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4.7 齐桓晋文之事课件 鲁人版必修5.ppt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70113924 上传时间:2024-08-02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3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4.7 齐桓晋文之事课件 鲁人版必修5.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高中语文 4.7 齐桓晋文之事课件 鲁人版必修5.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高中语文 4.7 齐桓晋文之事课件 鲁人版必修5.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高中语文 4.7 齐桓晋文之事课件 鲁人版必修5.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高中语文 4.7 齐桓晋文之事课件 鲁人版必修5.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4.7 齐桓晋文之事课件 鲁人版必修5.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4.7 齐桓晋文之事课件 鲁人版必修5.ppt(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第四单元以天以天下为己任下为己任在中国历史的文化长河中,涌现了大批的杰出人物。他们或审时度势,匡世济乱,或沉着冷静,改变局势,在历史画卷中,他们都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值得后人去玩味、思索。本单元所选的几篇文章是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文质兼美。从内容上说,这几篇文章都从不同角度体现或表达了“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境界。齐桓晋文之事是一篇反映孟子“仁政”思想的说理散文,表面上散漫无序,其实始终围绕“保民而王”这一中心论点步步深入地展开。由齐宣王的“不忍心”推出他有行王道的基础,进而论述不行王道是不为,而非不能,不行王道是心存霸欲。又论霸道的不可行及危害,最后,才展开孟子的仁政蓝图。全文一气呵成,

2、气势磅礴,十分严密。我有一个梦想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的一篇演讲辞,它蕴涵了作者的奔涌激情,以宏大的笔势揭露了美国的现实,展示了黑人的痛苦情境,饱含激情地号召黑人朋友团结起来,为争取民主权利而斗争,文章具有尖锐的针对性。华盛顿的选择一文通过对华盛顿一段感人经历的叙述,表现了他作为一位伟大的政治家而体现出来的人格魅力,盛赞了他的高风亮节和伟人风范。课标定位课标定位 学习建议学习建议1.进一步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如一词多义、词类活用、文言语句翻译等。可以制作学习卡片积累文言词汇和文言现象。2.这几篇文章都是古今中外不同文体的优秀作品,文质兼美。应能熟练诵读,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品味文本语言和

3、情感。3.通过学习前人的理想信念,得到情感的升华,提高对个人价值、信念、理想的认识,进而在写作中有所体现。7齐桓晋文之事一个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上的人,是让人民供在神坛上的圣人;一个反对战争的人,是具有博大胸怀的善人;一个热诚的,优游自在的,无所恐惧的人,是最能够享受人生,具有理想性格的伟人。穿越时间的河流,孟子依然被世人敬仰,两千多年亦不曾改变。历史的长河中,闪亮的是他那思想的光芒。无论是修身养性、治国安民,还是教育学习、交友处世,甚或孝亲敬老等很多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警世名言,警醒后人反思。学习本文,重点是积累文中重要文言知识,理清作者思路,把握孟子层层深入、跌宕起伏的说理技巧及善于设喻取譬的语言

4、特点。新课助读自主梳理作者名片作者名片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鲁国邹(今山东邹城)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并称“孔孟”。他继承孔子的学说,提出“仁政”口号,兼言仁与义,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谓“民为贵”“君为轻”,甚至称暴君为“独夫”。他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心性说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新课助读自主梳理背景指南背景指南战国时期,列强纷争,以征伐为能事,各国诸侯国君都野心勃勃地追求“莅中国而抚四夷”的霸主地位。对外连

5、年征战,对内盘剥人民,于是就出现了“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惨烈局面,致使广大人民“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过着苦难的生活。而齐国在东方诸侯国中又号称强国,齐宣王子承父业,野心勃勃,在稷下扩置学宫,招揽学士,任其讲学议论。孟子这时也以客卿的身份在齐宣王身边供职。于是,孟子便在一次齐宣王问有关齐桓晋文称霸之事的时候,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阐发他的“仁政”思想,实行“王道”的主张,这就是著名的齐桓晋文之事。新课助读自主梳理1.注字音 新课助读自主梳理2.识通假无以,则王乎“以”通“已”,止王说,曰:“诗云”“说”通“悦”,高兴为长者折枝“枝”通

