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体牙髓病微生物学.ppt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70019484 上传时间:2024-08-01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2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牙体牙髓病微生物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牙体牙髓病微生物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牙体牙髓病微生物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牙体牙髓病微生物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牙体牙髓病微生物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牙体牙髓病微生物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牙体牙髓病微生物学.ppt(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牙体牙髓病微生物学牙体牙髓病微生物学 肖丽英肖丽英一龋病微生物学一龋病微生物学1.细菌与龋病发生的关系2.主要致龋菌及生物学特性龋龋病病是是发发生生在在牙牙齿齿硬硬组组织织上上的的慢慢性性细细菌菌性性渐渐进进性性疾疾病病,造造成成牙牙齿齿硬硬组组织织的的颜颜色色、形形态、质地态、质地的改变。的改变。龋病的定义龋病的定义龋病的病因学因素龋病的病因学因素1.1.细菌在龋病发生中作用的证据的两个经典实验细菌在龋病发生中作用的证据的两个经典实验 一、细菌与龋病的关系一、细菌与龋病的关系 无菌鼠无菌鼠+细菌细菌 龋病龋病 无菌鼠无菌鼠+高糖饮食高糖饮食 无龋无龋 (1)Orland的无菌鼠实验(的无菌

2、鼠实验(1955) 牙齿牙齿+面包(糖)面包(糖)+ 唾液唾液 龋龋 牙齿牙齿+面包(糖)面包(糖)+ 煮沸唾液煮沸唾液 无龋无龋 牙齿牙齿+脂肪(肉)脂肪(肉)+ 唾液唾液 无龋无龋(2) Miller的体外实验(的体外实验(1890) 细菌酵解碳水化合物是龋病产生的根本原因。细菌酵解碳水化合物是龋病产生的根本原因。(1)牙齿在萌出前不发生龋。)牙齿在萌出前不发生龋。 (2)抗生素可降低龋病的发生并减轻其严重程度。)抗生素可降低龋病的发生并减轻其严重程度。(3)龋损牙本质和釉质中可找到细菌。)龋损牙本质和釉质中可找到细菌。(4)体外的人工龋实验。)体外的人工龋实验。 无菌即无龋无菌即无龋2.

3、 其它实验其它实验3. Ecological plaque hypothesis(90年代)年代) 与龋病发生有关的细菌都是口腔正常微生物与龋病发生有关的细菌都是口腔正常微生物群,由于局部的、全身的、食物的因素改变,群,由于局部的、全身的、食物的因素改变,造成口腔生态环境的变化,正常细菌与宿主之造成口腔生态环境的变化,正常细菌与宿主之间的间的生理性组合生理性组合改变为改变为病理性组合病理性组合,口腔生态,口腔生态平衡转化为生态失调,正常细菌成为平衡转化为生态失调,正常细菌成为条件致病条件致病菌菌,引起,引起龋病龋病。 (一)产酸和耐酸性(一)产酸和耐酸性(二)合成细胞内外多糖的能力二)合成细胞

4、内外多糖的能力(三)对牙面的粘附能力(三)对牙面的粘附能力 二、致龋菌的生物学特性二、致龋菌的生物学特性部分细菌对不同口腔部位的粘附力部分细菌对不同口腔部位的粘附力粘附部位粘附部位细菌细菌牙面牙面舌面舌面颊粘膜颊粘膜变异链球菌变异链球菌+血链球菌血链球菌+唾液链球菌唾液链球菌+缓症链球菌缓症链球菌+放线菌放线菌+韦荣球菌韦荣球菌+奈瑟菌奈瑟菌+判断标准判断标准1.1.符合致龋菌应具备的生物学特性。符合致龋菌应具备的生物学特性。2.2.在龋损的各个时期都可分离并可纯培养。在龋损的各个时期都可分离并可纯培养。3.3.细菌量与龋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细菌量与龋病的发生密切相关。4.4.能引起实验动物的传

5、染性龋损。能引起实验动物的传染性龋损。5.5.选择性限制该菌可以减少龋病的发生。选择性限制该菌可以减少龋病的发生。三、致龋菌三、致龋菌(一)口腔链球菌群(一)口腔链球菌群 链球菌属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 ,口腔常驻菌,在口腔天口腔常驻菌,在口腔天然菌群中比例最大。然菌群中比例最大。 血链球菌血链球菌(S.sanguis) 缓症链球菌缓症链球菌(S.mitis)唾液链球菌唾液链球菌(S.salivarius) 变异链球菌变异链球菌(S.mutans)S.mutansS.SanguisS. salivarius(二)变异链球菌与龋病(二)变异链球菌与龋病1.表型特征G+染色染色,

