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的十大优点课件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70032074 上传时间:2024-08-01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5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紫砂壶的十大优点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紫砂壶的十大优点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紫砂壶的十大优点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紫砂壶的十大优点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紫砂壶的十大优点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紫砂壶的十大优点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紫砂壶的十大优点课件(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紫砂壶的十大优点紫砂壶的十大优点 紫砂壶w1.“宜兴茗壶,以粗砂制之,正取砂无土气耳”又“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故用以泡茶不失原味,色、香、味皆蕴”,上述为古人总结的心得,易言之,以紫砂壶来泡茶,只要充分掌握茶性与水温,当可泡出“聚香含淑”、“香不涣散”的好茶,比起其它材质茶壶,其茶味愈发醇郁芳香。紫砂壶w2.紫砂壶“注茶越宿,暑月不馊”,茶汁不易霉馊变质,且不易起腻苔,所以清洗容易,不费周章。值得一提的是,此处所指的“暑月不馊”,即夏日隔夜亦不馊.紫砂壶w3.紫砂陶是一种介于陶和瓷之间,属于半烧结的精细茶器,具有持殊的双气孔结构,透气性极佳且不渗漏。由于这种特性,所以它能吸收

2、茶汁,壶经久用,自然能于内壁累积出“锈(茶山)”,此时即使不置茶,叶,单以沸水冲入亦能泡出淡淡的茶香来。(也由此可知“一壶不事二茶”的原因)。紫砂壶w4.紫砂茶具使用越久,不但壶身光泽越加光润,常用干布摩拭,更显气韵温润,这也正是国人热衷的“养壶”。紫砂壶w5.紫砂器具有耐热性能,冷热急变性佳,寒天腊月即使注入沸水,也不易因温度遽变而胀裂。(壶身有暗伤者,另当别论。)紫砂壶w6.紫砂砂质传热缓慢,执用时较不易烫手,且性耐烹烧,可放在温火上炖煮,所以用紫砂制成的砂锅十分受到人们的欢迎。此外,紫砂因传热慢,所以保温亦较持久,此点对于半发酵茶而言,更是一项难得的特点。紫砂壶w7.紫砂土具有良好的可塑

3、性及延展性,配合以特殊且精准的制壶技艺,所以成品口盖严密,缝隙极少,减少了含霉菌的空气流向壶内的管首,相对延长了茶汤变质的时间,有益人体健康紫砂壶w8砂泥色多采,且多不上釉,透过历代艺人的巧手妙思,便能变幻出种种缤纷斑斓的色泽、纹饰来,加深了它的艺术性。紫砂壶w9.紫砂泥的可塑性高,虽不利于灌浆成型,但其成型技法变化万千,不像手拉坯等轮转成型法,只限于同心圆范围,所以紫砂器在造型上的品种之多,堪称举世第一。紫砂壶w10.紫砂茶具透过茶,与文人雅士结缘,并进而吸引到许多画家、诗人在壶身题诗、作画,寓情写意,此举使得紫砂器的艺术性与人文性,得到进一步提升。紫砂茶具w紫砂茶具,由陶器發展而成,是一種

4、新質陶器。w它始于宋代,盛於明清,流傳至今。紫砂茶具w至於紫砂茶具由何人所創,已無從考證。但從確切有文字記載而言,紫砂茶具則創造於明代正德年間。紫砂茶具w今天紫砂茶具是用江蘇宜興南部及其毗鄰的浙江長興北部埋藏的一種特殊陶土,即紫金泥燒制而成的。w這種陶土,含鐵量大,有良好的可塑性,燒制溫度以攝氏1150度左右爲宜。紫砂茶具w紫砂茶具的色澤,可利用紫泥澤和質地的差別,經過“澄”、“洗”,使之出現不同的色彩,如可使天青泥呈暗肝色,蜜泥呈淡赭石色,石黃泥呈朱砂色,梨皮泥呈凍梨色等;另外,還可通過不同質地紫泥的調配,使之呈現古銅、淡墨等色。優質的原料,然的色澤,爲燒制優良紫砂茶具奠定了物質基礎。紫砂茶

