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人口与资源环境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69792849 上传时间:2024-07-31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章人口与资源环境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第八章人口与资源环境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第八章人口与资源环境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第八章人口与资源环境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第八章人口与资源环境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八章人口与资源环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人口与资源环境(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人口与资源、环境1第一节人口与资源o人口与资源问题对经济学家和人口学家来说,并不是一个新的研究对象。o对人口与资源的研究:马尔萨斯、李嘉图等人,观点悲观。认为有限的自然资源最终将经济增长和人口增长引向静止状态。o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期,发达国家出现了环境问题,标志着人口和资源问题有了新的进展。2p资源的含义: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通常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有价值的物质,包括自然资源、资本资源和人力资源。p一般所说的资源主要是指狭义的自然资源: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下,能被人类利用于生产和生活的自然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环境的构成要素。p资源作为制约人口与经济增长的重要

2、因素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p资源只有与人口素质的提高和已掌握的科学技术相结合,才具有经济意义。3资源与人口和经济水平的关系o随着科学技术越进步,资源的内容研究越广泛,因而从长远观点看,有关资源静态的观点是缺乏理论根据的。但是资源也不是无限的,在既定的技术条件下,资源对人口及其经济活动的可容量有一个可持续性界限,最终是制约生产力发展、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平的重要因素。nLi=R*A/PnLi生活水平R资源A技术P人口n开发资源的科学技术越先进,就越能提高更多人的生活水平4人口与资源结合的五种发展类型o美国地理学家E.A.阿克曼按照资源的人口密度、生活水平对资源的有效需求以及决定资源供应的技术水平

3、,划分为5类人口-资源类型n美国型-人口数量与资源比例低的技术先进地区n欧洲型-人口数量与资源比例高的技术先进地区n巴西型-人口数量与资源比例低的技术落后地区n埃及型-人口数量与资源比例高的技术落后地区n沙漠或极地型-潜在粮食生产资源不足的技术落后地区以上人口-资源类型可以看出技术水平左右着发展水平51.1人口与土地o土地是人类赖以生息繁衍的基础。地球总面积为五亿一千多万平方公里。其中陆地占四分之一,人类可耕地面积又占陆地面积的十分之一。o人口作为消费的主体,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口素质的提高,对土地的需求增大,主要表现在:人口数量的增长扩大了消费资料的规模,增加了对土地的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工

4、业、交通运输业和旅游服务业等事业的扩大,需要大量的土地。另一方面,人作为生产的主体,随着人口素质的提高,可以拓宽土地开发向广度发展,扩大现实用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的效率。6人口与土地矛盾o20世纪以来,由于人口急剧增长,使土地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人们对自然资源的滥用,砍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沙漠面积日益扩大,致使土地资源处于恶化之中。o美国康奈尔大学1995年的测算,目前每年雨水和洪水的冲刷以及风的侵蚀损失750亿吨土壤。全世界80%的耕地面临着中度和重度的水土流失。与此同时,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人口密度不断上升,世界人口密度1993年上升至41人。人均耕地面积则由1950年的0.56公顷减少

5、到2000年的0.25公顷。7中国人口与土地的供需矛盾o我国国土面积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0.07%,而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o我国耕地面积仅为世界耕地面积的10%,人均耕地0.08公顷(1.185亩),不及世界人均的1/3。o我国既是土地资源大国,又是人均土地资源穷国。o随着各项建设的发展、人口的增长、耕地在缩小,加剧了人地供需矛盾。o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土地资源短缺日益加剧。o保护土地资源,协调人口和土地的关系,控制土地资源的减少和破坏,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8总结现状:o1.土地供需矛盾尖锐,人均耕地面积不断下降。o2.土地利用尚不充分,生产力和利用率均

