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干部培训教材1一3章.ppt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70136875 上传时间:2024-08-02 格式:PPT 页数:143 大小:5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干部培训教材1一3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3页
安全干部培训教材1一3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3页
安全干部培训教材1一3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3页
安全干部培训教材1一3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3页
安全干部培训教材1一3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干部培训教材1一3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干部培训教材1一3章.ppt(1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教材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教材 第一章第四章第一章第四章上海虹口安全生产技术服务事务所第一章安全生产概述第一节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沿革n通常所说的“安全生产安全生产”含义,主要是指生产安全。广义地说,安全生产范围不仅指生产安全,还包括:消防安全、特种设备安全、道路交通安全、铁路安全、水上交通安全、航空安全、农机安全等。n安全生产工作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保障人身安全人身安全和设备、设施安全和设备、设施安全的工作。n消除危害人身安全和健康的一切不良因素,保障从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称之为人身安全人身安全。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沿革n消除损坏设备、设施、产品和其他财产的一切危险因素,保护生产

2、正常进行,称之为设备、设施设备、设施安全安全。n劳动保护工作任务主要概括为四个方面: n1.以避免人身伤亡事故为主要目标的安全生产工作; n2.以免遭职业危害引起职业病的劳动卫生工作;n3.工时休假;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沿革n4.女职工与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n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2条规定:要“加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n “安全生产安全生产”一词的正式提出是在五十年代初期,1952年,毛泽东同志在对劳动部工作报 告的一个批示中指出:“在实施增产节约的同时,必须注意职工的安全、健康和必不可少的福利事业;如果只注意前一方面,忘记或稍加忽视后一方面,那是错误的。”我国安

3、全生产工作的沿革n按照这一批示,国家提出了“安全为了生产,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生产必须安全” 的要求。n国家机构沿革情况:国家机构沿革情况: n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设立劳动部; n1955年6月国务院批准在劳动部建立国家锅炉检查总局;n1975年国务院成立了国家劳动总局;同时开展了对矿山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工作;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沿革n1978年9月国家劳动总局成立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各地劳动部门也相应成立了锅炉 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处(科);n1981年1月,国家劳动总局正式成立矿山安全监察局,对矿山安全卫生行使国家监察;n1983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成立劳动人事部。下设劳动保护

4、监察局、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矿山安全监察局; 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沿革n1985年1月3日,由国务院各部委及全国总工会领导人组成成立全国安全生产委员会。全国安委会办公室设在劳动人事部; n1988年,国务院批准新组建的劳动部是国务院领导下综合管理全国劳动工作的职能部门,“综合管理职业安全卫生、矿山安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工作并实行国家监察”;n1992年,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劳动部职能机构相应调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沿革n整为职业安全卫生监察局、矿山安全卫生监察局、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n1993年,劳动部对劳动安全卫生监察工作职能机构重新予以调整。新设安全生产管理局

5、安全生产管理局、取代原全国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将职业安全卫生监察局与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合并成立职业安全卫生与锅炉压力容器监察局;保留矿山安全卫生监察局;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沿革n1998年6月,在政府机构改革中,将原劳动部承担的安全生产综合管理、职业安全监察、矿山安全监察职能交由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新成立的安全生产局安全生产局承担;将职业卫生监察(包括矿山卫生监察)职能,交由卫生部卫生部承担;将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职能,交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局承担;n200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组建国家安全生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监督管理局,与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原国家经贸委

6、安全生产局职能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沿革n和人员一并划入新组建的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n2003年3月,依据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列为国务院直属机构;n2003年8月27日,为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成立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沿革n2004年1月,国务院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n2005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国家安全生产监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督管理总局,下设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第二节安全生产概念n安全生产,是一种生产经营单位的行为,是指 在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中,为避免发生

7、造 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而采取相应的事故预 防和控制措施,以保证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相关活动。n美国的著名学者马斯洛曾经说过,人有五种需 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 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可见“安全”对于人来说是何等重要。 安全生产概念n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生产劳动的客观条件和人的主观状况,造成危害人的安全与健康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归纳起来大体上可以分为物的因物的因素和人为因素素和人为因素两大类。n物的因素物的因素。主要包括机(工具)的因素和环境因素两个方面。比如机械加工作业可能会发生绞碾或物体

8、打击事故;化学品生产过程中往往会发生火灾爆炸和化学性灼伤事故;建筑施工作业可能发生高处坠落、倒塌等事故;交通运输过程中发安全生产概念n生交通事故或车辆伤害事故;水上作业会发生落水淹溺或船舶相撞事故;矿山井下作业可能发生瓦斯爆炸、冒顶透水事故,等等。n人为因素人为因素。由于管理者的失职或失误造成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或者决策错误等造成事故。由于对作业人员教育培训不到位,而导致人员在操作过程中误操作或违章作业等等因素造成事故;其次是由于从业人员的工作时间过长或者劳动强度过大,会造成从业人员生理发生变安全生产概念n化,导致误操作而发生事故。n为了保护从业人员的安全,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就必须加强安全

