三等级占人口多数,是税收的主要承担者。(2)扩大:法律保障;降低、取消财产等限制。因素:启蒙思想的传播;多次革命的推动;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解析解析(1)第一小问直接提取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作答。第二小问要从第三等级的作用及国王对第三等级的态度等角度分析。(2)第一小问,

77、据材料信息可知法国通过颁布宪法的手段逐步扩大公民的选举权。第二小问,要从启蒙思想的传播、革命的推动、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等角度分析。3.(2014山东文综,47,10分)【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右图为若拉德贝特莱的画作革命的寓意。画面顶部是一位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肖像,此外还有许多历史象征和革命符号(注:图中文字为引者标注)。此画完成于1794年,正值法国大革命最激进的时期。(1)法国大革命时期,哪些重要文献体现了画中所标注符号蕴含的革命精神?(4分)(2)结合时代背景,判断画中的启蒙思想家是伏尔泰还是卢梭,并说明理由。(6分)答案答案(1)人权宣言1791年宪

78、法或1793年宪法。(2)卢梭。1794年正值法国大革命中最激进的雅各宾派专政时期,雅各宾派实行的是革命恐怖主义。卢梭提出的“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论”,适应了雅各宾派专政的现实需要。解析解析第(1)问,解读图文信息可知法国大革命时期倡导民主、自由、平等,反对封建专制,回忆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有关文献回答。第(2)问,据图中肖像、革命符号等信息判断,迁移法国大革命的有关史实说明理由。4.(2014浙江文综,39,8分)(节选)50年前,中法出于对独立自主的追求,冲破冷战坚冰,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这不仅是两个国家、也是两大文明的历史性握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三拿破仑是政治家、军事家、法学家。

79、他强化中央集权,编纂拿破仑法典,创办法兰西银行。起初,推动革命深入,捍卫革命成果占主导;后来,日益与旧制度妥协,还建立帝制。对外战争既反对外国武装干涉,打击欧洲旧制度,传播革命思想;又侵略扩张,图谋称霸。前期战争的主导方面是反干涉,此后却逆转了。对拿破仑的评价,学术界主要有以下主张:杰出人物是时代的产物,又反作用于他所处的时代;既要一分为二,又要分清主次;区分人生不同阶段,动态评价;区分不同活动领域,全方位评价。据李元明拿破仑评传整理(3)中法历史上都涌现了不少叱咤风云的人物。如果请您评价拿破仑,您会更注重材料三中的哪种主张?请结合历史事实扼要展开。(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8分)答案答案

80、(3)更注重:拿破仑既是法国大革命的产物,又以自己的方式巩固和发展了法国大革命。评价拿破仑,必须把他置于时代的具体语境,又不忘他的个人风采。更注重:拿破仑的政治活动和对外战争都具有双重性。但从根本上说,功大于过,是个应当肯定的历史人物。更注重:拿破仑一生的经历错综复杂,有很强的阶段性。无论是政治活动还是对外战争,都有必要区分不同阶段,给予恰当评价。更注重:拿破仑拥有多重身份,在多个领域都有建树,为法兰西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评价时需区分活动的不同领域,得出比较全面的结论。解析解析第(3)问考查对拿破仑这一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设计相对开放,学生选择的自由度较大。解答时,无论选择哪种主张都要注意史

81、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原则。考点四近代俄国与日本的改革考点四近代俄国与日本的改革(2014福建文综,41A,16分)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克里米亚(克里木)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同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材料二1861年俄国自上而下的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这次改革是按照农奴主利益进行的,因此,农奴制废除的很不彻底。改革后,沙皇政权基本原封不动,大部分的土地还是掌握在贵族地主手里,保存了贵族地主大土地占有制俄国引起革命的各种社会矛盾,依然存在,并且继续在发展。张兴仪浅谈一八六一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材料一中

82、“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是指哪些(民族)国家?如何理解这场战争对俄国来说是“绝望的搏斗”。(6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1861年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10分)答案答案(1)英国、法国。落后的农奴制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2)延缓:废除农奴制,促进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一定程度上缓和社会矛盾,巩固沙皇统治。不能消除:农奴制改革不彻底;政治上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经济上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残余;没有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答三点即可)解析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实际考查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对手,第二小问主要从俄国农奴制的影响这一角度进行理解、分析。第(2

83、)问首先解释农奴制改革延缓革命的原因,主要应从改革对促进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及巩固沙皇统治的作用这两个角度分析;然后解释改革并不能消除革命的原因,主要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局限性这一角度进行分析。考点一英国革命与近代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考点一英国革命与近代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1.(2018北京朝阳一模,22)“由温和开始,继而是一个不断激化的过程,过了一个临界点之后便开始退潮并进入反动时期,其间将发生激进与保守之间的反复较量,最后回到起点,并实现最初的成果。”英国革命呈现出这一规律性现象的根源在于()A.专制王权同国会矛盾尖锐B.革命派动员发动群众不力C.克伦威尔与专制王权妥协D.工场手工业的生产力水平三

84、年模拟A A组组2016201820162018年高考模拟年高考模拟基础题组基础题组答案答案D解答本题时要注意审明题干要求“英国革命呈现出这一规律性现象的根源”,“根源”要从生产力的角度去分析,由于当时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尚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资产阶级的力量还不够强大,在与封建势力的斗争中并不具有决定性的优势,所以革命过程才出现了反复性和曲折性。D项正确。A、B、C三项都属于表面原因,不是根源。2.(2018北京石景山一模,2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新贵族与资产阶级联盟占据了国家政治生活的主导地位。此后,这个联盟日益瓦解,形成了新的强大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联盟。新联盟占据国家政权领导地位主要是

85、通过()A.克伦威尔颁布航海条例B.沃波尔实际成为内阁首相C.权利法案明确议会至上D.1832年议会进行选举改革答案答案D题干材料中的旧联盟指的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领导了17世纪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新联盟则指的是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日益强大,不仅在经济上有实力而且在政治上占据国家领导地位。根据所学知识,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工业资产阶级兴起,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1832年英国议会进行了改革,使英国的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获得了更多的议席,为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因此D项符合题意。3.(2018北京西城期末,32)英国人是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开拓者。下列属于英国首创的近代民主制度

