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部及维管束病害》PPT课件.ppt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9787869 上传时间:2024-07-31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552.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根部及维管束病害》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根部及维管束病害》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根部及维管束病害》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根部及维管束病害》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根部及维管束病害》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根部及维管束病害》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根部及维管束病害》PPT课件.ppt(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三节 根部及维管束病害 真菌引起的根部病害主要有枯萎病、黄萎病、白绢病和根腐病,病害危害维管束、根颈部和根部,导致整株萎蔫以致枯死,可造成严重损失。一.枯萎病 这是由镰孢属(Fusarium)的尖孢镰孢(F. oxysporum Schl.)引致的病害,能造成多种植物发生枯萎病。尖孢镰孢的专化型*蚕豆专化型引起蚕豆枯萎病。该菌有多个不同的专化型:该菌有多个不同的专化型:*尖孢镰孢萎蔫专化型引起棉花枯萎病。*西瓜、黄瓜、甜瓜、苦瓜、丝瓜、西葫芦专化型分别引起各自的枯萎病。*豌豆专化型引起豌豆枯萎病。越冬越夏场所尖镰孢菌为土壤习居菌尖镰孢菌为土壤习居菌厚垣孢子、菌核厚垣孢子、菌核: 在土中或病

2、残体中存活56年,通过牲畜消化道后仍能生存。菌丝、分生孢子菌丝、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中越冬,并可营腐生生活,也可粘附在种子上越冬。越冬病菌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越冬病菌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侵入途径侵入:侵入:分生孢子在幼根表面萌发,产生菌丝,主要通过根部伤口和侧根枝处的裂缝和茎基部裂口处侵入。扩展:扩展:病菌侵入后先在薄壁细胞间或细胞内生长扩展,然后进入维管束,除菌丝生长扩展外,病菌还可随导管液流扩展至植株各部位。致病机制堵塞导管:堵塞导管:菌丝在导管起机械堵塞作用,并分泌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刺激临近细胞产生胶状物质堵塞导管,引起萎蔫。毒素毒害:毒素毒害: 病菌分泌毒素,破坏寄主细胞原生质体,干扰寄主代

3、谢,使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氧化酶活性异常活化,积累许多醌类物质,使细胞中毒死亡,同时使寄主导管产生褐变。传播途径一般当年不进行再侵染,即使有也不起主导作用。病菌在田间主要靠农事操作、雨水、地下害虫和线虫等传播。该病是一种积年流行病害,其发生程度决定于当年初侵染菌量。侵染循环图示一影响枯萎病发病条件温湿度湿度:湿度:相对湿度达90以上时容易感病,湿度越大发病越重。土温土温25253030时潜育期时潜育期4 46 6天天温度:温度:病菌发育和侵染适温2425,最高34,最低4。土温土温1515时潜育期时潜育期1515天天土温土温2020时潜育期时潜育期9 91010天天影响枯萎病发病条件品种和种子

4、品种抗病性:品种抗病性:选种抗病品种,如津杂1、2、3、4号、津春1号、中农7、8、11、13号,发病轻;如果选种感病品种,如津研2号、北京小刺瓜、农大12、14等品种,发病重。种子:种子:如选用带菌种子,无病地变为病地,病地则病害加重。影响枯萎病发病条件生育期苗期:苗期:基本未见显症病株开花结果期:开花结果期:开始显症结果盛期:结果盛期:发病最多影响枯萎病发病条件土壤条件土壤酸碱度,枯萎病菌从pH4.56生长最适宜,说明病菌喜欢在偏酸性土壤中生长。连作、有机肥不腐熟、土壤过分干旱或质地黏重是引起该病发生的主要条件。影响枯萎病发病条件线虫有黄瓜根结线虫的枯萎病地,危害重,没有根结线虫的,危害较

5、轻。根结线虫可加重枯萎病。其原因:线虫危害根部,造成伤口,利于枯萎病侵入。影响枯萎病发病条件栽培一般保护地比露地栽培发病重;连作栽培比轮作栽培发病重;低洼地比高坡地栽培发病重;偏施氮肥比施复合肥(氮磷钾)发病重;浇水多比浇水少发病重;中耕伤根多比不伤根发病重;苗期弱比无病壮苗发病重;不清洁田园比清洁田园发病重;施带菌的有机肥比施不带菌的发病重;施病残体喂牲口的粪肥比施处理后的发病重。(一)瓜类枯萎病 瓜类枯萎病又叫蔓割病、萎蔫病,是瓜类主要病害,分布广泛,主要危害黄瓜、西瓜,也可危害甜瓜、西葫芦、丝瓜、冬瓜等葫芦科作物,黄瓜常年发病率为1030,严重时可达8090,甚至绝收。瓜类枯萎病的症状描