9、管理,消除各种危险危害因素,确保安全生产。n按照海因里希的分析,事故的主要因素有: 1.遗一传及社会环境; 2.人的缺点; 3.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 4.意外事件; 5.伤害事故。安全生产概念n人员伤亡的发生是事故的结果,事故的发生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由于人的缺点造成的,人的缺点是由于不良环境诱发或者是先天的遗传因素造成的。n海因里希因果事故连锁论(多米诺骨牌)图示如下:安全生产概念安全生产概念n生产经营单位的系统安全化包括人员、机具、 环境、生产管理的等方面的安全内容。 1.要抓好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的提高。 2.采取各种技术措施

10、,消除危险危害因素。 3.采取各种组织措施,加强安全管理。第三节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现状与国际环境的影响n安全生产,在一些单位里,往往是叫得最响,但落实的情况却不敢恭维,安全生产之所以 叫得响,因为它直接关联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关系到人民的福祉、城市的稳定、国家的安 宁。但是,又为什么是最不易落实的一项工 作呢?因为从安全生产的本身来说,它不象其他工作那样直接产生效益,从某种直觉来看,也不是天天都会发生事故。因此,安全管理 工作始终在侥幸的情绪下使之。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现状与国际环境的影响n事故的发生给人们带来了灾难,其后果令人骇然(举事故案例)。举事故案例)。n安全现状不容乐观,形势依然严峻。据

1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统计,2003年全国发生各类事故死亡136102人,这就是说,每天平均死亡373人,伤残70多万人,据专家估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5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2.5%。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现状与国际环境的影响n2003年4月28日,国际劳工组织在日内瓦举行的职业安全与卫生世界大会上向全球发出警报:全球每年发生2.7亿起工伤事故和1.6亿例职业性疾病,与工作有关的疾病和职业事故死亡人数达200万人,由于工伤事故和职业性疾病带来的缺勤、保险成本增加生产损失,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为12500亿美元,相当于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4%。另外,由于工伤事故和职业性疾病的原因,劳

12、动者平均提前五年退休。第四节安全生产工作的地位和作用n1.安全生产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策;n2.安全生产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n3.安全生产是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措施;n4.预防为主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n5.搞好安全生产,是实践党的“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体现;n6.搞好安全生产,是坚持安全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安全生产工作的地位和作用n海因里希统计分析了大量的事故,发现每330件事故中有300件为无伤害事故,29件为轻伤事故,1件为重伤害事故,即重伤或死亡事故轻伤或微伤事故无伤害事故=129300。这就是海因里

13、希的事故概率金字塔。n因果事故概率金字塔图示如下:安全生产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安全生产工作的地位和作用n伤害事故是指一次事故中,人受到伤害的事故;无伤害的一般事故是指一次事故中,人没有受到伤害的事故或者称为险肇事故。伤亡事故和无伤害事故是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和规律的。为了防止和减少伤亡事故,必须首先防止无伤害事故。如果无伤害事故不存在,则伤亡事故也就杜绝了。安全生产工作的地位和作用n安全发展反应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本质特征;安全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和根本利益。生命最珍贵,保障生命安全是人最基本的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说,“以人为本”首先要以人的生命为本,科学发展首先要安全发展,和谐社会首先要关

14、爱生命。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高度重视、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工作的地位和作用n安全发展观的提出,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其理论体系,标志着我们对发展认识的深化。n倡导和树立安全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n和谐社会的六个基本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n落实安全发展的要求,概要地说:安全生产工作的地位和作用n1.是应当进一步强化各级领导干部、企业负责人的安全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增强安全生产的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n2.是应当把安全生产纳入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行业、企业改革发展的总体布局,做

15、到统一规划、同时部署、同步推进;n3.是应当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决扭转一些地方、行业和单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低回报、事故居高不下的状况,把经安全生产工作的地位和作用n济增长方式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n4.是应当着眼长远,立足马当前,从突出问题和薄汤而弱环节抓起,在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同时,逐步建立长效机制,实现本质安全。使安全生产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相适应。第五节安全生产的方针、格局和主要内容n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基本方针是“安全第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预防为主”。n要用辨证统一的观点处理好生产与安全、效益

16、与安全、发展与安全的关系。n二十世纪,国家确立了“企业负责、行业管理、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国家监察、群众监督”的工作格局,强调了各个经济管理部门“管理生产必须管理安全”的思想,进一步明确了企业是安全生产工作的主体,为建立“政府、企业、工会”三方协调机制打下了基础。安全生产的方针、格局和主要内容n二十一世纪,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的监管力度,在制度上强化了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建设,同时,从五个层面着手,即:努力构建“政府统一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监管、单位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群众参与监督、社会广泛支持监督、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新格局。n政府统一领导

17、政府统一领导:是指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依据国家关于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做到统一领导的要求;安全生产的方针、格局和主要内容n部门依法部门依法监管:监管:是指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有关部门,要依法履行综合监督管理和专项监督管理的职责;n单位全面负责:单位全面负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是安全生产的主体,要依法做好方方面面的工作,切实保证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依法保障必需的安全投入,加强管理,形成自我约束机制,不断完善安全生产条件;安全生产的方针、格局和主要内容n群众参与监督群众参与监督:是指有关法律、法规明确各级工会组织,对生产经营单

18、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有监督的职责,维护从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的权利;n社会广泛支持社会广泛支持:是指要发挥全社会各方面的作用,在社会形成“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社会与论氛围,形成与论监督和宣传氛围。安全生产的方针、格局和主要内容n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内容:工作的基本内容:n1.建立和健全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n2.组织制订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n3.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积极改善劳动条件;n4.加强安全检查,消除事故隐患;n5.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装备和先进的管理模式。第二章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第一节安全生产法规的概念、特征与作用n安全生产法规:安全生产