86、的是()A.君主制B.联邦制C.共和制D.责任内阁制答案答案D解答本题时要注意题干中的两个限制语“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英国首创”,君主制古代就早已经存在,不符合“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这一条件,排除A项;英国不是联邦制国家,其政体也不是共和制,而是君主立宪制,排除B、C两项;责任内阁制下政府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是英国首创的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符合题意,因此D项为正确答案。4.(2017北京东城二模,20)1694年,威廉和玛丽从荷兰引进银行制度,批准成立英格兰银行并带头认股。该银行为社会集资和私人剩余资金找到了一个去处,在伦敦商人中大受欢迎。这说明当时英国()A.工业革命的经济基础

87、已经形成B.伦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和证券中心C.已确立了海上霸权和殖民霸权D.光荣革命为经济发展提供政治保障答案答案D英国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中后期,与题干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A项;伦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和证券中心是在工业革命后,排除B项;英国确立海上霸权和殖民霸权是在18世纪下半叶,排除C项;由材料中“1694年”“威廉和玛丽批准成立英格兰银行并带头认股”可知D项符合题意。5.(2017北京西城一模,20)1831年英国辉格党领袖格雷出任首相后,提出了议会选举改革方案,但遭到下院否决。格雷获国王批准解散下院,并在新一轮大选中获胜。第二年议会通过了改革方案,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议席。这表明此时英

88、国()A.工业革命刚开始,贵族仍然拥有较强实力B.工业资产阶级通过和平方式扩大政治权利C.首相名义上对议会负责,实际上对国王负责D.议会、内阁和国王形成“三权分立”构架答案答案B从题干中的“1831年”这一时间可以判断此时英国工业革命即将完成,排除A项;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英国工业资产阶级通过和平的议会改革的方式获得了议会多数席位,因此B项符合题意。C、D两项都不符合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审题方法审题方法解答本题时抓住题干中的时间信息“1831年”及“第二年议会通过了改革方案”,可判断试题情境是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再结合这一改革的影响即可得出正确答案。6.(2016北京东城一模,21)海国

89、图志记载:“(某国)立绅士会询问政务,筹办国饷”“国主若欲征税纳饷,则必绅士允从,倘绅士不允,即不得令国民纳钱粮。若绅士执私见,则暂散其会,而别择贤士”。上述文字描述的制度最有可能是()A.英国的君主立宪制B.法国的议会共和制C.美国的总统共和制D.德国的君主立宪制答案答案A从材料中的“绅士会”“国主”等信息可知这种制度为君主立宪制,首先排除B、C两项;再结合材料中的“国主若欲征税纳饷,则必绅士允从”可判断,议会权力至上,君主的权力受到制约,由此可排除D项,故选A项。知识归纳知识归纳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1)虚实结合,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特有的代议制政体开始形成,君主权力日益虚化,

90、议会权力上升。(2)议会至上,立法权在三权中居于核心地位。(3)议会内阁制以两党制衡为核心。考点二美国独立战争与美国共和制的确立考点二美国独立战争与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2018北京平谷零模,21)下图漫画题目为美国烈马正在掀翻它的主人。该漫画表明()A.北美通过独立战争摆脱英国殖民统治B.美国要推倒邦联制度建立统一的联邦政府C.南北战争之后美国废除奴隶制D.西班牙在美洲的统治被推翻答案答案A据漫画题目“美国烈马正在掀翻它的主人”并结合美国曾是英国殖民地及后来推翻英国殖民统治获得独立的史实可知,这幅漫画表明北美通过独立战争摆脱英国殖民统治,故A项正确;由“烈马”“主人”可知是美国与外部的斗争,

91、美国要推倒邦联制度是美国内部制度变革,并不是对外的行动,美国废除奴隶制也是美国内部制度改革,不是对外的行动,排除B、C两项;西班牙的殖民地主要集中在拉丁美洲,在英属北美殖民地形成美利坚民族,排除D项。2.(2018北京东城期末,27)美国通过1787宪法构建了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从而来实现各种政治权力之间的全面制衡,以防止任何一个政治势力单独控制全国的政治生活。当时,这种平衡机制主要表现在()各州和联邦政府之间民主党和共和党之间参议院和众议院之间立法、行政、司法部门之间A.B.C.D.答案答案D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政府拥有一系列主权,但是各州可以在不违

92、宪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主权,故正确;1787年宪法中没有两党制的相关规定,故错误;国会参众两院之间也是相互协调和制约关系,故正确;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是美国分权体制的典型特征,故正确。因此D项符合题意。3.(2017北京顺义一模,30)有学者认为,杰斐逊的名言“自由政府是建立在猜疑之上,而不是建立在信任之上”奠定了美国民主和宪法的基础。基于此,美国建国之初的政治精英们()A.加强了联邦政府的权力B.建立了两党交替执政模式C.建立了中央集权政治D.设计了分权制衡的原则答案答案D根据“自由政府是建立在猜疑之上,而不是建立在信任之上”并结合所学可以判断其不信任主要是对权力的不信任。为

93、了防止权力的集中,美国将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三者独立平等,互相制约,故D项正确。4.(2017北京朝阳二模,15)1784年2月22日,持有美国国会授予的海上通行证的船长格林,率领着“中国皇后”号离开了纽约港,目的地是中国广州。“中国皇后号荣幸地升起了在这海域从未有人升起或看见过的第一面美国国旗!这一天是1784年8月28日。”据此并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中国皇后”号打破了中国闭关锁国的状态B.总理衙门负责相关接待事务C.新生的美国刚赢得完全独立D.该船出行得到联邦政府允许答案答案C题干中的时间“1784年”是解题的重要依据。1840年鸦片战争打破了中国闭关锁

