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基础课程铁科院刘汉文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70113905 上传时间:2024-08-02 格式:PPT 页数:114 大小:2.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力学基础课程铁科院刘汉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14页
土力学基础课程铁科院刘汉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14页
土力学基础课程铁科院刘汉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14页
土力学基础课程铁科院刘汉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14页
土力学基础课程铁科院刘汉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力学基础课程铁科院刘汉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力学基础课程铁科院刘汉文(1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土力学基础课程(铁科院刘汉文)Stillwatersrundeep.流静水深流静水深,人静心深人静心深Wherethereislife,thereishope。有生命必有希望。有生命必有希望讲稿的主要内容讲稿的主要内容 绪论绪论讲稿的主要内容讲稿的主要内容绪论绪论第第1章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第第第第2 2 2 2章章章章土的渗透性和渗流问题土的渗透性和渗流问题 第第3章章 土中应力计算土中应力计算第章土的压缩模量第章土的压缩模量 第章土的抗剪强度土的抗剪强度第第6章章 地基承载力地基承载力绪绪论论 1.土力学的基本概念与研究对象土力学的基本概念与研究对象土土是是地

2、地壳壳岩岩石石经经过过物物理理风风化化和和化化学学风风化化作作用用后后的的产产物物,是是各各种种大大小小不不同同的的土土粒粒按按各各种种比比例例组组成成的的集集合合体体,土土粒粒之之间间的的空空隙隙中中包包含含着着水水和和气气体体,是一种三相体系。是一种三相体系。土力学土力学是从工程力学范畴发展起来的,它把土是从工程力学范畴发展起来的,它把土作为物理作为物理力学系统,根据土的应力、应变、力学系统,根据土的应力、应变、强度关系提出力学计算模型,用数学力学计算强度关系提出力学计算模型,用数学力学计算方法求解土在各种条件下的应力分布、变形以方法求解土在各种条件下的应力分布、变形以及土压力、地基承载力

3、与土坡稳定等问题。同及土压力、地基承载力与土坡稳定等问题。同时根据土的实际情况评价各种力学计算方法的时根据土的实际情况评价各种力学计算方法的可靠性与适用条件。可靠性与适用条件。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土是地壳表层的岩石长期受自然界的风化作土是地壳表层的岩石长期受自然界的风化作用,使大块岩体不断地破碎与发生成分变化,再用,使大块岩体不断地破碎与发生成分变化,再经搬运、沉积而成为大小、形状和成分都不相同经搬运、沉积而成为大小、形状和成分都不相同的松散颗粒集合体。因而,土是由固体颗粒、水的松散颗粒集合体。因而,土是由固体颗粒、水和空气所组成的三相系。土中颗粒的大小、成分和空气

4、所组成的三相系。土中颗粒的大小、成分及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比例关系,反映出土的及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比例关系,反映出土的不同性质,可据此对土进行分类和鉴定。同时,不同性质,可据此对土进行分类和鉴定。同时,土的物理性质指标又都与土的力学性质发生联系,土的物理性质指标又都与土的力学性质发生联系,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土的工程性质。因此,土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土的工程性质。因此,土的物理性质是土最基本的工程特性。的物理性质是土最基本的工程特性。 1.1土的三相组成土的三相组成 在天然状态下,土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部分所组在天然状态下,土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部分所组成的三相体系。固体部分即为土粒,由

5、矿物颗粒或有机质成的三相体系。固体部分即为土粒,由矿物颗粒或有机质组成,构成土的骨架。骨架间有许多孔隙,可为水、气所组成,构成土的骨架。骨架间有许多孔隙,可为水、气所填充。若土中孔隙全部为水所充满时,称为饱和土,若孔填充。若土中孔隙全部为水所充满时,称为饱和土,若孔隙全部为气体所充满时,称为干土;土中孔隙同时有水和隙全部为气体所充满时,称为干土;土中孔隙同时有水和空气存在时,称为非饱和土。土体三个组成部分本身的性空气存在时,称为非饱和土。土体三个组成部分本身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作用决定土的物理力学质以及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作用决定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性质 1.1.1土粒的矿物成分

6、土粒的矿物成分 a.原生矿物原生矿物 是由岩石经过物理风化形成的,其矿物成分与母岩是由岩石经过物理风化形成的,其矿物成分与母岩相同。常见的如石英、长石和云母等。一般较粗颗粒相同。常见的如石英、长石和云母等。一般较粗颗粒的砾石、砂等都是由原生矿物组成。这种矿物成分的的砾石、砂等都是由原生矿物组成。这种矿物成分的性质较稳定,由其组成的土表现出无粘性,透水性较性质较稳定,由其组成的土表现出无粘性,透水性较大,压缩性较低。大,压缩性较低。 b.次生矿物次生矿物 是岩石经化学风化后所形成的新的矿物,其成分与是岩石经化学风化后所形成的新的矿物,其成分与母岩完全不相同,如粘土矿物的高岭石、伊利石和蒙母岩完全

7、不相同,如粘土矿物的高岭石、伊利石和蒙脱石等。次生矿物性质较不稳定,具有较强的亲水性,脱石等。次生矿物性质较不稳定,具有较强的亲水性,遇水易膨胀。上列三种粘土矿物中,亲水性和膨胀性遇水易膨胀。上列三种粘土矿物中,亲水性和膨胀性依次增强。依次增强。 1.1.2土中水土中水 土中水即为土的液相,其含量及性质明显地影响土的性质土中水即为土的液相,其含量及性质明显地影响土的性质(尤尤其是粘性土其是粘性土)。土中水除了一部分以结晶水的形式紧紧吸附于固体。土中水除了一部分以结晶水的形式紧紧吸附于固体颗粒的晶格内部外,还存在结合水和自由水两大类。颗粒的晶格内部外,还存在结合水和自由水两大类。A.结合水结合水

8、 结合水是指由电分子引力吸附于土粒表面成薄膜状的水。根结合水是指由电分子引力吸附于土粒表面成薄膜状的水。根据受电场作用力的大小及离颗粒表面远近,结合水又可以分成据受电场作用力的大小及离颗粒表面远近,结合水又可以分成强结合水和弱结合水两类。强结合水和弱结合水两类。 a.强结合水强结合水 指紧靠于颗粒表面的结合水。所受电场的作用力很大,几乎完指紧靠于颗粒表面的结合水。所受电场的作用力很大,几乎完全固定排列,丧失液体的特性而接近于固体。其冰点远低于全固定排列,丧失液体的特性而接近于固体。其冰点远低于0,密度比自由水的大,在案,密度比自由水的大,在案105以上时才可被蒸发。以上时才可被蒸发。 b.b.