6、述该病的典型症状是萎蔫该病的典型症状是萎蔫幼苗发病:幼苗发病:子叶萎蔫或全株枯萎,茎基部变褐缢缩,导致猝倒。成株发病:成株发病:一般在植株开花后开始发病。叶片:叶片:初期病株表现叶片由下向上逐渐萎蔫,似缺水状,数日后整株叶片枯萎下垂。茎蔓:茎蔓:出现纵裂,裂口处流出黄褐色胶状物。根部:根部:病株根部褐色腐烂。维管束:维管束:呈褐色,潮湿条件下病部常见有白色或粉红色霉层。西瓜枯萎病是西瓜主要和难防治的病害,露地和保护地均可发生。以春茬种植发病重,尤其是重茬地发病极为普遍。一般发病率1030,严重地块或棚室病株率达50以上,显著影响西瓜生产。此病在西瓜全生育期都可发病。西瓜枯萎病症状描述苗期发病:

7、苗期发病:病苗叶色变浅,似缺水状萎蔫,最后枯死,剖开病茎可见维管束变黄。成株期发病:成株期发病:初期叶片由下向上逐渐萎蔫,似缺水状,初期叶片由下向上逐渐萎蔫,似缺水状,尤其在中午表现明显,早晚恢复正常。尤其在中午表现明显,早晚恢复正常。几天后全株叶片萎蔫下垂,不再恢复,部几天后全株叶片萎蔫下垂,不再恢复,部分叶片变褐或出现褐色坏死斑块。分叶片变褐或出现褐色坏死斑块。茎蔓基部缢缩,呈锈褐色水浸状,空气湿茎蔓基部缢缩,呈锈褐色水浸状,空气湿度高时病茎可出现水渍状条斑,或出现琥珀度高时病茎可出现水渍状条斑,或出现琥珀色流胶,病部表面产生粉红色霉层。色流胶,病部表面产生粉红色霉层。最后病根变褐腐烂,茎

8、基部纵裂,剖茎可最后病根变褐腐烂,茎基部纵裂,剖茎可见维管束变褐。见维管束变褐。瓜类枯萎病的防治原则以农业防治为主,药剂为辅。枯萎病的防治方法抗病品种选育利用抗病品种。品种间对枯萎病的抗性差异明显。瓜类作物育种的首选目标是丰产性,在此前提下品种的抗枯萎性尤为重要。枯萎病的防治方法农业防治深耕、晒土、轮作、休闲、淹田、田园卫生可减少病害发生。轮作至少三年以上,有条件的地方水旱轮作更好。枯萎病的防治方法培育无病壮苗增强寄主抗病性选用无病新土育苗采用营养钵或塑料套分苗便于培育壮苗定植时不伤根定植后缓苗快枯萎病的防治方法土壤高温灭菌提倡于7月中旬至8月中旬进行土壤高温灭菌。闷棚后通风换气,调节土壤湿度

9、,然后疏松土壤即可定植不带菌的黄瓜苗。先深翻疏松土壤,按栽植蔬菜种类起垄,垄高15厘米,以利提高地温和灌水。每1000平米撒13厘米厚粉粹稻草或麦秸2000公斤,再把100公斤氰氨化钙均匀撒在土表。翻耕土壤,把原料和床土混匀。往土壤里灌水至饱和。在土壤上面加盖整块塑料薄膜,四周盖紧盖严,使塑料膜与消毒土壤之间保持一定的空间以利提高地温。密封闷棚1个月左右,棚内温度达到60以上。枯萎病的防治方法嫁接防治将黄瓜接穗嫁接到黑籽南瓜砧木上,可大大减轻枯萎病,增产70,但果实的味道稍微变差。黄瓜用云南黑籽南瓜作砧木,一般成活率都在90以上。枯萎病的防治方法加强栽培管理结瓜期应分期施肥,切忌施用未腐熟的人