94、国的状态,排除A项;总理衙门成立于1861年,排除B项;美国赢得完全独立是在1783年,因此C项符合题意;美国第一届联邦政府成立于1789年,排除D项。易错警示易错警示本题易错选D项,错因在于忽略了美国联邦政府成立的时间是1789年。5.(2016北京西城期末,35)某个国家“对现代国家的特点有四大贡献,成文宪法、对公民权利的宪法保护、司法审查制度和联邦制”。这体现了哪个国家的政治创新()A.英国B.德国C.法国D.美国答案答案D本题主要考查美国民主共和制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法国与联邦制不符,而德国虽属于联邦制国家,却强调君权,与题中“对公民权利的宪法保护”不符。故A、B、C错

95、误。美国为联邦制国家,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故正确答案为D。考点三考点三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2018北京海淀期末,25)法学家勒内达维徳认为,“在19世纪,民法典在法国一直被视为核心,是法律的真正心脏”。这是因为拿破仑法典()A.摧毁了欧洲各国封建制度B.确立了法国民主政治制度C.巩固了拿破仑的军事独裁D.维护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答案答案D拿破仑法典并没有摧毁欧洲各国封建制度,比如俄国,并且材料中强调的是拿破仑法典对法国的重要性,故A项错误;法国1875年宪法标志着法国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故B项错误;“军事独裁

96、”与材料中“民法典”不符,故C项错误;拿破仑法典以法律形式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与材料中“民法典在法国一直被视为核心”相符,故D项正确。2.(2018北京海淀期末,28)西方学者写道:“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帮助英国在工业发展方面大大领先于大陆国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动荡和战争延缓了欧洲大陆的工业化B.拿破仑专制统治压制了资本主义发展C.拿破仑战争巩固了欧洲的封建制度D.英国趁法国革命和动乱建立殖民霸权答案答案A18世纪中后期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之后欧美国家纷纷效仿。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大革命的动荡及19世纪初期的拿破仑战争虽然冲击了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但政局不稳和战争频繁都阻

97、碍着工业革命的进展,因此欧洲大陆和英国相比,工业革命的进程相对缓慢,所以A项表述符合材料本意。拿破仑统治推动而非压制了资本主义发展,故B项错误;拿破仑对外战争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对外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故C项错误;18世纪中期,英国最终打败法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早于法国革命,D项错误。3.(2018北京怀柔零模,20)俾斯麦领导了1871年的德意志统一,建立了一个以普鲁士为主导的德意志民族国家。1888年继位的新皇威廉二世与俾斯麦的政见大相径庭,于是决定革除俾斯麦的首相职务,同年俾斯麦被迫辞职。对此事件最为合理的解释是()A.俾斯麦失去了德意志民众的支持B.德意志帝国议会的权力极其有

98、限C.德意志帝国皇帝拥有官员任免权D.帝国宪法具有浓厚军国主义色彩答案答案C俾斯麦因为领导了德意志统一而权倾一时,但作为首相的他,由于与皇帝政见相左而被迫辞职,这说明德意志帝国政体的特点是皇帝权力大,拥有官员任免权,故应选C项。材料信息表明俾斯麦失去了皇帝而不是德意志民众的支持,排除A项;德意志帝国议会的权力确实有限,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B项;题干材料要表达的是帝国宪法具有浓厚专制主义色彩而不是军国主义色彩,排除D项。4.(2018北京海淀期末,30)“在18561871年间,所有的欧洲大陆国家都发生了彻底的变化。”下列各项属于以上时间和空间中所发生的变化的是()A.英国进行议会改革B.法国确

99、立共和政体C.美国两党制度形成D.德国完成统一大业答案答案D1871年初,德国完成统一大业,德意志帝国建立,与材料中“在18561871年间”“欧洲大陆国家”相符,故D项正确。英国是岛国,与材料中“欧洲大陆国家”不符,排除A项;1875年初,法国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与材料中“在18561871年间”不符,排除B项;美国是美洲国家,与材料中“欧洲”不符,排除C项。5.(2017北京东城一模,21)有西方学者认为:“法国大革命是现代西方形成过程中一个极为关键的历史阶段,它实现了启蒙思想家的理想,摧毁了旧秩序的等级制和整个社会,强化了资产阶级的利益,促进了现代国家

100、的成长。”能够佐证上述观点的史实是()三级会议的召开人权宣言的发表法国民法典的颁布巴黎公社的成立A.B.C.D.答案答案B三级会议的召开发生在法国大革命爆发之前,排除;人权宣言将启蒙运动思想家的理想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成为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符合题意;法国民法典将大革命的成果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符合题意。巴黎公社成立于法国大革命之后,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没有强化资产阶级的利益,排除。故B项符合题意。6.(2017北京延庆一模,22)19世纪,某国宪法规定:帝国法律高于各邦法律,帝国由若干个邦和自由城市组成。帝国中央权力极大,各邦有一些自治权,但是各邦地位很不平等。依据材

101、料推断这是()A.美国联邦制B.德国联邦制C.法国共和制D.日本天皇制答案答案B根据题干材料可知该国实行联邦制,据此可首先排除C、D两项。美国实行联邦制,但各邦地位是平等的,故A项错误。德国实行联邦制,各邦的地位很不平等,如普鲁士就处于最核心的地位,故B项正确。7.(2016北京西城一模,21)下图是一幅关于俾斯麦的讽刺漫画,以下关于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符合漫画含义的是()A.成年男子选举产生帝国议会B.德意志帝国宰相对皇帝负责C.联邦议会由各邦的代表组成D.德意志各邦保留一些自治权答案答案B漫画中的俾斯麦将各种民主权利踩在脚下,表明德意志帝国宪法只是为帝国披上了一件民主的外衣,带有浓厚的专制

102、色彩,这种专制表现为德意志帝国宰相对皇帝负责而非对议会负责,因此B项符合题意。考点四近代俄国与日本的改革考点四近代俄国与日本的改革1.(2018北京顺义二模,22)1887年,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鹿鸣馆专门举办了有400人参加的大型化装舞会,将欧化之风推向高潮。人们把这一时期称为“鹿鸣馆时代”。该时代的准确含义是()A.推翻幕府以建立近代化的国家B.全面学习西方,实行文明开化C.废除不平等条约收回国家主权D.推行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思想答案答案B本题考查明治维新的内容。题干材料提到的鹿鸣馆大型化装舞会代表西方的生活方式,说明此时的日本欧化之风盛行,意在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全面改造日本的封建文化,符合