9、弱结合水弱结合水 指强结合水以外、电场作用范围以内的水。弱结合水也受颗粒表面电荷所吸引成定向排列于颗粒四周,但电场作用力随着与颗粒距离增大而减弱,它是一种粘滞水膜,可以因电场引力从一个土粒的周围转移到另一个土粒的周围。即弱结合水膜能发生变形,但不因重力作用而流动。弱结合水的存在是粘性土在某一含水量范围内表现出可塑性的原因。 B.自由水自由水 自由水是存在于土粒电场影响范围以外的水。它的性质和普通水无异,能传递静水压力,冰点为O,有溶解能力。自由水又可分为毛细水和重力水两类。 a.毛细水毛细水 土体内部间相互贯通的孔隙,可以看成是许多形状不一、直径互异、彼此连通的毛细管。由于水和空气分界面处弯液

10、面上产生的表面张力作用,土中自由水从地下水位通过毛细管逐渐上升,形成毛细水,所以毛细水不仅受重力而且还受到表面张力的支配。毛细水上升高度和速度取决于土的孔隙大小和形状、颗粒尺寸和水的表面张力等,可用试验方法或经验公式确定。一般说来,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可不考虑毛细现象;极细小的孔隙中,土粒周围有可能被结合水充满,亦无毛细现象。 b.b.重力水重力水 在透水土层中,重力水是存在于地下水位以下的地下水,对于土粒和结构物水下部分起浮力作用。在重力作用下能在土孔隙中流动,对所流经的土体施加动水压力。在土力学计算中,必须考虑到这种浮力及渗流的影响。 1.1.3 土中气体土中气体 土中气体即为土的气相,存

11、在于土孔隙中未被水占据的部分,可分为与大气连通的非封闭气体和与大气不连通的封闭气体两种。非封闭气体成分与空气相似,受外荷作用时易被挤出土体外,对土的性质影响不大。封闭气体不能逸出,对土的性质有较大的影响。 1.2土的颗粒特征及土的结构土的颗粒特征及土的结构 A.土的颗粒级配土的颗粒级配(成分成分) a.概念概念 自然界的土都是由大小不同的土粒所组成。颗粒的大小通常用粒径表示。根据界限粒径200mm、20mm、2mm、0.05mm、0.005mm把土粒分为六大粒组:漂石(块石)、卵石(碎石)、圆砾(角砾)、砂粒、粉粒和粘粒。通常以土中各个粒组的相对含量(即各粒组占土粒总量的百分数)来表示,称为土

12、的颗粒级配。 表格法是用列表形式直接表示各粒组的相对含量。 累计曲线法 纵坐标表示小于某粒径的土粒含量百分比,横坐标表示土粒的粒径,以毫米表示,坐标取为对数坐标。根据曲线的坡度和曲率可判断土的级配状况。如曲线平缓,表示土粒大小均有,即级配良好;如曲线较陡,则表示颗粒粒径相差不大,粒径较均匀,即级配不良。 (a)不均匀系数不均匀系数Ku 为为了了定定量量反反映映土土的的不不均均匀匀性性,工工程程上上常常用用不不均均匀匀系系数数Ku来描述颗粒级配的不均匀程度:来描述颗粒级配的不均匀程度:式中式中 d60、d10分别为土中小于某粒径的土分别为土中小于某粒径的土的质量占土的总质量的的质量占土的总质量的

13、60、10时相应的粒时相应的粒径;径; d60为限定粒径,为限定粒径, d10为有效粒径。为有效粒径。 Ku愈大,表示土粒愈不均匀。工程上把愈大,表示土粒愈不均匀。工程上把 Ku10的土视为级配良的土视为级配良好的土。好的土。 (b)曲率系数)曲率系数式中式中 d30小于某粒径的土粒质量累计百分数为小于某粒径的土粒质量累计百分数为 30时的粒径。时的粒径。 一般认为,砾类土或砂类土同时满足一般认为,砾类土或砂类土同时满足Ku5和和Kc13两个条件时,则定名为良好级配砾或良好两个条件时,则定名为良好级配砾或良好级配砂。级配砂。B.土的结构土的结构 土的结构是指土在成土过程中所形成的土粒的空间排列

14、及其联结形式,与组成土的颗粒大小、颗粒形状、矿物成分和沉积条件有关。 a.单粒结构单粒结构 较粗矿物颗粒在水或空气中在自重作用下沉落形成的单粒结构。单粒结构为砂土和碎石土的主要结构形式,其特点是土粒间存在点与点的接触。根据形成条件不同,可分为疏松状态和密实状态。 疏松的单粒结构稳定性能差,当受到震动及其它外力作用时,土粒易发生移动,土中孔隙减小,引起土的较大变形。密实的单粒结构则较稳定,力学性能好,是良好的天然地基。 b.蜂窝结构蜂窝结构 较细的颗粒(粒径005mm0005mm)在水中因自重作用而下沉时,碰到别的正在下沉或已沉稳的土粒,由于粒间的引力大于下沉土粒的重力,后沉土粒就停留在最初的接

15、触点上不再继续下沉,逐渐形成链环状单元。很多这样的链环联结起来,便形成孔隙较大的蜂窝状结构。蜂窝结构是以粉粒为主的土所具有的结构形式。 c.絮状结构絮状结构 又称絮凝结构。细微的粘粒(粒径小于0.005mm)大都呈针状或片状,重量极轻,在水中处于悬浮状态。当悬液介质发生变化时(如粘粒被带到电解质浓度较大的海水中),土粒表面的弱结合水厚度减薄,粘粒互相接近,凝聚成絮状物下沉,从而形成孔隙较大的絮状结构。 絮状结构是粘性土的主要结构形式。形成粘性土的片状或针状土粒,土片表面带负电荷,而在其边(即断口处)局部带正电荷。因此在土粒聚合时,多半以面对边(海水中沉 积)、或面对面(淡水中沉积)的方式接触,

16、前者称片架结构,后者称片堆结构。 C.土的构造土的构造 土的构造是指土体中各结构单元之间的关系。如层状土体、互层土体、裂隙土体、软弱夹层、透水层与不透水层等。其主要特征是土的成层性和裂隙性,即层理构造和裂隙构造。二者都造成了土的不均匀性。 a.层理构造层理构造 土粒在沉积过程中,由于不同阶段沉积的物质成分、颗粒大小或颜色不同,而沿竖向呈现出成层特征 b.裂隙构造裂隙构造 土体被许多不连续的小裂隙所分割,在裂隙中常充填有各种盐类的沉淀物。不少坚硬和硬塑状态的粘性土具有此种构造,裂隙将破坏土的整体性、增大透水性,对工程不利。 此外,土中的包裹物(如腐殖物、贝壳、结核体等)以及天然或人为的孔洞存在,

17、亦将造成土的不均匀性。 1.3土的三相比例指标土的三相比例指标 (一)确定三相量比例关系的基本试验指标(一)确定三相量比例关系的基本试验指标 为了对土的基本物理性质有所了解,还需要对土的三相:土粒(固相)、土中水(液相)和土中气体(气相)的组过情况进行数量上的研究。在不同成分和结构的土中,土的三相之间具有不同的比例。 土的三相组成的重量和体积之间的比例关系,表现出土的重量性质(轻、重情况)、含水性(含水程度)和孔隙性(密实程度)等基本物理性质各不相同,并随着各种条件的变化而改变。例如对同一成分和结构的土,地下水位的升高或降低,都将改变土中水的含量经过压实,其孔隙体积将减小。这些情况都可以通过相

18、应指标的具体数字反映出来。 表示土的三相比例关系的指标,称为土的三相比例指标,亦即土的基本物理性质指标包括土的颗粒比重、重度。含水量、饱和度、孔隙比和孔隙率等。 一、指标的定义一、指标的定义m土的总质量 , ma气体的质量 , mw液体的质量,ms固体颗粒的质量 V土的总体积,Vv土的孔隙部分体积,Va气体体积,Vw水的体积Vs土的固体颗粒的体积土的三相物质在体积和质量上的比例关系。 试验指标:密度、土粒密度、含水量土粒密度是干土粒的质量与其体积的之比。含水量是土中水的质量与土粒质量之比。 换算指标:密度、土粒密度、含水量、干密度、饱和密度、孔隙比、孔隙率、饱和度(二)数学公式(二)数学公式

19、1 1、土的密度(、土的密度(bulk densitybulk density) 实验室:环刀法实验室:环刀法m土的总质量,mw液体的质量,ms固体颗粒的质量V土的总体积,Va气体体积,Vw水的体积Vs土的固体颗粒的体积容重容重 m土的总质量,V土的总体积, 为土的密度2 2、土粒比重、土粒比重 ms固体颗粒的质量, Vs土的固体颗粒的体积 s为固体颗粒密度, w为水在C时的密度3 3、土的含水量、土的含水量 m土的总质量,mw液体的质量,ms固体颗粒的质量、孔隙比孔隙比 V土的总体积 Vs土的固体颗粒的体积、孔隙度孔隙度 V土的总体积, Vv土的孔隙部分体积、饱和度饱和度 VVv土的孔隙部分

