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一 第3讲 专题小结课件.ppt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70127025 上传时间:2024-08-02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1.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一 第3讲 专题小结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一 第3讲 专题小结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一 第3讲 专题小结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一 第3讲 专题小结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一 第3讲 专题小结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一 第3讲 专题小结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一 第3讲 专题小结课件.ppt(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知识系统构建学科能力提升栏目索引课标版课标版 历史历史第3讲专题小结知识系统构建学科能力提升栏目索引知识系统构建知识系统构建知识系统构建学科能力提升栏目索引知识系统构建学科能力提升栏目索引一、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演变时期 阶段特征 主要史实战国 初步形成 秦国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秦朝 正式建立 确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颁布秦律汉朝 巩固建中朝,设刺史,实行郡国并行制,颁布“推恩令” 和“附益之法”,解决王国问题隋唐 完善实行三省六部制,创立和完善科举制宋朝 加强中央实行二府三司制,地方派文官做知州,并设通判进行监督,在各路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元朝 新发展中央设中书

2、省、枢密院, 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地方实行行省制度明清 空前强化 明太祖废丞相,明成祖设立内阁,清朝增设军机处知识系统构建学科能力提升栏目索引二、中国古代三大地方行政制度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比较项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盛行的时代盛行于西周几乎盛行于整个封建时代确立并盛行于元朝和中央政府关系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央政府,并且诸侯权力和爵位可以世袭郡、县是中央政府下属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是中央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其行政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作用和影响分封制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一些积极作用,但长期以来其残余势力破坏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安定不仅在当时有效地加强了中

3、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调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愈益明显知识系统构建学科能力提升栏目索引三、明清时期,中国与西欧历史的不同走向中国西欧经济农耕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 开展工业革命,向工业国家转变政治君主专制统治进一步强化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资本主义制度逐步形成外交实施海禁,闭关锁国殖民扩张,海外贸易思想理学占主导,八股取士, “文字狱”,思想日益走向僵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人文精神进一步发展科技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 没有发展为近代科技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知识系统构建学科能力提升栏目索引文字材料型选择题的解题技巧题型特点:文字材料型选

4、择题是材料解析题的拓展和延伸,主要是以在历史典籍碑刻类(如经典著作、历史文献、地方史志、名人文集或名言、报纸杂志、铭文碑刻等)、文学作品类(如诗歌、小说、剧本、楹联、歌谣等)以及最新的考古发掘报告中截取的文字材料作为载体而设计出来的题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历史信息,判断、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学科能力提升学科能力提升知识系统构建学科能力提升栏目索引解题技法:(1)一般步骤:阅读材料(题干)抓立意(命题视角)找关键词(求答项)解读信息(材料内涵)迁移知识(关联知识)逐项分析(史实或结论是否和材料相符)得出答案。(2)提取材料信息的两个原则:一是立足材料,读懂和透彻地理解材料。二是联系教

5、材知识,注意迁移所学知识与材料的内在联系,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观点进行评论和解析。(3)提取材料信息时的“三个关注”:首先是关注材料反映的历史时期或者国别,注意材料所反映的特定历史阶段。其次是细读材料中出现的特定概念,分析材料信息的表象或本质。第三,据材料所反映的历史阶段特征,把握材料的中心论点、真实含义,抓住关键性、总结性语句。知识系统构建学科能力提升栏目索引典题例证历史学家钱穆形容分封制:“鲁、齐诸国皆伸展东移,周(都城在镐京)人从东北、东南张其两长臂,怀抱殷宋(宋国为殷族遗民之国)。”其含义主要是()A.西周重视对殷商遗民的防范B.镐京与宋国成为两大政治中心C.西周疆域向南北方向扩展D.突出

6、鲁、齐在诸侯国中的政治地位解析本题关键信息是“周(都城在镐京)人从东北、东南张其两长臂,怀抱殷宋(宋国为殷族遗民之国)”。根据题干材料,把握西周如此分封与布局的目的,可判断A项正确;B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C项只是表面现象;D项在材料中有所体现,但不是材料所反映的主旨,故可排除。答案A知识系统构建学科能力提升栏目索引跟踪训练1.有这样一则祠规:“家之有规,犹国之有典也,国有典,则赏罚以饬臣民,家有规,寓劝惩以训子弟。其事殊,其理一也。”这一祠规主要说明()A.祠堂文化大为盛行B.家规对宗族发展至关重要C.宗法制影响深远D.家规与国典形似神异答案B从材料“家有规,寓劝惩以训子弟”说明其强调的是家规