103、明治维新的文明开化政策,因此B项符合题意。2.(2018北京东城期末,31)19世纪中后期以来,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俄国和日本为摆脱落后境地都进行了改革。这两次改革的相同之处有()废除农奴制度设立议会机构建立近代工业挽救民族危机A.B.C.D.答案答案C日本并无农奴制,故错误;两者都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都设有议会,故正确;在经济上两国都发展近代工业,故正确;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挽救了民族危机,俄国1861年改革主要是解决内部矛盾,与民族危机无关,故错误。因此C项符合题意。3.(2018北京西城期末,36)“自上而下的近代化,换言之,就是实现上即统治阶级的要求。特别是以军事技术与装备的现代化为

104、中心。不管是产业或科学技术都是军事优先。”上述现象最符合()A.19世纪30年代的英国B.19世纪60年代的俄国C.19世纪70年代的日本D.20世纪20年代的土耳其答案答案C19世纪70年代的日本进行明治维新,开始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与材料中“不管是产业或科学技术都是军事优先”相符合,故C项正确;19世纪30年代的英国正在推行工业革命,主要涉及经济领域,与材料中“军事优先”不符,故A项错误;19世纪60年代的俄国正在推行农奴制改革,推动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与“以军事技术与装备的现代化为中心”不符,故B项错误;20世纪20年代的土耳其推行凯末尔改革,其中心不是发展军事技术,故D项错误。

105、4.(2017北京顺义二模,16)19世纪60年代的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相比,其不同之处是()A.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B.进行全方位的深刻改革C.取得了显著的成效D.是近代化的开始答案答案B中国的洋务运动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并没有涉及政治制度方面的变革,而日本明治维新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属于全方位的深刻改革,故B项符合题意。5.(2017北京东城二模,21)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选项史实结论A梭伦按财产多寡将全体雅典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并享有相应权利标志着雅典民主制最终确立B亚历山大二世签署“法令”,规定农民有人身自由和一般公民权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

106、了自由劳动力C凯末尔下令废除素丹哈里发制度,实行政教分离标志着土耳其的社会生活走向了世俗化D甘地主张恢复以手纺车为标志的农村工业,以对抗西方工业文明促进了印度的经济发展,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答案答案B梭伦改革只是为雅典民主制奠定基础,并没有使雅典民主制最终确立,排除A项;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B项正确;凯末尔废除素丹哈里发制度标志着土耳其政治方面的近代化,排除C项;甘地的手纺车运动抵制西方工业文明,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排除D项。6.(2016北京海淀3月,22)明治维新前夕,倒幕派就以“尊王攘夷”为口号,反对幕府将军的统治。明治维新开始以后,“政

107、权建设是明治政府一切举措的重中之重,维新势力打着尊皇的旗号,把远离权力中心几个世纪之久的天皇重新抬出来”。日本维新势力这样做的目的是()A.结束封建割据建立近代国家B.实现君主立宪制的政治目标C.重建以天皇为首的专制统治D.借助中央王权推动经济发展答案答案A本题考查日本明治维新。明治维新前的日本实行封建割据的幕藩体制,天皇没有实权,在这种体制下的日本封建落后。倒幕派把“天皇重新抬出来”对抗幕府就是为了结束封建割据,建立近代国家,故A项符合题意。易错警示易错警示本题易错选B项,错因在于对明治维新的背景和措施掌握不清,没有弄清明治维新初期政治上的目的是结束封建割据。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4分)

108、1.(2018北京海淀期末,29)1839年维多利亚女王问保守党领袖皮尔是否愿意出任首相,由于此时保守党在议会下院不占多数席位,皮尔拒绝上任;1841年议会大选保守党获胜,皮尔接受女王任命,出任首相组阁。这反映出英国()A.政党领袖由议会选举B.内阁需得到议会信任C.首相职权受制于国王D.议会选举受国王左右B B组组2016201820162018年高考模拟年高考模拟综合题组综合题组(时间:45分钟 分值:88分)答案答案B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内阁需要得到议会多数的支持,内阁首相通常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B项正确。政党领袖由政党内部而非议会选举,故A项错误;内阁名义上

109、对国王负责,其实是对议会负责,首相实际上掌握了国家大权,故C项错误;英国国王没有实权,“临朝不理政”,游离于党派政治纷争之外,不可能控制议会选举,故D项错误。2.(2018北京顺义一模,27)下表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大事年表,该表反映出()A.和平方式结束革命是历史的必然B.革命结果必然带有浓厚封建残余C.民主与专制的斗争在曲折中前进D.1649年处死国王增加了革命阻力时间事件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1642年查理一世挑起内战1649年议会处死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国1653年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88年“光荣革命”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答案答案C从英国资产

110、阶级革命的大事年表中可以看到,资产阶级建立共和国将革命推向了高潮,随着克伦威尔建立军事独裁到斯图亚特王朝复辟,革命又走向低潮,“光荣革命”后议会通过权利法案,代议制民主在英国最终建立。这说明英国民主与专制的斗争在曲折中前进,故应选C项。疑难突破疑难突破解答本题要明确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具有渐进性、曲折反复性的特点,再与表格材料相互印证即可。3.(2018北京海淀期末,24)美国宪法制定者认为:联邦权力机构中,“由于司法部门最弱,故最易遭到立法和行政两部门的干预和影响,所以必须加以保障”。下列各项能体现上述原则的是:联邦法院()A.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B.任命政府高级官员C.审查国家财政预决算D.组织

111、法庭弹劾总统答案答案A美国联邦宪法规定,联邦法院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可以宣布总统的行政命令和国会颁布的法律违宪,因此A项符合题意。B项为总统的权力,C、D两项是国会的权力。疑难突破疑难突破本题旨在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的分权制衡原则,准确理解美国宪法分权制衡原则的内涵是解题的关键。4.(2018北京海淀二模,22)下面是18731879年日本各类学校数量统计表(单位:所):从上表可以看出,明治政府()致力于发展近代教育完成义务教育普及重视学校教师的培养重视引进外国科技A.B.C.D.年度小学校中学校师范学校专门学校(外国教师授课)1873年1259720261875年2430311682110

112、1879年2802578487108答案答案C从材料中日本学校数量增长可知,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政府大力发展近代教育,故正确;从师范学校数量增长可知正确;从“专门学校(外国教师授课)”数量增长可知正确。材料信息无法说明义务教育得到普及,故错误。因此选C项。5.(2018北京西城二模,22)1871年颁布的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和联邦议会的立法权涉及迁徙、居住、公民权、海关与贸易、帝国赋税、度量衡与货币制度、铁路、邮政和电报等范围,还规定联邦法律高于各邦法律。以上规定起到的作用是()有利于建设统一强大的国家促进德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强化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A.B.C.D.