5、具w宜興紫砂茶具之所以受到茶人的鍾情,除了這種茶具風格多樣,造型多變,富含文化品位,以致在古代茶具世界中別具一格外,還與這種茶具的質地適合泡茶有關。後人稱紫砂茶具有三大特點,就是“泡茶不走味,貯茶不變色,盛暑不易餿。”紫砂茶具w紫砂茶具屬陶器茶具的一種。它坯質緻密堅硬,取天然泥色,大多爲紫砂,亦有紅砂、白砂。成陶火度在11001200攝氏度,無吸水性,音粗韻長。它耐寒耐熱,泡茶無熟湯味,能保真香,且傳熱緩慢,不易燙手,用它燉茶,也不會爆裂。w因此,歷史上曾有“一壺重不數兩,價重每一二十金,能使土與黃金爭價”之說。但美中不足的是受色澤限制,用它較難欣賞到茶葉的美姿和湯色。紫砂茶具w目前我國的紫砂

6、茶具,質量以産於江蘇宜興的爲最,與其毗鄰的浙江長興亦有生産。經過歷代茶人的不斷創新,“方非一式,圓不相同”就是人們對紫砂茶具器形的讚美。w一般認爲,一件姣好的紫砂茶具,必須具有三美,即造型美、製作美和功能美,三者兼備方稱得上是一件完善之作。紫砂壶选用及收藏w紫砂壶已和中国几千年的茶文化联系在一起,成为受人青睐的国粹,在港台和东南亚一带,收藏名壶已成了人们精神享受上的一种乐趣。许多人竟相高价收购名壶珍藏犹如五十年前的上海一样,出现“一两紫砂一两金”的身价。紫砂壶选用及收藏w改革开放以来为中国台湾地区以及日本、东南亚等国家的华裔嗜茶者,提供了寻觅他们梦寐以求制作精巧的紫砂壶的大好机遇。据有关资料透

7、露,仅台湾一地嗜茶者竟高达八百万之众,喜欢和参加集壶者竟达二十万人之多。而且每个县多成立“紫砂协会”。紫砂壶选用及收藏w有的地方每年还举办“斗壶比赛”,比谁藏得多,比谁收藏的名壶好,紫砂壶品茗之宠物,真是“楚王好细腰。国中多饿人”。在台湾从上层人士到富商巨贾,仿者日众,趋之若鹜。紫砂壶热顿即掀起了狂潮,巅峰迭起,紫砂壶,特别是名壶身价与日俱增,按几何级翻番,而且非常“抢手”。紫砂壶选用及收藏w紫砂壶的故乡宜兴,自然成为海外众多紫砂收藏家、壶痴及壶迷们向往的“热土”。早在五六十年代,顾景舟的紫砂壶每只价在10元以内,几年前顾景舟的艺壶在台湾售价每只高达674000台币。紫砂壶选用及收藏w怎样选用

8、紫砂壶呢?一般选壶不必过分讲究,若以名为贵,或以稀为贵,那是古董收藏家的事。一般选壶只要是把好紫砂壶用于泡茶善于蕴味育香;使用经久后,越会光润古雅,就会给你的生活带来精神和艺术上的享受和无穷乐趣。紫砂壶选用及收藏w选壶的要领有以下几个方面:w1、购置新壶,壶的造形与外观要美,要自己看得舒服满意为佳。w2、壶的质地、胎骨要坚实,色泽要润,选用新壶可先轻拨壶盖,以音响铿锵轻扬,壶声听来悦耳者为佳。紫砂壶选用及收藏w3、选壶时应首先闻闻壶内有无怪味,一般新壶可略带一点土气味,但可选用。若火烧味,油沫味或人工着色的怪味则不可取。w4、壶的精密度要好,壶盖与壶身的紧密程度要好,否则茶香易散,不蕴味。测定

9、方法是注水入壶,手压气孔或流口,再倾壶,涓滴不出或壶盖不落都表示精密度高。紫砂壶选用及收藏w5、壶的出水跟“流”的设计最有关系,倾壶倒水能使壶中滚水不存者为佳。出水水束的“集束段”长短也可比较,长者为佳。w6、壶把的力度点应接近壶身受水水时的重心,注水入壶约四分之三,然后慢慢倾壶倒水,顺手者则佳,反则不佳。紫砂壶选用及收藏w7、壶的特性与茶的特性宜相配合则适用性为佳,紫砂壶泡茶,一般是音频率较高者,适宜配泡重香气的茶叶,如清茶、壶音稍底者较宜泡重滋味的,如乌龙、铁观音等。紫砂壶选用及收藏w紫砂收藏有哪些标准,哪些是属收藏范围?收藏若以名为贵或以稀为贵,那就要与经济实力相吻合,如收藏一件名壶大师

