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569844707 上传时间:2024-07-3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9.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Word版含解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2024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二学期芜湖市高中教学质量监控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卷共两大题,27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6页,“答题卷”共2页。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种植植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所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农业生产率增长使食物有了剩余,能够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士兵和官吏。文字就是祭

2、司们出于记事的需要而做出的一大发明。斯塔夫里阿诺斯想表达的是A. 农业种植要比采集食物先进B. 阶级社会的产生与发展C. 农耕与人类文明产生的关系D. 祭司与文字诞生的关系【答案】C【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农业的出现使食物有了剩余,从而产生了新的祭祀阶级,而文字是祭祀们为了记事而做出的发明,即农业的出现推动了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故选C;A项说法属于主观臆断,排除A;BD项说法都没有体现农业产生的影响,排除;2. 在古典农牧阶段,五大文明古国(地区)的食物生产各具特色(如表)。当时居民的食物结构呈现各自的特点,究其原因在于文明古国(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中国粟、稻、大豆印度稻两河

3、流域小麦埃及各种麦类希腊、罗马麦类A. 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的不同B. 社会形态制约着民众的选择C. 各自的族群进化程度的差异D. 耕作方式和生产技术的优劣【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当时居民的食物结构呈现各自的特点”结合所学可知,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的不同,对以种植业为首的农业文明产生重大影响,A项正确;社会形态制约着民众的选择说法错误,不符合题干史实,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各自的族群进化程度的问题,排除C项;耕作方式和生产技术的优劣不是影响当时居民的食物结构呈现各自的特点的主要因素,排除D项。故选A项。3. 中国古代农具各式各样,耕种工具有犁、耙、耖、锄等,收获农具有掼床、镰刀等,加工农

4、具有碌碡、砻、磨盘等,数不胜数,据此可知,古代农耕经济A. 形式多样B. 自给自足C. 精耕细作D. 个体经营【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耕种工具有犁、耙、耖,锄等,收获农具有掼床、镰刀等,加工农具有碌碡、砻、磨盘等,数不胜数”可知,材料体现了多种多样的农业生产工具,反映的是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故C正确;A、B、D都与材料无关,排除。4.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原产于美洲的马铃薯、甘薯、玉米等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后来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其他洲;而其他地区的动植物如小麦、牛、羊等,也传入了美洲。材料表明新航路的开辟( )A. 促进了洲际间交通的发展B. 促进了美洲人口的增加C

5、. 加速了洲际间物种的交流D. 破坏了美洲的生态平衡【答案】C【解析】【详解】新航路开辟后,各大洲之间的物种实现了交流,说明新航路开辟加速了洲际之间的物种交流,C正确;交通在题干中并未体现,排除A;新航路开辟之后,美洲土著因为疾病、屠杀而大量减少,排除B;D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5. 下表是汉代有关农业生产的文献记述。据此可认定的历史事实是记述出处“是故身率妻子,威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公上”汉书杨恽传“因释耕于陇上,而妻子耘于前。”后汉书逸民传“立春东耕,为土牛象人,男女各二人。”(东汉)王充论衡A. 汉代铁犁牛耕技术已出现B. 男耕女织生产形式开始确立C. 汉代精耕细作农业的成熟D. 家庭

6、农业生产模式已经形成【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是故身率妻子,威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公上”、“因释耕于陇上,而妻子耘于前”、“立春东耕,为土牛象人,男女各二人”这些信息可得出汉代的家庭农业以夫妻为主,并且已经形成一种固定模式,D项正确;材料中只是反映家庭农业模式的出现,没有出现铁犁牛耕,排除A项;材料中的妻子也参加农业劳动,并不是反映男耕女织,排除B项;材料中只是反映家庭农业模式的出现,没有反映对土地如何耕作,排除C项。故选D项。6. 下列生产工具,按用途划分,不同于其它各项的是( )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中国农业灌溉工具的进步知

7、识点,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解读图片信息:A项的水排是手工业上用来鼓风冶铁的工具;B项的筒车、C项的翻车、D项的风力水车都是农业生产的灌溉工具,所以这三者的用途相同,不符合题意,排除;水排是手工业上用来鼓风冶铁的工具,跟B、C、D三项的用途不同,符合题意。故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发展灌溉工具的进步;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冶铁业的进步7. 1929年,苏联创建了拖拉机站。拖拉机站拥有农业机械(如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并负责维修工作,使其随时可以使用,而费用则由集体农庄负担。拖拉机作业时间从1928年到1936年急剧上升了约100倍。这主要反映出当时苏联(

