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变迁教学教材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70107514 上传时间:2024-08-02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2.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变迁教学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变迁教学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变迁教学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变迁教学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变迁教学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变迁教学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变迁教学教材(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变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变迁迁CONTANTS1 定义2 空间分布3 历史上的时空变化4 影响因素5 小结定义11定义1953年,赵松乔从经济地理专业的角度首次提出“农牧过渡地带”这一概念,他明确指出当时的察北、察盟和锡盟是一个农牧过渡地带。研究区从外长城到己有的集约农业地带向北递变,依次为粗放农业区、定牧区、定牧游牧过渡区,至游牧区,年降水量400mm左右。 1958年,周立三、吴传钧等将“农牧过渡地带”正式定义为“农牧交错带”,认为中国存在着东西方向过渡的农牧交错带,从而在赵松乔认识的基础上,将农牧交错带的认识由北方延伸到西南地带。 1999年王静爱认为农牧交错带为我国北

2、方东部农业区与北方西部干旱农牧业区的生态过渡带,即年平均降水量大致250mm-500mm范围内的半干旱地区。1定义 农牧交错带分为狭义与广义两个范畴。狭义的农牧交错带是气候起决定性作用,且易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生态脆弱地带,是年降雨量在200mm-500mm之间,兼具农牧业生产条件的过渡地带。广义农牧交错带指农业与畜牧业景观共存、镶嵌汇合的区域。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主体部分北起大兴安岭西麓呼伦贝尔,向西南延伸,经内蒙古东南、冀北、晋北直至鄂尔多斯、陕北及陇东,是从半干旱区向干旱区过渡的地带。空间分布22空间分布 2.1中国北方潜在农牧交错带(基于气候指标)的空间分布格局 利用GIS技术,首先对气候

3、因子面域化,即根据研究区内每个观测点气候数据,建立观测数据的点状数据库;然后对点状数据进行空间插值分析,得到空间趋势面栅格图形数据。在此基础上,应用栅格数据的叠置分析功能,获得中国北方潜在农牧交错带地理分布图。利用ArcGIS建立三个评价指标的空间数据库,运用空间叠置分析,选择降水量300450mm、降水年变率1530%、干燥度为1.22.0的区域,实现中国北方潜在农牧交错带的可视化表达。中国北方潜在农牧交错带地理分布图2空间分布 2.2中国北方实际农牧交错带(基于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格局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是在人类不断利用自然资源、适应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形成的。1994年吴传钧等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

4、的比例作为划分农牧交错带的标准,提出在降水量300600mm范围内,耕地、草地、林地的面积比例为1:0.5:1.5的区域为农牧交错带。中国北方实际农牧交错带地理分布图中国北方主要半农半牧县分布图历史上的时空变化33历史上的时空变化自公元前5世纪至今,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分布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出现南移和北移的现象。在战至秦的时期内,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呈现北移趋势,北移最大距离约为150km;在秦至汉的时期内,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向南移动,南移最大距离约为100km;在汉至明的时期内,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向南移动,南移最大距离约为290km;在明至今的时期内,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又呈现出向北移动的趋势,北

5、移最大距离约为300km影响因素44影响因素 影响农牧交错带进退的因素主要有二:自然气候变迁和人类活动。历史时期,当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在农牧交错带一线对峙时,气候变化常常成为引发社会动荡的“按钮”。气候转冷使得游牧民族的生存条件恶化,他们很可能要以战争手段来获取新的生存空间,农牧交错带也因此随之南移。气候转暖时,汉族政权开始采取强势态度,向北方长城沿线大量移民屯田,使得农牧交错带北进。因此根本上,历史上气候冷暖干湿的交替运行,左右着这一地区的土地利用方式,同时又有力地影响了人类的文明史。但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往往是非常复杂的,人类对农牧交错带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特别是明代中后期以来,人类对农牧