6、“肢”,肢体刑于寡妻,至于兄弟“刑”通“型”,做榜样盖亦反其本矣“盖”通“盍”,何不;“反”通“返”,回到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涂”通“途”,道路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愬”通“诉”,申诉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已”通“矣”,表示确定语气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罔”通“网”,陷害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杂色的花纹或斑点新课助读自主梳理3.解多义 新课助读自主梳理新课助读自主梳理新课助读自主梳理4.辨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树之以桑(种植)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穿)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称王,统治天下)(2)动词的使动用法朝秦楚(使朝见)危士臣(使受到危害)(3)形容词作名词老吾

7、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人;儿童)(4)形容词作动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重;爱护)新课助读自主梳理5.分古今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义:妻子、儿女。今义:男方的配偶。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古义:中原地区。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古义:能够凭借。今义:能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古义:回头再去。今义:连词,表示跟上文意思相反或出乎意料和常情。新课助读自主梳理6.明句式(1)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主谓倒装)(2)未之有也(宾语前置)(3)一羽之不举(宾语前置)(4)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状语后置)(5)百姓之不见保(被动句)7.积名句(1)君子之于禽兽也,见

8、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2)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4)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新课助读自主梳理8.记常识孟子共七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以及论语合称为“四书”,把读经的传统推向更加狭窄的“胡同”。“四书”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重要取材依据。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1.齐宣王问曰:“齐桓

9、、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译文:齐宣王问(孟子)说:“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迹,能够(讲给我)听吗?”孟子回答说:“孔子的弟子没有讲述齐桓公、晋文公的事迹,因此,后代没有传述下来,我没有听说过他们的事。如果不能不说的话,那就说一说行王道好吗?”点评:齐桓公和晋文公都是“春秋五霸”之一,齐宣王问“桓文之事”的目的在于和孟子探讨称霸天下的办法,而孟子如果直接回答了,就必然会使话题与自己“行王道”的政治主张背道而驰:说服齐王的意图便绝难实现了。所以,他巧妙地回避了这个问题,用“臣未之闻也”这样的话推掉了。这不是有意说谎,

10、而是采用了避实就虚的战术,他在设法给自己将要讲的内容铺设道路后文便用“无以,则王乎”的问题,抓住齐宣王的关注点,化被动为主动,引导着齐宣王步步走向自己的理想王国。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2.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译文:这样看来,举不起一根羽毛,是不用力气的缘故;看不见整车的柴草,是不用目力的缘故;老百姓没有受到安抚,是不肯布施恩德的缘故。点评:孟子运用比喻、对比的手法,说明齐宣王能够对牛大施怜悯之心,对老百姓却毫无恩德可言,这只能说明他不肯施恩于百姓。齐宣王完全有能力“保民而王”,只是没有认真去做罢了;即齐宣王之所以不能“保民而王

11、”,是“不为”,而不是“不能”。这就进一步从思想上为自己陈述仁政理想学说铺平了道路。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3.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译文:是因为肥美的食物不够吃呢?又轻又暖的衣服不够穿呢?还是因为各种色彩不够看呢?美妙的音乐不够听呢?左右受宠爱的人不够用呢?点评:这是一组排比句,孟子不厌其烦地故意揣度,既扩充了文章的内容,又使齐宣王为生活奢侈而自感惭愧,并进而去检点自己,包含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又迫使齐宣王朝着王天下的方向迈进。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4.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

12、、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译文:(给每家)五亩地的住宅,种植桑树,(那么)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织的衣服了;鸡、狗、猪这些家畜,不要失去(喂养繁殖的)时节,七十岁的人就可以有肉吃了;一百亩的田地,不要(因劳役)耽误了农时,八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挨饿了;重视学校的教育,把孝顺父母、尊重兄长的道理反复叮咛他们,须发花白的老人们就不会在道路上背负和头顶东西了。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点评:以排比句的形式,形象地描绘出小农生产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情景,这不但加强了思想上的说服力,而且加强了情