10、的一件真品,其代价就目前市场而言,在中等城市中能买到一套标准住房,一件名家的作品也能把一个小家庭装备成现代化家庭。所以目前收藏名家大师紫砂壶,跟目前收藏书画大师的书画一样,高贵,名家大师所作珍品壶一般人也是很少能看得见,所以说名家大师的珍品壶和古今书画大师珍品画一样,只有在博物馆展览时才能见得到。紫砂壶选用及收藏w从古至今历史地看紫砂壶的工艺鉴赏一向是分三个层次,w一是高雅的艺术层次,它必须合理有趣、形神兼备,制技精湛,引人入胜,雅俗共赏,使人爱不释手的佳品,方算得上乘精品。紫砂壶选用及收藏w二是指工技精致形式完整,批量复制,面向市场的高档次商品壶。在此指普通产品,既按地方风格生活习惯,规格大

11、小不一,形式多样,制作技艺一般,广泛流行民间的紫砂壶。收藏本身就有二种目的,一种是有经济实力,把目前所有很高价值的工艺品收藏。第二种是喜欢艺术,但实力不够,认为按上述所讲要领,如果你自己能把握得当,把自己所爱较好的壶,通过用、养的方法来进行把玩,使用最后也能达到可收藏的标准和目的。紫砂壶新壶使用及养壶方法w1、新壶新泡首先要决定此壶将用以配泡哪种茶。譬如重香气茶或重滋味的,如果讲究的话,都应专门有备泡的壶,同时也可使新壶接受滋养。方法是用干净锅器盛水把壶淹没,用小火煮壶,将茶叶同时放入锅中同煮。等滚沸后捞出茶渣再稍等些时候取出新壶,置于干燥且无异味处随自然阴干后即可使用。紫砂壶新壶使用及养壶方

12、法w2、新壶使用时应首先用茶汤烫煮一番,一则可除新的烟土味和洗涤除污后即可使用。w3、旧壶重新使用,应做到每次泡完茶后,将茶叶渣倒掉并用热水涤残汤,以保持清洁,合乎卫生。紫砂壶新壶使用及养壶方法w4、注意“壶内茶山”。有些人泡用完后,往往只除去茶渣,而往往将茶汤留在壶内随壶阴干,日久后累积茶山,但如果维护不当,壶内易生异味。所以在泡用前应以滚沸的开水冲烫一番。紫砂壶新壶使用及养壶方法w5、把茶渣摆存在壶内来养壶,这种方法绝不可取。一方面茶渣闷在壶内易发酸馊异味,有害于壶,另一方面紫砂壶能吸附热香茶味,所以残渣剩味实无益于紫砂壶。紫砂壶新壶使用及养壶方法w6、壶在使用时应做到经常擦试,并应不断用

13、手抚摸,久后不仅手感舒服,而且能焕发出紫砂陶质本身的自然光泽,浑朴润雅,更能耐人寻味。w7、在清洗壶的表面时,可用手加以擦洗,洗后可再用干净的细棉布或其它较柔细的布擦试,然后放于干燥通风又无异味处阴干,久而久之,你自然会与这把壶发生较深厚的感情。w宜兴紫砂陶生产始于北宋,盛于明清,是我国独特的陶瓷工艺品。素以制作技艺精湛,造型丰富多彩,色泽古雅淳朴而著称于世。早在1926年就获得美国费城国际博览会金质奖,984年紫砂精品荣获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金质奖。在国内,也曾数次获得国家和部、省优质产品称号。紫砂陶的设计、制作依靠天然原料的特性,采用泥片镶接手工成型手法,造型浑厚,饱满又朴质,加上本身所具有的

14、装饰性,及形体的变化和仿自然物体形象所采用堆、雕、捏、塑和镶嵌金银丝等装饰,达到美的意境,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紫砂陶器主要有壶、瓶、盆、鼎、餐具、文具、雕塑和其他陈设工艺品,品种2千余个。其间而以紫砂壶最具特色。紫砂壶造型美观大方,色泽淳朴,古色古香,不仅有卓越的工艺水平,而且有独特的实用功。 用紫砂壶泡茶不走味,盛暑越宿不易馊,使用时间越,器身色泽越发光润,泡出的茶也更为醇郁芳香,“首世间茶具此为”这是人们对它的高度评价。 紫砂花盆清丽雅致,栽花置景具有朴质浑厚的韵味,紫砂盆有瓷器彩绘般的华丽雕刻装饰,又有似瓦盆那样的吸水透气性能,因而用紫砂盆养花植木有助于根须生长,有“不烂根、易生发、花