19、法规:是指调整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同从业人员的安全健康,以及生产资料和社会财富安全保障相联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n安全生产法规是国家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是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人们通常说的安全生产法规是指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的总称。安全生产法规的概念、特征与作用n安全生产法规的特征:安全生产法规的特征:n1.安全生产法规有着较强的科技性;n2.安全生产法规具有广泛的社会性;n3.安全生产法律关系客体方面有其不同的特点;n4.安全生产法规具有强制性的特征。了安全生产法规的概念、特征与作用n安全生产法规的作用:安全生产法

20、规的作用:n1.确保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调动从业人员的积极性;n2.促进生产和经济的发展;n3.促进改革和社会稳定。第二节我国安全生产法制建设的基本情况n安全生产法规的起源:安全生产法规的起源: 安全生产法规起源于18世纪工业革命后,1802年英国政府制定了最初的工厂法保护学徒的身心健康法,这是世界最早的劳动保护法,是现代劳动法的起源,也是现代安全生产法的起源。我国安全生产法制建设的基本情况n我国安全生产法规的发展:我国安全生产法规的发展:1.初建时期(1949年1957年);2.调整时期(1957年1966年);3.“文革”时期(1966年1978年);4.恢复发展时期(1978年1990年

21、);5.逐步完善时期(1991年2002年);6.加速发展时期(2002年至今);我国安全生产法制建设的基本情况n2003年3月14日国务院发布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对锅炉、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督作了全面规范。n2003年4月27日国务院发布了工伤保险条例,这是一部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维护从业人员权益的重要法规,它的颁布实施,必将成为维护从业人员合法权益的法律武器,促进生产经营单位进一步做好安全生产和工伤预防工作。我国安全生产法制建设的基本情况n2002年3月国家经贸委陆续发布了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 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 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定点生产许可证管理办

22、法,对危险化学品的经营管理作了全面规范。n2003年5月19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这对制裁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规范安全生产行政处罚,保证生产经营单位依法进行安全生产,我国安全生产法制建设的基本情况n具有重要的意义。n2004年1月9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对我国安全生产的长期奋斗目标提出了具体要求:n第一阶段:到2007年,即本届政府任期内,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安全监管体系,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发展。n第二阶段:到2010年,初步形成规范完善的安全生产法治秩序,全国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我国安全生产法制建设的基本情况n第三阶段:到202

23、0年,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实现安全生产状况根本好转,亿元国内生产总值死亡率、十万人死亡率等指标达到或接近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同时,要把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纳入思想宣传工作的总体布局,并在大中专院校和中小学开设安全知识课程,提高识灾和防灾能力,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我国安全生产法制建设的基本情况n2004年1月13日国务院又发布了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这是国家从源头上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在安全生产领域内建立的一项全新行政许可制度。n2007年3月28日国务院又发布了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节安全生产法规体系n新中国成立60多年以来,我国已初步形成一个以宪法为基本依据,以安全生产法为

24、核心的,以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技术规程、标准为依托的安全生产法律体系。n这个体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安全生产体制的变化而逐步完善的。安全生产法规体系n安全生产法规的层次体系安全生产法规的层次体系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为我国安全生产法规体系的最高层级。 2.法律: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包括安全生产法和与它平行的安全生产有关的法律,如劳动法、 职业病防治法、工会法等。 安全生产法是综合规范安全生产法律制度的法律。它适用于所有生产经营单位,是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核心。安全生产法规体系n3.安全生产行政法规:新中国成立以来,国

25、务院己颁布了多部安全生产行政法规,主要有三大规程、五项规定、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工伤保险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依据宪法、安全生产法和劳动法确立的原则,对安全生产的具体行政、制度、责任以及安全生产法规体系n重要的安全卫生标准和管理要求,作了统一规定,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普遍的约束力。n 4.地方性安全生产法规:是国家安全生产立法的补充,是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性安全生产法虽复系法律授权制定,但其内容不得和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n 5.安全生产规章:包括部

26、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安全生产部门规章是依据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安全生产工作作出的产业、行业的具体规定,在我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中起安全生产法规体系n着十分重要作用。地方政府安全生产规章是各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围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出的安全生产规章,它指导本地区开展安全生产工作,对政府实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起着十分重要作用。 n6.安全生产规程和标准:是为消除、限制和预防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危险、危害因素,保护劳动者安全与健康,保证设施、生产正常运行而制定的统一的技术性规程和标准。安全生产法规体系n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安全生产法

27、规体系综合类安全生产法规和规章矿山安全生产法规子体系危险化学品安全法规子体系建筑业安全法规子体系交通运输安全法规子体系公众聚集场所及消防安全法规子体系其他安全生产法规子体系我国批准的国际劳工安全卫生公约第四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n2002年1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安全生产的专门法律,是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主体法,是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从业人员实现安全生产所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是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进行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的法律依据,是制裁各种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有力武器。n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法的基本性质与特点的基本性质与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n