7、所起到的惩戒作用,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出只是某一则祠规,无法说明祠堂文化大为盛行,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只是强调了家规的重要性,并不能说明宗法制影响深远,故C项错误;D项完全曲解了材料的意思。知识系统构建学科能力提升栏目索引2.礼记曲礼云:“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又云:“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这表明“礼”的核心作用是()A.明辨血缘亲疏关系B.规范社会秩序C.区分尊卑等级关系D.维系统治秩序答案D明辨血缘亲疏关系和区分尊卑等级关系只是“礼”的核心作用的一部分,故A、C两项错误;通过“礼”来规范社会秩序,最终达到维系统治秩序的目的,D项更能体现“礼”的核心作

8、用,故B项错误,D项正确。知识系统构建学科能力提升栏目索引(1)常说的史料,就是指那些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并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过程的痕迹,详细地说就是研究历史和编纂史书所用的资料。史料是研究历史、获取历史结论的直接或者间接依据,在历史研究与教学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历史只有靠这些资料才能够言之有物,言之有据。(2)史料的分类按表现形式分:文献史料(指以文字形式记载的史料)、实物史料(历史上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物件)、口述史料(口头叙述并记录下来的资料)。史料的鉴别知识系统构建学科能力提升栏目索引按资料价值分第一手史料:原始史料,即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

9、物遗留下来的材料,直接反映了研究对象的情况;第二手史料:经过后人转述、记录或运用第一手史料所做的研究及诠释的材料,间接反映了研究对象的情况。其他史料分类:有意史料(官方组织编写)与无意史料(无意遗留下来的档案、文件及私人日记等);“正史”(官方记载)与“野史”(私家编撰的史书或民间记载)。知识系统构建学科能力提升栏目索引典题例证(2013浙江文综,13,4分)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商王的世系,但长期以来并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真实。19世纪末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这说明()A.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真实B.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C.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D.考

10、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解析本题考查甲骨文及史学研究方法。从题干材料可知,文献材料同样真实可信,A错;某些历史记载也是比较客观的,B错;多项历史记载相互印证,不通过考古也可形成定论,C错;D符合题意。答案D知识系统构建学科能力提升栏目索引跟踪训练1.秦王朝经济生活的史料有限,后人回顾秦制,多持全面否定的态度。1975年,湖北云梦秦墓出土简书10种,其中多有可以补充史料记载的珍贵资料,使史学界对当时社会经济生活的若干具体情形得到了一些新的认识。材料说明()A.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只能是相对的B.历史实践是检验历史认识的途径C.文字史料必须与实物史料相印证D.多重史料印证可以还原历史真实答案A题干的

11、意思是,由于史料不足,后人对秦朝制度多持否定态度,而随着近年来考古发现,人们对秦朝的具体情形有了新的认识,这说明受时代的局限,我们对历史的认识只能是相对的,故A项正确;B、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知识系统构建学科能力提升栏目索引2.2002年在湖南省湘西里耶古城发现大量的秦简,其中J1(12)10简内容是:正面:廿六年(即公元前221年)六月癸醜(丑),遥(迁,派遣)陵拔(应为“掾”,吏)訓(刑讯)蜜衿(蛮荆)。背面:鞫(审讯犯人)之,越人以城邑反。下列选项中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秦朝统治范围最远已达湖南B.秦朝郡县制得到全面推广C.楚国遗民流窜到湘江流域D.秦朝制度推广引发矛盾冲突知识系统构建学科能力提升栏目索引答案D从该秦简信息看,秦统一六国之后,派官吏对今天的湘西一带加强治理,推广秦律,强化对少数民族的约束,一些少数民族不堪苛政和严酷的法律而反抗政府。这说明秦朝制度推广引发了矛盾冲突,故选D项。秦朝统治范围南至南海,故A项与史实不符;材料信息反映了秦朝对今天湘西的管理,而非郡县制度得到全面推广,排除B项;C项与材料信息无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