15、时长、落叶迟”之优点,以其布置厅堂、居令人心怡神宁。 紫砂雕塑,陈设品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紫砂陶刻装饰集文学、书画、诗歌、金石、篆刻于一体,以刀代笔,有传统的镌刻模印浮雕、印花等手法,画面构思新颖,题材广泛,清雅潇洒,别具一格。紫砂原料,是颗粒较粗的陶土,它和景德镇、龙泉窑的瓷土同属于高岭-石英-云母类型。但含铁、硅量较高。从颜色上分主要有三种:一种呈紫红色和浅紫色,称作“紫砂泥”,肉眼可见含有云母微粒,烧成后呈紫黑色或紫棕色;一种呈灰白色或灰绿色,称作“绿泥”,烧成后呈浅灰色或灰黄色,;还有一种呈红色,称作“红泥”,烧成后为灰黑色。利用这些陶土烧制出的器皿就是紫砂器。 提梁壶提梁壶

16、(明代)壶系宜兴窑产品。砂质,肝红色,质地较粗,壶面有缸坛飞釉。球腹,腹下部稍敛,平底,弯流,流与腹衔接处贴塑四瓣柿蒂形纹饰。圆角四棱的提梁近似桥形,转折处为倭角,后部有一栓绳系盖的小系。平盖,组件葫芦状,无子母口,盖内有“十”字形筋。整个壶造型严谨,做工规整。此壶从南京市中华门外马家山明代司礼太监吴经墓中出土,同出的砖刻墓志表明墓葬年份为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这是我国目前唯一有绝对纪年可考的嘉靖早年紫砂器。 鼎足盖圆壶鼎足盖圆壶(明代) 壶通体呈栗色,略带黄,布满梨皮状小白斑点,器盖尤为明显。丰肩,直颈,下腹渐收,平底,假圈足。曲流装于器腹正中,圆孔。柄体圆,内壁线条足卵形。盖口严密。

17、盖的弧面上倒立三只扁鼎足,足外侧呈外撇的弧线,内侧为两个连弧。器底有单行竖排“时大彬制”阴刻楷书款识,刀法娴熟有力,字体方正,起笔处多圆折。此壶1987年7月11日出于于福建省漳浦县盘陀乡庙埔村明万历年间户、工二部侍郎卢维祯(15431610年)墓中,同时出土有墓志铭等纪年物。壶在出土时盖圈已有轻度磨损,当为墓主生前使用过的。三足圆壶三足圆壶(明代)壶身似球形,腹鼓似鬲,三足矮小如乳头。壶盖贴塑四瓣对称的柿蒂纹。壶身无纹饰,表面满布微凸小颗粒,似“石榴皮”的质感,色浅绛无光。壶的嘴柄相对,柄下方腹壁上有阴刻楷“大彬”两字,字体工整有力。整体造型古朴雅致。此壶从无锡系甘露乡萧塘坟明崇祯二年华涵莪

18、墓中出土。紫砂胎红雕漆执壶紫砂胎红雕漆执壶(明代)壶身方形,略呈上阔下敛状,圆口,环柄,曲流,四角有过底矮足。平底外满髹黑漆,中心漆层下隐约现出“时大彬制”起先楷书款,似为阴刻。壶外涂红漆,厚约3mm,上雕多种纹饰;腹部四面开光,两面山水人物,两面杂实纹,柄、流上流云飞鹤,肩、盖上亦为杂实纹。此壶造型端庄朴雅,雕饰华美,是紫砂工艺与雕漆工艺结合的成功作品。此种复合工艺始于明代,制品多壶类。有时大彬款的雕漆紫砂壶,此为仅见。 盖罐盖罐(明代)罐平口直颈,长圆腹,底微向里凹。肩部有六瓣柿蒂纹。盖面中心有“周氏俊造”阳文篆字款。印花小碟印花小碟(明代) 小碟同时出土两件,形制大小及纹饰完全一致,唯颜