10、粪尿。施用充分腐熟有机肥或酵素菌沤制堆肥或海藻肥,减少伤口。提高栽培管理水平,浇水做到小水勤浇,避免大水漫灌。适当多中耕,提高土壤透气性,使根系茁壮。枯萎病的防治方法及时拔除病株将病株根部及周围土壤取出,换上新土,并撒石灰消毒,防止病菌在土中扩散;作为发病地块标记,整地时要格外小心。 对去年发生枯萎病的田块,今年要格外小心,发现零星病株时,要及时拔除,深埋或烧毁。枯萎病的防治方法药剂防治种子消毒:种子消毒:用0.1的60多菌灵盐酸盐浸种60分钟,捞出后冲净催芽。苗床消毒:苗床消毒:每平米苗床用50多菌灵8克处理畦面。土壤消毒:土壤消毒:每亩用50多菌灵4公斤,混入细干土,扮匀后施于定植穴内。药

11、液灌根:药液灌根:见后面黄瓜枯萎病药剂灌根原则要抓住三个施药关键期,即定植时、要抓住三个施药关键期,即定植时、结瓜初期和结瓜盛期。结瓜初期和结瓜盛期。定植时:定植时:浇灌药水,确保瓜苗在无菌的土壤中长成壮秧。开始坐瓜时:开始坐瓜时:此时植株有营养转为生殖生长,瓜秧长势减弱,病菌乘虚侵入,及时灌药,不但能杀死土中病菌,还能消灭已侵入的病菌。因此,这次施药致关重要。结瓜盛期:结瓜盛期:在前次用药的基础上择重点再追加一次,可保瓜秧不受害。如仅靠这次用药,效果不好。瓜类作物枯萎病药剂防治方法施药方式:施药方式:灌根。灌根。喷雾无效或防效不高,容易错过防治时期。省药方法:省药方法:如去年没病株,今年只发

12、现几棵,应拔除销毁,用生石灰进行消毒。如去年已发生枯萎死秧,又没用药处理,今年发病后施药要以发病株为中心,灌其周围的一片茄秧,以防去年病菌因整地蔓延。如去年发病重,死秧多或今年施入带菌的粪肥,今年要按要求全田灌药,以免延误防治时期。二. 黄萎病 这是由轮枝孢属(Verticillium)真菌引致的病害,常见种有大丽花轮枝孢和黄萎轮枝孢,引起茄子和棉花等作物的黄萎病。茄子黄萎病发病时间:发病时间:一般56个叶开始发病,门茄坐果后出现症状,进入盛果期病株急剧增加。叶片症状:叶片症状:发病初期,下部叶片叶脉间或叶缘产生淡黄色斑点,并逐渐发展到半边叶或整叶变黄;初期病叶在天气干旱或中午表现萎蔫,早晚恢

13、复,后期病叶萎蔫不再恢复;颜色由黄变褐,叶缘向上卷曲,最后叶片枯死脱落。病株变化:病株变化:病害由下向上扩展,可发展至全株发病,有时只半边叶或半边植株发病;发病植株矮小,果小且少,质硬,味差。维管束:维管束:变褐色至黑褐色,有时茎基部腐烂。茄子黄萎病症状类型枯死型:枯死型:植株矮化严重,叶片皱缩、凋萎、枯死脱落。病情扩展快,常致整株死亡。黄斑型:黄斑型:植株稍矮化,叶片由下向上形成掌状黄斑,仅下部叶片枯死,一般植株不死亡。黄色斑驳型:黄色斑驳型:植株矮化不明显,仅少数叶片有黄色斑驳或叶尖、叶缘有枯斑,一般叶片不枯死。茄子黄萎病枯死型症状植株高度:植株高度:植株矮化严重叶片表现:叶片表现:皱缩、

14、凋萎、枯死脱落发展速度:发展速度:病情扩展快最终结果:最终结果:常致整株死亡茄子黄萎病黄斑型症状植株高度:植株高度:植株稍矮化叶片表现:叶片表现:叶片由下向上形成掌状黄斑,仅下部叶片枯死发展速度:发展速度:病情扩展较慢最终结果:最终结果:一般植株不死亡茄子黄萎病黄色斑驳型症状植株高度:植株高度:植株矮化不明显叶片表现:叶片表现:仅少数叶片有黄色斑驳或叶尖、叶缘有枯斑发展速度:发展速度:病情扩展慢最终结果:最终结果:植株不死亡茄子黄萎病菌的生理分化该菌可分为该菌可分为3 3种致病类型:种致病类型:型:型:致病力强,接种30天病情指数高于70并有枯死株,发病早、病株明显矮化,叶片皱缩、枯死或脱落成

