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与健康教育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70132751 上传时间:2024-08-02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6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治未病与健康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中医治未病与健康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中医治未病与健康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中医治未病与健康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中医治未病与健康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治未病与健康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治未病与健康教育(8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治未病与健康教育中医治未病与健康教育中医治未病与健康教育 开展健康教育开展健康教育应先搞清楚的几个概念先搞清楚的几个概念 n n换脑子子n n以病人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n n找位置找位置n n把健康教育放首位是品牌战略措施 n n定定调子子n n健康教育是高水准保健服务的体现n n迈步子步子(五步(五步(五步(五步骤骤模式)模式)模式)模式)n n需求、目标、计划、实施、评价中国公民健康素养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条n n一、基本知识和理论 (25条)n n二、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34条)n n三、基本技能 ( 7条)n n1、科学健康观素养 2、 传染病防治素养n n3、慢性病防治素养

2、 4、 安全与急救素养n n5、基本医疗素养 6、健康信息素养n n925条关于关于“素养与健康素养素养与健康素养”的界定的界定n n素养是指平日的修养;n n素养是素质的形成基础;n n素养体现在意念、身体、语言之中;n n素养是能力;n n健康素养是维护和促进健康的能力;n n健康素养是衡量健康素质的重要指标;n n健康素养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n n健康素养的推行骨干是广大医务人员。健康的定健康的定义n n1948年WHO:n n健康是一种躯体、精神与社会和谐融合的完美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身体虚弱。n n1986年WHO:n n健康是每天生活的资源,并非生活的目的。健康是社会和个

3、人的资源,是个人能力的体现。n n影响健康的因素影响健康的因素1、行、行为和生活方式因素和生活方式因素(1)行为因素:吸烟、酗酒、吸毒、婚外性行为(2)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社会生活习惯、对疾病的预防习惯2、环境因素境因素(1)自然环境:阳光、空气、水、气候、地理(磁场)(2)社会环境:社会制度、法律、经济、文化、教育、人口、民族、职业3、生物学因素、生物学因素(1)遗传:出生缺陷(13.7%)、高血压、糖尿病、肿瘤(2)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寄生虫(3)个人的生物学特征:年龄、性别、形态、健康状况4、健康服、健康服务因素因素n n健康服务又称卫生保健服务。n n“人人享有卫生

4、保健”1977,WHO。n n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群众为基础。n n以健康为中心公平、平等、人人享有。n n渥太华宪章指出:健康的基本条件和资源是和平、住房、教育、食品、经济收入、稳定的生态环境、可持续的资源、社会的公平与平等。健康的决定因素必须具有坚实的基础。管理的概念管理的概念n n管是管事,理是理人。n n管理就是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达到资源使用的最优化,目标是能在最合适的时间里把最合适的东西用在最合适的地方,发挥最合适的作用。健康管理健康管理1、定义: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价、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2、宗旨:调动个人和群体及

5、整个社会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3、具体做法:为个体和群体(包括政府)提供有针对性的科学健康信息并创造条件采取行动来改善健康。n n中医养生、中医治疗、中医保健n n信息网络街道、乡镇、村和社区n n健康指导、咨询评估、预约诊疗、远程会诊、就医陪同n n健康管理企业:客户、个人、家庭、寿险客户、单位n n健康的基本条件:和平、住房、教育、食品、经济收入、稳定的生态环境、可持续的资源、社会的公平与平等。科学基科学基础n n健康和疾病的动态平衡关系及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预防医学的干预管理是健康管理的科学基础。n n因为在被诊断为疾病之前,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有

6、可能成功地阻断、延续,甚至逆转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进程,从而实现维护健康的目的。基本步基本步骤n n一般来讲,健康管理分三个基本步骤:1、第一步是了解你的健康;2、第二步是进行健康及疾病风险性评估;3、第三步是进行健康干预n n健康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连续不断的、周而复始的过程。在实施健康干预措施一定时间后,需要评价效果,调整计划和干预措施。基本策略基本策略(一)生活方式(一)生活方式1、概念:生活方式管理是指以个人或自我为核心的卫生保健活动。2、特点:以个体为中心,以预防为主,与其他健康管理策略联合进行。(二)技(二)技术方式:方式:n n包括教育、激励、训练、营销等。n n健康行为改变的技术可以