19、色各异,一件朱泥制成,呈赭色,一件紫泥制成,呈深褐色。胎极薄,厚度为0.1cm。底内凸。制造工艺简练,先用手工捏塑成形,底部指纹清晰可见,然后模印花卉。出土于扬州城北公社卜西大队马庄小队。陈鸣远制印花小碟陈鸣远制印花小碟(明代)此壶是宜兴制陶名手陈鸣远所制。他的制品新颖灵巧,铭刻书法古雅,有晋唐风格。茶具、瓜果小品等均极精妙,名驰中外,影响甚广。南瓜形壶,壶嘴堆雕瓜叶,把手饰茎纹,盖状瓜蒂。砂质温润,色近橘红。叶脉筋络自然逼真,巧夺天工,妙趣盎然。壶身一侧刻楷书“仿得东陵式盛来雪乳香”十字,刻款“鸣远”并钤阳文篆书“陈鸣远”方印。 陈鸣远制莲形银配壶陈鸣远制莲形银配壶(明代)壶身呈莲蓬形,鼓腹

20、下部渐收敛。壶身四周饰八片宽体莲瓣。壶嘴短,饰荷叶纹。壶盖面上以六颗莲子装饰在圆形钮四周,钮和莲子均能活动。壶盖和壶口结合紧密。壶肩部装有一藕节形的银配。并刻有陈鸣远名款及二篆书印“陈”、“鸣远”。 石榴形小杯石榴形小杯(清代) 泥质紫褐色中闪点点金星,俗称“桂花砂”。器形为半爿石榴,树枝形杯把,底部雕塑枝叶,杯把旁塑一蓓蕾。整个造型稳重协调。在蓓蕾与树枝中间藏有阳文篆书“陈鸣远”三字印。 印花烹茶图壶印花烹茶图壶(清代) 壶呈六方形,直口,短颈,折肩,折底,短流,如意式曲柄,盖与壶口严密吻合。整体瘦长挺拔。用紫红色砂泥制作。壶身三面印制烹茶图,图中二人在茶楼的几案旁坐饮,一书僮在廊中煮水,另

21、一书僮端两茶杯作送茶状。四周有松、竹、梅及洞石作陪衬。壶身另三面镌刻乾隆御制诗:“雨中烹茶泛卧淳书室有作 溪烟山雨相空,生衣独坐杨柳风。竹炉茗碗泛清濑,米家书画将无同。松风泻处生鱼眼,中泠三峡何须辨。清香仙露沁诗脾,座间不觉芳堤转。”诗后篆刻阳文“乾隆”二字章式款。这首诗是清高宗弘历于乾隆七年夏至那天,在地坛神毕返回圆明园途中所作。烹茶图取材于乾隆御制诗,诗书结合,形式和内容有机地融为一体。金银彩绘山水茶壶金银彩绘山水茶壶(清代) 通体呈方形,直口,口以下渐广,方圈足。曲形柄,流、柄均凸起四棱,与壶体相呼应。口上附盖与壶体相吻合。用紫色砂泥制作,形体古朴大方。腹部一面用金银彩绘山水、楼阁和松柏

22、。另一面为金彩篆书御制诗:“御制 花港观鱼,锦梭不籍。天孙掷练,影中堆万。族云设兴,水仙作春。服天边风,月傲清华。”共三十四字。盖面用金彩彩描绘卷枝纹作边饰,壶口边、足边刻络绎纤细的回纹。底阳印“乾隆年制”四字篆款。彩绘技法娴熟,书意清逸典雅,篆书用笔流畅,是紫砂器中的珍品。注壶注壶(清代)壶为梅花形,并有梅花形盖,盖上塑二桃形钮。壶流朝天,为半圆形。梅花形矮圈足。底心有一圆形戳记,字模糊不清。整体造型俊秀,小巧玲珑。彩绘山水注壶彩绘山水注壶(清代) 壶身似杯,有短平流,无把。盖身、圈足均作四瓣瓜棱形。盖顶堆塑双桃,瓜棱腹两侧用胭脂红、蓝、青、黄、黑等多种色料绘山水画。器形规整,制作讲究。盖内