20、体积,Vw水的体积7、饱和密度、饱和密度 ms固体颗粒的质量 V土的总体积,Vv土的孔隙部分体积,e为为孔隙比, w为水的密度、干密度、干密度 Gs为土粒比重, ms固体颗粒的质量 ,V土的总体积, w为水的密度, e为为孔隙比1.4粘性土的界限含水量粘性土的界限含水量 界限含水量界限含水量( (又称阿太堡界限又称阿太堡界限) ) 液限(WL):流动态到塑态塑限(Wp):塑态到半固态(搓条法测定)缩限(Ws):半固态到固态从液限到塑限含水量的变化范围愈大,土的可塑性愈好,这个 范围称为塑性指数。Ip=WL-Wp土的天然含水量与界限含水量的相对关系,成为液性指数。 半固体 塑性状态 流动状态9、

21、三相指标的换算(表三相指标的换算(表三相指标的换算(表三相指标的换算(表1-51-5) 10、相对密度、相对密度 ( (多用于填土方的质量控制多用于填土方的质量控制) )为疏松为疏松为中密为中密emax为最大孔隙比,emin为最小孔隙比,e为孔隙比. .液性指数液性指数 土的天然含水量与界限含水量的相对关系 W为含水量,Wp为塑限,Ip为塑限指数工程上用以判别工程上用以判别重重塑土软硬程度塑土软硬程度 1.5砂土的密实度砂土的密实度 密实的砂土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低的压缩性,是良好的建筑物基础;但松散的砂土,尤其是饱和的冻死砂土,不仅强度低,且水稳定性很差,易产生流沙、液化等工程事故。正确划分砂

22、土的密实度是评价砂土性质的必要条件。孔隙比、相对密度、标准贯入击数等都可描述砂土的密实程度。 标准贯入击数:63.5kg重锤,落距76cm,贯入深度30cm 1.6土的工程分类土的工程分类 a. a.分类目的:分类目的: 碎石土分类碎石土分类砂土分类砂土分类 细粒土分类细粒土分类1.7土的压实性土的压实性 压实目的压实目的压实目的压实目的(一)最优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理论曲线:(一)最优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理论曲线: 试试验验表表明明:约约在在土土的的塑塑限限附附近近对对应应的的干干密密度度 为最大干密度的原因为最大干密度的原因: :(1 1)wwopw w wopwop土土偏偏湿湿,土土粒粒中中

23、存存在在大大量量的的自自由由水水,在在击击实实过过程程中中不不易易很很快快的的排排除除,这这阻阻止止了了颗颗粒粒的的靠靠扰扰,因因引引击击实实效效果果差。差。(3)w= w= wopwop颗颗粒粒间间存存在在部部分分的的强强结结合合水水、部部分分的的弱弱结结合合水水,弱结合水在击实过程中起到润滑作用,因而击实效果好。弱结合水在击实过程中起到润滑作用,因而击实效果好。第二章第二章土的渗透性和渗流问题土的渗透性和渗流问题孔隙水(主要是指重力水)的运动规律。土孔隙中的自由水在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的现象,称为土的渗透性。在道路及桥梁工程中常需要了解土的渗透性。例如桥梁墩台基坑开挖排水时,需要了解士的渗透

24、性,以配置排水设备;在河滩上修筑渗水路堤时,需要考虑路堤填料的渗透性;在计算饱和粘性土上建筑物的沉降和时间的关系时,需要掌握土的渗透性。一、渗流模型一、渗流模型 n为了使渗流模型在渗流特性上与真实的渗流相一致,它还应该符合以下要求: n(1)在同一过水断面,渗流模型的流量等于真实渗流的流量; n(2)在任一界面上,渗流模型的压力与真实渗流的压力相等; n(3)在相同体积内,渗流模型所受到的阻力与真实渗流所受到的阻力相等。 n有了渗流模型,就可以采用液体运动的有关概念和理论对土体渗流问题迸行分析计算。 n再分析一下渗流模型与真实渗流中的流速(单位时间内流过单位土截面的水量,m/s)之间的关系。在

25、渗流模型中,设过水断面面积为 A(m2),通过的渗流流量为 q(单位时间内流过截面积A的水量,m3/s)则渗流模型的平均流速为n式中:n为土体的孔隙率。因为孔隙率n1.0,所以 nnq,即模型的平均流速要小于真实流速。由于真实流速很难测定,因此工程上还是采用模型的平均流速较为方便,在本章以后的内容中,如果没有特别说明,所说的流速均指模型的平均流速。二、土的层流渗透定律二、土的层流渗透定律 (一)达西渗透实验与达西定律 地下水在土体孔隙中渗透时,由于渗透阻力的作用,必然伴随着能量的损失。为了揭示水在土体中的渗透规律,法国工程师达西达西(H.darcy)经过大量的试验研究,1856年总结得出渗透能

26、量损失与渗流速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即为达西定律。 图2.3 达西渗透实验装置图 达西实验的装置如图2-3所示。装置中的是横截面积为A的直立圆筒,其上端开口,在圆筒侧壁装有两支相距为l 的侧压管。筒底以上一定距离处装一滤板,滤板上填放颗粒均匀的砂土。水由上端注入圆筒,多余的水从溢水管溢出,使筒内的水位维持一个恒定值。渗透过砂层的水从短水管流入量杯中,并以此来计算渗流量q。设t时间内流入量杯的水体体积为V, 则渗流量为q=V /t 。同时读取断面1-1和段面2-2处的侧压管水头值h1,h2,h为两断面之间的水头损失 。 达西分析了大量实验资料,发现土中渗透的渗流量q与圆筒断面积A及水头损失h 成正比,

27、与断面间距l 成反比,即 (2-1) (2-1) (2-1) 或 或 (2-2) (2-2) 式中i=h/l,称为水力梯度水力梯度,也称水力坡降水力坡降;k为渗渗透系数透系数,其值等于水力梯度为1时水的渗透速度,cm/s 。 式(2-1)和(2-2)所表示的关系称为达西定律,它是渗透的基本定律n由于达西定律只适用于层流的情况,故一般只适用于中砂、细砂、粉砂等。对粗砂、砾石。卵石等粗颗粒土就不适合,因为这时水的渗流速度较大,已不再是层流而是紊流了。粘土中的渗流规律不完全符合达西定律,因此需进行修正。n在粘土中,土颗粒周围存在着结合水,结合水因受到分子引力作用而呈现粘滞性。因此,粘土中自由水的渗流

28、受到结合水的粘滞作用产生很大阻力,只有克服结合水的抗剪强度后才能开始渗流。我们把克服此抗剪强度所需要的水头梯度,称为粘土的起始水头梯度 b 这样,在粘土中,应按下述修正后的达西定律计算渗流速度: k(II0)n在图37中绘出了砂土与粘土的渗透规律。直线a表示砂土的nI关系,它是通过原点的一条直线。粘土的nI关系是曲b 这样,在粘土中,应按下述修正后的达西定律计算渗流速度: k(II0)n在图37中绘出了砂土与粘土的渗透规律。直线a表示砂土的流速v I关系,它是通过原点的一条直线。粘土的流速v I关系曲线渗透系数k是综合反映土体渗透能力的一个指标,其数值的正确确定对渗透计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渗

