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4.5 把握思维的奥妙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69779915 上传时间:2024-07-31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68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4.5 把握思维的奥妙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4.5 把握思维的奥妙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4.5 把握思维的奥妙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4.5 把握思维的奥妙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4.5 把握思维的奥妙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4.5 把握思维的奥妙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4.5 把握思维的奥妙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3-4-5-12341.(2016课标全国)韩非子说林上记载:一年春天,管仲跟随齐桓公去打仗,冬天返回时迷失了路。管仲说:“老马之智可用也。”于是,他们让老马在前面走,军队在后面跟着,果然顺利地找到了返回的路。下列观点正确的是()老马的识途功能的客观实在性取决于人的发现正确认识老马识途的功能是解决迷路问题的关键用老马找到返回的路体现了人的意识活动的能动性老马之“智”与人之“智”归根到底都源于实践A. B.C. D.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是人所特有的,老马的行为只是本能的行为,不是实践活动,故不选。老马的识途功能的客观实在性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故舍去。管

2、仲用老马找到返回的路,说明人的意识活动具有能动性,人能正确认识老马识途的功能,从而解决了迷路问题,故选。 答案解析关闭C-6-12342.(2015福建)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下列能正确反映意识产生的历史演进顺序的选项是()滴水穿石根系沃土敬德保民犬吠非主A.B.C.D.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故和应分别放在第一、二位;人的意识是从动物心理发展而来的,故和应分别放在第三、四位。据此可知,应选A项。 答案解析关闭A-7-12343.(2015四川)观察右图。漫画蕴含的哲理有()人们

3、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人的认识受主客观因素影响具有主体差异性人们实践水平的高低决定其认识能力的高低人们的意识归根到底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A. B.C. D.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漫画中的两个人面对同一火炬,但看法不同。该漫画强调不同主体站在不同立场、角度上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认识,说明人的认识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具有差异性,故应选;漫画中两人的认识都是意识,尽管有差异,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故应选;题中漫画是站在不同的角度立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不同,并没有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也没有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故均不能入选。 答案解析关闭C-8-12344.(2014课标全国)纪

4、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该片在电视台播放后引起了极大关注,产生了广泛影响。通过舌尖上的中国,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有美食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们从美食中体味深厚的文化意蕴,表明()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总是融合在一起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统一于人的实践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没有固定界限和本质差别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A. B.C. D.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本题考查物质和意识、实践的知识,旨在考查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人们从美食中体味到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出通过实践可以把美食这种物质

5、的东西转化成文化底蕴这种观念的东西,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统一于人的实践,故正确,选C项。物质和意识既对立又统一,两者有明显的界限和本质区别,并不总是融合在一起的,故错误,排除。 答案解析关闭C-9-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物质决定意识 -10-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疑点微拨疑点微拨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有了人脑就一定有意识。(试判断)点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但是离开了客观存在,人脑不会自行产生意识。只有人脑与客观存在相结合才能产生意识。离开客观存在,意识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发展。2.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也可以理解为意识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试判断)点拨(1)

6、任何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不能理解为意识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2)能够如实反映客观事物的意识是正确的意识,歪曲反映客观事物的意识就是错误的意识。3.意识来源于人脑。(试判断)点拨意识的产生离不开人脑,但来源于客观存在,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11-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典型示例典型示例(2016课标全国)中国旧体诗多以中原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活为题材。进入近代,随着人员交往、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国旧体诗出现了反映西方社会生活的内容,如“地冷宜亲火,楼高可摘星”反映伦敦的阴冷气候和城市风貌;“开函喜动色,分明是君容”反映照片给远方亲人带来的喜悦。从中国旧体诗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

7、()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上是人的反映方式的变化没有被反映者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的内容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A.B.C.D.-12-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答题规范:选C。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意识的本质,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从中国旧体诗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人是产生意识的主体,意识的内容源于社会实践,符合题意;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上是客观存在的变化,不选;明显夸大了意识的作用,不选。答案为C项。-13-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意识的能动作用 -14-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15-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

8、疑点微拨疑点微拨1.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是指意识能够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引起客观事物的具体形态变化。(试判断)点拨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是指意识能够指导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创造出新的物质具体形态。不能把意识对物质的指导作用理解为它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意识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才能作用于客观事物,实践是意识反作用于客观事物的必经途径。2.意识可以促进事物的发展。(试判断)点拨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具有两重性,只有正确的意识才可以促进事物的发展。-16-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典型示例典型示例(2015课标全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抗日战争期间,面对日本侵

9、略者的疯狂进攻,中国人民克服经济力、军力、政治组织力等远远弱于日本的困难,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左权、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爱国将领,“狼牙山五壮士”“八百壮士”等英雄群体,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爱国主义的壮丽史诗。-17-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在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日战争中,形成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抗战精神始终支撑和激励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最终打败了极其残暴、极其野蛮的日本侵略者,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

10、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说明抗战精神对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作用。-18-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答题规范: -19-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答案: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抗战精神是激励中国人民坚持抗战、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抗战精神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斗志,增强了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信心;激励中国人民克服国力弱、武器装备落后等困难,坚持持久抗战,最终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20-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1-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22-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疑点微拨疑点微拨坚持从马克

11、思主义理论出发就是坚持从实际出发。(试判断)点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反面是从主观出发,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出发、从经验出发、使客观符合主观的说法都是错误的,是主观主义的表现,其实质是主观唯心主义。-23-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典型示例典型示例(2014天津)漫画如此创新启示我们,在创新活动中要()如此创新A.解放思想,与时俱进B.批判继承,自我否定C.挑战传统,标新立异D.实事求是,尊重规律-24-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答题规范:选D。本题考查创新的相关知识。创新不是简单的与众不同,更不是“另类”,创新必须从实际出发,尊重规律。漫画讽刺了某些人在创新时片面强调标新立异,把凳子搞成了“另类”,这是不尊

12、重规律的表现,故D项最符合题意。-25-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广深视角广深视角1.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1)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存在,是客观的,但它的形式是主观的。(2)意识形成三要素:客观存在、社会实践、人脑,三者缺一不可。-26-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2.意识的内容与形式(1)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即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依赖于物质。(2)意识的形成不仅要有人脑,还要有被反映的客观存在,意识的产生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实践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3)不管什么样的意识(对现象的反映、对本质的反映,正确的意识、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4)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存在,因而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27-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3.正确把握意识的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三者的区别与联系-28-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29-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4.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30-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31-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5.正确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关系-32-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