13、绪上的感染力。孟子提出“制民之产”的建议,虽然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但他关心人民的物质生活,对当时在饥饿死亡线上挣扎的人民是深切同情的。他希望人民分得田地,人人不饥不寒,老年人可以衣帛食肉,青年人有入学受教育的机会。这些理想,正符合当时人民的愿望,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人道主义精神。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1.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齐宣王说这是“夫子之谓也”,“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看来齐宣王对孟子比较信服了,那么,孟子是怎么达到这种效果的?提示:孟子知道,齐宣王看似饶有兴趣地问自己:“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但是他的真正目的是想“王”天下,根本没有“保民”的行动甚至想法

14、。但是,孟子为了能使谈话进行下去,达到自己的游说目的,便利用齐宣王“以羊易牛”这件小事中“吾不忍其觳觫”的说法来大做文章,说这种“不忍之心”也就是仁爱的表现,这无疑是给齐宣王歌功颂德,于是轻易地博得了对方的欢心,大大缩短了彼此的思想距离。齐宣王本来因为事情并不光彩还在自嘲,经孟子这样一解释,当然不由得连连对他称赞,把孟子看成知心人了。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2.孟子精心劝导齐宣王“推恩”于民,那么能否依据孟子的论述谈一下你对“推恩”的认识?提示:“恩”即恩情,“推”就是推广,所谓“推恩”就是推广自己的恩情。按照孟子前面的论述,“推恩”的基础是国君具有“不忍之心”;“推恩”的做法就是以国

15、君的“仁心”为起点,使其发扬、推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这两句表明“推恩”的方式是由小及大,由近及远,推己及人;而“推恩”的最终目的是团结自己的民众,进而“王天下”。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3.孟子政治理论里面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的?你认为这种理想在当时能实现吗?为什么?提示:孟子描绘了一个人民安居乐业,社会道德高尚,既恬静又和谐,带有浪漫色彩的小农经济社会。首先这个社会的核心人物国君有仁爱之心,且能“推恩”于百姓;其次,国家有凝聚力,有吸引力,仕者、耕者欲至,商者、行者欲来,天下“疾其君者”欲归附于之;再次,国家人民生活富足,百

16、姓有恒产,足温饱,知孝悌,懂礼节,不仅自己的家中安乐和睦,而且所有的人充满爱心,整个社会不再有受难之人。总之,是国泰民安,天下太平。他的理想社会,与柏拉图的“理想国”一样,只能是乌托邦式的空想。在古代,尤其是在那样一个“霸道”之风盛行的社会,是没有实现的可能的。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迂回曲折逻辑严谨本文意在宣扬王道,却不直言王道,而以齐宣王问齐桓晋文之事发端。这个开头既避免了平铺直叙,使文章产生了顿挫之感,又使文章形成驳辩的局面,引出孟子的一段立场鲜明的谈话。孟子的答语既表明了对霸道的态度,又机智委婉地把谈话引向王道。但下文又不正面谈王道,而以“以羊易

17、牛”的事例肯定齐宣王有不忍之心,具备行王道的基本条件,借此打开话题,鼓起齐宣王行王道、施仁政的信心和兴趣。接着又宕开一笔,先言“百姓皆以王为爱”,再为齐宣王辩解,使谈话的气氛趋向缓和,进入谈话情境。再以“牛羊何择焉”,词锋一转,为百姓辩解。齐宣王只好无可奈何地自我解嘲。然后孟子好言安慰,以免使齐宣王失去对王道的兴趣。于是齐宣王赞孟子善察人心,悉心向孟子请教。这一段又打又拉,忽起忽落。百姓的揣度,宣王的辩解,孟子的分析,交错间杂,曲折起伏,颇有意趣,最终把齐宣王对齐桓晋文之事的注意转到对仁的注意上。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此时孟子仍不直说自己的仁政学说,而是以一系列比喻,说明齐宣王不行仁