29、透系数也可以在试验室或现场试验测定。 (一)、内(一)、内渗透试验测定法试验测定法试验室测定渗透系数k值的方法称为室内渗透试验,根据所用试验装置的差异又可分为常水头试验和变水头试验。 a.常水头渗透试验 n常水头渗透试验是在圆柱形试验筒内装置土样,土的截面积为F即试验筒截面积),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士样的压力水头维持不变。在土样中选择两点a、b,两点的距离为l,分别在两点设置测压管。试验开始时,水自上而下流经土样,待渗流稳定后,测得在时间t内流过土样的流量为 Q,同时读得a、b两点测压管的水头差为 DH。可得: n由此求得士样的渗透系数k为: b.b.变水头渗透试验变水头渗透试验 n变水头渗透试验

30、装置如图39所示。在试验筒内装置土样,士样的截面积为F,高度为l。试验筒上设置储水管,储水管截面积为a,在试验过程中储水管的水头不断减小。若试验开始时,储水管水头为h1,经过时间t后降为h2。令在时间dt内水头降低-dh,则在dt时间内通过土样的流量为:(二)影响水渗透性的因素 n影响土的渗透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n1土的粒度成分及矿物成分 n土的颗粒大小、形状及级配,影响土中孔隙大小及形状,因而影响土的渗透性。土颗粒越租越浑圆、越均匀时,渗透性就越大。砂土中含有较多粉土及粘土颗粒时,其渗透性就大大降低。 n土的矿物成分对于卵石、砂土和粉土的渗透性影响不大,但对于粘土的渗透性影响较大。粘性土

31、中含有亲水性较大的粘土矿物(如蒙脱石)或有机质时,由于它们具有很大的膨胀性,就大大降低土的渗透性。含有大量有机质的淤泥几乎是不透水的。n2结合水膜的厚度 粘性土中若土粒的结合水膜厚度较厚时,会阻塞土的孔隙,降低土的渗透性。如钠粘土,由于钠离子的存在,使粘土颗粒的扩散层厚度增加,所以透水性很低。又如在粘土中加入高价离子的电解质(如 AI、Fe等),会使土粒扩散层厚度减薄,粘土颗粒会凝聚成粒团,土的孔隙因而增大,这也将使土的渗透性增大。n3土的结构构造 天然土层通常不是各向同性的,在渗透性方面往往也是如此。如黄土具有竖直方向的大孔隙,所以竖直方向的渗透系数要比水平方向大得多。层状粘土常夹有薄的粉砂

32、层,它的水平方向的渗透系数要比竖直方向大得多。 n4水的粘滞度 水在土中的渗流速度与水的密度及粘滞度有关,而这两个数值又与温度有关。一般水的密度随温度变化很小,可略去不计,但水的动力粘滞系数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故室内渗透试验时,同一种土在不同温度下会得到不同的渗透系数。在天然土层中,除了靠近地表的土层外,一般土中的温度变化很 小,故可忽略温度的影响;但是室内试验的温度变化较大,故应考虑它对渗透系数的影响。目前常以水温为10T时的k10作为标准值,在其它温度测定的渗透系数b可按式(3一8)进行修正:n5土中气体 当土孔隙中存在密闭气泡时,会阻塞水的渗流,从而降低土的渗透性。这种密闭气泡有时是由溶解

33、于水中的气体分离出来而形成的,故室内渗透试验有时规定要用不含溶解空气的蒸馏水。 ( (四四) )动水力动水力n水在土中渗流时,受到土颗粒的阻力T的作用,这个力的作用方向是与水流方向相反的。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等的原理,水流也必然有一个相等的力作用在土颗粒上,我们把水流作用在单位体积土体中土颗粒上的力称为动水力 GD(kN/m3),也称为渗流力。动水力的作用方向与水流方向一致。 GD和T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它们都是用体积力表示的。 n动水力的计算在工程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例如研究土体在水渗流时的稳定性问题,就要考虑动水力的影响。a. a. 动水力的计算公式动水力的计算公式n在土中沿水流的渗透

34、方向,切取一个土柱体加(见图313),土柱体的长度为l,横截面积为F。 已知a、b两点距基准面的高度分别为z1和z2,两点的测压管水柱高分别为hl和h2,则两点的水头分别为H1=h1z1和H2= h2z2。n将土柱体ah内的水作为脱离体,考虑作用在水上的力系。因为水流的流速变化很小,其惯性力可以略去不计,这样,可以求得这些力在肋轴线方向的分别为: ( (五五) )流砂现象、管涌和临界水头梯度流砂现象、管涌和临界水头梯度n若水的渗流方向自下而上,在土体表面如图3-14b)的a点,或图3-15路堤下的e点取一单位体积的土体进行分析。已知土有效重度为g,当向上的动水力GD与土的有效重度相等时,即式3

35、-21这时土颗粒间的压力就等于零,士颗粒将处于悬浮状态而失去稳定,这种现象就称为流砂现象。这时的水头梯度称为临界水头梯度Icr,可由式(3-21)得到:n工程中将临界水头梯度Icr除以安全系数K作为容许水头梯度I,设计时渗流逸出处的水头梯度应满足如下要求:对流砂的安全性进行评价时,K一般可取2.02.5。n水在砂性土中渗流时,土中的一些细小颗粒在动水力的作用下,可能通过粗颗粒的孔隙被水流带走,这种现象称为管涌。管涌可以发生于局部范围,但也可能逐步扩大,最后导致土体失稳破坏。发生管涌的临界水头梯度与土的颗粒大小及其级配情况有关。图3-16 给出了临界水头梯度Icr与土的不均匀系数Cu间的关系曲线

36、,从图中可以看出土的不均匀系数越大,管涌现象愈容易发生。流砂现象是发生在土体表面渗流逸出处,不发生于土体内部,而管涌现象可以发生在渗流逸出处,也可能发生于土体内部。 n流砂现象是发生在土体表面渗流逸出处,不发生于土体内部,而管涌现象可以发生在渗流逸出处,也可能发生于土体内部。 n流砂现象主要发生在细砂、粉砂及粉土等土层中。对饱和的低塑性粘性土,当受到扰动,也会发生流砂;而在粗颗粒及粘土中则不易产生。 n基坑开挖排水时,若采用表面直接排水,坑底土将受到向上的动水力作用,可能发生流砂现象。这时坑底土一面挖一面会随水涌出,无法清除。由于坑底土随水涌人基坑,使坑底土的结构破坏,强度降低,重则造成坑底失

37、稳,轻则将会造成建筑物的附加沉降。在基坑四周由于土颗粒流失,地面会发生凹陷,危及邻近的建筑物和地下管线,严重时会导致工程事故。 n水下深基坑或沉井排水挖土时,若发生流砂现象将危及施工安全,应引起特别注意。通常,施工前应做好周密地勘测工作,当基坑底面的土层是容易引起流砂现象的土质时,应避免采用表面直接排水,而可采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方法进行施工。 n河滩路堤两侧有水位差时,在路堤内或基底土内发生渗流,当水头梯度较大时,可能产生管涌现象,导致路堤坍塌破坏。为了防止管涌现象发生,一般可在路基下游边坡的水下部分设置反滤层,这样可防止路堤中细小颗粒被管涌带走。 第三章土中应力的计算第三章土中应力的计算 概

38、述概述一、目前计算土中应力的计算方法,主要是采用弹性力学公式,也就是把地基土视为均匀的。各向同性的半无限弹性体。这虽然同土体的实际情况有差别,但其计算结果还是能满足实际工程的要求,其原因可以从下述几方面来分析: w 1土的分散性影响。前面已经指出,土是由三相组成的分散体,而不是连续介质,土中应力是通过土颗粒间的接触来传递的。但是,由于建筑物的基础底面尺寸远远大于土颗粒尺寸,同时我们研究的也只是计算平面上的平均应力,而不是土颗粒间的接触集中应力。因此,可以忽略土分散性的影响,近似地把土体作为连续体来考虑,而应用弹性理论。w2土的非均质性和非理想弹性的影响。土在形成过程中具有各种结构与构造,使土呈