6、较低。从耕地利用状况看,中低产田占了2/3,产量较高地区也还有相当的增产潜力。不少地区农作物布局不合理,没有实行区域化种植,生产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o3.土地退化和损毁严重,质量不断下降。水土流失、乱砍森林、草原过牧、盲目开垦等现象严重。我国沙漠化土地面积17.6万平方公里,潜在沙化面积15.8万平方公里,两者合计已达33.4万平方公里。目前约有l/5的耕地受到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林地被侵占现象严重。另外全国每年因灾害损毁的耕地约13.3万公顷以上。不少地区由于投入不足,土壤肥力下降也影响了耕地质量。o4.乱占滥用耕地,浪费土地的问题不断发生。多征少用,早征迟用,甚至征而不用,造成土地浪费。

7、9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o1.保持一定数量的耕地,确保食物安全。首先要保证一定数量的土地资源长期用于耕地,以便持久地拥有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的生产能力,满足我国今后各阶段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不断增长的需要。o2.保障工业化和城市化所必需的各项用地需要。在保证耕地生产能力不下降的前提下,通过各项措施,挖掘土地资源的潜力,保障必需的建设用地供应。o3.提高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土地是一种数量有限,稀缺程度极高的自然资源,靠增加数量来提高其可利用程度已经没有多大潜力可挖了。只有通过不断的改善土地质量,提高土地的生产能力,才能在数量有限的情况下保证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o

8、4.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通过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仅不会使原有的生态环境变坏,而且还要使原来恶性化的环境状况随着土地利用的合理化得到有效的改善和治理,生态环境的总体状况将因为土地利用的持续性而变得越来越适于人类生存和发展。o建立良好的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要根据我国资源总量、类型和分布情况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因地制宜,积极而有步骤地调整不合理的用地结构和布局,使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永远处在综合效益最大化的动态优化状态。101.2人口与粮食o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粮食,同时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原料和辅助材料。o粮食产量受耕地面积、人均耕地、气候、水利、技术水平等条件的制约。o粮

9、食的需求量主要取决于人口的规模、人口增长率、收入需求弹性和城市化程度等因素。11粮食生产的历史和前景o18501984年,粮食的增长速度明显超过人口的增长o1985年以后,粮食生产的增长速度低于人口增长的速度o21世纪初期,经济发展,环境限制和人口增长将加重对粮食生产的压力o供给前景:世界粮食产量增长潜力还很大。n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仍处于以小农经济为主、农业机械化程度很低的落后农业生产状体;农业受气候影响的局面在世界范围内并无根本解决,因而世界农业增长的总潜力还很大。n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新资源的开发,人类粮食新品种以及食物新资源越来越多,将大大减轻传统食物的压力。12中国的人口增长与粮食供

10、求o谁来养活中国?n美国生态学家布朗预测,中国总人口到2030年将达到16亿人,由于79年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人口增长率迅速减退,1994年降至1.1%的水平,如果按这种水平保持40年不变,新增长人口将增长5亿人,平均每年增长1200万人。他估计,2030年中国的人均粮食综合消费水平在290克与400克的两个水平上的粮食总消费量为4.79亿吨和6.41亿吨。同时他根据对中国人均占有农田面积不足、水资源不足、主要粮作物单产和化肥施用水平较高以及近10年粮食增产下降的趋势分析,中国2030年粮食净进口量分别是2.07亿吨和3.69亿吨以及6.4亿人口要靠进口粮食养活的结论。这种进口会引起世界性粮价

11、上涨,使世界经济陷入空前的混乱。13提高粮食自给率的途径有:o(1)保持现有耕种资源,提高农业生产率o(2)在生物技术上有所突破,研制高产优质品种o(3)推广农业先进技术o(4)开发后备耕地资源o(5)提高农民的人口素质14讨论题o出于粮食安全考虑,中国划定18亿亩耕地红线。o两种观点:n现行中国耕地红线是18亿亩,国务院三农问题专家指出这条红线不能破。国土资源部提出“保经济增长、保耕地红线”行动,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耕地保护的红线不能碰。n反对人为划耕地红线,认为粮食缺口可以通过国际市场调节?15内容回顾o人口城市化n含义、动因o人口与资源n资源与人口和经济水平的关系n人口与土地和