28、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法是我国安全生产领域的基本法律,关系到如下三个基本性质基本性质的问题:一是关系人权(人民生命财产)性质的问题;二是关系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性质的问题;三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的政治问题。它具有非常明显的立法特点立法特点:一是强制性;二是禁止性;三是义务性;四是明确的行政责任;五是严密的法律责任。n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法颁布实施的意义颁布实施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n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法的颁布实施:n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n有利于依法规范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n有利于各级人民政府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n有利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和有关部门依法行政,加强监督管理;

29、n有利于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n有利于制裁各种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n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法的主要内容的主要内容n一.安全生产法总则n1.安全生产法立法目的:通过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实现如下三个目标: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保护国家和其他所有制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n2.安全生产法的总则中,规定了保障安全生产的国家总体运行机制,包括如下五个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n政府监管与指导(通过立法、执法、监管手段);n企业实施与保障(落实预防、应急救援和事故处理等措施);n从业人员权益与自律(八项权益和三项义务);n社会监督与参与(公民、工会、与论和社

30、区监督);n中介支持和服务(通过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等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3.七项基本法律制度n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n生产经营单位安全保障制度;n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义务制度;n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安全责任制度;n安全中介服务制度;n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n事故应急救援和事故处理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n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保障n1.主要负责人的安全责任;n2.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投入;n3.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n4.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及有关人员的资质认证;n5.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和矿山建设项目的安全评价;n6.安全设备的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n三.从业人

31、员的权利和义务n1.从业人员八项权利:n知情权: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n建议权: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n批评、检举、控告权: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或控告;n拒绝权: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n紧急避险权:有权在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现场; n获得赔偿权:因事故受到损害时,有权要求赔偿;n获得教育培训权:有权获得安全生产教育和生产培训; n获得劳防用品权:有权获得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

32、全生产法n2.从业人员三项义务: n自觉遵章守纪的义务: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n自觉学习安全知识的义务: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的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n险情报告义务:发现事故隐患和其他不安全因素,应立即向现场安全管理人员或本单位负责人报告。n四.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n1.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了我国安全生产的监督方式:即工会民主监督、社会与论监督、公众举报监督、社区报告监督;n2.政府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n3.政府有关部门的安全生产管理职

33、责;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n4.社会公众的监督; n5.社区的监督。n五.安全生产法明确国家安全生产的四大责任主体n1.政府责任方:即各级政府和对安全生产负有监管职责的有关部门;n2.生产经营单位责任方:n3.从业人员责任方:n4.中介机构责任方。第五节上海市安全生产条例n上海市安全生产条例的立法特点n1.是体现以人为本;n2.是突出预防为主;n3.是强调地方特色;n4.是维护法律统一。上海市安全生产条例n上海市安全生产条例对安全生产培训考核作了特别规定,明确要求高危行业高危行业的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在任职前任职前应当参加安全培训,并考核合格;n其他生产经营单位的主

34、要负责人和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在任职三个月内,任职三个月内,应当参加安全培训,并考核合格;n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在任职前任职前应当参加安全培训,并考核合格;上海市安全生产条例n建筑施工、危险物品等高危行业建筑施工、危险物品等高危行业的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300人以下的,至少配备1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300人以上的,至少配备3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1000人以上的,至少配备8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5000人以上的,至少配备15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上海市安全生产条例n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300人以上的,至少配备1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1000人以上的

35、,至少配备2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5000人以上的,至少配备5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n对不按照上海市安全生产条例规定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违法行为,首先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可对每少配1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依法给予500元罚款。上海市安全生产条例n对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参加培训的违法行为,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可给予5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n对从业人员未进行培训的违法行为,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可以对每少培训1名从业人员依法给予500元的罚款。第三章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第一节安全组织机构及人

36、员配置n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一过程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n1.安全生产管理组织结构的建立和组织再造、更新;n2.安全生产管理组织中人员的配备和职责的确定;n3.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n4.各类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n5.生产过程的安全管理;n6.安全技术的管理;安全组织机构及人员配置n7.工伤事故的管理。n一.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的原则n组织机构除满足法律、法规、规定的要求外,还应遵循以下原则:n1.目标明确原则;n2.管理服务原则;n3.责权对等原则;n4.统一指挥原则;n5.因事与因人设置相结合的原则。安全组织机构及人员配置n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组织形式n安

37、全管理机构的组织形式是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的规模及行业危险性决定的。为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的质量,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上海市安全生产条例规定设立安全生产委员会。设立的安全生产委员会不是职能机构,而是协调机构。n三.安全生产管理部门人员的配置n安全生产法规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具体地讲,主要包安全组织机构及人员配置n括以下几个方面:n1.熟悉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与本行业、本单位有关的安全卫生法规标准,熟悉现代安全管理的方法;n2.掌握相应的安全专业技术知识和管理知识n3.经过培训熟悉生产工艺流程及工艺危险性,并能根

38、据生产特点进行检查和处理查出的问题;n4.能够协助高层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决策,也能对安全检查、处理、报告进行记录在案;安全组织机构及人员配置n5.满足本行业特殊要求的其他条件。n做一名合格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是“能管”、“敢管”及“善管”。n“能管”:就是要有能力胜任安全管理工作;(包括组织管理能力、现场安全管理能力、宣传教育的能力)n“敢管”:就是要忠实履行自已神圣的安全职责; n“善管”:就是要有一套好的安全生产工作方安全组织机构及人员配置n法,注重实效。(要善于调查研究,掌握情况、善于抓重点,落实安全生产各项措施、善于沟通信息,上传下达)n四.注册安全工程师n注册安全工程师