39、现不均匀性。同时土体也不是一种理想的弹性体,而是一种具有弹塑性或粘滞性的介质。但是,在实际工程中士中应力水平较低,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接近于线性关系。因此,当土层间的性质差异并不十分悬殊时,采用弹性理论计算上中应力在实用上是允许的。w3地基土可视为半无限体。所谓半无限体就是无限空间体的一半,也即该物体在水平向X及y轴的正负方向是无限延伸的,而竖直向Z轴仅只在向下的正方向是无限延伸的,向上的负方向等于零。w地基土在水平方向及深度方向相对于建筑物基础的尺寸而言,可以认为是无限延伸的,因此,可以认为地基土是符合半无限体的假定。二、土中一点的应力状态二、土中一点的应力状态,若对半无限土体建立如图的直角坐标

40、系,则土体中某点M的应力状态,可以用一个正六面单元体上的应力来表示,作用在单元体上的3个法向应力分量为x、 y、 z,6个剪应力分量为xy = yx 、 yz = zy 、 zx = xz 。剪应力的角标前面一个表示剪应力作用面的法向方向,后一个表示剪应力的作用方向。 w应该注意,在土力学中法向应力以压应力为正,拉应力为负,这与一般固体力学中的符号有所不同。剪应力的正负号规定是,当剪应力作用面上的法向应力方向与坐标轴的正方向一致时,则剪应力的方向与坐标轴正方向一致时为正,反之为负;若剪应力作用面上的法向应力方向与坐标轴正方相反时,则剪应力的方向与坐标轴正方向一致。在图4-1中所示的法向应力及剪

41、应力均为正值。 土中土中自重应力计算自重应力计算 w w一、基本计算公式一、基本计算公式 w若土体是均质的半无限体,重度(即容重)为,土体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任一竖直切面都是对称面,因此切面上不存在剪应力(=0)。如图4-2所示,考虑长度为z,截面积Fl的土柱二、土体成层及有地下水时的计算公式二、土体成层及有地下水时的计算公式1当土体成层时设各土层厚度及重度分别为 hi和gi(il,2, n),类似于式(4-1)的推导,这时土柱体总重量为n段小土柱体之和,则在第n层土的底面,自重应力计算公式为:w图4-3给出两层土的情况。因gi值不同,故自重应力沿深度的分布呈折线形状。w w2 2土层中有地下水时

42、土层中有地下水时 w计算地下水位以下土的自重应力时,应根据士的性质确定是否需考虑水的浮力作用。通常认为砂性土是应该考虑浮力作用的,粘性土则视其物理状态而定。一般认为,若水下的粘性土其液性指数IL1,则土处于流动状态,土颗粒间存在着大量自由水,此时可以认为土体受到水的浮力作用;若IL 0,则土处于固体状态,土中自由水受到土颗粒间结合水膜的阻碍不能传递静水压力,故认为土体不受水的浮力作用;若0 IL 1,土处于塑性状态时,土颗粒是否受到水的浮力作用就较难肯定,一般在实践中均按不利状态来考虑。 w若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受到水的浮力作用;则水下部分土的重度应按浮重度计算,其计算方法如同成层土的情况。 w在

43、地下水位以下,如埋藏有不透水层(例如岩层或只含结合水的坚硬粘土层),由于不透水层中不存在水的浮力,所以层面及层面以下的自重应力应按上覆土层的水土总重计算,如图44虚线所示。 三、水平向自重应力计算三、水平向自重应力计算 w土的水平向自重应力 cx和 cv可按式(4-3)计算: w式中,K0称为侧压力系数,也称静止土压力系数。K0值可以在实验室测定,它与土的强度指标或变形指标间存在着理论或经验关系 基础底面的压力分布与计算基础底面的压力分布与计算w前面已经指出土中的附加应力是由建筑物荷载作用所引起的应力增量,而建筑物的荷载是通过基础传到上中的,因此基础底面的压力分布形式将对土中应力产生影响。本章

44、在讨论附加应力计算之前,首先需要研究基础底面的压力分布问题。 w基础地面的压力分布问题涉及到基础与地基土两种不同物体间的接触压力问题,在弹性理论中称为接触压力问题。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影响它的因素很多,如基础的刚度、形状、尺寸、埋置深度,以及土的性质荷载大小等。在理论分析中要综合顾及这么多的因素是困难的泪前在弹性理论中主要是研究不同刚度的基础与弹性半空间体表面的接触压力分布问题。 一、一、基础底面压力分布的概念基础底面压力分布的概念 若一个基础上作用着均布荷载,假设基础是由许多小块组成,如图4-7a)所示,各小块之间光滑而无摩擦力,则这种基础相当于绝对柔性基础(即基础的抗弯刚度EI0),基

45、础上荷载通过小块直接传递到土上,基础底面的压力分布图形将与基础上作用的荷载分布图形相同。这时,基础底面的沉降则各处不同,中央大而边缘小。因此,柔性基础的底面压力分布与作用的荷载分布形状相同。如由土筑成的路堤,可以近似地认为路堤本身不传递剪力,那么它就相当子一种柔性基础,路堤自重引起的基底压力分布就与路堤断面形状相同是梯形分布,如图4-7b)所示.w桥梁墩台基础有时采用大块混凝土实体结构(如图4-8所示),它的刚度很大,可以认为是刚性基础(即EI )。刚性基础不会发生挠曲变形,在中心荷载作用下,基底各点的沉降是相同的,这时基底压力分布是马鞍形,中央小而边缘大(理论上边缘应力为无穷大)如图4-8a

46、)所示。当作用的荷载较大时,基础边缘由于应力很大,将会使土产生塑性变形,边缘应力不再增加,而使中央部分继续增大,使基底压力重新分布而呈抛物线形分布如图4-8b所示若作用荷载继续增大,则基底压力会继续发展而呈钟形分布如图4-8c所示。所以刚性基础底面的压力分布形状同荷载大小有关,另外根据试验研究知道它还同基础埋置深度及土的性质有关,如普列斯(Press,1934)曾在 0.6m *0.6m的刚性板上作了实测试验工作,其结果列于表4l中。 一一 二、二、基底压力的简化计算方法基底压力的简化计算方法基底压力的分布是比较复杂的,但根据弹性理论中的圣维南原理以及从土中实际应力的测量结果得知,当作用在基础

47、上的荷载总值一定时,基底压力分布形状对土中应力分布的影响,只在一定深度范围内,一般距基底的深度超过基础宽度的1.52.0倍时,它的影响已很不显著。因此,在实用上对基底压力的分布可近似地认为是按直线规律变化,采用简化方法计算,也即材料力学公式计算1中心荷载作用时图4-9a,基底压力p按中心受压公式计算: 2偏心荷载时图4-9b ,基底压力按偏心受压公式计算: 第四章土的压缩模量第四章土的压缩模量第一节概述在建筑物基底附加压力作用下,地基土内各点除了承受土自重引起的自重应力外,还要承受附加应力。同其它材料一样,在附加应力的作用下,地基土要产生附加的变形,这种变形一般包括体积变形和形状变形。对土这种

48、材料来说,体积变形通常表现为体积缩小,我们把这种在外力作用下土体积缩小的特性称为土的压缩性。n土的压缩性主要有两个特点:(1)土的压缩主要是由于孔隙体积减少而引起的。对于饱和土,土 是 由 固 体 颗 粒 和 水 组 成 的 , 在 工 程 上 一 般 的 压 力(100600kPa)作用下,固体颗粒和水本身的体积压缩量非常微小,可不予考虑,但由于土中水具有流动性,在外力作用下会沿着土中孔隙排出,从而引起土体积减少而发生压缩;(2)由于孔隙水的排出而引起的压缩对于饱和粘性土来说是需要时间的,土的压缩随时间增长的过程称为土的固结。这是由于粘性土的透水性很差,土中水沿着孔隙排出速度很慢。 第二节