18、政非不能而是不为。要使齐宣王真正倾心王道,必须根除他心中以霸道得天下的大欲。对此,孟子明知齐宣王的大欲是什么,却故意不直说,欲擒故纵,先说五种不足,才引出大欲。然后以缘木求鱼和邹与楚战,说明齐宣王之大欲的行不通和危害。至此,水到渠成,气势充沛地引出了自己的正面观点。行文真是千回百转,摇曳生姿。孟子散文的气势源于他坚毅的人格,他有自己的主张,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广博的学问,气盛而言宜,所以谈起话来理直气壮,刚柔相济,词锋犀利。不仅如此,本文在逻辑上也十分严密,一环扣一环,表面上散漫无纪,实则始终围绕“保民而王”这一中心论点,层次清晰地步步深入,由齐宣王的不忍之心推出他有行王道的基础,进而论述不行王道

19、是不为,而非不能。不为王道是因其心存霸欲,所以又力论霸道的不可行及其危害。至此,孟子才展开仁政蓝图,令齐宣王心动,迫切希望实行王道,于是孟子又向齐宣王说出了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全文如滔滔江河,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美文品读素材积累悲喜孟子近读孟子,发现他的一生和孔子一样,都为了追寻自己伟大的政治报复,长期处于颠沛流离中,奔走在诸侯国之间。据说,孟子一生曾先后到过齐、梁、鲁、邹、滕、薛、宋等国,先后长达40余年。但遗憾的是,他一直未受到重用。他的政治报复远未实现,他是苦闷的,但他又是幸运的。他生前未能把自己的仁政思想在诸侯国变成现实,但却在他死后的几千年里发扬光大,且居统治地位,他的思想有力地维护

20、了封建统治,他本人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尊宠,被后人尊为“亚圣”。美文品读素材积累那么,孟子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我认为,他首先是一个有着远大报复,百折不挠,懂得坚守的人。他的勤奋有目共睹,他的思想境界深远,他能在当时如此复杂的社会环境下,鹤立鸡群,着实难得。他生活的年代恰是一个学术空前繁荣的时代,各种思想交汇、碰撞、融合,又各自坚守,开创了我们学术思想史上的第一次“百家争鸣”。正是基于此,孟子从时代的发展中汲取营养,从与各派的论争中,不断修订、吸收、完善自己的学说,凭着他深厚的儒学素养,他摒弃了儒家早期“尊周室复周礼”的保守思想,发展了儒家学说,与此同时,也确定了他在儒派中的主导地位。孟子又是一

21、个善于变通的人。他在极力维护儒派思想的同时,还在激烈的辩论中,让自己的生活及思想随机应变,最终得以使他的思想学术观点灵活多变。用他的话讲就是“此一时,彼一时”。只要不放弃根本原则,一切皆可随机应变,哪怕破除陈规陋习。美文品读素材积累他的许多学术思想散发出朴素的辩证色彩。他一生主张“性善说”,他说正如人生有四肢一样,人的善良本性生而有之,人生之所以皆善,是因为人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和“是非之心”。这四心又分别与他所主张的仁、义、礼、智四种道德相应。在生活中,他更强调后天个人的努力和社会环境对完备人性和道德的重要影响。据此,他又提出了具体提高个人修养的措施:首先要“求其放心”,即

22、在后天的实践中把业已丧失的仁爱之心不断寻回。其次要高度重视“居移气,气养体”,即不可忽视后天良好的社会环境与完备人性和道德两者间的必然联系。再次要“谨痒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即重视整个社会的道德教化,使人们的善良本性日臻完美。这对我们当下的生活不无教益,当人们痛感世风日下,道德滑坡,人心不古的时候,我们才愈发发现孟子思想闪烁出夺目的光芒。美文品读素材积累孟子又是一个孤独高傲的人。他认为“人皆可成尧舜”,他高举起“民贵君轻”的旗帜,他强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些无不闪烁着朴素的民本色彩。只要大家肯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人人都有可能成为尧舜那样的圣人。他还把人民提到了空前的高度,他尊