39、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中,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安全工程技术工作和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服务的中介机构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并经注册的专业技术人员。安全宣传教育与培训n安全知识教育:包括安全管理知识教育和安全技术知识教育。n安全管理知识教育:包括对安全管理组织结构、管理体制、基本安全管理方法及安全心理学、安全人机工程学、系统安全工程等方面的知识教育。n安全技术知识教育:主要内容包括一般生产技术知识、一般安全技术知识和专业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安全宣传教育与培训n安全技能教育:必须把安全技术知识变成进行安全操作本领才能取得预期的安全效果。安全技能培训包括正常

40、作业的安全技能培训、异常情况的处理技能培训,主要针对各个不同岗位或工种的从业人员所必须的安全生产方针和手段的训练。其内容三涉及安全操作技能培训、危险预知训练、紧急状态事故处理训练等等n2.安全教育的方式n大体可分为广告式、讲授式、竞赛式和声像式。安全宣传教育与培训n二.适应新形势,开展安全宣传教育n安全教育包括:安全宣传教育和安全培训两大部分。n生产经营单位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既是安全管理的需要,也是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同时,也是生产经营单位发展经济的需要。n安全生产法第11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安全

41、宣传教育与培训n三按照不同对象,加强安全培训n.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n管理人员安全培训教育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n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的安全培训教育n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指对本单位生产经营负全面责任,有生产经营决策权的人员。安全宣传教育与培训n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的安全生产培训和安全资格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n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及有关行业的规章、规程、规范和标准;n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知识、方法与安全生产技术,有关行业安全生产管理专业知识;n重大事故防范、应急

42、救援措施及调查处理方法,重大危险源管理与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原则;安全宣传教育与培训n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n典型事故案例分析。n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培训n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指在生产经营单位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人员。n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培训和安全资格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n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政策及有关行业的规章、规程、规范和标准;安全宣传教育与培训n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安全生产技术、劳动卫生知识和安全文化知识、有关行业安全生产管理专业知识;n工伤保险和法律、法规、政策;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及调查处理方法;n事故现场勘查技术,以及应急处理措施;n重大危险源管理与应急救援预案

43、编制方法;n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安全宣传教育与培训n典型事故案例。n生产经营单位其他负责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n生产经营单位其他负责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主要内容包括:n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制度;n安全生产的新技术、新知识;安全宣传教育与培训n安全生产管理经验;n典型事故案例。n2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n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主要有以下几种安全培训教育的方式:n三级安全教育n三级安全教育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教育的基础制度。教育对象是新进从业人员,三级教育指厂级、车间和班组安全教育。安全宣传教育与培训n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n特种作业人员是指容易

44、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直接从事这种作业的人员称为特种作业人员。n特种作业人员在独立上岗作业前,必须进行与本工种相适应的、专门的安全技术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训练,经安全技术理论考核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作业。安全宣传教育与培训 经常性安全培训教育n目的是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贯彻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标准,不断增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知识水平和安全技术素质。n内容主要是:安全生产新技术、新知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

45、;事故案例分析等。安全宣传教育与培训 “五新”作业安全培训教育 “五新”作业安全教育是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新设备作业人员的教育 复工和调岗安全培训教育 “复工”安全教育,是指对离开操作岗位六个月以上的从业人员进行的安全培训教育; “调岗”安全教育,是指从业人员临时调动工种而进行所担任工种的安全培训教育。安全宣传教育与培训n四.安全文化与企业安全文化n安全文化定义:在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历程中,在其从事生产、生活乃至实践的一切领域内,为保障身心安全(含健康)并使其能安全、舒适、高效地从事一切活动,预防、避免、控制和消除意外事故和灾害(自然的、人为的),为建立起安全、可靠、和谐、

46、协调的环境和匹配运行的安全体系,为使人类变得更加安全、康乐、长寿,是世界变得友爱、和平、繁荣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安全宣传教育与培训n安全文化分为安全物质文化和安全精神文化,它包括四个层次:安全器物层次、安全制度层次、安全精神智能层次、安全价值规范层次。n安全器物层次:它包括人类为了生活、生产的需要而制造并使用的各种安全防护工具、器具和物品。n安全制度层次:它包括劳动保护、劳动安全与卫生、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环保、防灾减灾等方面的一切社会组织形式和制度。安全宣传教育与培训n安全精神智能层次:它包括哲学思想和信仰、安全审美意识,包括安全文化艺术、安全科学、安全技术以及自然科学、社会科

47、学在安全科学或安全管理方面的理论总和。n安全价值规范层次:它包括人们对安全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行为规范具体表现为道德、风俗、习惯等。第三节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责任制n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规章制度是保障从业人员人身安全与健康以及财产安全的最基础的规定,是保证安全生产各方面的标准和规范,是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延伸。同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长期实践经验和无数事故教训的总结,是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如果违反规章制度,就将导致事故的发生。所以,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各类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责任制n一.安全生产规章制度n1.规章制度的分类 不同生