6、菌体呈球形,直径0.5-0.75um。肉汤培养基肉汤培养基:菌细胞呈短杆状或球状短杆状或球状,成队或链状排列,链长中等成队或链状排列,链长中等,或短,不活动。轻轻唾唾琼琼脂脂平平板板(MS):高凸,粗糙,不透明,毛玻璃状,嵌于琼脂内的菌落。血琼脂平板血琼脂平板:圆形,表面光滑,直径0.5-1mm的菌落。周围有(绿色)或(无色)溶血环,有时为(透明)溶血环。AB变形链球菌菌落A:光滑型菌 B:粗糙型菌菌落变形链球菌细胞2.细胞壁组成细胞壁组成(1)多糖)多糖菌株抗原性菌株抗原性血清型血清型(2)肽聚糖:)肽聚糖:N-乙酰葡萄糖胺、乙酰葡萄糖胺、N-乙酰乙酰胞壁酸、短肽胞壁酸、短肽(3)甘油磷壁酸

7、:壁磷壁酸、膜磷壁酸)甘油磷壁酸:壁磷壁酸、膜磷壁酸(4)表面蛋白:)表面蛋白:GTF、FTF、P1决定变链菌的抗原性和在牙面的粘附决定变链菌的抗原性和在牙面的粘附3.致龋性致龋性(1)产酸性和耐酸性)产酸性和耐酸性(2)合成细胞内外多糖)合成细胞内外多糖(3)对牙面的粘附性)对牙面的粘附性4.变异链球菌与龋病的关系变异链球菌与龋病的关系(1)横向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横向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变链球菌的检出率同龋病的发生呈正相关。变链球菌的检出率同龋病的发生呈正相关。(2)纵向的追踪调查表明:唾液或菌斑中变链)纵向的追踪调查表明:唾液或菌斑中变链球菌的检出率与随后龋病的发生呈正相关。球菌的检出

8、率与随后龋病的发生呈正相关。结论:结论:变链是主要的致龋菌,但不是唯一变链是主要的致龋菌,但不是唯一的致龋菌。的致龋菌。问题:问题:其他细菌仍可诱发动物龋,变链其他细菌仍可诱发动物龋,变链 和龋活跃性的关系不是恒定的。和龋活跃性的关系不是恒定的。 1.形态学形态学革革兰兰阳阳性性杆杆菌菌,属属兼兼性性厌厌氧氧或或专专性性厌厌氧氧菌菌,菌菌体体细细长长,直直径径0.60.6-0.9-0.9 m m,不不分分支,无芽胞,不活动。支,无芽胞,不活动。菌菌落落呈呈圆圆丘丘形形,表表面面光光滑滑或或粗粗糙糙,不不透透明,干酪样白色或淡褐色明,干酪样白色或淡褐色。(三)口腔乳杆菌(三)口腔乳杆菌2 2.致

9、龋性致龋性1.1.早期研究认为乳杆菌是主要的致龋菌。早期研究认为乳杆菌是主要的致龋菌。2.2.目前的研究表明目前的研究表明乳杆菌不是龋病发生的初始致病菌乳杆菌不是龋病发生的初始致病菌, ,但参与了龋病的发展但参与了龋病的发展, ,主要涉及牙本质龋。主要涉及牙本质龋。3.3.乳杆菌是导致根面龋的致龋菌之一。乳杆菌是导致根面龋的致龋菌之一。1.形态及培养形态及培养口腔中最常见的口腔中最常见的革兰阳性丝状菌革兰阳性丝状菌,兼性厌氧,兼性厌氧,主要定居在牙面主要定居在牙面。无无鞭鞭毛毛和和芽芽胞胞,菌菌细细胞胞末末端端较较膨膨大大,形形态态不不规则,为丝状或杆状,长短不一规则,为丝状或杆状,长短不一。

10、BHI培养基上,形成培养基上,形成蛛网状和光滑型菌落蛛网状和光滑型菌落。(四)放线菌(四)放线菌2.致龋性透透射射电电镜镜下下观观察察,放放线线菌菌有有菌菌毛毛(pilli或或fimbria),各各放放线线菌菌的的菌菌毛毛成成分分不不一一样样,粘粘性性放放线线菌菌有有I型型和和II型型两两种种类类型型的的菌菌毛毛,而而内内氏氏放放线线菌菌只只有有II型型菌菌毛毛。菌菌毛毛与与放放线线菌菌的的粘粘附附性性能能密密切相关。切相关。二二 牙髓和根尖周病的微生物学牙髓和根尖周病的微生物学n牙髓和根尖周细菌感染的主要途径牙髓和根尖周细菌感染的主要途径n牙髓及根尖周感染的细菌学特点牙髓及根尖周感染的细菌学