23、重人,把人从神权思想和血统论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对后世影响深远。当前,我们倡导的“以人为本”,大概也发端于此,可见其思想的超前性。关于人的价值,他强调要在砥砺中成长成熟,在贫困、忧患中崛起,要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要“善养浩然之气”。在矛盾面前,要懂得选择,当“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时,当“生”与“死”不可兼得时,应该作出怎样的选择,这是考验一个人的最佳时刻,孟子主张“舍生取义”,激励了一代代中华儿女,至今仍为人所尊崇。美文品读素材积累孟子又是一个热爱和平的人。他反对战争,但并不是反对所有的战争。他将战争分为正义和非正义,他反对的恰是那种以兼并、掠夺的方式来统一天下的非正义

24、战争。他用“得道”与“失道”“天时、地利、人和”来论述战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不出一兵一卒,就能威慑敌人,那是何等的魄力与自信,对于现代治国方略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在用人方面,他主张,君主应先听民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这种用人观,不论在古代,还是在当下,不失为一条良策。若此,干部选拔中的买官卖官,贪污受贿,裙带风,任人唯亲等皆可杜绝,我们应该深为孟子的远见卓识叹服。诚然,孟子的学术思想毕竟有其局限性,它是为当时的封建统治者服务的,有其不足,也有其糟粕,但其朴素客观的哲学思想在当下仍有许多借鉴意义,重温先贤著作,内心备感受

25、用,希望其思想之精华在现代化建设中能更加大放异彩。美文品读素材积累品读提示这篇文章概述了孟子的坎坷经历和哲学思想,作者把深奥的哲学思想表述得浅显易懂,毫无晦涩艰深之感。孟子在喧嚣浮躁的动荡时局中,仍高唱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把大丈夫的旗帜插在心灵的高地。他在不得志而处于贫贱地位时,依然能够抱定固穷之节,虽然那时他跑穿鞋底、说破嘴唇依然是孑然一身,可他做到了独善其身、乐天知命,所以他快活地游走在故乡的田间,尽情地抛洒儒家的微言大义。在现实世界,“天下攘攘,皆为利来,天下熙熙,皆为利往”,一个个受物欲熏染的生命个体已被利益撕扯得面目全非,又何尝不需要静坐下来,沏一壶茶,捧一卷孟

26、子,做一次大丈夫。所以当处于小人包围之中的时候,我们不妨沐浴着孟子的春风,默默提醒自己:大丈夫立身处世,坚强刚毅,何惧之有?美文品读素材积累孟子晚年第二次到齐国时和齐宣王的一次关于“王道”问题的谈话,是一次非常成功和精彩的游说。齐桓晋文之事承载的孟子的“仁政”思想,是一种民本思想意识的体现,是对百姓的现实关怀。当今社会中,很容易看到孟子思想的影响,比如加强物质文明建设、减轻农民负担、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提高人口素质,甚至包括反对战争、保护生态环境等。围绕“仁政与爱民”这一中心,我们可参考以下写作素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礼记)君,舟也;人,水也。水

27、能载舟,亦能覆舟。(李世民)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诸葛亮)你要与人民亲近,就得倾听他们在说什么。(蒙古谚语)美文品读素材积累唐人孙樵写过一篇书何易于的文章。说的是:四川有一位太守,喜游山玩水。一日,他泛舟宜昌县时,因船大水小,屡屡搁浅,便令县里派农夫拉纤。无意间,这太守发现纤夫中有一白面书生,就问是何人,那人答道:“下官是宜昌县令何易于,因春耕时节,农夫忙甚,抽人不易,故下官也来充一名纤夫。”太守听了,羞愧难当。何易于平日勤政爱民,穷苦百姓无钱办丧事,他拿奉银赠与;见到老弱病残等,每每邀之进餐;自己的随从,不过两三人。因此,三年内把宜昌治理得“狱无系民,民不知役”。孙樵在书何易于中说