6、交错带的影响急剧上升,大大超过了气候因素。4影响因素4.1自然气候变迁 农牧交错带位置的变化首先受气候变化的影响,甚至于影响农牧交错带的分布的许多人类活动的变化归根结底都是由气候变化引起的。气候变化对农牧交错带的分布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自公元前5世纪以来,中国北方气候处于持续波动过程中,出现了几次较为明显的温暖期和干冷期。农牧交错带也随之出现了明显的南北位移。年代年代朝代朝代气候变化情况气候变化情况主要事件主要事件公元前5世纪前2世纪中叶春秋战国至西汉初结束上一个寒冷期,开始进入新的温暖期农牧交错带的农耕初步发展公元前2世纪中叶公元1世纪初西汉初至东汉初阴山南麓、河套平原及鄂尔多斯高原温暖适宜

7、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业开发,农牧交错带中部和西部向北、向西推进1世纪初3世纪初东汉初至东汉末转入干旱少雨、旱灾频发的寒冷期汉初开垦的土地大规模沙化,南匈奴归附,乌桓、鲜卑相继入塞,农牧交错带北界向东南退缩3世纪初4世纪魏、晋时期转入寒冷期,并于400年达到顶点整个农牧交错带向东南移动4世纪末6世纪末北魏至北周气候开始逐步转暖农牧交错带开始北进6世纪末9世纪初隋至中唐气候相对温暖北方农耕重新繁荣,农牧交错带北移9世纪初10世纪中叶唐后期至宋初气候转冷陇东、陕北、晋北转为牧区,契丹、女真南下,农牧交错带南移10世纪中叶14世纪中叶宋元时期寒冷期,1200年气温降至最低点蒙古骑兵南下,农

8、牧交错带大幅度向北向西推移14世纪中叶17世纪中叶元末至明末短暂的温暖后又转入严寒期气候寒冷,农牧交错带大幅退缩17世纪20世纪初清小冰期农牧交错带北界北移春秋战国以来我国北方的气候变迁不同时期气候变化与农牧交错带位置移动关系图4影响因素4.2人类活动 农牧交错带的分布不仅受气候因素的影响,还和人类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密切相关。农牧交错带位置的变化,最终通过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体现。边防工程的建设、与游牧民族的边境冲突、边地的屯垦与移民开发等人类活动都会不同程度地对农牧交错带产生影响。不同时期与农牧交错带分布相关的主要历史事件,可以较好地反映人文社会因素对农牧交错带位置变动的影响。4影响因

9、素4.2人类活动4.2.1边防工程建设以长城为例,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取河南地,伴随着农耕民族领地的向北推进,农牧交错带的分布北移。另一方面,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使人类生产技术由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农业生产资料进一步改进,例如铁农具的发明和使用等,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为农牧交错带的北移提供了技术支持。 从时间间隔来看,战国时期各段长城的修筑到秦长城的建成,不足百年时间。在这么短的时期内,农牧交错带位置北移最大位置处达150km。公元1500年后明帝国又在秦长城的基础上,沿榆林宁夏一线修建了新的长城,并在山海关外辽东地区修筑辽东边墙。明政府严令禁止边地军民出边耕牧

10、,使得原本的农地荒废,从阴山脚下一直到毛乌素沙地以南的鄂尔多斯高原完全成了蒙古人的游牧场。农牧交错带随之南移并稳定下来,直到明亡。秦长城与明长城简图4影响因素4.2人类活动4.2.2与游牧民族的边境冲突如果中原王朝不能完全控制农牧交错带南北的广大地区,那么在农牧交错带附近必然有游牧民族与之对峙,通常武装冲突是在所难免的。除唐、元、清等少数朝代外,历代王朝均力求保护农牧交错带以南的农耕区不受骚扰,但频繁的边境冲突经常使农牧交错带在局部出现很大变化,持续时间及影响程度往往不一。东汉时西北羌人的三次大起义极大地冲击了汉朝廷的统治,战争的破坏、人口的流失使得这一时期农牧交错带的西部出现了严重的破碎和局

11、部的南移。4影响因素4.2人类活动4.2.3边地的屯垦与移民实边从自然条件上分析,农牧交错带是可以进行适度的农业开发的,而这一地区往往又处在中原王朝控制区的边缘,人口稀少,农业较为落后。出于巩固边防、开发边疆经济甚至缓解内地人口压力的需要,政府有时会选择向农牧交错带一线移民开荒,加上当地驻军就地屯田,把原本的牧场或农牧混交地大规模地改为农地,如果内地发生战乱或灾荒,难以生存的流民可能向长城以北的口外地区逃亡,这些都会使农牧交错带的范围和边界发生变化。4影响因素4.2人类活动4.2.3边地的屯垦与移民实边以明帝国的边境屯田为例,明朝统治者将国防重点放在北部边疆,曾在“九边”(甘肃、固原、宁夏、延