48、产经营单位所建立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也不同,应根据单位特点,制定出具体且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一般生产经营单位都应建立健全以下几类规章制度:n各级人员及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这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制度的核心,安全生产责任制一般可以分为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责任制n责任制和其他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n综合安全管理方面制度,包括安全生产总则、安全生产的组织保证制度、安全技术措施管理、安全教育、安全检查、安全奖惩、“三同时”审批、安全检修管理、事故隐患管理和监控、事故管理、安全用火管理、承包合同安全管理、安全工作“五同时”、安全值班等规章

49、制度;n安全技术管理方面制度,包括特种作业管理、危险作业审批、危险设备管理、危险场所管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责任制n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管理、厂区交通运输管理、防火制度等。 n职业卫生管理方面制度,包括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与管理、有毒有害物质监测、职业病、职业中毒管理;n其他方面有关管理制度,如女工保护制度、劳动防护用品、保健食品、职工身体检查等;n安全操作规程是操作人员操作机械设备和调整仪器、仪表以及从事其他作业必须遵守的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责任制n序;是生产经营单位针对某一具体工艺、工种、岗位所制定的具体规章制度。n2.规章制度的建立n建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一要符合国家法规和政府规定的要求;

50、二要保证能贯彻执行;三要切合实际;四要有利于发展生产。因此,在制定安全生产制度时应注意:n深入实际、调查研究;n收集和研究法规、标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责任制n结合经验,制定条款;n关键条文,要经过技术检验和技术鉴定;n坚持先进,摒弃落后;n不断更新和补充完善;n安全操作规程要可靠规范。n3.制订规章制度要突出重点n生产经营单位安全规章制度的制订应突出重点,如:n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安全生产例会制度、安全生产事故防范工作会议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责任制n度、安全宣传教育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重大危险源监控制度、三级动火审批制度、新、改、扩建项目,“三同时”制度、外来施工工程安全

51、管理制度、工伤事故的报告、调查处理制度、劳防用品和保健食品发放使用管理制度、其他应建立的专业制度和操作规程。n二.安全生产责任制n安全生产责任制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体现,是生产经营单位最基本的制度之一,是所有安全生产制度的核心制度。它是使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责任制n职责变为每一个职务人的责任,用书面形式加以确定的一项制度,因此,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从制度上明确规定各级人员,各职能部门以及专职安全管理机构在安全生产方面的职责,使安全生产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人负责。n1.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内容n在生产经营单位来说,安全生产职责是由四个层面的安

52、全责任分解确定,落实的问题,这四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责任制n个层面就是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操作层。n从四个层面可以看出,操作层是基础,决策层是关键,由于层次越高,管理的绩量也就越大。因此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职责是对单位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n2.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n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职责n安全生产法第17条规定,关于生产经营单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责任制n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六个方面的职责:n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n2)组织制定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n3)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n4)督促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事故隐患。n5)组织

53、制定、实施事故应急救援预案。n6)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责任制n其他领导层人员的安全职责n各职能管理部门的安全职责n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职责n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安全生产职责归纳起来,主要是抓好“三个提高”。一是抓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技能的提高;二是抓好员工遵章守纪自觉性的提高;三是抓生产现场本质安全的提高;n从业人员的安全职责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责任制n安全生产法第三章规定了从业人员的安全权利,同时明确了从业人员的义务,安全责任,主要有五个方面。n1)认真、自觉参加各种安全生产活动学习和培训,学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掌握安全操作技能,不断增强生产劳动中的自我保护意识

54、。n2)自觉遵守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服从管理,不违章、不冒险作业,并劝阻他人也不要违章、冒险作业,正确穿戴劳防用品。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责任制 3)按照安全规章操作,按时、清晰、准确地做好各种安全记录。在操作中发生事故或发现有不安全因素应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4)做好设备、工具、模具等维护保养工作,保持作业现场的整洁,正确使用,妥善保护、保管各种安全装置、防护设施和个体劳动防护用品。 5)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也可直接向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反映或举报。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责任制n3)按照安全规章操作,按时、清晰、准确地做好各种安全记录。在操作中发生事故

55、或发现有不安全因素应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n4)做好设备、工具、模具等维护保养工作,保持作业现场的整洁,正确使用,妥善保护、保管各种安全装置、防护设施和个体劳动防护用品。n5)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也可直接向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反映或举报。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责任制n3.制订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点n坚持“对应”的原则;n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n坚持安全生产“五同时”的原则,这就是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第四节安全检查与安全检查表的应用n安全检查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是安全管理工

56、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消除隐患、防止事故发生、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手段。通过安全检查可以发现,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以便有计划地制定纠正措施,达到“自查、自纠、自保”,保证生产的安全。安全检查涉及到生产系统本身及其各个环节以及与生产有关的各个方面,包括不安全状态、潜在危险、人为因素等等,因此安全检查应力求系统化、完整化,不漏掉任何可能导致危险的关键因素。安全检查与安全检查表的应用n一.安全检查的分类n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检查可以分为定期性、经常性、季节性、专业性、综合性和不定期的职工代表巡视安全检查等。n 1.定期性检查。生产经营单位或主管部门组织的定期全面的安全检查。检查周期一般为