11、特点n牙髓及根尖周感染的常见病原菌牙髓及根尖周感染的常见病原菌n牙牙髓髓及及根根尖尖周周感感染染病病原原菌菌种种类类与与临临床床症症状状的的关关系系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牙牙髓髓和和根根尖尖周周病病是是发发生生在在牙牙髓髓组组织织和和根根尖尖周周膜膜及及牙牙槽槽骨骨的的疾疾病病的的总总称称,牙牙髓髓和和根根尖尖周周病病与与龋龋病病一一道道被称为牙体牙髓病。被称为牙体牙髓病。牙牙髓髓是是牙牙组组织织唯唯一一的的软软组组织织,由由牙牙髓髓细细胞胞、细细胞胞间间质质和和细细胞胞间间液液组组成成,位位于于由由牙牙本本质质围围成成的的牙牙髓髓腔腔内内,借狭窄的根尖孔与根尖周组织相连。借狭窄的根尖孔与根尖周组

12、织相连。根根尖尖周周组组织织指指根根尖尖部部的的牙牙周周组组织织,包包括括牙牙骨骨质质、牙牙周膜和牙槽骨周膜和牙槽骨 牙髓根尖周病的细菌病因学证据牙髓根尖周病的细菌病因学证据 n1890年年 Milier等首次在人的坏死牙髓组织中发现细菌等首次在人的坏死牙髓组织中发现细菌n1965年年 Kakehashi等等经典的无菌鼠经典的无菌鼠动物实验动物实验在无菌条件下在无菌条件下钻开实验鼠牙髓腔暴露于口腔中普通鼠普通鼠无菌鼠无菌鼠实验牙在8天内可见天内可见实验牙在42天内未见天内未见发生严重的牙髓炎牙髓有进行性炎症反应牙髓坏死、根尖周炎手术伤口很快愈合结论:细菌是牙髓根尖周组织感染的启动因子结论:细菌

13、是牙髓根尖周组织感染的启动因子 牙髓根尖周病细菌感染感染的途径途径 主要途径为:主要途径为:q 经牙体感染经牙体感染q 经牙周感染经牙周感染q 经血源感染经血源感染 1 经牙体感染 诱因:龋病、外伤性牙折、牙隐裂、诱因:龋病、外伤性牙折、牙隐裂、 楔状缺损、磨损及发育畸形等楔状缺损、磨损及发育畸形等 途径:细菌或毒性产物途径:细菌或毒性产物 侵入暴露的牙本质小管至管壁脱矿、管腔扩大侵入暴露的牙本质小管至管壁脱矿、管腔扩大 引起牙髓的损伤、炎症反应和坏死引起牙髓的损伤、炎症反应和坏死; 通通过过根根尖尖孔孔或或侧侧支支根根管管侵侵入入根根尖尖周周组组织织,导导致致根根尖尖周炎或根尖周脓肿。周炎或

14、根尖周脓肿。 2 经牙周感染(逆行性感染逆行性感染) n深深牙牙周周袋袋的的细细菌菌经经根根尖尖孔孔或或根根尖尖区区侧侧支支根根管管进进入牙髓,引发牙髓感染入牙髓,引发牙髓感染n由由牙牙周周途途径径导导致致的的牙牙髓髓感感染染称称为为逆逆行行性性感感染染,所所 引引 起起 的的 牙牙 髓髓 炎炎 称称 为为 逆逆 行行 性性 牙牙 髓髓 炎炎(retrogradepulpitis)3 经血源感染经血源感染(引菌作用引菌作用 ) n引引菌菌作作用用:暂暂时时性性的的菌菌血血症症引引起起的的细细菌菌在在代代谢谢障碍或创伤的牙髓组织的定植。障碍或创伤的牙髓组织的定植。n诱诱因因:因因拔拔牙牙、洁洁治