15、光杆,直至病株死亡,病株率100。型:型:致病力中等,接种30天病情指数25.170,极少有枯死株,病株率50100,发病比型慢,病株稍矮化,叶上表现掌状黄叶,叶片一般不枯死。型:型:致病力弱,接种30天病情指数低于25,未见枯死株,病株率3395,发病缓慢,病株矮化不明显,症状为黄色斑驳。黄萎病的发病规律初侵染源越冬场所:越冬场所:土壤中的病残体存活状态:存活状态:休眠孢子、厚垣孢子和微菌核存活期限:存活期限:68年黄萎病的发病规律传播途径传播病菌载体:传播病菌载体:混有病残体的肥料、带菌土壤或茄科杂草传播方式:传播方式:借风、雨、流水或人畜及农具传到无病田黄萎病的发病规律侵入方式病菌侵入途

16、径:病菌侵入途径:病菌从根部的伤口或直接从幼根表皮及根毛侵入扩展部位:扩展部位:病菌在维管束内繁殖并扩展到枝叶再侵染:再侵染:当年不再进行重复侵染茄子黄萎病的发病条件一般气温低,定植时根部伤口愈合慢,利于病菌从伤口侵入。从茄子定植到开花期,日均温低于15,持续时间长,发病早而重。地势低洼、施未腐熟有机肥、灌水不当及连作地发病重。冷天灌冷水发病重。茄子黄萎病的防治 茄子黄萎病是维管束病害,应采取以农业防治为中心的综合防治措施。茄子黄萎病的防治营造无病苗床选用无病菌土作苗床育苗选用无病菌土作苗床育苗土壤消毒:土壤消毒:用50菌灵1公斤拌细土5公斤撒22平米苗床,70五氯硝基苯810克平米,并翻入1

17、015厘米的土中。用无病土营养钵育苗用无病土营养钵育苗茄子黄萎病的防治种子处理选用无病种子选用无病种子种子消毒种子消毒温汤浸种:温汤浸种:可用55温水浸种30分钟。药剂浸种:药剂浸种:用50菌灵500倍液浸种2小时,清水冲洗干净。药剂拌种:药剂拌种:用70五氯硝基苯拌种,用量为种量的0.2。茄子黄萎病的防治大田防治从定植到盛果期是防治关键时期从定植到盛果期是防治关键时期保护地实行轮作:保护地实行轮作:可与十字花科、百合科等蔬菜轮作5年以上,水旱轮作效果最好,1年即可。适时定植,铺盖地膜,提高地温。适时定植,铺盖地膜,提高地温。合理灌水及中耕:合理灌水及中耕:茄子生长期间要小水勤灌,保持地面湿润

18、,防止大水漫灌,避免冷井水直接浇灌,中耕在植株周围要浅些、细些,尽量少伤根。清洁田园:清洁田园:及时把病叶、病果、病株清除田外,深埋或烧毁。茄子黄萎病的防治嫁接防治采用野生茄作砧木,栽培丰产茄作接穗,在病地定植后,发病较轻,效果明显。采用番茄作砧木,既增加砧木与接穗的亲和力,又能有效的防治枯、黄萎病。茄子黄萎病药剂防治原则要抓住三个施药关键期,即定植时、要抓住三个施药关键期,即定植时、门茄瞪眼时和结果盛期。门茄瞪眼时和结果盛期。定植时:定植时:浇灌药水,确保茄苗在无菌的土壤中长成壮秧。门茄瞪眼时:门茄瞪眼时:此时茄秧长势减弱,病菌乘虚侵入,及时灌药,不但能杀死土中病菌,还能消灭已侵入的病菌。因

19、此,这次施药致关重要。结果盛期:结果盛期:在前次用药的基础上择重点再追加一次,可保茄秧不受害。如仅靠这次用药,效果不好。茄子黄萎病药剂防治方法施药方式:施药方式:灌根。灌根。喷雾无效或防效不高,容易错过防治时期。省药方法:省药方法:如去年没病株,今年只发现几棵,应拔除销毁,用生石灰进行消毒。如去年已发生黄、枯萎死秧,又没用药处理,今年发病后施药要以发病株为中心,灌其周围的一片茄秧,以防去年病菌因整地蔓延。如去年发病重,死秧多或今年施入带菌的粪肥,今年要按要求全田灌药,以免延误防治时期。打掉病叶错在何处错误想法:错误想法:去除病叶可以去掉叶部病菌,植株外观好看。实际结果:实际结果:病菌在茎秆内,