49、研究土压缩性的试验及指标一、室内侧限压缩试验及压缩模量 n室内侧限压缩试验(亦称固结试验)是研究土压缩性的最基本的方法。n图5-1为试验装置压缩仪的主要部分压缩容器简图,其中金属环刀用来切取土样,环刀内径通常有 6.18cm和 8cm两种,相应的截面积为 30cm2和 50cm2,高度为 2cm;切有土样的环刀置于刚性护环中,由于金属环刀及刚性护环的限制,使得土样在竖向压力作用下只能发生竖向变形。而无侧向变形;在土样上下放置的透水石是土样受压后排出孔隙水的两个界面;在水槽内注水,以使土样在试验过程中保持浸在水中。n如需做不饱和土的侧限压缩试验,就不能浸土样于水中,但需要用湿棉纱或湿海绵覆盖于容

50、器上,以免土样内水分蒸发;竖向的压力通过刚性板施加给土样;土样产生的压缩量可通过百分表量测。 n试验时用环刀切取钻探取得的保持天然结构的原状土样,由于地基沉降主要与土竖直方向的压缩性有关,且土是各向异性的,所以切土方向还应与土天然状态时的垂直方向一致。常规压缩试验的加荷等级p为:50、l00、200、300、400kPa。每一级荷载要求恒压24h或当在1h内的压缩量不超过0.005mm时,认为变形已经稳定,并测定稳定时的总压缩量DH,这称为慢速压缩试验法。 n实际工程中,为减少室内试验的工作量,不要求达到变形稳定,每级荷载只恒压12h,测定其压缩量,只是在最后一级荷载下才压缩到24h,这称为快

51、速压缩试验法,但试验结果需经校正才能用于沉降计算。其它特殊要求的压缩试验的加荷等级则较为复杂,此处不再赘述。 n根据上述压缩试验得到的DHp关系,可以得到土样相应的孔隙比与加荷等级之间的ep关系。n如图 5-2所示,设土样的初始高度为 H0,在荷载 p作用下土样稳定后的总压缩量为DH,假设土粒体积 Vs1(不变),根据土的孔隙比的定义,则受压前后土孔隙体积Vv分别为 e0和e,根据荷载作用下土样压缩稳定后总压缩量H可求出相应的孔隙比e的计算公式(因为受压前后土粒体积不变,土样横截面积不变,所以试验前后试样中固体颗粒所占的高度不变): n们可根据室内试验测定。 这样,根据式(51b)即可得到各级

52、荷载P下对应的孔隙比e,从而可绘制出土的ep曲线及elgp曲线等。n1ep曲线及有关指标 n通常将常规压缩试验的ep关系采用普通直角坐标绘制成如图5-3a)的ep曲线,图中给出了两条典型的软粘土和密实砂土的压缩曲线。 n(1)压缩系数a n从图5-3a)可以看出,由于软粘土的压缩性大,当发生压力变化Dp时,则相应的孔隙比的变化De也大,因而曲线就比较陡;反之,像密实砂土的压缩性小,当发生相同压力变化Dp时,相应的孔隙比的变化De就小,因而曲线比较平缓。因此,可用曲线的斜率来反映土压缩性的大小。n如图5-4a)所示,设压力由p1增至p2,相应的孔隙比由e1减小到e2,当压力变化范围不大时,可将M

53、1M2一小段曲线用割线来代替,用割线M1M2 的斜率来表示土在这一段压力范围的压缩性,即:n从图5-4a)还可以看出,压缩系数a值与土所受的荷载大小有关。为了便于比较,一般采用压力间隔 p1=100kPa至 p2= 200kPa时对应的压缩系数a1-2来评价土的压缩性,即 n(2)压缩模量Es n根据ep曲线,可以得到另一个重要的侧限压缩指标侧限压缩模量,简称压缩模量,用Es来表示。其定义为土在完全侧限的条件下竖向应力增量Dp(如从p1增至p2)与相应的应变增量的比值,根据这个定义参见图5-5可得到: n从图5-4a)还可以看出,压缩系数a值与土所受的荷载大小有关。为了便于比较,一般采用压力间

54、隔 p1=100kPa至 p2= 200kPa时对应的压缩系数a1-2来评价土的压缩性,即 n(2)压缩模量Es n根据ep曲线,可以得到另一个重要的侧限压缩指标侧限压缩模量,简称压缩模量,用Es来表示。其定义为土在完全侧限的条件下竖向应力增量Dp(如从p1增至p2)与相应的应变增量eD的比值,根据这个定义参见图5-5可得到: (3)变形模量变形模量E E 1 1、定义:地基土的变形模量,指无侧限情况下单轴受压时的定义:地基土的变形模量,指无侧限情况下单轴受压时的应力与应变之比。土的变形中包括弹性变形与残余变形两部分。应力与应变之比。土的变形中包括弹性变形与残余变形两部分。因此,与一般弹性材料

55、的弹性模量相区别,土体的应力与应变因此,与一般弹性材料的弹性模量相区别,土体的应力与应变之比称为变形模量。之比称为变形模量。 2 2、计算公式为、计算公式为 公式中为沉降系数:刚性别方形板为0.88,刚性圆形 板为0.79 B为矩型荷载的短边或圆形荷载的直径 V为泊松比,岩土的横向应变与纵向应变之比p p、SS分别为荷载分别为荷载 沉降曲线上某点的压力值和沉降值。沉降曲线上某点的压力值和沉降值。因此Evd和Ev2计算公式为 第五章土的抗剪强度土的抗剪强度 第一节 概述土的抗剪强度是指土体对于外荷载所产生的剪应力的极限抵抗能力。在外荷载作用下,土体中将产生剪应力和剪切变形,当土中某点由外力所产生

56、的剪应力达到土的抗剪强度时,土就沿着剪应力作用方向产生相对滑动,该点便发生剪切破坏。工程实践和室内试验都证实了土是由于受剪而产生破坏,剪切破坏是土体强度破坏的重要特点,因此,土的强度问题实质上就是土的抗剪强度问题。 第二节 土的强度理论与强度指标一、抗剪强度的库仑定律 土体发生剪切破坏时,将沿着其内部某一曲面(滑动面)产生相对滑动,而该滑动面上的剪应力就等于土的抗剪强度。1776年,法国的库仑(Coulomb)根据砂土试验结果图6-2a),将土的抗剪强度表达为滑动面上法向应力的函数,即 式(6-1)和式(62)就是土的强度规律的数学表达式,它是库仑在18世纪70年代提出的,所以也称为库仑定律,

57、它表明在一般应力水平时土的抗剪强度与滑动面上的法向应力之间呈直线关系,其中c、 称为土的抗剪强度指标。200多年以来,尽管土的强度问题研究已得到很大的发展,但这基本的关系式仍广泛应用于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而且也能满足一般工程的精度要求,所以迄今仍是研究土的抗剪强度的最基本的定律。二、土的抗剪强度的构成因素 由式(6-l)和式(6-2)可以看出,砂土的抗剪强度由内摩阻力构成,而粘性土的抗剪强度则由内摩阻力和粘聚力两个部分所构成。内摩阻力包括土粒之间的表面摩擦力和由于土粒之间的联锁作用而产生的咬合力。咬合力是指当土体相对滑动时,将嵌在其它颗粒之间的土粒拔出所需的力,土越密实,联锁作用则越强。 关于