113、答案答案A由材料可知,1871年颁布的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和联邦议会的立法权范围主要涉及经济领域,这有利于促进德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同时“联邦法律高于各邦法律”的规定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因此符合题意。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普鲁士军国主义的相关内容,排除。宪法规定德意志帝国实行君主立宪制,排除。6.(2017北京海淀3月,20)有学者指出,自“光荣革命”至19世纪30年代,“贵族控制了选举,选出贵族子弟或贵族的亲信出任议员,达到贵族控制下院的目的而贵族自己则组成上院,再由上下两院组成政府”。由此分析,1832年议会改革对英国政治的影响是()A.打破贵族寡头政治B.形成代议制政府C.确立议会中心

114、地位D.实现普选制答案答案A材料信息表明,英国自“光荣革命”至19世纪30年代,议会由贵族操控,形成贵族寡头政治,而1832年议会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获得了多数席位,改变了贵族垄断议会的局面,因此A项符合题意。B、C两项都是权利法案的影响;直到1969年,英国才规定凡年满18周岁的公民均依法享有选举权,由此排除D项。7.(2017北京西城二模,21)有学者认为,在19世纪,欧洲大多数君主最终妥协,被迫交出部分权力国家不再是统治者的领域,而是法治的领域,君主和政府都要接受国家的统治。符合此发展趋势的是()A.1832年的英国B.1861年的俄国C.1871年的德国D.1875年的法国答案答

115、案C题干中的时间“19世纪”及“欧洲大多数君主最终妥协,被迫交出部分权力”说明19世纪欧洲许多国家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实行君主立宪制。1871年的德国通过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制,C项符合题意。英国早在17世纪就确立了君主立宪制,1832年议会改革只是贵族交出了部分权力给工业资产阶级,排除A项。1861年俄国改革并没有触动沙皇专制制度,排除B项。1875年的法国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制,排除D项。8.(2017北京东城一模,22)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天皇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天皇依帝国议会之协赞(协助)行使立法权;司法权由法院以天皇名义依法律行使之;国家之岁入岁

116、出须经帝国议会之协赞,每年列入预算。这表明()A.日本采取了君主立宪制的形式B.日本建立起三权分立的民主政体C.日本天皇和议会共同掌握行政权D.日本自由民权运动取得彻底胜利答案答案A从题干材料中可看出日本虽然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但天皇总揽统治权,并非三权分立的民主政体,日本的自由民权运动并没有取得彻底胜利,由此排除B、C、D三项。在自由民权运动的推动下,大日本帝国宪法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故A项符合题意。知识拓展知识拓展日本自由民权运动19世纪70年代,日本社会上各种不满现状的政治力量掀起了要求开设民选议会、实行君主立宪、减轻地税、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政治斗争,是日本明治时代发生的一

117、场政治及社会运动。自1874年民选议院设立建白书递交以来,该运动的分子就向明治政府(当时被人戏称为“藩阀政府”)提出了开设议会、减免地租、修改不平等条约及保障言论与集会自由等要求。直至1890年帝国议会开设后,该运动仍继续。其本质是明治维新的继续和发展,其目的是促进日本政治的改革。9.(2017北京西城一模,21)1903年,一中国人周游欧洲,记下在某国的见闻:“虽工业不闻于世界,而已骏骏(迅疾)乎商业时代矣”;朝廷“欲使人迷信宗教而不复生行政改良之思想”,对“足开启民智”的小说“禁之甚严”。符合此特征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俄国D.德国答案答案C该国“工业不闻于世界”说明工业相对落后,“

118、而不复生行政改良之思想”说明该国政治制度落后,综合以上信息并结合时间“1903年”及所学可判断是工业发展落后于其他国家并实行沙皇专制制度的俄国。方法技巧方法技巧选择题解题方法之抓准“题眼”、快速推断谨慎选:第一步,审题干,抓准“题眼”。首先应弄清题干的主旨,明确关键语句,再分析这个关键语句的特殊性,界定解答方向。第二步,根据题干中的“题眼”,逐一分析选项,判断每一个备选项是否符合史实,是否符合“题眼”要求,是否与“题眼”有必然联系。第三步,验证结论。将“题眼”与正确选项相互印证,再结合试题和所学知识验证答案。10.(2016北京丰台一模,22)以下与普法战争相关的历史事件有()德意志帝国成立法

119、兰西第一帝国倒台巴黎公社革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A.B.C.D.答案答案C普法战争发生于1870年,是德意志统一过程中的第三次王朝战争。普法战争后,德意志完成统一,德意志帝国成立,符合题意;普法战争法国战败,法兰西第二帝国倒台,第三共和国建立,排除,符合题意;普法战争的失败引发了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符合题意。故选C。审题方法审题方法解答本题时,先审明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普法战争”,再结合教材中和1870年普法战争相关的历史事件做出判断。11.(2016北京海淀一模,21)有同学按时序整理了19世纪下半叶部分国家的重要文献(下图)。图中的空白处应填写的是()A.法国民法典B.中国钦定宪法大纲C

120、.德意志帝国宪法D.土耳其共和国宪法答案答案C本题旨在考查考生的时序思维能力。俄国通过“二一九”法令是在1861年,日本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是在1889年,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是在1898年。故空白处事件发生的时间应该在18611889年之间。A项正式公布于1804年,B项颁布于1908年,C项颁布于1871年,D项于1982年通过。故C项符合题意。方法技巧方法技巧解答本类排序题的关键是要记准空白处前后的两个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再逐一分析四个备选项中的哪一个历史事件发生在这两个历史事件之间即可。二、非选择题(共24分)12.(2018北京海淀一模,41)(节选)俄国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在人