57、:主管部门每年组织一次,生产经营单位每季或每月组织一次,车间每月或每周一次,班组、岗位按一定周期进行检查。定期检查的面广,有深度,能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安全检查与安全检查表的应用n2.经常性检查。由各级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或安全人员根据生产情况和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的经常性检查。检查中要狠抓易发生和可能发生事故的主要因素,变事后处理为事前预防。n3.季节性检查。由各级生产经营单位根据季节变化,按事故发生的规律对易发的潜在危险,突出重点进行季节性检查。如冬季防冻保暖、防火、防煤气中毒;夏季防暑降温、防触电、防汛、防雷击等检查。这种检查可提前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消除隐患,做到防患于未

58、然。安全检查与安全检查表的应用n4.专业性检查。由各级生产经营部门组织,以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为主,根据各专业特点,而进行的专业安全检查(如锅炉、压力容器、防火、防爆、电气等专项检查)。此类检查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专业要求,用于检查难度较大的项目。通过检查,发现潜在问题,研究整改对策,及时消除隐患。安全检查与安全检查表的应用n5.综合性检查。一般由主管部门或行业主管组织、对下属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的全面综合性检查。综合性检查能引起各职能部门的重视,整改措施能得到及时落实,必要时也可组织进行系统的安全性评价。n6.不定期的职工代表巡视安全检查。安全检查与安全检查表的应用n二.安全检查的内容结构n安全检查

59、的内容,主要是查思想、查管理、查制度、查现场、查隐患、查事故处理。n三.安全检查表具体内容n四.安全检查的实施程序n五.安全检查表的编制第五节设备与作业环境的安全管理n 实现设备安全的最根本的途径是设备的本质安全化。由于目前有些设备还不能完全实现本质安全化,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采用加强设备安全管理的方法来预防和控制设备事故和因设备而引发的人身事故。n一.设备与作业环境安全管理总的要求n二.设备安全管理的过程n1.设备选购过程的安全管理设备与作业环境的安全管理n 2.设备使用的安全管理n三.作业环境安全管理的过程n 1.环境物流、人流定置标识法n 2.作业环境安全管理的“5S”活动 通过“5S”(

60、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活动,可以促使全体从业人员遵守作业标准,通过目视管理的运用与标准化,能减少事故的发生。通过“5S”活动,还可以形成满意的工作环境,明净的工作环境,可使员工工作时心情愉快,有被尊重的感觉,员工归属感增强,设备与作业环境的安全管理n人与人之间、主管和部属之间均有良好的互动关系,全员参与的“5S”活动,能塑造出良性的企业安全文化和文明生产。n四.安全生产投入n安全生产投入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以保证其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积极开展工伤事故与职业危害预防,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水平,为直接目的所需用的资金。n1.安全投入的效益设备与作业环境的安全管理n2.安全投入经费分类及筹措渠道

61、n3.保证安全生产的投入n五.安全色及安全标志n利用安全色和安全标志是表达特定安全信息含义的颜色和标志,用以提醒人们注意不安全因素,防止事故,是环境布置中的一项重要工作。n1.安全色n安全色是表达安全信息的颜色,如表示警告、禁止、指令、提示等安全信息。应用安全色使设备与作业环境的安全管理n人们能够迅速发现或分辨安全标志并提醒人们注意,以防止发生事故。但安全色本身不能消除任何危险。n四种安全色的含义:n红色:引人注目,使人在心理上产生兴奋感和醒目感,用于表示禁止、紧急停止、防火等信号。n黄色:是一种明亮的颜色,黄色和黑色相同组成的条纹是视认性最高的色彩,特别能引起人们的注意,适用于警告、注意等信

62、号。设备与作业环境的安全管理n蓝色:虽然注目性和视认性都不太好,但和白色配合使用效果较好,看起来明显,可以被选用作为指令、必须遵守的规定标志。n绿色:使人感到舒畅、平静和安全感,用来表示安全状态和通行的提示。 n2.安全标志及安全符号n安全标志是由安全色、几何图形和图形符号构成,用以表示特定的安全信息。可分为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和提示标志四大类。设备与作业环境的安全管理n禁止标志的含义是禁止人们的不安全行为的图形标志。其基本形式是带斜杠的圆形框,圆环和斜杠为红色,图形符号为黑色,衬底为白色。n警告标志的含义是提醒人们对周围环境引起注意,以避免可能发生危险的图形标志。其基本型式是正三角形

63、边框,三角形边框及图形符号为黑色,衬底色为黄色。n指令标志的含义是强制人们必须做出某种动作或采用防范措施的图形标志。其基本形式是圆形边框,图形符号为白色,衬底色为蓝色。设备与作业环境的安全管理n提示标志的含义是向人们提供某种信息(如标明安全设施或场所等)的图形标志。其基本形式是正方形边框,图形符号为白色,衬底色为绿色。n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禁示标识n4.标志牌的型号选用 标志牌设置的高度,应尽量与人眼的视线高度相一致。悬挂式和柱式的环境信息标志牌的下缘距地面的高度不宜2m。设备与作业环境的安全管理n5.使用安全标志牌的要求n标志牌应设在与安全有关的醒目地方,并使大家看见后,有足够的时间来注

64、意它所表示的内容。环境信息标志宜设在有关场所的入口处和醒目处;局部信息标志应设在所涉及的相应危险地点或设备(部件)附近的醒目处。n标志牌不应设在门、窗、架等可移动的物体上,以免这些物体位置移动后,看不见安全标志。标志牌前不得放置妨碍认读的障碍物。n标志牌的平面与视线夹角应接近90角,观察者位于最大观察距离时,最小夹角75。设备与作业环境的安全管理n标志牌应设置在明亮的环境中。n多个标志牌在一起设置时,应按警告、禁止、指令、提示类型的顺序,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地排列。n标志牌的固定方式分附着式、悬挂式和柱式三种。悬挂式和附着式的固定应稳固不倾斜,柱式的标志牌和支架应牢固地联接在一起。n其他要求应符