28、,何虽“不得志与生时,必将传名于死后”。果然,新唐书把他作为廉吏,为之立了传。明朝有个县令叫徐九经,他有两句脍炙人口的名言:“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足以表达了他愿意为民效力的态度。那么,如何为民效力呢?他曾写过一首打油诗:“头戴纱帽儿,当官不省劲儿,平事儿我不管,专管不平事儿。”这就是说,他专门过问损害百姓利益的不公平的事,以使人民安居乐业。徐九经的打油诗微言大义,不啻是他为官清廉的政治宣言。孔子与孟子的区别孔子与孟子同为儒家文化的大师,都推崇“仁”的思想,都讲求“仁者爱人”,但是二者却有着较大的区别。第一,从两人的人格来看。孔子偏向敦厚,而孟子则偏向愤世疾俗。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

29、自然要以身作则,要别人大气,自己就得是个敦厚的儒者长者。这与孔子的人生经历有关,孔子早年家贫,做过吹鼓手,也放过牛羊,他是自学成才,因而他自然就养成了谦逊的性格,他向长者请教时也总是恭恭敬敬。成人后,他也将这种恭敬的习惯一以贯之,所以才有“有教无类”的思想,他要让年轻人少走弯路,对年轻人的教诲总是不厌其烦。他是老师,也是长者,所以,连脾气暴躁的子路都会受他的影响,并拜他为师。宽恕始终是他的人生信条,如在陈国,被别人形容为“丧家之犬”,他都不生气。但在原则上则义正词严,毫不妥协。当他发现鲁国国君的臣子享受了不该他享受的音乐时,他也会说“是可忍,孰不可忍”。所以,孔子的敦厚中是蕴藏着凛凛正气的。孟

30、子则不同,孟子更偏向愤世疾俗。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在那个时期诸侯们交相攻伐,仁义早被抛诸脑后,“兴灭继绝”的传统也烟消云散,然而,神仙打仗,凡人遭殃,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孟子把个人与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以解民倒悬为己任,自然是看不惯诸侯们的那一套的,百姓的血流在他的眼中,哀号回荡在他的心中,这更激起他的愤世疾俗。孔子也愤世疾俗,只不过他最大的愤怒也就是“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孟子则不同,他是“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孔子的愤怒是出世,孟子的愤怒是入世,是一股豪迈之情,自信之气,他越愤怒越要入世,正如孟子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所以,从对后世文人的人格的影响来看,孟子的

31、影响超过了孔子。第二,从他们对“仁”的看法来看,孔子是大厦的奠基者,孟子是大厦的建立者和完善者。孔子针对“春秋无义战”提出了“仁”的思想,他并没有将“仁”的思想形象化、具体化,“仁”还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孟子则在“仁”的基础上将其形象为“不忍之心”,并建立“性善论”来对其进行论述,进而提出“仁政”的概念。由“仁”到“仁政”是一种从社会道德到社会政治的一个飞跃,这种飞跃将能更好地巩固“仁”的观念,并能更好地施行“仁政”。第三,从具体的施政来看,孔子的施政纲领比较简单原始,孟子的施政纲领则详细具体得多。孔子治理天下,不外乎“礼乐”二端,他的礼就是不僭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他的乐就是“浴乎沂,

32、风乎舞雩,沐而归”,简单说来就是简政施仁。孔子也赞同发展经济,他很赞同管仲,他说“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他也赞同用适当的刑罚来惩戒,不过,他不赞成滥施刑罚。孟子则不同,他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可诛杀“独夫”,虽多了点杀伐之气,却表现出其朗朗正气;他认为乐也当用来治理国家,“古之乐犹今之乐”,为君者当“与民同乐”,以此来教化百姓。孟子不赞同刑罚,只因战国时期各国刑罚太甚,他认为施刑是“网民”,他倒赞同教化“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而他最赞同的是发展经济“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的经济就是“教养”二大端,毕竟“仓廪实而后知礼节”。总的说来,孔子和孟子的不同大概就这三个方面,他们的不同主要是时代使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