7、是单种应用或联合应用。(三)需求管理(三)需求管理1、概念:需求管理包括自我保健服务和人群就诊分流服务,帮助人们更好地使用医疗服务和管理自己的小病。2、主要因素:包括四种因素,即:患病率、感知到的需求、病人偏好、健康因素以外的动机。(四)疾病管理(四)疾病管理n n疾病管理是一个协调医疗保健干预和与病人沟通的系统,其强调的是病人自我保健的重要性,其主要特点为:1、目标人群是患有特定疾病的个体;2、关注个体或群体连续性的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3、医疗卫生服务及干预措施的综合协调至关重要。(五)灾(五)灾难性病性病伤管理管理(含疾病和伤病)n n灾难性病伤管理具有及时性、综合性、长期性、复杂性、艰难

8、性等特征,管理工作应做到:1、转诊及时2、综合计划3、服务队伍4、自我管理5、患者满意(六)残疾管理(六)残疾管理n n残疾管理的目的是减少工作地点发生残疾事故的频率和费用代价。1、医学因素:诊断、治疗、程度、疗效、康复、并发症;2、非医学因素:社会、职业、政策、管理、心理、信息;3、具体目标:防止恶化、恢复功能、康复状态、心理影响、有效沟通、复职情况、循环管理。(七)(七)综合的群体健康管理合的群体健康管理1、需求管理(企业员工)2、疾病管理(保险机构、医疗机构)3、残疾管理(企业员工)4、灾难性病伤管理(保险公司、企业、社会福利机构) 通过上述不同的健康教育措施与健康管理策略来对个体和群体

9、提供更为全面的健康保健服务。以中医治未病理以中医治未病理论思想思想引引导健康教育的具体健康教育的具体应用用 1、“治未病”的由来与内涵 1.1 “治未病”的由来 中医“治未病”的思想方法和理论形成,与祖国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形成和完善是一致的。 可以认为中医“治未病”理论是祖国医药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帝内经素问之四气调神大论篇中就清楚地指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黄帝内经灵枢之逆顺篇中,也明确提出“上工刺其未生者也,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u 1.2 “治未病治未病”的内涵的内涵 从中医理论中有关病因与发病学的角度来看,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

10、归,都有一个由表及里,从轻到重,从简至繁,以及由实转虚的演变过程。 同时,任何疾病的形成都是有其客观规律性的,而规律性是可以被认识的。 基于对疾病变化规律性和对疾病防治体系的认识,形成了“治未病”思想方法的主要内涵。 治,有预防、治疗、管理、控制、治理、节制之意。 未,此为否定词:不,不曾,没有,还没,尚未;“未”也含有未来、以后、此后、相继等意思。 病,“治未病”中的“病”其含义十分广泛,包括有发病、病机、疾病、病证、症状、重病、变病、并病、兼病,以及防治、失治、误治、过治和毒副作用所产生的不良反应等。 未病,其含未病,其含未病,其含未病,其含义义主要包括有:主要包括有:主要包括有:主要包括

11、有: * * 身体健康,无异常指征;身体健康,无异常指征;身体健康,无异常指征;身体健康,无异常指征; * * 易感人群,有患病机会;易感人群,有患病机会;易感人群,有患病机会;易感人群,有患病机会; * * 检查检查检查检查正常,有不适症状;正常,有不适症状;正常,有不适症状;正常,有不适症状; * * 检查检查检查检查异常,无明异常,无明异常,无明异常,无明显显显显症状;症状;症状;症状; * * 病症病症病症病症虽轻虽轻、有、有、有、有进进展展展展趋势趋势; * * 病症病症病症病症缓缓缓缓解,有反复因素;解,有反复因素;解,有反复因素;解,有反复因素; * * 病已痊愈,需病已痊愈,需

12、病已痊愈,需病已痊愈,需预预预预防复防复防复防复发发发发; * * 治治治治疗疗疗疗措施,有不良反措施,有不良反措施,有不良反措施,有不良反应应应应。 从以上有关“治未病”的内涵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中医“治未病”的核心理念主要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三个方面。 未病先防,是指在人体未发生疾病之前,就采取各种措施,做好预防和干预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形成和发生。 既病防既病防变变,是指疾病,是指疾病发发生后或在治生后或在治疗过疗过程程中,及中,及时时有效地有效地实实施早期施早期诊诊断、早期治断、早期治疗疗,并准,并准确地判断治确地判断治疗疗效果,推断和分析其效果,推断和分析其预预后,以防止后,以