121、类文明发展中曾经产生过并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经过农奴制改革,需要有一个新的机构来管理获得自由的农民。自由派提出了地方自治改革方案,得到富农、资产阶级的共鸣。各阶级的代表进入地方自治机构,其利益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的均衡地主可以借此补偿在改革中失去的特权;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弭农民的反抗情绪避免社会因阶级矛盾的尖锐而走向分裂。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社会分工日趋复杂,政府的职能增多,俄国原来的地方政府没有能力兼顾如此复杂的行政事务。政府试图用对国家结构形式的微调和地方行政机构的完善,抵消要求中央政体改革的压力,地方自治机构于是应运而生。摘编自邵丽英改良的命运俄国地方自治改革史(1)依据材料和所学,分析沙

122、皇政府实行地方自治的目的和影响。(10分)答案答案(1)目的:调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对农民的控制;适应社会发展对政府职能的新需求;缓解政治变革要求,维护专制统治。(6分)影响:客观上促进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在俄国的传播,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和社会进步。(4分)解析解析(1)第一个求答项“目的”,从材料中概括即可。第二个求答项“影响”,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多角度进行分析。13.(2017北京海淀一模,37)(节选)家国文明材料二15世纪开始,西欧国王把社会控制在自己手中,大权独揽,这就是专制主义,专制王权。中世纪的混乱消除了,国家就统一了,中央集权就形成了,早期的民族国家形成了。民族国

123、家是近代历史开始的标志。经济发展、社会变化也接踵而来。专制王权最早出现在西班牙、葡萄牙。谁先建立专制权力谁就先发展、先强大,所以欧洲最早强盛的是西班牙、葡萄牙,然后是荷兰,再后来是英国和法国,都是早期统一、形成强大王权的国家。专制王权相对于封建战乱有其优越性。西方的“发展”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这以后,西方超越了比它先进的东方。专制王权的出现是西方历史的一个转折点。因此,专制王权“好”还是“不好”,取决于是否符合时代的需要。摘编自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近代早期西方政治格局的变化。(6分)你如何看待西方专制王权的“好”与“不好”?运用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8分)(

124、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答案答案(2)变化:中央王权兴起与近代民族国家形成;中央集权国家首先强大起来;西欧日益进步,超越世界其他地区。(6分)答题思路提示:分别论述专制王权的“好”与“不好”。(8分)参考样例:西方专制王权的“好”与“不好”不是绝对的,要取决于是否符合时代的需要。近代早期,西方专制王权在结束封建割据,促进欧洲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民族国家统一,推动宗教改革等方面起过积极作用。如:最先进行海上探险的西班牙、葡萄牙两国以强大的王权做后盾,开辟了新航路,初步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荷兰、英国、法国的强盛与发展也都与专制王权的建立有关。但是到了17、18世

125、纪,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专制王权逐步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启蒙运动将矛头直指专制王权,英、法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专制王权,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保障。综上所述,对专制王权的评价不能一概而论,要将其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去看待。解析解析(2)第小问,根据材料二中“中央集权就形成了,早期的民族国家形成了”得出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根据“谁先建立专制权力谁就先发展、先强大都是早期统一、形成强大王权的国家”得出当时中央集权国家首先强大起来;根据“西方的发展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这以后,西方超越了比它先进的东方”得出西欧日益进步,超越世界其他地区。第小问,要从两方面辩证地

126、进行评价,既要认识到专制王权在近代早期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同时还要看到专制王权后期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消极影响。方法技巧方法技巧论述题选择论据时要遵循的几个原则(1)论据的关联性:要选择与观点相关,能够直接论证观点的论据。做到论据和论点的相互统一。(2)论据的典型性:要选择最具说服力,最典型的事例论证。如本题中的西、葡、荷、英、法。(3)论据的充分性:历史学科的典型特点就是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因此论述题最忌讳用空洞的理论来论证理论;此外,论据的列举不应只是史实的简单堆砌,还应有对史实的必要阐释,即史实+结论,也不能只选用一个史实,要结合多个史实来论证。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20

127、18北京海淀期末,22)1640年查理一世为镇压苏格兰起义筹集军费,被迫召开长期休会的议会。议员们认为议会的长期休会是造成国家混乱局面的根源。下议院对国王征税的要求答复如下:“在下院和国家的自由被明确之前,他们不知道他们是否有什么可以给予的或者没有什么可以给予。”这说明议会()A.认为国王的权力应当由议会赋予B.反对国王镇压苏格兰人民起义C.要求保障议会权利限制国王专制D.要求获得批准征收赋税的权力C C组组教师专用题组教师专用题组答案答案C1640年英王查理一世为镇压苏格兰起义筹集军费,被迫召开长期关闭的议会。在这次议会中资产阶级提出了限制王权的要求,新议会的召开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

128、,题干所述反映的就是这段历史,因此C项符合题意。知识拓展知识拓展为什么新议会的召开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因为革命的首要问题是谁掌权的问题,而1640年新议会中资产阶级提出了限制王权的要求,实质就是要求资产阶级掌权,因此新议会的召开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2.(2018北京海淀期末,32)1877年,法国君主派总统麦克马洪迫使共和派总理西蒙辞职,另行组建君主派内阁,解散对新内阁投不信任票的众议院。但是共和派在接下来的众议院选举中获胜,重掌组阁权,1878年共和派又获参议院多数。上述过程说明了()A.总统违背了第三共和国宪法B.共和制度得到广大民众支持C.共和制度通过宪法形式确立D.君

129、主派已被清除出法国政坛答案答案B题干材料中“共和派在接下来的众议院选举中获胜,重掌组阁权,1878年共和派又获参议院多数”说明共和派得到参众两院(一定程度上代表广大民众)的支持,因此B项符合题意。根据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总统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因此麦克马洪的做法没有违反第三共和国宪法,排除A项;C项表述本身没错,但上述过程发生在1875宪法颁布之后,可排除C项;1878年共和派只是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并不意味着君主派已被清除出法国政坛,排除D项。审题关键审题关键解答本题时要注意题干中的时间信息“1877年”和“1878年”,此时法国共和制已经通过1875年法

