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第1部分34 热点追踪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70121752 上传时间:2024-08-02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6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第1部分34 热点追踪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第1部分34 热点追踪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第1部分34 热点追踪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第1部分34 热点追踪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第1部分34 热点追踪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第1部分34 热点追踪》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第1部分34 热点追踪(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四热点追踪专题四热点追踪1从2011年高考命题来看,唐诗宋词依然是诗歌命题的重要素材,2011课标卷、大纲卷、山东卷、江西卷、天津卷、湖北卷都是出自这个范围。2考查的重点是情感的把握和形象技巧的鉴赏,但都是以情感把握和诗意的理解为基础的。 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忆秦娥用太白韵 李之仪清溪咽。霜风洗出山头月。山头月。迎得云归,还送云别。不知今是何时节。凌歊望断音尘绝。音尘绝。帆来帆去,天际双阙。【注】此词是诗人被贬当涂所作。凌歊(xio):即凌歊台,遗址在今当涂县西。双阙:古代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用的楼,这里代指帝王的住所。(1)上片写景中,动词运用精妙,请挑选两个动词,分析其表达效

2、果。_答案:“咽”字。一个“咽”字,传出了“清溪”哽哽咽咽的声音,以动衬静,更觉其静,也是词人心情的投射。“洗”字。用“洗”字,运用拟人手法,“山头月”好像是被“霜风”有意识地“洗”出的,使山月更加皎洁,写出了“霜风”的人情美。“迎”“送”字。运用拟人手法,一迎一送,写出了月下白云舒卷飘动的生动形象。(2)下片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答案:抒发了词人怀念、盼望回到京城,但现实的“音尘绝”导致了词人回京无望的失望与怅惘之情。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渭川田家 王维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

3、式微。(1)请用具体的语言描述一下诗中的田园生活图景,并简要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_答案:作者在这首诗中描绘了一幅闲适恬淡的田园风光图:夕阳西下,暮色笼罩村落,一群牛羊悠然归村;一位老人,拄着拐杖,立在柴门外,等候着牧羊的孙儿归来;嫩绿的麦苗正在抽穗,野鸡啼鸣,桑叶已稀,蚕儿作茧而眠,田夫扛着锄头归来,途中相见,依依对语,充满无穷乐趣。 全诗表达了作者对田夫闲适生活的羡慕和自己意欲归田而不得的怅然。(2)简要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_答案:全诗情景交融,通过描绘恬适而充满乐趣的田园生活,表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归隐的愿望,写景和抒情交相辉映,融为一体;白描手法,不加修饰,不事雕琢,笔意简淡,

4、天趣自然,显示出冲淡天然的艺术情味。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辛弃疾野塘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刬地东风欺客梦,一枕云屏寒怯。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经别。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闻道绮陌东头,行人长见,帘底纤纤月。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千叠。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注】作者年轻时与安徽池州东流的一位女子两情相洽。淳熙五年途经旧地,重访不遇。刬(chn)地:宋时方言,相当于“无端地”。绮陌:多彩的街道,宋人多用以指花街柳巷。纤纤月:形容美人足纤细。(1)古人吟诗填词讲究炼字。请就上阕中“又”“欺”二字选择其一,谈谈它的妙用。_

5、答案:又:a故地重游,“又”字点明作者第一次来这里与佳人欢会也是眼下这个季节,从而触景生情,引出下文。b“又”字点明时光匆匆,与后面作者抒发怀旧之情、身世之感相呼应。欺:清明时节,春冷似秋,东风惊梦。作者运用拟人手法,埋怨东风无端欺凌,实则写出了心中的悲苦。(言之成理即可)(2)本词的结束句“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历来受到诗评家的推崇。请你说说它妙在何处。_答案:此句意为:那时,想来她也该会吃惊地、关切地问我“你怎么添了这么多的白发啊!”以想象中的普通应酬话,写出双方的深挚之情与身世之感。这白头,既意味着“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深情,又饱含着“老却英雄似等闲”的悲愤,真可谓百感交集。概言之,此

6、句妙处有三:由对面着想,虚拟设问,表达蕴藉曲折;虽写情事,却不专为寄男女之情而作,浸透了英雄投闲、报国无门的悲愤,主题饱满丰富;运用多种方式抒情,高潮处结束,留有不尽余韵。(言之成理即可)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淮中晚泊犊头 (宋)苏舜钦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注】滁州西涧作于德宗建中四年,当时诗人正在滁州刺史任上。 苏舜钦曾被诬陷,削籍为民,流寓苏州。此诗系诗人回苏州途经淮中时所作。(1)简析两首诗中的春草、渡船的形象有什么不同。_答案:韦诗中的春草生

7、于幽静的西涧旁,优雅高洁;苏诗中的春草置身低垂的阴云下,娇柔无依。韦诗中的渡船在春潮、春雨中自在飘荡;苏诗中的渡船在古祠风雨处孤寂夜泊。(2)两首诗分别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诗作简析。_答案:韦诗体现了诗人超逸脱俗、恬淡闲适的人生态度,诗人怜幽草,听黄鹂,处在一种极其安静闲适的心境,因而即使春潮春雨突然来袭,自己也会和那个自横的野渡孤舟一样,处之泰然。苏诗体现了命途多舛的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作者于“春阴垂野”处欣赏“幽花一树明”的生机,于古祠孤舟旁看满川风雨、春潮奔腾的壮阔。压抑、孤寂的现状与壮阔、奋发的精神形成鲜明对比。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秋晚书怀 高士谈肃肃霜

8、秋晚,荒荒寒日斜。老松经岁叶,寒菊过时花。天阔愁孤鸟,江流悯断槎。有巢相唤急,独立羡归鸦。【注】高士谈:宋宣和末期任忻州(今山西忻县)户曹参军,出使金国,被留,官至翰林直学士。后因参与宇文虚中密谋南归而被拘,遭杀害。断槎:槎,木筏。张华博物志记载,海边每年八月都有槎如期而来,于是备好食、用之物,乘槎到天河(即银河)之上。因为槎断,自然无法归来。(1)诗歌颈联运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_答案:比喻,“孤鸟”比喻淹留金国的孤独的诗人自己。拟人,赋予鸟以人的情感“愁”。用典,“断槎”妙用典故,这不再如如期而来的木筏子,比喻与故国隔绝,无法归回。反衬,以天空的广袤衬托飞鸟的孤单。寓情于景,作者的漂泊无依、思念故国之情寄托在广袤的天宇中一只孤飞的鸟儿之上。 (2)诗作中流露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_答案:岁月流逝,对自己行将干枯的伤感;有国难归的孤寂无奈;对故国家园的无尽思念。首联借肃肃秋风、荒荒寒日渲染出一片晚秋萧条景象,为全诗奠定深沉悲切的感情基调。颔联以“老松”“寒菊”自喻,写自己已风烛残年,行将干枯。颈联借用典故,表达自己故国难归的孤寂伤感。尾联写鸟儿尚有巢,而自己却只能孤独的羡慕它们,抒写了无尽的对故园的怀念之情。(能结合具体诗句进行赏析,言之成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