12、粮食之间的关系161.3人口与淡水资源o水是生命最基本的养分。人类和家畜的每年每吨生命组织需要约十吨饮用水。o在地球之水的构成中,淡水资源仅占.,其中对人类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极为重要的贮存在大气、河川、湖泊及浅层地下的淡水,仅占.左右。在地表分布也极不均匀且稀缺。目前,因人口增长和水污染,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淡水资源已成为被争夺的战略资源。17支配水需求量的因素有o(1)气候o(2)所处的地理位置o(3)人类集居的规模o(4)与人口有关的水资源分布o(5)生活水平以及水的价格o(6)水的使用效率o(7)水源污染和水质保护18水资源存在的问题和对策o问题:n人类生活用水增加n工业用水标准提高n水

13、资源减少,污染加重o基本对策n控制人口,开发淡水资源,采取先进技术减少污染,提高水的利用率19我国淡水资源概况我国淡水资源概况o我国淡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量只相当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居世界第88位.o目前,我国有200多个城市缺水。北京每年缺水10多亿立方米,地下水位有的地方已降到30多米。深圳每天至少缺水10万立方米,曾经出现过“水荒”。o江河也缺水,黄河连年出现断流。楼兰古城因为缺水,只剩下几处断垣残壁。罗布泊因为干涸,成为生命禁区。o中国七大水系中日前极大部分河段污染严重,86%的城市河段普遍超标,全国7亿多人饮用大肠杆菌超标的水,1.64亿人饮用有机

14、污染严重的水,3500万人饮用硝酸盐超标的水。201.4人口与森林o森林的重要作用n森林是人类祖先的集居地,是天然的水量调节器和空气调节器。n蒸发水蒸气,降低风速,固定流沙,保护农田,防止洪水爆发。n森林是防止环境污染的天然屏障。n森林是动物资源的宝库。21森林资源现状o随着世界人口增长,人类经济活动的扩展,森林不断遭受破坏,特别是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对林木的过度消耗和对耕地的需求以及城市化的加速,使世界森林面积迅速下降,到19世纪中叶降至5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下降到50%左右;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进一步降至31.3%,目前,全世界森林面积已减至25亿公顷,覆盖率降为23%左右。22缓解森

15、林与人口矛盾的对策o扩大森林面积,植树造林,提高森林的生产、防护和调节作用;o合理采伐森林,节约用材,利用代用品,发挥森林资源的持久经济效益,改善生态环境;o同时应控制人口增长,调节人口的分布,从而减轻人口增长对森林资源的压力。231.5人口与矿产资源、能源o矿产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能源有90%来自矿产资源。o不可再生资源o种类和数量有限,地区分布不均衡o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人口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o20世纪中叶以后,人口迅速增加,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和消耗急剧增加24p能源是最基本的自然资源。o工业化以来,能源消耗量猛增,一国的能源消耗水平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oP233:发展

16、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能源消耗量差别很大。(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全世界全世界已经探明的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已经探明的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50以以上已经被上已经被13个发达国家用掉了个发达国家用掉了)。o世界能源消费量的加速增长是必然趋势。(世界能源协会)25对策o改善矿产资源的生产和消费模式,提高矿产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节约矿产资源,以实现可持续发展。o开发新能源以替代原有的有限矿物能源,能源消费结构向太阳能、风能、核能、生物能、海洋能、地热能等永久性能源或者可再生能源转换。26第二节人口与环境o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环境是一种资源。o人类改造自然时,也破坏了自然。尤其是在工业革命以后。o2

17、0世纪下半叶,人口迅速增长,技术提高的同时,环境系统加速恶化。o全球性的环境危机:包括哪些呢?27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所有这些矛盾,都与人口增长息息相关。发展中国家人口高速增长,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世界人口增长突飞猛进,已成为人类不得不重视的严重问题。人口的急剧增长,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人口增多,对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需求就会多,就要求开发更多的资源,就会对自然环境造成更大的破坏,同时也会造出更多的废弃物和垃圾,使环境面临更大的威胁。28几种人口与环境的悲观观点o马尔萨斯o挨利奇“人口爆