20、中前期黄叶不带菌,打黄叶不能控制黄萎病的发展;叶子少了,怎么长好茄子?正确做法:正确做法:根灌药剂防治。正确处置病桩坚决拔除,带到田外集中销毁。坚决拔除,带到田外集中销毁。病桩拔除后坑内撒施生石灰。病桩拔除后坑内撒施生石灰。对严重的黄萎病株不能不管错误观念:错误观念:黄萎病如此严重,反正治不过来,索性不治,明年再说。危害:危害:黄萎病到了不能治的程度,说明土壤中病菌极多,要采取有效措施压低或消除病菌,否则来年整地时,病菌随土扩散,黄萎病会更加严重。正确做法:正确做法:拔除病株销毁,病穴处撒生石灰。三. 根腐病本节主要介绍由镰刀菌引起的根腐病。多种原因可导致根腐病:多种原因可导致根腐病:*病原真

21、菌:病原真菌:常见的有镰孢菌、疫霉菌、腐霉菌等。*非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水淹、干旱、冻伤、过热、肥料、盐碱、除草剂使用不当、工业废水等。镰刀菌根腐病的症状特点*病部维管束变褐,但不向上扩展,以此可与枯萎病区别。*根的皮层细胞机能失调或死亡,根的外表呈现褐色至黑色腐烂,一般不再发新根。*地上部分矮化、变色、萎蔫甚至死亡。*潮湿时在病部产生粉红色的霉状物。镰刀菌根腐病的发病规律初侵染源:初侵染源:根腐病菌以菌丝体、厚垣孢子或菌核在土壤、厩肥及病残体上以休眠或腐生的方式越冬,成为主要侵染源,病菌也可混杂在种子间。传播途径:传播途径:病菌从根部伤口侵入,后在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借雨水、灌溉水、耕作和施

22、带菌肥等传播蔓延,进行再侵染。发病条件:发病条件:品种间抗病程度差异较大;高温、高湿利于发病;连作地、低洼地、黏土地发病重;新开垦地很少发病。(一)辣(甜)椒根腐病病株茎基部及根部症状:病株茎基部及根部症状:皮层变成褐色至深褐色,呈湿腐状,最后病部缢缩、腐烂,皮层易剥离,露出暗褐色的木质部。发病时期:发病时期:多发生在定植不久的植株上。发病部位:发病部位:通常病部仅限于根和根颈部。整株症状:整株症状:初期病株白天萎蔫,傍晚至次日清晨可以恢复,反复多日后整株枯死。根腐病的症状特点病部维管束变褐,但不向上扩展,以此可与枯萎病区别。根的皮层细胞机能失调或死亡,根的外表呈现褐色至黑色腐烂,一般不再发新

23、根。地上部分矮化、变色、萎蔫甚至死亡。潮湿时在病部产生粉红色的霉状物。辣椒根腐病的发病规律初侵染源:初侵染源:根腐病菌以菌丝体、 厚垣孢子或菌核在土壤、厩肥及病残体上以休眠或腐生的方式越冬,成为主要侵染源,病菌也可混杂在种子间。传播途径:传播途径:病菌从根部伤口侵入,后在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借雨水、灌溉水、耕作和施带菌肥等传播蔓延,进行再侵染。发病条件:发病条件:品种间抗病程度差异较大;高温、高湿利于发病;连作地、低洼地、黏土地发病重;新开垦地很少发病。辣椒根腐病的防治农业防治适当选用早熟品种,采用配方施肥技术。与豆科、禾本科作物进行35年的轮作。种子处理:选用无病种子,从无病果实上采种;如种子