12、绥、太原、大同、宣府、蓟州、辽东)及其附近大搞农垦,即分别用军屯、民屯、商屯等加强边防建设,支援塞外的军事活动。军屯,即各卫所驻军发展屯垦,开荒实边,积粮增谷,兵士闲时农耕,战时戍边。民屯,明初的民屯主要是将无地少地的贫民迁徙到人稀地广的地方去屯种,即“迁狭乡之民去往宽多”。明中叶(弘治之后)后,朝廷为解决边军军饷供应问题,屡次招募流民和编佥土著民户在辽东、大同及宁夏、陕北、甘肃等地进行屯垦。商屯,是指由商贾负责出资招募无地的贫民到边疆垦种之意。明帝国的边地屯垦,部分解决了边兵的粮饷问题,也使无地流民有地可种,而且使得原本塞外草场变为了耕地,农牧交错带由此越过汉民族所能控制的极限向北推进,并稳

13、定了一百余年。明九边示意图4影响因素4.2人类活动4.2.3边地的屯垦与移民实边局部移民,各朝都有此类行为,以清朝为例,清统一蒙古诸部后,长城失去了原有的防御功能,但清政府害怕蒙汉联络,仍规定长城北25公里外的地区为禁垦区,农牧交错带北界因而位于这里。后来因中原人口增长过快,被迫允许汉民出关,致使长城外大片草原被开垦。但由于气候所限,许多地方种不了两三年就撂荒,原来丰美的草场,迅速被关外的朔风吹成了寸草不生的沙地。新中国成立后,北方农牧交错带又经历了三次类似的大冲击,大跃进、文革和整个20世纪90年代,原本就十分脆弱的农牧交错带又在反复的围垦、撂荒、沙化和生态恢复中备受煎熬。小结54小结从某种

14、意义上说,所谓的农牧交错带并非是一种天然的地理现象,如果只是土地、降水和生物体的简单堆积,我们只会看到一条宽窄不一的过渡地带,正是由于人的出现,顺应或忤逆自然的土地利用方式才造就了如斯的农与牧、人与沙交织的奇异景观。中国北方的农牧交错带正是在这样的自然力与文明力作用下发展变迁的。气候的冷、暖变化决定农牧交错带位置移动的方向,人文社会因素影响农牧交错带位置移动的距离和速度。不同时期气候的冷、暖变化和农牧交错带位置的南北移动呈现正相关。但是气候冷暖变化的幅度和农牧交错带南北移动的距离并未呈现明显的函数关系。气候变化带来的资源配置和环境的改变,直接引发不同民族间的冲突。当两民族分属于不同政权领导下时

15、,这种冲突表现尤为剧烈,多以战争形式解决,此时农牧交错带移动的速度和幅度取决于两种政权的力量对比;当两民族处于同一政权下时,解决的方式相对缓和,农牧交错带移动的距离和速度取决于政府的意向和政策。如果用大尺度的目光审视地图,就可以发现如今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每一个地方在历史上都曾有过大规模的移民开垦,再加上自然变迁的影响,使这个脆弱的地带像一根被拉得过紧的琴弦,“嘭”地一声断裂之后,就再也难以复原。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曾经的人烟阜盛之地,都化作了滚滚黄沙。从历史地理的角度研究环境变迁,有助于科学地、可持续地开发利用这条中国自古以来最重要的自然和人文分界线,保护我们伟大的祖国母亲。参考文献1赵松乔.察北、察盟及锡盟一个农牧过渡地区经济地理调查J.地理学报,1953,19(1):43-602周立三,吴传钧,赵松乔.甘青农牧交错地区农业区划初步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3王静爱,徐霞,刘陪芳.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与人口负荷研究J.资源科学,19994李霞.基于GIS的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时空变化及特征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095王绍武主编.现代气候学研究进展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6中国羌族网7明帝国边防史,指文烽火工作室吉林文史出版社,2015THANKS结束!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