13、防止疾病的迁延、加重和疾病的迁延、加重和恶变恶变,以及各种并,以及各种并发发症的症的发发生。生。 瘥后防复,是指疾病瘥后防复,是指疾病经经治治疗疗和和调护调护而而获获得得改善、改善、稳稳定或痊愈后,定或痊愈后,应应当注意根据疾病的特当注意根据疾病的特点和患者自身的体点和患者自身的体质质情况情况进进行恢复和行恢复和调摄调摄,以,以防止疾病的复防止疾病的复发发和次生病症的形成与和次生病症的形成与发发生。生。2、“治未病治未病”的理的理论基基础2.1 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学阴阳学说说是反映事是反映事物物发发展的展的对对立立统统一一辩证辩证关系的哲学思想,其与关系的哲学思想,其与生命科学的生命科学的结结

14、合,形成合,形成了了传统传统医医药药学的重要核学的重要核心理念和理心理念和理论论基基础础。 阴阳的相互阴阳的相互对对立、立、相互相互统统一、相互一、相互转转化和化和相互消相互消长长的的变变化化规规律,律,是形成是形成“ “治未病治未病” ”思思维维方法的重要指方法的重要指导导思想。思想。 五行学五行学说说是反映物是反映物质质不同属性之不同属性之间间相相互促互促进进、相互制、相互制约约、相互、相互调节调节和相互依存和相互依存运运动动关系的思关系的思维维模式,模式,对对构成构成“ “治未病治未病” ”具体措施的框架有直接的指具体措施的框架有直接的指导导作用。作用。u 2.2 天人合一思想天人合一思

15、想 天人合一思想是祖国医药学整体观念特点的重要内容。 天,是指自然界及自然界客观事物变化的基本规律。 人,是指人体的基本体质、精气神状况和个体患病的特殊性。 做到人与自然界的运动规律相一致,相协调,即所谓“遵其规律,顺其自然”。这是“治未病”理论最精华和具前瞻性的概念。u 2.3 辨辨证论治法治法则 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思维的实施过程和必须遵循的诊治法则,也是传统中医学有别于现代医学的一个重要特征。 正因为有了证的概念,才为“治未病”理论的具体实施提供了证据、目标和方向。u 2.4 微微观理化理化检查 疾病的疾病的发发生、生、发发展和展和变变化,是要化,是要经过经过一个一个由浅入深,由微由浅入深

16、,由微观观到宏到宏观观,由物,由物质变质变化到功能化到功能影响,由量影响,由量变变到到质变质变的的细细微的微的变变化化过过程的。程的。 有机地有机地选择现选择现代医学理化代医学理化检查检查,找出疾,找出疾病病发发生的客生的客观证观证据和相关因素,从而据和相关因素,从而对对疾病疾病的的发发生、生、发发展和展和转归转归,采取相,采取相应应的控制措施,的控制措施,以达到防治以达到防治“ “未病未病” ”的效果。的效果。3、“治未病治未病”的的诊治方法治方法 “治未病”不仅是一种思维方法和防治理念,而且在实施诊治中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和具体的诊治方法。u 3.1 应于自然,于自然,择时而治而治 因因时时

17、而治、未病先防的而治、未病先防的实质实质在于提高机在于提高机体自我防御致病因素的能力,增体自我防御致病因素的能力,增强强机体免疫力;机体免疫力; 有效地回避重大疾病因素的影响,主有效地回避重大疾病因素的影响,主动动而科学而科学地适地适应应自然界自然界时时令、令、环环境境变变化的化的规规律性,从而律性,从而使人与自然界相使人与自然界相协调协调,达到天人合一。,达到天人合一。u 3.2 法于阴阳,中庸平秘法于阴阳,中庸平秘 中医中医诊疗诊疗方法和防治目的是以方法和防治目的是以识别识别阴阳、阴阳、调调整阴阳,平衡阴阳,阴阳平秘整阴阳,平衡阴阳,阴阳平秘为为核心的。使人体核心的。使人体改改变变阴阳不平