58、粘聚力,包括有原始粘聚力、固化粘聚力及毛细粘聚力。原始粘聚力主要是由于土粒间水膜受到相邻土粒之间的电分子引力而形成的,当土被压密时,土粒间的距离减小,原始粘聚力随之增大,当土的天然结构被破坏时,原始粘聚力将丧失一些,但会随着时间而恢复其中的一部分或全部。固化粘聚力是由于土中化合物的胶结作用而形成的,当土的天然结构被破坏时,则固化粘聚力随之丧失,而且不能恢复。至于毛细粘聚力,是由于毛细压力所引起的,一般可忽略不计。砂土的内摩擦角中变化范围不是很大,中砂、粗砂、砾砂一般为 3204000;粉砂、细砂一般为2803600。孔隙比愈小, 愈大,但是,含水饱和的粉砂、细砂很容易失去稳定,因此对其内摩擦角

59、的取值宜慎重,有时规定取 200左右。砂土有时也有很小的粘聚力(约10kPa以内),这可能是由于砂土中夹有一些粘土颗粒,也可能是由于毛细粘聚力的缘故。 粘性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的变化范围很大,与土的种类有关,并且与土的天然结构是否破坏、试样在法向压力下的排水固结程度及试验方法等因素有关。内摩擦角的变化范围大致为 = 03000,粘聚力则可从小于 10kPa变化到 200kPa以上。 三、土的强度理论极限平衡理论1910年摩尔(Mohr)提出材料的破坏是剪切破坏,并指出在破坏面上的剪应力。是为该面上法向应力的函数,即 frf(s) (63)这个函数在 frs坐标中是一条曲线,称为摩尔包线,如图6-3

60、实线所示。摩尔包线表示材料受到不同应力作用达到极限状态时,滑动面上法向应力s与剪应力fr的关系。土的摩尔包线通常可以近似地用直线表示,如图6-3虚线所示,该直线方程就是库仑定律所表示的方程。由库仑公式表示摩尔包线的土体强度理论可称为摩尔库仑强度理论。当土体中任意一点在某一平面上的剪应力达到土的抗剪强度时,就发生剪切破坏,该点也即处于极限平衡状态。为了简化分析,下面仅考虑平面问题来建立土的极限平衡条件,并且引用材料力学中有关表达一点应力状态的摩尔圆方法。 根据材料力学,设某一土体单元上作用着的大、小主应力分别为 s 1和s 3 ,则在土体内与大主应力s 1作用平面成任意角a的平面a-a上的正应力

61、和剪应力,可用t s 坐标系中直径为s 1- s 3的摩尔应力圆上的一点(逆时针旋转2a,如图6-4中之A点)的坐标大小来表示,即 为了建立土体中一点的极限平衡条件,可将抗剪强度包线与摩尔应力圆画在同一张坐标图上,如图6-5所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有三种情况:(1)整个摩尔应力圆位于抗剪强度包线的下方(圆 ),说明通过该点的任意平面上的剪应力都小于土的抗剪强度,因此不会发生剪切破坏; (2)摩尔应力圆与抗剪强度包线相割(圆),表明该点某些平面上的剪应力已超过了土的抗剪强度,事实上该应力圆所代表的应力状态是不存在的;(3)摩尔应力圆与抗剪强度包线相切(圆),切点为A点,说明在A点所代表的平面上,

62、剪应力正好等于土的抗剪强度,即该点处于极限平衡状态,圆称为极限应力圆。根据极限应力圆与抗剪强度包线之间的几何关系,就可建立土的极限平衡条件。 设土体中某点剪切破坏时的破裂面与大主应力的作用面成a角,如图6-6a)所示,则该点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的摩尔圆如图6-6b)所示,将抗剪强度线延长与轴相交于B点,由直角三角形 ABOl可知: 第三节 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的试验方法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实际上是三轴压缩试验的一种特殊情况,即周围压力s30的三轴试验,所以又称单轴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所使用的无侧限压力仪如图6-12a)所示,但现在也常利用三轴仪做该种试验,试验时,在不加任何侧向压力的情况下,对圆柱

63、体试样施加轴向压力,直至试样剪切破坏为止。试样破坏时的轴向压力以qu表示,称为无侧限抗压强度。由于不能变化周围压力,因而根据试验结果,只能作一个极限应力圆,难以得到破坏包线,如图6-12b)。饱和粘性土的三轴不固结不排水试验结果表明,其破坏包线为一水平线,即ju0,因此,对于饱和粘性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就可利用无侧限抗压强度qu来得到,即f=cu+qu/2 (69) 式中:f 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kPa); cu土的不排水粘聚力(kPa); qu无侧限抗压强度(m)。 利用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可以测定饱和粘性土的灵敏度St。土的灵敏度是以原状土的强度与同一土经重塑后(完全扰动但含水量不变)的强度

64、之比来表示的,即St=qu/q0 (6-10)式中:qu原状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kPa); q0重塑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kPa)根据灵敏度的大小,可将饱和粘性土分为:低灵敏土(1S 2)、中灵敏土(2S 4)和高灵敏土( S 4)三类。土的灵敏度愈高,其结构性愈强,受扰动后土的强度降低就愈多。粘性土受扰动而强度降低的性质,一般说来对工程建设是不利的,如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因施工可能造成士的扰动而使地基强度降低。 第六章第六章地基承载能力分析地基承载能力分析建筑物因地基问题引起破坏,一般有两种情形:一是建筑物荷载过大,超过了地基所能承受的荷载能力而使地基破坏失稳,即强度和稳定性问题;二是由于建筑物

65、荷载作用下,地基和基础产生了过大的沉降和沉降差,使建筑物产生结构性损坏或丧失使用功能,即变形问题。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土单位面积上所能承受荷载的能力,以kPa计。通常把地基不致失稳时地基土单位面积上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称为极限承载力(pu)。由于工程设计中必须确保地基有足够的稳定性,必须限制建筑物基础基底的压力(p),使其不得超过地基的容许承载力(Pa),因此地基容许承载力是指考虑一定安全储备后的地基承载力。同时根据地基承载力进行基础设计时,应考虑不同建筑物对地基变形的控制要求,进行地基变形验算。.1.1地基破坏的性状地基破坏的性状 为了了解地基承载力的概念以及地基土受荷后剪切破坏的过程及性状,可

66、以通过现场载荷试验或室内模型试验来研究,这些试验实际上是一种基础受荷的模拟试验。现场载荷试验是在要测定的地基土上放置一块模拟基础的载荷板,见图9-1所示。载荷板的尺寸较实际基础为小,一般约为0.251.0m2。然后在载荷板上逐级施加荷载,同时测定在各级荷载下载荷板的沉降量及周围土的位移情况,直到地基上破坏失稳为止。n通过试验得到载荷板下各级压力p与相应的稳定沉降量S之间的关系,绘得pS曲线如图9-2所示。对pS曲线的特性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地基破坏的机理。n太沙基(1943)根据试验研究提出两种典型的地基破坏型式,即整体剪切破坏及局部剪切破坏。 n整体剪切破坏的特征是,当基础上荷载较小时,基础下

67、形成一个三角形压密区I见图93a),随同基础压入土中,这时pS曲线呈直线关系(见图9-2中曲线a)。随着荷载增加,压密区I向两侧挤压,土中产生塑性区,塑性区先在基础边缘产生,然后逐步扩大形成图9-3a)中的、塑性区。这时基础的沉降增长率较前一阶段增大,故pS曲线呈曲线状。当荷载达到最大值后,土中形成连续滑动面,并延伸到地面,土从基础两侧挤出并隆起,基础沉降急剧增加,整个地基失稳破坏,如图9-3a)所示。n这时ps曲线上出现明显的转折点,其相应的荷载称为极限荷载pu,见图9-2曲线a。整体剪切破坏常发生在浅埋基础下的密砂或硬粘土等坚实地基中。n局部剪切破坏的特征是,随着荷载的增加,基础下也产生压

