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李白的高蹈与浪漫情怀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70065993 上传时间:2024-08-01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3.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讲李白的高蹈与浪漫情怀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第五讲李白的高蹈与浪漫情怀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五讲李白的高蹈与浪漫情怀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五讲李白的高蹈与浪漫情怀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五讲李白的高蹈与浪漫情怀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讲李白的高蹈与浪漫情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讲李白的高蹈与浪漫情怀(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讲关键词李白诗仙李杜飘逸奔放高蹈与浪漫一、李白的生平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出生在中亚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五岁随家迁居绵州彰明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世称“李青莲”。自幼博览群书,“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上安州裴长史书),“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赠张相镐)。年少喜纵横之术,击剑任侠,求仙学道。二十余岁时只身出川,曾寓居在安陆(今湖北安陆),娶故相许圉师孙女为妻,曾遍干谒诸侯。后寓居任城(今山东济宁),隐于徂徕山,与孔巢父、韩准等号“竹溪六逸”。玄宗天宝初年,由道士吴筠推荐,唐玄宗召他进京,命他供奉翰林,故世称“李翰林”。贺知章读

2、其蜀道难等诗,惊叹其诗才,誉之为“谪仙人”。与知章、李适之等号为“酒中八仙”。文章风采,名震天下。因得罪权贵,天宝三年(744),赐金放还。漫游梁宋、齐鲁之地,与杜甫、高适相遇,登高赋诗,慷慨酣饮。又南游吴越,北上幽燕。天宝末,隐居庐山。安史乱起,他正在庐山,永王李璘奉玄宗诏,出兵东南,经九江,李白以为报国的时机已到,入永王幕,慷慨从军。而此时肃宗李亨已即位灵武,以叛乱罪讨伐李璘。李白也因反叛罪蒙冤入狱,流放夜郎。乾元二年(759),他在流放途中遇赦放回,流寓南方。上元二年(761)闻知李光弼出征东南,他又想从军报国,无奈半道病还,往当涂依县令李阳冰。于次年病逝于当涂,年62岁。二、李白诗歌的

3、艺术个性其诗想象丰富,飘逸奔放,语言清新明快,绚烂多姿,杜甫评其诗云“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有“诗仙”之称,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代表我们古典诗歌的最高成就。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调张籍)。高蹈与浪漫理想和现实冲突所产生的矛盾和思考在他作品当中的表现一为高蹈,一为浪漫。一方面,李白醉酒狂歌,在诗歌中以傲岸不羁的态度蔑视权贵和功名利禄,挣脱名缰利锁的束缚,以奔放的热情和异常高亢的调子歌颂山林隐逸、醉酒狂歌、纵情自适的生活,给后人留下的是“谪仙人”的飘逸和洒脱。另一方面,他又在诗歌中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希望国家强盛、社会太平,人民安居乐业,虽然带有相

4、当程度的模糊和虚幻的性质,但却根源于现实,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所以,李白的高蹈不群,并不是消极遁世,而是冲破社会藩篱的个性解放,李白的洒脱浪漫,并不是漠视现实,而是带着狂飙突进式的热情,奏出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时代强音。李杜优劣严羽沧浪诗话诗评:“李杜二公,正不当优劣。太白有一二妙处,子美不能道;子美有一二妙处,太白不能作。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太白梦游天姥吟、远别离等,子美不能道,子美北征、兵车行、垂老别等,太白不能作。”三、李白的代表作品蜀道难噫吁嚱,危呼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

5、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缘。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蜀道难为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的旧题,内容多写蜀道的艰

6、险。李白此诗大约是玄宗天宝初年,于长安送友人入蜀而作,借用了此一传统诗题的含义。孟棨本事诗高逸:“李太白始自西蜀至京,舍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解金龟换酒,与倾尽醉,由是称誉光赫。”朱之荆增订唐诗摘抄:“倏起倏落,忽虚忽实,真如烟水杳渺,绝世奇文也。”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朱之荆增订唐诗摘钞:思乡诗最多,终不如此四语真率而有味。此信口语,后人复不能摹拟,摹拟便丑。吴烶唐诗选胜直解:此旅怀之思。月色侵床,凄清之景也,易动乡思。月光照地,恍疑霜白。举头低头,同此月也,一俯一仰间多少情怀。题云

7、静夜思,淡而有味。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此诗是肃宗乾元二年(759),李白被流放夜郎途中,到白帝城时忽遇赦命,乘舟东归时所作。李攀龙唐诗训解:笔势迅如下峡。施补华岘佣说诗:太白七绝,天才超逸,而神韵随之,如“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如此迅捷,则轻舟之过万山不待言矣。中间却用“两岸猿声啼不住”一句垫之,无此句,则直而无味;有此句,走处仍留,急语仍缓。可悟用笔之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有神仙在此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此诗是

8、李白居安陆时(727-736)在武昌送别孟浩然所作。唐汝询唐诗解:“黄鹤”分别之地,“扬州”所往之乡,“烟花”叙别之景,“三月”纪别之时。帆影尽,则目力已极;江水长,则离思无涯。怅望之情,俱在言外。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县北。此诗约作于玄宗天宝十二载(753)。刘邦彦唐诗归折衷:“不厌”妙矣,“两不厌”尤妙。李瑛诗法易简录:首二句已绘出“独坐”神理,三、四句偏不从独处写,偏曰“相看两不厌”,从不独处写出“独”字,倍觉警妙异常。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后二句以山为喻,言世既与我相遗,惟敬亭山色,我不厌看,山亦爱我。夫青山漠漠无情,焉知憎爱,而厌

9、不厌我者,乃太白愤世之深,愿遗世独立,索知音于无情之物也。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将(qing):请。将进酒:乐府鼓吹曲辞汉铙歌旧题,多写饮酒放歌。此诗大约为玄宗天宝三、四载间,李白离开长安后所作。李太白诗集严

10、羽评:一结豪情,使人不能句字赏摘。盖他人作诗用笔想,太白但用胸口一喷即是,此其所长。周敬、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珽曰:首以“黄河”起兴,见人之年貌倏改,有如河流莫返。一篇主意全在“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两句。徐增而庵说唐诗:太白此歌,最为豪放,才气千古无双。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引该闻录:唐崔颢题武昌黄鹤楼诗云:“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李太白负大名,尚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欲拟之较胜负,乃作金陵登凤凰台诗。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南陵别儿童入京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