130、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得到了确认。3.(2018北京东城期末,26)历史学家帕尔默指出:“所有这些革命者的行动体现了对某种平等的新感觉,或者至少是一种对旧式社会分层和正式等级的不快。”可以体现该观点的是()A.权利法案B.人权宣言C.美国1787年宪法D.德意志帝国宪法答案答案B材料信息体现了对旧社会等级制度的不满,对某种平等的追求,人权宣言揭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与材料信息相符,因此B项正确。权利法案突出议会主权,而非强调平等,与材料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美国1787年宪法保留了黑奴制,并未体现自由平等,故C项错误;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故D项错误。知识拓展知识

131、拓展人权宣言是在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纲领性文件。人权宣言以美国的独立宣言为蓝本,采用18世纪的启蒙学说和自然权论,宣布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天赋不可剥夺的人权,肯定了言论、信仰、著作和出版自由,阐明了司法、行政、立法三权分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4.(2018北京东城期末,28)德意志帝国建立后,俾斯麦致力于巩固新生政权。有人绘制了以下漫画来展示他与各邦选出的议员之间的微妙关系。这表明在德意志帝国()A.中央集权体制尚未真正形成B.国会通过选举组建政府C.君主立宪制政体已完全确立D.首相俾斯麦对议会负责答案答案A根据材料中各邦议员对俾斯麦的态度可知当时并未真正实

132、现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A项正确;B项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德国的政体,故C项错误;德国的首相对皇帝负责,故D项错误。驯兽师俾斯麦审题关键审题关键题干中的文字材料“俾斯麦常常叹息:议员们既没有沉默不语,也没有坚定不移地拥护自己”是解题的重要提示信息,这叹息饱含着作为帝国首相对于各邦议员没有坚定地拥护中央的无奈。5.(2018北京丰台一模,19)近代某国宪法规定: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行使立法权,帝国国会由选举产生,但不能组成代议制政府。下列评价符合此时期该国政体的是()A.“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B.“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C.“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D.

133、“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答案答案D根据题干中宪法的内容可判断这部宪法是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该宪法规定帝国实行君主立宪制,体现出浓厚的专制色彩,皇帝掌握着国家的最高权力,因此D项符合题意。A、B两项内容反映的是英国政体的特点;C项反映的是美国政体的特点。疑难突破疑难突破本题旨在考查欧美代议制民主的确立和特点。材料中的“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是解题的重要突破口,知道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是德意志帝国的立法机构是解题的关键。6.(2017北京朝阳一模,14)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选项材料结论A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南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

134、商贩而北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空前繁荣B15501800年日本白银产量的绝大部分和占美洲产量一半的世界白银流入中国,中国成了全球白银的“吸泵”以中国为中心的纳贡体系形成C拿破仑在1808年创立帝国贵族制度,其中旧贵族出身的占22.5%,资产阶级出身的占58%资产阶级成为统治集团的支柱D1882年,顺天乡试发榜,申报的记者以快马将两江地区中试名单送到天津,再用电报传到上海,次日即见报,江南士子时隔24小时就获知考试结果通讯革新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答案答案CA项材料描述的是国内贸易状况,而结论中的丝绸之路属于对外贸易通道,由此排除A项;B项材料描述的是正常贸易而不是朝贡贸易,排除B项;从C项材料中拿破仑

135、帝国贵族组成来看,资产阶级占多数,说明资产阶级成为帝国统治集团的支柱,因此C项符合题意。申报为商业性的大众传媒工具,并非政府部门,D项材料中事件与政府工作效率的提高无关,排除。方法技巧方法技巧本题为逻辑关系题,解答这类试题,首先要理解试题要求,其次要知晓论据、论证与历史结论之间的关系,掌握基本的史学方法,切忌以偏概全。7.(2017北京海淀一模,20)1871年有德意志观察家说:“我们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现在我们用来获得这种伟大成就的手段却给我们的未来投下了阴影,我们将为此付出代价。”由此判断,德意志统一中的局限性是()A.自上而下的统一使德国未能建立起代议制B.普鲁士一邦独大不利于德国统一

136、真正实现C.普鲁士军国主义和专制传统被带到德意志D.联邦制国家不利于德国海内外市场的开拓答案答案C德国通过自上而下的三次王朝战争实现了统一,确立了代议制,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由此排除A项;德国统一是在普鲁士领导下完成的,排除B项;联邦制国家的建立使普鲁士对外扩张实力增强,排除D项;德意志的统一就是普鲁士势力的延伸,统一后的德意志继承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和专制传统,因此C项符合题意。8.(2017北京海淀3月,22)以下史实与结论的逻辑关系正确的一项是()选项史实结论A梭伦的诗作:“许多人卖身为奴,失去自由,我已让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彻底剥夺雅典贵族的政治权利B明治维新前,日本实行“幕藩体制

137、”,德川幕府控制国家政权,实行“锁国”政策日本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国家C1875年法国国民议会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标志着宪法实际上确认了共和政体D19世纪90年代,俄国工业出现了空前的高涨,工业产值从15亿卢布增加到30亿卢布标志着俄国工业化进程的开始答案答案C法国1875年宪法标志着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因此C项的结论与史实逻辑关系正确。A项的结论错在“彻底剥夺”;B项结论不符合史实,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D项的史实只能说明俄国工业化进程加快,不能说明工业化进程开始,俄国工业化进程在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已开始。知识拓展知识拓展

138、法国共和制的确立过程充满艰巨性和曲折性,根源在于小农经济的大量存在,封建专制势力强大,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工业革命的完成是法国共和制最终确立的决定性因素。9.(2017北京海淀一模,18)张之洞在1898年发表的劝学篇中主张“中体西用”,日本人福泽谕吉在1880年成书的劝学篇中提倡“文明开化”。这两个劝学篇的相似之处是()A.面临瓜分狂潮,民族危机加剧B.为本国维新运动提供指导思想C.以维护传统为目标,以劝勉学问为宗旨D.中日两国面对西方文明的产物答案答案D甲午战后中国面临瓜分狂潮,民族危机加剧,而日本则是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故A项错误;我国的“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指