8、)A. 集体化道路推动了农业机械化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一定局限C. 苏联模式使重工业飞速发展D. 新经济政策推动农业大规模发展【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年到1936年即农业集体化时期,拖拉机的作业时间明显上升,反映出苏联生产关系的改造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机械化,A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早在1921年已结束,B项错误;重工业飞速发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错误;新经济政策早在1928年已经废止,D项错误。8. 英国通史中说“: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为单位;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为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9、。”反映的情景主要表明工业革命( )A. 提高了生产效率B. 拉大了贫富差距C. 改变了生活习惯D. 改善了生活质量【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据材料可知,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上半期的工业革命,发明了汽船、火车、蒸汽机等。所以“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这一现象开始于工业革命,说明了工业革命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改变了生活习惯,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描述提高生产效率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收入差

10、距的对比,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描述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排除D项。故选C项。9. 传统上,世界被划分为人的世界和物理界,人的一切活动就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信息技术出现后,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使世界逐渐形成一个新的“三元世界观”,即在人的世界和物理世界之外,还有一个“数字世界”。这说明科学技术的发展( )A. 带来生产力的巨大飞跃B. 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生产生活C. 大大丰富了人类的知识D. 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新视角【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世界。据题意可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也从人的

11、世界和物理界发展出数字世界,为人类认识世界提供了新的视角,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人对世界的认知,无法体现生产力和人们生产生活的变化,排除AB项;材料的主旨是人类认识世界视角的增多,而不是丰富了人类的知识,排除C项。故选D项。10. 与其它古代文明不同,两河流域出土的文物大部分都是合同文件而非陶罐之类的物品。汉谟拉比法典中有大量对契约制度进行调整的内容,据统计,有关契约的规定占法典全部条文的一半左右。这反映了当时两河流域( )A. 契约成为社会规范B. 法律制度日益成熟C. 手工生产相当落后D. 商业贸易比较繁荣【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两河流域出土的文物大部分都是合同文件而非陶罐之类的物

12、品。汉谟拉比法典中有大量对契约制度进行调整的内容,据统计,有关契约的规定占法典全部条文的一半左右。”可以看出,两流域的法律很多涉及商业合同与契约关系,说明这一时期商业较繁荣,因此需要法律保护,D项正确;契约并不是社会规范,排除A项;材料无法反映成熟,排除B项;材料不能证明手工业落后,排除C项。故选D项。11.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均设市官,鲁谓“贾正”,楚谓“市令”,齐谓“市掾”,宋、郑、卫等国称为“褚师”。据此可知当时A. 各国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 官府重视工商市场管理C. 社会转型推动商业发展D. 经商谋利成为主流思想【答案】B【解析】【详解】各国均设市官对市场进行管理,说明当时的官府重视工

13、商市场的管理,故答案为B项;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最早提出重农抑商政策,材料中的现象与重农抑商无关,排除A项;材料中的这种现象与社会转型不存在必然联系,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经商谋利思想已经成为主流思想,排除D项。12. 宋代,官府用预付款收购茶叶、食盐、麻、绸、绢等物品,预付定金开始兴起,并在民间商品交易行为中司空见惯。当时,社会上还出现了各种交引、便钱、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票据。这说明宋代A. 信用赊卖成为普遍现象B. 重农抑商政策开始松动C. 货币贸易逐渐成为主流D. 商业信用行为发展迅速【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预付定金、货币兑换等活动较普遍,反映了宋代商业信用行

14、为发展迅速,D项正确;A项只反映了材料部分信息,排除;材料现象反映了宋代商业信用行为的发展情况,材料无法说明重农抑商经济政策是否在此时开始出现松动,B项错误;材料无法说明货币贸易逐渐成为主流,C项错误。13. 据下图信息可知16-19世纪1531年,最早的一家商品交易所在安特卫普开业。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1694年,英格兰银行创立,是最早全面发挥中央银行各项职能的银行。1852年,世界第一家百货公司在法国巴黎开业。A. 商品流通种类日益增加B. 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C. 世界市场规模不断扩大D. 国际贸易格局发生改变【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从材料中的商品交易所、东印度公司

15、、银行等内容可得出,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商业经营方式不断发生变化,形式多样,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商品流通,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市场扩大,更与贸易格局无关,排除CD项。故选B项。【点睛】14. 1997年,69个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签署了基础电信协定,电话、移动数据服务等电信市场相互开放,大大降低了人们的通信成本。这表明( )A. 科技发展阻碍经济全球化的步伐B. 经济全球化拓展到服务贸易领域C. 贸易关税的下降改变人们的生活D. 跨国公司使各国的生产连成一体【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97年世界。电话、移动数据服务等电信市场对世贸组织成员相互开放,是经济全球化拓展到服务贸易领域的表现,B项正确;科技会推动经济全球化,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贸易关税的变化,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跨国公司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B项。15. 如表是1976-2015年七国集团(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英国和美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变化。据此推断( )时间19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