15、治、根根管管治治疗疗等等可可引引起起暂暂时时性性菌菌血血症症,细细菌菌通通过过血血流流进进入入创创伤伤的的牙牙髓髓或或根根尖周周围组织,继而引发牙髓感染。尖周周围组织,继而引发牙髓感染。牙髓及根尖周感染的病原菌n牙髓炎的病原菌n感染根管病原菌n根尖周炎病原菌 1 炎症牙髓的病原菌:炎症牙髓的病原菌:Streptococcus spp 链球菌链球菌菌种菌种 Actinomyces spp 放线菌菌种放线菌菌种 Lactobacillus spp 乳杆菌菌种乳杆菌菌种Gn兼性厌氧和厌氧杆菌兼性厌氧和厌氧杆菌 牙髓炎的病原菌与龋原性牙髓炎的牙髓组织炎症、坏死有重要关与龋原性牙髓炎的牙髓组织炎症、坏死

16、有重要关系的不可逆性牙髓炎的主要病原菌系的不可逆性牙髓炎的主要病原菌 Peptostreptococcus micros Porphyromonas gingivalis牙髓炎多继发于龋病,牙髓炎多继发于龋病,Streptococcus、Actinomyces、Lactobacillus和和Gn的厌氧杆的厌氧杆菌菌髓腔开放者细菌的种类和数量较末开放者多;髓腔开放者细菌的种类和数量较末开放者多;在炎症牙髓中检出真菌。在炎症牙髓中检出真菌。2 感染根管的病原菌感染根管的病原菌产黑色素的革兰阴性杆菌产黑色素的革兰阴性杆菌 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牙龈卟啉单胞菌牙龈卟啉单胞菌

17、Prevotella intermedius 中间普雷沃菌中间普雷沃菌不产黑色素普雷沃菌不产黑色素普雷沃菌Prevotella oralis 口腔普雷沃菌口腔普雷沃菌Tannerella forsythensis 福赛斯坦纳菌福赛斯坦纳菌 peptostreptococcus micros 微小消化链球菌微小消化链球菌 Fusobacterium nucleatum具核梭杆菌具核梭杆菌(Enterococcus faecalis粪肠球菌粪肠球菌) 感染根管的病原菌感染根管的病原菌Gomes等:60例感染根管专性厌氧菌是主要病原菌 P. micros、P. gingivalis、P. endod

18、pntalis、P. intermedia 和和F. nucleatum。Prevotella spp 和和P. micros 常见于急性感染根管中。常见于急性感染根管中。Sundqvist等:65颗感染根管的细菌 以革兰阴性专性厌氧杆菌为主以革兰阴性专性厌氧杆菌为主 每个根管内细菌种类平均为每个根管内细菌种类平均为5.3种种 3根尖周组织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根尖周组织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产黑色素类的厌氧杆菌产黑色素类的厌氧杆菌: 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牙龈卟啉单胞菌牙龈卟啉单胞菌 Prevotella intermedius 中间普雷沃菌中间普雷沃菌Tannerella

19、forsythus 福赛斯坦纳菌福赛斯坦纳菌Fusobacterium SPP 梭杆菌菌种梭杆菌菌种 Peptostreptococcus micros 微小消化链球菌微小消化链球菌Eubacterium SPP优杆菌菌种优杆菌菌种 Actinomyces spp放线菌菌种放线菌菌种病原菌种类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n厌氧菌厌氧菌与广泛性根尖周病变有关n产黑色素的革兰阴性厌氧杆菌如中间普雷沃菌,牙产黑色素的革兰阴性厌氧杆菌如中间普雷沃菌,牙龈卟啉单胞菌,以及福赛斯坦纳菌、具核梭杆菌、龈卟啉单胞菌,以及福赛斯坦纳菌、具核梭杆菌、微小消化链球菌、优杆菌微小消化链球菌、优杆菌在急性根尖周炎和非开放性牙髓多

20、见,与根尖部黑色分泌物、疼痛、肿胀、恶臭和瘘管形成有关n粪肠球菌、放线菌、微小消化链球菌粪肠球菌、放线菌、微小消化链球菌与难治性根尖周病变和瘘道不易愈合有关;n中间普雷沃菌、微小消化链球菌和放线菌的联合存中间普雷沃菌、微小消化链球菌和放线菌的联合存在在与根尖骨质破坏有关n细菌类型在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病原菌感染的细菌学特点病原菌感染的细菌学特点内源性感染为主内源性感染为主,正常菌群的易位是重要启动因正常菌群的易位是重要启动因子子厌氧菌为优势病原菌。厌氧菌为优势病原菌。混合菌感染混合菌感染细菌类型与感染途径和病灶位有关细菌类型与感染途径和病灶位有关临床症状与细菌种类有密切相关。临床症状与细菌种类有密切相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