139、导思想,不是维新运动的指导思想,故B项错误;日本的劝学篇主张“文明开化”,即用资本主义的文化改造日本封建文化,不是以维护传统为目标,故C项错误;“中体西用”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文明开化”主张学习西方,两者的相似之处在于都是受西方文明的影响,故D项正确。命题评审命题评审本题以张之洞的劝学篇和日本人福泽谕吉的劝学篇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对比,属于中外对比类题型,很好地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10.(2017北京顺义一模,31)19世纪60年代,俄、日两国改革的不同之处是()A.资本主义发展受到封建制度阻碍B.以暴力推

140、翻原有政权后进行改革C.改革后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D.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答案答案B注意题干所问“俄、日两国改革的不同之处”,在19世纪60年代,俄、日两国改革的根本原因都是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故A项与题意不符;在改革过程中俄国是沙皇主持的自上而下的改革,而日本则进行了武装倒幕运动,推翻了封建势力,故B项为两国改革的不同之处,符合题意;俄日两国改革后均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故C项与题意不符;俄日两国在改革的过程中,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故D项与题意不符。11.(2016北京丰台一模,21)“光荣革命”后,英国逐渐形成以责任内阁为中心的君主立宪制,首相成为政府首脑。下

141、列关于英国首相产生的程序,正确的是()A.普遍选举国王批准议会任命B.议会选举本党获议会多数国王任命C.国王任命当选政党领袖本党获议会多数D.议会提议党内同意国王任命答案答案B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核心是责任制内阁,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首相,开创了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的先例。到19世纪,议会选举变成两大政党之间的权力角逐,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上台组阁,法律上虽然国王有选择和任命首相和其他内阁大臣的权力,实际上,国王只能接受议会选举的结果,委任选举中获胜的政党领袖为首相,因此B项符合题意。知识拓展知识拓展责任制内阁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一种政府组织形式,内阁一般由议会中占多数席

142、位的政党或几个政党联盟的领袖人物组成,其首脑称总理或首相,阁员叫部长或大臣。内阁(cab-inet)一词来源于法语,有“内室”“密室”之意。内阁作为政府机构始于英国,它是由英国国王的最高咨询机关(枢密院外交委员会)演变而来。该词后来被其他国家采用,作为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名称和组织形式。12.(2016北京东城二模,20)威尔杜兰特在历史的教训一书中说道:“自大宪章以降,法律就一直保护了公民不受国家的侵犯。”下列最能体现这一政治原则的是()A.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总统公布两院所通过之法律,监督并保证其施行”B.美国权利法案规定“国会不得制定有关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国教或禁止信仰自由;剥夺言论

143、自由或出版自由”C.钦定宪法大纲规定“凡法律虽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命批准颁布者,不能见诸施行”D.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臣民在不妨碍安宁秩序,不违背臣民义务下,有信教之自由”答案答案B“法律就一直保护了公民不受国家的侵犯”指的是公民的民主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B项符合题意。A项反映的是总统公布、监督、保证法律的施行,并未涉及公民权利,C、D两项都带有专制主义色彩。知识拓展知识拓展美国权利法案是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前十条修正案的统称。这些修正案的提出是为了缓解那些反对批准宪法的反联邦党人的担忧,其中保障了多项个人自由,限制了政府在司法和其他方面的权力,并将一些权力保留给各州。二、非选择题(共21分)13

144、.(2018北京石景山期末,35)(节选)近代主要国家的发展道路呈现出多样性。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英、美、法、德、俄、日等国的发展道路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归类、比较。如下表:标准A标准B标准C美、德英、法、美英、法德、日、俄俄、日(1)观察上表,参照标准A的示例格式,仿写标准B并补充说明标准C。(分类依据符合史实,说明与分类依据相符即可得分,9分)分类依据说明示例:标准A:美、德;英、法;俄、日依据:经济发展速度说明:美、德经济发展迅速;英、法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俄、日发展较快但仍相对落后。答案答案(1)标准B:英、法、美;德、日、俄依据:政治民主化程度。(2分)说

145、明:英、法、美民主政治相对完善;德、日、俄专制色彩深厚。(2分)或依据:走上近代化的方式。(2分)说明:英、法、美通过革命走上近代化道路,自下而上;德、日、俄通过改革或王朝战争走上近代化道路,自上而下。(2分)标准C:法、美;英、德、日;俄依据:政权组织形式。(2分)说明:法、美民主共和制;英、德、日君主立宪制;俄国沙皇专制。(3分)解析解析(1)本问以近代主要国家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入题,旨在考查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英、美、法、德、俄、日等国在崛起过程中的政治、经济状况,考生作答时要根据题目所给的示例,综合所学相关知识,找出不同类型国家之间的共同之处。14.(2016北京西城二模,37)(节选)

146、历史评价、历史阐释和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三有学者认为,美国革命的首创性在于,他们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政府文件(独立宣言)的形式肯定了启蒙思想的正当性,而联邦宪法则为独立宣言所宣布的政治民主原则提供了有效的保障。(2)结合所学,对上述观点进行阐释。(12分)答案答案(2)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用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社会契约、人民主权等思想,为北美殖民地推翻英国殖民统治进行辩护,成为北美人民的思想武器,推动了北美独立战争的发展,也推动了启蒙思想的传播。(4分)1787年宪法(即联邦宪法)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它有效地划分了联邦和各州的权力,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避免了过度集权的弊端;规定美国实行共和制,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确立了三权分立体制,避免了专制独裁。它为美国的稳定以及自由民主理念的实现提供了制度保证。(8分)解析解析第(2)问考查考生的历史阐释能力。对于“独立宣言肯定了启蒙思想的正当性”的阐释要结合独立宣言所体现的启蒙思想的原则及在美国独立战争中所起的作用回答。对于“联邦宪法则为独立宣言所宣布的政治民主原则提供了有效的保障”的阐释要从联邦宪法的内容及其体现的原则在推动美国民主制度建设方面的作用去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