68、密区I及塑性区,但塑性区仅仅发展到地基某一范围内,土中滑动面并不延伸到地面,见图9-3b),基础两侧地面微微隆起,没有出现明显的裂缝。其ps曲线如图9-2中的曲线b所示,曲线也有一个转折点,但不像整体剪切破坏那么明显。PS曲线在转折点后,其沉降量增长率虽较前一阶段为大,但不像整体剪切破坏那样急剧增加,在转折点之后,PS曲线还是呈线性关系。局部剪切破坏常发生于中等密实砂土中。 n魏锡克(A.S.Vesic,1963)提出除上述两种破坏情况外,还有一种刺入剪切破坏。这种破坏形式发生在松砂及软土中,其破坏的特征是,随着荷载的增加,基础下土层发生压缩变形,基础随之下沉,当荷载继续增加,基础周围附近土体

69、发生竖向剪切破坏,使基础刺入土中。基础两边的土体没有移动,如图9-3C)。刺入剪切破坏的pS曲线如图9-2中曲线C,沉降随着荷载的增大而不断增加,但pS曲线上没有明显的转折点,没有明显的比例界限及极限荷载。n地基的剪切破坏形式,除了与地基土的性质有关外,还同基础埋置深度、加荷速度等因素有关。如在密砂地基中,一般会出现整体剪切破坏,但当基础埋置很深时,密砂在很大荷载作用下也会产生压缩变形,而出现刺入剪切破坏;在软粘土中,当加荷速度较慢时会产生压缩变形而出现刺入剪切破坏,但当加荷很快时,由于土体不能产生压缩变形,就可能发生整体剪切破坏。n格尔谢万诺夫(H.M.epceBaHoBs,1948)根据载

70、荷试验结果,提出地基破坏的过程经历3个阶段,见图9-4。 n1压密阶段(或称直线变形阶段)n相当于Ps曲线上的oa段。在这一阶段,Ps曲线接近于直线,土中各点的剪应力均小于土的抗剪强度,土体处于弹性平衡状态,载荷板的沉降主要是由于土的压密变形引起的,见图9-4a、b)。把Ps曲线上相应于a点的荷载称为比例界限Ppr。n2剪切阶段n相当于PS曲线上的ab段。在这一阶段PS曲线已不再保持线性关系,沉降增长率Ds/Dp随荷载的增大而增加,地基土中局部范围内(首先在基础边缘处)的剪应力达到土的抗剪强度,土体发生剪切破坏,这些区域也称塑性区。 n随着荷载的继续增加,土中塑性区的范围也逐步扩大,如图9-4

71、C)所示,直到土中形成连续的滑动面,由载荷板两侧挤出而破坏。因此,剪切阶段也是地基中塑性区的发生与发展阶段。相应于ps曲线上b点的荷载称为极限荷载PU。n3破坏阶段n相当于pS曲线上的be段。当荷载超过极限荷载后,载荷板急剧下沉,即使不增加荷载,沉降也不能稳定,因此,pS曲线陡直下降。在这一阶段,由于土中塑性区范围的不断扩展,最后在土中形成连续滑动面,土从载荷板四周挤出隆起,地基土失稳而破坏。.1.2确定地基容许承载力的方法确定地基容许承载力的方法n确定地基容许承载力的方法,一般有以下三种:n1)根据载荷试验的pS曲线来确定地基容许承载力从载荷试验曲线确定地基容许承载力时,可以有三种确定方法:

72、n用极限承载力pu除以安全系数犬可得到容许承载力,一般安全系数取23。n取pS曲线上比例界限荷载Ppr作为地基容许承载力。n对于拐点不明显的试验曲线,可以用相对变形来确定地基容许承载力。对软塑或可塑粘性土取相对沉降S0.02b(b为载荷板高度)对应的压力为地基容许承载力;对砂土或坚硬粘性土取S(0.010.015)b对应的压力为地基容许承载力。n2)根据设计规范确定n3)根据地基承载力理论公式确定地基容许承载力n地基承载力的理论公式中,一种是根据土体极限平衡条件导得的临塑荷载和临界荷载计算公式,另一种是根据地基土刚塑性假定而导得的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工程实践中,根据建筑物不同要求,可以用临塑荷

73、载或临界荷载作为地基容许承载,也可以用极限承载力公式计算极限承载力除以一定安全系数作为地基容许承载力。临界荷载的确定临界荷载的确定在荷载作用下地基变形的发展经历3个阶段,即压密阶段、剪切阶段及破坏阶段。地基变形的剪切阶段也是土中塑性区范围随着作用荷载的增加而不断发展的阶段,我们把土中塑性区开展到不同深度时,其相应的荷载称为临界荷载。 一、塑性区边界方程的推导n如图9-5a)所示,在地基表面作用条形均布荷载p0,计算土中任意点M由p引起的最大与最小主应力s1及s3时,可按有关均布条形荷载作用下的附加应力公式计算:n若条形基础的埋置深度为D时见图9-5b,计算基底下深度z处M点的主应力时,可将作用

74、在基底水平面上的荷载(包括作用在基底的均布荷载p,以及基础两侧埋置深度D范围内上的自重压力D),分解为图9-5c)所示两部分,即无限均布荷载D以及基底范围内的均布荷载(p-gD)。这时,假定土的侧压力系数K01,即土的重力产生的压应力将如同静水压力一样,在各个方向是相等的均为(Dz)。这样,当基础有埋置深度D时,土中任意点M的主应力为:若M点位于塑性区的边界上,它就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根据第六章土体强度理论中的公式知道,土中某点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其主应力间满足下述条件:整理后得整理后得 公式(9-4)就是土中塑性区边界线的表达式。若已知条形基础的尺寸B和D、荷载p,以及土的指标g、C、j时,假

75、定不同的视角2a值代人公式(9-4),求出相应的深度z值,把一系列由对应的2a与z值决定其位置的点连起来,就得到条形均布荷载p作用下土中塑性区的边界线,也即绘得土中塑性区的发展范围。二、临塑荷载及临界荷载计算在条形均布荷载p作用下,计算地基中塑性区开展的最大深度。值时,可以把公式沮4)对。求导数,并令此导数等于零,即由此解得:n或 将公式(9-7)中的2a值代入公式(9-4),即得地基中塑性区开展最大深度的表达式为:n式(9-9)是计算临塑荷载及临界荷载的基本公式。n如令zmax0,代入式(9-9),此时的基底压力p即为临塑荷载pcr,得其计算公式为:式中:式中:n若地基中允许塑性区开展的深度

76、zmaxB/4(B为基础宽度),则代入式(9-9),即得相应的临界荷载p1/4的计算公式:,其它符号意义同前。式中式中:Nq、Nr、Nc称为承载力系数,它只与土的内摩擦角j有关 极限承载力计算极限承载力计算地基极限承载力除了可以从载荷试验求得外,还可以用半理论半经验公式计算,这些公式都是在刚塑体极限平衡理论基础上解得的。n一、曾朗特尔地基极限承载力公式n1普朗特尔基本解n普朗特尔(LPrandtl,1920)根据极限平衡理论,推导出当不考虑土的重力(g0),且假定基底面光滑无摩擦力时,置于地基表面的条形基础的极限荷载公式如下:式中:承载力系数 内摩擦角的函数普朗特尔解得到的地基滑动面形状如图9-7所示。地基的极限平衡区可分为3个区:在基底下的区,因为假定基底无摩擦力,故基底平面是最大主应力面,两组滑动面与基础底面间成(450+j/2)角,也就是说区为朗金主动状态区;随着基础下沉,区土楔向两侧挤压,因此区为朗金被动状态区,滑动面也是由两组平面组成,由于地基表面为最小主应力平面,故滑动面与地基表面成(450-j/2)角;区与区的中间是过渡区区。第区的滑动面一组是辐射线,另一组是对数螺旋曲线,如图9-7中的CD及E,其方程为(图9-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