18、炸”论n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人口急剧增加,增速创历史记录。新马尔萨斯主义者认为,世界人口的增长率在近百年来一直不断地加速,世界人口就像氢弹爆炸一样,骤然增长若干倍。n千百年来,地球没有任何其他的重大事件对人类生活的威胁能比得上人类人口过剩的威胁。n人口暴增的势头如果得不到有力的遏制,那么人类将面临犹如原子弹、氢弹爆炸那样可怕的灾难。29p梅多斯,1972年增长的极限n1972年,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梅多斯等人完成了增长的极限,罗马俱乐部提交的第一个报告。n中心论点:人口增长、粮食生产、投资增加、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都具有一种指数增长的性质,也就是说,过一段时间就增加一倍。如果这个趋势继续下去,我

19、们这个星球上的经济增长就会在今后一百年内的某个时期达到极限,其原因就在于一个简单的事实地球是有限的,空间是有限的,资源是有限的,地球吸收污染的能力也是有限的。n梅多斯等人认为,世界的人口、农业生产、自然资源、工业和污染这五种因素是相互影响和相互联系的,人口与工业呈指数增长。人口按指数增长,引起了对粮食需求的指数增长;同时经济增长引起了不可再生资源消耗率的指数增长,而这些因素的指数增长又导致环境污染也按指数增长。在2100年到来之前,人类社会就将“崩溃”,“世界末日”就会来临。30增长的极限续o主张:为了使世界推迟达到增长的极限,推迟发生不可避免的突然崩溃,力求实现全球的均衡,他们认为必须具备以

20、下两个条件:n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即每年出生的婴儿数等于该年死亡的人数,从而使人口保持不变;n投资率和折旧率相等,从而使工业资本的数量保持不变。o总之,梅多斯等人要求实现人口和经济这两者的零值增长,同时要求技术停滞,以达到全球性的均衡状态。o梅多斯观点的讨论?31西蒙:最终的资源o乐观的观点n认为在科学不断进步的条件下,人口增长和需求的增加,是刺激人们开发和利用新的资源的动力,人们可利用的资源是无限的,资源枯竭不会出现。n需求的增加将推动人们去寻找新资源,去发明新的开采、加工和使用资源的技术和工艺,发掘各种代用品。从长远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提高,可用资源也在增长,自然资源的供应可望是无

21、限的。n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发展会导致生育率下降和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从而使世界人口将趋于稳定甚至减少,而人口增长所带来的资源不足问题会逐步自然消失。32第三节人口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人口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o一、发展的三个层次:n1、一般意义上的发展,也称基础性发展,它不仅包含数量的增长,而且包含质量和构成的改进与完善。n2、协调发展,主要指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以及相应的良性运行。n3、最高层次是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33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和基本含义o背景:是在世界人口激增、科学技术

22、飞速发展、生产力水平空前提高、经济趋向全球化、资源大量耗费和环境日益恶化的条件下出现的新时代的战略思想。34o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含义n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我们共同的未来,1987年年)n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的利益。(江泽民,江泽民,1996年中央计划

23、生育工作座谈会年中央计划生育工作座谈会)n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胡锦涛,胡锦涛,2004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o这一问题的本本质质是人类能否在地球上持续地生存和发展下去。也就是说,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主体。因此,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人口理论必须研究的重大问题之一。35三、可持续发展所要

24、求实现的基本原则o连续性、永续性原则。主要是指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的循环性再生产。o和谐性、协调性原则。最根本的是人与人之间,人类和自然之间保持和谐与平衡的共生互利关系。o公平性原则。主要指资源的利用、机会选择的平等。包括地区之间、同代人之间以及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公平。o需求性、进步性原则。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根本目的,是满足社会所有成员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增进人类社会的幸福与文明。o高效性、阶段性原则。要求社会经济发展是高效率。一代更比一代强。其原动力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创新。36四、改善人口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o.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实现现