23、及壶底均刻草书“王伦”二字,底又印有椭圆形款记,惜字迹模糊,难以辨认。1959年浙江杭州半山清乾隆年间墓葬出土。加彩壶加彩壶(清代) 壶盖呈扁圆形,壶身呈扁圆柱形,口及底渐收,有圈足,短流,把手上圆下方。周身以深浅蓝珐琅彩满绘花纹带。盖上绘花卉、如意纹,壶口下部一周是回纹,回纹外一周是如意纹,腹中部一周绘花卉卷草纹,近底部绘变形莲瓣纹。花纹的颜色和紫砂胎本色既对比又和谐,在加彩装饰的紫砂器中堪称佳作。 圣思制桃形杯圣思制桃形杯(清代)杯以桃实半部为形,折枝作把,并以枝、叶、花为饰。杯下三足,亦由枝、叶及桃实构成。枝干中心触空,留下斑斑疤痕,形象逼真。泥质细净,色呈暗红。是宜兴紫砂器中极少见的珍

24、品。有杯托,为近代名艺人裴石民所配。杯表镌有“阆苑花前是醉乡,拈翻王母九霞觞”诗句,款署“圣思”,钤“圣思氏”篆书阳文方印。陈绶馥制螭龙云雷纹壶陈绶馥制螭龙云雷纹壶(清代) 平盖,短颈,鼓腹,圆底,乳式鼎足。流若龙首,把饰 蟠螭,钮似伏狮。壶体绛红色,腹部饰黑泥印云雷纹装饰带。底钤凤舞纹样方印,盖内钤有阳文直书正楷“绶馥”椭圆小章。绶馥,姓陈,乾、嘉年间人。披云楼旧藏有陈绶馥制于乾隆三十八年的紫砂大壶。其名不及杨彭年之辈炫显,作品传世甚少。 紫砂胎刻书画锡壶紫砂胎刻书画锡壶(清代) 壶为紫砂胎外包锡皮。壶身呈斛形,四角形短直流上细下粗,镶螭虎状青玉环形把,正方形盖上嵌矩形白玉钮。器身一侧刻牡丹

25、纹,另一侧刻隶书:“微润欲沾,雨前吐尖。己丑小春月,石梅”己丑年为清道光九年(1829年)。深赭色紫砂胎底内钤“杨彭年制”阳文篆书印款。此壶将紫砂与锡、玉工艺相结合,堪称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为难得的工艺珍品。此壶出土于清咸丰元年墓。杨凤年制梅段壶杨凤年制梅段壶(清代)壶形似梅椿一段,敛口,直腹,假圈足。壶身贴塑梅枝三丛,繁花盛开,再饰以断枝瘿节。钮、把、嘴皆作梅枝形。色呈暗红,泥质细密。壶底钤阳文篆书“杨氏”小圆印。作者杨凤年为清代宜兴制壶名手杨彭年之妹。蓝釉博古方壶蓝釉博古方壶(清代)造型作方钟形,敛口,鼓腹,底微凹。方形流,流下部紧贴腹壁。扁环形把。四注式盖,弧形钮。紫砂胎,器表施蓝釉,腹

26、壁两侧以白、红、绿彩绘博古图。底正中钤一阳文方印,字迹不清。八卦纹束竹段壶八卦纹束竹段壶(清代)壶身外壁似一捆整齐的竹段,中腰以一竹束之。竹段顶端(即壶面边沿)逐个雕刻小圆圈,以示竹心中空,形象逼真。壶盖以的为中心雕入卦纹,把、流堆雕龙头。壶底三足,亦雕刻矮竹段编连状,底面雕星象纹。壶色泽蟹青,造型典雅,装饰协调,堪称上品。盖内钤瓜子形阳文楷书小印“大亨”。鱼化龙壶鱼化龙壶(清代)此壶选泥精细,泥色极为纯正。通身作海水波浪纹,线条流利,简洁明快。鱼龙吐珠,神韵生动。壶盖安装的龙首伸缩自如,优美灵活。配以龙尾执柄,浑成一体,格律谨严。考清代中叶阳次制壶名手一时涌现,特以二泉杨彭年为制曼生壶饮誉独

27、高,然细审传世真品,大亨所制巧思出群,格调高雅,诚有过之。借其颇自珍重,距今虽百年余年,而作品传世绝少。鱼化龙式为其代表作,此壶已为国内孤品。壶盖内钤阳文楷书“大亨”瓜子形印。四方菱花壶四方菱花壶(清代)钮、盖、口、身、圈足统一协调成四方菱花形整体,制作精细规整。紫砂色调呈赤褐,夹有细小的黄砂及黑点。底有楷书刻款“友泉”两字。五足洗五足洗(清代)此小船坞为白泥所制,扁圆腹,底有五柱形足。腹上凸雕对称的四个茎干形节,还凹挖两个树叶形和一个拱形装饰,内各贴一片紫泥,紫泥上点戳蜂窝状小圆点。另有一处凹挖为鸡心形,内无紫泥。腹内施白釉,开小碎片。腹内底心上有蓝色隶书“胡兴隆”三字,行书“秀记”二字。人