65、合GB15566的规定。n安全标志牌每半年至少检查一次,如发现有破损、变形、褪色等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修整或更换。第四章安全评价、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n安全评价是以实现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辨识与分析工程、系统、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危险、有害因素,预测发生事故造成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评价结论的活动。n安全评价的目的是查找、分析和预测工程、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可能导致的危险、危害后果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指导危险源监控和事故预防以达到最第一节安全评价安全评价n低事故率、最少损失和最优的

66、安全投资效益。n安全评价可以达到以下目的:n1.提高系统本质安全化程度;n2.实现全过程安全控制;n3.建立系统安全的最优方案,为决策提供依据;n4.为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创造条件。安全评价n系统设计后进行安全评价,可查出设计中的缺陷和不足,及早采取改进和预防措施。系统建成后进行安全评价,可了解系统的现实危险性,为进一步采取降低危险性的措施提供依据。n安全评价按照实施阶段的不同分为三类: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n1.安全预评价:就是在项目建设前应用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对系统(工程、项目)中存在的危险性、有害因素及其危害性进行预测安全评价n性评价。n2.安全

67、验收评价:是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在项目建成试生产正常运行后,在正式投产前进行的一种检查性安全评价。目的是目的是验证系统安全,为验证系统安全,为安全验收安全验收提供依据。提供依据。n安全验收评价是为安全验收进行的技术准备,最终形成的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将作为建设单位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申请建设项目安全验收审批的依据。安全评价n3.安全现状评价:是针对生产经营活动中、工业园区内的事故风险、安全管理等情况,辨识与分析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审查确定其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要求的符合性,预测发生事故或造成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

68、出安全现状评价结论的活动。n上海市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审批工程程序:安全评价n依照行政许可法自2004年7月1日起,上海市对建设工程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审查范围与审查环节作相应调整,调整如下:n“三同时”审查调整为: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并按规定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非矿山建设项目和非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安监部门不再办理行政审查手续。安全评价n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应在初步设计之前申报办理设立批准书。申报材料包括:安全条件论证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安全评价报告等材料,由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

69、管理局审查批准。n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应参与本单位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和设计的审核,组织专家或委托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开展安全设施技术论证,督促设计与施工单位落实安全措施,在投入生产和使用前,依照设计要求、论证意见、安全评价n国家和行业标准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和使用。n各行业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所属生产经营单位建设项目“三同时”工作的监督管理,制定本行业的“三同时”工作制度,规范审核行为,做好指导服务,组织对建设工程项目的验收检查,控制问题于源头之中,杜绝新项目新隐患的滋生,确保监管到位和安全生产。第二节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n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继90年代初通过

70、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系列)和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1系列)之后,于1996年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标准化为主题召开了国际研讨会,商量制定OHSMS的ISO标准工作的可能性。n会议认为应暂停其有关工作,而国际劳工组织(ILO)较适合制定及推行OHSMS,并颁发国际性的指导文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nILO和国际职业卫生组织(IOHA)从1998年开始挖掘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素,历时3年多时间,于2001年1月ILO编制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导则文件定稿并提交ILO成员审议。n2001年6月ILO理事会审议并批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导则(ILO-OSH2

71、001),使得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成为安全生产领域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n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导则(ILO-OSH2001)提供了一个独有的国际模式,可与其他管理体系如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系列)和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1系列)的标准及导则兼容,它们均遵循国际认可的“戴明原理”。 ILO-OSH2001给出了两个层面,即国家与生产经营单位的推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指引,各国可依据ILO-OSH2001导则来制定本国的相应导则,各生产经营单位可依此制定自已内部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n生产经营单位根据实际情况,

72、通过实施“初始评审”对现有职业健康安全现状及相关管理制度进行评价。n“初始评审”工作应由专职人员进行,必要时与员工及其代表进行协商交流。n体系的各要素都是围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工作的。n建立和实施OHSMS将有助于生产经营单位有效地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第三节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HSEMS)n“两书一表”是指HSEHSE作业指导书、 HSEHSE作业计划书和HSEHSE检查表。 nHSEHSE作业指导书重点解决HSEHSE管理体系在基层落实的“人、机”问题。nHSEHSE作业计划书重点解决HSEHSE管理体系在基层落实的“环”(环境变化)问题。 nHSEHSE检查表则根据HSE

73、HSE作业指导书、 HSEHSE作业计划书的要求规范现场HSEHSE检查,使HSEHSE管理体系在基层得到落实。第五章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及应急救援第一节生产安全事故概念与等级分类n事故:是指人们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发生违背人们意愿的、突发性事件的总称,通常会使正常的生产活动中断,同时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意外事件。n国务院第493号令于2007年4月9日颁布了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并于2007年6月1日起施行。n生产安全事故: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员伤亡(包括急性工业中毒)或者直接生产安全事故概念与等级分类n经济损失的事故。生产安全事故概念与等级分类生产安全事故概念与等级分类生产安全事故概念与等级分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