25、代型的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人口转变,以求达到最优人口规模,它至少要和生态环境负载能力所制约的人口容量相适应。o.发展科学技术,实现科学创新和制度创新,改变非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模式,用可持续的生产、消费模式去实现经济增长,杜绝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现象。o.提高人口素质,提高生活质量,消灭贫困,实现人口现代化和社会制度现代化。37讨论:2012年:中国人口危机的拐点年:中国人口危机的拐点o据最客观的第五次人口普查和2005年抽样调查的数据计算,1922岁人口到2018年只剩下0.53亿,9年下降一半;而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的同类数据,这个年龄段人口数也是从2009年后快速下降,到2

26、023年只剩下0.62亿,14年下降差不多40%。两组数据有些差别,但快速减少的大趋势以及2009年这个节点都是一致的。o从人口学的预测看,由于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已经有73岁了,即便人口政策不调整,劳动人口总量变化比较缓慢,但是年轻人数量的变化却很大。比如以2010年为基点,1564岁人口到2020年将只减少3.4%,但2030岁劳动人口却要下降27%,1922岁人口更是下降45%。38o因为30年的计划生育,人口结构中的儿童比例持续下滑,老年人比例越来越大,未富先老的问题正在迫近。2010年中国60岁及以上和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分别只有1.66亿、1.11亿,老年抚养比还只有11%就是9个15

27、64岁劳动年龄人口对应一个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但是养老金短缺问题已经很严重。而现在年轻劳动力又开始了持续减少的走势,老年抚养比将从目前的11%不断增加,到2030年老年抚养比增加到27%,到2050年增加到50%也就是两个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对应一个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39o1980年一胎化政策实施后,少生了1.3亿人口,看上去少抚养了1.3亿人,但也少了1.3亿消费群体,减少了大量就业机会;并且由于家庭孩子少,中国妇女劳动参与率高达86%,世界罕见,进一步加剧了就业压力。o如果将人口再生产看作是产业的话,生产婴儿是人类社会投资拉动率最高的产业。孩子出生,要到20岁之前一直是单纯的消费

28、者,而且这种拉动作用是可持续的。婴童经济的产业链是全方位的,涉及到人的几乎所有方面。二战后,发达国家就是因为婴儿潮拉动了消费,提供了年轻劳动力,而迎来了几十年高消费、高增长的“黄金时代”。o所以降低儿童抚养比意味着人口投资的减少,而年轻人口占比迅速下降又让我们过早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人口的消费能力和时间远低于婴童,资本回报率低,一旦老龄化程度加大,相应制度建设不健全,引发的市场能有多大?40o社会要持续发展,人口本身必须持续发展。要维持人口相当于上一代不增长也不减少(世代更替),中国的生育率(妇女人均生孩子数)需要在2.3以上。但中国1990年之后就已经低于更替水平,1990年代中期之后只有1

29、.3左右了,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证实生育率只有1.22,2005年1%抽样调查再次证实生育率只有1.33了。由于长期的超低生育率,中国人口危机即将在2012年之后爆发。o其实即便没有计划生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育率也会自然下降,不需要强制调控。中国大陆目前社会发展水平相当于新加坡、韩国、台湾地区1980年代后期的水平,当年这些地区的生育率只有1.6左右。现在泰国、伊朗、巴西的社会发展水平与中国非常接近,但生育率分别只有1.64、1.4、1.9了。国家计生委2006年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也显示全国生育意愿低下,平均只有1.73。o请问你对计划生育政策,态度如何?41复习与思考:o一.基本概念:可持续发展资源o二、思考题:n1试述可持续发展提出的背景和基本含义。n2试述改善人口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n3试述可持续发展所要求实现的基本原则。n4试述粮食保障问题在中国的重要意义。4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