28、物骑象摆件人物骑象摆件(清代) 胎泥呈土黄色,砂质细腻。塑造一罗汉坐于象背,大象缓缓前行,回首张望。造型象征期望天下太平,子孙安乐。象腹底部印有篆书款“彭年”二字。 加彩方形水仙盘加彩方形水仙盘(清代) 盘呈浅长方体。在紫砂器的赭红色底上以蓝白两色釉绘面蝶花图案,壁项饰湖蓝地深蓝色回纹边。 木纹加彩盖碗木纹加彩盖碗(清代)碗敞口,小圈足。盖径小于碗口径,有小圈顶。整个盖碗用黄黑两色泥绞成深浅相间的木纹。器表有四个层次的彩绘:圈足为蓝白相间的回纹边,底部为莲瓣纹带,中部为蓝色的团蝠和红色的团寿,器口为蓝色如意头饰带。盖部纹饰与碗相似。碗内壁为开鱼子片白釉。蓝釉高足碗蓝釉高足碗(清代) 碗作葵式造

29、型,敞口,弧腹,四角弧折,圆底,下附喇叭形高圈足。紫砂胎,内外满施蓝釉。腹部镌有行书:“咸丰岁在丙辰文登于子良造”。字内填白釉。 鼓形围棋罐鼓形围棋罐(清代)整体做成鼓的形状。器壁为土红色,盖和底呈土黄色,似所蒙皮面,周围还饰一圈黑色小乳钉。壁面刻行书:“山似蜀,泥可琢,东坡云,此间乐。乙丑秋。”彩绘高颈壶彩绘高颈壶(清代)壶身近圆,颈高而直。高圆小盖,钮为带弦纹的圆柱形。壶把和壶嘴均细长弯曲,线条柔软流畅。壶腹彩绘山水、屋舍、树木。无款。松鼠葡萄持挂屏松鼠葡萄持挂屏(清代) 挂屏是紫砂制品中不常见的品种。这件挂屏在赭红色紫砂平板上用不同色泥堆贴松鼠、葡萄,松鼠在葡萄藤蔓之间。画面左上角署款:

30、“岁次壬寅冬月朔日阳羡岐陶刻。”表明作品制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 提梁圆形壶提梁圆形壶(清代) 壶身作圆球状,敛口,短颈,鼓腹,底内凹,圆饼形盖。钮、嘴、提梁皆作树枝状,提梁曲为三折。壶身一面刻有砖瓦文“嘉佑”、“平乐阿宫”,署行书“仿金石索本。陈升和制”。另一面镌刻书“香分花上露,水汲石中录”,以行书署款“阳羡泉石并作”。盖内钤有阴文楷书“郭记”印记,底有“宜兴紫砂”长方印、“郭记”阳文书扇形印。 挂釉彩绘坛挂釉彩绘坛(清代) 坛作圆球形,小圆口,短直颈,圆肩,腹微鼓,平底内凹。器表施绿釉,腹部以蓝、白两色釉作开光各二。白釉开光以彩釉绘山水,蓝釉开光以白釉行书题七言诗各一首。肩部以黄釉绘如意云头纹及白釉带红彩简化蔓草纹一周,近底部亦饰白釉带红彩简化蔓草纹一周 。彩釉花卉方形壶彩釉花卉方形壶(清代) 壶形正方,盖与口齐平,把、流、的均取方形。以黄泥拼制,内壁土黄无釉,外壁四面和口沿、盖面施白釉地,彩绘草虫、搔要、花卉小品五组。把、流、的挂绿釉。壶上无款字、印章。 佛手壶佛手壶(清代)胎泥呈浅褐黄色,器形作横卧佛手状,柄似枝条,盖似叶片。款识不详。谢谢您的欣赏!回首页回目录紫砂壶造形及鉴赏标准紫砂壶造形及鉴赏标准紫砂壶造形及鉴赏标准紫砂壶造形及鉴赏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