24、带菌,用55温水浸种5分钟后立即移入冷水中冷却,然后催芽播种;也可先在冷水中预浸615小时,然后移入0.3硫酸铜溶液中浸5分钟,取出后拌以适量的消石灰,再行播种。定植管理:定植后温度控制在2030 、地温25 、湿度不高于90,使幼苗茁壮成长。采用高畦栽培,避免大水漫灌,及时中耕,增强土壤通透性。辣椒根腐病的防治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开始喷淋或浇灌50菌灵800倍液,秀苗1000倍液,隔10天左右一次,连续23次。(二)豆类根腐病 引致豆类根腐病的腐皮镰刀种内存在致病性分化,如菜豆专化型、大豆专化型、豌豆专化型、蚕豆转化型等。不同专化型的寄主范围明显不同,但不同专化型间并无形态上的差异。豌豆专化型

25、可侵染大豆、菜豆、豌豆和蚕豆,菜豆专化型侵染大豆、菜豆、豌豆及豇豆,大豆专化型只侵染大豆和菜豆。豌豆根腐病的防治与白菜或葱蒜类实行2年以上的轮作。平整土地,防止积水,雨后及时排水。药剂防治:同辣椒根腐病的防治方法。四. 白绢病 该病是由齐整小菌核(Sclerotium rolfsii Sacc. )引起的,能侵染多种作物,尤以苹果、辣椒、番茄、茄子、花生、大豆等作物受害严重,重病田损失可达50以上。白绢病症状特点* *初期症状:初期症状:在苗木近地面的根茎部皮层呈暗褐色病斑,逐渐凹陷并向周围蔓延,上着白色绢丝状菌丝层。* *产生菌核:产生菌核:天气潮湿时菌丝层会扩展到病株周围的地表和土隙中,以

26、后在病部的菌丝层上形成茶褐色油菜籽状菌核。* *最终症状:最终症状:病株茎基部皮层完全腐烂,全株萎蔫枯死。* *与其他病区别:与其他病区别:除皮层腐烂和白色菌丝层外,该病与枯萎病、黄萎病、青枯病明显不同的另一特征是维管束不变褐。白绢病的初侵染源* *越冬场所:越冬场所: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可以菌丝体随病残体遗留在土壤中越冬。* *侵入途径:侵入途径:翌春在适宜温湿度下,菌核萌发产生的菌丝从寄主植物的根部或近地面茎基部直接侵入或从伤口侵入进行初侵染。* *菌核抗逆性:菌核抗逆性:很强,在田间干燥土壤中存活56年,在灌水情况下,经34个月即死亡,菌核通过牲畜消化道仍能存活,故厩肥未腐熟也

27、可传病。白绢病的传播方式* *田间近距离传播:田间近距离传播: 主要靠菌核通过雨水、昆虫和中耕灌溉等农事操作以及菌丝沿土表蔓延到临近植株。* *远距离传播:远距离传播:靠带菌苗木的调运。白绢病的发病条件发病适温为2535,菌核萌发要求几乎100空气湿度。因此,此病为高温高湿病害,一般高温多雨发病重,气温降低后,发病减少。土壤贫瘠、黏重、过酸、过湿,一般发病重。连作或作物生长过于密植发病重。免耕地比浅耕地病轻,因为免耕地菌核留在土表,由于日晒雨淋,干湿交替时菌核表层易遭破坏,利于土壤微生物侵入和杀死菌核,而翻入浅土层的菌核保存较好,次年再翻到土表,就可萌发引起发病。(一)辣椒白绢病辣椒白绢病的防

28、治方法 由于缺乏抗病品种,在防治策略上应以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辣椒白绢病的防治轮作淹水轮作:轮作:发病重的作物,可与发病较轻的禾本科作物轮作,年限应在4 年以上,有条件的地区,最好是水旱轮作。淹水:淹水:据试验,淹水可降低菌核的活力,比药剂防治的效果还好。淹水后9天菌核活力降至原有的10,在未淹水地、淹水地和施药地辣椒苗枯率分别为43.7%、10.2%和25.3%;在成株期,对照区、淹水区和药剂处理区的病株率分别为58.1%、25.3%和28.1%。辣椒白绢病的防治深耕施肥深耕:深耕:将病菌菌核深翻至15厘米以下,可抑制其发芽,并促进其死亡。合理施肥: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和消石灰,前者促进土壤中微生物的生长,后者调整土壤酸碱度呈微碱性反应,不利于白绢病菌生长;另外,拔除病株,在其病穴及四周地上撒消石灰,控制病菌蔓延。辣椒白绢病的防治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洒25粉锈宁2000倍液,着重喷洒茎基部及其四周地面,也可用25敌力脱10001500倍液淋根,隔10天一次,连续23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