18、衡的状阴阳不平衡的状态态,维护维护机体持机体持续续的、的、稳稳定定的、的、动态动态的及平衡的健康状的及平衡的健康状态态。 如“阴虚则热,阳虚则寒;阴盛则寒,阳盛则热”;“阴病治阳”、“阳病治阴”,“阴阳兼治”;“善治阴者必以阳中求阴,善治阳者必以阴中求阳”。u 3.3 循于五行,生克制化循于五行,生克制化 基于五行学基于五行学说说而形成的而形成的脏脏象理象理论论体系,体系,确定了人体确定了人体脏脏与与脏脏、脏脏与腑、腑与腑、五与腑、腑与腑、五脏脏六六腑与五官、五体、五志、五气、五化、五味等腑与五官、五体、五志、五气、五化、五味等的相互关系和属性特征。的相互关系和属性特征。这这一理一理论论体系是

19、中医体系是中医诊诊治和治和预预防疾病的重要指防疾病的重要指导导。 充分地、有机地、准确地、灵活地运用五行生克制化体系,可以起到控制疾病传变、维护脏腑功能、促进机体康复、有效确定治则,从而达到“治未病”的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如“ “滋水涵木、益滋水涵木、益火火补补土、培土生金、土、培土生金、泻南泻南补补北、金水相生、北、金水相生、培土制水培土制水” ”;“ “治肝治肝之病,知肝之病,知肝传传脾,当脾,当先先实实脾脾” ”;“ “子病及子病及母,母病及子母,母病及子” ”等。等。 在中医“治未病“的实践中,应当更多、更好地掌握和利用好现代医学的现代诊断技术和有效的防治方法。同时,将其有机地与中医自

20、身规律相结合,以补充传统诊疗技术的不足。u 3.4 客客观诊断,不容忽断,不容忽视 尤其在对疾病筛查、大面积易感人群防控、儿童预防免疫接种、特异性免疫制剂应用等方面应有效地利用,包括实验室检测、影像学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等。 如血、尿、便、白如血、尿、便、白带带常常规规、肝功能、肝功能、女性激素水平女性激素水平测测定、病原微生物、免疫学定、病原微生物、免疫学检测检测、超声波、超声波诊诊断、断、X X光、光、CTCT、MRIMRI;组组织织病理学病理学检查检查等。等。u 3.5 慎于关慎于关键键,把握要点,把握要点 鉴于“治未病”是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并涉及人体健康、疾病防治的各个环节,所以应当

21、谨慎地把握相关的实施关键,抓住要点,有的放矢。 实施“治未病”中需掌握的几个要点: * 对庞大人群常见病发病规律的了解,以及预防措施的有效实施; * 对常见病病证的发病规律和转归的把握,以及有效的治疗手段的应用; * 对常见病证不良后果的预测和有效的掌握,以及对治疗方案的调整; * 对因治疗病证的药物和方法产生毒副作用和负面影响的控制,以及有效的改善。 * 正确处理好中医与西医、四诊与理化、预防保健和实施治疗的关系,以获取最佳诊疗效果。 * 建立和完善有关“治未病”措施的实施方案和防治路径,并有相应的疗效判断标准。 * * 从中医从中医脏脏腑功能的角度,腑功能的角度,“ “治未病治未病” ”的

22、的疗疗效效标标准准应应注重:注重:思思维维敏捷,精力充沛,形体健全、敏捷,精力充沛,形体健全、适适应环应环境,血脉充匀,肝气境,血脉充匀,肝气调调达、达、脾胃健运,吐脾胃健运,吐纳纳舒降,二便通舒降,二便通畅畅。 * * 从人体器官、从人体器官、组织组织和生理功能方面,和生理功能方面,“ “治治未病未病” ”的的疗疗效效标标准准应应包含:包含:口口齿齿灵利,鼻灵利,鼻窍窍通通畅畅,视视物清晰,位听正常,物清晰,位听正常,皮毛固密,不痛不痒,寐醒有皮毛固密,不痛不痒,寐醒有时时,二便通,二便通畅畅,乳房丰柔,乳房丰柔,经带经带正常,性欲有度,胎孕健康。正常,性欲有度,胎孕健康。结语 1 1、充分、充分认识认识健康教育的意健康教育的意义义、作用和方法,、作用和方法,认认真履行健康管理的骨干真履行健康管理的骨干职责职责。 2 2、以中医治未病思想、以中医治未病思想为为引引导导,把握天、地、,把握天、地、人等自然人等自然变变化化规规律和人体健康与疾病律和人体健康与疾病发发生的关生的关系,提高疾病系,提高疾病预预防和医防和医疗疗保健服保健服务务水平水平。 谢 谢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